口腔卫生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17
阅读:103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一种口腔卫生装置及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口腔光动机疗法的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2.光动力疗法是一种用光敏药物和激光活化治疗疾病的方法。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病灶部位,能使选择性聚集在病灶组织的光敏药物活化,引发光化学反应,从而破坏病灶。光动力疗法中的光敏药物会将能量传递给周围的氧,生成活性较强的单态氧,单态氧能与附近的生物大分子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细胞毒性进而杀伤病变细胞。与传统疗法相比,光动力疗法的优势在于能够精确地进行有效的治疗,毒副作用小。
3.采用光动力疗法对口腔进行灭菌、消毒或消炎时,若采用激光做作为光源,会使较多的光敏剂进入牙本质小管中,导致牙体颜色变化明显。此外,激光产生的热会对病灶周围的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4.cn114796885a公开了一种用于根管灭菌消毒或美白的装置,包括壳体、电池、控制芯片、led工作光源和根管导光针头。电池、控制芯片和led工作光源封装在壳体内部组成装置主体。壳体上设置有工作开关、治疗时间选择按键和光束选择按键,工作开关、治疗时间选择按键和光束选择按键均与控制芯片电性连接。根管工作尖采用卯榫结构安装在壳体头部。壳体的头部结构包括连接头,led工作光源设置在连接头的中心,led工作光源与控制芯片、电池电性连接。led工作光源长时间工作会产生大量的热,这些热量若不及时疏散将会对装置造成损坏,产生安全隐患。此外,在不使用的时候该装置通常放置在治疗椅周围,若不小心触碰工作开关导致led光源工作,会对人眼造成伤害。
5.cn209359898u公开了一种具有消炎功能的牙刷,包括刷柄以及带刷毛的刷头。刷头开设有安装腔以及与安装腔连通的若干个安装孔,还包括设置于安装腔内的第一内置电路板、安装于第一内置电路板的若干个消炎led灯,以及安装于安装孔内的导光柱,所述消炎led灯发出的光经导光柱射出到使用者的口腔内。牙刷的使用时间较短,且不会置于公众能够触碰的地方,通常不需要考虑散热和安全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腔卫生装置。该装置能够及时将光源产生的热能疏散,提高装置的安全性。进一步地,该装置在不连接工作套管时,无法开启光源,防止误启光源对人眼造成损伤。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腔卫生系统。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杀菌,消炎的作用,且对牙齿及病灶周围的组织损伤小。
7.上述技术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8.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口腔卫生装置,包括主板、金属基板、光源、散热板、散热盖、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
9.所述主板上设置有控制芯片和控制电路;
10.所述金属基板具有光源安装面,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光源安装面上,所述金属基板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11.所述散热板与所述金属基板的与光源安装面相对的表面相接触;
12.所述散热盖与所述光源安装面相接触;
13.所述第一散热片和所述第二散热片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板相对的两侧。
14.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优选地,还包括光源套管和工作套管;
15.所述金属基板上设置有弹片,所述弹片设置为控制主板与光源的连通与断开;
16.所述散热盖上设置有弹片开孔,所述弹片开孔在所述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弹片在所述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相重合;
17.所述光源套管套设在所述金属基板、散热板和散热盖之外;所述光源套管上设置有光源孔和弹片按键,所述光源孔设置为能够透过光源产生的光,所述弹片按键设置为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触动所述弹片;
18.所述工作套管上设置有工作尖连接孔,所述工作尖连接孔用于与工作尖相连接;所述工作尖连接孔设置为能够透过光源产生的光;当所述工作套管套设于所述光源套管的外周时,所述工作套管触动所述弹片按键。
19.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优选地,所述光源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落入所述光源孔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的范围内;
20.当工作套管套设于光源套管的外周时,光源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落入工作尖连接孔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的范围内。
21.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优选地,所述散热板具有有散热板本体和散热板连接部;所述散热板本体设置为与所述金属基板的与光源安装面相对的表面相贴合;在与光源安装面垂直方向上,所述散热板连接部的厚度大于散热板本体的厚度,从而使散热板连接部向金属基板所在的一侧形成凸起;所述金属基板位于所述散热板连接部形成的凸起上;
22.所述散热盖具有散热盖本体和散热盖连接部;所述散热盖本体设置为覆盖在光源安装面之上,所述散热盖本体不遮挡所述光源;所述散热盖连接部与所述散热板连接部相连。
23.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优选地,所述光源安装面落入所述散热板本体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中,或光源安装面与散热板本体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相重合;
24.所述光源安装面落入散热盖本体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中,或光源安装面与散热盖本体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相重合。
25.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片具有第一散热片连接部和第一散热片主板容纳部;所述第一散热片连接部设置为与所述散热板连接部相连;第一散热片的表面积大于散热板的表面积,且大于散热盖的表面积;
26.所述第二散热片具有第二散热片连接部和第二散热片主板容纳部;所述第二散热片连接部设置为与所述散热板连接部相连;第二散热片的表面积大于散热板的表面积,且大于散热盖的表面积;
27.所述第一散热片主板容纳部和所述第二散热片主板容纳部设置形成主板容纳腔,所述主板位于所述主板容纳腔中。
28.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优选地,所述主板容纳腔具有依次相连通的第一腔体部、第二
腔体部和第三腔体部;所述第一腔体部靠近所述第一散热片连接部和第二散热片连接部;
29.第一腔体部中,第一散热片与第二散热片之间的距离以f表示;第二腔体部中,第一散热片与第二散热片之间的距离以s表示;第三前腔体部中,第一散热片与第二散热片之间的距离以t表示;s>t≥f。
30.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优选地,所述光源设置为能够发出蓝光或红光,所述散热板、散热盖、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均由金属材质形成。
31.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电池、充电接口、外壳和控制按键;
32.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充电接口设置为向所述电池供给电能;
33.所述电池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电池设置为存储电能并向所述主板供给电能;
34.所述电池、主板、第一散热片、第二散热片和至少一部分充电接口位于所述外壳形成的腔体内;
35.所述充电接口设置有电源连接端,所述外壳设置有外壳开口,所述电源连接端通过外壳开口裸露在外;
36.所述控制按键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控制按键与所述控制芯片相连,所述控制按键设置为能够控制光源的发光与熄灭、光源的发光时间以及光源所发射的光的波长。
37.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口腔卫生系统,包括上述装置和具有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
[0038][0039]
其中,r1、r2、r3、r4、r5、r6和r7分别独立地选自h或c1~c6的烷基。
[0040]
本发明的装置设置有散热板、散热盖、第一散热片、第二散热片,这样能够将光源产生的热能及时疏散,提高装置的安全性。进一步地,本发明的装置设置有弹片及与其相配套的按键,这样在不连接工作套管时,无法开启光源,防止误启光源对人眼造成损伤。本发明的装置与特定的化合物相匹配能够起到良好的杀菌,消炎的作用,且对牙齿及病灶周围的组织损伤小。
附图说明
[0041]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口腔卫生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42]
图2为图1所示的装置的爆炸图。
[0043]
图3为图2所示的装置的部分结构的放大图。
[0044]
图4为工作尖与工作套管的局部结构的爆炸图。
[0045]
附图标记说明详细如下:
[0046]
1-主板;2-金属基板;201-光源;202-第一金属基板连接孔;203-第二金属基板连
接孔;204-弹片;3-散热板;301-散热板本体;3011-第一散热板连接孔;3012-散热板连接柱;302-散热板连接部;3021-第二散热板连接孔;4-散热盖;401-散热盖本体;4011-散热盖连接孔;4012-弹片开孔;402-散热盖连接部;5-第一散热片;501-第一散热片连接部;5011-第一散热片连接孔;502-第一散热片主板容纳部;6-第二散热片;601-第二散热片连接部;6011-第二散热片连接孔;602-第二散热片主板容纳部;7-光源套管;701-光源孔;702-弹片按键;8-工作套管;801-工作尖连接孔;9-电池;10-充电接口;11-外壳;12-控制按键;131-第一腔体部;132-第二腔体部;133-第三腔体部;14-工作尖。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0048]
《口腔卫生装置》
[0049]
本发明的口腔卫生装置主要用于口腔卫生,例如消毒,美白,治疗等。优选地,本发明的口腔卫生装置为一种用于口腔光动力疗法的装置。本发明的口腔卫生装置包括主板、金属基板、光源、散热板、散热盖、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光源套管、工作套管、电池、充电接口、外壳、控制按键和工作尖中的一项或多项。下面进行详细介绍。
[0050]
主板
[0051]
本发明的主板设置为对光源进行控制。本发明的主板可以控制光源的发光与熄灭。本发明的主板可以控制光源的发光时间。本发明的主板可以控制光源所发射的光的波长。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主板可以控制光源的发光与熄灭、光源的发光时间和光源所发射的光的波长。主板上设置有控制芯片和控制电路。可以采用常规的控制芯片和控制电路,这里不再赘述。
[0052]
光源和金属基板
[0053]
金属基板与主板电连接。金属基板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为光源安装面,第二表面为光源安装面的相对面。光源安装面用于安装光源(第一表面)。金属基板上可以设置有第一金属基板连接孔。通过第一金属基板连接孔能够将金属基板和散热板、散热盖连接。金属基板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二金属基板连接孔。第二金属基板连接孔用于固定散热板连接柱,从而将散热板和金属基板的相对位置固定。具体地,散热板连接柱位于第二金属基板连接孔中。金属基板可以由铝形成。
[0054]
金属基板上可以设置有弹片。弹片控制主板与光源的连通与断开。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弹片可以设置在金属基板靠近主板的一端附近。弹片设置在光源安装面上。
[0055]
光源设置在光源安装面上。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光源设置在金属基板远离主板的一端。本发明的光源优选为能够发射430~450nm的蓝光和/或630~650nm的红光的光源。光源可以为led光源。
[0056]
散热板
[0057]
本发明的散热板设置为将光源产生的热量疏散并传导出去。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散热板设置为将光源产生的热量疏散并传导至第一散热片。在另一些些实施方案中,散热板设置为将光源产生的热量疏散并传导至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散热板与金属基板的
与光源安装面相对的表面(第二表面)相接触。优选地,散热板与金属基板的与光源安装面相对的表面相贴合。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散热板与散热盖相连或相接触。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散热板还与第一散热片相连或相接触。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散热板还与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相连或相接触。
[0058]
散热板可以具有散热板本体和散热板连接部。散热板本体和散热板连接部相连。散热板本体和散热板连接部可以为一体结构。
[0059]
散热板本体与金属基板的与光源安装面相对的表面(第二表面)相贴合。散热板本体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的面积大于等于光源安装面的面积。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散热板本体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与光源安装面相重合。散热板本体上可以设置有第一散热板连接孔。通过第一散热板连接孔能够将散热板与金属基板、散热盖相连。散热板本体上可以设置有散热板连接柱。散热板连接柱与第二金属基板连接孔相配合,从而将散热板与金属基板的相对位置固定。具体地,散热板连接柱位于第二金属基板连接孔中。
[0060]
在与光源安装面垂直方向上,散热板连接部的厚度大于散热板本体的厚度,从而使散热板连接部向金属基板所在的一侧形成凸起。散热板连接部具有第二散热板连接孔。第二散热板连接孔用于与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相连。散热板连接部可以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用于连接主板和金属基板的连接线。
[0061]
金属基板可以设置在散热板连接部所形成的凸起之上。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金属基板与散热板连接部所形成的凸起相抵接。
[0062]
散热板由金属材质形成。
[0063]
本发明的散热板能够起到初步散热的作用,且能够将热量传递至第一散热片、第二散热片,快速地降低光源产生的热量。本发明的散热板结构小巧与其他部件之间结合紧凑,便于伸入口腔进行治疗。
[0064]
散热盖
[0065]
本发明的散热盖设置为将光源产生的热能疏散并传导出去。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散热盖设置为将光源产生的热量疏散并传导至第二散热片。在另一些些实施方案中,散热盖设置为将光源产生的热量疏散并传导至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散热盖与光源安装面(第一表面)相接触。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散热盖覆盖在光源安装面之上,不遮挡光源。
[0066]
散热盖可以具有散热盖本体和散热盖连接部。散热盖本体和散热盖连接部相连。散热盖本体和散热盖连接部可以为一体结构。
[0067]
散热盖本体覆盖在光源安装面之上。散热盖本体不遮挡光源。散热盖本体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的面积大于等于光源安装面的面积。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散热盖本体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与光源安装面相重合。散热盖本体的截面的外轮廓呈外凸的弧形。“外凸”是指向远离金属基板的方向凸起。这样能够增加散热盖本体表面积,提高热量传导和扩散的效率。这样的散热盖本体具有较小的体积,便于使用。
[0068]
散热盖连接部与散热板连接部相连。通过第一导电基板连接孔、第一散热板连接孔、散热盖连接孔将导电基板、散热板和散热盖连接在一起。具体地,第一固定螺钉穿过第一导电基板连接孔、第一散热板连接孔和散热盖连接孔,从而将导电基板、散热板和散热盖连接在一起。这样,导电基板固定在散热盖和散热板之间。
[0069]
散热盖上可以设置有弹片开孔。弹片开孔可以位于散热盖本体。弹片开孔的位置
与弹片相配合。具体地,弹片开孔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至少一部分与弹片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相重合。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弹片开孔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落入弹片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的范围内。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弹片开孔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落入弹片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的中部。
[0070]
散热盖由金属形成。
[0071]
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
[0072]
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分别位于主板相对的两侧。第一散热片位于主板的一侧。第二散热片位于主板的另一侧。
[0073]
第一散热片的表面积大于散热板的表面积。第一散热片的表面积大于散热盖的表面积。第一散热片与主板相连。第一散热片与散热板和/或散热盖相接触。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散热片具有第一散热片连接部和第一散热片主板容纳部。第一散热片连接部与第一散热片主板容纳部相连。第一散热片连接部与第一散热片主板容纳部可以为一体结构。第一散热片可以由金属形成。
[0074]
第二散热片的表面积大于散热板的表面积。第二散热片的表面积大于散热盖的表面积。第二散热片与主板相连。第二散热片与散热板和/或散热盖相接触。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散热片具有第二散热片连接部和第二散热片主板容纳部。第二散热片连接部与第二散热片主板容纳部相连。第二散热片连接部与第二散热片主板容纳部可以为一体结构。第二散热片可以由金属形成。
[0075]
第一散热片连接部与散热板和/或散热盖相连。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散热片连接部与散热板相连。第一散热片连接部上可以设置有第一散热片连接孔。
[0076]
第二散热片连接部与散热板和/或散热盖相连。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散热片连接部与散热板相连。第二散热片连接部上可以设置有第二散热片连接孔。
[0077]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分别位于散热板的两侧,第二固定螺钉穿过第一散热片连接孔、第二散热片连接孔和第二散热板连接孔,从而将第一散热片、第二散热片和散热板固定。
[0078]
第一散热片主板容纳部和第二散热片主板容纳部形成主板容纳腔。第一散热片的主板容纳部和第二散热片的主板容纳部相对设置。主板容纳腔能够容纳主板。主板可以与上主板容纳部和下主板容纳部固定连接。
[0079]
主板容纳腔具有依次相连通的第一腔体部、第二腔体部和第三腔体部。第一腔体部靠近第一散热片连接部和第二散热片连接部。第一腔体部中,第一散热片与第二散热片之间的距离以f表示;第二腔体部中,第一散热片与第二散热片之间的距离以s表示;第三前腔体部中,第一散热片与第二散热片之间的距离以t表示;s>t≥f。在某些实施方式中,s>t>f。这样能够提高热传导效率。位于第二腔体部的第一散热片向远离主板方向凸起。位于第二腔体部的第二散热片向远离主板方向凸起。这样既便于使用者握持,又能够提高散热片的表面积,提高热传导效率。
[0080]
光源套管
[0081]
光源套管套设在金属基板、散热板和散热盖之外。
[0082]
光源套管上设置有光源孔。光源产生的光可以透过光源孔。光源孔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的面积大于光源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的面积。优选地,光源在光
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落入光源孔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的范围内。优选地,光源在光源安装面的投影位于光源孔在光源安装面的投影的中部。
[0083]
光源套管上设置有弹片按键。弹片按键设置为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触动弹片。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弹片按键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光源套管的外表面上,且向光源套管的外部凸起。弹片按键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向弹片方向移动。弹片按键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落入弹片开孔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范围内。弹片按键通过弹片开孔触动弹片,从而压缩弹片,使主板和光源相连通。
[0084]
工作套管
[0085]
本发明的工作套管上设置有工作尖连接孔。工作尖连接孔与工作尖相连。光源产生的光可以透过工作尖连接孔。工作尖连接孔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的面积大于等于光源在光源安装面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的面积。当工作套管套设在光源套管的外周时,光源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落入工作尖连接孔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范围内。由于工作套管对于弹片按键的挤压作用,使得弹片按键向弹片方向移动,从而将弹片压缩,使得光源与主板相连通。
[0086]
工作套管可以与外壳相连。工作套管与外壳的连接方式不限,采用本领域常规的连接方式即可,例如卡扣连接或榫卯连接等。
[0087]
电池和充电接口
[0088]
本发明的电池与主板电连接。电池存储电能并向主板供给电能。
[0089]
充电接口与电池电连接。充电接口向电池供给电能。充电接口具有电源连接端,电源连接端与外部电源相连。
[0090]
外壳和控制按键
[0091]
电池、主板、第一散热片、第二散热片和至少一部分充电接口位于外壳形成的腔体内。外壳设置有外壳开口,外壳开口将电源连接端裸露在外。
[0092]
控制按键设置在外壳上,控制按键与控制芯片相连。控制按键可以控制光源的发光与熄灭、光源的发光时间和/或光源所发射的光的波长。
[0093]
工作尖
[0094]
工作尖与工作尖连接孔相连。工作尖将透过工作尖连接孔的光源集中作用于待治疗部位。工作尖的形状可以根据所治疗位置适用的形状来确定。例如,工作尖可以为锥形、圆柱形等。
[0095]
《口腔卫生系统》
[0096]
本发明的口腔卫生系统包括口腔卫生装置和具有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
[0097]
[0098]
口腔卫生装置具体如前文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0099]
式(i)中,r1、r2、r3、r4、r5、r6和r7分别独立地选自h或c1~c6的烷基。优选地,r1、r2、r3、r4、r5、r6和r7分别独立地选自h或c1~c3的烷基。c1~c6的烷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新戊基,正己基等。在某些实施方案中,r1、r6和r7分别为甲基,r2、r3、r4和r5分别为h。
[010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化合物具有如下所示的结构:
[0101][0102]
这样的化合物与本发明的装置相配合能够达到更好的杀菌、消炎的作用。
[0103]
实施例1
[0104]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口腔卫生装置为一种用于口腔光动力疗法的装置,其包括主板1、金属基板2、光源201、散热板3、散热盖4、第一散热片5、第二散热片6、光源套管7、工作套管8、电池9、充电接口10、外壳11和控制按键12。
[0105]
主板1上设置有控制芯片和控制电路。主板1对光源201进行控制。光源201可以为led光源。
[0106]
金属基板2与主板1电连接。金属基板2具有光源安装面。光源201位于光源散装面上。光源201设置在金属基板2远离主板1的一端。
[0107]
如图3所示,金属基板2靠近光源201的附近设置有第一金属基板连接孔202和第二金属基板连接孔203。金属基板2可以由铝形成。光源201能够发射蓝光和红光。
[0108]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散热板3将光源201产生的热量疏散并传导至第一散热片5和第二散热片6。
[0109]
如图3所示,散热板3具有散热板本体301和散热板连接部302。散热板本体301和散热板连接部302相连。散热板本体301和散热板连接部302可以为一体结构。
[0110]
如图3所示,散热板本体301与金属基板2的与光源安装面相对的表面相贴合。光源安装面与散热板本体301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相重合。散热板本体301上设置有第一散热板连接孔3011和散热板连接柱3012。散热板连接柱3012位于第二金属基板连接孔203中,从而将散热板3与金属基板2的相对位置固定。
[0111]
如图3所示,在与光源安装面垂直方向上,散热板连接部302的厚度大于散热板本体301的厚度,从而使散热板连接部302向金属基板2所在的一侧形成凸起。金属基板2可以设置在散热板连接部302所形成的凸起上。散热板连接部302具有第二散热板连接孔3021。
[0112]
散热板3由金属材质形成。
[0113]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散热盖4将光源201产生的热量疏散并传导至第一散热片5和第二散热片6。
[0114]
如图3所示,散热盖4具有散热盖本体401和散热盖连接部402。散热盖本体401和散热盖连接部402相连。散热盖本体401和散热盖连接部402可以为一体结构。
[0115]
散热盖本体401可以覆盖在光源安装面之上,不遮挡光源201。光源安装面落入散热盖本体401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的范围内。散热盖本体401上设置有散热盖连接孔4011。
[0116]
散热盖连接部402与散热板连接部302相连。通过第一金属基板连接孔202、第一散热板连接孔3011、散热盖连接孔4011将金属基板2、散热板3和散热盖4连接在一起。具体地,第一固定螺钉穿过第一金属基板连接孔202、第一散热板连接孔3011和散热盖连接孔4011,从而将金属基板2、散热板3和散热盖4连接在一起。这样,金属基板2固定在散热盖4和散热板3之间。
[0117]
如图3所示,第一散热片5位于主板1的一侧。第一散热片5的表面积大于散热板3的表面积,且大于散热盖4的表面积。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散热片5将由散热板3和散热盖4传导的热量疏散。第一散热片5具有第一散热片连接部501和第一散热片主板容纳部502。第一散热片连接部501和第一散热片主板容纳部502相连。第一散热片连接部501和第一散热片主板容纳部502可以为一体结构。
[0118]
第二散热片6位于主板1的另一侧。第二散热片6的表面积大于散热板3的表面积,且大于散热盖4的表面积。第一散热片5和第二散热片6分别位于主板1相对的两侧。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二散热片6将由散热板3和散热盖4传导的热量疏散。第二散热片6具有第二散热片连接部601和第二散热片主板容纳部602。第二散热片连接部601和第二散热片主板容纳部602相连。第二散热片连接部601和第二散热片主板容纳部602可以为一体结构。
[0119]
第一散热片连接部501具有第一散热片连接孔5011。第二散热片连接部601具有第二散热片连接孔6011。通过第一散热片连接孔5011、第二散热片连接孔6011和第二散热板连接孔3021将散热板3、第一散热片5和第二散热片6相连。具体地,第一散热片5和第二散热片6分别位于散热板3的两侧,第二固定螺钉穿过第一散热片连接孔5011、第二散热片连接孔6011和第二散热板连接孔3021,从而将第一散热片5和第二散热片6和散热板3连接。
[0120]
第一散热片主板容纳部502和第二散热片主板容纳部602相对设置,二者形成主板容纳腔。主板1位于主板容纳腔中。主板1与第一散热片主板容纳部502和第二散热片主板容纳部602固定连接。
[0121]
主板容纳腔具有依次相连通的第一腔体部131、第二腔体部132和第三腔体部133。第一腔体部131靠近第一散热片连接部501和第二散热片连接部601。第一腔体部131中,第一散热片5与第二散热片6之间的距离以f表示;第二腔体部132中,第一散热片5与第二散热片6之间的距离以s表示;第三前腔体部133中,第一散热片5与第二散热片6之间的距离以t表示;s>t>f。
[0122]
第一散热片5和第二散热片6均由金属形成。
[0123]
金属基板2靠近主板1的一端附近设置有弹片204。弹片204位于光源安装面上。弹片204控制主板1与光源201的连通与断开。
[0124]
如图3所示,散热盖本体401与弹片204相配合的位置设置有弹片开孔4012。弹片开孔4012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至少一部分与弹片204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相重合。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弹片开孔4012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落入弹片204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的范围内。
[0125]
如图2所示,光源套管7套设在金属基板2、散热板3和散热盖4之外。光源套管7上设
置有光源孔701和弹片按键702。
[0126]
光源201产生的光可以透过光源孔701。光源孔701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的面积大于光源201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的面积。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光源孔701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的中心与光源201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的中心相重合。
[0127]
弹片按键702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光源套管7的外表面上,且向光源套管7的外部凸起。弹片按键702在力的作用下能够向弹片204方向移动。弹片按键702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落入弹片开孔4012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范围内。弹片按键702通过弹片开孔4012触动弹片204,从而压缩弹片204,使主板1和光源201相连通。
[0128]
工作套管8上设置有工作尖连接孔801。工作尖连接孔801与工作尖相连。光源201产生的光透过工作尖连接孔801。工作尖连接孔801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的面积大于光源201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的面积。当工作套管8套设在光源套管7的外周时,光源201在光源安装面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落入工作尖连接孔801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范围内;且由于工作套管8对弹片按键702的挤压作用,使得弹片按键702向弹片204方向移动,从而将弹片204压缩,使得光源201与主板1相连通。
[0129]
如图2所示,电池9与主板1电连接。电池9存储电能并向主板1供给电能。
[0130]
充电接口10与电池9电连接。充电接口10向电池9供给电能。充电接口10具有电源连接端,电源连接端与外部电源相连。
[0131]
电池9、主板1、第一散热片5、第二散热片6和充电接口10位于外壳11形成的腔体内。外壳11设置有外壳开口,外壳开口将电源连接端裸露在外。
[0132]
控制按键12设置在外壳11上,控制按键12与控制芯片相连。控制按键12控制光源201的发光与熄灭、光源201的发光时间和光源201所发射的光的波长。
[0133]
实施例2
[0134]
除以下结构外其余同实施例1:
[0135]
本实施例的口腔卫生装置还包括工作尖14。如图4所示,工作尖14与工作尖连接孔801相连。工作尖14将透过工作尖连接孔801发射的光源集中作用于待治疗部位。
[0136]
实施例3
[0137]
本实施例的口腔卫生系统包括实施例2的装置和具有如下所示化学结构的化合物:
[0138][0139]
上述化合物与本发明的装置所发射出的红光或蓝光相配合能够激发出单态氧,从而达到良好的杀菌消炎的作用。此外,本发明装置发射出的红光和蓝光与激光相比,功率较低,对于牙体和周围组织的伤害较小。
[0140]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
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变形、改进、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口腔卫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金属基板、光源、散热板、散热盖、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所述主板上设置有控制芯片和控制电路;所述金属基板具有光源安装面,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光源安装面上,所述金属基板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散热板与所述金属基板的与光源安装面相对的表面相接触;所述散热盖与所述光源安装面相接触;所述第一散热片和所述第二散热片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板相对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源套管和工作套管;所述金属基板上设置有弹片,所述弹片设置为控制主板与光源的连通与断开;所述散热盖上设置有弹片开孔,所述弹片开孔在所述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弹片在所述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相重合;所述光源套管套设在所述金属基板、散热板和散热盖之外;所述光源套管上设置有光源孔和弹片按键,所述光源孔设置为能够透过光源产生的光,所述弹片按键设置为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触动所述弹片;所述工作套管上设置有工作尖连接孔,所述工作尖连接孔用于与工作尖相连接;所述工作尖连接孔设置为能够透过光源产生的光;当所述工作套管套设于所述光源套管的外周时,所述工作套管触动所述弹片按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落入所述光源孔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的范围内;当工作套管套设于光源套管的外周时,光源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落入工作尖连接孔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的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具有有散热板本体和散热板连接部;所述散热板本体设置为与所述金属基板的与光源安装面相对的表面相贴合;在与光源安装面垂直方向上,所述散热板连接部的厚度大于散热板本体的厚度,从而使散热板连接部向金属基板所在的一侧形成凸起;所述金属基板位于所述散热板连接部形成的凸起上;所述散热盖具有散热盖本体和散热盖连接部;所述散热盖本体设置为覆盖在光源安装面之上,所述散热盖本体不遮挡所述光源;所述散热盖连接部与所述散热板连接部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安装面落入所述散热板本体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中,或光源安装面与散热板本体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相重合;所述光源安装面落入散热盖本体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中,或光源安装面与散热盖本体在光源安装面所在平面的投影相重合。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片具有第一散热片连接部和第一散热片主板容纳部;所述第一散热片连接部设置为与所述散热板连接部相连;第一散热片的表面积大于散热板的表面积,且大于散热盖的表面积;所述第二散热片具有第二散热片连接部和第二散热片主板容纳部;所述第二散热片连接部设置为与所述散热板连接部相连;第二散热片的表面积大于散热板的表面积,且大于
散热盖的表面积;所述第一散热片主板容纳部和所述第二散热片主板容纳部设置形成主板容纳腔,所述主板位于所述主板容纳腔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容纳腔具有依次相连通的第一腔体部、第二腔体部和第三腔体部;所述第一腔体部靠近所述第一散热片连接部和第二散热片连接部;第一腔体部中,第一散热片与第二散热片之间的距离以f表示;第二腔体部中,第一散热片与第二散热片之间的距离以s表示;第三前腔体部中,第一散热片与第二散热片之间的距离以t表示;s>t≥f。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设置为能够发出蓝光或红光,所述散热板、散热盖、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均由金属材质形成。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电池、充电接口、外壳和控制按键;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充电接口设置为向所述电池供给电能;所述电池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电池设置为存储电能并向所述主板供给电能;所述电池、主板、第一散热片、第二散热片和至少一部分充电接口位于所述外壳形成的腔体内;所述充电接口设置有电源连接端,所述外壳设置有外壳开口,所述电源连接端通过外壳开口裸露在外;所述控制按键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控制按键与所述控制芯片相连,所述控制按键设置为能够控制光源的发光与熄灭、光源的发光时间以及光源所发射的光的波长。10.一种口腔卫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和具有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中,r1、r2、r3、r4、r5、r6和r7分别独立地选自h或c1~c6的烷基。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口腔卫生装置及系统。该装置包括主板、金属基板、光源、散热板、散热盖、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主板上设置有控制芯片和控制电路;金属基板具有光源安装面,光源设置在光源安装面上,金属基板与主板电连接;散热板与金属基板的与光源安装面相对的表面相接触;散热盖与所述光源安装面相接触;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分别设置在主板相对的两侧。该装置能够及时将光源产生的热能疏散,提高装置的安全性。高装置的安全性。高装置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丹 张倜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沙微笑美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5
技术公布日:2023/8/1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