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侧拉箱平台自动调平系统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20 阅读:87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多级侧拉箱平台自动调平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消防、医疗救援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扩展指挥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较大的工作空间,传统的单体方舱、双侧抽拉式指挥车,其内部展开空间有限,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
3.而多级扩展指挥车在展开时,面积可达100

,会议室能同时容纳60余人,能满足目前对指挥车空间要求。多级扩展智能指挥车的左右两侧分别由三级拉箱组成,每级扩展箱体由活动顶板、两个活动侧板以及一个翻板组成且由内到外逐层嵌套(每级箱体翻板固定在前一级箱体底板上,即第一级级箱体翻板固定在主箱体上,第二级箱体翻板固定在第一级箱体上,依次类推),在每级箱体展开过程中,箱体沿着滑道上滑动,翻板同步打开;当翻板铺平后,则当前箱体展开完成;然后通过升降支腿调整平台使其保持水平。多级扩展指挥车翻板调平是整个拉箱顺利展开的关键,目前多数都是采用人工调平,调平全过程,需要边观察边调整,效率低、一致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多级扩展指挥车侧拉箱调平效率低、一致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级侧拉箱平台自动调平系统,通过在每个侧拉箱体中间安装一个倾角传感器,检测四个方位的倾角,从而自动调整侧拉箱的角度,提高调平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6.多级侧拉箱平台自动调平系统,应用于指挥方舱,所述指挥方舱包括主体1、至少一个第一侧拉箱2、至少一个第二侧拉箱3;
7.第一侧拉箱2与主体1的一边连接,第一侧拉箱2的底板安装有第一类倾角传感器;第二侧拉箱3与主体1的另一边连接,第二侧拉箱3的底板安装有第二类倾角传感器;
8.主体1上安装有主控制器,第一侧拉箱2上安装有第一从控制器,第二侧拉箱3上安装有第二从控制器;第一从控制器、第二从控制器分别和主控制器双向连接。
9.优选地,所述主体1通过底座4固定在地面。
10.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拉箱2包括第一侧拉箱体21、第二侧拉箱体22和第三侧拉箱体23,第一侧拉箱体21、第二侧拉箱体22和第三侧拉箱体23的结构相同。
11.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拉箱2按照第一侧拉箱体21、第二侧拉箱体22和第三侧拉箱体23的顺序依次进行水平调整。
12.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拉箱体21包括第一侧边2a、第二侧边2b、第一顶板2c、第一底板2d。
13.优选地,所述第一底板2d上安装有第一倾角传感器211,用于检测第一底板2d在四个方向的倾角。
14.优选地,所述第一倾角传感器211通过rs485通信与第一侧拉箱体21上安装的第一从控制器连接,第一从控制器通过ethernet通信与主控制器双向连接。
15.优选地,所述第一底板2d的一边与主体1连接,第一底板2d的另一边两端分别安装有升降支腿2d1和2d2。
16.优选地,所述升降支腿2d1和2d2中内设有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底板2d的升降高度。
17.优选地,所述升降支腿2d1和2d2的驱动为电动或液压。
18.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每个侧拉箱体中间安装一个倾角传感器,检测四个方位的倾角,从而自动调整侧拉箱的角度,使每个侧拉箱均和主体位于同一水平面,提高调平的一致性。
20.同时侧拉箱调平是通过主控制器和每个侧拉箱上的从控制器进行控制(控制方法是现有技术,只需根据倾角计算升降支腿高度即可,无需对方法本身进行改进,重点在结构上的改进),从而避免了人为误差,提高调平的时间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21.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的多级侧拉箱平台自动调平系统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的侧拉箱的底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

技术实现要素:
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多级侧拉箱平台自动调平系统,应用于指挥方舱,指挥方舱包括主体1、至少一个第一侧拉箱2、至少一个第二侧拉箱3和底座4。
26.本实施例中,主体1通过底座4固定在地面,且可自动调平;主体的调平是现有技术,因此不在此多加赘述。主体1上安装有主控制器,用于进行主体1的自动调平。
27.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拉箱2与主体1的第一边(左边)活动连接,例如可通过滑轨进行推拉。如图2所示,第一侧拉箱2包括第一侧边2a、第二侧边2b、第一顶板2c、第一底板2d。
28.本实施例中,第一底板2d的一边与主体1活动连接(例如可进行翻转),第一底板2d的另一边两端(角)分别安装有升降支腿2d1和2d2(第一侧拉箱2是安装固定在延伸的支架上方,升降支腿2d1和2d2安装在支架下方)。每个升降支腿的结构相同,其驱动可以是电动的,也可以是液压的。
29.本实施例中,升降支腿中内设有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底板2d的升降高度。
30.本实施例中,第一底板2d上(例如中间)安装有第一类倾角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底板2d在四个方向的倾角,例如以倾角传感器为原点,竖直方向为y轴,水平方向为x轴(可将第二底板中心与主体中心连线为x轴),则四个方向可表示为x+/x-/y+/y-。
31.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拉箱2上还安装有第一从控制器,从控制器的输入端与倾角传感器连接(rs485通信),从控制器的信号传输端与主控制器双向连接(采用ethernet通信),从控制器的控制端与升降支腿的控制端连接。
32.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拉箱2的工作原理为:
33.运输车辆达到指定位置后,主体1通过底座4固定在地面且进行自动调平,保证主体1在水平方向上处于水平状态(可选择高倾斜度的一角位置作为基准,这样便于支腿伸展,若选着较低倾斜度的一角位置作为基准,则处于较高位置的角不方便降低);
34.待主体1处于水平状态后,第一侧拉箱2展开,升降支腿2d1和2d2开始下降到地面,倾角传感器检测第一底板2d在四个方向的倾斜角度并通过从控制器传输到主控制器,主控制器根据倾斜角度计算需要调整哪个升降支腿的高度(以最高倾角为基准,这样方便调整升降支腿的高度从而支撑第一底板2d升高),再输出到从控制器,从控制器进而控制对应升降支腿进行高度调整。
35.例如第一底板2d有4个边为a/b/c/d(a边和b边交点安装有升降支腿2d1,c边和b边交点安装有升降支腿2d2),则有8种调整模式,调整模式包括a边高于其他边、仅b边高于其他边、仅c边高于其他边、仅d边高于其他边、ab边高于其他两边、ad边缘高于其他两边、bc边高于其他两边、cd边高于其他两边。则当ab边高于其他两边时,则可调整c边和b边的高度,即调整升降支腿2d2的高度。
36.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拉箱2包括第一侧拉箱体21、第二侧拉箱体22和第三侧拉箱体23,每个侧拉箱体的结构相同。即第一侧拉箱体21的底板中间安装有第一倾角传感器211,第一侧拉箱体21的底板两角安装有第一升降支腿212;第二侧拉箱体22的底板中间安装有第二倾角传感器221,第二侧拉箱体22的底板两角安装有第二升降支腿222;第三侧拉箱体23的底板中间安装有第三倾角传感器231,第三侧拉箱体23的底板两角安装有第三升降支腿232。
37.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拉箱2中每个侧拉箱体按照预设顺序进行调平,即先将第一侧拉箱体21调整位于水平状态(即四个方向的倾角差异在预设角度范围内),再以第一侧拉箱体21为基准将第二侧拉箱体22调整位于水平状态;再以第二侧拉箱体22为基准将第三侧拉箱体23调整位于水平状态,从而使得第一侧拉箱2和主体1处于同一水平面。
38.第二侧拉箱3与主体1的第二边(右边)活动连接,例如可通过滑轨进行推拉;第二侧拉箱3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第一侧拉箱2相同。
39.例如第二侧拉箱3包括第四侧拉箱体31、第五侧拉箱体32和第六侧拉箱体33,每个侧拉箱体的结构相同。即第四侧拉箱体31的底板中间安装有第四倾角传感器311,第四侧拉箱体31的底板两角安装有第四升降支腿312;第五侧拉箱体32的底板中间安装有第五倾角传感器321,第五侧拉箱体32的底板两角安装有第五升降支腿322;第六侧拉箱体33的底板中间安装有第六倾角传感器331,第六侧拉箱体33的底板两角安装有第六升降支腿332。
40.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拉箱2上的第一从控制器采集第一类倾角传感器的第一类数
据到主控制器,主控制器根据第一类数据调整第一侧拉箱2在水平方向的角度,实现第一侧拉箱2和主体1位于同一水平面;第二侧拉箱3上的第二从控制器采集第二类倾角传感器的第二类数据到主控制器,主控制器根据第二类数据调整第二侧拉箱3在水平方向的角度,实现第二侧拉箱3和主体1位于同一水平面。
41.本系统实现了侧拉箱一键自动展开或一键自动收拢的功能,而不再是依靠人工调平,以往人工调平需要1小时,目前一键自动展开或收拢控制在半小时以内,提高效率的同时也给提供了较好的体验感。
42.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多级侧拉箱平台自动调平系统,应用于指挥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挥方舱包括主体(1)、至少一个第一侧拉箱(2)、至少一个第二侧拉箱(3);第一侧拉箱(2)与主体(1)的一边连接,第一侧拉箱(2)的底板安装有第一类倾角传感器;第二侧拉箱(3)与主体(1)的另一边连接,第二侧拉箱(3)的底板安装有第二类倾角传感器;主体(1)上安装有主控制器,第一侧拉箱(2)上安装有第一从控制器,第二侧拉箱(3)上安装有第二从控制器;第一从控制器、第二从控制器分别和主控制器双向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侧拉箱平台自动调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通过底座(4)固定在地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侧拉箱平台自动调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拉箱(2)包括第一侧拉箱体(21)、第二侧拉箱体(22)和第三侧拉箱体(23),第一侧拉箱体(21)、第二侧拉箱体(22)和第三侧拉箱体(23)的结构相同。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级侧拉箱平台自动调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拉箱(2)按照第一侧拉箱体(21)、第二侧拉箱体(22)和第三侧拉箱体(23)的顺序依次进行水平调整。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级侧拉箱平台自动调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拉箱体(21)包括第一侧边(2a)、第二侧边(2b)、第一顶板(2c)、第一底板(2d)。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级侧拉箱平台自动调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2d)上安装有第一倾角传感器(211),用于检测第一底板(2d)在四个方向的倾角。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级侧拉箱平台自动调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角传感器(211)通过rs485通信与第一侧拉箱体(21)上安装的第一从控制器连接,第一从控制器通过ethernet通信与主控制器双向连接。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级侧拉箱平台自动调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2d)的一边与主体(1)连接,第一底板(2d)的另一边两端分别安装有升降支腿(2d1)和(2d2)。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级侧拉箱平台自动调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腿(2d1)和(2d2)中内设有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底板(2d)的升降高度。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级侧拉箱平台自动调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腿(2d1)和(2d2)的驱动为电动或液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多级侧拉箱平台自动调平系统,应用于指挥方舱,包括主体(1)、至少一个第一侧拉箱(2)、至少一个第二侧拉箱(3);主体(1)上安装有主控制器,第一侧拉箱(2)安装有第一从控制器,第二侧拉箱(3)安装有第二从控制器;第一侧拉箱(2)与主体(1)的一边连接,第一侧拉箱(2)的底板安装有倾角传感器;第二侧拉箱(3)与主体(1)的另一边连接,第二侧拉箱(3)的底板安装有倾角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每个侧拉箱体中间安装一个倾角传感器,检测四个方位的倾角,从而自动调整每个侧拉箱水平角度,使每个侧拉箱均和主体位于同一水平面,提高调平的一致性。高调平的一致性。高调平的一致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为 魏树东 刘达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迪马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7
技术公布日:2023/8/17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