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浓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20 阅读:105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粉尘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粉尘浓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及环保意识的增加,粉尘检测传感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粉尘检测传感器的外部通常设有屏蔽罩,电路板安装于屏蔽罩内部,屏蔽罩与电路板通过接地结构电性连接,以屏蔽外界电磁波的干扰。
3.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粉尘检测传感器都采用将接地结构焊接固定于电路板的方式,以实现接地功能。然而,接地结构与电路板焊接不仅操作困难,易焊接出不良品,且组装后难以拆卸,不利于粉尘检测传感器的组装与维修。
4.为了便于拆装,部分粉尘检测传感器通过在电路板一侧设置定位孔,并将接地结构插设于定位孔内,使接地结构与电路板相接触,以实现接地功能。然而,粉尘检测传感器通常设有风扇结构,工作时会产生持续的震动,接地机构无法在定位孔内可靠的安装,容易产生移位,进而导致接地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粉尘检测传感器无法兼顾拆装便利性和接地可靠性的问题,提供一种粉尘浓度检测装置。
6.一种粉尘浓度检测装置,包括屏蔽组件、检测机构和接地组件。其中,屏蔽组件包括壳体和支撑件,壳体安装于支撑件外侧,且壳体和支撑件共同限定出屏蔽空间。进一步的,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流体中粒子的浓度。具体的,检测机构包括电路板,电路板位于屏蔽空间内,且电路板具有接地引脚。更进一步的,接地组件包括接地件和紧固件。其中,接地件和壳体均被配置为导体,且接地件与壳体相接触。其中,紧固件用于将接地件可拆卸地连接于电路板,并使接地件与电路板的接地引脚电性连接。
7.在本方案中,由于紧固件的紧固作用,接地件与接地引脚形成可靠的电性连接,不会由于震动产生移位,保证了壳体屏蔽电磁波的可靠性,且紧固件便于安装和拆卸,有利于粉尘浓度检测装置的组装与维修。本方案提供的粉尘浓度检测装置既具备拆装的便利性,又具备接地的可靠性。此外,本技术的粉尘浓度检测装置使用紧固件将接地件可拆卸的连接在电路板上,减少了焊接工艺,大大降低了由于焊接不良产生的不合格率,且节省了安装工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接地件包括主体部和延伸部,延伸部的至少部分结构覆盖于电路板的设有接地引脚的一侧,主体部夹紧固定于壳体与支撑件之间,延伸部夹紧固定于电路板与紧固件的头部之间。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延伸部上设有第一通孔,电路板上设有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紧固件穿设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并与支撑件螺纹连接。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体部上设有多个凸起部,凸起部位于主体部朝向壳体的
一侧。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接地件还包括弯折于主体部相对两侧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分别与壳体的内壁相接触。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体部、延伸部、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一体成型设置。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件的表面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与接地件的形状相适配,接地件容设于第一凹槽内。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粉尘浓度检测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流体沿预设方向流动。其中,支撑件设有安装腔,驱动机构设于安装腔内,安装腔背离驱动机构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加强筋,至少两个加强筋交叉布置。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加强筋一体成型于支撑件。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件背离驱动机构的一侧设有第二凹槽和至少一个限位部,第二凹槽用于容置驱动机构的导线结构,限位部凸设于第二凹槽的沿着绕线方向的侧槽壁。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粉尘浓度检测装置的爆炸图;
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粉尘浓度检测装置中接地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粉尘浓度检测装置中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号:1-屏蔽组件;11-壳体;12-支撑件;121-第一凹槽;122-安装腔;123-第二凹槽;124-限位部;2-检测机构;21-电路板;22-光学组件;211-第二通孔;3-接地组件;31-接地件;32-紧固件;311-主体部;312-延伸部;313-第一通孔;314-凸起部;315-第一弯折部;316-第二弯折部;4-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7.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粉尘浓度检测装置的爆炸图,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的粉尘浓度检测装置,包括屏蔽组件1、检测机构2和接地组件3。其中,屏蔽组件1用于形成屏蔽空间,为粉尘浓度检测装置提供检测空间及为各个零部件提供支撑力;检测机构2,用于检测流体中粒子的浓度;接地组件3,用于使壳体11接地,以屏蔽电磁波对流体中粒子浓度检测的干扰,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28.具体的,屏蔽组件1包括壳体11和支撑件12,壳体11安装于支撑件12外侧,壳体11和支撑件12共同限定出屏蔽空间;检测机构2包括电路板21,电路板21位于屏蔽空间内,且电路板21具有接地引脚;接地组件3包括接地件31和紧固件32,接地件31和壳体11均被配置为导体,且接地件31与壳体11相接触,紧固件32用于将接地件31可拆卸地连接于电路板21,并使接地件31与电路板21的接地引脚电性连接。
29.在上述方案中,接地件31与壳体11相接触,通过紧固件32将接地件31可拆卸地连接在电路板21上,从而实现了接地件31与电路板21中接地引脚的电性连接。此时,由于紧固件32的紧固作用,接地件31与接地引脚形成可靠的电性连接,不会由于震动产生移位,保证了壳体11屏蔽电磁波的可靠性,且紧固件32便于安装和拆卸,有利于粉尘浓度检测装置的组装与维修。本技术提供的粉尘浓度检测装置既具备拆装的便利性,又具备接地的可靠性。此外,本技术的粉尘浓度检测装置使用紧固件32将接地件31可拆卸的连接在电路板21上,减少了焊接工艺,大大降低了由于焊接不良产生的不合格率,且节省了安装工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30.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壳体11可以包括上屏蔽罩和下屏蔽罩,上屏蔽罩和下屏蔽罩罩设于整个支撑件12的外侧。示例性的,上屏蔽罩和下屏蔽罩上均设有多个避让孔,支撑件12的外侧设有与上述多个避让孔一一对应的卡接部,每个卡接部一一卡接于与之对应的避让孔内。
31.具体实现时,上屏蔽罩弯折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朝向下屏蔽罩的方向延伸,下屏蔽罩弯折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朝向上屏蔽罩的方向延伸。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
接部上各间隔分布有4个避让孔,相应的,支撑件朝向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一侧设有8个与各避让孔一一对应的卡接部,上屏蔽罩和下屏蔽罩通过该多个避让孔卡接并罩设于整个支撑件12的外侧。
32.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对避让孔和卡接部的具体数量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实现上屏蔽罩及下屏蔽罩与支撑件12的稳定连接即可。
33.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屏蔽罩朝向支撑件12的一侧还粘贴有上屏蔽膜,下屏蔽罩朝向支撑件12的一侧粘贴有下屏蔽膜。示例性的,上屏蔽膜和下屏蔽膜均可以是聚氨酯泡棉材料。该上屏蔽膜和下屏蔽膜可以起到防尘、减震及遮光的作用,避免影响粉尘浓度检测装置检测的准确性。
34.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和图2,图2示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接地件的结构示意图,接地件31包括主体部311和延伸部312,该延伸部312的至少部分结构覆盖于电路板21的设有接地引脚的一侧。其中,主体部311夹紧固定于壳体11与支撑件12之间,延伸部312夹紧固定于电路板21与紧固件32的头部之间。在该实施例中,壳体11通过主体部311和延伸部312实现了与接地引脚的电性连接,且通过主体部311夹紧固定于壳体11及支撑件12之间,保证了主体部311与壳体11电性接触的稳定性,通过延伸部312夹紧固定于电路板21与紧固件32的头部之间,保证了延伸部312与接地引脚电性接触的稳定性。
35.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21紧固连接于支撑件12上,接地件31通过紧固件32间接固定于支撑件12上。示例性的,电路板21与支撑件12可以是螺栓连接。
36.具体的,延伸部312上设有第一通孔313,电路板21上设有与第一通孔313相对应的第二通孔211,紧固件32穿设于第一通孔313和第二通孔211内,并与支撑件12螺纹连接。
37.示例性的,接地引脚沿第二通孔211的周向且朝向延伸部312设置,紧固件32依次穿过延伸部312上的第一通孔313及电路板21上的第二通孔211,并螺纹连接于支撑件12上。此时,电路板21和接地件31被可靠的安装于支撑件12上,且接地件31的延伸部312被夹紧固定在电路板21上,并与接地引脚可靠的接触,在接地件31的导电作用下,壳体11与接地引脚实现了稳定的电线连接。
38.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和图2,主体部311上设有多个凸起部314,凸起部314位于主体部311朝向壳体11的一侧。由于主体部311夹紧固定于壳体11及支撑件12之间,且凸起部314位于朝向壳体11的一侧,在夹紧力的作用下,凸起部314与壳体11完全接触,保证了粉尘浓度检测装置使用的可靠性,且避免了主体部311与壳体11之间由于接触面积较大造成装配过紧,从而产生安装困难的问题。示例性的,上述凸起部314可以是与主体部311一体成型设置。
39.具体的,接地件31还包括弯折于主体部311相对两侧的第一弯折部315和第二弯折部316,第一弯折部315和第二弯折部316分别与壳体11的内壁相接触。接地件31的主体部311、第一弯折部315和第二弯折部316分别接触于壳体11的三个侧面,使得接地件31与壳体11形成稳定的接触,接地件31不会由于使用过程中的震动而产生移位,进而保证了壳体11接地的稳定性。
40.为了便于生产制造,且保证接地件31的导电的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地件31的主体部311、延伸部312、第一弯折部315和第二弯折部316一体成型设置。示例性的,主体部311、延伸部312、第一弯折部315和第二弯折部316可以由铁片一体成型制成。
41.参阅图1和图3,图3示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支撑件12的表面设有第一凹槽121,第一凹槽121与接地件31的形状相适配,接地件31容设于第一凹槽121内。本技术的粉尘浓度检测装置实际组装时,将接地件31放置于第一凹槽121内,并通过紧固件32将延伸部312和电路板21固定在支撑件12上,使得接地件31的安装更加稳固,且组装时更易操作。此外,当主体部311容置于第一凹槽121内时,第一弯折部315和第二弯折部316分别沿背离第一凹槽121的方向延伸,并被夹紧固定于壳体11及支撑件12之间,进一步加强了接地件31安装的稳定性。
42.进一步的,参阅图1和图3,本技术的粉尘浓度检测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4,驱动机构4用于驱动流体沿预设方向流动。其中,支撑件12设有安装腔122,驱动机构4设于安装腔122内,且安装腔122背离驱动机构4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加强筋,至少两个加强筋交叉布置。交叉设置的加强筋增加了安装腔122的结构强度,提高了支撑驱动机构4的可靠性。示例性的,安装腔122上设有两个加强筋,两个加强筋交叉分布且构造为“x”型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对加强筋的具体设置数量不做限定,加强筋的数量可以根据安装腔122的大小及驱动机构4的重量等因素做适应性调整。示例性的,加强筋可以设置为两个、三个、四个或者其他数量。
43.具体实现时,至少两个加强筋一体成型于支撑件12。加强筋的设置增加了支撑件12的局部刚性,成型时受应力均匀,避免了支撑件12由于受应力不均而产生局部变形。示例性的,支撑件12可是塑胶材质。
44.此外,本方案对驱动机构4的设置方式不做限定,只要能实现其驱动流体沿预设方向流动的功能即可。示例性的,驱动机构4可以容置于安装腔122内,并螺栓连接于支撑件12上。
45.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所提及的预设方向是指由屏蔽组件1、检测机构2和驱动机构4共同限定出的流体通道延伸的方向。其中,流体通道包括有设于壳体11外侧的通道入口、设于驱动机构4内的通道出口及设于检测机构2内的检测通道,沿流体通道延伸的方向,检测通道位于通道入口及通道出口之间。使用时,流体经通道入口进入粉尘浓度检测装置内,并由通道出口流出。当流体流经检测通道时,检测机构2在检测通道内完成粒子浓度的检测。
46.示例性,驱动机构4可以包括有风扇及与风扇电性连接的导线结构,风扇设置于安装腔122内,并与支撑件12螺栓连接。实际应用时,启动驱动机构4,驱动机构4在粉尘浓度检测装置内进行抽风,驱动流体沿流体通道流动。
47.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3,支撑件12背离驱动机构4的一侧设有第二凹槽123和至少一个限位部124,第二凹槽123用于容置上述驱动机构4的导线结构,限位部124凸设于第二凹槽123的沿着绕线方向的侧槽壁。此时,在限位部124的作用下,驱动机构4的导线结构呈弯曲状盘绕于第二凹槽123内。在限位部124和导线结构的相互作用力下,使得导线结构难以在使用或运输过程中脱落,既避免了导线结构与其他零件产生干涉,又避免风扇产生接电不良等故障。
48.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4还包括光学组件22,其中光学组件22与电路板21电连接,光学组件22通过丈量流体中粒子散射或吸收光的强度来判断粒子浓度。示例性的,光学组件22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激光发射器和光电探测器,激光发射器和光电探测
器共同限定出上述流体通道。其中,激光发射器用于发射光信号,光电探测器用于收集散射光强,并将得到的散射光强线性的转换成电压,通过处理单元的数据处理得到粒子的浓度等数据。当流体沿流体通道流动,并流经检测通道时,激光发射器将光信号照射于流体中的粒子上并产生光散射,光电探测器通过收集粒子散射的光强得到粒子浓度。
49.示例性的,光学组件22还可以包括有支撑座,支撑座上设置有定位孔,激光发射器安装于该定位孔内,支撑座螺栓连接并焊接于电路板21上。
50.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51.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粉尘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组件,所述屏蔽组件包括壳体和支撑件,所述壳体安装于所述支撑件外侧,所述壳体和所述支撑件共同限定出屏蔽空间;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流体中粒子的浓度;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屏蔽空间内,且所述电路板具有接地引脚;接地组件,所述接地组件包括接地件和紧固件,所述接地件和所述壳体均被配置为导体,且所述接地件与所述壳体相接触,所述紧固件用于将所述接地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电路板,并使所述接地件与所述电路板的所述接地引脚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尘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件包括主体部和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至少部分结构覆盖于所述电路板的设有所述接地引脚的一侧,所述主体部夹紧固定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支撑件之间,所述延伸部夹紧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紧固件的头部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尘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内,并与所述支撑件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尘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上设有多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尘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件还包括弯折于所述主体部相对两侧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粉尘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所述延伸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一体成型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尘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接地件的形状相适配,所述接地件容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尘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浓度检测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流体沿预设方向流动;所述支撑件设有安装腔,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安装腔背离所述驱动机构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加强筋,至少两个所述加强筋交叉布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粉尘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加强筋一体成型于所述支撑件。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粉尘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背离所述驱动机构的一侧设有第二凹槽和至少一个限位部,所述第二凹槽用于容置所述驱动机构的导线结构,所述限位部凸设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沿着绕线方向的侧槽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尘浓度检测装置,包括屏蔽组件、检测机构和接地组件。其中,屏蔽组件包括壳体和支撑件,壳体安装于支撑件外侧,且壳体和支撑件共同限定出屏蔽空间。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流体中粒子的浓度,具体的,检测机构包括电路板,电路板位于屏蔽空间内,且电路板具有接地引脚。进一步的,接地组件包括接地件和紧固件。其中,接地件和壳体均被配置为导体,且接地件与壳体相接触。其中,紧固件用于将接地件可拆卸地连接于电路板,并使接地件与电路板的接地引脚电性连接。本申请提供的粉尘浓度检测装置既具备拆装的便利性,又具备接地的可靠性。靠性。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正 李亚玲 杨广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汇投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2
技术公布日:2023/8/17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