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学核磁共振磁组件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20 阅读:116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核磁共振磁设备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学核磁共振磁组件。


背景技术:

2.医学核磁共振设备主要用于核磁共振检测,核磁共振需要高强度的磁场,高强度磁场主要通过少量大型磁铁组装形成,由于单个磁铁的体积比较大,磁铁加工难度大,成本高,充磁困难,运输不便;且由于单个磁铁磁性较强,组件的组装难度非常大,由于组装数量较少,因此形成的磁场均匀性较差,不方便使用。
3.因此,需要对磁共振磁组件进行设计改造。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学核磁共振磁组件,具备方便使用的优点,解决了磁共振磁组件不方便使用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学核磁共振磁组件,包括底部硅钢板,所述底部硅钢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磁体,所述底部硅钢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玻璃纤维防护罩,所述玻璃纤维防护罩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防护板,所述连接柱的顶部贯穿防护板并延伸至防护板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底部硅钢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硅钢板固定组件。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硅钢片表面喷涂绝缘漆的工艺。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8.1、本实用新型先将整个组件的铁芯底板用底部硅钢板来代替,采用底部硅钢板中的2400片硅钢叠片代替工业纯铁,一方面底部硅钢板可以大幅降低铁损,减少设备的损耗,提升效率,磁铁加工难度小,成本低,充磁简单,运输航班便,且避免由于单个磁铁磁性较强,组件的组装难度非常大,在组装数量较多,因此形成的磁场均匀性较好。
9.2、本实用新型通过硅钢片表面喷涂绝缘漆的工艺,增加了粘接强度,可满足整个地板客服磁钢之间排斥力的要求,也进一步大幅增加硅钢片之间的粘接强度。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磁体和硅钢板固定组件的轴侧结构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磁体和底部硅钢板的右视结构图。
13.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磁体的零件结构图。
14.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磁体的成品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6.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医学核磁共振磁组件包括底部硅钢板1,底部硅钢板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磁体2,底部硅钢板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柱3,连接柱3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玻璃纤维防护罩4,玻璃纤维防护罩4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防护板5,连接柱3的顶部贯穿防护板5并延伸至防护板5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螺母6,底部硅钢板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硅钢板固定组件7。
17.参考图2,底部硅钢板1由2400片硅钢叠片粘黏成形,硅钢片表面喷涂绝缘漆的工艺。
18.本实施例通过硅钢片表面喷涂绝缘漆的工艺,增加了粘接强度,可满足整个地板客服磁钢之间排斥力的要求,也进一步大幅增加硅钢片之间的粘接强。
19.参考图2至图4,磁体2的表面设置有环氧涂层,磁体2活动安装在硅钢的叠片上,外壳采用0.1mm厚度15层玻璃纤维缠绕包裹,磁体2整个组件有上下共计4层磁铁组成,每层共3列17排磁铁,总计共204块磁铁,磁体2的长度850mm,宽度150mm,高度225mm。
20.本实施例通过磁体2的表面设置有环氧涂层,增加了磁钢之间的电绝缘,减小了磁场涡流损也增加了磁钢之前的粘接强度,通过磁体2活动安装硅钢的叠片,使外壳采用0.1mm厚度15层玻璃纤维缠绕包裹,增加磁钢之间的粘接强度,整个组件成品表磁较强,因此针对包装采用三层1mm厚屏蔽材料包装,实测距离磁钢1m处表磁强度小于5gs。整个组件成品表磁较强距离磁钢1m处的表磁强度大于1000gs,因此针对包装采用三层1mm厚屏蔽材料包装,实测距离磁钢1m处表磁强度小于5gs,通过磁体2的长度850mm,宽度150mm,高度225mm,使每层组装完成后在磁钢的接缝处填入灌封胶水,一方面可以增加整个磁钢组件的强度,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磁钢之间的绝缘性。
21.参考图3,底部硅钢板1与磁体2的平面度小于等于0.1mm,磁体2的表面设置有环氧喷涂层。
22.本实施例通过磁体2的表面设置有环氧喷涂层,且在涂层中增加球形绝缘材料,增加了磁钢之间的电绝缘,减小了磁场涡流损也增加了磁钢之前的粘接强度。
23.底部硅钢板1通过绝缘漆进行粘接,粘接完成后通过加热固化,模具叠压使得底部硅钢板1中的硅钢片之间绝缘,并有良好的粘接强度以及尺寸一致性,以获得最佳的机械强度以及磁性能,底部硅钢板1的硅钢叠片采用线切割,将硅钢叠片留出槽用于整个组件的固定,整个底部硅钢板1通过六根螺杆和四根定位杆等物品连接,各个连接处采用环氧胶水粘接,一方面可以增加绝缘性,另一方面可以获得更高的机械强度,使硅钢叠片组成了一块底部硅钢板1,对底部硅钢板1进行加工,确保其粘接磁钢的平面度小于等于0.1mm,再将磁铁进行充磁,充磁后的产品依次标记序号以便追溯,对每一块磁铁进行磁矩测试,并记录,根据磁矩记录进行筛选,排列,以获得更加均匀的磁场,磁体2采用环氧喷涂,目的是为了获得最佳的绝缘性,磁铁之间通过专用的胶水进行粘接,既可以快速固化,提高组装效率,也可以获得较好的粘接强度,每层组装完成后在磁钢的接缝处填入灌封胶水,一方面可以增加整个磁钢组件的强度,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磁钢之间的绝缘性,四层组装组装完成之后对其外表面增加玻璃纤维缠绕,形成玻璃纤维防护罩4,增加其绝缘性,同时增加磁铁之间的粘
接强度,防止外界与磁铁直接接触,还具有美化外观的作用,最后对整个组件进行磁场扫描,记录不同距离下的磁场分布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医学核磁共振磁组件,包括底部硅钢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硅钢板(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磁体(2),所述底部硅钢板(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柱(3),所述连接柱(3)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玻璃纤维防护罩(4),所述玻璃纤维防护罩(4)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防护板(5),所述连接柱(3)的顶部贯穿防护板(5)并延伸至防护板(5)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螺母(6),所述底部硅钢板(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硅钢板固定组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学核磁共振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硅钢板(1)由2400片硅钢叠片粘黏成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学核磁共振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2)的表面设置有环氧涂层,所述磁体(2)活动安装在硅钢的叠片上,外壳采用0.1mm厚度15层玻璃纤维缠绕包裹,所述磁体(2)整个组件有上下共计4层磁铁组成,每层共3列17排磁铁,总计共204块磁铁,所述磁体(2)的长度850mm,宽度150mm,高度225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学核磁共振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硅钢板(1)与磁体(2)的平面度小于等于0.1mm,所述磁体(2)的表面设置有环氧喷涂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学核磁共振磁组件,属于医学核磁共振磁设备部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底部硅钢板,所述底部硅钢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磁体,所述底部硅钢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玻璃纤维防护罩,玻璃纤维防护罩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防护板,连接柱的顶部贯穿防护板并延伸至防护板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螺母。本实用新型先将整个组件的铁芯底板用底部硅钢板来代替,采用底部硅钢板中的2400片硅钢叠片代替工业纯铁,一方面底部硅钢板可以大幅降低铁损,减少设备的损耗,提升效率,磁铁加工难度小,成本低,充磁简单,运输航班便,且避免由于单个磁铁磁性较强,组件的组装难度非常大,在组装数量较多,因此形成的磁场均匀性较好。此形成的磁场均匀性较好。此形成的磁场均匀性较好。


技术研发人员:李旭鹏 杨胜 刘露 刘正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科德磁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5
技术公布日:2023/8/17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