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挺封条轻量化双腔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20
阅读:88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挺封条轻量化双腔包装袋。
背景技术:
2.为促进消费,厂家或商超经常会有一些促销活动,往往一个大包装袋会填装多种小包赠品,若不加区分直接混装,有些产品就不能很好的得到展现,这样双腔或多腔的包装袋就应运诞生了。但现有技术中的双腔式包装袋通常采用中间热封分隔的方式,但在腔室内置入物品悬挂后,由于悬挂后在重力的影响下会往中间封条靠拢,使得包装袋整体呈现一种向中间凹陷的状态,展示效果较差。
3.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易揭形高阻隔两腔室包装[申请号:201921861700.4],该实用新型专利包括用薄膜围合而成的容纳腔室,密封部设置在容纳腔室的边沿且使容纳腔室呈密闭状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容纳腔室内的分隔部,所述分隔部将容纳腔室分隔为两个互不连通的第一容纳腔室和第二容纳腔室,所述密封部包括两条相对置侧密封条、一条顶密封条和一条底密封条,每条侧密封条的两端分别连接顶密封条和底密封条,所述分隔部一端与顶密封条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密封条固定连接,且分隔部可沿从顶密封条到底密封条的方向撕开,使第一容纳腔室和第二容纳腔室相互连通。
[0004]
该实用新型具有可根据坚果的含水量分开包装储存,防止发生含水量高的坚果失水变干的优势,但其仍未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挺封条轻量化双腔包装袋。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7]
一种高挺封条轻量化双腔包装袋,包括袋本体,所述袋本体内具有第一容纳腔室和第二容纳腔室,所述第一容纳腔室和第二容纳腔室之间通过分隔条分隔,所述袋本体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用于提升袋本体整体挺度的补片结构,所述补片结构由多层复合薄膜制得。
[0008]
在上述的高挺封条轻量化双腔包装袋中,所述多层复合薄膜依次包括聚酯层、补片层和热封层。
[0009]
在上述的高挺封条轻量化双腔包装袋中,所述补片层由高密度聚乙烯材料或聚丙烯材料制得。
[0010]
在上述的高挺封条轻量化双腔包装袋中,所述聚酯层与补片层之间通过第一胶黏层固定连接。
[0011]
在上述的高挺封条轻量化双腔包装袋中,所述聚酯层与第一胶黏层之间还设有印刷层。
[0012]
在上述的高挺封条轻量化双腔包装袋中,所述袋本体远离补片结构的一端还设有加挺区,所述加挺区内设有加挺结构。
[0013]
在上述的高挺封条轻量化双腔包装袋中,所述加挺结构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横向加挺片和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纵向加挺片,所述横向加挺片和纵向加挺片通过铰接点转动连接。
[0014]
在上述的高挺封条轻量化双腔包装袋中,所述横向加挺片和纵向加挺片由多层复合薄膜或金属片制得。
[0015]
在上述的高挺封条轻量化双腔包装袋中,所述纵向加挺片远离横向加挺片的一端设有转动导向部,所述转动导向部的宽度由靠近纵向加挺片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小,所述转动导向部的侧面为弧面。
[0016]
在上述的高挺封条轻量化双腔包装袋中,所述热封层的厚度小于60μm。
[0017]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8]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袋本体端部设置一个由多层复合薄膜制得的补片结构,用以提高袋本体整体的挺度,使得袋本体在悬挂后能够较好的保持展开的状态,保证展示效果。
[0019]
2、本实用新型无需提升热封层的厚度,保证了袋本体的轻量化。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是多层复合薄膜的剖视图;
[0022]
图中:袋本体1、第一容纳腔室2、第二容纳腔室3、分隔条4、补片结构5、加挺区6、加挺结构7、横向加挺片71、纵向加挺片72、铰接点73、转动导向部74、弧面75、多层复合薄膜100、聚酯层101、补片层102、热封层103、第一胶黏层104、印刷层105。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4]
实施例1
[002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挺封条轻量化双腔包装袋,结合图1和图2所示,包括袋本体1,所述袋本体1内具有第一容纳腔室2和第二容纳腔室3,所述第一容纳腔室2和第二容纳腔室3之间通过分隔条4分隔,所述袋本体1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用于提升袋本体1整体挺度的补片结构5,所述补片结构5由多层复合薄膜100制得。
[0026]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带有补片结构5的袋本体1悬挂,由于补片结构5具有较高的挺度,从而保证袋本体1整体处于舒展的状态。故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袋本体1端部设置一个由多层复合薄膜100制得的补片结构5,用以提高袋本体1整体的挺度,使得袋本体1在悬挂后能够较好的保持展开的状态,保证展示效果。
[0027]
具体的说,所述多层复合薄膜100依次包括聚酯层101、补片层102和热封层103。所述聚酯层101与补片层102之间通过第一胶黏层104固定连接。第一胶黏层104要起到粘合上下两层,防止层与层之间发生分离的作用。聚酯层101可采用pet聚酯材料。热封层103可由cpe材料或cpp材料制得,其具有极好的热合性能和极佳的密封性。
[0028]
制得袋本体1部分的薄膜结构中不包含补片层102,其他结构与多层复合薄膜100相似,即包括pet聚酯层、油墨层、胶黏层和热封层。现有技术中也有通过增大热封层的厚度来提升袋本体1整体挺度的技术方案。但这种方式若采用cpp材料则厚度需在60μm以上,若
采用cpe材料则厚度需在80μm以上。而本技术中所述热封层103的厚度小于60μm,优选可采用厚度为40μm的cpe材料。故本实用新型无需提升热封层103的厚度,保证了袋本体1的轻量化。
[0029]
其中,补片层102由高密度聚乙烯材料或聚丙烯材料制得,优选地,补片层102由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得。
[0030]
如图2所示,所述聚酯层101与第一胶黏层104之间还设有印刷层105。印刷层用于展示设计图案,例如可以是油墨。
[0031]
如图1所示,所述袋本体1远离补片结构5的一端还设有加挺区6,所述加挺区6内设有加挺结构7。
[0032]
具体的说,所述加挺结构7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横向加挺片71和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纵向加挺片72,所述横向加挺片71和纵向加挺片72通过铰接点73转动连接。这样可以同时对袋本体1的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实现加挺。
[0033]
其中,所述横向加挺片71和纵向加挺片72由多层复合薄膜100或金属片制得。
[0034]
如图1所示,所述纵向加挺片72远离横向加挺片71的一端设有转动导向部74,所述转动导向部74的宽度由靠近纵向加挺片72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小,所述转动导向部74的侧面为弧面75。
[0035]
在将加挺结构7插入至加挺区6内的过程中,可在袋本体1侧面留一个与加挺区6相连通的小孔,以纵向加挺片72在前横向加挺片71在后的形式插入至加挺区6内,直至纵向加挺片72抵靠至袋本体1上,由于纵向加挺片72端部具有侧面为弧面75的转动导向部74,故在袋本体1的抵靠力的作用下,纵向加挺片72发生沿铰接点73的转动,从而实现安装。这样仅需在袋本体1侧面留一个较小的孔隙即可实习加挺结构7的插入,便于后续的热封操作。
[0036]
应用例1
[0037]
测量不同结构的薄膜的挺度,平行三次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0038][0039]
结果分析:从数据上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有补片结构的多层复合薄膜100具有极高的挺度值,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预期目的。
[0040]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41]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袋本体1、第一容纳腔室2、第二容纳腔室3、分隔条4、补片结构5、加挺区6、加挺结构7、横向加挺片71、纵向加挺片72、铰接点73、转动导向部74、弧面
75、多层复合薄膜100、聚酯层101、补片层102、热封层103、第一胶黏层104、印刷层10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技术特征:
1.高挺封条轻量化双腔包装袋,包括袋本体(1),所述袋本体(1)内具有第一容纳腔室(2)和第二容纳腔室(3),所述第一容纳腔室(2)和第二容纳腔室(3)之间通过分隔条(4)分隔,其特征在于:所述袋本体(1)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用于提升袋本体(1)整体挺度的补片结构(5),所述补片结构(5)由多层复合薄膜(100)制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挺封条轻量化双腔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复合薄膜(100)依次包括聚酯层(101)、补片层(102)和热封层(10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挺封条轻量化双腔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补片层(102)由高密度聚乙烯材料或聚丙烯材料制得。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挺封条轻量化双腔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层(101)与补片层(102)之间通过第一胶黏层(104)固定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挺封条轻量化双腔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层(101)与第一胶黏层(104)之间还设有印刷层(105)。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挺封条轻量化双腔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本体(1)远离补片结构(5)的一端还设有加挺区(6),所述加挺区(6)内设有加挺结构(7)。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挺封条轻量化双腔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挺结构(7)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横向加挺片(71)和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纵向加挺片(72),所述横向加挺片(71)和纵向加挺片(72)通过铰接点(73)转动连接。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挺封条轻量化双腔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加挺片(71)和纵向加挺片(72)由多层复合薄膜(100)或金属片制得。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挺封条轻量化双腔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加挺片(72)远离横向加挺片(71)的一端设有转动导向部(74),所述转动导向部(74)的宽度由靠近纵向加挺片(72)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小,所述转动导向部(74)的侧面为弧面(75)。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挺封条轻量化双腔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层(103)的厚度小于60μ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挺封条轻量化双腔包装袋。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悬挂后在重力的影响下会往中间封条靠拢,使得包装袋整体呈现一种向中间凹陷的状态,展示效果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挺封条轻量化双腔包装袋,包括袋本体,所述袋本体内具有第一容纳腔室和第二容纳腔室,所述第一容纳腔室和第二容纳腔室之间通过分隔条分隔,所述袋本体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用于提升袋本体整体挺度的补片结构,所述补片结构由多层复合薄膜制得。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袋本体端部设置一个由多层复合薄膜制得的补片结构,用以提高袋本体整体的挺度,使得袋本体在悬挂后能够较好的保持展开的状态,保证展示效果。保证展示效果。保证展示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青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4
技术公布日:2023/8/17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能够高效消杀的冰箱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汽车配件加工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