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羽毛球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20
阅读:91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一种羽毛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羽毛球。
背景技术:
2.羽毛球是一项隔着球网并使用长柄网状球拍击打的小型球类运动项目,羽毛球的结构通常包括球托和羽毛,羽毛位于球托上呈锥形布置,球托采用具有回弹的作用,使羽毛球在球托的作用下能够很好地运动,同时羽毛能够在气流中导流使羽毛球运动比较稳定。
3.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羽毛球,包括球托和羽毛,球托的后侧面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羽毛的倾斜圆孔,羽毛的下端安装在倾斜圆孔内,球托包括外球托和内球托,外球托的前侧面为弧形球头,内球托为倒置的圆台,外球托的后侧面设置有安装内球托的安装槽,倾斜圆孔设置在外球托与内球托的接触面。使用时,将羽毛的下端依次设置在外球托和内球托接触面外的倾斜圆孔内,再通过内球托内安装槽挤压,使羽毛固定在倾斜圆孔内;当羽毛出现损坏后,可将损坏的羽毛拆卸后进行更换。
4.但是上述结构中球托内安装的羽毛容易从倾斜圆孔内脱出。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使羽毛与球托的连接比较牢固,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羽毛球。
6.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羽毛球,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羽毛球,包括球托和羽毛,球托上开设有多个倾斜圆孔,羽毛对应安装到倾斜圆孔内,所述倾斜圆孔内固定设置有外套件,所述外套件内可拆卸固定设置有夹子,所述羽毛通过夹子安装到外套件上开设有安装孔内。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球托上开设的倾斜圆孔内用于安装外套件,外套件采用比球托较硬的结构,外套件再与球托固定后,通过外套件内部开设的安装孔内安装夹子,使夹子将羽毛固定在安装孔内,从而使羽毛能够与球托的连接比较牢固。
9.优选的,所述安装孔的孔口位置的尺寸大于安装孔底部位置的尺寸。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孔的孔口尺寸大于安装孔底部的尺寸,从而在安装孔内安装夹子时,夹子能够比较方便地进入到安装孔内,并且在安装孔的底部将夹子与安装孔内壁抵接。
11.优选的,所述夹子包括夹板部和弹性部,所述夹板部设置有两个,所述弹性部为u形且弹性部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一个夹板部固定,所述夹板部与安装孔的内壁抵紧。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部的两端固定夹板部,弹性部能够使两个夹板自动张开,方便羽毛放置到两个夹板部之间,夹板部与安装孔的内壁抵接使夹子夹紧羽毛。
13.优选的,两个所述夹板部相对的表面上固定设置有尖刺,所述尖刺用于插入到羽毛内。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尖刺固定在两个夹板部相对的表面上,从而尖刺能够插入到羽毛内,提高夹板部对羽毛固定的牢固性。
15.优选的,所述安装孔的底部开设有容纳孔,所述容纳孔内固定设置有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与容纳孔的底部固定,另一端分成两叉分别与两个夹板部固定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孔的底部开设的容纳孔内用于放置拉绳,当夹子位于安装孔内时,拉绳呈松弛状态处于容纳孔内,当夹子从安装孔内取出后,拉绳张紧后自动将夹子打开,从而能够使羽毛从两个夹板部之间取出。
17.优选的,所述夹板部相对的表面固定设置有抵接板,所述抵接板位于夹板部的两侧位置;所述夹子位于安装孔内时,两个夹板部上的抵接板相互抵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板固定在夹板部的两侧,当夹子位于安装孔内时,通过抵接板限制夹子的最小尺寸,从而夹子能够在抵接板的作用下与安装孔的内壁抵接比较紧密。
19.优选的,所述羽毛上连接有保持架,所述保持架包括上环圈、下环圈、横连接绳和竖连接绳,上环圈和下环圈间隔套设在羽毛上,所述竖连接绳的一端固定在上环圈上,另一端固定在下环圈上,所述横连接绳的两端连接在相邻的两个上环圈或两个下环圈上。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持架上设置有上环圈和下环圈,通过横连接绳和竖连接绳将上环圈和下环圈组成整体,在拆卸一个羽毛时,对应的上环圈和下环圈并不会脱落,同时能够在横连接绳和竖连接绳的作用下保持羽毛的相对位置。
21.优选的,所述上环圈的内壁上开设有环槽,所述羽毛的杆上固定设置有凸环,所述上环圈套设在凸环上并且凸环连接在环槽内。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环圈内壁上开设环槽,使上环圈与羽毛连接时,羽毛杆上的凸起连接到环槽内,进而使保持架在羽毛上的位置比较稳定,减少保持架向下脱出。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球托上开设的倾斜圆孔内用于安装外套件,外套件采用比球托较硬的结构,外套件再与球托固定后,安装孔内安装夹子,使夹子将羽毛固定在安装孔内,从而使羽毛能够与球托的连接比较牢固;
25.2.通过安装孔的孔口尺寸大于安装孔底部的尺寸,使夹子能够比较方便地进入到安装孔内,并且在安装孔的底部将夹子与安装孔内壁抵接;
26.3.通过夹子从安装孔内取出后,拉绳张紧后自动将夹子打开,从而能够使羽毛从两个夹板部之间取出。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外套件与夹子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外套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夹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羽毛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保持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说明:1、球托;2、倾斜圆孔;3、外套件;31、安装孔;32、容纳孔;4、夹子;41、夹板部;42、弹性部;43、尖刺;44、抵接板;5、羽毛;6、拉绳;7、凸环;8、保持架;81、上环圈;82、下环圈;83、横连接绳;84、竖连接绳;9、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羽毛球,参考图1,包括球托1,球托1上开设有多个倾斜圆孔2,倾斜圆孔2内安装有外套件3,外套件3可采用硬质的塑料材质,比如尼龙。外套件3的外壁与倾斜圆孔2的内壁粘接固定,球托1采用软质的泡沫塑料或天然软木。通过粘接能够使外套件3与软质的球托1具有很好的牢固性。在外套件3的内部设置有夹子4,夹子4可拆卸固定在外套件3内,在夹子4的中间设置有羽毛5,通过夹子4将羽毛5固定在外套件3内,从而能够使羽毛5能够更牢固地连接在球托1上。外套件3具有硬质的结构,羽毛5与夹子4连接后,再将夹子4安装在硬质的外套件3上,从而减少羽毛5在使用过程中从球托1上脱落。如果将羽毛5直接安装在软质的球托1上时,由于球托1对羽毛5的夹紧力不足,在球托1受击打的瞬间羽毛5很容易从球托1上脱落。
36.参考图2和图3,夹子4包括夹板部41和弹性部42,夹板部41设置有两个且相对间隔设置,弹性部42设置成u形,弹性部42位于夹板部41的同一端,弹性部42的两端分别用于连接两个夹板部41,使两个夹板部41在弹性部42的作用下能够自动张开,两个夹板部41与弹性部42采用一体设置的结构。在外套件3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31,安装孔31的内壁与夹子4的外壁贴合,沿着夹子4张口方向安装孔31底部尺寸小于安装孔31的孔口尺寸,使夹子4带有弹性部42的一端先插入到安装孔31内,并受到安装孔31由上向下的尺寸逐渐减小,夹子4进入到安装孔31内时夹子4逐渐闭合。羽毛5位于夹子4的内部且处于两个夹板部41之间,通过夹板部41将羽毛5固定在夹子4内。
37.参考图3和图4,两个夹板部41相对设置的表面上固定设置有尖刺43,尖刺43向两个夹板部41中间的位置延伸,当两个夹板部41之间设置有羽毛5时,尖刺43能够扎在羽毛5的根部内,以使夹子4与羽毛5的连接更牢固。在夹板部41相对设置的表面上还设置有抵接板44,抵接板44位于夹板部41的两侧位置,并且两个夹板部41上的抵接板44相对设置,当夹子4处于安装孔31内时,两个抵接板44相互抵接保持夹子4的最小形状,以使夹子4与安装孔31的内壁具有更大的抵紧力,从而使夹子4与外套件3连接更牢固。
38.参考图3,在安装孔31的底部开设有容纳孔32,容纳孔32内固定设置有拉绳6,拉绳6的一端固定在容纳孔32的底部,另一端分成两叉并分别与两个夹板部41固定连接,拉绳6与夹板部41的连接位置位于弹性部42远离夹板部41安装羽毛5的一侧。在需要将羽毛5从夹子4内取出时,可从羽毛5远离于夹子4的一端拉拽羽毛5,使羽毛5带动夹子4同时从安装孔31内向外移动,当拉绳6张紧时能够阻止夹子4脱落,同时拉绳6能够将两个夹板部41向夹子4打开的方向转动,进而方便羽毛5从夹子4上取出。
39.参考图5和图6,在羽毛5的杆上固定设置有凸环7,凸环7突出于羽毛5的杆的表面,凸环7可采用粘接橡胶圈制成的。多个羽毛5上连接有保持架8,保持架8用于使相邻的羽毛5具有相对的位置关系,减少单个羽毛5发生的偏斜造成气流导向的影响。保持架8包括上环圈81、下环圈82、横连接绳83和竖连接绳84,在每个羽毛5上均套设有一个上环圈81和一个下环圈82,上环圈81的内壁上开设有环槽9,上环圈81在羽毛5上的安装位置与凸环7的设置位置对应,上环圈81套设到凸环7上并使凸环7连接到环槽9内,下环圈82与上环圈81间隔设置且相较于上环圈81更靠近于球托1的位置,竖连接绳84的一端与上环圈81固定,另一端与下环圈82固定。横连接绳83连接在相邻的两个上环圈81或相邻的两个下环圈82之间,从而
将多个羽毛5的上环圈81和下环圈82通过横连接绳83和下连接绳形成整体。
40.本实施例的安装过程:先将羽毛5的端部依次从上环圈81和下环圈82经过,然后再插入到夹子4的中间位置,然后从夹子4位于安装孔31外的一端挤压夹板部41,使夹子4向安装孔31内进入,夹子4将羽毛5夹紧固定在夹子4内,同时夹子4与连接孔的内壁紧密抵接,通过连接孔的摩擦力将夹子4固定在外套件3内。
4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羽毛球,包括球托(1)和羽毛(5),球托(1)上开设有多个倾斜圆孔(2),羽毛(5)对应安装到倾斜圆孔(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圆孔(2)内固定设置有外套件(3),所述外套件(3)内可拆卸固定设置有夹子(4),所述羽毛(5)通过夹子(4)安装到外套件(3)上开设有安装孔(3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羽毛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31)的孔口位置的尺寸大于安装孔(31)底部位置的尺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羽毛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子(4)包括夹板部(41)和弹性部(42),所述夹板部(41)设置有两个,所述弹性部(42)为u形且弹性部(4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一个夹板部(41)固定,所述夹板部(41)与安装孔(31)的内壁抵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羽毛球,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板部(41)相对的表面上固定设置有尖刺(43),所述尖刺(43)用于插入到羽毛(5)内。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羽毛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31)的底部开设有容纳孔(32),所述容纳孔(32)内固定设置有拉绳(6),所述拉绳(6)的一端与容纳孔(32)的底部固定,另一端分成两叉分别与两个夹板部(41)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羽毛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部(41)相对的表面固定设置有抵接板(44),所述抵接板(44)位于夹板部(41)的两侧位置;所述夹子(4)位于安装孔(31)内时,两个夹板部(41)上的抵接板(44)相互抵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羽毛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羽毛(5)上连接有保持架(8),所述保持架(8)包括上环圈(81)、下环圈(82)、横连接绳(83)和竖连接绳(84),上环圈(81)和下环圈(82)间隔套设在羽毛(5)上,所述竖连接绳(84)的一端固定在上环圈(81)上,另一端固定在下环圈(82)上,所述横连接绳(83)的两端连接在相邻的两个上环圈(81)或两个下环圈(82)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羽毛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环圈(81)的内壁上开设有环槽(9),所述羽毛(5)的杆上固定设置有凸环(7),所述上环圈(81)套设在凸环(7)上并且凸环(7)连接在环槽(9)内。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羽毛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羽毛球,其包括球托和羽毛,球托上开设有多个倾斜圆孔,羽毛对应安装到倾斜圆孔内,所述倾斜圆孔内固定设置有外套件,所述外套件内可拆卸固定设置有夹子,所述羽毛通过夹子安装到外套件上开设有安装孔内。本申请具有使羽毛与球托的连接比较牢固的效果。果。果。
技术研发人员:石磊 王珺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东港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1
技术公布日:2023/8/17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佩戴稳定的TWS耳机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房屋建筑墙体裂缝修补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