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负式电动喷雾器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20 阅读:177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喷雾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负式电动喷雾器。


背景技术:

2.电动喷雾器,由贮液桶经滤网、联接头、抽吸器、连接管、喷管、喷头依次联接连通构成,抽吸器是一个小型电动泵,它经电线及开关与电池电联接,电池盒装于贮液桶底部,贮液桶可制成带有沉下的装电池的凹槽,电动喷雾器的优点是由于取消了抽吸式吸筒,从而有效地消除了农药外滤伤害操作者的弊病,并且省力,且电动泵压力比人手动吸筒压力大,增大了喷洒距离和范围,雾化效果好,省时、省力、省药。但是,现有的背负式电动喷雾器中的过滤网一般设置在喷枪杆的位置,容易使喷枪杆被堵塞,且现有的电动喷雾器主体不具备搅拌的功能,容易使得药水沉淀产生沉渣,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背负式电动喷雾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背负式电动喷雾器。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包括电动喷雾器主体,电动喷雾器主体内部开设有储药腔和控制腔,储药腔位于控制腔上侧位置设置,储药腔内壁面左下角位置开设有出料通道,电动喷雾器主体顶侧壁面开设有进料通道,进料通道外壁面上螺接有用于密封作用的密封盖,进料通道内侧设置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筒,储药腔内侧设置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
6.进一步,所述电动喷雾器主体后侧壁面对称安装有用于背负作用的背带。
7.进一步,所述出料通道的左端密封固定连通有喷枪。
8.进一步,所述过滤筒呈垂直状态贯穿进料通道且延伸至储药腔内部,进料通道内壁面顶侧位置开设有卡槽,过滤筒的顶端卡接在卡槽内侧。
9.进一步,所述过滤筒的内壁面均匀分布贯穿开设有用于过滤作用的过滤孔。
10.进一步,所述第一搅拌杆呈垂直状态密封转动连接在储药腔底侧壁面中心位置处,第一搅拌杆的杆身外壁面上侧位置均匀分布固定连接有搅拌杆。
11.进一步,所述第一搅拌杆的底端贯穿储药腔底内壁面且延伸至控制腔内部,控制腔底侧壁面固定连接有呈垂直状态的搅拌电机,搅拌电机顶侧的输出端与第一搅拌杆的底端固定连接。
12.进一步,所述第二搅拌杆呈垂直状态转动连接在过滤筒底侧壁面且与第一搅拌杆位置对应,第二搅拌杆的顶端贯穿过滤筒底侧壁面且延伸至过滤筒内部,第二搅拌杆的杆身外壁面上侧位置均匀分布固定连接有搅拌杆。
13.进一步,所述第二搅拌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呈垂直状态的插接杆,第一搅拌杆顶
端开设有与插接杆相对应的插接槽,插接杆插接在第一搅拌杆顶端的插接槽中。
14.进一步,所述储药腔内腔左侧位置安装有抽吸器,抽吸器的排水端与出料通道的右端密封固定连接。
15.进一步,所述控制腔左右两侧位置对称安装有蓄电池,搅拌电机、抽吸器和蓄电池之间均有电信号连接。
16.进一步,所述密封盖底侧壁面安装有密封垫,密封垫底侧壁面与进料通道顶侧壁面以及过滤筒顶侧壁面弹性接触。
17.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9.1、该一种背负式电动喷雾器,通过设置过滤机构和搅拌机构,使用时,打开密封盖,直接将水和药剂通过进料通道和过滤筒倒入储药腔中,开启搅拌电机,搅拌电机带动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同步转动,第二搅拌杆带动其上的搅拌杆对过滤筒中的存留的药剂进行搅拌,使其与水充分混合并快速扩散到储药腔,过滤孔则对药剂中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避免对喷枪造成堵塞,也便于对杂质进行清理,第一搅拌杆带动其上的搅拌杆对储药腔中药剂进行搅拌,使药剂与水能够充分融合,通过以上操作,即可实现该设备对药剂的混合,提高该设备的便捷性。
20.2、该一种背负式电动喷雾器,通过设置密封垫,密封垫底侧壁面与进料通道顶侧壁面以及过滤筒顶侧壁面弹性接触,不仅增强了该设备的密封性,同时也对过滤筒进行位置固定,提高该设备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1.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背负式电动喷雾器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负式电动喷雾器透视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筒结构示意图。
25.图例说明:
26.10、电动喷雾器主体;11、背带;12、储药腔;13、控制腔;14、出料通道;15、喷枪;16、进料通道;17、卡槽;18、密封盖;19、过滤筒;20、过滤孔;21、密封垫;22、搅拌电机;23、第一搅拌杆;24、抽吸器;25、蓄电池;26、第二搅拌杆;27、插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27.一种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如图1-3所示,包括电动喷雾器主体10,电动喷雾器主体10后侧壁面对称安装有用于背负作用的背带11,电动喷雾器主体10内部开设有储药腔12和控制腔13,储药腔12位于控制腔13上侧位置设置,储药腔12内壁面左下角位置开设有出料通道14,出料通道14的左端密封固定连通有喷枪15,电动喷雾器主体10顶侧壁面开设有进料通道16,进料通道16外壁面上螺接有用于密封作用的密封盖18,进料通道16内侧设置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筒19,过滤筒19呈垂直状态贯穿进料通道16且延伸至储药腔
12内部,进料通道16内壁面顶侧位置开设有卡槽17,过滤筒19的顶端卡接在卡槽17内侧,过滤筒19的内壁面均匀分布贯穿开设有用于过滤作用的过滤孔20,储药腔12内侧设置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第一搅拌杆23和第二搅拌杆26,第一搅拌杆23呈垂直状态密封转动连接在储药腔12底侧壁面中心位置处,第一搅拌杆23的杆身外壁面上侧位置均匀分布固定连接有搅拌杆,第一搅拌杆23的底端贯穿储药腔12底内壁面且延伸至控制腔13内部,控制腔13底侧壁面固定连接有呈垂直状态的搅拌电机22,搅拌电机22顶侧的输出端与第一搅拌杆23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二搅拌杆26呈垂直状态转动连接在过滤筒19底侧壁面且与第一搅拌杆23位置对应,第二搅拌杆26的顶端贯穿过滤筒19底侧壁面且延伸至过滤筒19内部,第二搅拌杆26的杆身外壁面上侧位置均匀分布固定连接有搅拌杆,第二搅拌杆2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呈垂直状态的插接杆27,第一搅拌杆23顶端开设有与插接杆27相对应的插接槽,插接杆27插接在第一搅拌杆23顶端的插接槽中,储药腔12内腔左侧位置安装有抽吸器24,抽吸器24的排水端与出料通道14的右端密封固定连接,控制腔13左右两侧位置对称安装有蓄电池25,搅拌电机22、抽吸器24和蓄电池25之间均有电信号连接,密封盖18底侧壁面安装有密封垫21,密封垫21底侧壁面与进料通道16顶侧壁面以及过滤筒19顶侧壁面弹性接触。
28.上述搅拌电机22、抽吸器24和蓄电池25均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打开密封盖18,直接将水和药剂通过进料通道16和过滤筒19倒入储药腔12中,开启搅拌电机22,搅拌电机22带动第一搅拌杆23和第二搅拌杆26同步转动,第二搅拌杆26带动其上的搅拌杆对过滤筒19中的存留的药剂进行搅拌,使其与水充分混合并快速扩散到储药腔12,过滤孔20则对药剂中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避免对喷枪15造成堵塞,也便于对杂质进行清理,第一搅拌杆23带动其上的搅拌杆对储药腔12中药剂进行搅拌,使药剂与水能够充分融合,通过以上操作,即可实现该设备对药剂的混合,提高该设备的便捷性;密封垫21底侧壁面与进料通道16顶侧壁面以及过滤筒19顶侧壁面弹性接触,不仅增强了该设备的密封性,同时也对过滤筒19进行位置固定,提高该设备结构的稳定性。
3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包括电动喷雾器主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喷雾器主体(10)内部开设有储药腔(12)和控制腔(13),储药腔(12)位于控制腔(13)上侧位置设置,储药腔(12)内壁面左下角位置开设有出料通道(14),电动喷雾器主体(10)顶侧壁面开设有进料通道(16),进料通道(16)外壁面上螺接有用于密封作用的密封盖(18),进料通道(16)内侧设置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筒(19),储药腔(12)内侧设置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第一搅拌杆(23)和第二搅拌杆(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喷雾器主体(10)后侧壁面对称安装有用于背负作用的背带(11),出料通道(14)的左端密封固定连通有喷枪(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19)呈垂直状态贯穿进料通道(16)且延伸至储药腔(12)内部,进料通道(16)内壁面顶侧位置开设有卡槽(17),过滤筒(19)的顶端卡接在卡槽(17)内侧,过滤筒(19)的内壁面均匀分布贯穿开设有用于过滤作用的过滤孔(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杆(23)呈垂直状态密封转动连接在储药腔(12)底侧壁面中心位置处,第一搅拌杆(23)的杆身外壁面上侧位置均匀分布固定连接有搅拌杆,第一搅拌杆(23)的底端贯穿储药腔(12)底内壁面且延伸至控制腔(13)内部,控制腔(13)底侧壁面固定连接有呈垂直状态的搅拌电机(22),搅拌电机(22)顶侧的输出端与第一搅拌杆(23)的底端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杆(26)呈垂直状态转动连接在过滤筒(19)底侧壁面且与第一搅拌杆(23)位置对应,第二搅拌杆(26)的顶端贯穿过滤筒(19)底侧壁面且延伸至过滤筒(19)内部,第二搅拌杆(26)的杆身外壁面上侧位置均匀分布固定连接有搅拌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杆(2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呈垂直状态的插接杆(27),第一搅拌杆(23)顶端开设有与插接杆(27)相对应的插接槽,插接杆(27)插接在第一搅拌杆(23)顶端的插接槽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腔(12)内腔左侧位置安装有抽吸器(24),抽吸器(24)的排水端与出料通道(14)的右端密封固定连接,控制腔(13)左右两侧位置对称安装有蓄电池(25),搅拌电机(22)、抽吸器(24)和蓄电池(25)之间均有电信号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18)底侧壁面安装有密封垫(21),密封垫(21)底侧壁面与进料通道(16)顶侧壁面以及过滤筒(19)顶侧壁面弹性接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喷雾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包括电动喷雾器主体,电动喷雾器主体内部开设有储药腔和控制腔,储药腔位于控制腔上侧位置设置,电动喷雾器主体顶侧壁面开设有进料通道,进料通道外壁面上螺接有用于密封作用的密封盖,进料通道内侧设置有过滤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过滤机构和搅拌机构,开启搅拌电机,搅拌电机带动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同步转动,第二搅拌杆带动其上的搅拌杆对过滤筒中的存留的药剂进行搅拌,使其与水充分混合并快速扩散到储药腔,过滤孔则对药剂中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第一搅拌杆带动其上的搅拌杆对储药腔中药剂进行搅拌,使药剂与水能够充分融合,通过以上操作,提高该设备的便捷性。高该设备的便捷性。高该设备的便捷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爱娟 段文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夏万鸿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9
技术公布日:2023/8/1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