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胶带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20
阅读:128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胶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绝缘胶带。
背景技术:
2.绝缘胶带,又有人称之为电工绝缘胶带或电气绝缘胶粘带,以聚氯乙烯薄膜为基材,涂以橡胶型压敏胶制造,具有良好的绝缘、耐燃、耐电压、耐寒等特性,用于防止漏电,起到绝缘作用,适用于电线缠绕,变压器、马达、电容器、稳压器等各类电机、电子零件的绝缘固定用,也可用于工业过程中捆绑、固定、搭接、修补、密封、保护,对不同部件之间进行保护与隔绝,保证各器件能够不相互干扰正常工作。
3.在电气设备中,使用时无法避免会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工作,高温环境会加速绝缘材料的老化损坏,同时耐热能力不强的绝缘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发生软化形变甚至燃烧,影响使用效果与使用安全。在一些高压电力设置中,为了保证安全,对绝缘胶带性能就有着更高的要求,同时电力行业不可避免的带来大量热量的产生,为了保证绝缘胶带性能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还需要赋予绝缘胶带良好的耐热阻燃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缘胶带,该绝缘胶带具有良好的防火、耐高温、阻燃和绝缘性能,保证绝缘胶带性能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绝缘胶带,包括胶带基层、所述胶带基层的一侧表面涂覆有防火层,所述胶带基层的另一侧表面喷涂有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远离胶带基层的一侧粘结有隔热阻燃层,所述隔热阻燃层远离防静电层的一侧粘结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远离隔热阻燃层的一侧涂覆有阻隔层,所述阻隔层远离绝缘层的一侧涂覆有耐磨层,所述粘结为采用压敏胶粘合固定。
7.进一步地,所述胶带基层为聚酰亚胺薄膜。
8.进一步地,所述防火层采用asa树脂材料喷涂形成,所述防火层远离胶带基层的一侧粘结有离型纸层。
9.进一步地,所述隔热阻燃层依次包括第一陶瓷纤维布、二氧化硅气凝胶层和第二陶瓷纤维布,所述第一陶瓷纤维布、二氧化硅气凝胶层和第二陶瓷纤维布通过压敏胶粘合固定。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陶瓷纤维布占所述隔热阻燃层厚度的30%,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层占所述隔热阻燃层厚度的30%,所述第二陶瓷纤维布占所述隔热阻燃层厚度的30%,所述压敏胶占所述隔热阻燃层厚度的10%。
11.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层为聚乙烯薄膜。
12.进一步地,所述阻隔层为聚偏氯乙烯树脂薄膜层。
13.进一步地,所述耐磨层为聚四氟乙烯树脂薄膜层。
14.进一步地,所述胶带基层占所述绝缘胶带厚度的20%,所述防火层占所述绝缘胶带厚度的10%,所述防静电层占所述绝缘胶带厚度的10%,所述隔热阻燃层占所述绝缘胶带厚度的20%,所述绝缘层占所述绝缘胶带厚度的15%,所述阻隔层占所述绝缘胶带厚度的10%,所述耐磨层占所述绝缘胶带厚度的5%,所述压敏胶占所述绝缘胶带厚度的10%。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火层,达到了防火的效果,二氧化硅气凝胶具有超低密度和导热系数,具有良好隔热性能,陶瓷纤维布阻燃效果好,通过双层陶瓷纤维布与二氧化硅气凝胶形成夹心结构的隔热阻燃层,其隔热阻燃效果好,达到了对胶带进行隔热阻燃,通过绝缘层的设置,增加胶带的绝缘强度,通过防静电层的设置,增加防静电能力,通过阻隔层和耐磨层的设置,增加胶带耐磨强度,经久耐用,对胶带内部材料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17.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8.图2本实用新型隔热阻燃层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1-胶带基层、2-防火层、3-防静电层、4-隔热阻燃层、41-第一陶瓷纤维布、42-二氧化硅气凝胶层、43-第二陶瓷纤维布、5-绝缘层、6-阻隔层、7-耐磨层、8-离型纸层。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如图1所示:
22.本实施例中,一种绝缘胶带,包括胶带基层1、防火层2、防静电层3、隔热阻燃层4、绝缘层5、阻隔层6、耐磨层7、离型纸层8。具体为:胶带基层1的一侧表面涂覆有防火层2,胶带基层1的另一侧表面喷涂有防静电层3,防静电层3远离胶带基层1的一侧粘结有隔热阻燃层4,隔热阻燃层4远离防静电层3的一侧粘结有绝缘层5,绝缘层5远离隔热阻燃层4的一侧涂覆有阻隔层6,阻隔层6远离绝缘层5的一侧涂覆有耐磨层7,粘结为采用压敏胶粘合固定。
23.本实施例中,绝缘胶带的整体厚度是1.2mm,胶带基层1占绝缘胶带厚度的20%,防火层2占绝缘胶带厚度的10%,防静电层3占绝缘胶带厚度的10%,隔热阻燃层4占绝缘胶带厚度的20%,绝缘层5占绝缘胶带厚度的15%,阻隔层6占绝缘胶带厚度的10%,耐磨层7占绝缘胶带厚度的5%,压敏胶占绝缘胶带厚度的10%。
24.本实施例中,胶带基层1为聚酰亚胺薄膜,聚酰亚胺薄膜具有优良的耐高低温性、电气绝缘性、粘结性、耐辐射性、耐介质性,能在-269℃~280℃的温度范围内长期使用,短时可达到400℃的高温。
25.本实施例中,防火层2采用asa树脂材料喷涂形成,防火层2远离胶带基层1的一侧还粘结有离型纸层8,用于保护绝缘胶带,使用时,撕掉离型膜即可。
26.本实施例中,隔热阻燃层4依次包括第一陶瓷纤维布41、二氧化硅气凝胶层42和第
二陶瓷纤维布43,第一陶瓷纤维布41、二氧化硅气凝胶层42和第二陶瓷纤维布43通过压敏胶粘合固定。第一陶瓷纤维布41占隔热阻燃层4厚度的30%,二氧化硅气凝胶层42占隔热阻燃层4厚度的30%,第二陶瓷纤维布43占隔热阻燃层4厚度的30%,压敏胶占隔热阻燃层4厚度的10%。陶瓷纤维布,能够起到阻燃的作用,二氧化硅气凝胶具有超低密度和导热系数,具有良好隔热性能,两者结合,能够有效防止绝缘胶带发生燃烧。
27.本实施例中,绝缘层5为聚乙烯薄膜,聚乙烯不但绝缘效果好,且具有一定阻燃性,成本还较低。
28.本实施例中,阻隔层6为聚偏氯乙烯树脂薄膜层,耐磨层7为聚四氟乙烯树脂薄膜层。阻隔层6和耐磨层7的配合使用,能够起到耐磨和防水的作用,能够有效防止胶带磨损漏电。
29.以上所述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技术特征:
1.一种绝缘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带基层(1)、所述胶带基层(1)的一侧表面涂覆有防火层(2),所述胶带基层(1)的另一侧表面喷涂有防静电层(3),所述防静电层(3)远离胶带基层(1)的一侧粘结有隔热阻燃层(4),所述隔热阻燃层(4)远离防静电层(3)的一侧粘结有绝缘层(5),所述绝缘层(5)远离隔热阻燃层(4)的一侧涂覆有阻隔层(6),所述阻隔层(6)远离绝缘层(5)的一侧涂覆有耐磨层(7),所述粘结为采用压敏胶粘合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基层(1)为聚酰亚胺薄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层(2)采用asa树脂材料喷涂形成,所述防火层(2)远离胶带基层(1)的一侧粘结有离型纸层(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阻燃层(4)依次包括第一陶瓷纤维布(41)、二氧化硅气凝胶层(42)和第二陶瓷纤维布(43),所述第一陶瓷纤维布(41)、二氧化硅气凝胶层(42)和第二陶瓷纤维布(43)通过压敏胶粘合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绝缘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陶瓷纤维布(41)占所述隔热阻燃层(4)厚度的30%,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层(42)占所述隔热阻燃层(4)厚度的30%,所述第二陶瓷纤维布(43)占所述隔热阻燃层(4)厚度的30%,所述压敏胶占所述隔热阻燃层(4)厚度的1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5)为聚乙烯薄膜。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层(6)为聚偏氯乙烯树脂薄膜层。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7)为聚四氟乙烯树脂薄膜层。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基层(1)占所述绝缘胶带厚度的20%,所述防火层(2)占所述绝缘胶带厚度的10%,所述防静电层(3)占所述绝缘胶带厚度的10%,所述隔热阻燃层(4)占所述绝缘胶带厚度的20%,所述绝缘层(5)占所述绝缘胶带厚度的15%,所述阻隔层(6)占所述绝缘胶带厚度的10%,所述耐磨层(7)占所述绝缘胶带厚度的5%,所述压敏胶占所述绝缘胶带厚度的1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绝缘胶带,包括胶带基层,所述胶带基层的一侧表面涂覆有防火层,所述胶带基层的另一侧表面喷涂有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远离胶带基层的一侧粘结有隔热阻燃层,所述隔热阻燃层远离防静电层的一侧粘结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远离隔热阻燃层的一侧涂覆有阻隔层,所述阻隔层远离绝缘层的一侧涂覆有耐磨层,所述粘结为采用压敏胶粘合固定。该绝缘胶带具有良好的防火、耐高温、阻燃和绝缘性能,保证绝缘胶带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保证绝缘胶带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保证绝缘胶带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建华 荣秋香 莫跃红 汤白露 吴勇 杜家杰 贾舒婷 宋江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赛维精密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1
技术公布日:2023/8/1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