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美洲鲥套养长吻鮠立体混养的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8-22
阅读:88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美洲鲥套养长吻鮠立体混养的方法。
背景技术:
2.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隶属于鲱形总目(clupeomorpha)、鲱形目(clupeiformes)、鲱科(clupeidae)、西鲱属(alosa),系生殖洄游鱼类,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大西洋西岸从加拿大魁北克省到美国的佛罗里达州河流和海洋中。美洲鲥丰腴肥硕,肉鲜味美,具很高的经济价值,且适合池塘养殖和工厂化养殖,因而被世界各地广泛引种。国内,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于1998年率先从美国引进美洲鲥受精卵进行人工繁养,由于美洲鲥因与中国鲥(tenualosa reevesii)的外形相似、肉质相近,养殖美洲鲥深受国内市民喜爱,市场价格也非常高,可达120~150元/kg。目前,国内美洲鲥养殖面积日益扩大,在抽取地下水或者大水面网箱的养殖模式面临严峻的环保压力,也日益受到质疑,而美洲鲥池塘遮荫养殖模式前景日益被看好。
3.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属鲇形目、鮠科、鮠属,俗称长江鮰鱼、鮠鱼、江团、肥沱等,分布于长江干支流和大型通江湖泊中,与长江刀鱼、鲥鱼、河豚鱼共名为“长江四鲜”,是我国独有的名贵淡水经济鱼类。我国开展长吻鮠养殖历史有30多年,主要以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为主,但目前长吻鮠养殖技术水平普遍落后,且其养殖区域主要集中在南方的广东、福建、湖北、云南和四川等地,江浙沪地区养殖面积较少,近年来上海地区对长吻鮠消耗量上升,每年约有300万斤流入上海市场,但长三角地区产量不足上海消费量的5%。长三角地区长吻鮠因养殖周期长(3年养成),长吻鮠商品鱼品质高,价格也相对较高些,2020年12月池塘边收购价格在25元/斤,比南方养殖的高约10元/斤。因此,在长三角地区,长吻鮠是一个非常好的潜在养殖品种。
4.目前,美洲鲥单一品种的遮荫池塘养殖模式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遮荫池塘相对于露天池塘建造成本较高,然而单一的美洲鲥遮荫池塘养殖密度低(放养密度在1000~1200尾/亩),空间利用率低,造成建设成本的浪费;美洲鲥1+龄鱼种在遮荫池塘中度夏期间,由于水温相对较高,鱼摄食的积极性相对较低,经常会发生没有及时摄食掉膨化饲料沉底或者漂浮到池塘边,造成饲料的浪费,同时残饵的腐败变质污染水质,特别是夏季,遮荫池塘为了保持相对较低水温,换水量非常少,腐败变质的残饵给池塘水质雪上加霜;另外,盛夏高温季节,有个别的美洲鲥1+龄鱼种经常因为水温过高而应激死亡,由于水温高,死亡的个体极易腐烂,污染水质,需要及时处理,池塘面积较大,捞死鱼的人工成本比较大。因此,为解决美洲鲥单一品种的池塘养殖瓶颈问题,急需调整美洲鲥养殖模式和池塘养殖品种结构,建立开发低碳、低污染、高效的美洲鲥生态立体养殖模式,提升水产养殖能效。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美洲鲥套养长吻鮠立体混养的方
法。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美洲鲥套养长吻鮠立体混养的方法,由大棚结构池塘的准备、美洲鲥鱼种的放养、长吻鮠鱼种的放养、日常管理、池塘遮荫、度夏管理、收获起捕7个生产步骤组成。
7.进一步的,所述的美洲鲥套养长吻鮠立体混养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8.a)大棚结构池塘的准备:选择相邻两个池底平坦的江浙地区土池,池塘池深2.2m以上、水深1.8m以上,面积为4.5~5.0亩、长方形、东西走向,在两个池塘的中间塘埂上方搭建钢丝绳柔性大棚的结构;每个池塘配备2个1.5kw的增氧机;
9.进一步的,步骤a)中,每个池塘有独立进排水口,进水口套60目筛绢网袋,排水口采用网目为2mm
×
3mm皮条网围网和20~30目的闸网;池塘使用前,彻底清塘消毒。
10.b)美洲鲥鱼种的放养:选择在4月上中旬放养美洲鲥1
+
龄鱼种越冬鱼种,外塘水温已回升到16~18℃时,美洲鲥1
+
龄鱼种放养规格为140~160g/尾,放养密度为600~800尾/亩;
11.进一步的,步骤b)中,放养前一周进水,进水后,每天中午开增氧机1~2小时,放养时,提前开增氧机2小时。
12.c)长吻鮠鱼种的放养:选择在4月中下旬放养长吻鮠1
+
龄鱼种,外塘水温超过20℃时,放养规格为60~160g/尾,平均为90~120g/尾,放养密度为200~250尾/亩;
13.d)日常管理:美洲鲥鱼种放养后,第二天开始,每天投喂粗蛋白含量为42%~45%的膨化颗粒饲料,所用饲料产自浙江明辉饲料有限公司,为海水鱼浮性2号料(粒径3.3~3.8mm)、3号料(粒径5.0~5.5mm),每天2次(8:00;16:00),以投喂后1h摄食完为准;长吻鮠放养后,不专门投喂饲料,主要摄食美洲鲥的残饵、池塘内野杂鱼以及个别美洲鲥死亡个体;及时开启增氧机;每半个月换水1次,每次30%~40%;
14.进一步的,步骤d)中,增氧机4~6月份晴天中午开机1h,晚上开机8~10h,7~9月份晚上开机10~12h,10~12月晴天中午开机1h,晚上开机10~12h,天气恶劣则增加开机时间。
15.e)池塘遮荫:一般到6月份,遮盖池塘,利用钢丝绳柔性大棚的结构,在钢丝绳网格上铺单层90%以上遮荫率的遮荫膜,然后在遮荫膜上面再用钢丝绳进行固定连成一体,遮荫膜大棚东侧留约东西长度的10%不遮盖遮荫膜,西侧遮盖到池塘边,大棚两侧通风,及时清理遮荫大棚两侧的杂草;一般到10月底,拆除遮荫膜;
16.f)度夏管理:一般到6月底,进入盛夏高温季节前,为减少美洲鲥对高温的应激反应和霉菌对长吻鮠的危害,提高池塘水体的盐度至6~8,分2~3次调盐,每次升盐2~3;进入高温季节后,大棚池塘内早上水温超过28℃,及时调整增氧机开启时间为晚上18:00~次日7:00,白天晴天不开增氧机,阴、雨天连续24小时开启增氧机,每半个月换水1次,每次20%~30%,每天投饲2次,投喂时间改为5:00和18:00,以投喂后0.5h摄食完为准;当池水水温超过30℃,暂停换水,同时,减少饲料投喂量,为正常投喂量的30%~40%;
17.g)收获起捕:一般到11月中旬拉网捕捞,捕捞前1周进行拉网锻炼,采用网目为2mm
×
3mm皮条网制成的底拖拉网拉网捕捞,拉网起网形成大网围后,先将活动上层的美洲鲥驱赶到网围一头,再用竹竿分隔网围,将美洲鲥和长吻鮠分开于不同的网围格,先转运美洲鲥,再转运长吻鮠。
18.收获时,美洲鲥平均规格500~600g,成活率在55%~75%以上,亩产为450~500斤/亩;长吻鮠平均规格350~400g,成活率95%以上,亩产150~200斤,亩效益增加1500~2500元。
1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优点在于:
20.1、本发明针对目前美洲鲥养殖的瓶颈问题,如遮荫池塘空间利用率低,特别是盛夏高温期间,美洲鲥摄食的积极性低,残饵沉底或者漂浮到池塘边,造成饲料的浪费和水质的污染等,建立了美洲鲥套养长吻鮠立体混养的技术方案,利用美洲鲥生活在水体中层、长吻鮠生活在水体底层的特点,这样的配比合理有效地利用了高建造成本的遮荫池塘水体空间,提高了水体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转变了美洲鲥池塘遮荫养殖方式;
21.2、利用长吻鮠底栖生物摄取沉底或者漂浮到池边的饲料,改善了池塘水质及底泥环境和降低了饵料系数,减少废水排放,提升水产养殖能效;
22.3、长吻鮠能捕食美洲鲥养殖池塘中野杂鱼,可以有效抑制池塘野杂鱼的繁生;
23.4、长吻鮠可以咬食美洲鲥的病鱼或死鱼,可以控制美洲鲥疾病的蔓延,同时也可以避免死鱼污染水质,达到生物防病、控制水质的综合效果;
24.5、较低的养殖密度加快了长吻鮠的生长速度,提高了1
+
龄鱼种的出池规格,缩短了长三角地区长吻鮠养殖周期,同时也提升了长吻鮠的肌肉品质,上市的价格相对于南方养殖的高10元/斤,增加了经济效益,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本发明,美洲鲥平均规格500~600g,成活率在55%~80%以上,亩产为450~500斤/亩;长吻鮠平均规格350~400g,成活率95%以上,亩产150~200斤,亩效益增加1500~2000元;
25.6、本发明操作简便,易于被人们接受和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27.实施例1:
28.本发明的美洲鲥套养长吻鮠立体混养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9.1)大棚结构池塘的准备:选择相邻两个池底平坦的江浙地区土池,池塘池深2.2m以上、水深1.8m以上,面积为4.5~5.0亩、长方形、东西走向,在两个池塘的中间塘埂上方搭建钢丝绳柔性大棚的结构;每个池塘有独立进排水口,进水口套60目筛绢网袋,排水口采用网目为2mm
×
3mm皮条网围网和20~30目的闸网;池塘使用前,彻底清塘消毒,每个池塘配备2个1.5kw的增氧机;
30.2)美洲鲥鱼种的放养:选择在4月上中旬放养美洲鲥1
+
龄鱼种越冬鱼种,外塘水温已回升到16~18℃时,美洲鲥1
+
龄鱼种放养规格为140~160g/尾,放养密度为600~800尾/亩,放养前一周进水,进水后,每天中午开增氧机1~2小时,放养时,提前开增氧机2小时;
31.3)长吻鮠鱼种的放养:选择在4月中下旬放养长吻鮠1
+
龄鱼种,外塘水温超过20℃时,放养规格为60~160g/尾,平均为90~120g/尾,放养密度为200~250尾/亩;
32.4)日常管理:美洲鲥鱼种放养后,第二天开始,每天投喂粗蛋白含量为42%~45%的膨化颗粒饲料,所用饲料产自浙江明辉饲料有限公司,为海水鱼浮性2号料(粒径3.3~3.8mm)、3号料(粒径5.0~5.5mm),每天2次(8:00;16:00),以投喂后1h摄食完为准;长吻鮠
放养后,不专门投喂饲料,主要摄食美洲鲥的残饵、池塘内野杂鱼以及个别美洲鲥死亡个体;及时开启增氧机,4~6月份晴天中午开机1h,晚上开机8~10h,7~9月份晚上开机10~12h,10~12月晴天中午开机1h,晚上开机10~12h,天气恶劣则增加开机时间;每半个月换水1次,每次30%~40%;
33.5)池塘遮荫:一般到6月份,遮盖池塘,利用钢丝绳柔性大棚的结构,在钢丝绳网格上铺单层90%以上遮荫率的遮荫膜,然后在遮荫膜上面再用钢丝绳进行固定连成一体,遮荫膜大棚东侧留约东西长度的10%不遮盖遮荫膜,西侧遮盖到池塘边,大棚两侧通风,及时清理遮荫大棚两侧的杂草;一般到10月底,拆除遮荫膜;
34.6)度夏管理:一般到6月底,进入盛夏高温季节前,为减少美洲鲥对高温的应激反应和霉菌对长吻鮠的危害,提高池塘水体的盐度至6~8,分2~3次调盐,每次升盐2~3;进入高温季节后,大棚池塘内早上水温超过28℃,及时调整增氧机开启时间为晚上18:00~次日7:00,白天晴天不开增氧机,阴、雨天连续24小时开启增氧机,每半个月换水1次,每次20%~30%,每天投饲2次,投喂时间改为5:00和18:00,以投喂后0.5小时摄食完为准;当池水水温超过30℃,暂停换水,同时,减少饲料投喂量,为正常投喂量的30%~40%;
35.7)收获起捕:一般到11月中旬拉网捕捞,捕捞前1周进行拉网锻炼,采用网目为2mm
×
3mm皮条网制成的底拖拉网拉网捕捞,,拉网起网形成大网围后,先将活动上层的美洲鲥驱赶到网围一头,再用竹竿分隔网围,将美洲鲥和长吻鮠分开于不同的网围格,先转运美洲鲥,再转运长吻鮠。
36.收获时,美洲鲥平均规格500~600g,成活率在55%~75%以上,亩产为450~500斤/亩;长吻鮠平均规格350~400g,成活率95%以上,亩产150~200斤,亩效益增加1500~2000元。
37.实施例2:
38.采用上述方法,2022年,在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奉贤科研基地开展美洲鲥和长吻鮠立体混养模式,试验池塘(编号为14
#
西北)面积为4.5亩,4月18日,放养美洲鲥隔年鱼种3139尾,放养密度为698尾/亩,鱼种规格为平均体长22.3cm、平均体质量148.6g;4月19日,放养长吻鮠隔年鱼种1000尾,放养密度为222尾/亩,鱼种规格为平均体长18.23cm、平均体质量94.6g。经6个多月的养殖,该养殖模式获得良好的养殖效果:11月15~17日拉网捕获,美洲鲥1834尾,存活率为58.43%,规格为平均体长33.64cm、平均体质量587.61g,亩产为478.97斤/亩;长吻鮠1000尾,存活率为100%,规格为平均体长29.17cm、平均体质量372.31g,亩产为165.47斤/亩。
39.效益测算:长吻鮠隔年鱼种和收获的亚成鱼的价格均按照25元/斤,长吻鮠重量亩增加123.42斤,亩增收3085元,饲料系数为2,饲料用量为246.84斤,饲料价格为5元/斤,饲料成本为1234.2元,扣除饲料成本后,套养长吻鮠后,每亩增效1850.8元。
40.以上已对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美洲鲥套养长吻鮠立体混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大棚结构池塘的准备:选择相邻两个池底平坦的江浙地区土池,池塘池深2.2m以上、水深1.8m以上,面积为4.5~5.0亩、长方形、东西走向,在两个池塘的中间塘埂上方搭建钢丝绳柔性大棚的结构;每个池塘配备2个1.5kw的增氧机;b)美洲鲥鱼种的放养:选择在4月上中旬放养美洲鲥1
+
龄鱼种越冬鱼种,外塘水温已回升到16~18℃时,美洲鲥1
+
龄鱼种放养规格为140~160g/尾,放养密度为600~800尾/亩;c)长吻鮠鱼种的放养:选择在4月中下旬放养长吻鮠1
+
龄鱼种,外塘水温超过20℃时,放养规格为60~160g/尾,平均为90~120g/尾,放养密度为200~250尾/亩;d)日常管理:美洲鲥鱼种放养后,第二天开始,每天投喂粗蛋白含量为42%~45%的膨化颗粒饲料,所用饲料产自浙江明辉饲料有限公司,为海水鱼浮性2号料(粒径3.3~3.8mm)、3号料(粒径5.0~5.5mm),每天2次,投喂时间为8:00和16:00,以投喂后1h摄食完为准;长吻鮠放养后,不专门投喂饲料;及时开启增氧机;每半个月换水1次,每次30%~40%;e)池塘遮荫:到6月份,遮盖池塘,利用钢丝绳柔性大棚的结构,在钢丝绳网格上铺单层90%以上遮荫率的遮荫膜,然后在遮荫膜上面再用钢丝绳进行固定连成一体,遮荫膜大棚东侧留约东西长度的10%不遮盖遮荫膜,西侧遮盖到池塘边,大棚两侧通风,及时清理遮荫大棚两侧的杂草;到10月底,拆除遮荫膜;f)度夏管理:到6月底,进入盛夏高温季节前,提高池塘水体的盐度至6~8,分2~3次调盐,每次升盐2~3;进入高温季节后,大棚池塘内早上水温超过28℃,及时调整增氧机开启时间为晚上18:00~次日7:00,白天晴天不开增氧机,阴、雨天连续24小时开启增氧机,每半个月换水1次,每次20%~30%,每天投饲2次,投喂时间改为5:00和18:00,以投喂后0.5h摄食完为准;当池水水温超过30℃,暂停换水,同时,减少饲料投喂量,为正常投喂量的30%~40%;g)收获起捕:到11月中旬拉网捕捞,捕捞前1周进行拉网锻炼,采用网目为2mm
×
3mm皮条网制成的底拖拉网拉网捕捞,拉网起网形成大网围后,先将活动上层的美洲鲥驱赶到网围一头,再用竹竿分隔网围,将美洲鲥和长吻鮠分开于不同的网围格,先转运美洲鲥,再转运长吻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洲鲥套养长吻鮠立体混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每个池塘有独立进排水口,进水口套60目筛绢网袋,排水口采用网目为2mm
×
3mm皮条网围网和20~30目的闸网;池塘使用前,彻底清塘消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洲鲥套养长吻鮠立体混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放养前一周进水,进水后,每天中午开增氧机1~2小时,放养时,提前开增氧机2小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洲鲥套养长吻鮠立体混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增氧机4~6月份晴天中午开机1h,晚上开机8~10h,7~9月份晚上开机10~12h,10~12月晴天中午开机1h,晚上开机10~12h,天气恶劣则增加开机时间。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是一种美洲鲥套养长吻鮠立体混养的方法,由大棚结构池塘的准备、美洲鲥鱼种的放养、长吻鮠鱼种的放养、日常管理、池塘遮荫、度夏管理、收获起捕7个生产步骤组成。本发明针对目前美洲鲥养殖的瓶颈问题,建立了美洲鲥套养长吻鮠立体混养的技术方案,利用美洲鲥生活在水体中层、长吻鮠生活在水体底层的特点,这样的配比合理有效地利用了高建造成本的遮荫池塘水体空间,提高了水体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转变了美洲鲥池塘遮荫养殖方式。本发明操作简便,易于被人们接受和推广。易于被人们接受和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施永海 徐嘉波 蒋飞 税春 谢永德 袁新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技术研发日:2023.06.07
技术公布日:2023/8/2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