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苔藓覆盖绿肥及辅助生态修复的应用方法

未命名 08-22 阅读:179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生态修复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在生态修复过程中土壤的改良与培肥情况下使用的苔藓覆盖绿肥及辅助生态修复的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2.由于我国长期使用化肥作为农业种植的肥料,导致土壤结构由于长期使用化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土壤内的营养含量不断降低,土壤的使用效率不断下降,造成农作物的种植效率也不断减少。
3.而因绿肥具有养护土壤的作用,能够改善土壤内的微生物结构,提高农作物的种植质量,故近几年扩大了对绿肥的应用范围,但直接在土壤中种植绿肥又使得其只能作用于土壤浅层,对于风沙较大的区域,其实际的使用效果不能满足要求,同时种植绿肥区域长期没有经济效益,也影响其种植面积的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5.为了实现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苔藓覆盖绿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绿肥原料:植物纤维30-38份、苔藓30-35份、多效唑5-8份、生长调节剂5-7份、腐植土和/或油枯50-62份,电解水35-47份。
6.优选的是,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功能原料:紫花苜蓿10-15份,和/或油麦草20-23份。
7.优选的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绿肥原料:植物纤维36份、苔藓32份、多效唑7份、生长调节剂6份、腐植土和/或油枯60份,电解水38份;
8.以及以下重量份的功能原料:紫花苜蓿13份,和/或油麦草22份。
9.一种苔藓覆盖绿肥的应用方法,包括:
10.步骤一,筛选适宜作为覆盖绿肥的藓种及藓-藻共生体;
11.步骤二,将筛选得到的藓种及藓-藻共生体配合其它的绿肥原料制备苔藓片,或配制成苔藓生长用混合涂料;
12.步骤三,在修复植物两侧预留收割行,在收割行之间的种植区内铺苔藓片或直接接种混合涂料。
13.优选的是,还包括:步骤四,采用定植机构在种植区内,间隔预设距离种植多行或多列紫花苜蓿和/或油麦草;
14.步骤五,通过滴灌设备为种植区的绿肥进行补水和/或补肥处理。
15.优选的是,所述苔藓片被配置为包括:
16.呈网络状的第一底层;
17.设置在底层上的基层、苔藓层;
18.设置在苔藓层上,且呈网格状的第一面层;
19.其中,所述基层被配置为采用植物纤维、腐植土和/或油枯、电解水混合得到,所述苔藓层被配置为采用苔藓、腐植土和/或油枯、电解水、多效唑、生长调节剂混合得到;
20.所述第一底层、第二面层均被配置为采用可降解的材料制备得到。
21.优选的是,所述定植机构被配置为包括:
22.固定带,其上呈间隔排布有多个锥形结构的种植盒,且固定带上设置有多组固定孔;
23.与各组固定孔相配合的u形固定件;
24.其中,所述紫花苜蓿和/或油麦草通过可降解的种苗盆设置在种植盒内。
25.优选的是,所述种植区在铺设苔藓片前、后,分别通过相配合的第二底层、第二面层对苔藓片进行固定。
26.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底层、第二面层的结构被配置为包括:
27.与各苔藓片铺设位置相配合的网格状铺设区;
28.与各定植机构安装位置相配合的格栅状定植区;
29.其中,所述铺设区通过不同粗细或颜色的区分,以间隔得到不同铺设块;
30.所述定植区格栅的间隔被配置为大于或等于各种植盒的间隔。
31.优选的是,在苔藓片铺设完成以及紫花苜蓿和/或油麦草定植完成后,采用外部喷洒设备向种植区喷洒电解水。
32.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修复植物的非种植区设置相配合的苔藓覆盖绿肥,将祼露的土壤进行遮盖,保证其外表的美观度,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利用苔藓覆盖绿肥的保水保肥、促进土壤固氮能力、不与修复植物争肥的优势,进一步利用苔藓植物的生态功能及在植被恢复与重建中的作用,对土壤进行改良,且不影响果苗的正常生长,更进一步的是,苔藓覆盖绿肥的重量负荷轻、吸水率高、无肥料需求、抗旱能力强和低维护成本,使得其可对非种植区进行常年绿化,有效防止杂草生长,适用于退化修复植物的改良与培肥。
33.另外采用修复植物与藓覆盖绿肥配合的作用,该修复植物可以采用经济林,以达到相应的经济效益,以使其修复土壤和提高经济效益同步进行,便于推广。
34.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35.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
36.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u形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37.图3为本发明第二底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39.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
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40.实施例1
41.一种苔藓覆盖绿肥的应用方法,包括:
42.步骤一,筛选适宜作为覆盖绿肥的藓种及藓-藻共生体,因苔藓有不与修复植物争肥、常年绿化美观、保水保肥、促进土壤固氮能力等优势,故本方案采用的藓种为砂藓、小灰藓等易于人工种植的苔藓,藓-藻共生体为苔藓-蓝藻共生体,当然的也可以采用苔藓与地衣、蕨类的混合;
43.步骤二,将筛选得到的藓种及藓-藻共生体配合其它的绿肥原料制备苔藓片,或配制成苔藓生长用混合涂料;
44.步骤三,在修复植物行间两侧预留收割行,在收割行之间的种植区内铺苔藓片或直接接种混合涂料,在修复植物行间地面铺苔藓片或直接接种苔藓生长,以充分利用苔藓植物的生态功能及在植被恢复与重建中的作用,使得苔藓覆盖绿肥具有增肥保水的效果,苔藓覆盖是具有绿肥植物功效的潜力物种,本方案利用绿肥在土壤生态修复中具有的潜力与修复植物进行套种,使得其修复土壤和提高经济效益同步进行,便于推广,这里的修复植物可以采用木本(如种植果树)、灌木、草本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结合。
45.苔藓片被配置为包括:
46.呈网络状的第一底层;
47.设置在底层上的基层、苔藓层;
48.设置在苔藓层上,且呈网格状的第一面层,通过第一底层和第一面层的设计,使得其具有更好的结构稳定性,易于成型同时便于搬运和维护;
49.其中,所述基层被配置为采用植物纤维、腐植土和/或油枯、电解水混合得到,所述苔藓层被配置为采用苔藓、腐植土和/或油枯、电解水、多效唑、生长调节剂混合得到,基层用与对土壤种植区与苔藓层进行隔离、保水,同时提供苔藓生长的营养和水份,而苔藓层用于保证苔藓的生长,通常的苔藓层的厚度为基层的1/3-1/2;
50.所述第一底层、第二面层均被配置为采用可降解的材料制备得到,采用可降解的材料使得其不会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
51.本方案充分利用苔藓优于其他高等植物的重量负荷轻、吸水率高、无肥料需求、抗旱能力强和低维护成本优点,在修复植物的非种植区设计铺苔藓片或直接接种苔藓,对非种植区的土壤进行保水保肥处理,以土壤进行改良和防止板结。
52.实施例2
53.步骤一,筛选适宜作为覆盖绿肥的藓种及藓-藻共生体;
54.步骤二,将筛选得到的藓种及藓-藻共生体配合其它的绿肥原料制备苔藓片,或配制成苔藓生长用混合涂料;
55.步骤三,在修复植物行间两侧预留收割行,在收割行之间的种植区内铺苔藓片或直接接种混合涂料;
56.步骤四,采用定植机构在种植区内,间隔预设距离种植多行或多列紫花苜蓿和/或油麦草,在实际的应用中,通过在单一的苔藓覆盖体上间隔设置紫花苜蓿和/或油麦草,可以保证其具有观赏性,同时在其长成后,可以采用相配合的收割设备将其按预定的高度进行收割处理,且收割处理后的紫花苜蓿和/或油麦草可以破碎后做为饲料、肥料的原料,同
时利用其根系的复杂性,使其扎根的深度更大,对苔藓层进行保护,防止其后期与种植区因外部因素造成的苔藓层剥离现象发生,同时这些牧草经收割后还可以继续生长,维护成本低;
57.步骤五,通过滴灌设备为种植区的绿肥进行补水和/或补肥处理,其补水和/或补肥处理主要是采用喷洒作业,其原因在于种植区的苔藓根系较浅的原因。
58.如图1-2,所述定植机构被配置为包括:
59.固定带1,其上呈间隔排布有多个锥形结构的种植盒2,且固定带上设置有多组固定孔3;
60.与各组固定孔相配合的u形固定件4;
61.其中,所述紫花苜蓿和/或油麦草通过可降解的种苗盆设置在种植盒内,在实际的应用中,当第二底层铺设后,可以通过固定件对其边角位置进行固定,然后在种植区铺设对应的苔藓片,然后再通过第二面层对苔藓片进行固定,固定后,通过将固定带的种植盒插入至格栅状的定植区,以通过固定带的横向分布或纵向分布布局,将第二面层、第二底层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苔藓片固定在种植区,当固定带位置固定后,通过u形固定件进一步地对固定带与土壤进行固定,固定完成后,将已播种或出苗的种苗盆设置在种植盒中,完成定植操作。
62.实施例3
63.所述种植区在铺设苔藓片前、后,分别通过相配合的第二底层、第二面层对苔藓片进行固定。
64.所述第二底层5、第二面层的结构被配置为包括:
65.与各苔藓片铺设位置相配合的网格状铺设区7;
66.与各定植机构安装位置相配合的格栅状定植区8;
67.其中,所述铺设区通过不同粗细或颜色的区分,以间隔得到不同铺设块8,各铺设块可以根据实际的场景、图案要求进行尺寸布局如设置成10cm*10cm、20cm*20cm、40cm*40cm、60cm*60cm、80cm*80cm、100cm*100cm、100cm*150cm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以具有更好的适配性,各铺设块可以连续布局,也可以间隔布局,便于后期根据需要进行裁剪,同理地,第二面层也可以根据需要不在铺设区设置分块的结构,而直接设置成小孔径的网格状,以保证其后期对苔藓片的固定效果,同是不影响苔藓片铺设后的外观,进一步地第二底层、第二面层可能根据需要设置成可降解的材料,以使其后期可以被分解,而前期可以在苔藓片与土壤结合效果不好的情况下,以苔藓片起到保护、固定的作用,同时第二底层的设计,还便于苔藓片铺设时的造型,以使其铺设后具有更好的艺术性,满足现代农业对于美观的要求;
68.所述定植区格栅的间隔被配置为大于或等于各种植盒的间隔,以具有更好的匹配性,便于安装,在这种结构中,通过第二底层、第二面层对铺设后的苔藓片进行定位,同时通过对铺设区的区块化限定,使得其可以对苔藓片的铺设进行辅助,使得其能按照预先设计的苔藓片尺寸、图案进行匹配式铺设,具有更好的实用性和美观性,而地一步一以通过对定植区的结构设计,使得其行距更好控制,不会影响定植机构的安装,操作更加的简单。
69.实施例4
70.在苔藓片铺设完成以及紫花苜蓿和/或油麦草定植完成后,采用外部喷洒设备向
种植区喷洒电解水,通过电解水的作用可以用于帮助其生长,同时能起到抑菌、杀虫的作用,而根据不同的使用阶段可以选择不同酸性或碱性的电解水,同时也能起到去尘的作用。
71.实施例5
72.苔藓片的加工流程被配置为包括:
73.s1、平铺第一底层,并在第一底层上采用喷涂或平铺的方式设置基层,所述基层是将植物纤维、腐植土和/或油枯、电解水按(1.5~2.5):(2~3.5):(0.5~2)的比例进行混合配比,同时植物纤维可以是植物秸杆粉碎得到,同时植物秸杆需要包含糖渣或加入一定量的红糖以增加土壤的粘性,促进植物后期的生长;
74.s2、在满涂基层并晾干后,采用第一图案模具将基层进行部分遮挡,在未被遮挡的区域采用喷涂或平铺的方式设置第一苔藓层;
75.s3、当第一苔藓层处于半干状态时,采用与第二图案模具将第一苔藓层进行遮挡,在未被遮挡的区域采用喷涂或平铺的方式设置第二苔藓层,且第一苔藓层与第二苔藓层可以采用不同颜色的苔藓进行区分,以在生长后得到对应的图案,同时也可以在任一个图案区中增加植珠较短小和/或颜色有区别性的草,以使其后期生长具有不同的立体效果,各苔藓层中各原料的按重量份进行取后,使得苔藓、腐植土和/或油枯、电解水、多效唑、生长调节剂的比例为(2~2.5):(5~10.5):(0.5~2):(0.05~0.35):(0.05~0.25);
76.s4、当第二苔藓层处于半干或全半状态时,将第二图案模具取出,在第一苔藓层与第二苔藓层之间的缝隙处填充深色的腐植土,完成苔藓片的生产。
77.实施例5
78.苔藓覆盖绿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绿肥原料:植物纤维32份、苔藓34份、多效唑7份、生长调节剂6份、腐植土和/或油枯57份,电解水30份,采用这种方案进行配比得到的苔藓覆盖绿肥具有底肥充足,且缓慢释放,能与不同土质进行配合,完全能满足苔藓的根系生长,同时电解水可以对土壤中仍然存的细菌等进行消杀,还能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同时该配方简单,利于工业化的生产,成本可控性更好。
79.以上方案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80.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81.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技术特征:
1.一种苔藓覆盖绿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绿肥原料:植物纤维30-38份、苔藓30-35份、多效唑3-8份、生长调节剂5-7份、腐植土和/或油枯50-62份,电解水35-47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苔藓覆盖绿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功能原料:紫花苜蓿10-15份,和/或油麦草20-23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苔藓覆盖绿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绿肥原料:植物纤维36份、苔藓32份、多效唑7份、生长调节剂6份、腐植土和/或油枯60份,电解水38份;以及以下重量份的功能原料:紫花苜蓿13份,和/或油麦草22份。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苔藓覆盖绿肥辅助生态修复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筛选适宜作为覆盖绿肥的藓种及藓-藻共生体;步骤二,将筛选得到的藓种及藓-藻共生体配合其它的绿肥原料制备苔藓片,或配制成苔藓生长用混合涂料;步骤三,在栽培植物行间两侧预留收割行,在收割行之间的种植区内铺苔藓片或直接接种混合涂料。5.如权利要求4所述苔藓覆盖绿肥辅助生态修复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四,采用定植机构在种植区内,间隔预设距离种植多行或多列紫花苜蓿和/或油麦草;步骤五,通过滴灌设备为种植区的绿肥进行补水和/或补肥处理。6.如权利要求5所述苔藓覆盖绿肥辅助生态修复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苔藓片被配置为包括:呈网络状的第一底层;设置在底层上的基层、苔藓层;设置在苔藓层上,且呈网格状的第一面层;其中,所述基层被配置为采用植物纤维、腐植土和/或油枯、电解水混合得到,所述苔藓层被配置为采用苔藓、腐植土和/或油枯、电解水、多效唑、生长调节剂混合得到;所述第一底层、第二面层均被配置为采用可降解的材料制备得到。7.如权利要求6所述苔藓覆盖绿肥辅助生态修复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植机构被配置为包括:固定带,其上呈间隔排布有多个锥形结构的种植盒,且固定带上设置有多组固定孔;与各组固定孔相配合的u形固定件;其中,所述紫花苜蓿和/或油麦草通过可降解的种苗盆设置在种植盒内。8.如权利要求6所述苔藓覆盖绿肥辅助生态修复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区在铺设苔藓片前、后,分别通过相配合的第二底层、第二面层对苔藓片进行固定。9.如权利要求8所述苔藓覆盖绿肥辅助生态修复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层、第二面层的结构被配置为包括:与各苔藓片铺设位置相配合的网格状铺设区;与各定植机构安装位置相配合的格栅状定植区;其中,所述铺设区通过不同粗细或颜色的区分,以间隔得到不同铺设块;所述定植区格栅的间隔被配置为大于或等于各种植盒的间隔。10.如权利要求8所述苔藓覆盖绿肥辅助生态修复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苔藓片
铺设完成以及紫花苜蓿和/或油麦草定植完成后,采用外部喷洒设备向种植区喷洒电解水。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苔藓覆盖绿肥及辅助生态修复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绿肥原料:植物纤维30-38份、苔藓30-35份、多效唑5-8份、生长调节剂5-7份、腐植土和/或油枯50-62份,电解水35-47份,本发明提供一种苔藓覆盖绿肥及辅助生态修复的应用方法,通过在修复植物的非种植区设置相配合的苔藓覆盖绿肥,将祼露的土壤进行遮盖,保证其外表的美观度,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利用苔藓覆盖绿肥的保水保肥、促进土壤固氮能力、不与植物争肥的优势,进一步利用苔藓植物的生态功能及在植被恢复与重建中的作用,对土壤进行改良处理。对土壤进行改良处理。对土壤进行改良处理。


技术研发人员:孙庚 类延宝 任鹏 陈珂 唐运来 唐灏 肖敏 代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南科技大学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生态保护与发展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02
技术公布日:2023/8/2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