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车池污废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的评估方法
未命名
08-22
阅读:97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资源利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洗车池污废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的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2.当今社会,水资源日益紧缺,绿色循环利用技术成为了各行各业广泛关注的话题。而洗车行业,由于其每日大量的用水量和产生的污泥废水,更是需要寻找可持续、经济、高效的绿色循环利用技术。
3.目前,对于洗车池污泥废水的绿色循环利用技术研究相对较少,且技术不够成熟,仍然存在技术成本高、处理难度大、回收率低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洗车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4.因此,开展针对洗车池污泥废水的绿色循环利用技术的风险研究,探索高效、经济、可持续的技术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5.现有技术中洗车池污泥废水一站式绿色循环综合利用技术在原始的通过三级沉淀池将洗车产生的污泥废水预处理后,经专用的压滤系统实现固液分离,污泥废水经压滤处理后得到的清洁水可在现场循环利用,而废泥渣则被减量化压缩为塑性泥饼,可直接装车外运。
6.作为一项新技术,该技术有优势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通过swot分析法可得出,该工艺的优势如下:现场就地处理、模块化一站式便捷处理、处理效率高、有利于降低成本、绿色环保无污染。劣势如下:适用范围局限、工艺设备复杂。机会如下:该工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环保、经济的洗车池污泥废水处理方法,经过沉淀、压榨实现固液分离后,可以达到减量化综合循环利用的效果,旨在解决目前常用的污泥废水处理方式中处理效率低、污染环境等问题,使水资源得到了循环利用,泥渣减量化外运,处理方法绿色环保,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充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威胁如下:第一,三级设置不合理,沉淀池的预处理效果便无法保证。第二,出水口易输送出异物至隔膜泵破坏泵体。第三,沉淀池内的污泥易堵塞淤积,影响处理效果。第四,滤板出现倾斜现象,会影响压滤机正常使用等。
7.综合来看,虽然现有技术中洗车池污泥废水一站式绿色循环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已经逐渐趋于完善,并且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由于现有洗车池污泥废水一站式绿色循环综合利用技术的风险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传统的风险评估方法在洗车池污泥废水一站式绿色循环综合利用技术中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可能导致风险评估结果不够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8.为了更好地解决洗车行业的环境问题和资源利用问题,本发明基于bow-tie模型,对洗车池污泥废水绿色循环利用技术的风险进行研究。
9.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洗车池污废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10.构造wbs分解树,对洗车的流程和涉及到的作业单元进行分解;
11.根据wbs分解树,确定涉及主要风险因素流程,包括三级沉淀池预处理、隔膜泵泵入废污水、压滤机污水压榨过滤;
12.基于bow-tie分析法,根据主要风险因素流程的工序,确定主要风险因素流程中的危险源以及危险源对应的事故后果;
13.根据主要风险因素流程中危险源,分级构建洗车池污废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指标体系、层次分析图;根据主要风险因素流程中危险源对应的事故后果,分级构建洗车池污废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后果指标体系、层次分析图;
14.对洗车池污废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图,结合专家打分计算各指标权重值并排序,确定风险主次的评估结果;对洗车池污废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后果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图,结合专家打分计算各指标权重值并排序,确定风险后果严重性的评估结果。
15.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洗车池污废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的评估方法,还包括:
16.根据风险的主次和风险后果的严重性,依次对主要风险因素流程中的危险源建立建立相应的安全屏障预防措施,并依次对主要风险因素流程中的危险源对应的事故后果建立相应的安全屏障恢复措施。
17.进一步的,所述构造wbs分解树,对洗车的流程和涉及到的作业单元进行分解,具体包括:
18.所述洗车的流程包括洗车池洗车,三级沉淀池预处理,隔膜泵泵入废污水,压榨过滤废污水,压滤机持续加压,停止泵入废污水,压滤机停止压榨;
19.所述洗车池洗车包括定期检查并清理,设置排水沟,人工冲洗,洗轮机清洗,设置洗车池;
20.所述三级沉淀池预处理包括开挖三级沉淀池,污水沉淀,铺设钢筋网片,安设护栏;
21.所述隔膜泵泵入废污水包括曲柄连杆机构,电动机,柱塞,隔膜片,传动机构;
22.所述压榨过滤废污水包括厢式压滤机压榨,架设刚操作台,设置滤饼收集槽,设置滤板沟槽,设置清水池;
23.所述压滤机持续加压包括洗滤污废,压榨滤饼;
24.所述厢式压滤机压榨包括滤板和滤布,进料管,排水板,拉板小车;
25.所述架设刚操作台包括设置安全楼梯,设置封闭安全护栏。
26.进一步的,所述基于bow-tie分析法,根据主要风险因素流程的工序,确定主要风险因素流程中的危险源以及危险源对应的事故后果,具体包括:
27.所述三级沉淀池预处理中导致风险的危险源包括第一,沉淀池在开挖过程中,三级设置不合理,或未按标准进行开挖;第二,沉淀池内有异物无法沉淀或在沉淀之前就随污水从沉淀池出水口流出,并被输送至隔膜泵;第三,由于沉淀池长期处于不断工作状态,池内会有大量污泥等沉淀物堆积在池底;第四,三级沉淀池周围及上方未做相应的防护措施;
28.所述三级沉淀池预处理中导致风险的危险源导致的后果包括第一,若三级沉淀池
开挖大小不合理,沉淀池满足不了洗车排水量需求,该技术的循环再利用效果将降低。若三级设置不合理,污水中的污质沉淀效果不佳,预处理达不到标准;第二,沉淀池输送出的异物若较尖锐或易堵塞设备部件,输送至隔膜泵后泵体易被破坏,造成设备故障,增加成本,且会耽误整个循环处理流程,降低处理效率;第三,若有大量污泥堆积于三级沉淀池内,将降低之后的污水预处理效果,并且会占用池内容量,导致沉淀池无法满足洗车污水排出量;第四,未在沉淀池周围安装防护措施,若有无关人员靠近三级沉淀池,产生人员意外跌落事故,危害人的生命安全;
29.所述隔膜泵泵入废污水中导致风险的危险源包括第一,曲柄连杆机构、电动机、隔膜片、柱塞以及传动机构出现故障、失效;第二,隔膜泵的型号、相关参数出现误差,不满足技术要求;
30.所述隔膜泵泵入废污水中导致风险的危险源导致的后果包括第一,若曲柄连杆机构、电动机、隔膜片、柱塞以及传动机构出现故障、失效,将导致整个隔膜泵泵入废污水这一工艺流程正常运行受到影响,无法实现废污水的输送;第二,隔膜泵在现场需安装在压榨平台附近,两端分别与三级沉淀池和箱式压滤机进口管相连接,若隔膜泵相关参数不满足要求,废污水无法输送,该过渡连接环节将失效,影响整个技术实施的可行性;
31.所述压滤机污水压榨过滤中导致风险的危险源包括第一,压滤机机架未保持水平,出现倾斜现象;第二,滤板在机架上排列不整齐,出现倾斜现象;第三,过滤滤布有折叠、破损现象;第四,压榨污水过程中的压力控制和加压处理不合适;第五,轴承、活塞杆等零件性能变差,拉板小车的同步性降低、链条的悬垂度出现误差;第六,滤布、滤板上存留上一次过滤压榨的残渣;
32.所述压滤机污水压榨过滤中导致风险的危险源导致的后果包括第一,压滤机机架若是倾斜状态,则放置在机架上的压滤机无法保存平稳,影响压滤机使用效果;第二,滤板若排列不整齐,出现倾斜现象,会影响压滤机正常使用;第三,过滤滤布折叠会导致压榨过程中出现漏料现象,降低压榨效率,可制作出的泥饼减少;第四,压榨过程中压力控制不好,加压处理时间把握不恰当,会降低压榨效果,若制作出的泥饼质量不合格将无法用于后续的循环利用,则达不到绿色循环处理目的,且增加成本;第五,滤布、滤板上存留残渣会影响泥渣固化率,降低效率。
33.进一步的,所述根据主要风险因素流程中危险源,分级构建洗车池污废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指标体系、层次分析图,具体包括:
34.所述洗车池污废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指标体系的一级评价指标为洗车池污泥废水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二级评价指标为三级沉淀池预处理风险a1、隔膜泵泵入废污水风险a2、压榨机污水压榨过滤风险a3;三级评价指标为沉淀池三级设置情况x1、出水口异物排出情况x2、池内沉积物堆积x3、沉淀池周围防护措施设置状况x4、设备性能状况x5、隔膜泵相关参数x6、压滤机机架和滤板倾斜x7、过滤滤布折叠或破损x8、污水压榨过程中压力控制x9、滤板或滤布上存留残渣x10。
35.进一步的,所述根据主要风险因素流程中危险源对应的事故后果,分级构建洗车池污废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后果指标体系、层次分析图,具体包括:
36.所述洗车池污废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后果指标体系的一级评价指标为洗车池污泥废水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后果;二级评价指标为三级沉淀池预处理风险后果b1、隔
膜泵泵入废污水风险后果b2、压榨机污水压榨过滤风险后果b3;三级评价指标为满足不了洗车排水量需求y1、异物导致泵体破坏y2、降低污水预处理效果y3、人员跌落事故y4、影响流程运行y5、无法实现污废水的输送y6、影响压滤机使用效率y7、导致漏料现象y8、压榨效果不好y9、影响泥渣固化率y10。
37.进一步的,所述对洗车池污废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图,结合专家打分计算各指标权重值并排序,确定风险主次的评估结果,具体包括:
38.根据三级评价指标的合成权数值和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在二级评级指标中,压榨机污水压榨过滤风险占最主要因素,隔膜泵泵入废污水风险因素次之,三级沉淀池预处理风险因素占比最小;在三级评级指标中,污水压榨过程中压力控制因素权重最大,隔膜泵相关参数、设备性能状况、压滤机机架和滤板倾斜以及沉淀池周围防护措施设置状况四个因素权重也较大,分别次之污水压榨过程中压力控制因素;
39.根据三级评价指标的合成权数值和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在二级评级指标中,压榨机污水压榨过滤事故后果最为严重,隔膜泵泵入废污水事故后果也较严重;在三级评级指标中,压榨效果不好、无法实现废污水的输送、影响泥渣固化率、影响污水传输流程运行以及人员跌落为主导因素。
40.进一步的,所述对洗车池污废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后果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图,结合专家打分计算各指标权重值并排序,确定风险后果严重性的评估结果,具体包括:
41.三级评价指标中,沉淀池三级设置情况x1的合成权数为0.0226、出水口异物排出情况x2的合成权数为0.0406、池内沉积物堆积x3的合成权数为0.0278、沉淀池周围防护措施设置状况x4的合成权数为0.1167、设备性能状况x5的合成权数为0.1317、隔膜泵相关参数x6的合成权数为0.1862、压滤机机架和滤板倾斜x7的合成权数为0.1223、过滤滤布折叠或破损x8的合成权数为0.0911、污水压榨过程中压力控制x9的合成权数为0.2116、滤板或滤布上存留残渣x10的合成权数为0.0495;
42.二级评价指标中,三级沉淀池预处理风险a1的权重值为0.2077、隔膜泵泵入废污水风险a2的权重值为0.3179、压榨机污水压榨过滤风险a3的权重值为0.4744;
43.三级评价指标中,满足不了洗车排水量需求y1的合成权数为0.0237、异物导致泵体破坏y2的合成权数为0.0431、降低污水预处理效果y3的合成权数为0.026、人员跌落事故y4的合成权数为0.0891、影响流程运行y5的合成权数为0.143、无法实现污废水的输送y6的合成权数为0.1847、影响压滤机使用效率y7的合成权数为0.0845、导致漏料现象y8的合成权数为0.0633、压榨效果不好y9的合成权数为0.1991、影响泥渣固化率y10的合成权数为0.1434;
44.二级评价指标中,三级沉淀池预处理风险后果b1的权重值为0.182、隔膜泵泵入废污水风险后果b2的权重值为0.3277、压榨机污水压榨过滤风险后果b3的权重值为0.4903。
45.进一步的,所述根据风险的主次和风险后果的严重性,依次对主要风险因素流程中的危险源建立建立相应的安全屏障预防措施,具体包括:
46.对于三级沉淀池设置不合理因素,建立屏障为:施工现场按规格修建三级沉淀池,尺寸为3.0m
×
2.0m
×
1.5m,保证三级沉淀池的容量可以满足洗车池的排水量需求;合理设置三级,确保污水沉淀效果;
47.对于异物被输送至隔膜泵的因素,建立屏障为:确保废水经三级沉淀池过程中,最大限度到达污废沉淀效果;在三级沉淀池的出水口设置相应规格的格栅阻拦异物,避免异物输送至隔膜泵,破坏泵体;
48.对于沉淀池内污泥堆积因素,建立屏障为:专门人员管理沉淀池,对其做好相应的培训指导工作,对洗车池进行定期检查并及时清理沉淀池内沉淀物,确保工艺流程的连续性、可持续性。
49.对于沉淀池周围和上方未做防护措施,建立屏障为:在三级沉淀池上方铺设直径为14mm的单层双向间距为150mm的钢筋网片,四周设置安全护栏,并在周边设置相关警示标志、标语,禁止无关闲杂人员进入;
50.对于曲柄连杆机构、电动机、隔膜片、柱塞以及传动机构出现故障、失效,建立屏障为:为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操作人员定期检查对应的机器设备,保持设备的良好性能,若发现故障因素需立即上报,由专人进行检查、更换;
51.对于隔膜泵的型号、相关参数出现误差,建立屏障为:采用qby-32型号的隔膜泵,相关参数满足最大流量为150l/min,最大扬程为70m,出口压力为6kgf/cm,吸程为7m,允许通过颗粒为4.0mm,最大空气消耗量为0.6m3/min;在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查隔膜泵,确保隔膜泵性能良好,提高处理效率;
52.对于压滤机机架和滤板倾斜的因素,建立屏障为:现场架设0.8m的高钢操作平台,将压滤机水平放置在操作平台上,止推板支腿用地脚螺栓固定;在钢操作平台四周设置安全扶栏和专门的安全爬梯,并设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误入移动压滤机机架位置;
53.对于滤布出现折叠、破损素,建立屏障为:专员在每次使用前进行检查,加强监管,使过滤滤布保持平整不能有折叠,并检查待压榨滤料不得混有杂物或坚硬物,以免出现漏料现象、破坏滤布;
54.对于设备部件性能降低,建立屏障为:对拉板小车、链轮链条、轴承、活塞杆定期进行检查,使各配合部件保持洁净,润滑性能良好,及时调整拉板小车的同步性和链条的悬垂度;
55.对污水压榨过程中压力控制不合适,建立屏障: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培训,确保其掌握好压力控制和加压处理时间,以保证污水压榨效果。
56.进一步的,所述依次对主要风险因素流程中的危险源对应的事故后果建立相应的安全屏障恢复措施,具体包括:
57.对不合理设置三级沉淀池所产生的后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改建修整沉淀池并合理设置三级,使其能够满足三级沉淀以及排水量需求,避免废污水的后续处理受到影响;
58.对异物被输送至隔膜泵产生的后果采取措施:第一时间清理输送出去的异物,并检查隔膜泵有无被破坏的情况,若已被破坏,及时修理或更换新的隔膜泵;设置格栅或优化已有格栅的规格,来达到更好的阻拦异物效果,避免后续再造成破坏,增加成本;
59.对大量污泥堆积于沉淀池内产生的后果采取措施:及时清理已有沉积物,确保循环利用工艺流程能够正常进行;对管理沉淀池的专员进行培训并教育,使其做好定期检查并清理沉淀物的工作,完善监管措施;
60.对未做防护措施产生的后果采取措施:若有受伤人员,及时救治并安置好伤员,确
保人的生命安全得到保护;通过培训、口号手段,加强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安全知识;加强三级沉淀池周围的管理;
61.对设备出现故障产生的后果采取措施:及时停止会受影响的设备,对出现故障设备进行修整、更换;采用备用设备,尽快恢复一站式循环处理工艺流程的连续性,降低效率损失;
62.对隔膜泵参数误差产生的后果采取措施:发现有不满足要求的参数,及时修整不满足的参数部分,或更换隔膜泵;后续对相关人员进行相关的训练,提高人员对设备运行状况的敏感度;
63.对压滤机机架倾斜产生的后果采取措施:及时调整压滤机机架使其水平,使压滤机能继续使用;加强压滤机周围防护及监管,禁止无关人员靠近;
64.对滤布出现折叠、破损产生的后果采取措施:发现有漏料现象或是滤布受损,及时更换滤布,减小损失;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加强监管力度,避免因非自然因素导致的损耗;
65.对滤布滤板上存留残渣产生的的后果采取措施:及时清理残渣,积极整改,加强管理。
6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洗车池污废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的评估方法,其有益效果是:
67.本发明主要以施工现场绿色循环发展为研究背景,根据洗车池污泥废水绿色循环利用技术的主要特点,并结合现阶段该技术的使用与发展现状,对洗车池污泥废水一站式绿色循环利用技术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在上述的分析中,对洗车池污泥废水一站式绿色循环利用技术的潜在风险、后果及其控制措施进行了描述,绘制出洗车池污泥废水绿色循环利用技术的bow-tie风险分析图,可以将风险即“事件”通过图形更加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
68.首先通过对该技术的工作流程进行分解,识别各个阶段的危险源,分析每一项最小项目单元应满足的安全管理要求和业务要求,利用危险源识别工具与方法,确定不满足这些要求的行为,得出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然后应用bow-tie方法对典型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包括三级沉淀池预处理流程、隔膜泵泵入废污水流程、压榨机污水压榨过滤流程,根据这三个工艺流程,找出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各个影响因素的权重值。最后建立多重安全屏障预防事故发生,并分析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的不利后果,建立相应的预防措施,减轻事故后果。
附图说明
6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分解图。
70.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bow-tie方法原理图。
71.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bow-tie模型分析流程图。
72.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洗车池污泥废水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因素评价指标图。
73.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洗车池污泥废水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事故后果评价指标图。
74.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三级沉淀池预处理的bow-tie风险分析图。
75.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隔膜泵泵入废污水的bow-tie风险分析图。
76.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隔膜泵泵入废污水的bow-tie风险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77.下面结合附图1-8,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78.实施例1:为了对洗车池污泥废水绿色循环利用技术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必须科学、合理、全面、系统地组织和识别风险因素。本发明通过采用文献查阅等方法,利用工作分解结构识别风险因素,并对风险分析进行细化,能够从全局梳理其中的风险因素。
79.结合该技术施工特点,按照施工工艺流程进行分解是充分认识到每个作业单元都可能存在潜在的风险,只有工作分解到位,才能从每个最小单元识别出潜在的风险因素,评估出风险类别,为准确风险应对提供依据。充分考虑相关因素,构造wbs分解树,其结果如图1所示。
80.1基于bow-tie模型进行风险分析
81.1.1bow-tie模型原理
82.bow-tie模型是一种半定性、半定量的风险管理方法,通过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的工具,是通过对不安全因素的识别、分析,建立风险屏障,采取预防措施,从而有效预防事故发生的一种模型,它能够通过层层的安全屏障有效的减少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模型通过一个蝴蝶结来展示,左边设置层层的屏障,如果屏障被打破则可能导致一个意外事件(情况),右边设置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预防该意外事件产生的后果,bow-tie方法是一个建设性的风险管理工具,可以清晰的反应不安全因素、始发时间、有效措施和后果之间的关系,因此很容易被风险管理的相关人员接受及理解,其原理图如图2所示,分析步骤如图3所示。
83.1.2基于bow-tie模型的分析过程
84.本发明主要运用bow-tie模型对洗车池污废循环利用技术的危险源进行相应的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在bow-tie模型中,分析的核心是危险源可能导致的顶级事件,并建立新的威胁和产生的后果。通过前述的工作分解树,可以看出该技术整个工艺流程中,三级沉淀池预处理、隔膜泵泵入废污水以及压滤机污水压榨过滤,这三个流程最为核心,并涉及主要风险因素。因此,以下将从这三方面具体展开分析:
85.1.3三级沉淀池预处理流程中的风险分析
86.bow-tie模型从可能导致事件发生的“威胁”和事件发生可能引发的“后果”两个角度展开风险分析,对分析出的威胁和后果,为每一个可能的“威胁”及“后果”设置层层安全屏障来阻止事故发生或使事故发生后的后果在可控制范围内。
87.1.3.1危险源
88.因此,通过对该技术三级沉淀池预处理工艺的工序进行分析,得出可能导致发生事故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第一,沉淀池在开挖过程中,三级设置不合理,或未按标准进行开挖;第二,沉淀池内有异物无法沉淀或在沉淀之前就随污水从沉淀池出水口流出,并被输送至隔膜泵;第三,由于沉淀池长期处于不断工作状态,池内会有大量污泥等沉淀物堆积在池底;第四,三级沉淀池周围及上方未做相应的防护措施。
89.1.3.2事故后果
90.通过进一步分析可得出事故后果。第一,若三级沉淀池开挖大小不合理,沉淀池满足不了洗车排水量需求,该技术的循环再利用效果将降低。若三级设置不合理,污水中的污质沉淀效果不佳,预处理达不到标准;第二,沉淀池输送出的异物若较尖锐或易堵塞设备部件,输送至隔膜泵后泵体易被破坏,造成设备故障,增加成本,且会耽误整个循环处理流程,降低处理效率;第三,若有大量污泥堆积于三级沉淀池内,将降低之后的污水预处理效果,并且会占用池内容量,导致沉淀池无法满足洗车污水排出量;第四,未在沉淀池周围安装防护措施,若有无关人员靠近三级沉淀池,产生人员意外跌落事故,危害人的生命安全。通过分析,得出三级沉淀池预处理流程中的主要危险源及事故后果,如表1所示。
91.表1三级沉淀池预处理流程中的主要危险源及事故后果
[0092][0093][0094]
1.4隔膜泵泵入废污水流程中的风险分析
[0095]
1.4.1危险源
[0096]
通过对该技术隔膜泵泵入废污水这一工艺的工序进行分析,得出导致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因素:第一,曲柄连杆机构、电动机、隔膜片、柱塞以及传动机构等机器设备出现故障、失效等;第二,隔膜泵的型号、相关参数出现误差,不满足技术要求。
[0097]
1.4.2事故后果
[0098]
经过分析,这些危险源导致的后果:若任何一个部位的设备出现故障、误差,将导致整个隔膜泵泵入废污水这一工艺流程正常运行受到影响,无法实现废污水的输送;隔膜泵在现场需安装在压榨平台附近,两端分别与三级沉淀池和箱式压滤机进口管相连接,若隔膜泵相关参数不满足要求,废污水无法输送,该过渡连接环节将失效,影响整个技术实施的可行性。通过分析,得出隔膜泵泵入废污水流程中的主要危险源及事故后果,如表2所示。
[0099]
表2隔膜泵泵入废污水流程中的主要危险源及事故后果
[0100][0101][0102]
1.5压滤机污水压榨过滤流程中的风险分析
[0103]
1.5.1危险源
[0104]
通过对该技术压滤机污水压榨过滤这一工艺的工序进行分析,得出导致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压滤机机架未保持水平,出现倾斜现象;滤板在机架上排列不整齐,出现倾斜现象;过滤滤布有折叠、破损现象;压榨污水过程中的压力控制和加压处理不合适;轴承、活塞杆等零件性能变差,拉板小车的同步性降低、链条的悬垂度出现误差等;滤布、滤板上存留上一次过滤压榨的残渣。
[0105]
1.5.2事故后果
[0106]
经过分析,这些危险源可能会导致以下后果:第一,压滤机机架若是倾斜状态,则放置在机架上的压滤机无法保存平稳,影响压滤机使用效果;第二,滤板若排列不整齐,出现倾斜现象,会影响压滤机正常使用;第三,过滤滤布折叠会导致压榨过程中出现漏料现象,降低压榨效率,可制作出的泥饼减少;第四,压榨过程中压力控制不好,加压处理时间把握不恰当,会降低压榨效果,若制作出的泥饼质量不合格将无法用于后续的循环利用,则达不到绿色循环处理目的,且增加成本。第五,滤布、滤板上存留残渣会影响泥渣固化率,降低效率。通过分析,得出压榨机污水压榨过滤流程中的主要危险源及事故后果,如表3所示。
[0107]
表3压榨机污水压榨过滤流程中的主要危险源及事故后果
[0108][0109]
[0110]
2风险评价
[0111]
2.1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0112]
上文基于bow-tie分析法对洗车池污泥废水一站式绿色循环利用技术进行风险识别,分别从三个工艺流程分析出该技术的风险影响因素以及事故后果,完成了事故树和事件树两个部分的分析。
[0113]
根据bow-tie模型划分洗车池污泥废水绿色循环利用技术的影响因素评价指标,构造层次分析图,如图4所示,一级评价指标为洗车池污泥废水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二级评价指标为三级沉淀池预处理风险、隔膜泵泵入废污水风险、压榨机污水压榨过滤风险,三级评价指标为沉淀池三级设置情况、隔膜泵相关参数、污水压榨过程中压力控制等10个影响因素。
[0114]
基于bow-tie模型的事故发展后果,结合实际事故现场环境,建立事故后果指标体系,构造层次分析图,如图5所示,一级评价指标为洗车池污泥废水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后果,二级评价指标为三级沉淀池预处理风险后果、隔膜泵泵入废污水风险后果、压榨机污水压榨过滤风险后果,三级评价指标为异物输送至隔膜泵至泵体破坏、隔膜泵相关参数、影响泥渣固化率等10个后果因素。
[0115]
2.2计算权重结果并评价
[0116]
对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打分计算各指标权重值并排序,权重结果如表4、表5所示。
[0117]
表4风险因素指标权重表
[0118][0119][0120]
表5后果影响因素指标权重表
[0121][0122]
由表4可知,在二级评级指标中,压榨机污水压榨过滤风险占最主要因素,隔膜泵泵入废污水风险因素次之,三级沉淀池预处理风险因素占比最小;在三级评级指标中,污水压榨过程中压力控制因素权重最大,隔膜泵相关参数、设备性能状况、压滤机机架和滤板倾斜以及沉淀池周围防护措施设置状况四个因素权重也较大,分别次之污水压榨过程中压力控制因素。据统计,由于该技术实施过程中,对相关操作人员的培训参差不齐,相关设备较多较复杂,各因素的评价结果与实际使用情况基本相符,说明该结论有实用价值。总之,从此表可以清晰通俗的了解到影响洗车池污泥废水一站式绿色循环利用技术发生风险事故的主要因素以及次要因素,便于后续制定安全屏障和风险控制措施。
[0123]
由表5可知,在二级评级指标中,压榨机污水压榨过滤事故后果最为严重,隔膜泵泵入废污水事故后果也较严重。在三级评级指标中,压榨效果不好、无法实现废污水的输送、影响泥渣固化率、影响污水传输流程运行以及人员跌落等为主导因素。由于洗车池绿色循环利用技术的目的是达到绿色可循环的高效节能洗车方法,污水过滤之后的洁净水循环用于洗车,污泥等杂物压缩用于制作泥饼,因此压榨效果如何、污水能否传输进行过滤清洁对该技术具有较大影响,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
[0124]
3基于bow-tie模型建立风险屏障
[0125]
3.1安全屏障
[0126]
bow-tie模型现在已经被全世界范围内各行各业的组织应用到风险管理中,也被称为安全屏障模型。对危险源识别、分析就是为了管控风险并减小事故,而bow-tie模型就是通过建立层层安全屏障和防止产生灾难性的后果的方法对各个阶段危险源进行分析和控制。
[0127]
安全屏障的最初模型来源于詹姆斯
·
雷森(james reason)提出的reason模型,也称瑞士奶酪模型。bow-tie模型设置的安全屏障就像奶酪片一样,在奶酪片的不同位置存在着不同的孔(漏洞),每个切片上的小孔就是隐性失效条件。通常情况下,一般通过这些奶酪片,也即一层层屏障,会阻止事故的发生,然而有时切片上的小孔偶尔会对齐,这时威胁因素将穿透这些屏障,从而导致事故发生,也就是模型从隐性失效发展成显性故障的过程,就
是穿过层层屏障,最终事故发生。
[0128]
安全屏障由两个基础模型组成,即能量模型和过程模型。在能量模型过程中,建立层层的安全屏障的功能就是将人和危险因素隔开;过程模型将可能导致的事故发展分成不同阶段,安全屏障是通过一切手段和介质阻止事故由某一个阶段发展到下一个阶段。
[0129]
采用bow-tie风险管理方法对洗车池污泥废水绿色循环利用技术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在相应的阶段建立合适、有效的安全屏障,能够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并减轻事故所带来的损失。
[0130]
3.2三级沉淀池预处理流程中的屏障建立
[0131]
3.2.1预防措施
[0132]
对三级沉淀池预处理过程中存在的四个风险源进一步分析,建立相应的安全屏障,最大限度预防事故发生。
[0133]
对于三级沉淀池设置不合理因素,建立相应的屏障为:强调施工现场应按规格修建三级沉淀池,尺寸需为3.0m
×
2.0m
×
1.5m,以保证三级沉淀池的容量可以满足洗车池的排水量需求。并且要合理设置三级,确保污水沉淀效果。
[0134]
对于异物被输送至隔膜泵的因素,建立屏障为:首先要确保废水经三级沉淀池过程中,最大限度到达污废沉淀效果。同时,在三级沉淀池的出水口设置相应规格的格栅阻拦异物,可以极大程度上避免异物输送至隔膜泵,破坏泵体。
[0135]
对于沉淀池内污泥堆积因素,建立屏障为:派专门人员管理沉淀池,对其做好相应的培训指导工作,对洗车池进行定期检查并及时清理沉淀池内沉淀物,确保工艺流程的连续性、可持续性。
[0136]
对于沉淀池周围和上方未做防护措施,建立屏障为在三级沉淀池上方铺设直径为14mm的单层双向间距为150mm的钢筋网片,四周设置安全护栏,并在周边设置相关警示标志、标语,禁止无关闲杂人员进入。
[0137]
3.2.2恢复措施
[0138]
对不合理设置三级沉淀池所产生的后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改建修整沉淀池并合理设置三级,使其能够满足三级沉淀以及排水量需求,避免废污水的后续处理受到影响。
[0139]
对异物被输送至隔膜泵产生的后果采取措施,如第一时间清理输送出去的异物,并检查隔膜泵有无被破坏的情况,若已被破坏,及时修理或更换新的隔膜泵。并设置格栅或优化已有格栅的规格,来达到更好的阻拦异物效果,避免后续再造成破坏,增加成本。
[0140]
对大量污泥堆积于沉淀池内产生的后果采取措施,如及时清理已有沉积物,确保循环利用工艺流程能够正常进行。对委派管理沉淀池的专员进行培训并教育,使其做好定期检查并清理沉淀物的工作,完善监管措施。
[0141]
对未做防护措施产生的后果采取措施,如若有受伤人员,及时救治并安置好伤员,确保人的生命安全得到保护。并且要通过培训、口号等手段,加强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安全知识,并加强三级沉淀池周围的管理。至此可绘制出完整的三级沉淀池预处理风险的bow-tie模型图,如图6所示。
[0142]
3.3隔膜泵泵入废污水流程中的屏障建立
[0143]
3.3.1预防措施
[0144]
对隔膜泵泵入废污水流程中的两个危险源进行进一步分析,对于曲柄连杆机构、电动机、隔膜片、柱塞以及传动机构等机器设备出现故障、失效的因素,建立相应的屏障为:为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他们需要定期检查对应的机器设备,保持设备的良好性能,若发现故障因素需立即上报,派专人进行检查、更换。
[0145]
对于隔膜泵的型号、相关参数出现误差的因素,建立相应的屏障为:本工艺隔膜泵需采用qby-32型号的隔膜泵,相关参数需满足最大流量为150l/min,最大扬程为70m,出口压力为6kgf/cm,吸程为7m,允许通过颗粒为4.0mm,最大空气消耗量为0.6m3/min。准备设备时隔膜泵需满足上述参数要求,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隔膜泵,确保隔膜泵性能良好,提高处理效率。
[0146]
3.3.2恢复措施
[0147]
对设备出现故障的因素所产生的后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及时停止会受影响的设备,并对出现故障设备进行修整、更换。同时采用备用设备,尽快恢复一站式循环处理工艺流程的连续性,降低效率损失。
[0148]
对隔膜泵参数误差因素所产生的后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若发现有不满足要求的参数,及时修整不满足的参数部分,或更换隔膜泵。并且后续需对相关人员进行相关的训练,提高人员对设备运行状况的敏感度。至此可绘制出完整的隔膜泵泵入废污水风险的bow-tie模型图,如图7所示。
[0149]
3.4压滤机污水压榨过滤流程中的屏障建立
[0150]
3.4.1预防措施
[0151]
对压滤机污水压榨过滤流程中存在的四个风险源进行进一步分析,对于压滤机机架和滤板倾斜的因素,建立相应的屏障为:现场需按规定架设0.8m的高钢操作平台,并将压滤机水平放置在操作平台上,止推板支腿用地脚螺栓固定。同时,还需在钢操作平台四周设置安全扶栏和专门的安全爬梯,并设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误入移动压滤机机架位置。
[0152]
对于滤布出现折叠、破损的因素,建立相应的屏障为:派专员在每次使用前进行检查,加强监管,使过滤滤布保持平整不能有折叠,并要检查待压榨滤料不得混有杂物或坚硬物,以免出现漏料现象、破坏滤布。
[0153]
对于设备部件性能降低这一因素,建立相应的屏障为:对拉板小车、链轮链条、轴承、活塞杆等零件要定期进行检查,使各配合部件保持洁净,润滑性能良好,及时调整拉板小车的同步性和链条的悬垂度。
[0154]
对污水压榨过程中压力控制不合适因素,建立相应屏障:对相关技术人员要进行操作培训,确保其掌握好压力控制和加压处理时间,以保证污水压榨效果。
[0155]
3.4.2恢复措施
[0156]
对压滤机机架倾斜所产生的后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及时调整压滤机机架使其水平,使压滤机能继续使用。并加强压滤机周围防护及监管,禁止无关人员靠近等。
[0157]
对滤布出现折叠、破损因素所产生的后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若发现有漏料现象或是滤布受损,应及时更换滤布,减小损失。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加强监管力度,避免因非自然因素导致的损耗。
[0158]
对滤布滤板上存留残渣这一因素所产生的的后果,要及时清理残渣,积极整改,并且要加强管理。至此可绘制出完整的压榨机污水压榨过滤风险的bow-tie模型图,如图8所
示。
[0159]
综合来看,本发明主要以施工现场绿色循环发展为研究背景,根据洗车池污泥废水绿色循环利用技术的主要特点,并结合现阶段该技术的使用与发展现状,对洗车池污泥废水一站式绿色循环利用技术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在上述的分析中,对洗车池污泥废水一站式绿色循环利用技术的潜在风险、后果及其控制措施进行了描述,绘制出洗车池污泥废水绿色循环利用技术的bow-tie风险分析图,可以将风险即“事件”通过图形更加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
[0160]
首先通过对该技术的工作流程进行分解,识别各个阶段的危险源,分析每一项最小项目单元应满足的安全管理要求和业务要求,利用危险源识别工具与方法,确定不满足这些要求的行为,得出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然后应用bow-tie方法对典型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包括三级沉淀池预处理流程、隔膜泵泵入废污水流程、压榨机污水压榨过滤流程,根据这三个工艺流程,找出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各个影响因素的权重值。最后建立多重安全屏障预防事故发生,并分析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的不利后果,建立相应的预防措施,减轻事故后果。
[0161]
本发明的意义在于:第一,填补了洗车池污泥废水绿色循环利用技术研究的空白,对于推动洗车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二,通过bow-tie模型的应用,全面分析了洗车池污泥废水绿色循环利用技术的风险,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风险管控措施,为该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第三,本发明将对我国洗车行业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做出积极贡献,同时也为其他行业的绿色循环利用技术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
[0162]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0163]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洗车池污废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构造wbs分解树,对洗车的流程和涉及到的作业单元进行分解;根据wbs分解树,确定涉及主要风险因素流程,包括三级沉淀池预处理、隔膜泵泵入废污水、压滤机污水压榨过滤;基于bow-tie分析法,根据主要风险因素流程的工序,确定主要风险因素流程中的危险源以及危险源对应的事故后果;根据主要风险因素流程中危险源,分级构建洗车池污废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指标体系、层次分析图;根据主要风险因素流程中危险源对应的事故后果,分级构建洗车池污废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后果指标体系、层次分析图;对洗车池污废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图,结合专家打分计算各指标权重值并排序,确定风险主次的评估结果;对洗车池污废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后果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图,结合专家打分计算各指标权重值并排序,确定风险后果严重性的评估结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车池污废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风险的主次和风险后果的严重性,依次对主要风险因素流程中的危险源建立建立相应的安全屏障预防措施,并依次对主要风险因素流程中的危险源对应的事故后果建立相应的安全屏障恢复措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车池污废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造wbs分解树,对洗车的流程和涉及到的作业单元进行分解,具体包括:所述洗车的流程包括洗车池洗车,三级沉淀池预处理,隔膜泵泵入废污水,压榨过滤废污水,压滤机持续加压,停止泵入废污水,压滤机停止压榨;所述洗车池洗车包括定期检查并清理,设置排水沟,人工冲洗,洗轮机清洗,设置洗车池;所述三级沉淀池预处理包括开挖三级沉淀池,污水沉淀,铺设钢筋网片,安设护栏;所述隔膜泵泵入废污水包括曲柄连杆机构,电动机,柱塞,隔膜片,传动机构;所述压榨过滤废污水包括厢式压滤机压榨,架设刚操作台,设置滤饼收集槽,设置滤板沟槽,设置清水池;所述压滤机持续加压包括洗滤污废,压榨滤饼;所述厢式压滤机压榨包括滤板和滤布,进料管,排水板,拉板小车;所述架设刚操作台包括设置安全楼梯,设置封闭安全护栏。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车池污废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bow-tie分析法,根据主要风险因素流程的工序,确定主要风险因素流程中的危险源以及危险源对应的事故后果,具体包括:所述三级沉淀池预处理中导致风险的危险源包括第一,沉淀池在开挖过程中,三级设置不合理,或未按标准进行开挖;第二,沉淀池内有异物无法沉淀或在沉淀之前就随污水从沉淀池出水口流出,并被输送至隔膜泵;第三,由于沉淀池长期处于不断工作状态,池内会有大量污泥等沉淀物堆积在池底;第四,三级沉淀池周围及上方未做相应的防护措施;所述三级沉淀池预处理中导致风险的危险源导致的后果包括第一,若三级沉淀池开挖
大小不合理,沉淀池满足不了洗车排水量需求,该技术的循环再利用效果将降低;若三级设置不合理,污水中的污质沉淀效果不佳,预处理达不到标准;第二,沉淀池输送出的异物若较尖锐或易堵塞设备部件,输送至隔膜泵后泵体易被破坏,造成设备故障,增加成本,且会耽误整个循环处理流程,降低处理效率;第三,若有大量污泥堆积于三级沉淀池内,将降低之后的污水预处理效果,并且会占用池内容量,导致沉淀池无法满足洗车污水排出量;第四,未在沉淀池周围安装防护措施,若有无关人员靠近三级沉淀池,产生人员意外跌落事故,危害人的生命安全;所述隔膜泵泵入废污水中导致风险的危险源包括第一,曲柄连杆机构、电动机、隔膜片、柱塞以及传动机构出现故障、失效;第二,隔膜泵的型号、相关参数出现误差,不满足技术要求;所述隔膜泵泵入废污水中导致风险的危险源导致的后果包括第一,若曲柄连杆机构、电动机、隔膜片、柱塞以及传动机构出现故障、失效,将导致整个隔膜泵泵入废污水这一工艺流程正常运行受到影响,无法实现废污水的输送;第二,隔膜泵在现场需安装在压榨平台附近,两端分别与三级沉淀池和箱式压滤机进口管相连接,若隔膜泵相关参数不满足要求,废污水无法输送,该过渡连接环节将失效,影响整个技术实施的可行性;所述压滤机污水压榨过滤中导致风险的危险源包括第一,压滤机机架未保持水平,出现倾斜现象;第二,滤板在机架上排列不整齐,出现倾斜现象;第三,过滤滤布有折叠、破损现象;第四,压榨污水过程中的压力控制和加压处理不合适;第五,轴承、活塞杆等零件性能变差,拉板小车的同步性降低、链条的悬垂度出现误差;第六,滤布、滤板上存留上一次过滤压榨的残渣;所述压滤机污水压榨过滤中导致风险的危险源导致的后果包括第一,压滤机机架若是倾斜状态,则放置在机架上的压滤机无法保存平稳,影响压滤机使用效果;第二,滤板若排列不整齐,出现倾斜现象,会影响压滤机正常使用;第三,过滤滤布折叠会导致压榨过程中出现漏料现象,降低压榨效率,可制作出的泥饼减少;第四,压榨过程中压力控制不好,加压处理时间把握不恰当,会降低压榨效果,若制作出的泥饼质量不合格将无法用于后续的循环利用,则达不到绿色循环处理目的,且增加成本;第五,滤布、滤板上存留残渣会影响泥渣固化率,降低效率。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车池污废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主要风险因素流程中危险源,分级构建洗车池污废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指标体系、层次分析图,具体包括:所述洗车池污废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指标体系的一级评价指标为洗车池污泥废水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二级评价指标为三级沉淀池预处理风险a1、隔膜泵泵入废污水风险a2、压榨机污水压榨过滤风险a3;三级评价指标为沉淀池三级设置情况x1、出水口异物排出情况x2、池内沉积物堆积x3、沉淀池周围防护措施设置状况x4、设备性能状况x5、隔膜泵相关参数x6、压滤机机架和滤板倾斜x7、过滤滤布折叠或破损x8、污水压榨过程中压力控制x9、滤板或滤布上存留残渣x10。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洗车池污废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主要风险因素流程中危险源对应的事故后果,分级构建洗车池污废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后果指标体系、层次分析图,具体包括:
所述洗车池污废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后果指标体系的一级评价指标为洗车池污泥废水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后果;二级评价指标为三级沉淀池预处理风险后果b1、隔膜泵泵入废污水风险后果b2、压榨机污水压榨过滤风险后果b3;三级评价指标为满足不了洗车排水量需求y1、异物导致泵体破坏y2、降低污水预处理效果y3、人员跌落事故y4、影响流程运行y5、无法实现污废水的输送y6、影响压滤机使用效率y7、导致漏料现象y8、压榨效果不好y9、影响泥渣固化率y10。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洗车池污废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洗车池污废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图,结合专家打分计算各指标权重值并排序,确定风险主次的评估结果,具体包括:根据三级评价指标的合成权数值和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在二级评级指标中,压榨机污水压榨过滤风险占最主要因素,隔膜泵泵入废污水风险因素次之,三级沉淀池预处理风险因素占比最小;在三级评级指标中,污水压榨过程中压力控制因素权重最大,隔膜泵相关参数、设备性能状况、压滤机机架和滤板倾斜以及沉淀池周围防护措施设置状况四个因素权重也较大,分别次之污水压榨过程中压力控制因素;根据三级评价指标的合成权数值和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在二级评级指标中,压榨机污水压榨过滤事故后果最为严重,隔膜泵泵入废污水事故后果也较严重;在三级评级指标中,压榨效果不好、无法实现废污水的输送、影响泥渣固化率、影响污水传输流程运行以及人员跌落为主导因素。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洗车池污废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洗车池污废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后果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图,结合专家打分计算各指标权重值并排序,确定风险后果严重性的评估结果,具体包括:三级评价指标中,沉淀池三级设置情况x1的合成权数为0.0226、出水口异物排出情况x2的合成权数为0.0406、池内沉积物堆积x3的合成权数为0.0278、沉淀池周围防护措施设置状况x4的合成权数为0.1167、设备性能状况x5的合成权数为0.1317、隔膜泵相关参数x6的合成权数为0.1862、压滤机机架和滤板倾斜x7的合成权数为0.1223、过滤滤布折叠或破损x8的合成权数为0.0911、污水压榨过程中压力控制x9的合成权数为0.2116、滤板或滤布上存留残渣x10的合成权数为0.0495;二级评价指标中,三级沉淀池预处理风险a1的权重值为0.2077、隔膜泵泵入废污水风险a2的权重值为0.3179、压榨机污水压榨过滤风险a3的权重值为0.4744;三级评价指标中,满足不了洗车排水量需求y1的合成权数为0.0237、异物导致泵体破坏y2的合成权数为0.0431、降低污水预处理效果y3的合成权数为0.026、人员跌落事故y4的合成权数为0.0891、影响流程运行y5的合成权数为0.143、无法实现污废水的输送y6的合成权数为0.1847、影响压滤机使用效率y7的合成权数为0.0845、导致漏料现象y8的合成权数为0.0633、压榨效果不好y9的合成权数为0.1991、影响泥渣固化率y10的合成权数为0.1434;二级评价指标中,三级沉淀池预处理风险后果b1的权重值为0.182、隔膜泵泵入废污水风险后果b2的权重值为0.3277、压榨机污水压榨过滤风险后果b3的权重值为0.4903。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洗车池污废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风险的主次和风险后果的严重性,依次对主要风险因素流程中的危险源建立
建立相应的安全屏障预防措施,具体包括:对于三级沉淀池设置不合理因素,建立屏障为:施工现场按规格修建三级沉淀池,尺寸为3.0m
×
2.0m
×
1.5m,保证三级沉淀池的容量可以满足洗车池的排水量需求;合理设置三级,确保污水沉淀效果;对于异物被输送至隔膜泵的因素,建立屏障为:确保废水经三级沉淀池过程中,最大限度到达污废沉淀效果;在三级沉淀池的出水口设置相应规格的格栅阻拦异物,避免异物输送至隔膜泵,破坏泵体;对于沉淀池内污泥堆积因素,建立屏障为:专门人员管理沉淀池,对其做好相应的培训指导工作,对洗车池进行定期检查并及时清理沉淀池内沉淀物,确保工艺流程的连续性、可持续性;对于沉淀池周围和上方未做防护措施,建立屏障为:在三级沉淀池上方铺设直径为14mm的单层双向间距为150mm的钢筋网片,四周设置安全护栏,并在周边设置相关警示标志、标语,禁止无关闲杂人员进入;对于曲柄连杆机构、电动机、隔膜片、柱塞以及传动机构出现故障、失效,建立屏障为:为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操作人员定期检查对应的机器设备,保持设备的良好性能,若发现故障因素需立即上报,由专人进行检查、更换;对于隔膜泵的型号、相关参数出现误差,建立屏障为:采用qby-32型号的隔膜泵,相关参数满足最大流量为150l/min,最大扬程为70m,出口压力为6kgf/cm,吸程为7m,允许通过颗粒为4.0mm,最大空气消耗量为0.6m3/min;在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查隔膜泵,确保隔膜泵性能良好,提高处理效率;对于压滤机机架和滤板倾斜的因素,建立屏障为:现场架设0.8m的高钢操作平台,将压滤机水平放置在操作平台上,止推板支腿用地脚螺栓固定;在钢操作平台四周设置安全扶栏和专门的安全爬梯,并设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误入移动压滤机机架位置;对于滤布出现折叠、破损素,建立屏障为:专员在每次使用前进行检查,加强监管,使过滤滤布保持平整不能有折叠,并检查待压榨滤料不得混有杂物或坚硬物,以免出现漏料现象、破坏滤布;对于设备部件性能降低,建立屏障为:对拉板小车、链轮链条、轴承、活塞杆定期进行检查,使各配合部件保持洁净,润滑性能良好,及时调整拉板小车的同步性和链条的悬垂度;对污水压榨过程中压力控制不合适,建立屏障: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培训,确保其掌握好压力控制和加压处理时间,以保证污水压榨效果。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洗车池污废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次对主要风险因素流程中的危险源对应的事故后果建立相应的安全屏障恢复措施,具体包括:对不合理设置三级沉淀池所产生的后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改建修整沉淀池并合理设置三级,使其能够满足三级沉淀以及排水量需求,避免废污水的后续处理受到影响;对异物被输送至隔膜泵产生的后果采取措施:第一时间清理输送出去的异物,并检查隔膜泵有无被破坏的情况,若已被破坏,及时修理或更换新的隔膜泵;设置格栅或优化已有格栅的规格,来达到更好的阻拦异物效果,避免后续再造成破坏,增加成本;
对大量污泥堆积于沉淀池内产生的后果采取措施:及时清理已有沉积物,确保循环利用工艺流程能够正常进行;对管理沉淀池的专员进行培训并教育,使其做好定期检查并清理沉淀物的工作,完善监管措施;对未做防护措施产生的后果采取措施:若有受伤人员,及时救治并安置好伤员,确保人的生命安全得到保护;通过培训、口号手段,加强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安全知识;加强三级沉淀池周围的管理;对设备出现故障产生的后果采取措施:及时停止会受影响的设备,对出现故障设备进行修整、更换;采用备用设备,尽快恢复一站式循环处理工艺流程的连续性,降低效率损失;对隔膜泵参数误差产生的后果采取措施:发现有不满足要求的参数,及时修整不满足的参数部分,或更换隔膜泵;后续对相关人员进行相关的训练,提高人员对设备运行状况的敏感度;对压滤机机架倾斜产生的后果采取措施:及时调整压滤机机架使其水平,使压滤机能继续使用;加强压滤机周围防护及监管,禁止无关人员靠近;对滤布出现折叠、破损产生的后果采取措施:发现有漏料现象或是滤布受损,及时更换滤布,减小损失;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加强监管力度,避免因非自然因素导致的损耗;对滤布滤板上存留残渣产生的的后果采取措施:及时清理残渣,积极整改,加强管理。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洗车池污废绿色循环利用技术风险的评估方法,涉及资源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Bow-tie模型研究洗车池污泥废水一站式绿色循环利用技术使用过程中不安全因素,对工艺流程中的危险源进行识别,从三级沉淀池预处理、隔膜泵泵入废污水、压滤机污水压榨过滤三个流程进行风险分析,基于Bow-tie方法分析危险因素产生的原因,识别出10个典型的危险源,进一步分析危险源可能造成的后果;同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危险源以及事故后果进行风险评价;最后设置层层安全屏障和控制措施,建立安全管理体系,预防各个阶段可能发生的事故,有效减少事故发生,并将后果控制在可容忍范围内。容忍范围内。容忍范围内。
技术研发人员:周早弘 陈琦 李润国 雷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财经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6.02
技术公布日:2023/8/2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