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再生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22
阅读:158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电池材料再生技术领域,具体为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再生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2.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因其原材料来源丰富、无毒、且具有优异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循环性,并且价格低,备受电动汽车、储能电站等行业推崇。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使用年限为5—8年,废旧电池正极材料需妥善处置,减少对环境产生巨大危害以及减少有价值资源浪费。
3.对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的回收时,需将预处理的正极片放置氧化溶液中进行氧化处理,经过送料的碎片大部分沉积在容器底层,由于碎片之间叠加以及碎片与反应容器内壁贴合,从而影响氧化效果,延缓反应速率;在正极片与溶液氧化完毕,生成磷酸铁溶液及氧化碎片,该些氧化碎片经过氧化分裂后,其形状大小各异,利用简单的打捞工序难以将大部分碎片残渣取出,由此不仅导致磷酸铁溶液杂质积攒过多而增加后续除杂工序,并且碎片取出过程中,会携带一定的反应溶液,反复多次取料势必造成反应溶液的浪费,降低回收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该工艺,有效提高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再生处理效率;设置反应箱、辅助浸泡件及搅拌件,实现对正极片的重复淘洗,加快反应速率,以及方便对置物框内多余的氧化液沥干排出,减少溶液浪费,提高回收效率;通过设置过滤板、螺纹孔及插筒组件,其与辅助浸泡件配合,不仅减少碎片之间的重叠而影响反应效果,进一步加快正极片与溶液的反应速率;并且实现杂质与磷酸铁溶液的分离,为后续除杂减轻负担。
5.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再生处理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6.s1:首先对封装的磷酸铁锂电池进行批量放电处理后,切割磷酸铁锂电池的铝壳体,将外覆有塑料薄膜的电芯与铝壳体分离,再剥除电芯外覆的塑料薄膜,去除电解液,获得电芯;并在电芯中取出磷酸铁锂电池正极片,通过机械力与热场共同作用的物理方法,将磷酸铁锂电池正极片的磷酸铁锂材料从铝箔上分离下来,而后通过机械预热升温迫使残留的电极片上的电解液挥发,在完成预热后进行机械分离;
7.s2:再将收集的若干磷酸铁锂电池正极片撕碎后备用,再利用通液口对反应箱内部注入定量的双氧水以及利用通气口注入定量的二氧化碳,接着上提顶框,迫使顶框与置物网框之间存在间隙,便于将若干组正极碎片依次搁置在置物网框处,并启动双轴电机,利用搅拌杆及搅拌叶片对反应箱内注入的溶液进行充分搅拌,以便溶液充分融合;
8.s3:而齿轮一转动过程,分别带动两组圆环框相对转动,圆环框顶部齿牙二分别与四组齿轮二啮合,实现齿轮二及转轴同向转动,每组转轴转动的同时分别通过牵引连杆一
及连杆二以及同侧的置物网框边缘上下浮动,以此类推,在四组牵引件共同作用下,实现置物网框上下往复运动,当置物网框向下贯穿矩形浸料槽而沉降至反应箱内时,双氧水通过网孔及排料孔渗透至置物网框内部并与正极碎片接触,以便对正极片表面物质进行氧化,随着转轴的持续转动,连杆一及连杆二牵引置物网框向上运动,由此,置物网框及其内部浸泡的正极碎片向上运动直至脱离反应箱,以便对置物网框内的多余的氧化液沥干排出,实现对置物网框内部正极片的重复淘洗,提高其氧化效率;
9.s4:经过氧化后,产生有部分杂质颗粒物及磷酸铁溶液,其中颗粒物通过置物网框混入在反应箱内部并位于过滤板上端,当利用排液管将磷酸铁溶液排出时,杂质颗粒物被阻挡在过滤板上层,由此实现杂质与磷酸铁溶液的分离,以此为后续除杂减轻负担;
10.s5:磷酸铁溶液导出后,再对初步生成的磷酸铁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电池粉进行除杂、萃取,得到纯正的磷酸铁溶液,而后再对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磷盐、锂盐,在草酸的催化作用下生成磷酸铁正极材料。
11.进一步的,所述反应箱一侧面靠近顶部位置分别设置有通气口及通液口,且反应箱底部中心处设置有排液管,所述反应箱顶面两侧处分别开设有矩形浸料槽,每组所述矩形浸料槽分别设置有辅助浸泡件,两组所述辅助浸泡件之间共同设置有搅拌件;
12.其中,所述搅拌件包括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设置在反应箱顶部中心处,所述双轴电机底部轴承延伸至反应箱内部并固定安装有搅拌杆,且搅拌杆底部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述双轴电机顶部轴承固定安装有齿轮一。
13.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浸泡件包括圆环框,所述圆环框设置在反应箱顶部位于矩形浸料槽的外环处,且圆环框底面前后端及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滑块,四组所述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反应箱顶面所开设的滑槽内部,所述圆环框外环面处等距离设置有若干组齿牙一,左右两组所述圆环框分别啮合在齿轮一两侧处。
14.进一步的,所述圆环框上端面等距离设置有若干组齿牙二,所述圆环框上端面位于前后及两侧处分别设置有牵引件,四组所述牵引件设置有矩形结构的置物网框。
15.进一步的,所述牵引件包括固定筒及适配的底座,四组所述固定筒分别通过底座固定安装在反应箱上端面位于矩形浸料槽槽口前后端及两侧,每组所述固定筒内部均贯穿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延伸至圆环框顶部并固定连接有齿轮二,且齿轮二与齿牙二啮合,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延伸至矩形浸料槽处并铰接有连杆一,且连杆一底部铰接有连杆二,所述连杆二底部延伸至矩形浸料槽内并与置物网框一侧面中心处铰接。
16.进一步的,所述置物网框底部内壁中心处转动连接有插筒,且插筒底部延伸至置物网框底部并设置有螺旋状的纹理,所述插筒外部靠近四组边角处分别固定安装有转片,且转片贴近置物网框的底部内壁,所述反应箱内部中段处设置有过滤板,且过滤板表面与两组插筒对应处分别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内壁纹路与插筒外部相适配。
17.进一步的,所述置物网框上端处卡接有顶框,且顶框前后端面靠近顶面处等距离设置有若干组排料孔,所述顶框底部内壁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插杆,且插杆底部插接在插筒内部。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9.1.本发明中,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通过双氧水氧化、二氧化碳浸提后产生的磷酸铁溶液,加入电池粉后除杂、萃取,加入一定量的磷盐、锂盐,在草酸的催化下生成磷酸铁正
极材料,有效提高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再生处理效率。
20.2.本发明通过设置反应箱、辅助浸泡件及搅拌件,双轴电机驱动搅拌杆及搅拌叶片对反应箱内注入的溶液进行充分搅拌,齿轮一带动两组圆环框相对转动,圆环框顶部齿牙二分别与四组齿轮二及转轴啮合、转动,每组转轴转动的同时同侧的置物网框边缘上下浮动,由此,在四组牵引件共同作用下,实现置物网框上下往复运动,当置物网框向下贯穿矩形浸料槽而沉降至反应箱内时,双氧水通过网孔及排料孔渗透至置物网框内部并与正极碎片接触,以便对正极片表面物质进行氧化,随着转轴的持续转动,置物网框向上运动直至脱离反应箱,如此反复,实现对置物网框内部正极片的重复淘洗,加快反应速率,并且实现对置物网框内的多余的氧化液沥干排出,减少溶液浪费,提高回收效率。
21.3.本发明通过设置过滤板、螺纹孔及插筒组件,其与辅助浸泡件配合,随着置物网框的沉降,插筒底部插入对应的螺纹孔内部并带动若干组转片同步转动,转片对置物网框内的正极碎片搅动,减少碎片之间的重叠而影响反应效果,以进一步加快正极片与溶液的反应速率;同时,经过氧化后产生部分杂质颗粒物及磷酸铁溶液,其中颗粒物通过置物网框混入在反应箱内部并位于过滤板上端,当利用排液管将磷酸铁溶液排出时,杂质颗粒物被阻挡在过滤板上层,实现杂质与磷酸铁溶液的分离,以此为后续除杂减轻负担。
附图说明
22.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发明反应箱的剖视图;
25.图3为本发明反应箱的俯视图;
26.图4为本发明辅助浸泡件的剖视图;
27.图5为本发明置物网框的俯视图;
28.图6为本发明置物网框、顶框及过滤板拆分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反应箱;101、通气口;102、通液口;103、排液管;2、矩形浸料槽;3、辅助浸泡件;31、圆环框;32、滑块;33、滑槽;34、齿牙一;35、齿牙二;36、牵引件;361、固定筒;362、转轴;363、齿轮二;364、连杆一;365、连杆二;37、置物网框;38、转片;4、搅拌件;41、双轴电机;42、搅拌杆;43、搅拌叶片;44、齿轮一;5、插筒;6、过滤板;7、螺纹孔;8、顶框;9、排料孔;10、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1.实施例一:
32.请参阅图1-6所示,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再生处理工艺,反应箱1一侧面靠近顶部位置分别设置有通气口101及通液口102,且反应箱1底部中心处设置有排液管103,反应箱1顶面两侧处分别开设有矩形浸料槽2,每组矩形浸料槽2分别设置有辅助浸泡件3,两
组辅助浸泡件3之间共同设置有搅拌件4;其中,搅拌件4包括双轴电机41,双轴电机41设置在反应箱1顶部中心处,双轴电机41底部轴承延伸至反应箱1内部并固定安装有搅拌杆42,且搅拌杆42底部设置有搅拌叶片43,双轴电机41顶部轴承固定安装有齿轮一44
33.辅助浸泡件3包括圆环框31,圆环框31设置在反应箱1顶部位于矩形浸料槽2的外环处,且圆环框31底面前后端及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滑块32,四组滑块32分别滑动连接在反应箱1顶面所开设的滑槽33内部,圆环框31外环面处等距离设置有若干组齿牙一34,左右两组圆环框31分别啮合在齿轮一44两侧处;圆环框31上端面等距离设置有若干组齿牙二35,圆环框31上端面位于前后及两侧处分别设置有牵引件36,四组牵引件36设置有矩形结构的置物网框37。牵引件36包括固定筒361及适配的底座,四组固定筒361分别通过底座固定安装在反应箱1上端面位于矩形浸料槽2槽口前后端及两侧,每组固定筒361内部均贯穿设置有转轴362,转轴362一端延伸至圆环框31顶部并固定连接有齿轮二363,且齿轮二363与齿牙二35啮合,转轴362的另一端延伸至矩形浸料槽2处并铰接有连杆一364,且连杆一364底部铰接有连杆二365,连杆二365底部延伸至矩形浸料槽2内并与置物网框37一侧面中心处铰接。
34.首先利用通液口102对反应箱1内部注入定量的双氧水以及利用通气口101注入定量的二氧化碳,再上提顶框8,迫使顶框8与置物网框37之间存在间隙,将与预处理的正极片搁置在置物网框37处,接着启动双轴电机41,利用搅拌杆42及搅拌叶片43对反应箱1内注入的溶液进行充分搅拌,以便溶液充分融合;与此同时,齿轮一44随双轴电机41转动,分别带动两组圆环框31相对转动,圆环框31顶部齿牙二35分别与四组齿轮二363啮合,实现齿轮二363及转轴362同向转动,每组转轴362转动的同时分别通过牵引连杆一364及连杆二365以及同侧的置物网框37边缘上下浮动,以此类推,在四组牵引件36共同作用下,实现置物网框37上下往复运动,当置物网框37向下贯穿矩形浸料槽2而沉降至反应箱1内时,双氧水通过网孔及排料孔9渗透至置物网框37内部并与正极碎片接触,以便对正极片表面物质进行氧化,随着转轴362的持续转动,连杆一364及连杆二365牵引置物网框37向上运动,由此,置物网框37及其内部浸泡的正极碎片向上运动直至脱离反应箱1,以便对置物网框37内的多余的氧化液沥干排出,实现对置物网框37内部正极片的重复淘洗,提高其氧化效率。
35.实施例二:
36.请参阅图2、图5和图6所示,置物网框37底部内壁中心处转动连接有插筒5,且插筒5底部延伸至置物网框37底部并设置有螺旋状的纹理,插筒5外部靠近四组边角处分别固定安装有转片38,且转片38贴近置物网框37的底部内壁,反应箱1内部中段处设置有过滤板6,且过滤板6表面与两组插筒5对应处分别开设有螺纹孔7,且螺纹孔7内壁纹路与插筒5外部相适配;置物网框37上端处卡接有顶框8,且顶框8前后端面靠近顶面处等距离设置有若干组排料孔9,顶框8底部内壁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插杆10,且插杆10底部插接在插筒5内部。
37.随着置物网框37的沉降,插筒5底部插入对应的螺纹孔7内部并带动若干组转片38同步转动,由此转片38对置物网框37内的正极碎片搅动,减少碎片之间的重叠而影响反应效果,以进一步加快正极片与溶液的反应速率;同时,经过氧化后产生部分杂质颗粒物及磷酸铁溶液,其中颗粒物通过置物网框37混入在反应箱1内部并位于过滤板6上端,当利用排液管103将磷酸铁溶液排出时,杂质颗粒物被阻挡在过滤板6上层,由此实现杂质与磷酸铁溶液的分离,以此为后续除杂减轻负担。
38.实施例三:
39.本实施例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再生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40.s1:首先对封装的磷酸铁锂电池进行批量放电处理后,切割磷酸铁锂电池的铝壳体,将外覆有塑料薄膜的电芯与铝壳体分离,再剥除电芯外覆的塑料薄膜,去除电解液,获得电芯;并在电芯中取出磷酸铁锂电池正极片,通过机械力与热场共同作用的物理方法,将磷酸铁锂电池正极片的磷酸铁锂材料从铝箔上分离下来,而后通过机械预热升温迫使残留的电极片上的电解液挥发,在完成预热后进行机械分离;
41.s2:再将收集的若干磷酸铁锂电池正极片撕碎后备用,再利用通液口102对反应箱1内部注入定量的双氧水以及利用通气口101注入定量的二氧化碳,接着上提顶框8,迫使顶框8与置物网框37之间存在间隙,便于将若干组正极碎片依次搁置在置物网框37处,并启动双轴电机41,利用搅拌杆42及搅拌叶片43对反应箱1内注入的溶液进行充分搅拌,以便溶液充分融合;
42.s3:而齿轮一44转动过程,分别带动两组圆环框31相对转动,圆环框31顶部齿牙二35分别与四组齿轮二363啮合,实现齿轮二363及转轴362同向转动,每组转轴362转动的同时分别通过牵引连杆一364及连杆二365以及同侧的置物网框37边缘上下浮动,以此类推,在四组牵引件36共同作用下,实现置物网框37上下往复运动,当置物网框37向下贯穿矩形浸料槽2而沉降至反应箱1内时,双氧水通过网孔及排料孔9渗透至置物网框37内部并与正极碎片接触,以便对正极片表面物质进行氧化,随着转轴362的持续转动,连杆一364及连杆二365牵引置物网框37向上运动,由此,置物网框37及其内部浸泡的正极碎片向上运动直至脱离反应箱1,以便对置物网框37内的多余的氧化液沥干排出,实现对置物网框37内部正极片的重复淘洗,提高其氧化效率;
43.s4:经过氧化后,产生有部分杂质颗粒物及磷酸铁溶液,其中颗粒物通过置物网框37混入在反应箱1内部并位于过滤板6上端,当利用排液管103将磷酸铁溶液排出时,杂质颗粒物被阻挡在过滤板6上层,由此实现杂质与磷酸铁溶液的分离,以此为后续除杂减轻负担;
44.s5:磷酸铁溶液导出后,再对初步生成的磷酸铁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电池粉进行除杂、萃取,得到纯正的磷酸铁溶液,而后再对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磷盐、锂盐,在草酸的催化作用下生成磷酸铁正极材料。
45.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再生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对封装的磷酸铁锂电池进行批量放电处理后,切割磷酸铁锂电池的铝壳体,将外覆有塑料薄膜的电芯与铝壳体分离,再剥除电芯外覆的塑料薄膜,去除电解液,获得电芯;并在电芯中取出磷酸铁锂电池正极片,通过机械力与热场共同作用的物理方法,将磷酸铁锂电池正极片的磷酸铁锂材料从铝箔上分离下来,而后通过机械预热升温迫使残留的电极片上的电解液挥发,在完成预热后进行机械分离;s2:再将收集的若干磷酸铁锂电池正极片撕碎后备用,再利用通液口(102)对反应箱(1)内部注入定量的双氧水以及利用通气口(101)注入定量的二氧化碳,接着上提顶框(8),迫使顶框(8)与置物网框(37)之间存在间隙,便于将若干组正极碎片依次搁置在置物网框(37)处,并启动双轴电机(41),利用搅拌杆(42)及搅拌叶片(43)对反应箱(1)内注入的溶液进行充分搅拌,以便溶液充分融合;s3:而齿轮一(44)转动过程,分别带动两组圆环框(31)相对转动,圆环框(31)顶部齿牙二(35)分别与四组齿轮二(363)啮合,实现齿轮二(363)及转轴(362)同向转动,每组转轴(362)转动的同时分别通过牵引连杆一(364)及连杆二(365)以及同侧的置物网框(37)边缘上下浮动,以此类推,在四组牵引件(36)共同作用下,实现置物网框(37)上下往复运动,当置物网框(37)向下贯穿矩形浸料槽(2)而沉降至反应箱(1)内时,双氧水通过网孔及排料孔(9)渗透至置物网框(37)内部并与正极碎片接触,以便对正极片表面物质进行氧化,随着转轴(362)的持续转动,连杆一(364)及连杆二(365)牵引置物网框(37)向上运动,由此,置物网框(37)及其内部浸泡的正极碎片向上运动直至脱离反应箱(1),以便对置物网框(37)内的多余的氧化液沥干排出,实现对置物网框(37)内部正极片的重复淘洗,提高其氧化效率;s4:经过氧化后,产生有部分杂质颗粒物及磷酸铁溶液,其中颗粒物通过置物网框(37)混入在反应箱(1)内部并位于过滤板(6)上端,当利用排液管(103)将磷酸铁溶液排出时,杂质颗粒物被阻挡在过滤板(6)上层,由此实现杂质与磷酸铁溶液的分离,以此为后续除杂减轻负担;s5:磷酸铁溶液导出后,再对初步生成的磷酸铁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电池粉进行除杂、萃取,得到纯正的磷酸铁溶液,而后再对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磷盐、锂盐,在草酸的催化作用下生成磷酸铁正极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再生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箱(1)一侧面靠近顶部位置分别设置有通气口(101)及通液口(102),且反应箱(1)底部中心处设置有排液管(103),所述反应箱(1)顶面两侧处分别开设有矩形浸料槽(2),每组所述矩形浸料槽(2)分别设置有辅助浸泡件(3),两组所述辅助浸泡件(3)之间共同设置有搅拌件(4);其中,所述搅拌件(4)包括双轴电机(41),所述双轴电机(41)设置在反应箱(1)顶部中心处,所述双轴电机(41)底部轴承延伸至反应箱(1)内部并固定安装有搅拌杆(42),且搅拌杆(42)底部设置有搅拌叶片(43),所述双轴电机(41)顶部轴承固定安装有齿轮一(4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再生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浸泡件(3)包括圆环框(31),所述圆环框(31)设置在反应箱(1)顶部位于矩形浸料槽(2)的外环处,且圆环框(31)底面前后端及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滑块(32),四组所述滑块(32)分别滑动连接在反应箱(1)顶面所开设的滑槽(33)内部,所述圆环框(31)外环面处等距离
设置有若干组齿牙一(34),左右两组所述圆环框(31)分别啮合在齿轮一(44)两侧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再生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框(31)上端面等距离设置有若干组齿牙二(35),所述圆环框(31)上端面位于前后及两侧处分别设置有牵引件(36),四组所述牵引件(36)设置有矩形结构的置物网框(3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再生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件(36)包括固定筒(361)及适配的底座,四组所述固定筒(361)分别通过底座固定安装在反应箱(1)上端面位于矩形浸料槽(2)槽口前后端及两侧,每组所述固定筒(361)内部均贯穿设置有转轴(362),所述转轴(362)一端延伸至圆环框(31)顶部并固定连接有齿轮二(363),且齿轮二(363)与齿牙二(35)啮合,所述转轴(362)的另一端延伸至矩形浸料槽(2)处并铰接有连杆一(364),且连杆一(364)底部铰接有连杆二(365),所述连杆二(365)底部延伸至矩形浸料槽(2)内并与置物网框(37)一侧面中心处铰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再生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网框(37)底部内壁中心处转动连接有插筒(5),且插筒(5)底部延伸至置物网框(37)底部并设置有螺旋状的纹理,所述插筒(5)外部靠近四组边角处分别固定安装有转片(38),且转片(38)贴近置物网框(37)的底部内壁,所述反应箱(1)内部中段处设置有过滤板(6),且过滤板(6)表面与两组插筒(5)对应处分别开设有螺纹孔(7),且螺纹孔(7)内壁纹路与插筒(5)外部相适配。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再生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网框(37)上端处卡接有顶框(8),且顶框(8)前后端面靠近顶面处等距离设置有若干组排料孔(9),所述顶框(8)底部内壁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插杆(10),且插杆(10)底部插接在插筒(5)内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电池材料再生技术领域,具体为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再生处理工艺,所述牵引件包括固定筒及适配的底座,四组所述固定筒分别通过底座固定安装在反应箱上端面位于矩形浸料槽槽口前后端及两侧,每组所述固定筒内部均贯穿设置有转轴。本发明通过该工艺,有效提高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再生处理效率;设置反应箱、辅助浸泡件及搅拌件,实现对正极片的重复淘洗,加快反应速率,方便对置物框内多余的氧化液沥干排出,减少溶液浪费,提高回收效率;通过设置过滤板、螺纹孔及插筒组件,其与辅助浸泡件配合,不仅减少碎片之间的重叠而影响反应效果,进一步加快正极片与溶液的反应速率;并且实现杂质与磷酸铁溶液的分离,为后续除杂减轻负担。除杂减轻负担。除杂减轻负担。
技术研发人员:徐厚宝 姚送送 耿樊辉 王兴龙 朱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南都华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2
技术公布日:2023/8/2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