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22
阅读:168
评论:0
1.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尤其指一种具有较佳操作手感的按键。
背景技术:
2.键盘的空白键长度会远大于一般字符的按键。一般的字符按键利用剪刀脚机构作为其键帽的复位机制;传统空白键的键帽长度太长,剪刀脚机构不足以承托空白键帽平稳升降,故需额外安装平衡杆(link bar)才能使空白键帽随着剪刀脚机构的作动进行相应升降。然而,传统空白键即使安装平衡杆去搭配剪刀脚机构,其按压时的边角手感始终明显差于一般字符按键的边角手感,如美国专利us 6,056,459。现有的一种解决方案为将空白键的键帽拆分成两个部分,藉由缩小空白键帽的尺寸来改善手感,但其看似两个独立的按键,故外观美感不佳,难具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佳操作手感的按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按键,其包含有底板、薄膜电路板、第一按键单元、第二按键单元以及包覆件。该薄膜电路板设置于该底板。该薄膜电路板具有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该第一按键单元包含第一键帽、第一剪刀脚机构以及第一弹性复位件。该第一剪刀脚机构承托该第一键帽使其相对该第一开关上下移动。该第一弹性复位件设置在该薄膜电路板与该第一键帽之间。该第一弹性复位件具有对齐于该第一开关的第一抵顶部。该第二按键单元包含第二键帽、第二剪刀脚机构以及第二弹性复位件。该第二剪刀脚机构承托该第二键帽使其相对该第二开关上下移动。该第二弹性复位件设置在该薄膜电路板与该第二键帽之间。该第二弹性复位件具有对齐于该第二开关的第二抵顶部。该包覆件具有容置空间以同时覆盖该第一键帽与该第二键帽。该第一开关受该第一抵顶部触发所产生的第一输入信号相同于该第二开关受该第二抵顶部触发所产生的第二输入信号。
5.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包覆件包含顶部以及多个侧部,该多个侧部分别设置在该顶部的各侧边以环绕形成该容置空间。
6.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顶部为全平面结构,该顶部覆盖该第一键帽、该第二键帽以及该第一键帽与该第二键帽之间的缝隙。
7.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键帽与该第二键帽以黏胶贴附于该顶部的不同区域。
8.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键帽的邻近该第二键帽的一侧形成导角结构。
9.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键帽为平板结构或为具有凹陷空间的盖状结构。
10.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包覆件为延展性材料制作,该包覆件的一区域受压致使该第一键帽上下移动时,该包覆件拉伸形变以避免牵引该第二键帽受压下移。
11.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键帽分离于该第二键帽、或以可分离方式贴齐该第二键帽。
12.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薄膜电路板进一步具有第三开关,该按键进一步包含有第三按键单元,该第三按键单元包含第三键帽、第三剪刀脚机构以及第三弹性复位件,该第三剪刀脚机构承托该第三键帽使其相对该第三开关上下移动,该第三弹性复位件设置在该薄膜电路板与该第三键帽之间,且该第三弹性复位件具有对齐于该第三开关的第三抵顶部,该包覆件的该容置空间覆盖该第一键帽、该第二键帽与该第三键帽,该第三开关受该第三抵顶部触发所产生的第三输入信号相同于该第一输入信号和该第二输入信号。
13.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键帽、该第二键帽与该第三键帽以直线排列方式设置在该包覆件内。
14.本发明利用包覆件覆盖按键的多个按键单元,包覆件具有延展性以使各按键单元受压时不会影响到相邻按键单元,并且每一个按键单元受压时皆会产生相同的输入信号。本发明的按键不需使用平衡杆,可利用剪刀脚机构作为按键单元的升降支撑机制,既能兼顾较佳的边角操作手感、也能维持完整外观以提供较佳美感。
15.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键盘的外观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键盘的按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按键的元件爆炸示意图。
19.图4与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按键于不同变化态样的结构侧视图。
20.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按键于另一变化态样的结构侧视图。
21.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按键的元件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23.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键盘10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键盘10的其中一按键12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按键12的元件爆炸图。键盘10可具有全包覆保护膜,用来包覆诸如一倍键或多倍键的所有按键。按键12较佳为键盘10的多倍数键,例如空白键,然实际应用不限于此。按键12的内部可具有多个按键单元,但使用全包覆保护膜覆盖在前述多个按键单元上,故其外观仍可呈现空白键的常见外观,并且维持顺畅的操作手感。
24.按键12可包含底板14、薄膜电路板16、第一按键单元18、第二按键单元20以及包覆件22。底板14可为铁件,用来承载按键12的零组件。薄膜电路板16可设置在底板14上,并且具有对应于按键单元的数量的开关,例如第一开关24与第二开关26。第一按键单元18可包含第一键帽28、第一剪刀脚机构30以及第一弹性复位件32。第一剪刀脚机构30安装在底板14,并可承托第一键帽28使其相对第一开关24上下移动。第一弹性复位件32则可设置在薄膜电路板16与第一键帽28之间。第一弹性复位件32具有对齐于第一开关24的第一抵顶部34。
25.相应地,第二按键单元20可包含第二键帽36、第二剪刀脚机构38以及第二弹性复
位件40。第二剪刀脚机构38安装在底板14,并可承托第二键帽36使其相对第二开关26上下移动。第二弹性复位件40则可设置在薄膜电路板16与第二键帽36之间。第二弹性复位件40可具有对齐于第二开关26的第二抵顶部42。包覆件22为前述全包覆保护膜,其具有容置空间44以同时覆盖第一键帽28与第二键帽36。包覆件22可由延展性材料制作。因此,包覆件22的特定区域(例如左边区域)受压致使第一键帽28上下移动时,包覆件22会拉伸形变以避免牵引第二键帽36受压下移。
26.请参阅图4与图5,图4与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按键12于不同变化态样的结构侧视图。包覆件22可包含顶部46以及多个侧部48。多个侧部48分别设置在顶部46的各侧边以环绕形成容置空间44。容置空间44的形状与尺寸依按键单元的数量与排列方式而定,不限于图示实施态样。如图4所示,第一键帽28可能实质分离于第二键帽36,故包覆件22的顶部46可覆盖第一键帽28、第二键帽36以及第一键帽28与第二键帽36之间的缝隙i。或者,如图5所示,第一键帽28也能以可分离方式贴齐第二键帽36,如此一来,此实施态样的第一键帽28与第二键帽36之间不具空隙,包覆件22的顶部46包覆于第一键帽28和第二键帽36。
27.一般来说,包覆件22的顶部46可为全平面结构,因此可紧密贴附于第一键帽28和第二键帽36的顶面;第一键帽28与第二键帽36可利用黏胶或其它任意方式贴附在顶部46的两相邻区域。如图4与图5所示,第一键帽28和第二键帽36可为具有凹陷空间的盖状结构,意即第一键帽28与第二键帽36的顶面贴附于包覆件22的顶部46,第一键帽28与第二键帽36的侧面贴附于包覆件22的侧部48,然实际应用不限于此。请参阅图6,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按键12于另一变化态样的结构侧视图。此实施态样的第一键帽28与第二键帽36可为平板结构,故第一键帽28与第二键帽36的顶面贴附于包覆件22的顶部46,但是没有贴附包覆件22的侧部48。
28.请再参阅图5,若第一键帽28可分离地贴齐第二键帽36,按键12较佳会在第一键帽28的邻近第二键帽36的一侧形成导角结构50;导角结构50的设计是为了避免第一键帽28受压下移时,会因结构干涉牵引第二键帽36同步移动。第二键帽36的邻近第一键帽28的一侧也可相应形成导角结构52。导角结构52的功能如同导角结构50,避免第二键帽36受压下移时牵引第一键帽28移动。
29.第一实施例中,第一按键单元18与第二按键单元20皆属于同一按键12的内部构件,故第一按键单元18受压致使第一抵顶部34触发第一开关24所产生的第一输入信号,会相同于第二按键单元20受压致使第二抵顶部42触发第二开关26所产生的第二输入信号。如前所述,包覆件22具有延展性,故按压按键12的左方区域时,只有第一按键单元18会受压作动而驱使第一开关24产生第一输入信号;按压按键12的右方区域时,只有第二按键单元20会受压作动而驱使第二开关26产生第二输入信号。按键12的左方区域或右方区域受压,虽然是不同的按键单元受压作动,但分别生成的第一输入信号或第二输入信号会具有相同的指令内容。
30.请参阅图7,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按键12a的元件爆炸图。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具有相同编号的元件具有相同的结构与功能,于此不再重复说明。按键12a的薄膜电路板16a进一步具有第三开关54。按键12a则进一步包含第三按键单元56,第三按键单元56设置在第一按键单元18与第二按键单元20(亦即前述多个按键单元)之间。第三按键单元56也可以设置在多个按键单元的最左侧或最右侧,不限于图示实施态样。只要第一按键
单元18、第二按键单元20和第三按键单元56以直线排列方式设置在包覆件22内,皆属于本发明的设计范畴。第一按键单元18与第二按键单元20为前述多个按键单元的具体实施例,从而第三按键单元56既可以设置于前述多个按键单元之间,也可以设置于前述多个按键单元的旁侧,只要第三按键单元56与前述多个按键单元以直线排列方式设置于包覆件内即可。
31.第三按键单元56可包含第三键帽58、第三剪刀脚机构60以及第三弹性复位件62。第三剪刀脚机构60安装在底板14,并可承托第三键帽58使其相对第三开关54上下移动。第三弹性复位件62可设置在薄膜电路板16a与第三键帽58之间,并且具有对齐于第三开关54的第三抵顶部64。第三开关54受第三抵顶部64触发所产生的第三输入信号可相同于第一输入信号和第二输入信号。包覆件22的容置空间44可同时覆盖第一键帽28、第二键帽36与第三键帽58。
32.如图2所示实施态样,第一按键单元18与第二按键单元20可为尺寸相同或不同的倍数键,例如皆为一倍键、或皆为两倍键、或为一倍键与两倍键的组合。如图7所示实施态样,第一按键单元18与第二按键单元20为一倍键,第三按键单元56则可为两倍键或三倍键。该些倍数键的组合变化依按键12的设计需求而定。按键12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按键单元,且该些按键单元可为尺寸彼此相同或相异的倍数键。
33.综上所述,本发明利用包覆件覆盖按键的多个按键单元,包覆件具有延展性以使各按键单元受压时不会影响到相邻按键单元,并且每一个按键单元受压时皆会产生相同的输入信号。本发明的按键不需使用平衡杆,可利用剪刀脚机构作为按键单元的升降支撑机制,既能兼顾较佳的边角操作手感、也能维持完整外观以提供较佳美感。
34.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按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底板;薄膜电路板,设置于该底板,该薄膜电路板具有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第一按键单元,其包含:第一键帽;第一剪刀脚机构,承托该第一键帽使其相对该第一开关上下移动;以及第一弹性复位件,设置在该薄膜电路板与该第一键帽之间,该第一弹性复位件具有对齐于该第一开关的第一抵顶部;第二按键单元,其包含:第二键帽;第二剪刀脚机构,承托该第二键帽使其相对该第二开关上下移动;以及第二弹性复位件,设置在该薄膜电路板与该第二键帽之间,该第二弹性复位件具有对齐于该第二开关的第二抵顶部;以及包覆件,具有容置空间以同时覆盖该第一键帽与该第二键帽,该第一开关受该第一抵顶部触发所产生的第一输入信号相同于该第二开关受该第二抵顶部触发所产生的第二输入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包覆件包含顶部以及多个侧部,该多个侧部分别设置在该顶部的各侧边以环绕形成该容置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顶部为全平面结构,该顶部覆盖该第一键帽、该第二键帽以及该第一键帽与该第二键帽之间的缝隙。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键帽与该第二键帽以黏胶贴附于该顶部的不同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键帽的邻近该第二键帽的一侧形成导角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键帽为平板结构或为具有凹陷空间的盖状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包覆件为延展性材料制作,该包覆件的一区域受压致使该第一键帽上下移动时,该包覆件拉伸形变以避免牵引该第二键帽受压下移。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键帽分离于该第二键帽、或以可分离方式贴齐该第二键帽。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薄膜电路板进一步具有第三开关,该按键进一步包含有第三按键单元,该第三按键单元包含第三键帽、第三剪刀脚机构以及第三弹性复位件,该第三剪刀脚机构承托该第三键帽使其相对该第三开关上下移动,该第三弹性复位件设置在该薄膜电路板与该第三键帽之间,且该第三弹性复位件具有对齐于该第三开关的第三抵顶部,该包覆件的该容置空间覆盖该第一键帽、该第二键帽与该第三键帽,该第三开关受该第三抵顶部触发所产生的第三输入信号相同于该第一输入信号和该第二输入信号。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键帽、该第二键帽与该第三键帽以
直线排列方式设置在该包覆件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按键,其包含有底板、薄膜电路板、第一按键单元、第二按键单元以及包覆件。薄膜电路板设置于底板。薄膜电路板具有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第一按键单元的第一弹性复位件具有对齐于第一开关的第一抵顶部。第二按键单元的第二弹性复位件具有对齐于第二开关的第二抵顶部。包覆件具有容置空间以同时覆盖第一按键单元与第二按键单元。第一开关受第一抵顶部触发所产生的第一输入信号相同于第二开关受第二抵顶部触发所产生的第二输入信号。本发明的按键不需使用平衡杆,可利用剪刀脚机构作为按键单元的升降支撑机制,既能兼顾较佳的边角操作手感、也能维持完整外观以提供较佳美感。美感。美感。
技术研发人员:赖政宏 李哲纬 李奇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08
技术公布日:2023/8/2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