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的翻缸出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24
阅读:132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色母粒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漏的翻缸出料结构。
背景技术:
2.色母粒是由高比例的颜料或添加剂与热塑性树脂,经良好分散而成的塑料着色剂,其所选用的树脂对着色剂具有良好润湿和分散作用,并且与被着色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色母粒在生产时,需要通过翻缸装置将各种材料混合在一起。
3.现有的翻缸结构在进行出料时,极易出现漏料的情况,继而造成损失,并且一般翻缸装置只具有单纯的引流板,使得在出料时,原料极易留在引流板上,造成原料的浪费,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防漏的翻缸出料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漏的翻缸出料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了一般翻缸结构出料时极易发生漏料,和原料留在引流板上造浪费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漏的翻缸出料结构,包括底座、支撑板和第二电机,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的顶部左右两侧,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右侧壁,所述支撑板的内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壁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转轴的末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缸体,所述缸体的前侧壁上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缸体的前侧壁上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缸体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缸盖,所述缸盖的顶部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后侧壁开设有插槽,所述缸盖的顶部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内腔后侧壁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侧壁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螺杆的外侧壁前侧螺接有插销,所述第二固定块的顶部后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转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转动。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所述底座的顶部中间处固定连接有引流板,所述引流板的内腔左右侧壁开设有移动槽。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引流板的后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末端贯穿所述引流板并延伸至所述移动槽的内腔前侧壁。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丝杆的外侧壁螺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推板。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内腔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插销的底部。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末端贯穿所述支撑板并延伸至所述支撑板的内侧壁,且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转动。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该防漏的翻缸出料结构,通过合上缸盖,使得插销对准插槽,再通过转动旋钮带动转动杆转动,使得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继而带动螺杆转动,通过螺杆转动,同时配合滑块在滑槽中滑动,使得插销逐渐伸出第二固定块并插接在插槽中,进而使缸盖进行锁紧,以避免翻缸装置在出料时,原料从缸口处泄漏,从而使翻缸装置具有防漏的能力,避免造成损失。
18.2、该防漏的翻缸出料结构,通过启动第一电机,使其带动丝杆转动,通过丝杆带动移动块在移动槽中移动,使得推板在引流板内侧移动,继而使得推板将残留在引流板的原料推走,从而避免出现原料残留在引流板上,避免造成浪费。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漏的翻缸出料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漏的翻缸出料结构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漏的翻缸出料结构的右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漏的翻缸出料结构的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00、底座;110、引流板;120、移动槽;130、第一电机;140、丝杆;150、移动块;160、推板;200、支撑板;210、转轴;211、第一齿轮;220、缸体;221、出料口;230、挡板;240、缸盖;250、第一固定块;251、插槽;260、第二固定块;261、滑槽;262、滑块;270、螺杆;271、第一锥齿轮;280、插销;290、转动杆;291、旋钮;292、第二锥齿轮;300、第二电机;310、连接轴;320、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漏的翻缸出料结构,具有防漏的能力,和避免出现原料残留在引流板上,请参阅图1-4,包括底座100、支撑板200和第二电机300;
28.请参阅图1-3,底座100用于安装支撑板200;
29.请再次参阅图1-4,支撑板200固定连接在底座100的顶部左右两侧,支撑板200的内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210,转轴210用于缸体220翻转,转轴210的外侧壁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11,第一齿轮211用于带动转轴210转动,转轴210的末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缸体220,缸体220用于混合色母粒原料,缸体220的前侧壁上侧开设有出料口221,出料口221用于出料,缸体220的前侧壁上侧固定连接有挡板230,挡板230用于初步引导出料方向,缸体220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缸盖240,缸盖240用于密封缸体220,缸盖240的顶部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250,第一固定块250用于开设插槽251,第一固定块250的后侧壁开设有插槽251,插槽251用于插接插销280,缸盖240的顶部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260,第二固定块260用于安装螺杆270,第二固定块260的内腔后侧壁转动连接有螺杆270,螺杆270用于带动插销280移动,螺杆270的外侧壁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71,第一锥齿轮271用于带动螺杆270转动,螺杆270的外侧壁前侧螺接有插销280,插销280用于锁紧缸盖240,第二固定块260的顶部后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90,转动杆290用于带动第二锥齿轮292转动,转动杆29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旋钮291,旋钮291用于带动转动杆290转动,转动杆29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92,第二锥齿轮292与第一锥齿轮271啮合转动,第二锥齿轮292用于带动第一锥齿轮271转动,通过转动旋钮291带动第二锥齿轮292转动,使得第一锥齿轮271带动螺杆270转动,继而使得插销280插接在插槽251中;
30.请参阅图1-2,第二电机300固定连接在支撑板200的右侧壁,第二电机300用于带动缸体220翻转;
31.综上所述,从而使翻缸装置具有防漏的能力,避免造成损失。
32.请再次参阅图1-3,底座100的顶部中间处固定连接有引流板110,引流板110的内腔左右侧壁开设有移动槽120,通过引流板110可以原料进行导向。
33.请参阅图3,引流板110的后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30,第一电机130的动力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丝杆140,丝杆140的末端贯穿引流板110并延伸至移动槽120的内腔前侧壁,通过第一电机130可以带动丝杆140转动。
34.请再次参阅图1-3,丝杆140的外侧壁螺接有移动块150,移动块150的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推板160,通过丝杆140带动移动块150移动,使得推板160进行移动。
35.请参阅图3-4,第二固定块260的内腔底部开设有滑槽261,滑槽26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262,滑块262固定连接在插销280的底部,通过滑块262在滑槽261中移动,使得插销280能够平稳移动。
36.请再次参阅图1-2,第二电机300的动力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310,连接轴310的末端贯穿支撑板200并延伸至支撑板200的内侧壁,且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320,第二齿轮320与第一齿轮211啮合转动,通过第二电机300带动第二齿轮320转动,使得第二齿轮320带动第一齿轮211转动,继而使得缸体220进行翻转。
37.综上所述,从而避免出现原料残留在引流板110上,避免造成浪费。
38.在具体的使用时,本技术领域人员首先将色母粒原料放入缸体220,再对原料进行混合搅拌,出料时,合上缸盖240,并通过转动旋钮291带动转动杆290转动,使得第二锥齿轮292带动第一锥齿轮271进行转动,继而带动螺杆270转动,通过螺杆270转动,同时配合滑块262在滑槽261中滑动,使得插销280逐渐伸出第二固定块260并插接在插槽251中,进而锁紧缸盖240,随后启动第二电机300,使其通过连接轴310带动第二齿轮320进行转动,通过第二齿轮320带动第一齿轮211,使得转轴210带动缸体220进行翻转出料,随后混合的原料从出料口221处流出到引流板110上,最后通过启动第一电机130,使其带动丝杆140转动,进而使得移动块150带动推板160移动,通过推板160将残留在引流板110上的原料推出。
39.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漏的翻缸出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0)、支撑板(200)和第二电机(300),所述支撑板(200)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100)的顶部左右两侧,所述第二电机(300)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200)的右侧壁,所述支撑板(200)的内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210),所述转轴(210)的外侧壁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11),所述转轴(210)的末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缸体(220),所述缸体(220)的前侧壁上侧开设有出料口(221),所述缸体(220)的前侧壁上侧固定连接有挡板(230),所述缸体(220)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缸盖(240),所述缸盖(240)的顶部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250),所述第一固定块(250)的后侧壁开设有插槽(251),所述缸盖(240)的顶部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260),所述第二固定块(260)的内腔后侧壁转动连接有螺杆(270),所述螺杆(270)的外侧壁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71),所述螺杆(270)的外侧壁前侧螺接有插销(280),所述第二固定块(260)的顶部后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90),所述转动杆(29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旋钮(291),所述转动杆(29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92),所述第二锥齿轮(292)与所述第一锥齿轮(271)啮合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的翻缸出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的顶部中间处固定连接有引流板(110),所述引流板(110)的内腔左右侧壁开设有移动槽(1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漏的翻缸出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板(110)的后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30),所述第一电机(130)的动力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丝杆(140),所述丝杆(140)的末端贯穿所述引流板(110)并延伸至所述移动槽(120)的内腔前侧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漏的翻缸出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140)的外侧壁螺接有移动块(150),所述移动块(150)的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推板(16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的翻缸出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块(260)的内腔底部开设有滑槽(261),所述滑槽(26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262),所述滑块(262)固定连接在所述插销(280)的底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的翻缸出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300)的动力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310),所述连接轴(310)的末端贯穿所述支撑板(200)并延伸至所述支撑板(200)的内侧壁,且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320),所述第二齿轮(320)与所述第一齿轮(211)啮合转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色母粒生产技术领域的一种防漏的翻缸出料结构,包括底座、支撑板和第二电机,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的顶部左右两侧,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右侧壁,所述支撑板的内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壁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转轴的末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缸体,所述缸体的前侧壁上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缸体的前侧壁上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缸体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缸盖,所述缸盖的顶部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该防漏的翻缸出料结构,结构设计合理,使翻缸装置具有防漏的能力,避免造成损失,并且避免出现原料残留在引流板上。并且避免出现原料残留在引流板上。并且避免出现原料残留在引流板上。
技术研发人员:杨天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恒泰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8
技术公布日:2023/8/17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喷淋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建筑构件的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