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蒸汽用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24
阅读:120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蒸汽用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在植物提取物、化工制药领域中,通常会用到反应釜或者蒸发器对植物、反应原料或者中间体等物料进行加热,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换热后的二次蒸汽,如何直接排放,造成了能源的浪费。现有技术中采用换热器对这部分二次蒸汽进行降温冷凝,但是冷凝效果低,同时还增加了对冷却水的消耗。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开发一种二次蒸汽用冷却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二次蒸汽用冷却系统,利用该冷却系统可以将二次蒸汽进行冷凝回收,大大提高了冷凝效果,同时还降低了对冷凝水的消耗。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二次蒸汽用冷却系统,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底部一侧设有蒸汽进口,所述本体的顶部设有冷水进管和排空口,所述本体的底部设有冷凝水出口;所述冷水进管的下方设有冷水分布器,所述冷水分布器的下方设有多个冷水分布部件;所述排空口连通真空装置;所述冷凝水出口连通冷水进管。
6.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冷水分布器的形状为斗笠形,所述冷水分布器的上部通过连接杆固定在所述冷水进管的外壁上,所述冷水分布器的顶部与所述冷水进管的端部设有1-2cm的间隙。
7.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冷水分布器的外壁上等间距设有多个凸棱,相邻两个凸棱之间设有冷水通道。
8.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冷水分布部件包括冷水分布板,所述冷水分布板的端部设有挡板,所述冷水分布板上均匀设有多个冷水分布孔。
9.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多个所述冷水分布部件的数量为4-8个,多个所述冷水分布部件交替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两侧内壁上,且每个冷水分布部件的非固定端与本体相邻的内壁之间设有3-5cm的间隙。
10.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真空装置包括缓存罐,所述缓存罐的排空口连通真空泵。
11.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由于二次蒸汽用冷却系统,包括本体,本体的底部一侧设有蒸汽进口,本体的顶部设有冷水进管和排空口,本体的底部设有冷凝水出口;冷水进管的下方设有冷水分布器,冷水分布器的下方设有多个冷水分布部件;排空口连通真空装置;冷凝水出口连通冷水进管。在实际生产中,待冷凝的二次蒸汽从蒸汽进口进入本体的内部,冷水沿着冷水进管进入后
先经过冷水分布器均匀分散后,再经过多个冷水分布部件均匀分散,在重力的作用下自上而下流动并与自下而上流动的蒸汽接触交换热量,热蒸汽经过冷凝后形成的冷凝水从冷凝水出口排出后,可以通过输送泵再次沿着冷水进管进入本体内部用于冷凝蒸汽;二次蒸汽中未被冷凝的氮气等气体沿着排空口进入真空装置,最后进入尾气处理系统处理后排入大气中。上述结构的冷却系统,设计合理,待冷凝的二次蒸汽与冷水直接接触,并且经过冷水分布器以及冷水分布部件的均匀分散,使得冷水与二次蒸汽充分接触,延长了接触时间,提高了冷凝效率,同时还降低了对冷水的消耗。
13.由于冷水分布器的形状为斗笠形,冷水分布器的上部通过连接杆固定在冷水进管的外壁上,冷水分布器的顶部与冷水进管的端部设有1-2cm的间隙。冷水沿着冷水进管散落在冷水分布器的顶部后,穿过间隙沿着冷水分布器的外檐流下来。上述结构的冷水分布器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现了对冷水的均匀分散。
14.由于冷水分布器的外壁上等间距设有多个凸棱,相邻两个凸棱之间设有冷水通道。冷水沿着两个凸棱之间的冷水通道流向冷水分布部件。通过这一设计,保证冷水均匀分散。
15.由于冷水分布部件包括冷水分布板,冷水分布板的端部设有挡板,冷水分布板上均匀设有多个冷水分布孔。冷水分布器均匀分散后的冷水散落在冷水分布板上,穿过冷水分布孔后再流向下一个冷水分布板,同时自下而上的蒸汽穿过冷水分布孔均匀分散后与冷水充分接触交换热量。上述结构的冷水分布部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一方面实现了对冷水和蒸汽的均匀分散,另一方面促进冷水和蒸汽充分接触,降低了冷水和蒸汽的流速,延长了冷却时间,提高了冷却效率。
16.由于多个冷水分布部件的数量为4-8个,且冷水分布部件交替设置在本体的两侧内壁上,且每个冷水分布部件的非固定端与本体相邻的内壁之间设有3-5cm的间隙。这一设计,可有效防止冷水和蒸汽流通不畅,保证了冷凝效果。
17.由于真空装置包括缓存罐,缓存罐的排空口连通真空泵。在真空泵的作用下,未冷凝的氮气或者氨气在真空泵的作用通过排空口进入缓存罐,然后经过尾气处理系统处理后,再排入大气。上述真空装置实现了对未凝气体的收集。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二次蒸汽用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a处所示的放大图;
20.图3为图1中冷水分布部件的俯视图;
21.其中,1-本体,10-蒸汽进口,11-冷水进管,12-排空口,13-冷凝水出口,2-冷水分布器,20-凸棱,21-冷水通道,3-冷水分布部件,30-冷水分布板,300-冷水分布孔,31-挡板,4-真空装置,40-缓存罐,41-真空泵,5-连接杆,6-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3.一种二次蒸汽用冷却系统,如图1至图3共同所示,包括本体1,本体的底部一侧设有蒸汽进口10,本体的顶部设有冷水进管11和排空口12,本体1的底部设有冷凝水出口13;冷水进管11的下方设有冷水分布器2,冷水分布器2的下方设有多个冷水分布部件3;排空口12连通真空装置4(包括缓存罐40和真空泵41);冷凝水出口13连通冷水进管11。其中冷水分布器2的形状为斗笠形,冷水分布器2的上部通过连接杆5固定在冷水进管11的外壁上,冷水分布器2的顶部与冷水进管11的端部设有1-2cm的间隙;其中冷水分布部件3包括冷水分布板30(通过筋板6固定在本体的内部),冷水分布板的端部设有挡板31,冷水分布板30上均匀设有多个冷水分布孔300;
24.在实际生产中,待冷凝的二次蒸汽从蒸汽进口进入本体的内部,冷水沿着冷水进管散落在冷水分布器的顶部后,穿过间隙沿着冷水分布器的外檐流向多个冷水分布部件,穿过冷水分布板上的冷水分布孔,在重力的作用下自上而下流动并与自下而上流动的蒸汽接触交换热量,热蒸汽经过冷凝后形成的冷凝水从冷凝水出口排出后,可以通过输送泵再次沿着冷水进管进入本体内部用于冷凝蒸汽;二次蒸汽中未被冷凝的氮气等气体沿着排空口在真空泵的作用下进入缓存罐,最后进入尾气处理系统处理后排入大气中。上述结构的冷却系统,设计合理,待冷凝的二次蒸汽与冷水直接接触,并且经过冷水分布器以及冷水分布部件的均匀分散,使得冷水与二次蒸汽充分接触,延长了接触时间,提高了冷凝效率,同时还降低了对冷水的消耗。
25.其中冷水分布器2的外壁上等间距设有多个凸棱20,相邻两个凸棱之间设有冷水通道21。冷水沿着两个凸棱之间的冷水通道流向冷水分布部件。通过这一设计,保证冷水均匀分散。
26.其中多个冷水分布部件3的数量为4个(或5、6、7、8个),且冷水分布部件3交替设置在本体1的两侧内壁上,且每个冷水分布部件的非固定端与本体相邻的内壁之间设有3-5cm的间隙。这一设计,可有效防止冷水和蒸汽流通不畅,保证了冷凝效果。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二次蒸汽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底部一侧设有蒸汽进口,所述本体的顶部设有冷水进管和排空口,所述本体的底部设有冷凝水出口;所述冷水进管的下方设有冷水分布器,所述冷水分布器的下方设有多个冷水分布部件;所述排空口连通真空装置;所述冷凝水出口连通冷水进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蒸汽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分布器的形状为斗笠形,所述冷水分布器的上部通过连接杆固定在所述冷水进管的外壁上,所述冷水分布器的顶部与所述冷水进管的端部设有1-2cm的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二次蒸汽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分布器的外壁上等间距设有多个凸棱,相邻两个凸棱之间设有冷水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蒸汽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分布部件包括冷水分布板,所述冷水分布板的端部设有挡板,所述冷水分布板上均匀设有多个冷水分布孔。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二次蒸汽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冷水分布部件的数量为4-8个,且多个所述冷水分布部件交替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两侧内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蒸汽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装置包括缓存罐,所述缓存罐的排空口连通真空泵。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蒸汽用冷却系统,包括本体,本体的底部一侧设有蒸汽进口,本体的顶部设有冷水进管和排空口,本体的底部设有冷凝水出口;冷水进管的下方设有冷水分布器,冷水分布器的下方设有多个冷水分布部件;排空口连通真空装置;冷凝水出口连通冷水进管。上述结构的冷却系统,设计合理,待冷凝的二次蒸汽与冷水直接接触,并且经过冷水分布器以及冷水分布部件的均匀分散,使得冷水与二次蒸汽充分接触,延长了接触时间,提高了冷凝效率,同时还降低了对冷水的消耗。水的消耗。水的消耗。
技术研发人员:朱理平 王超 葛学军 程双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台市浩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0
技术公布日:2023/8/17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消能减震自复位钢结构柱脚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面条醒面箱的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