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勘探用物探仪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29
阅读:101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物探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质勘探用物探仪。
背景技术:
2.地质勘测仪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种科学活动,目的是通过研究地球表层和地下构造,探明地下各种矿产资源、地下水、地下岩土体性质、地质构造、地下水文地球物理信息等,为勘探开采、建筑工程、环境工程等领域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地质勘测仪广泛应用于石油、矿产、地质环境、水文地质等领域,而物探仪作为地质勘测所使用的主要仪器,地质勘测仪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地下资源的分布、储量和品质,为资源勘探和开采提供可靠的信息。它也可以用于地下水、地下岩土体等地质环境的调查和评估,为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此外,地质勘测仪也可以用于地震预警、灾害预警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3.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在使用物探仪对当前范围地质进行勘测前,需要将物探仪探杆间隔固定距离插入所探测地面,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地质勘探用物探仪,cn114706138a,包括背带、防护外壳、探测装置与移动装置,防护外壳的外侧壁安装有两个左右对称的背带,防护外壳的下端设置有移动装置,防护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探测装置,此外本发明能够解决:1.现有的地质勘探用物探仪只能通过一个物探仪进行探测,探测的效率低,并且现有的探测仪采用长条形结构,不方便携带,同时在探测过程中,采用人工手持的方式,容易大量消耗工人的体力。2.现有的地质勘探用物探仪在探测的过程中会扫到树枝或者小草,从而导致探测仪上沾上雨水或泥土,若不及时清理容易导致设备损坏的问题。
4.虽然上述方案具有如上的优势,但是上述方案的劣势在于:针对物探仪探杆的插入,需要人工间隔固定距离手动地将探杆插入地面,插入时需要采用锤头等工具进行紧固,避免探杆松动,探杆的插入较为麻烦,尤其在呈一定坡度地质上进行勘探时,技术人员在斜坡上固定探杆尤为麻烦,因此亟须一种地质勘探用物探仪来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物探仪探杆的插入,需要人工间隔固定距离手动地将探杆插入地面,插入时需要采用锤头等工具进行紧固,避免探杆松动,探杆的插入较为麻烦,尤其在呈一定坡度地质上进行勘探时,技术人员在斜坡上固定探杆尤为麻烦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质勘探用物探仪,包括:基台,所述基台外表面的顶部固定嵌设有基排,所述基台外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底座,所述基台外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平衡台和第一电机,所述基台外表面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物探金属杆,所述基台外表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侧座,多个所述物探金属杆外表面的一端均固定套设有固定线环,多个所述固定线环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检测线,多个所述物探金属杆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多个v形槽,所述平衡台的内部转动嵌设有滑轴,所述滑轴的
外表面转动套设有平衡杆,所述平衡杆外表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多节条,多个所述多节条外表面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配重块,多个所述配重块外表面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头,所述基台外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距离传感器和连接弯杆,多个所述连接弯杆外表面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滑轨,多个所述调节滑轨的内部均滑动嵌设有滑片,多个所述滑片外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短臂,所述连接短臂转动安装在转头外表面的两侧,多个所述底座外表面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柱,多个所述伸缩柱外表面的底端均转动连接有限位环,多个所述限位环外表面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电动轮,多个所述限位环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限位口,多个所述伸缩柱靠近限位环的一端均转动固定套设有卡环。
7.作为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多个所述卡环的内部均转动嵌设有卡臂,所述卡臂与限位口相配合,所述基排外表面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基盘,所述基盘外表面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环形齿盘,所述基台外表面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小齿盘,所述环形齿盘与小齿盘啮合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小齿盘固定连接。
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环形齿盘和小齿盘的配合可通过底部的第一电机进行驱动转动,而同时环形齿盘作为一整圈圆,所处的高度低于物探金属杆伸入基排中心点的高度,从而保证底部的转动不会影响物探金属杆地伸入,从而为后续物探金属杆的旋转安装提供后续动力。
9.作为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环形齿盘外表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气动伸缩杆,多个所述气动伸缩杆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顶盘。
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气动伸缩杆作为物探金属杆重力下落后的旋转下移中,下压的动力输出,提高物探金属杆插入地面的稳定性。
11.作为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弧形顶盘外表面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调节框,多个所述调节框的内部均开设有条槽。
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条槽用于卡住楔卡头,避免楔卡头下坠脱落。
13.作为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多个所述条槽的内部均滑动嵌设有楔卡头,多个所述楔卡头外表面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气动伸缩条和弹簧。
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气动伸缩条自身可主动对物探金属杆进行夹持,才能够在后续弧形顶盘的转动下带动转动,同时配合顶部的固定线环将物探金属杆托住。
15.作为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气动伸缩条和弹簧均固定安装在调节框内壁的一侧,所述楔卡头与v形槽相配合,所述侧座外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液压柱。
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气动伸缩杆转动时会带动调节框以及物探金属杆进行转动,而同时会在转动时被防卡台卡住,此时液压柱就起到了回拉防卡的作用,保证物探金属杆的推出下送可以顺利进行。
17.作为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多个所述液压柱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卡台,所述防卡台外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座。
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滑座用于连接防卡台将其滑动在基台上,滑座设置避免防卡台的地面与小齿盘发生摩擦。
19.作为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滑座滑动嵌设在基台外表面的顶部,所述防卡台外表面的一侧开设有杆头槽,所述杆头槽的内部开设有片槽。
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杆头槽用于卡住物探金属杆的底部测头。
21.作为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片槽的内壁滑动嵌设有抵排,所述防卡台靠近侧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
2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抵排用于推动物探金属杆往基排的一侧移动。
23.作为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通过轴座安装在防卡台外表面的底部,所述丝杆螺纹套设在抵排的内部。
2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螺纹配合的抵排以及丝杆,可通过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对抵排的位置进行调节。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26.1.本发明,通过基排、侧座、第一电机的配合,可通过防卡台的往复移动配合物探金属杆的间断推出,由第一电机配合气动伸缩杆,通过环形齿盘和小齿盘的配合带动物探金属杆的转动,实现物探金属杆的旋转下移,相对于传统的物探金属杆的人工锤击固定,可自动进行物探金属杆的间断下落以及插入,节省人力的同时避免了物探金属杆遭受锤击时可能造成的损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物探仪探杆的插入,需要人工间隔固定距离手动地将探杆插入地面,插入时需要采用锤头等工具进行紧固,避免探杆松动,探杆的插入较为麻烦,尤其在呈一定坡度地质上进行勘探时,技术人员在斜坡上固定探杆尤为麻烦的问题。
27.2.本发明,通过底座、平衡台的配合,利用平衡杆配合配重块,在推动、行驶至坡度地面时,通过距离传感器对始终水平的配重块距离地检测,对应比例地对伸缩柱的长度进行调节,保证两侧电动轮的连接线始终与坡面平行,基台始终与平衡杆平行,继而保证物探金属杆插入时的平台稳定性,即使在一定坡度的地面进行勘探也可以将物探金属杆精确插入地面,解放人力的同时可进行角度爬坡以及坡面勘测。
28.3.本发明,通过电动轮、限位口、卡臂的配合,可通过将卡臂卡在限位口的内部,人工的预先将电动轮的移动角度固定在勘测线上,保证后续物探金属杆插入后监测数据的精确度。
29.4.本发明,通过第一电机、环形齿盘、小齿盘、楔卡头的配合,将物探金属杆推动至基排中间时,首先可通过物探金属杆本身的重力来进行地面插入,而后再由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环形齿盘、小齿盘的配合带动物探金属杆转动,与之同步的气动伸缩杆收缩带动物探金属杆旋转下移,物探金属杆的固定安装更加省力。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地质勘探用物探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地质勘探用物探仪平衡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地质勘探用物探仪平衡调节触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地质勘探用物探仪距离槽固定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34.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地质勘探用物探仪可调节支辊的结构示意图;
35.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地质勘探用物探仪固定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36.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地质勘探用物探仪下放插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7.图8为本发明的一种地质勘探用物探仪推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8.图9为本发明的一种地质勘探用物探仪防卡往复框底部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9.图例说明:
40.1、基台;2、基排;3、底座;4、平衡台;5、物探金属杆;6、侧座;7、第一电机;8、第二电机;201、基盘;202、环形齿盘;221、气动伸缩杆;222、弧形顶盘;223、调节框;224、条槽;225、气动伸缩条;226、弹簧;227、楔卡头;203、小齿盘;301、伸缩柱;302、卡环;303、卡臂;304、限位环;305、限位口;306、电动轮;401、滑轴;402、平衡杆;403、多节条;404、配重块;405、转头;406、连接短臂;407、滑片;408、距离传感器;409、连接弯杆;491、调节滑轨;501、固定线环;502、检测线;503、v形槽;601、液压柱;602、防卡台;603、滑座;622、杆头槽;623、片槽;624、抵排;801、丝杆。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2.请参阅图1-9,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质勘探用物探仪,包括:基台1,基台1外表面的顶部固定嵌设有基排2,基台1外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底座3,基台1外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平衡台4和第一电机7,基台1外表面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物探金属杆5,基台1外表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侧座6,多个物探金属杆5外表面的一端均固定套设有固定线环501,多个固定线环501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检测线502,多个物探金属杆5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多个v形槽503,平衡台4的内部转动嵌设有滑轴401,滑轴401的外表面转动套设有平衡杆402,平衡杆402外表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多节条403,多个多节条403外表面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配重块404,多个配重块404外表面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头405,基台1外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距离传感器408和连接弯杆409,多个连接弯杆409外表面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滑轨491,多个调节滑轨491的内部均滑动嵌设有滑片407,多个滑片407外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短臂406,连接短臂406转动安装在转头405外表面的两侧,多个底座3外表面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柱301,多个伸缩柱301外表面的底端均转动连接有限位环304,多个限位环304外表面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电动轮306,多个限位环304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限位口305,多个伸缩柱301靠近限位环304的一端均转动固定套设有卡环302,通过基台1替代人工固定物探仪探杆,先将多根物探仪探杆即物探金属杆5放置在杆头槽622内,具体根数根据场景需求进行调整,首先由液压柱601将防卡台602靠近基排2的一端推动至指定位置,可保证物探金属杆5被推动时可卡在楔卡头227相对的一面,然后通过第二电机8的输出轴带动丝杆801转动,继而带动丝杆801外部螺纹套设的抵排624在片槽623内部滑动,从而推动物探金属杆5往基排2的方向移动,物探金属杆5推动到基排2中间时时,气动伸缩条225将楔卡头227从调节框223的内部伸出,将楔卡头227卡在v形槽503的内部,在重力作用下下落,然后由楔卡头227抵在固定线环501的底部将物探金属杆5托住,此时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转动带动小齿盘203转动,继而带动与小齿盘203啮合连接的环形齿盘202转动,而环形齿盘202顶部通过多个气动伸缩杆221与弧形顶盘222连接,此时液压柱
601带动防卡台602回拉,避免气动伸缩杆221转动时卡住,转动的弧形顶盘222通过楔卡头227带动物探金属杆5旋转,与此相配合的气动伸缩杆221收缩,带动物探金属杆5进行旋转下移,从而插入待勘测的地面,随后在通过电动轮306同步移动到下一个勘测点进行物探金属杆5的插入固定,而电动轮306的位置设置可转动的卡臂303卡在限位口305的内部,将电动轮306的移动方向固定,保证多根物探金属杆5固定时处于同一直线上,以此来提供勘测数据的准确性,而底部的电动轮306上端连接伸缩柱301用来调节两侧电动轮306的相对高度,以此使用不同的坡度,具体调节方式如下:
43.在基台1的底部设置平衡台4,平衡台4内部通过滑轴401外套设平衡杆402可进行往复摆动,平衡杆402两端均设置配重块404,提高平衡效果,而在行驶到坡度地面时平衡杆402所摆动的两端变化距离,由距离传感器408进行位移距离检测,此处平衡杆402的长度与伸缩柱301的间距比例与距离检测长度和具体调节长度相对应,继而实现通过对应的比例将两侧伸缩柱301的长度进行调节,调节方式并非单端伸长或单端收缩,而是根据所需要对应比例所调节的具体距离,来一端伸长配合一端缩短,以此来提高可调节距离的最大值,从而实现顶部基台1的水平,保证物探金属杆5旋转下叉的角度稳定性,以此提高勘测数据的精确度。
44.同时每根物探金属杆5上设置固定线环501通过检测线502相互连接的同时,配合楔卡头227对物探金属杆5的下落进行托底限位,一根物探金属杆5插入后,沿着电动轮306角度固定的方向移动固定距离进行第二根物探金属杆5的下落插入,此处检测线502的长度为两倍以上的物探金属杆5间距,此处间距即两个点位的间距,保证下插时检测线502不会拉动物探金属杆5导致倾斜,提高下落插入时的流畅度。
45.请参阅图1-9,多个卡环302的内部均转动嵌设有卡臂303,卡臂303与限位口305相配合,基排2外表面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基盘201,基盘201外表面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环形齿盘202,基台1外表面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小齿盘203,环形齿盘202与小齿盘203啮合连接,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与小齿盘203固定连接,环形齿盘202和小齿盘203的配合可过底部的第一电机7进行驱动转动,而同时环形齿盘202作为一整圈圆,所处的高度低于物探金属杆5伸入基排2中心点的高度,从而保证底部的转动不会影响物探金属杆5地伸入,从而为后续物探金属杆5的旋转安装提供后续动力。
46.请参阅图1-9,环形齿盘202外表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气动伸缩杆221,多个气动伸缩杆221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顶盘222,气动伸缩杆221作为物探金属杆5重力下落后的旋转下移中,下压的动力输出,提高物探金属杆5插入地面的稳定性。
47.请参阅图1-9,弧形顶盘222外表面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调节框223,多个调节框223的内部均开设有条槽224,条槽224用于卡住楔卡头227,避免楔卡头227下坠脱落。
48.请参阅图1-9,多个条槽224的内部均滑动嵌设有楔卡头227,多个楔卡头227外表面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气动伸缩条225和弹簧226,气动伸缩条225自身可主动对物探金属杆5进行夹持,才能够在后续弧形顶盘222的转动下带动转动,同时配合顶部的固定线环501将物探金属杆5托住。
49.请参阅图1-9,气动伸缩条225和弹簧226均固定安装在调节框223内壁的一侧,楔卡头227与v形槽503相配合,侧座6外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液压柱601,气动伸缩杆221转动时会带动调节框223以及物探金属杆5进行转动,而同时会在转动时被防卡台602卡
住,此时液压柱601就起到了回拉防卡的作用,保证物探金属杆5的推出下送可以顺利进行。
50.请参阅图1-9,多个液压柱601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卡台602,防卡台602外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座603,滑座603用于连接防卡台602将其滑动在基台1上,滑座603设置避免防卡台602的地面与小齿盘203发生摩擦。
51.请参阅图1-9,滑座603滑动嵌设在基台1外表面的顶部,防卡台602外表面的一侧开设有杆头槽622,杆头槽622的内部开设有片槽623,杆头槽622用于卡住物探金属杆5的底部测头。
52.请参阅图1-9,片槽623的内壁滑动嵌设有抵排624,防卡台602靠近侧座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8,抵排624用于推动物探金属杆5往基排2的一侧移动。
53.请参阅图1-9,第二电机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丝杆801,丝杆801通过轴座安装在防卡台602外表面的底部,丝杆801螺纹套设在抵排624的内部,螺纹配合地抵排624以及丝杆801,可通过第二电机8的输出轴转动对抵排624的位置进行调节。
54.工作原理
55.通过基台1替代人工固定物探仪探杆,先将多根物探仪探杆即物探金属杆5放置在杆头槽622内,具体根数根据场景需求进行调整,首先由液压柱601将防卡台602靠近基排2的一端推动至指定位置,可保证物探金属杆5被推动时可卡在楔卡头227相对的一面,然后通过第二电机8的输出轴带动丝杆801转动,继而带动丝杆801外部螺纹套设的抵排624在片槽623内部滑动,从而推动物探金属杆5往基排2的方向移动,物探金属杆5推动到基排2中间时时,气动伸缩条225将楔卡头227从调节框223的内部伸出,将楔卡头227卡在v形槽503的内部,在重力作用下下落,然后由楔卡头227抵在固定线环501的底部将物探金属杆5托住,此时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转动带动小齿盘203转动,继而带动与小齿盘203啮合连接的环形齿盘202转动,而环形齿盘202顶部通过多个气动伸缩杆221与弧形顶盘222连接,此时液压柱601带动防卡台602回拉,避免气动伸缩杆221转动时卡住,转动的弧形顶盘222通过楔卡头227带动物探金属杆5旋转,与此相配合的气动伸缩杆221收缩,带动物探金属杆5进行旋转下移,从而插入待勘测的地面,随后在通过电动轮306同步移动到下一个勘测点进行物探金属杆5的插入固定,而电动轮306的位置设置可转动的卡臂303卡在限位口305的内部,将电动轮306的移动方向固定,保证多根物探金属杆5固定时处于同一直线上,以此来提供勘测数据的准确性,而底部的电动轮306上端连接伸缩柱301用来调节两侧电动轮306的相对高度,以此使用不同的坡度,具体调节方式如下:
56.在基台1的底部设置平衡台4,平衡台4内部通过滑轴401外套设平衡杆402可进行往复摆动,平衡杆402两端均设置配重块404,提高平衡效果,而在行驶到坡度地面时平衡杆402所摆动的两端变化距离,由距离传感器408进行位移距离检测,此处平衡杆402的长度与伸缩柱301的间距比例与距离检测长度和具体调节长度相对应,继而实现通过对应的比例将两侧伸缩柱301的长度进行调节,调节方式并非单端伸长或单端收缩,而是根据所需要对应比例所调节的具体距离,来一端伸长配合一端缩短,以此来提高可调节距离的最大值,从而实现顶部基台1的水平,保证物探金属杆5旋转下叉的角度稳定性,以此提高勘测数据的精确度。
57.同时每根物探金属杆5上设置固定线环501通过检测线502相互连接的同时,配合楔卡头227对物探金属杆5的下落进行托底限位,一根物探金属杆5插入后,沿着电动轮306
角度固定的方向移动固定距离进行第二根物探金属杆5的下落插入,此处检测线502的长度为两倍以上的物探金属杆5间距,此处间距即两个点位的间距,保证下插时检测线502不会拉动物探金属杆5导致倾斜,提高下落插入时的流畅度。
58.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地质勘探用物探仪,包括:基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1)外表面的顶部固定嵌设有基排(2),所述基台(1)外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底座(3),所述基台(1)外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平衡台(4)和第一电机(7),所述基台(1)外表面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物探金属杆(5),所述基台(1)外表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侧座(6),多个所述物探金属杆(5)外表面的一端均固定套设有固定线环(501),多个所述固定线环(501)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检测线(502),多个所述物探金属杆(5)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多个v形槽(503),所述平衡台(4)的内部转动嵌设有滑轴(401),所述滑轴(401)的外表面转动套设有平衡杆(402),所述平衡杆(402)外表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多节条(403),多个所述多节条(403)外表面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配重块(404),多个所述配重块(404)外表面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头(405),所述基台(1)外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距离传感器(408)和连接弯杆(409),多个所述连接弯杆(409)外表面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滑轨(491),多个所述调节滑轨(491)的内部均滑动嵌设有滑片(407),多个所述滑片(407)外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短臂(406),所述连接短臂(406)转动安装在转头(405)外表面的两侧,多个所述底座(3)外表面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柱(301),多个所述伸缩柱(301)外表面的底端均转动连接有限位环(304),多个所述限位环(304)外表面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电动轮(306),多个所述限位环(304)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限位口(305),多个所述伸缩柱(301)靠近限位环(304)的一端均转动固定套设有卡环(3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勘探用物探仪,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卡环(302)的内部均转动嵌设有卡臂(303),所述卡臂(303)与限位口(305)相配合,所述基排(2)外表面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基盘(201),所述基盘(201)外表面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环形齿盘(202),所述基台(1)外表面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小齿盘(203),所述环形齿盘(202)与小齿盘(203)啮合连接,所述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与小齿盘(203)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质勘探用物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齿盘(202)外表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气动伸缩杆(221),多个所述气动伸缩杆(221)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顶盘(22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质勘探用物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顶盘(222)外表面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调节框(223),多个所述调节框(223)的内部均开设有条槽(22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质勘探用物探仪,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条槽(224)的内部均滑动嵌设有楔卡头(227),多个所述楔卡头(227)外表面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气动伸缩条(225)和弹簧(22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质勘探用物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伸缩条(225)和弹簧(226)均固定安装在调节框(223)内壁的一侧,所述楔卡头(227)与v形槽(503)相配合,所述侧座(6)外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液压柱(60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质勘探用物探仪,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液压柱(601)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卡台(602),所述防卡台(602)外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座(603)。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质勘探用物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603)滑动嵌设在基台(1)外表面的顶部,所述防卡台(602)外表面的一侧开设有杆头槽(622),所述杆头槽(622)的内部开设有片槽(62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地质勘探用物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槽(623)的内壁滑动嵌设有抵排(624),所述防卡台(602)靠近侧座(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8)。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地质勘探用物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丝杆(801),所述丝杆(801)通过轴座安装在防卡台(602)外表面的底部,所述丝杆(801)螺纹套设在抵排(624)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质勘探用物探仪,涉及物探仪技术领域,包括:基台,所述基台外表面的顶部固定嵌设有基排,所述基台外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底座,所述基台外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平衡台和第一电机,所述基台外表面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物探金属杆。本发明,通过基排、侧座、第一电机的配合,可通过防卡台的往复移动配合物探金属杆的间断推出,由第一电机配合气动伸缩杆,通过环形齿盘和小齿盘的配合带动物探金属杆的转动,实现物探金属杆的旋转下移,相对于传统的物探金属杆的人工锤击固定,可自动进行物探金属杆的间断下落以及插入,节省人力的同时避免了物探金属杆遭受锤击时可能造成的损伤。成的损伤。成的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于鹏程 卢希 李铁 李朋辉 李瞳宇 栾天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一勘探局地质勘查院
技术研发日:2023.05.25
技术公布日:2023/8/2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