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风电场长期监测浮标系统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29 阅读:91 评论:0


1.本发明属于浮标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场长期监测浮标系统。


背景技术:

2.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技术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3.海洋覆盖地球面积的四分之三,是地球上决定气候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并且直接影响着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的能量循环和物质循环。然而海洋是变幻莫测的地方,时而波涛汹涌,时而风平浪静。海洋蕴藏着大量的资源可供人类开采利用造福人类,但同时海洋的变幻莫测也经常给人类带来莫大的灾难。所以为了更好的利用海洋资源并减少灾害,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海洋环境的监测,建立海洋观测站来测量波高、风速等信息。
4.浮标把采样所得原始数据在浮标内计算完成后,把所得各参数真值,通过卫星通讯、gprs、vhf电台等任何一种方式,传送回接收岸站。岸站数据库界面自动更新显示、保存。实现无人值守、连续、在线监测一体的综合水上监测平台。同时可以和卫星遇感相结合,形成整体水质分布图,长期观察数据,分析各流域湖泊的生态变化。
5.现有技术如公开号为us8149275b2的发明专利,此发明名称为《monitoring buoy system》。此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观察和监测预定水域表面的固定位置浮标,包括浮选装置;成像装置,其可操作以获得所述预定区域的水面的图像;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预定区域的水面的图像;一个或多个通信设备,其可操作用于将表示所述预定区域的水面的图像的信号发送到远程位置;以及系绳和系泊装置,所述系绳和系泊装置附接到所述浮选装置,所述系绳和系泊装置可操作以固定所述浮选装置。此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靠、廉价的观察和监视系统,其能够在远程位置向操作者传送大预定区域的水面的连续且实时图像。此发明的稳定性不足。
6.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技术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监测效果好、使用时间长且稳定性高的海上风电场长期监测浮标系统。
8.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海上风电场长期监测浮标系统,包括多个检测浮标,相邻检测浮标之间设有连接网绳,检测浮标包括浮标基体,浮标基体底部间隔设有稳定组件,稳定组件用于控制漂浮基体的活动范围,漂浮基体上设有观测组件和电源组件。
9.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观测组件包括摄像头和水文监测设备。
10.通过对整体装置的设置,在海上风场周围设置有多个检测浮标,通过多个检测浮漂上设置的观测组件对海上风场进行实时的监控,通过电源组件对观测组件进行供电以保
证可长时间的运转,观测组件采集到的数据可以通过无线电或者卫星通信系统传输到地面基站,地面基站可以实现自动的数据分析以及进行人工的判断,以保证海上风场的运转正常。观测组件包括有摄像头和水文监测设备,通过摄像头可以对海上风场进行实时视频监控,同时可以在运维人员对各个检测浮标进行检修的过程中,通过摄像头可以单独的某个检测浮漂进行实时的观察和对运维人员进行沟通,对运维的项目和过程进行实时沟通和指导;通过水文检测设备可以对当地的海洋水文进行检测,通过水文监测不仅可以对各种地质灾难做出提前的预判和准备,以减低突发事故对海上风场造成的损失,还可以对各种突发事故中各种数据的记录,通过数据进行分析,以针对性优化和改进海上风场。稳定组件用于保证检测组件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和位置。
11.通过在各个浮漂之间设置有连接网绳,通过连接网绳的设置,可使得各检测浮漂之间更加稳固,控制检测浮标的移动范围,使得整个浮标系统更加稳定;此外,连接网绳可以阻隔水流和漂浮物或其他垃圾,有利于降低进如到海上风场内水流的速度,还可以防止海上漂浮垃圾或者水中的垃圾对海上风场造成损伤,对海上风场有保护的作用。
12.更进一步的,观测设备上设置有定位系统。通过在各个检测浮标上设置gps定位系统或北斗定位系统,可以监测单独的检测浮标的位置,防止检测浮标因不可抗力或其他事故导致丢失后无法寻回。
13.更进一步的,浮标基体上设有闪光灯。通过闪光灯可以对附近的渔船或者其他船只进行警戒,尤其是在夜间,可以使船只在看到闪光灯有足够的时间和距离进行转向或掉头,可以有效的保护海上风场。
14.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稳定组件包括配重柱,配重柱外侧顶端环绕设有环板,配重柱外侧套设多个折弯环板,多个折弯环板平行间隔设置,折弯环板等距设有多个通孔,环板底部设有多个第二锚绳,第二锚绳与通孔对应设置,第二锚绳穿过通孔连接有配重组件;配重柱顶部通过第一锚绳连接浮标基体底部。
15.配重柱顶部设通过第一锚绳连接漂浮基体底部,可使得整体装置中心下移,保证整体装置的稳定性,防止漂浮基体在海浪的冲击下倾倒或严重偏离预设位置。通过配重柱外套设多个折弯环板,当水流经过折弯环板后,折弯环板会随水流的运动轨迹进行上下移动,进而使得多个折弯环板具有悬浮作用,通过第二锚绳穿过折弯环板间隔设置的通孔,折弯环板上下移动可以促使配重柱上下位移,进而可以促使配重柱对其上部的第一锚绳起到上下拉动的效果,这样能够减小浮标在水面受水流作用在水面方向的浮动范围过大,即通过上下拉动的效果来减小浮标的水面浮动范围。第二锚绳底部连接有配重组件,配重组件用于控制配重柱的位移范围。
16.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折弯环板靠近配重柱一侧设有毛刷。
17.在折弯环板靠近配重柱一侧设有毛刷,折弯环板会随着水体的流动会上下移动,毛刷可以随折弯板运动使得毛刷与配重柱接触,进而通过毛刷对配重柱和第二锚绳的表面进行清理,有利于防止寄生生物在配重柱和第二锚绳上的附着,防止配重柱或地第二锚绳被破坏或失效;此外,通过毛刷的设置,可使得折弯环板整体与水体接触面更大,提高折弯环板上下移动的幅度和效果,进而进一步提高毛刷的效果。
18.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配重组件包括配重基柱,配重基柱底端设有基板,基板环绕设置有折弯网板,折弯网板靠近基板一侧设有折弯杆体,折弯杆体与基板侧方连接;
配重基柱顶端设有连接孔,连接孔用于与第二锚绳连接。
19.配重组件连接有第二锚绳,即有多个配重组件与配重柱连接并作用,第二锚绳等距环绕连接环板,保证多个配重组件均匀分布于配重柱周围,进而可以应对配重柱对各个方向的位移的情况,控制检测浮标位移范围,提高检测浮标的稳定性,进一步降低风浪或其他因素导致的检测浮漂产生较大的移动导致检测浮标移动出检测范围的情况发生;此外,通过在配重柱底端设置有基板,可以提高配重组件的重心下移,还可以提高配重组件与海底面接触,提高固定的效果,即提高了配重组件产生的效果;在基板环绕设有折弯网板,折弯网板是具有弹性性的多网眼结构,当配重组件沉降到海底后,通过折弯网板可以实现当配重组件与海底结构(如礁石)接触的时候,通过折弯板的弹性形变以避免礁石或其他海底结构产生破坏,且当折弯网板弹性形变后,通过折弯挤压网板与基板之间的泥沙等,利用此效果减缓配重组件在水体冲击或其他生物干扰的情况下在海底移动的效果;此外,折弯网板在水流的冲击下,可以固定部分水流带来的泥沙,进而保证配重组件的固定效果。
20.更进一步的,配重基柱环绕设有叶板,叶板连接基板和配重基柱。叶板可以提高配重组件的强度,同时叶板和折弯网板共同作用,形成鱼礁的效果,利用泥沙和生物在配重组件积聚提高配重效果。
21.更进一步的,叶板还连接折弯杆体。叶板连接折弯杆体,提高折弯网板的配重组件整体强度。
22.本发明一实施例,浮标基体周围环绕设有多个防护架,防护架远离浮标基体一侧设有不少于一个滚筒,滚筒与防护架转动连接,防护架靠近浮标基体一侧设有缓冲空间。
23.防护架靠近近浮标基体一侧设有缓冲空间,可在浮标基体在收到冲击或者碰撞的情况下,通过缓冲空间压缩或弹性形变可以对冲击力进行吸收,降低波浪冲击浮漂的作用,起到防护作用;通过在防护架远离浮标基体一侧设有不少于一个滚筒,滚筒与防护架转动连接,进而滚筒可以随水体的流动转动,滚筒的转动下可以降低海浪横向和纵向波对浮标基体产生的冲击力,滚筒滚动还可以降低不小心接近的渔船或其他船只产生的装置,对浮标基体有保护的作用;此外,滚筒可以对检测浮标提供浮力,防止在较大的风浪冲击下,检测浮标倾倒的情况发生。
24.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滚筒包括透明辊轴和透明滚筒壳,透明滚筒壳内中空设置,透明辊轴内设有紫外线灯。
25.在同名辊轴内设有紫外线灯,可以通过定时开关紫外线灯避免浮标基体和透明滚筒上附着生物,透光滚筒的旋转运动能够削减波浪,也能够改变紫外线光线折射提高清除附着的范围,保证辊轴转动处附近无附着水生生物,可使得辊轴正常转动。
26.更进一步的,透明滚轴设置为透光结构。透明辊轴优选石英玻璃结构。
27.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连接网绳包括阻隔网体,阻隔网体上设有多个阻隔浮体,阻隔网体通过第三锚绳连接浮标基体。
28.通过阻隔网体的设置,可以降低水体进入到海上风场的速度,同时可以提高测量组件对水体的检测精度,保证整体装置的精度。此外,通过阻隔浮体的设置,可以降低海上漂浮物对阻隔网体的冲击,降低漂浮物或其他垃圾对阻隔网体产生的冲击导致阻隔网体破裂的情况发生;阻隔浮体可以提供一定的浮力,即使得阻隔网体部分浮在水面上,使阻隔网体可以收集漂浮在水面上或随水下随水流流动的杂物或垃圾,保证了海上风场的内水域的
安全。
29.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电源组件包括多个太阳能板和蓄能件,多个太阳能板等间隔设于浮标基体上,太阳能板连接有蓄能件,蓄能件用于对观测组件供能。
30.太阳能板在供电的情况下,会通过蓄能件直接对观测组件进行供能,对观测组件提供能源,保证观测组件的正常观测;当太阳能板无法供电的情况下,如夜间或恶劣天气的情况下,直接通过蓄能件对观测组件进行供电,保证整体装置的正常运转。
附图说明
31.图1为实施例1中检测浮标示意图;图2为海上风电场长期监测浮标系统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中稳定组件正视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中稳定组件立体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中折弯环板立体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1中配重组件立体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1中折弯网板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2中折弯环板立体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2中折弯环板俯视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3中检测浮标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3中防护架示意图;图12为实施例4中滚筒剖视图;图13为实施例5中连接网绳示意图。
32.附图标号:检测浮标1,浮标基体10,第一锚绳101,摄像头102,水文监测设备103,太阳能板104,稳定组件11,配重柱111,环板112,折弯环板113,通孔114,第二锚绳115,毛刷116,连接网绳2,配重组件12,配重基柱121,基板122,折弯网板123,连接孔124,折弯杆体125,防护架13,滚筒131,缓冲空间132,透明辊轴133,透明滚筒壳134,紫外线灯135,连接网绳2,阻隔网体21,阻隔浮体22,海上风场3。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2、3、4、5、6、7所示,一种海上风电场长期监测浮标系统,包括多个检测浮标1,相邻检测浮标1之间设有连接网绳2,检测浮标1包括浮标基体10,浮标基体10底部间隔设有稳定组件11,稳定组件11用于控制浮标基体10的活动范围,浮标基体10上设有观测组件和电源组件。
34.观测组件包括摄像头102和水文监测设备103。
35.通过对整体装置的设置,在海上风场3周围设置有多个检测浮标1,通过多个检测浮漂上设置的观测组件对海上风场3进行实时的监控,通过电源组件对观测组件进行供电以保证可长时间的运转,观测组件采集到的数据可以通过无线电或者卫星通信系统传输到地面基站,地面基站可以实现自动的数据分析以及进行人工的判断,以保证海上风场3的运
转正常。观测组件包括有摄像头102和水文监测设备103,通过摄像头102可以对海上风场3进行实时视频监控,同时可以在运维人员对各个检测浮标1进行检修的过程中,通过摄像头102可以单独的某个检测浮漂进行实时的观察和对运维人员进行沟通,对运维的项目和过程进行实时沟通和指导;通过水文检测设备可以对当地的海洋水文进行检测,通过水文监测不仅可以对各种地质灾难做出提前的预判和准备,以减低突发事故对海上风场3造成的损失,还可以对各种突发事故中各种数据的记录,通过数据进行分析,以针对性优化和改进海上风场3。稳定组件11用于保证检测组件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和位置。
36.通过在各个浮漂之间设置有连接网绳2,通过连接网绳2的设置,可使得各检测浮漂之间更加稳固,控制检测浮标1的移动范围,使得整个浮标系统更加稳定;此外,连接网绳2可以阻隔水流和漂浮物或其他垃圾,有利于降低进如到海上风场3内水流的速度,还可以防止海上漂浮垃圾或者水中的垃圾对海上风场3造成损伤,对海上风场3有保护的作用。
37.更进一步的,观测设备上设置有定位系统。通过在各个检测浮标1上设置gps定位系统或北斗定位系统,可以监测单独的检测浮标1的位置,防止检测浮标1因不可抗力或其他事故导致丢失后无法寻回。
38.更进一步的,浮标基体10上设有闪光灯。通过闪光灯可以对附近的渔船或者其他船只进行警戒,尤其是在夜间,可以使船只在看到闪光灯有足够的时间和距离进行转向或掉头,可以有效的保护海上风场3。
39.稳定组件11包括配重柱111,配重柱111外侧顶端环绕设有环板112,配重柱111外侧套设多个折弯环板113,多个折弯环板113平行间隔设置,折弯环板113等距设有多个通孔114,环板112底部设有多个第二锚绳115,第二锚绳115与通孔114对应设置,第二锚绳115穿过通孔114连接有配重组件12;配重柱111顶部通过第一锚绳101连接浮标基体10底部。
40.配重柱111顶部设通过第一锚绳101连接浮标基体10底部,可使得整体装置中心下移,保证整体装置的稳定性,防止浮标基体10在海浪的冲击下倾倒或严重偏离预设位置。通过配重柱111外套设多个折弯环板113,当水流经过折弯环板113后,折弯环板113会随水流的运动轨迹进行上下移动,进而使得多个折弯环板113具有悬浮作用,通过第二锚绳115穿过折弯环板113间隔设置的通孔114,折弯环板113上下移动可以促使配重柱111上下位移,进而可以促使配重柱111对其上部的第一锚绳101起到上下拉动的效果,这样能够减小浮标在水面受水流作用在水面方向的浮动范围过大,即通过上下拉动的效果来减小浮标的水面浮动范围。第二锚绳115底部连接有配重组件12,配重组件12用于控制配重柱111的位移范围。
41.配重组件12包括配重基柱121,配重基柱121底端设有基板122,基板122环绕设置有折弯网板123,折弯网板123靠近基板122一侧设有折弯杆体125,折弯杆体125与基板122侧方连接;配重基柱121顶端设有连接孔124,连接孔124用于与第二锚绳115连接。
42.配重组件12连接有第二锚绳115,即有多个配重组件12与配重柱111连接并作用,第二锚绳115等距环绕连接环板112,保证多个配重组件12均匀分布于配重柱111周围,进而可以应对配重柱111对各个方向的位移的情况,控制检测浮标1位移范围,提高检测浮标1的稳定性,进一步降低风浪或其他因素导致的检测浮漂产生较大的移动导致检测浮标1移动
出检测范围的情况发生;此外,通过在配重柱111底端设置有基板122,可以提高配重组件12的重心下移,还可以提高配重组件12与海底面接触,提高固定的效果,即提高了配重组件12产生的效果;在基板122环绕设有折弯网板123,折弯网板123是具有弹性性的多网眼结构,当配重组件12沉降到海底后,通过折弯网板123可以实现当配重组件12与海底结构如礁石接触的时候,通过折弯板的弹性形变以避免礁石或其他海底结构产生破坏,且当折弯网板123弹性形变后,通过折弯挤压网板与基板122之间的泥沙等,利用此效果减缓配重组件12在水体冲击或其他生物干扰的情况下在海底移动的效果;此外,折弯网板123在水流的冲击下,可以固定部分水流带来的泥沙,进而保证配重组件12的固定效果。
43.更进一步的,配重基柱121环绕设有叶板,叶板连接基板122和配重基柱121。叶板可以提高配重组件12的强度,同时叶板和折弯网板123共同作用,形成鱼礁的效果,利用泥沙和生物在配重组件12积聚提高配重效果。
44.更进一步的,叶板还连接折弯杆体125。叶板连接折弯杆体125,提高折弯网板123的配重组件12整体强度。
45.电源组件包括多个太阳能板104和蓄能件,多个太阳能板104等间隔设于浮标基体10上,太阳能板104连接有蓄能件,蓄能件用于对观测组件供能。
46.太阳能板104在供电的情况下,会通过蓄能件直接对观测组件进行供能,对观测组件提供能源,保证观测组件的正常观测;当太阳能板104无法供电的情况下,如夜间或恶劣天气的情况下,直接通过蓄能件对观测组件进行供电,保证整体装置的正常运转。
47.实施例2:图8、9示意性的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海上风电场长期监测浮标系统,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折弯环板113靠近配重柱111一侧设有毛刷116。
48.在折弯环板113靠近配重柱111一侧设有毛刷116,折弯环板113会随着水体的流动会上下移动,毛刷116可以随折弯板运动使得毛刷116与配重柱111接触,进而通过毛刷116对配重柱111和第二锚绳115的表面进行清理,有利于防止寄生生物在配重柱111和第二锚绳115上的附着,防止配重柱111或地第二锚绳115被破坏或失效;此外,通过毛刷116的设置,可使得折弯环板113整体与水体接触面更大,提高折弯环板113上下移动的幅度和效果,进而进一步提高毛刷116的效果。
49.实施例3:图12、11示意性的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海上风电场长期监测浮标系统,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浮标基体10周围环绕设有多个防护架13,防护架13远离浮标基体10一侧设有不少于一个滚筒131,滚筒131与防护架13转动连接,防护架13靠近浮标基体10一侧设有缓冲空间132。
50.防护架13靠近近浮标基体10一侧设有缓冲空间132,可在浮标基体10在收到冲击或者碰撞的情况下,通过缓冲空间132压缩或弹性形变可以对冲击力进行吸收,降低波浪冲击浮漂的作用,起到防护作用;通过在防护架13远离浮标基体10一侧设有不少于一个滚筒131,滚筒131与防护架13转动连接,进而滚筒131可以随水体的流动转动,滚筒131的转动下可以降低海浪横向和纵向波对浮标基体10产生的冲击力,滚筒131滚动还可以降低不小心接近的渔船或其他船只产生的装置,对浮标基体10有保护的作用;此外,滚筒131可以对检
测浮标1提供浮力,防止在较大的风浪冲击下,检测浮标1倾倒的情况发生。
51.实施例4:图12示意性的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海上风电场长期监测浮标系统,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滚筒131包括透明辊轴133和透明滚筒壳134,透明滚筒壳134内中空设置,透明辊轴133内设有紫外线灯135。
52.在同名辊轴内设有紫外线灯135,可以通过定时开关紫外线灯135避免浮标基体10和透明滚筒131上附着生物,透光滚筒131的旋转运动能够削减波浪,也能够改变紫外线光线折射提高清除附着的范围,保证辊轴转动处附近无附着水生生物,可使得辊轴正常转动。
53.更进一步的,透明滚轴设置为透光结构。透明辊轴133优选石英玻璃结构。
54.实施例5:图13示意性的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海上风电场长期监测浮标系统,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连接网绳2包括阻隔网体21,阻隔网体21上设有多个阻隔浮体22,阻隔网体21通过第三锚绳连接浮标基体10。
55.通过阻隔网体21的设置,可以降低水体进入到海上风场3的速度,同时可以提高测量组件对水体的检测精度,保证整体装置的精度。此外,通过阻隔浮体22的设置,可以降低海上漂浮物对阻隔网体21的冲击,降低漂浮物或其他垃圾对阻隔网体21产生的冲击导致阻隔网体21破裂的情况发生;阻隔浮体22可以提供一定的浮力,即使得阻隔网体21部分浮在水面上,使阻隔网体21可以收集漂浮在水面上或随水下随水流流动的杂物或垃圾,保证了海上风场3的内水域的安全。
56.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或类似方式替代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海上风电场长期监测浮标系统,包括多个检测浮标(1),相邻所述检测浮标(1)之间设有连接网绳(2);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浮标(1)包括浮标基体(10),所述浮标基体(10)底部间隔设有稳定组件(11),所述稳定组件(11)用于控制浮标基体(10)的活动范围,所述浮标基体(10)上设有观测组件和电源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海上风电场长期监测浮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组件(11)包括配重柱(111),所述配重柱(111)外侧顶端环绕设有环板(112),所述配重柱(111)外侧套设多个折弯环板(113),多个所述折弯环板(113)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折弯环板(113)等距设有多个通孔(114),所述环板(112)底部设有多个第二锚绳(115),所述第二锚绳(115)与通孔(114)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锚绳(115)穿过通孔(114)连接有配重组件(12);所述配重柱(111)顶部通过第一锚绳(101)连接浮标基体(10)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海上风电场长期监测浮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环板(113)靠近配重柱(111)一侧设有毛刷(11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海上风电场长期监测浮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组件(12)包括配重基柱(121),所述配重基柱(121)底端设有基板(122),所述基板(122)环绕设置有折弯网板(123),所述折弯网板(123)靠近基板(122)一侧设有折弯杆体(125),所述折弯杆体(125)与基板(122)侧方连接;所述配重基柱(121)顶端设有连接孔(124),所述连接孔(124)用于与第二锚绳(115)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海上风电场长期监测浮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标基体(10)周围环绕设有多个防护架(13),所述防护架(13)远离浮标基体(10)一侧设有不少于一个滚筒(131),所述滚筒(131)与防护架(13)转动连接,所述防护架(13)靠近浮标基体(10)一侧设有缓冲空间(13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海上风电场长期监测浮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131)包括透明辊轴(133)和透明滚筒壳(134),所述透明滚筒壳(134)内中空设置,所述透明辊轴(133)内设有紫外线灯(13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海上风电场长期监测浮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网绳(2)包括阻隔网体(21),所述阻隔网体(21)上设有多个阻隔浮体(22),所述阻隔网体(21)通过第三锚绳连接浮标基体(10)。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海上风电场长期监测浮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组件包括摄像头(102)和水文监测设备(103)。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海上风电场长期监测浮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包括多个太阳能板(104)和蓄能件,所述多个太阳能板(104)等间隔设于浮标基体(10)上,所述太阳能板(104)连接有蓄能件,所述蓄能件用于对观测组件供能。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场长期监测浮标系统,涉及浮标系统技术领域,包括多个检测浮标,相邻检测浮标之间设有连接网绳,检测浮标包括浮标基体,浮标基体底部间隔设有稳定组件,稳定组件用于控制漂浮基体的活动范围,漂浮基体上设有观测组件和电源组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监测效果好、使用时间长且稳定性高的海上风电场长期监测浮标系统。性高的海上风电场长期监测浮标系统。性高的海上风电场长期监测浮标系统。


技术研发人员:薛峰 刘俊峰 陈继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3.04.14
技术公布日:2023/8/2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