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钛矿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8-29 阅读:114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催化剂领域,尤其是钙钛矿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一种区别于传统发电方式的电化学发电系统。它没有燃烧过程,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因此具有燃料能量利用率高,大气污染排放小等优势。燃料电池在未来能源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然而,目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以氢气作为主要燃料。在使用传统的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尤其是液态燃料时,会在阳极发生严重的积碳毒化,从而破坏阳极结构,导致性能衰减甚至停机。而在目前,由于技术限制,氢气的生产仍然以碳氢燃料重整得到的灰氢为主。电解制氢由于其耗电量较大,转化率低而受到限制,光解制氢也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而且氢气的安全储存运输也存在技术难题。灰氢的制备主要是将碳氢燃料与含氧小分子如水蒸气,二氧化碳,氧气等发生反应,从而将其转化为富含一氧化碳,氢气的合成气,再通过进一步纯化反应去除一氧化碳等从而获得纯度较高的氢气。
4.在氢气的制备过程中,对氢气的纯化过程会降低燃料利用效率,并提高成本。同时,对氢气的储存运输也会带来进一步的消耗。将灰氢制备过程与sofc制备相结合,可以利用sofc余热为燃料重整供能,同时,得到的燃料中主要成分为氢气,只含有少量的co,ch4等容易毒化阳极的气氛,可以直接用于sofc作为燃料气进行发电。目前燃料重整催化剂以多孔金属氧化物如sio2,al2o3等负载的金属ni,co以及贵金属pt,rh,ru等为主。这些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但是过渡金属催化剂非常容易发生积碳,从而导致催化剂失活,并堵塞气体管路。贵金属催化剂相比之下积碳较少,但酸性载体仍会导致一定量的积碳。此外,贵金属价格较高,储量也比较有限,因此应用也受到一定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的催化剂容易发生积碳或价格较高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钙钛矿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钙钛矿型催化剂,所述催化剂的钙钛矿a位掺杂sr或ca,催化剂的钙钛矿b位掺杂活性金属ni或者co。
7.一种钙钛矿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将所需金属离子的硝酸盐,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并与甘氨酸或尿素混合,通过水浴搅拌蒸发大部分水,得到溶液或凝胶;s2、将得到的溶液或凝胶在高温烘箱中加热,从而引发有机物与硝酸根离子之间的反应,得到催化剂坯体;s3、催化剂坯体在高温下煅烧,稳定晶相,得到催化剂成品。
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硝酸盐1份、去离子水5-20份、甘氨酸或尿素0.5-1.5份。
9.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硝酸盐1份、去离子水10份、甘氨酸或尿素1份。
1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步骤s1中,所述水浴的温度为60-120
°
c。
11.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步骤s1中,所述水浴搅拌蒸发80-90%的水。
1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催化剂的组分包含尿素,高温烘箱的加热温度为300-400
°
c,加热时间3小时。
13.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催化剂的组分包含甘氨酸,高温烘箱的加热温度为240-300
°
c,加热时间3小时。
1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步骤s3中,所述煅烧温度为800-1200
°
c,2-6小时。
1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煅烧温度为1100
°
c。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发明通过催化剂中碱土金属的掺杂比例,碱土金属类型,催化剂煅烧温度,以及还原温度对催化剂的影响,实现了在较高空速下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同时在长时间工作状况下保持稳定。该催化剂在长时间工作后,积碳量较低,对催化剂状态几乎不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18.图1是本发明在不同温度下煅烧的x射线衍射谱图;图2是本发明的粒径以及金属析出情况图;图3是本发明的表面碱性位点分布图;图4是本发明的表面氧元素状态分析图;图5是本发明的催化活性比较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图1是本发明在不同温度下煅烧的x射线衍射谱图;图2是本发明的粒径以及金属析出情况图;图3是本发明的表面碱性位点分布图;图4是本发明的表面氧元素状态分析图;图5是本发明的催化活性比较图。
20.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和附图5所示,一种钙钛矿型催化剂,所述催化剂的钙钛矿a位掺杂sr或ca,催化剂的钙钛矿b位掺杂活性金属ni或者co。
实施例一
21.s1、首先,将所需金属离子的1份硝酸盐,溶解于5份去离子水中,并与0.5份甘氨酸混合,通过60
°
c水浴搅拌蒸发80%的水,得到溶液或凝胶;s2、将得到的溶液或凝胶在高温烘箱中以240
°
c加热3小时,从而引发有机物与硝酸根离子之间的反应,得到催化剂坯体;s3、催化剂坯体在800
°
c下煅烧2小时,稳定晶相,得到催化剂成品。
实施例二
22.s1、首先,将所需金属离子的1份硝酸盐,溶解于20份去离子水中,并与1.5份甘氨酸混合,通过120
°
c水浴搅拌蒸发90%的水,得到溶液或凝胶;s2、将得到的溶液或凝胶在高温烘箱中以300
°
c加热3小时,从而引发有机物与硝酸根离子之间的反应,得到催化剂坯体;s3、催化剂坯体在1200
°
c下煅烧6小时,稳定晶相,得到催化剂成品。
实施例三
23.s1、首先,将所需金属离子的1份硝酸盐,溶解于10份去离子水中,并与1份甘氨酸混合,通过100
°
c水浴搅拌蒸发90%的水,得到溶液或凝胶;s2、将得到的溶液或凝胶在高温烘箱中以280
°
c加热3小时,从而引发有机物与硝酸根离子之间的反应,得到催化剂坯体;s3、催化剂坯体在1100
°
c下煅烧5小时,稳定晶相,得到催化剂成品。
实施例五
24.s1、首先,将所需金属离子的1份硝酸盐,溶解于5份去离子水中,并与0.5份尿素混合,通过60
°
c水浴搅拌蒸发80%的水,得到溶液或凝胶;s2、将得到的溶液或凝胶在高温烘箱中以300
°
c加热3小时,从而引发有机物与硝酸根离子之间的反应,得到催化剂坯体;s3、催化剂坯体在800
°
c下煅烧2小时,稳定晶相,得到催化剂成品。
实施例二
25.s1、首先,将所需金属离子的1份硝酸盐,溶解于20份去离子水中,并与1.5份尿素混合,通过120
°
c水浴搅拌蒸发90%的水,得到溶液或凝胶;s2、将得到的溶液或凝胶在高温烘箱中以400
°
c加热3小时,从而引发有机物与硝酸根离子之间的反应,得到催化剂坯体;s3、催化剂坯体在1200
°
c下煅烧6小时,稳定晶相,得到催化剂成品。
实施例六
26.s1、首先,将所需金属离子的1份硝酸盐,溶解于10份去离子水中,并与1份尿素混合,通过100
°
c水浴搅拌蒸发90%的水,得到溶液或凝胶;s2、将得到的溶液或凝胶在高温烘箱中以350
°
c加热3小时,从而引发有机物与硝酸根离子之间的反应,得到催化剂坯体;s3、催化剂坯体在1100
°
c下煅烧5小时,稳定晶相,得到催化剂成品。
27.表1:所制得催化剂表面氧状态拟合结果。
[0028][0029]
表2:催化剂测试关键数据
[0030]
上述六个实施例中,少量的碱土金属sr或ca即可在较大程度改变催化剂的活性与稳定性。溶液或凝胶在高温烘箱中加热引发有机物与硝酸根离子之间的反应,会在瞬间产生高温并释放出大量气体。在此过程中化合物晶相初步形成,因为短时间高温以及气体作用,获得较小颗粒。ca对催化剂成相以及活性产生不同影响。在以正十六烷作为模拟燃料,对催化剂进行水蒸气重整测试。可以发现sr可以明显提高催化剂表面自由氧,从而获得较高活性。而ca掺杂主要通过提高催化剂表面金属分散性来提高催化剂活性。
[0031]
如附图1所示,sr和ca取代对催化剂晶相产生较大影响。ca取代在900
ꢀ°
c煅烧即可成相,而sr取代催化剂则要1100
°
c成相。如附图2所示,ca取代催化剂颗粒尺寸受温度影响更大,在900
ꢀ°
c时两者相差不大,而在1100
°
c烧结时,ca取代催化剂要明显大于sr取代。于
此同时,ca取代催化剂表现出更强的析出特性,其表面活性金属的析出量更大,而且金属粒径更小。
[0032]
对催化剂表面状态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两种催化剂都是纯相的前提下(1100 o
c煅烧),中间强度碱性位点占据主导,而且sr取代催化剂强度更高。而在900 o
c时,受表面杂相影响,sr取代碱性强度不如ca取代。结合附图4以及表1中的氧元素状态分析,可以看出sr倾向于优化催化剂表面化学特性,提高表面自由氧含量以及碱性强弱从而调控催化剂活性,而ca相比于sr,主要体现在于更高的表面活性金属分散度。在重整反应中,一般希望得到较高含量的氢气,其他燃料组分如一氧化碳,甲烷,乙烷,乙烯(二碳产物)的含量则尽可能的少。通过长期测试中以及在不同温度下转化率的变化曲线,结合表2中给出的具体数据,可以得出,ca取代催化剂900 o
c表现最好,其次为sr取代,900 o
c煅烧的催化剂。可以得出,催化剂活性为表面化学状态于金属分散度共同决定的结果,以此确定了催化剂的主要优化方向。

技术特征:
1.一种钙钛矿型催化剂,其特征是,所述催化剂的钙钛矿a位掺杂sr或ca,催化剂的钙钛矿b位掺杂活性金属ni或者co。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钙钛矿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将所需金属离子的硝酸盐,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并与甘氨酸或尿素混合,通过水浴搅拌蒸发大部分水,得到溶液或凝胶;s2、将得到的溶液或凝胶在高温烘箱中加热,从而引发有机物与硝酸根离子之间的反应,得到催化剂坯体;s3、催化剂坯体在高温下煅烧,稳定晶相,得到催化剂成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钙钛矿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硝酸盐1份、去离子水5-20份、甘氨酸或尿素0.5-1.5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钙钛矿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硝酸盐1份、去离子水10份、甘氨酸或尿素1份。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钙钛矿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1中,所述水浴的温度为60-120
°
c。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钙钛矿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1中,所述水浴搅拌蒸发80-90%的水。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钙钛矿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催化剂的组分包含尿素,高温烘箱的加热温度为300-400
°
c,加热时间3小时。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钙钛矿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催化剂的组分包含甘氨酸,高温烘箱的加热温度为240-300
°
c,加热时间3小时。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钙钛矿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3中,所述煅烧温度为800-1200
°
c,2-6小时。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钙钛矿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煅烧温度为1100
°
c。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领域,尤其是钙钛矿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所述催化剂的钙钛矿A位掺杂Sr或Ca,催化剂的钙钛矿B位掺杂活性金属Ni或者Co。该发明通过催化剂中碱土金属的掺杂比例,碱土金属类型,催化剂煅烧温度,以及还原温度对催化剂的影响,实现了在较高空速下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同时在长时间工作状况下保持稳定。该催化剂在长时间工作后,积碳量较低,对催化剂状态几乎不产生影响。对催化剂状态几乎不产生影响。对催化剂状态几乎不产生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蒲健 郭群威 耿佳琦 潘嘉文 冯江涛 池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联德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3/8/2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