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鳗鱼自动化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29
阅读:142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鳗鱼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鳗鱼自动化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2.鳗鱼,别名白鳝、白鳗、河鳗、鳗鲡、溪滑、青鳝、日本鳗。鳗鱼是指属于鳗鲡目分类下的物种总称。又称鳝,是一种外观类似长条蛇形的鱼类,具有鱼的基本特征。此外鳗鱼与鲑鱼类似具有洄游特性。鳗鱼属鱼类,似蛇,但无鳞,一般产于咸淡水交界海域。
3.现有技术中,人工养殖式鳗鱼系统包括鱼池、排污系统、进水系统和供氧系统。其中排污系统由排污口和排污管道组成,排污系统将鳗鱼粪便固形物和鳗鱼养殖污水统一排走,鳗鱼养殖污水经长管道输送后并经过滤后由污水管网排放,并往鳗鱼池中加入新活水。这样的系统结构需要长管道铺设,并需要复杂的过滤结构,无法实现鳗鱼养殖用水的循环利用,不够节能,成本较高,因此需要一种新的鳗鱼自动化养殖系统,以实现在增氧的同时又促进水体循环、达到内循环养殖系统的能量“低消耗”、利于粪便等固形物的集中、外排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鳗鱼自动化养殖系统,具备在增氧的同时又促进水体循环、达到内循环养殖系统的能量“低消耗”、利于粪便等固形物的集中、外排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鳗鱼自动化养殖系统,包括鳗池模块、底排污模块、双进水模块、提水模块、水处理模块、气提泵模块,所述鳗池模块的底部连接底排污模块,所述鳗池模块的顶部设置有双进水模块;
8.所述鳗池模块的边缘处连接有提水模块,所述鳗池模块旁设置有水处理模块,所述水处理模块包括有集污区、缓冲区、过滤区和净水区,所述集污区、缓冲区、过滤区和净水区相连通,所述提水模块的出水端连接水处理模块的集污区;
9.所述水处理模块的净水区旁设置有气提泵模块,所述气提泵模块的输出端位于鳗池模块的靠近底部处;
10.所述鳗池模块包括有鳗池,鳗池的顶口呈正方形,鳗池的顶口做切角设计,鳗池的内壁呈弧面;
11.所述底排污模块包括有排污口和排污管,其中排污口位于鳗池底部的中间,其中排污口顶口盖有盖板,排污口的盖板旁边设置有内插式的排鳗管;
12.所述双进水模块包括有两根进水管,其中一根进水管连接自来水系统,另一根进水管连接气提泵模块的输出端;
13.所述提水模块包括提水泵,所述气提泵模块包括气提泵,所述水处理模块的集污
区底面高于缓冲区的底面,缓冲区的底面高于过滤区的底面,过滤区的底面高于净水区的底面,集污区、缓冲区、过滤区和净水区通过管道相连通,过滤区的内部安装有两组竖向的毛刷。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鳗池的内壁类似大锅的内壁设计,可方便集污排污。
15.优选的,所述鳗池模块的鳗池池底用红土夯实或水泥抹面,鳗池的水深为0.9m-1.1m,鳗池的池底中间区域做直径5m的水泥硬化。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鳗池底部排污口的盖板具有不锈钢过滤网,可有效拦污,排污口底部连通一个排污管。
17.优选的,所述水处理模块的面积为鳗池面积的8%-10%,所述水处理模块的集污区、缓冲区、过滤区和净水区的面积比值为3:3:2:2。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鳗池旁设计水处理模块,有利于鳗鱼粪便等固形物沉淀、集中、富集和外排,通过提水模块将鳗池中的污水直接泵入集污区中,鳗鱼粪便等固形物由重力直接沉降到集污区底,打开集污区与缓冲区连接管道的阀门,上层水通过管道进入缓冲区中,鳗鱼粪便等固形物由重力直接沉降到缓冲区底,打开缓冲区与过滤区连接管道的阀门,上层水通过管道进入过滤区中,过滤区中设置两组毛刷结构,毛刷结构可有效拦阻细小的固形污物,对污水进一步过滤,毛丝的棱角边对气泡具有更有的切割作用,提高溶解氧利用率,降低曝气电耗,打开过滤区与净水区连接管道的阀门,上层水通过管道进入净水区中。净水区的水可通过气提泵泵出并通过一根进水管输入到鳗池中,实现鳗鱼池养殖水的循环利用。
19.水处理模块,集污区、缓冲区、过滤区和净水区的设计,更利于粪便等固形物的集中、外排,可达到更好的节水减排效果。
20.优选的,所述水处理模块的长和宽分为5.5-6米和0.9-1.1米,所述水处理模块的集污区、缓冲区、过滤区和净水区呈阶梯式排布。
21.优选的,所述水处理模块的集污区、缓冲区、过滤区和净水区的底面呈斜面,所述水处理模块的集污区、缓冲区、过滤区和净水区底面的倾斜度为5-10度。
22.优选的,所述双进水模块的进水管为ppr材质,连接自来水系统的进水管的管径为150-160mm,连接气提泵模块输出端的进水管的管径为210-220mm,进水管的端口均位于鳗池的中心处。
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毛刷的设计,具有双重作用,以附着粪便等颗粒,达到更好的附着、去除污物效果,同时丝的棱角边对气泡具有更有的切割作用,提高溶解氧利用率,降低曝气电耗。
24.优选的,所述气提泵模块的气体泵内部集成有微孔曝气盘,所述过滤区的毛刷的毛丝优选尼龙材质。
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提泵是以微孔曝气盘为基础研发的提水装置,利用气泡的上升力作为内循环系统的动力,其作用:一是鳗池底部中间区域水质较差,流至水处理模块后在气提泵中被充分曝气,再回流到鳗池,起到快速增氧,去除氨氮等有害物,改善鳗池水环境的作用;二是利用较少的能量就可形成鳗池水体的立体循环,有效地打破了水体分层(温跃层或盐跃层);三是水体溶氧较高时,还可适当减少水车增氧机的开启(节能效果更佳)。使用气提泵,可实现在增氧的同时又促进水体循环,达到内循环养殖系统的能量“低消
耗”。
26.(三)有益效果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鳗鱼自动化养殖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8.1、该鳗鱼自动化养殖系统,水处理模块,集污区、缓冲区、过滤区和净水区的设计,更利于粪便等固形物的集中、外排,可达到更好的节水减排效果,利用气提泵结构,将净水区中自然净化的养殖池水再次泵入鳗池中,气提泵是以微孔曝气盘为基础研发的提水装置,利用气泡的上升力作为内循环系统的动力,其作用:一是鳗池底部中间区域水质较差,流至水处理模块后在气提泵中被充分曝气,再回流到鳗池,起到快速增氧,去除氨氮等有害物,改善鳗池水环境的作用;二是利用较少的能量就可形成鳗池水体的立体循环,有效地打破了水体分层(温跃层或盐跃层);三是水体溶氧较高时,还可适当减少水车增氧机的开启(节能效果更佳)。使用气提泵,可实现在增氧的同时又促进水体循环,达到内循环养殖系统的能量“低消耗”。
29.2、该鳗鱼自动化养殖系统,能够以较低能耗和低成本实现鳗鱼养殖池水高效循环利用,水处理模块,集污区、缓冲区、过滤区和净水区的设计,更利于粪便等固形物的集中、外排,可达到更好的节水减排效果,同时过滤区中设置两组毛刷结构,毛刷结构可有效拦阻细小的固形污物,对污水进一步过滤,毛丝的棱角边对气泡具有更有的切割作用,提高溶解氧利用率,降低曝气电耗。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鳗鱼自动化养殖系统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发明中鳗池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本发明中水处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4.请参阅图1-3,一种鳗鱼自动化养殖系统,包括鳗池模块、底排污模块、双进水模块、提水模块、水处理模块、气提泵模块,鳗池模块的底部连接底排污模块,鳗池模块的顶部设置有双进水模块;
35.鳗池模块的边缘处连接有提水模块,鳗池模块旁设置有水处理模块,水处理模块包括有集污区、缓冲区、过滤区和净水区,集污区、缓冲区、过滤区和净水区相连通,提水模块的出水端连接水处理模块的集污区;
36.水处理模块的净水区旁设置有气提泵模块,气提泵模块的输出端位于鳗池模块的靠近底部处;
37.鳗池模块包括有鳗池,鳗池的顶口呈正方形,鳗池的顶口做切角设计,鳗池的内壁呈弧面;
38.底排污模块包括有排污口和排污管,其中排污口位于鳗池底部的中间,其中排污
口顶口盖有盖板,排污口的盖板旁边设置有内插式的排鳗管;
39.双进水模块包括有两根进水管,其中一根进水管连接自来水系统,另一根进水管连接气提泵模块的输出端;
40.提水模块包括提水泵,气提泵模块包括气提泵,水处理模块的集污区底面高于缓冲区的底面,缓冲区的底面高于过滤区的底面,过滤区的底面高于净水区的底面,集污区、缓冲区、过滤区和净水区通过管道相连通,过滤区的内部安装有两组竖向的毛刷。
41.实施例1:鳗池的内壁类似大锅的内壁设计,可方便集污排污。鳗池模块的鳗池池底用红土夯实或水泥抹面,鳗池的水深为0.9m-1.1m,鳗池的池底中间区域做直径5m的水泥硬化。鳗池底部排污口的盖板具有不锈钢过滤网,可有效拦污,排污口底部连通一个排污管。水处理模块的面积为鳗池面积的8%-10%,水处理模块的集污区、缓冲区、过滤区和净水区的面积比值为3:3:2:2。在鳗池旁设计水处理模块,有利于鳗鱼粪便等固形物沉淀、集中、富集和外排,通过提水模块将鳗池中的污水直接泵入集污区中,鳗鱼粪便等固形物由重力直接沉降到集污区底,打开集污区与缓冲区连接管道的阀门,上层水通过管道进入缓冲区中,鳗鱼粪便等固形物由重力直接沉降到缓冲区底,打开缓冲区与过滤区连接管道的阀门,上层水通过管道进入过滤区中,过滤区中设置两组毛刷结构,毛刷结构可有效拦阻细小的固形污物,对污水进一步过滤,毛丝的棱角边对气泡具有更有的切割作用,提高溶解氧利用率,降低曝气电耗,打开过滤区与净水区连接管道的阀门,上层水通过管道进入净水区中。净水区的水可通过气提泵泵出并通过一根进水管输入到鳗池中,实现鳗鱼池养殖水的循环利用。
42.实施例2:水处理模块,集污区、缓冲区、过滤区和净水区的设计,更利于粪便等固形物的集中、外排,可达到更好的节水减排效果。水处理模块的长和宽分为5.5-6米和0.9-1.1米,水处理模块的集污区、缓冲区、过滤区和净水区呈阶梯式排布。水处理模块的集污区、缓冲区、过滤区和净水区的底面呈斜面,水处理模块的集污区、缓冲区、过滤区和净水区底面的倾斜度为5-10度。双进水模块的进水管为ppr材质,连接自来水系统的进水管的管径为150-160mm,连接气提泵模块输出端的进水管的管径为210-220mm,进水管的端口均位于鳗池的中心处。
43.实施例3:气提泵模块的气体泵内部集成有微孔曝气盘,过滤区的毛刷的毛丝优选尼龙材质。毛刷的设计,具有双重作用,以附着粪便等颗粒,达到更好的附着、去除污物效果,同时丝的棱角边对气泡具有更有的切割作用,提高溶解氧利用率,降低曝气电耗。气提泵是以微孔曝气盘为基础研发的提水装置,利用气泡的上升力作为内循环系统的动力,其作用:一是鳗池底部中间区域水质较差,流至水处理模块后在气提泵中被充分曝气,再回流到鳗池,起到快速增氧,去除氨氮等有害物,改善鳗池水环境的作用;二是利用较少的能量就可形成鳗池水体的立体循环,有效地打破了水体分层(温跃层或盐跃层);三是水体溶氧较高时,还可适当减少水车增氧机的开启(节能效果更佳)。使用气提泵,可实现在增氧的同时又促进水体循环,达到内循环养殖系统的能量“低消耗”。
44.综上所述,该鳗鱼自动化养殖系统,水处理模块,集污区、缓冲区、过滤区和净水区的设计,更利于粪便等固形物的集中、外排,可达到更好的节水减排效果,利用气提泵结构,将净水区中自然净化的养殖池水再次泵入鳗池中,气提泵是以微孔曝气盘为基础研发的提水装置,利用气泡的上升力作为内循环系统的动力,其作用:一是鳗池底部中间区域水质较
差,流至水处理模块后在气提泵中被充分曝气,再回流到鳗池,起到快速增氧,去除氨氮等有害物,改善鳗池水环境的作用;二是利用较少的能量就可形成鳗池水体的立体循环,有效地打破了水体分层(温跃层或盐跃层);三是水体溶氧较高时,还可适当减少水车增氧机的开启(节能效果更佳)。使用气提泵,可实现在增氧的同时又促进水体循环,达到内循环养殖系统的能量“低消耗”。
45.该鳗鱼自动化养殖系统,能够以较低能耗和低成本实现鳗鱼养殖池水高效循环利用,水处理模块,集污区、缓冲区、过滤区和净水区的设计,更利于粪便等固形物的集中、外排,可达到更好的节水减排效果,同时过滤区中设置两组毛刷结构,毛刷结构可有效拦阻细小的固形污物,对污水进一步过滤,毛丝的棱角边对气泡具有更有的切割作用,提高溶解氧利用率,降低曝气电耗。
46.该鳗鱼自动化养殖系统,鳗鱼养殖池水高效循环利用,水处理模块,集污区、缓冲区、过滤区和净水区的设计,更利于粪便等固形物的集中、外排,可达到更好的节水减排效果。
4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4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鳗鱼自动化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鳗池模块、底排污模块、双进水模块、提水模块、水处理模块、气提泵模块,所述鳗池模块的底部连接底排污模块,所述鳗池模块的顶部设置有双进水模块;所述鳗池模块的边缘处连接有提水模块,所述鳗池模块旁设置有水处理模块,所述水处理模块包括有集污区、缓冲区、过滤区和净水区,所述集污区、缓冲区、过滤区和净水区相连通,所述提水模块的出水端连接水处理模块的集污区;所述水处理模块的净水区旁设置有气提泵模块,所述气提泵模块的输出端位于鳗池模块的靠近底部处;所述鳗池模块包括有鳗池,鳗池的顶口呈正方形,鳗池的顶口做切角设计,鳗池的内壁呈弧面;所述底排污模块包括有排污口和排污管,其中排污口位于鳗池底部的中间,其中排污口顶口盖有盖板,排污口的盖板旁边设置有内插式的排鳗管;所述双进水模块包括有两根进水管,其中一根进水管连接自来水系统,另一根进水管连接气提泵模块的输出端;所述提水模块包括提水泵,所述气提泵模块包括气提泵,所述水处理模块的集污区底面高于缓冲区的底面,缓冲区的底面高于过滤区的底面,过滤区的底面高于净水区的底面,集污区、缓冲区、过滤区和净水区通过管道相连通,过滤区的内部安装有两组竖向的毛刷;所述提水模块和气提泵模块均集成有定时启动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鳗鱼自动化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鳗池模块的鳗池池底用红土夯实或水泥抹面,鳗池的水深为0.9m-1.1m,鳗池的池底中间区域做直径5m的水泥硬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鳗鱼自动化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模块的面积为鳗池面积的8%-10%,所述水处理模块的集污区、缓冲区、过滤区和净水区的面积比值为3:3:2: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鳗鱼自动化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模块的长和宽分为5.5-6米和0.9-1.1米,所述水处理模块的集污区、缓冲区、过滤区和净水区呈阶梯式排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鳗鱼自动化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模块的集污区、缓冲区、过滤区和净水区的底面呈斜面,所述水处理模块的集污区、缓冲区、过滤区和净水区底面的倾斜度为5-10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鳗鱼自动化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进水模块的进水管为ppr材质,连接自来水系统的进水管的管径为150-160mm,连接气提泵模块输出端的进水管的管径为210-220mm,进水管的端口均位于鳗池的中心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鳗鱼自动化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提泵模块的气体泵内部集成有微孔曝气盘,所述过滤区的毛刷的毛丝优选尼龙材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鳗鱼自动化养殖系统,包括鳗池模块、底排污模块、双进水模块、提水模块、水处理模块、气提泵模块,所述鳗池模块的底部连接底排污模块。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水处理模块,集污区、缓冲区、过滤区和净水区的设计,更利于粪便等固形物的集中、外排,可达到更好的节水减排效果,利用气提泵结构,将净水区中自然净化的养殖池水再次泵入鳗池中,使用气提泵,可实现在增氧的同时又促进水体循环,达到内循环养殖系统的能量“低消耗”。同时过滤区中设置两组毛刷结构,毛刷结构可有效拦阻细小的固形污物,对污水进一步过滤,毛丝的棱角边对气泡具有更有的切割作用,提高溶解氧利用率,降低曝气电耗。降低曝气电耗。降低曝气电耗。
技术研发人员:郑自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闽立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5
技术公布日:2023/8/2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