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酚废水和芳胺废水的电化学耦合处理方法

未命名 09-01 阅读:256 评论:0

1.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涉及一种含酚废水和芳胺废水的电化学耦合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2.水环境的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1993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旨在促使全世界都关心并解决水资源问题。据最新统计,2021年全国直排海污染源污水排放总量约72.8亿吨,其中工业污染源占排放总量的32%左右。化工行业排放的废水量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20%以上,位居第一,其中酚类、芳胺类及其它有毒有害有机物的排放量又占化工行业废水排放量的第一位。酚类和芳胺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水环境中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两种有机污染物,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威胁,严重危害着地球生物和人类的健康。
3.目前处理酚类和芳胺有机废水的方法主要可以概括为三大类: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其中物理法包括吸附法、萃取法、液膜分离法等;化学法包括化学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超临界水氧化法、湿式氧化法和电化学降解法等;生物法则包括好氧生化降解法、厌氧生化降解法、优势菌处理法等。但是现有技术仍然存在较大问题,例如在膜处理法中,如果废水中的酚含量过高,会对膜造成损害;化学氧化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处理效果好、分解速度快、氧化能力强等优点,其缺点是处理费用较高,氧化剂的加入会产生二次污染,处理后产生大量难以脱水的污泥;酚类和芳胺类废水的毒性强,生物降解性差,特别对于高浓度废水,现有的生化处理系统难以有效去除。而电化学法是相对后期发展起来的新型高级氧化还原技术,它利用得失电子这一无毒、无害且价格低廉的“试剂”,通过控制电极电位,实现物质的精准氧化或还原,被称为“环境友好”技术,在绿色工艺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与其它水处理方法相比,电化学氧化法具有其独特的优势:1)电化学氧化比一般的氧化剂具有更高的选择性。通过控制电位,可使电极反应具有高度选择性,防止可能发生的副反应;2)反应条件温和,一般在常温常压下即可进行;3)直接得失电子是电化学反应的主要过程,且电子转移只在电极及污染物之间进行,不需外加氧化剂,有效避免了由于添加化学药剂而引起的二次污染问题;4)电化学系统设备相对简单、占地面积小、系统能量效率高,操作与维护费用较低。
4.苯酚和苯胺都是电化学活性物质,可以在阳极表面失去电子,生成的活性物种可以引发聚合成膜,在金属表面形成的钝化膜对金属防腐具有重要作用。例如,2011年北京化工大学魏刚教授报道了苯酚/苯胺在电化学条件下,在304不锈钢表面的共聚成膜,此研究主要用于金属防腐(chin.j.chem.phys.2011,24,55-64)。据国内专利cn 100545193 c报道,在强酸性溶液中,苯胺和间氨基苯酚同时被过硫酸铵氧化成共聚物,可用作蓄电池的阴极材料。据国内专利cn 105802701 b报道,在表面活性剂存在条件下,将苯酚/苯胺在ph为5.8~8.0的磷酸缓冲溶液中,以双氧水为氧化剂,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共聚而得,提供一类酯类油用苯酚-苯胺共聚型高温抗氧化剂。cn 1810850 a是一项国内专利申请,在强酸性溶
液中,苯胺和间氨基苯酚通过电解得到导电聚合物。cn 102352515 a是一项国内专利申请,在苯酚苯胺的电解质水溶液中,对不锈钢电极施加直流电压,得到共聚物薄膜可用于金属防腐。在2017年,据印度阿拉哈巴德大学devi,s.k.课题组报道,以高氯酸锂为支撑电解质,在乙腈中通过电氧化聚合,在铂电极上合成了苯酚-苯胺共聚物(polym.sci.ser.2017,b 59,300-307)。2019年卡塔尔大学的waware,u.s.课题组,将苯胺、过二硫酸铵分别与盐酸混合,经0~4℃冰水浴冷却,在氮气气氛下将上述过二硫酸铵混合液滴加到单体溶液中,通过化学氧化共聚技术进行反应,经过处理最终得到导电性能更好的聚合物(polym.bull.2019,76,5603-5617)。然而,这些方法的目的都是为了生成聚合物本身,并未以处理苯酚/苯胺废水为出发点开展研究。
5.我们希望开发出一种经济、高效,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的酚类和芳胺类废水的处理技术,本发明报道了一种含酚废水和芳胺废水的耦合电化学处理方法,合并处理含酚废水和芳胺废水,实现苯酚/苯胺在水溶液中共聚/析出,从而实现“一法一锅治两废”。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电解含酚废水和芳胺废水的混合溶液,探索、调控电解条件,酚类和芳胺可以在水溶液中发生电化学氧化共聚。共聚产物直接在水溶液中形成沉淀析出,通过简单过滤,即可达到含酚废水和芳胺废水的一批、同时、无害化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含酚废水和芳胺废水的电化学耦合处理方法研究路线,步骤简洁,操作简单,效率高,能耗小,绿色经济,适合工业化应用。
7.一种含酚废水和芳胺废水的电化学耦合处理方法研究,其特征在于,在电化学反应装置的反应瓶中加入苯酚类化合物(ii)和苯胺类化合物(iii),以水作溶剂、无水硫酸钠作支持电解质,以此模拟含酚废水和芳胺废水的混合溶液,室温下通电、搅拌,反应得到苯胺类化合物和苯酚类化合物的共聚物(i),反应方程式为:
[0008][0009]
所述的一种含酚废水和芳胺废水的电化学耦合处理方法研究,其特征在于,用电化学耦合的方式将含酚废水和苯胺废水合并处理。
[0010]
所述的一种含酚废水和芳胺废水的电化学耦合处理方法研究,其特征在于,反应选用水作溶剂。
[0011]
所述的一种含酚废水和芳胺废水的电化学耦合处理方法研究,其特征在于,电流密度在35~65ma/cm2,优选65ma/cm2。
[0012]
所述的一种含酚废水和芳胺废水的电化学耦合处理方法研究,其特征在于,支持电解质为无水硫酸钠,或高氯酸锂,或氯化钠,优选无水硫酸钠。
[0013]
所述的一种含酚废水和芳胺废水的电化学耦合处理方法研究,其特征在于,小量反应时,支持电解质无水硫酸钠用量为5~9当量,优选5当量,浓度为39g/l。
[0014]
所述的一种含酚废水和芳胺废水的电化学耦合处理方法研究,其特征在于,大量
反应时,支持电解质无水硫酸钠的浓度为19g/l。
[0015]
所述的一种含酚废水和芳胺废水的电化学耦合处理方法研究,其特征在于,苯胺与苯酚的体系,苯胺的浓度为5g/l,苯酚的浓度为5~15g/l,优选5g/l。
[0016]
所述的一种含酚废水和芳胺废水的电化学耦合处理方法研究,其特征在于,n,n-二甲基苯胺(或邻甲苯胺或邻苯二胺)与苯酚的浓度比为1∶1,皆为0.5g/l。
[0017]
所述的一种含酚废水和芳胺废水的电化学耦合处理方法研究,其特征在于,苯胺与邻甲酚(或间苯二酚)的浓度比为1∶1,皆为0.5g/l。
[0018]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0019]
(1)提供了一种用电化学耦合将苯酚废水和苯胺废水合并处理的新方法。
[0020]
(2)合并处理两种废水,避免了酚类和芳胺的彻底氧化,在显著降低电化学处理废水能耗的同时,生成无害化的酚类/芳胺共聚物。
[0021]
(3)合并处理两种废水,生成有利用价值的酚类/芳胺共聚物,通过“一锅两制”,无害化处理。
[0022]
(4)共聚产物经简单过滤、干燥,即可与母液分开。
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实施例10~17所用电解装置;
[0024]
图2为实施例17共聚产物的红外(ir)图谱分析结果;
[0025]
图3为实施例17共聚产物的核磁(1h nmr)图谱分析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现通过以下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实施例仅用于例证的目的,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所做的显而易见的改变和修饰也包含在本发明范围之内。
[0027]
注1:实施例1~3为苯胺5g/l,分别对应苯酚的浓度为5~15g/l的例子。
[0028]
实施例1:
[0029]

反应容器:电解反应在2.0未分室的电解槽中进行的。
[0030]

电极板:阳极电极为石墨电极(3.0cm
×
0.8cm
×
0.2cm),阴极电极为石墨电极(3.0cm
×
0.8cm
×
0.2cm)。
[0031]

待处理原液:准确称取一定量的苯胺(0.0223g,0.24mmol)、苯酚(0.0620g,0.66mmol)、na2so4(0.1520g,1.07mmol),放入配有转子的6ml反应瓶中,并加4ml水搅拌溶解,即为待处理的原液,苯胺浓度为5.55g/l,苯酚浓度为15.35g/l。
[0032]

电化学耦合处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在100ma的恒电流下搅拌并电解4.5小时,用agilent 7890b系列gc-ms检测,苯胺除去率88%,苯酚除去率57%,再继续反应至9小时,苯酚除去率92%。
[0033]
实施例2:
[0034]

反应容器:同实施例1的


[0035]

电极板:同实施例1的


[0036]

待处理原液:准确称取一定量的苯胺(0.0225g,0.24mmol)、苯酚(0.0410g,
0.44mmol)、na2so4(0.1550g,1.09mmol),放入配有转子的6ml反应瓶中,并加4ml水搅拌溶解,即为待处理的原液,苯胺浓度为5.62g/l,苯酚浓度为10.15g/l。
[0037]

电化学耦合处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在100ma的恒电流下搅拌并电解4.5小时,用agilent 7890b系列gc-ms检测,苯胺除去率89%,苯酚除去率67%,再继续反应至6小时,苯酚除去率89%。
[0038]
实施例3:
[0039]

反应容器:同实施例1的


[0040]

电极板:同实施例1的


[0041]

待处理原液:准确称取一定量的苯胺(0.5174g,5.56mmol)、苯酚(0.5039g,5.35mmol)、na2so4(3.8631g,27.20mmol),用水溶解并在100ml容量瓶定容,即为待处理的原液,苯胺浓度为5.17g/l,苯酚浓度为5.04g/l。
[0042]

电化学耦合处理:步骤一,取上述溶液4ml,转移至配有转子的6ml反应瓶中。步骤二,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在100ma的恒电流下搅拌并电解2.5小时,用agilent 7890b系列gc-ms检测,苯胺除去率94%,苯酚除去率70%,停止反应,过滤得到褐色固体,为共聚物。
[0043]
注2:实施例4~7为不同电极的例子。
[0044]
实施例4:
[0045]

反应容器:同实施例1的


[0046]

电极板:阳极电极为钛基二氧化铅电极,阴极电极为石墨电极,尺寸同实施例1的


[0047]

待处理原液:同实施例3的


[0048]

电化学耦合处理:步骤一,同实施例3的

。步骤二,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在100ma的恒电流下搅拌并电解2小时,用agilent 7890b系列gc-ms检测,苯胺除去率89%,苯酚除去率70%,停止反应,过滤得到褐色固体,为共聚物。
[0049]
实施例5:
[0050]

反应容器:同实施例1的


[0051]

电极板:阳极电极为钛基二氧化铅电极,阴极电极为铂电极,尺寸同实施例1的


[0052]

待处理原液:同实施例3的


[0053]

电化学耦合处理:步骤一,同实施例3的

。步骤二,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在100ma的恒电流下搅拌并电解2小时,用agilent 7890b系列gc-ms检测,苯胺除去率95%,苯酚除去率78%,停止反应,过滤得到褐色固体,为共聚物。
[0054]
实施例6:
[0055]

反应容器:同实施例1的


[0056]

电极板:阳极电极为钛基二氧化铅电极,阴极电极为锌电极,尺寸同实施例1的


[0057]

待处理原液:同实施例3的


[0058]

电化学耦合处理:步骤一,同实施例3的

。步骤二,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在100ma的恒电流下搅拌并电解2小时,用agilent 7890b系列gc-ms检测,苯胺除去率95%,苯酚除去率77%,停止反应,过滤得到褐色固体,为共聚物。
[0059]
实施例7:
[0060]

反应容器:同实施例1的


[0061]

电极板:阳极电极为钛基二氧化铅电极,阴极电极为不锈钢电极,尺寸同实施例1的


[0062]

待处理原液:同实施例3的


[0063]

电化学耦合处理:步骤一,同实施例3的

。步骤二,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在100ma的恒电流下搅拌并电解2小时,用agilent 7890b系列gc-ms检测,苯胺除去率95%,苯酚除去率88%,停止反应,过滤得到褐色固体,为共聚物。
[0064]
注3:实施例8~9为不同电流的例子。
[0065]
实施例8:
[0066]

反应容器:同实施例1的


[0067]

电极板:同实施例7的


[0068]

待处理原液:同实施例3的


[0069]

电化学耦合处理:步骤一,同实施例3的

。步骤二,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在80ma的恒电流下搅拌并电解3小时,用agilent 7890b系列gc-ms检测,苯胺除去率99%,苯酚除去率86%,停止反应,过滤得到褐色固体,为共聚物。
[0070]
实施例9:
[0071]

反应容器:同实施例1的


[0072]

电极板:同实施例7的


[0073]

待处理原液:同实施例3的


[0074]

电化学耦合处理:步骤一,同实施例3的

。步骤二,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在50ma的恒电流下搅拌并电解4小时,用agilent 7890b系列gc-ms检测,苯胺除去率90%,苯酚除去率91%,停止反应,过滤得到褐色固体,为共聚物。
[0075]
注4:实施例10~13为苯胺(或其衍生物)为0.5g/l,苯酚为0.5g/l的例子。
[0076]
实施例10:
[0077]

反应容器:电解反应在440ml(9cm
×
4.5cm
×
110cm)的电解槽中进行的,如图1所示。
[0078]

电极板:阳极电极为钛基二氧化铅电极(10cm
×
5cm
×
0.35cm),阴极电极为不锈钢电极(10cm
×
5cm
×
0.25cm)。使用电源为it6720稳压电源。
[0079]

待处理原液:准确称取一定量的苯胺(0.1004g,1.08mmol)、苯酚(0.1003g,1.07mmol)、na2so4(3.7047g,26.08mmol),用水溶解至200ml,即为待处理的原液,苯胺浓度为0.50g/l,苯酚浓度为0.50g/l。
[0080]

电化学耦合处理:步骤一,取上述溶液195ml,转移至上述配有转子的电解槽中。步骤二,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在1300ma的恒电流下搅拌并电解5小时。停止反应后,将反应后的溶液经过简单过滤、干燥,得到褐色固体(0.1916g,96%),为共聚物。
[0081]
实施例11:
[0082]

反应容器:同实施例10的


[0083]

电极板:同实施例10的


[0084]

待处理原液:准确称取一定量的n,n-二甲基苯胺(0.1008g,0.83mmol)、苯酚
(0.1005g,1.07mmol)、na2so4(3.7023g,26.07mmol),用水溶解至200ml,即为待处理的原液,苯胺浓度为0.50g/l,苯酚浓度为0.50g/l。
[0085]

电化学耦合处理:步骤一,同实施例10的

。步骤二,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在1300ma的恒电流下搅拌并电解2小时。停止反应后,将反应后的溶液经过简单过滤、干燥,得到褐色固体(0.1430g,73%),为共聚物。
[0086]
实施例12:
[0087]

反应容器:同实施例10的


[0088]

电极板:同实施例10的


[0089]

待处理原液:准确称取一定量的邻甲苯胺(0.1006g,0.94mmol)、苯酚(0.1007g,1.08mmol)、na2so4(3.7063g,26.09mmol),用水溶解至200ml,即为待处理的原液,苯胺浓度为0.50g/l,苯酚浓度为0.50g/l。
[0090]

电化学耦合处理:步骤一,同实施例10的

。步骤二,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在1300ma的恒电流下搅拌并电解5小时。停止反应后,将反应后的溶液经过简单过滤、干燥,得到褐色固体(0.1694g,85%),为共聚物。
[0091]
实施例13:
[0092]

反应容器:同实施例10的


[0093]

电极板:同实施例10的


[0094]

待处理原液:准确称取一定量的邻苯二胺(0.1003g,0.93mmol)、苯酚(0.1004g,1.07mmol)、na2so4(3.7050g,26.08mmol),用水溶解至200ml,即为待处理的原液,苯胺浓度为0.50g/l,苯酚浓度为0.50g/l。
[0095]

电化学耦合处理:步骤一,同实施例10的

。步骤二,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在1300ma的恒电流下搅拌并电解1.5小时。停止反应后,将反应后的溶液经过简单过滤、干燥,得到褐色固体(0.1776g,89%),为共聚物。
[0096]
注5:实施例14~15为苯胺为0.5g/l,苯酚衍生物为0.5g/l的例子。
[0097]
实施例14:
[0098]

反应容器:同实施例10的


[0099]

电极板:同实施例10的


[0100]

待处理原液:准确称取一定量的苯胺(0.1004g,1.08mmol)、间甲酚(0.1006g,0.93mmol)、na2so4(3.7069g,26.10mmol),用水溶解至200ml,即为待处理的原液,苯胺浓度为0.50g/l,苯酚浓度为0.50g/l。
[0101]

电化学耦合处理:步骤一,同实施例10的

。步骤二,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在1300ma的恒电流下搅拌并电解3小时。停止反应后,将反应后的溶液经过简单过滤、干燥,得到褐色固体(0.1734g,86%),为共聚物。
[0102]
实施例15:
[0103]

反应容器:同实施例10的


[0104]

电极板:同实施例10的


[0105]

待处理原液:准确称取一定量的苯胺(0.1007g,1.07mmol)、邻苯二酚(0.1006g,0.91mmol)、na2so4(3.7024g,26.07mmol),用水溶解至200ml,即为待处理的原液,苯胺浓度为0.50g/l,苯酚浓度为0.50g/l。
[0106]

电化学耦合处理:步骤一,同实施例10的

。步骤二,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在1300ma的恒电流下搅拌并电解3小时。停止反应后,将反应后的溶液经过简单过滤、干燥,得到褐色固体(0.1734g,86%),为共聚物。
[0107]
注6:实施例16为苯胺及其衍生物(共三种)、苯酚及其衍生物(共三种)六组分混合电解的例子,并用cod除去率加以说明含酚废水和芳胺废水的电化学耦合处理方法的可行性。
[0108]
实施例16:
[0109]

反应容器:同实施例10的


[0110]

电极板:同实施例10的


[0111]

待处理原液:准确称取一定量的苯胺(0.1004g,1.08mmol)、邻甲苯胺(0.1002g,0.94mmol)、邻苯二胺(0.1005g,0.93mmol)、苯酚(0.1004g,1.07mmol)、间甲酚(0.1006g,0.93mmol)、邻苯二酚(0.1005g,0.91mmol)、na2so4(3.7056g,26.09mmol),用水溶解至200ml,即为待处理的原液,苯胺浓度为0.50g/l,邻甲苯胺浓度为0.50g/l,邻苯二胺浓度为0.50g/l,苯酚浓度为0.50g/l,间甲酚浓度为0.50g/l,邻苯二酚浓度为0.50g/l。
[0112]

电化学耦合处理:步骤一,同实施例10的

。步骤二,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在1300ma的恒电流下搅拌并电解5.5小时。停止反应后,将反应后的溶液经过简单过滤、干燥,得到褐色固体(0.4174g,70%),为共聚物,cod除去率达92%。
[0113]
注7:实施例17为最优条件的放大反应的例子,且提供相应的表征图谱。
[0114]
实施例17:
[0115]

反应容器:同实施例10的


[0116]

电极板:同实施例10的


[0117]

待处理原液:准确称取一定量的苯胺(1.0067g,10.81mmol)、苯酚(1.0104g,10.74mmol))、na2so4(3.8501g,27.11mmol),用水溶解至200ml,即为待处理的原液,苯胺浓度为5.03g/l,苯酚浓度为5.05g/l。
[0118]

电化学耦合处理:步骤一,同实施例10的

。步骤二,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在1388ma的恒电流下搅拌并电解10小时。停止反应后,将反应后的溶液经过简单过滤、干燥,得到褐色固体(1.6566g,84%),为共聚物,cod除去率达98%。
[0119]
对以上实施例中得到的共聚物进行红外(ir)和核磁(1h nmr)表征,所得图谱类似,以实施例17中的共聚物为例,分别对ir图谱、1h nmr图谱进行说明。
[0120]
实施例17原料及其共聚产物的ir(kbr压片)图谱如图2所示:共聚产物的红外吸收谱图经过与苯酚及苯胺原料的谱图对比,并分析可得,聚合产物出现在3239.94cm-1
处为活性氢的伸缩吸收峰,属于苯酚结构上o-h的拉伸振动和伯胺结构n-h拉伸振动;在1583.01cm-1
、1519.67cm-1
、1443.67cm-1
、1415.91cm-1
等处为苯胺-苯酚共聚物中芳香族的c-c的伸缩振动;在1272.33cm-1
为c-n;在1234.92cm-1
为c-o;在690.17cm-1
为仲胺结构的n-h振动。此共聚物图谱,与2011年报道的电化学条件下苯酚/苯胺在304不锈钢表面的共聚成膜的红外图谱较为一致(chin.j.chem.phys.2011,24,55-64)。另外对照专利cn 105802701 b报道的(以双氧水为氧化剂,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而得)用于脂类油中的苯酚-苯胺共聚型高温抗氧化剂的红外图谱,电化学耦合法得到的共聚物红外图谱与其也较为一致。因此也印证了电化学耦合法处理含酚和芳胺废水得到的共聚物(副产物)有潜在的商业价值。
[0121]
实施例17共聚产物的1h nmr(以d
6-dmso作为溶剂)图谱如图3所示:芳香区的氢的精细结构消失,并形成聚合物结构。

技术特征:
1.一种含酚废水和芳胺废水的电化学耦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化学反应装置的反应瓶中加入苯酚类化合物(ii)和苯胺类化合物(iii),以水作溶剂、无水硫酸钠作支持电解质,以此模拟含酚废水和芳胺废水混合溶液,室温下通电、搅拌,反应得到苯胺和苯酚的共聚物(i),反应方程式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酚废水和芳胺废水的电化学耦合处理方法研究,其特征在于,用电化学耦合的方式将含酚废水和苯胺废水合并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酚废水和芳胺废水的电化学耦合处理方法研究,其特征在于,反应选用水作溶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酚废水和芳胺废水的电化学耦合处理方法研究,其特征在于,电流密度在35~65ma/cm2,优选65ma/cm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酚废水和芳胺废水的电化学耦合处理方法研究,其特征在于,支持电解质为无水硫酸钠,高氯酸锂,氯化钠,优选无水硫酸钠。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酚废水和芳胺废水的电化学耦合处理方法研究,其特征在于,小量反应时,支持电解质无水硫酸钠用量为5~9当量,优选5当量,浓度为39g/l。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酚废水和芳胺废水的电化学耦合处理方法研究,其特征在于,大量反应时,支持电解质无水硫酸钠的浓度为19g/l。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酚废水和芳胺废水的电化学耦合处理方法研究,其特征在于,苯胺与苯酚的体系,苯胺的浓度为5g/l,苯酚的浓度为5~15g/l,优选5g/l。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酚废水和芳胺废水的电化学耦合处理方法研究,其特征在于,n,n-二甲基苯胺(或邻甲苯胺或邻苯二胺)与苯酚的浓度比为1∶1,皆为0.5g/l。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酚废水和芳胺废水的电化学耦合处理方法研究,其特征在于,苯胺与邻甲酚(或间苯二酚)的浓度比为1∶1,皆为0.5g/l。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涉及一种含酚废水和芳胺废水的电化学耦合处理方法。含酚废水和芳胺废水的高效处理方式是一项长期困扰且亟需解决的化工问题,具有强烈的市场需求。我们希望开发出一种经济、高效,且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的酚类和芳胺类废水的处理技术,本发明报道了一种含酚废水和芳胺废水的耦合电化学处理方法,合并处理含酚废水和芳胺废水,从而实现“一法一锅治两废”。共聚产物直接形成沉淀析出,通过简单过滤,即可达到含酚废水和芳胺废水的一批、同时、无害化处理。本发明步骤简洁,操作简单,效率高,能耗小,绿色经济,适合工业化应用。化应用。化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田丽芳 王亚辉 李秀云 田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6.09
技术公布日:2023/8/3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