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电磁屏蔽、电加热、抗冲击和传感性能的新型多孔透气三明治结构智能绷带
未命名
09-01
阅读:224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人体健康监测和运动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电磁屏蔽、电加热、抗冲击和传感性能的新型多孔透气三明治结构智能绷带。
背景技术:
2.运动绷带用于防止运动损伤出现以及对关节和肌肉进行保护,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柔性可穿戴智能绷带的研制,具有运动监测功能的智能绷带因其可以测量人类活动产生的电信号,包括关节运动监测、体温测量等,可为人类活动监测、运动防护和个人医疗保健提供新的机会。
3.具有高灵敏度、宽范围、快速响应和恢复时间的智能绷带已被密集开发并广泛用于监测心率、呼吸活动和肌肉张力等生理信号。能够准确、实时检测身体运动信号的智能绷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公开号为cn215534394u的专利公开了腰椎关节活动度监测装置,包括控制器、两个纵向贴片和两个横向贴片,可测得腰椎前屈、后伸、侧屈、旋转等动作的活动度。
4.除了灵敏的性能外,智能绷带的高度佩戴舒适性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在许多实际场景中需要长期和连续的数据收集。然而大多数智能绷带中的传感模块仍然依赖于传统的可拉伸柔性基材,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酯(pet)等。它们通常体积庞大且密封,这降低了皮肤的热湿舒适度,从而进一步阻碍了它们的长期可用性。为了不影响绷带原有的透气性,已经开发了基于纳米纤维薄膜或纺织品的透气柔性传感模块。因此作为下一代医疗电子学的关键研究课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制备透气、舒适和可清洗的应变传感模块的简易方法。公开号为cn115855323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性能防水透气全柔性压电触觉智能绷带用于制备智能皮肤,压力感知灵敏度高,与人体皮肤长时间接触后不会产生不适。
5.另外,将多重防护、多功能传感、多模态传感和诊断治疗结合等功能与绷带结合,可以拓宽应用场景、使智能绷带更加便携化合功能化,可以为人类活动监测和个人医疗保健提供新的机会。公开号为cn215385074u的专利提出一种集成降温、心率体温监测及防护的多功能背心,其成本低廉、易用性强、可靠性高、结构轻便,有效整合了现有技术并兼顾易用和舒适,使其能够更加适用于野外训练。
6.从目前公开的专利来看,具有运动监测功能的智能绷带在人体健康监测中有较高潜力。但是同时满足智能化、舒适化、多功能化、防护化的新型智能绷带的研制甚少。显然设计一种具有电磁屏蔽、电加热、抗冲击和传感性能的新型多孔透气三明治结构智能绷带在实际的人体健康检测和医疗保健中有很高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7.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多孔透气三明治结构智能绷带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多孔透气三明治结构智能绷带集电磁屏蔽、电加热、抗冲击和传感性能于一
体。
8.具体来说,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9.一种具有电磁屏蔽、电加热、抗冲击和传感性能的新型多孔透气三明治结构智能绷带,所述智能绷带为三明治结构,包括作为中间夹层的导电无纺布层和设置在所述导电无纺布层内外两侧的多孔聚硼硅氧烷弹性体。其中导电无纺布层作为导电功能夹层,具有电磁屏蔽、电加热和传感性能;多孔聚硼硅氧烷弹性体为防护功能内外层,可以抵抗外界冲击;银浆和铜箔作为电极,柔软亲肤舒适;三明治结构智能绷带的三层皆为柔性多孔材料,透气且适形。
10.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无纺布是在无纺布的表面通过浸渍导电材料溶液并烘干而形成有导电层。所用无纺布为常见无纺布材料,包括但不限于tpu无纺布、pu无纺布、涤纶无纺布、pe无纺布,经过乙醇超声去除表面油污和杂质。所述导电材料为mxene和agnws,纳米级导电材料比表面积大、电导率高。
11.进一步地:通过交替浸渍agnws溶液和mxene溶液并烘干的方式,在无纺布的表面形成导电层。agnws插层mxene的结构降低mxene层与层之间的接触电阻,以提高导电织物的电导率。所述浸渍次数为1-9次;所述agnws溶液和所述mxene浸渍顺序包括但不限于一次agnws后一次mxene、一次mxene后一次agnws、两次agnws后一次mxene、两次mxene后一次agnws,
……
,以此类推;所述烘干温度为40℃-90℃。
12.进一步地:所述多孔聚硼硅氧烷弹性体是以过氧化苯甲酰为交联剂,将聚硼硅氧烷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在热压机中硫化后形成。聚硼硅氧烷由于率相关效应抵抗外界冲击,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硫化后保型性好,二者混合后聚硼硅氧烷弹性体形状稳定且抗冲击。优选地,所述聚硼硅氧烷和所述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的质量比为30%~70%:70%~30%;优选地,所述交联剂的用量为聚硼硅氧烷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总质量的4%-10%;优选地,所述硫化的热压温度为90-100℃,硫化压强为9-20kpa,硫化时间为9-15min。
13.进一步地:所述多孔聚硼硅氧烷弹性体的厚度为0.5-2mm,在所述多孔聚硼硅氧烷弹性体上设置有孔洞阵列,孔径0.01mm-1mm、两孔圆心之间距离为0.02-2mm。孔洞排列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等。所述多孔聚硼硅氧烷弹性体钻孔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机械钻孔、激光刻蚀等的方式,钻孔方法简单高效,制成孔洞分布均匀,透气性好。
14.进一步地:所述聚硼硅氧烷是由硅油和硼酸按质量比20~30:1在160℃~200℃的温度下交联而成。
15.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上所述的多孔透气三明治结构智能绷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6.步骤1、多孔聚硼硅氧烷弹性体的制备
17.将硅油和硼酸以20~30:1的质量比混合均匀,然后放入烘箱中在160℃~200℃热处理至体系呈固态,然后加入正辛酸并继续反应20~30min,得到聚硼硅氧烷;
18.将质量比为30%~70%:70%~30%的聚硼硅氧烷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与占聚硼硅氧烷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总质量的4%-10%的硫化剂过氧化苯甲酰通过炼胶机混合均匀后,装入内层厚度为0.5-2mm的模具,然后放入热压机中,设置热压温度为90-100℃、硫化压强为9-20kpa、硫化时间为9-15min,获得聚硼硅氧烷弹性体;
19.将所述聚硼硅氧烷弹性体用硅胶打孔器或激光刻蚀机制作孔径大小为0.01-1mm
的孔洞阵列,两孔圆心之间距离为0.02-2mm,即获得多孔聚硼硅氧烷弹性体;
20.步骤2、导电无纺布层的制备
21.用乙醇超声去除无纺布表面杂质和油污,然后交替浸渍agnws溶液和mxene溶液并在40℃-90℃烘干,即获得导电无纺布层;
22.在所述导电无纺布的表面通过银浆和铜箔搭建电极形成导电通路;
23.步骤3、智能绷带的制备
24.利用多孔聚硼硅氧烷弹性体的粘附性,将导电无纺布层粘附在两层多孔聚硼硅氧烷弹性体的中间,获得多孔透气三明治结构智能绷带。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26.(1)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新型多孔透气三明治结构智能绷带,集电磁屏蔽、电加热、抗冲击和传感性能于一体,可以广泛的应用于人体健康监测、运动防护和个人医疗保健领域,不仅可以实现对人类活动产生的电信号的监测,且具备的电热性能可进行热敷缓解肌肉紧张,与此同时电磁屏蔽和抗冲击性能可以提供对人体的多重防护。
27.(2)本发明采用在无纺布纤维表面交替浸渍mxene和agnws导电材料的制备方式,设计了一种具有电磁屏蔽、电加热、传感性能的导电织物。
28.(3)本发明采用机械钻孔或激光刻蚀等方式,在多孔聚硼硅氧烷弹性体上钻孔,钻孔方法简单高效、制成孔洞分布均匀,使多孔聚硼硅氧烷弹性体满足透气性的同时能够抵御外界冲击。
附图说明
29.图1为多孔透气三明治结构智能绷带的光学照片(图1中(a))以及其在人体皮肤上贴合与撕下的光学照片(图1中(b)与(c))。
30.图2为多孔聚硼硅氧烷弹性体的光学显微镜图片。
31.图3为聚硼硅氧烷弹性体和聚硼硅氧烷放置4周的外观对比图。
32.图4为聚硼硅氧烷弹性体的流变性能。
33.图5为不同交替浸渍顺序的导电无纺布的电导率。
34.图6为不同交替浸渍顺序的导电无纺布的电磁屏蔽性能。
35.图7为多孔透气三明治结构智能绷带的电热性能。
36.图8为多孔透气三明治结构智能绷带和导电无纺布的抗落锤冲击性能。
37.图9为多孔透气三明治结构智能绷带和导电无纺布的水汽透过性能。
38.图10为多孔透气三明治结构智能绷带的灵敏度。
39.图11为多孔透气三明治结构智能绷带对5%、15%、25%、30%拉伸应变下的传感性能。
40.图12为多孔透气三明治结构智能绷带在0.5hz、1hz、1.5hz、2hz拉伸频率下的传感性能。
41.图13为本发明多孔透气三明治结构智能绷带的结构示意图。
42.图14为本发明制备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43.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以下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的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44.下面的实施例所制得的样品的性能参数按照如下测试方法进行测试,其中针对智能绷带的测试所对应的导电无纺布层皆为ma
1/1
:
45.a.测量多孔透气三明治结构智能绷带中导电无纺布层的电学特性的具体方式如下:
46.将导电无纺布用银浆连接铜箔当作电极,使用阻抗仪测试系统(solartron analytical,ametek advanced measurement technology,inc.)进行电学性能的测量。
47.b.测量聚硼硅氧烷弹性体的流变性能的具体方式如下:
48.用模具将聚硼硅氧烷弹性体制成厚1mm、直径20mm的薄膜,然后使用商用流变仪(physica mcr 302,anton paar co.,austria)对其的剪切变硬性能进行表征。
49.c.测量多孔透气三明治结构智能绷带的电热性能的具体方式如下:
50.将样品置于打印好的样品架上,使用一个自动范围的直流电源(it8500,艾德克斯电子有限公司)和热电偶(dt-3891g,深圳市恒佳机械工业有限公司)采集温度信号。
51.d.测量多孔透气三明治结构智能绷带在低速冲击下的防护性能的具体方式如下:
52.将样品放置在力传感器(kd3005c,扬州科动)上,使用落锤冲击设备(zcj1302-a,美特斯工业)将一个0.55kg的锤头从不同高度释放,样品受到冲击后,力传感器将信号通过电荷放大器(ye5853,东华测试)放大,最终通过一个数字示波器(tektronix dpo 2014b)采集数据。
53.e.测量新型多孔透气三明治结构智能绷带的电磁屏蔽性能的具体方式如下:
54.将样品裁剪成3*3cm大小,装入向量网络分析仪(av3672,中国电子技术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测试样品在8-12ghz区域(x波段)的电磁干扰屏蔽性能。
55.f.测量新型多孔透气三明治结构智能绷带的水汽透过性能的具体方式如下:
56.将样品裁剪成2*2cm大小,覆盖在装满10ml水的玻璃瓶(容量为10ml)瓶口,用皮筋扎紧瓶子与样品接触部分,并用石蜡密封边缘部分,防止跑气。将装置放在30℃的恒温烘箱中,每天称量整体装置的重量,降低的重量即为水汽蒸发的重量。
57.g.测量新型多孔透气三明治结构智能绷带的传感性能(包括灵敏度、不同应变稳定性和不同频率稳定性)的具体方式如下:
58.拉伸传感使用1.5cm
×
3cm的样品,传感测试由动态机械分析仪(dma 3200)控制,用动态机械分析仪夹头拉伸样品的两端记录应变和频率大小,电阻信号由阻抗测试仪(modulab xm mts)实时收集。
59.实施例1
60.本实施例按如下步骤制备多孔透气三明治结构智能绷带:
61.步骤1、多孔聚硼硅氧烷弹性体的制备
62.将硅油和硼酸以30:1的质量比混合均匀,然后放入烘箱中在180℃热处理至体系
呈固态,然后加入正辛酸(硅油:正辛酸=100g:250μl)并继续反应30min,得到聚硼硅氧烷。将质量比为30%:70%的聚硼硅氧烷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与占聚硼硅氧烷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总质量的4%的硫化剂过氧化苯甲酰通过炼胶机混合均匀后,装入内层厚度为0.5mm的模具,然后放入热压机中,设置热压温度为90℃、硫化压强为18kpa、硫化时间为15min,获得聚硼硅氧烷弹性体。
63.通过激光雕刻机将pet薄膜雕刻出定位模板(空心圆d=1mm,两个相邻圆中心距离为3mm),然后将聚硼硅氧烷弹性体薄膜粘附在打孔的pet薄膜上,最后用硅胶冲孔机从聚硼硅氧烷弹性体方向向pet方向戳出孔,获得多孔聚硼硅氧烷弹性体。
64.步骤2、mxene/agnws交替浸渍无纺布制成导电无纺布层
65.交替浸mxene溶液和agnws溶液:首先将乙醇超声洗去杂质的无纺布浸渍于浓度为5mg/ml的mxene溶液中5s,烘箱90℃烘干;而后浸渍于浓度为5mg/ml的agnws溶液中5s,烘箱90℃烘干。
66.将上述“交替浸mxene溶液和agnws溶液”的步骤共重复4次,获得mxene和agnws交替浸渍的导电无纺布层(命名ma
1/1
)。
67.在导电无纺布的表面通过银浆和铜箔搭建电极形成导电通路。
68.步骤3、智能绷带的制备
69.将导电无纺布层放置在两层多孔聚硼硅氧烷弹性体之间。上下多孔聚硼硅氧烷弹性体的尺寸略大于导电无纺布层的尺寸,由于多孔聚硼硅氧烷弹性体聚合物的黏性,导电无纺布层可以被成功包裹在中间,即制成多孔透气三明治结构智能绷带。
70.实施例2
71.本实施例按如下步骤制备多孔透气三明治结构智能绷带:
72.步骤1、多孔聚硼硅氧烷弹性体的制备
73.与实施例1相同。
74.步骤2、mxene/agnws交替浸渍无纺布制成导电无纺布层
75.交替浸2次mxene和1次agnws:首先将乙醇超声洗去杂质的无纺布浸渍于浓度为5mg/ml的mxene溶液中5s,烘箱90℃烘干;再浸入浓度为5mg/ml的mxene溶液中5s,烘箱90℃烘干;而后浸渍于浓度为5mg/ml的agnws溶液中5s,烘箱90℃烘干。
76.将上述“交替浸2次mxene和1次agnws”的步骤共重复3次,获得mxene和agnws交替浸渍的导电无纺布层(命名ma
2/1)
。
77.在导电无纺布的表面通过银浆和铜箔搭建电极形成导电通路。
78.步骤3、智能绷带的制备
79.与实施例1相同。
80.实施例3
81.本实施例按如下步骤制备多孔透气三明治结构智能绷带:
82.步骤1、多孔聚硼硅氧烷弹性体的制备
83.与实施例1相同。
84.步骤2、mxene/agnws交替浸渍无纺布制成导电无纺布层
85.交替浸1次mxene和2次agnws:首先将乙醇超声洗去杂质的无纺布浸渍于浓度为5mg/ml的mxene溶液中5s,烘箱90℃烘干;而后浸渍于浓度为5mg/ml的agnws溶液中5s,烘箱
90℃烘干;再浸入浓度为5mg/ml的agnws溶液中5s,烘箱90℃烘干。
86.将上述“交替浸1次mxene和2次agnws”的步骤共重复3次,获得mxene和agnws交替浸渍的导电无纺布层(命名ma
1/2
)。
87.在导电无纺布的表面通过银浆和铜箔搭建电极形成导电通路。
88.步骤3、智能绷带的制备
89.与实施例1相同。
90.分别测试了实施例1-3中制得的多孔透气三明治结构智能绷带中导电无纺布层的电导率,测试方法按照前述测试方法中的“a、测量智能绷带的电学特性的具体方式”,测试结果如下:
91.交替浸渍agnws和mxene的顺序ma
1/1
ma
2/1
ma
1/2
电导率(s/mm2)7.663.776.57
92.图1为多孔透气三明治结构智能绷带的光学照片,说明其具有多孔透气、柔软亲肤、粘附性和适形性。聚硼硅氧烷弹性体为透明硅胶状材质,导电无纺布为黑色。
93.图2为多孔聚硼硅氧烷弹性体的光学显微镜图片,说明通过机械钻孔方式得到的多孔聚硼硅氧烷弹性体孔洞切口平整,孔洞排列规整。
94.图3为聚硼硅氧烷弹性体和聚硼硅氧烷放置4周的外观对比图,说明聚硼硅氧烷弹性体比聚硼硅氧烷有着更好的保型性,放置会发生冷流。
95.图4为聚硼硅氧烷弹性体的流变性能,说明聚硼硅氧烷弹性体具有剪切变硬的率相关特性,可以进行力防护。
96.图5为不同交替浸渍顺序的导电无纺布的电导率,说明交替浸渍mxene和agnws可以使智能绷带获得较高的电导率,有利于智能绷带获得电热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
97.图6为不同交替浸渍顺序的导电无纺布的电磁屏蔽性能,说明交替浸渍mxene和agnws可以使智能绷带获得高的电磁屏蔽效果。
98.图7为多孔透气三明治结构智能绷带的电热性能,说明交替浸渍mxene和agnws可以使智能绷带获得高的电热效果。
99.图8为多孔透气三明治结构智能绷带和导电无纺布的抗落锤冲击性能,说明多孔聚硼硅氧烷弹性体可以使智能绷带具有力防护性能。
100.图9为多孔透气三明治结构智能绷带和导电无纺布的水汽透过性能,说明智能绷带是多孔透气的,在穿戴过程中有较好的热湿舒适性。
101.图10为多孔透气三明治结构智能绷带的传感灵敏度,说明交替浸渍mxene和agnws可以使智能绷带获得高的灵敏度。
102.图11为多孔透气三明治结构智能绷带对5%、15%、25%、30%拉伸应变下的传感性能,说明交替浸渍mxene和agnws可以使智能绷带获得高的传感稳定性。
103.图12为多孔透气三明治结构智能绷带对0.5hz、1hz、1.5hz、2hz拉伸频率下的传感性能,说明交替浸渍mxene和agnws可以使智能绷带获得高的传感稳定性。
104.图13为本发明多孔透气三明治结构智能绷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来说,是由两层多孔的聚硼硅氧烷弹性体封装导电织物夹心,从侧视图来看,顶层和底层为多孔聚硼硅氧烷弹性体,内层为导电织物;从顶视图来看,顶层多孔聚硼硅氧烷弹性体的孔洞有序排列。
105.图14为本发明制备方法的实现流程图:一方面,将无纺布浸渍于mxene溶液中,烘
干;再浸渍于agnws溶液中,烘干。重复以上步骤,获得导电无纺布。另一方面,将聚硼硅氧烷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混合后硫化,获得聚硼硅氧烷弹性体,而后采用机械钻孔的方法获得孔洞排列整齐的多孔聚硼硅氧烷弹性体。最后将多孔聚硼硅氧烷弹性体与导电织物复合,利用多孔聚硼硅氧烷弹性体自身的粘附性,制成多孔透气三明治结构智能绷带。
106.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电磁屏蔽、电加热、抗冲击和传感性能的新型多孔透气三明治结构智能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绷带为三明治结构,包括作为中间夹层的导电无纺布层和设置在所述导电无纺布层内外两侧的多孔聚硼硅氧烷弹性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无纺布是在无纺布的表面通过浸渍导电材料溶液并烘干而形成有导电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材料为mxene和agnws。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绷带,其特征在于:通过交替浸渍agnws溶液和mxene溶液并烘干的方式,在无纺布的表面形成导电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聚硼硅氧烷弹性体是以过氧化苯甲酰为交联剂,将聚硼硅氧烷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在热压机中硫化后形成;所述聚硼硅氧烷和所述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的质量比为30%~70%:70%~30%;所述交联剂的用量为聚硼硅氧烷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总质量的4%-10%;所述硫化的热压温度为90-100℃、硫化压强为9-20kpa、硫化时间为9-15min。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智能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聚硼硅氧烷弹性体的厚度为0.5-2mm,在所述多孔聚硼硅氧烷弹性体上设置有孔洞阵列,孔径0.01mm-1mm、两孔圆心之间距离为0.02-2mm。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硼硅氧烷是由硅油和硼酸按质量比20~30:1在160℃~200℃的温度下交联而成。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绷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电无纺布的表面通过银浆和铜箔搭建电极形成有导电通路。9.一种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孔透气三明治结构智能绷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多孔聚硼硅氧烷弹性体的制备将硅油和硼酸以20~30:1的质量比混合均匀,放入烘箱中在160℃~200℃热处理至体系呈固态,然后加入正辛酸并继续反应20~30min,得到聚硼硅氧烷;将质量比为30%~70%:70%~30%的聚硼硅氧烷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与占聚硼硅氧烷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总质量的4%-10%的硫化剂过氧化苯甲酰通过炼胶机混合均匀后,装入内层厚度为0.5-2mm的模具,然后放入热压机中,设置热压温度为90-100℃、硫化压强为9-20kpa、硫化时间为9-15min,获得聚硼硅氧烷弹性体;将所述聚硼硅氧烷弹性体用硅胶打孔器或激光刻蚀机制作孔径大小为0.01-1mm的孔洞阵列,两孔圆心之间距离为0.02-2mm,即获得多孔聚硼硅氧烷弹性体;步骤2、导电无纺布层的制备用乙醇超声去除无纺布表面杂质和油污,然后交替浸渍agnws溶液和mxene溶液并在40℃-90℃烘干,即获得导电无纺布层;在所述导电无纺布层的表面通过银浆和铜箔搭建电极形成导电通路;步骤3、智能绷带的制备利用多孔聚硼硅氧烷弹性体的粘附性,将导电无纺布层粘附在两层多孔聚硼硅氧烷弹性体的中间,获得多孔透气三明治结构智能绷带。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电磁屏蔽、电加热、抗冲击和传感性能的新型多孔透气三明治结构智能绷带,其为三明治结构,包括作为中间夹层的导电无纺布层和设置在导电无纺布层内外两侧的多孔聚硼硅氧烷弹性体。本发明的智能绷带集电磁屏蔽、电加热、抗冲击和传感性能于一体,可以广泛的应用于人体健康监测、运动防护和个人医疗保健领域,不仅可以实现对人类活动产生的电信号的监测,且具备的电热性能可进行热敷缓解肌肉紧张,与此同时电磁屏蔽和抗冲击性能可以提供对人体的多重防护。可以提供对人体的多重防护。可以提供对人体的多重防护。
技术研发人员:宣守虎 王心怡 桑敏 赵春宇 龚兴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5.25
技术公布日:2023/8/24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电磁制动器检测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下一篇:一种铸态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