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送餐车上的餐盘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03 阅读:206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餐盘支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送餐车上的餐盘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2.送餐车广泛应用于餐饮行业中,送餐车上常设置有车架,餐盒,支撑机构等,常见的支撑结构是在送餐车的车架上固定安装,支撑结构四周辅以挡板,以此来固定餐盘;
3.但是,多数情况下,送餐车上会设置多组餐盒,并且为方便取餐,餐盒往往会设置从侧面取放餐品的箱门,因此支撑结构四周的挡板会影响了餐盒箱门的正常开启,并且现有的此类支撑结构有的固定设置有的可拆装,可拆装结构存在对餐盒的稳定效果不佳的问题,而固定设置的支撑结构存在拆装、调节不方便的问题,而这也就导致了餐盒长时间使用当需要拆卸或是取出进行清洁时不方便的问题,同时由于支撑结构拆装不方便并且多组支撑结构无法调节之间的间距,也就导致整个送餐车上放置的餐盒只能是同种规格的,而送餐车上的餐盒有的会用来放置食品、饭盒,有的会用来放置饮品,因此餐盒也是多种规格的,从而存在无法放置不同高度、容量餐盒的问题,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送餐车上的餐盘支撑结构。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送餐车上的餐盘支撑结构,包括车架和若干个餐盒,餐盒侧面设置有箱门,所述车架顶部侧壁上设置有一个扶手,车架侧壁上设置有镂空的开槽,车架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两条对称的第一滑槽,每个第一滑槽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轨道凹槽,位于车架同一侧内壁上的两个第一滑槽之间滑动安装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支撑座,餐盒安装在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座上,支撑座底部安装有一个稳定机构。
7.优选的,所述支撑座呈l型结构,且支撑座底部设置有一个安装槽,稳定机构安装在安装槽内部,支撑座背面顶部设置有两个l型撑脚。
8.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呈l型结构,l型撑脚与第一滑槽相适配,支撑座通过l型撑脚与第一滑槽之间滑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稳定机构包括滑块和连杆,连杆的顶端与滑块相连接,连杆的底端垂直手柄,连杆接入安装槽内部,弹簧套在连杆上且置于安装槽内,安装槽内径上大下小。
10.优选的,所述滑块两侧开有竖直的l型第二滑槽,l型第二滑槽呈对称分布,滑块与安装槽滑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安装槽顶部两侧内壁上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与第二滑槽相适配,固定块通过第二滑槽与安装槽活动连接。
12.优选的,所述餐盒底部设置有两个配合槽,配合槽与滑块配合使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两条对称的第一滑槽,每个第一滑槽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轨道凹槽,位于车架同一侧内壁上的两个第一滑槽之间滑动安装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支撑座,餐盒安装在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座上,使得支撑座整体具备稳定性并且可以进行拆卸,从而既能够保证稳定性,又能够灵活调节,使得整个送餐车上能够放置多种不同高度的餐盒。
15.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支撑座底部安装的稳定机构,稳定机构与餐盒底部的配合槽进行配合使用,使得餐盒在利用支撑座进行稳定时,能够通过逆时针旋转手柄,弹簧卸力复位,滑块受力上行,与配合槽进行配合,稳定性提高,并且放置在支撑座上之后不会晃动,另外支撑座无侧面挡板,使得餐盒能够从侧面进行取餐放餐,摒弃了传统支撑结构上常用了挡板结构,满足了稳定要求的同时又不会影响到侧面取餐,并且拉动手柄,弹簧受力压缩,至l型第二滑槽顶端与固定块顶端位于同一水平面时,顺时针转动手柄,此时固定块与l型第二滑槽的短边配合,第二滑槽短边长度略长于固定块,弹簧给滑块施加一个向上的力,而固定块则可以有效的将滑块锁死,从而使得餐盒在取出时能够直接取出或是从侧面退出,从而既能够确保稳定性又方便了餐盒的取放。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送餐车上的餐盘支撑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送餐车上的餐盘支撑结构的图1中支撑座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送餐车上的餐盘支撑结构的图1中支撑座侧面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送餐车上的餐盘支撑结构的稳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送餐车上的餐盘支撑结构的稳定机构组合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送餐车上的餐盘支撑结构的滑块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送餐车上的餐盘支撑结构的安装槽结构示意图;
23.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送餐车上的餐盘支撑结构的第一滑槽结构示意图;
24.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送餐车上的餐盘支撑结构的餐盒底部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餐盒;2、扶手;3、支撑座;4、车架;5、第一滑槽;6、箱门;7、l型撑脚;8、安装槽;9、稳定机构;10、滑块;11、弹簧;12、手柄;13、第二滑槽;14、连杆;15、固定块;16、轨道凹槽;17、配合槽;18、开槽。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7.参照图1-9,一种送餐车上的餐盘支撑结构,包括车架4和若干个餐盒1,车架4顶部侧壁上设置有一个扶手2,开槽18,车架4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两条对称的第一滑槽5,每个
第一滑槽5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轨道凹槽16,位于车架4同一侧内壁上的两个第一滑槽5之间滑动安装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支撑座3,餐盒1安装在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座3上,支撑座3底部安装有一个稳定机构9。使用餐盒1时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移动支撑座3,以达到调节支撑座3之间的间距从而实现多情景的使用要求,支撑座3底部的稳定机构9与餐盒1底部的开槽18进行配合,进一步的提升了整体的稳定性。
2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支撑座3呈l型结构,且支撑座3底部设置有一个安装槽8,稳定机构9设置在安装槽8内部,支撑座3侧面顶部设置有两个l型撑脚7。l型撑脚7的结构,使得支撑座3无法从车架4中自然脱落,两者组合下使支撑结构整体稳定的同时又便于安装与拆卸。
2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稳定机构9包括滑块10和连杆14,连杆14的顶端与滑块10相连接,连杆14的底端垂直手柄12,连杆14接入安装槽8内部,弹簧11套在连杆14上且置于安装槽8内,安装槽8内径上大下小,弹簧11置于其中不会脱落,安置于安装槽8中的弹簧11支撑了滑块10的同时又使得滑块10有足够的空间得以通过拉动手柄12进行下滑,以达到锁死滑块10的目的,松开手柄12后,弹簧11具备的复位功能可恢复滑块10的位置。
3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安装槽8位于支撑座3底部,且安装槽8顶部两侧内壁上设置有固定块15。两块固定块15处于第二滑槽13内,起到了限位的功能,滑动过程中,滑块10不易偏移,且拉动手柄12,使第二滑槽13顶端与固定块15顶端位于同一水平面时,顺时针转动手柄12,此时固定块15与l型第二滑槽13的短边配合,可以有效的将滑块10锁死,此时餐盒1可以直接沿支撑座3拉出,方便取放。
3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第一滑槽5呈l型结构,并竖直设置于车架4中,第一滑槽5内均匀分布若干个轨道凹槽16。l型第一滑槽5配以l型撑脚7,实现了支撑座3位置的可调节性,而其中的轨道凹槽16可在支撑座3移动到位后的快速固定,不同位置的轨道凹槽16则能为支撑座3之间间距提供更多的选择性,以实现不同高度餐盒1的放置需求。
3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车架4侧壁上设置有镂空的开槽18,餐盒1底部设置有两个配合槽17。在需要打开箱门6进行取餐的情景下,开放式的车架4可以快速进行箱门6的开启与关闭动作,无需单独取下餐盒1,对侧开槽18的处理也方便了手柄12的操作,避免在送餐车满载的情况下无法触及手柄12所造成的不便。
3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仅需要有选择性的将支撑座3由第一滑槽5滑动到合适位置后,水平的向第一滑槽5的垂直方向推动支撑座3,使支撑座3背部的l型撑脚7插入轨道凹槽16,即可完成支撑座3的安装,不同位置的轨道凹槽16则能为支撑座3之间间距提供更多的选择性,以实现不同尺寸餐盒1的放置需求,餐盒1依次放入每组水平对置支撑座3,此时,支撑座3底部的稳定机构9与餐盒1底部的配合槽17进行配合,进一步的提升了整体的稳定性。
34.安置于连杆14上的弹簧11支撑了滑块10的同时又使得滑块10有足够的空间可以通过拉动手柄12进行下滑,两块固定块15处于第二滑槽13内,起到了限位的功能,滑动过程中,滑块10不易偏移,需要取出餐盒1时,可拉动手柄12,弹簧11受力压缩,至l型第二滑槽13顶端与固定块15顶端位于同一水平面时,顺时针转动手柄12,此时固定块15与l型第二滑槽13的短边配合,第二滑槽13短边长度略长于固定块15,弹簧11给滑块10施加一个向上的力,而固定块15则可以有效的将滑块10锁死,这时滑块10被锁在支撑座3内部,方便了餐盒1的
推拉取放,反之,逆时针旋转手柄12,弹簧11卸力复位,滑块10受力上行,继续与配合槽17进行配合,即完成了餐盒1的固定,稳定机构9与支撑座3的组合,完成了餐盒1支撑的基础。
35.在需要从送餐车侧面进行取餐的情景下,两侧无挡板的支撑座3在满足了稳定要求的同时可以快速进行箱门6的开启与关闭动作,无需单独取下餐盒1,不会影响到侧面取餐,也方便了餐盒1的直接取出,对侧开槽18的处理便于手柄12的操作,可使使用者更为便捷的操作。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送餐车上的餐盘支撑结构,包括车架(4)和若干个餐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餐盒(1)侧面设置有箱门(6),车架(4)顶部侧壁上设置有一个扶手(2),车架(4)侧壁上设置有镂空的开槽(18),车架(4)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两条对称的第一滑槽(5),每个第一滑槽(5)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轨道凹槽(16),位于车架(4)同一侧内壁上的两个第一滑槽(5)之间滑动安装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支撑座(3),餐盒(1)安装在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座(3)上,支撑座(3)底部安装有一个稳定机构(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餐车上的餐盘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3)呈l型结构,且支撑座(3)底部设置有一个安装槽(8),稳定机构(9)安装在安装槽(8)内部,支撑座(3)背面顶部设置有两个l型撑脚(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送餐车上的餐盘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5)呈l型结构,l型撑脚(7)与第一滑槽(5)相适配,支撑座(3)通过l型撑脚(7)与第一滑槽(5)之间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送餐车上的餐盘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机构(9)包括滑块(10)和连杆(14),连杆(14)的顶端与滑块(10)相连接,连杆(14)的底端垂直手柄(12),连杆(14)接入安装槽(8)内部,弹簧(11)套在连杆(14)上且置于安装槽(8)内,安装槽(8)内径上大下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送餐车上的餐盘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0)两侧开有竖直的l型第二滑槽(13),l型第二滑槽(13)呈对称分布,滑块(10)与安装槽(8)滑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送餐车上的餐盘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8)顶部两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固定块(15),固定块(15)与第二滑槽(13)相适配,固定块(15)通过第二滑槽(13)与安装槽(8)活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送餐车上的餐盘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餐盒(1)底部设置有两个对称的配合槽(17),配合槽(17)与滑块(10)配合使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盘支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的公开了一种送餐车上的餐盘支撑结构,包括车架和若干个餐盒,车架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两条对称的第一滑槽,每个第一滑槽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轨道凹槽,位于车架同一侧内壁上的两个第一滑槽之间滑动安装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支撑座,餐盒安装在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座上,支撑座内部安装有一个稳定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餐盒安装在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座上,支撑座整体稳定并具备可调节性,稳定机构与餐盒底部的配合槽进行配合,进一步的提升了整体的稳定性,通过手柄将固定块与L型第二滑槽的短边配合,可以有效的将滑块锁死,方便了餐盒的推拉取放。推拉取放。推拉取放。


技术研发人员:陈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马鞍山德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8
技术公布日:2023/9/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