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肠治疗固定器
未命名
09-03
阅读:110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化科护理辅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灌肠治疗固定器。
背景技术:
2.灌肠是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医疗手段,能刺激肠蠕动,软化、清除粪便,并有降温、催产、稀释肠内毒物、减少吸收低温溶液为高热患者降温的作用,但是目前在对患者进行灌肠时,存在以下问题:
3.1、灌肠通常一般采用灌肠袋,现有的灌肠袋只能把灌肠液注入到患者体内在给病人做灌肠的时候,由于灌肠袋内的灌肠液排入患者体内,导致灌肠袋发生变形,灌肠袋无法被固定,不方便医护人员的操作;
4.2、同时在对患者进行灌肠时,不能够对灌肠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有的医护人员需要弯腰进行灌肠,有的医护人员需要垫起脚对患者进行灌肠,降低了装置的适用性,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量和劳动强度,不能够满足医院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灌肠治疗固定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高度不便调节的问题。
6.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左右方向的主体,主体内滑动连接有多个连接板,多个连接板上端设有一个左右方向的支撑板,主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高右低的倾斜板,主体内设有可左右移动的移动块,移动块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可与支撑板接触的升降杆,两个升降杆相背端分别设有左高右低的斜槽,倾斜板插入其对应侧的斜槽内,支撑板上设有左右方向的放置块,放置块上设有活塞筒,活塞筒内滑动连接有工字形的活塞杆,支撑板上设有上下轴向且插入活塞筒内的灌肠器,灌肠器上端螺纹连接有盖板。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8.1、设有的灌肠器、盖板、活塞筒、进液孔、活塞杆、支撑杆和放置块,能够在对患者进行灌肠时,避免使用灌肠袋进行灌肠,能够对灌肠器进行有效的固定,方便医护人员的操作,有利于灌肠的顺利进行;
9.2、设有的主体、万向轮、连接杆、支撑板、丝杠、摇把、移动块、倾斜板、斜槽和升降杆,能够根据医护人员的需求对活塞筒的高度进行调节,方便医护人员的使用,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劳动强度,增加了本装置的实用性和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1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1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主视轴测图。
1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右视轴测图。
14.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去掉主体后的仰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6.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左右方向的主体1,主体1内滑动连接有多个连接板2,多个连接板2上端设有一个左右方向的支撑板3,主体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高右低的倾斜板4,主体1内设有可左右移动的移动块5,移动块5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可与支撑板3接触的升降杆6,两个升降杆6相背端分别设有左高右低的斜槽,倾斜板4插入其对应侧的斜槽内,支撑板3上设有左右方向的放置块7,放置块7上设有活塞筒8,活塞筒8内滑动连接有工字形的活塞杆9,支撑板3上设有上下轴向且插入活塞筒8内的灌肠器10,灌肠器10上端螺纹连接有盖板11。
17.为了使移动块5可左右移动,所述的主体1上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丝杠12,丝杠12左端贯穿移动块5且与移动块5螺纹连接,丝杠12右端贯穿主体1且设有摇把。
18.为了对灌肠器10进行支撑,所述的支撑板3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倒u形的支撑杆13,支撑杆13上端与灌肠器10固定连接。
19.为了使灌肠器10与活塞筒8连通,所述的活塞筒8上端开设有进液孔,灌肠器10下端插入进液孔内。
20.为了防止野柳倒流,所述的盖板11上设有开口朝向灌肠器10的第一单向阀,灌肠器10上设有开口朝向活塞筒8的第二单向阀,活塞筒8上设有开口朝左的第三单向阀。
21.为了便于移动本装置,所述的主体1下端设有多个具有刹车功能的万向轮14。
2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需要对患者进行灌肠时,推动主体1,节哀能够本装置移动到适合患者的位置,随后根据医护人员的需要转动摇把,摇把带动丝杠12转动,丝杠12带动移动块5向左移动,移动块5带动两个升降杆6向左移动,同时在斜槽和倾斜板4的作用下,升降杆6向上移动,升降杆6推动支撑板3和放置块7向上移动,支撑板3带动支撑杆13、连接板2和灌肠器10向上移动,放置块7带动活塞筒8和活塞杆9向上移动,在将活塞杆9和活塞筒8向上移动到适合医护人员的高度时,将灌肠管与活塞筒8左侧连接,随后转动盖板11,是盖板11从灌肠器10上取下,然后向灌肠器10内加入灌肠液,随后再次转动盖板11,将盖板11与灌肠器10连接;
23.在准备完成后,医护人员向右拉动活塞板,由于设有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活塞板开始对灌肠器10进行抽吸,使灌肠器10内的灌肠液经进液孔流入活塞筒8内,在将活塞杆9向右拉动到适当位置后,向左推动活塞杆9,活塞杆9带动活塞筒8内的液体经灌肠管流入患者的体内,对患者进行灌肠,若要继续对患者进行灌肠,重复拉动和推动活塞杆9即可;
24.在完成对患者的灌肠后,使灌肠管和活塞筒8脱离,推动主体1,主体1带动万向轮14转动,节哀能够本装置移动到适合的位置,反方向转动摇把,使摇把带动丝杠12反方向转动,丝杠12带动移动块5向左移动,移动块5带动升降杆6向左移动,在斜槽和倾斜板4的作用下,升降杆6同时向下移动,在重力作用下,支撑板3向下移动,支撑板3带动连接板2向下移动,在将支撑板3向下移动到初始位置后,停止转动摇把,对本装置进行相应的医学处理即
可。
2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设有的灌肠器、盖板、活塞筒、进液孔、活塞杆、支撑杆和放置块,能够在对患者进行灌肠时,避免使用灌肠袋进行灌肠,能够对灌肠器进行有效的固定,方便医护人员的操作,有利于灌肠的顺利进行,设有的主体、万向轮、连接杆、支撑板、丝杠、摇把、移动块、倾斜板、斜槽和升降杆,能够根据医护人员的需求对活塞筒的高度进行调节,方便医护人员的使用,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劳动强度,增加了本装置的实用性和适用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灌肠治疗固定器,包括左右方向的主体(1),其特征在于,主体(1)内滑动连接有多个连接板(2),多个连接板(2)上端设有一个左右方向的支撑板(3),主体(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高右低的倾斜板(4),主体(1)内设有可左右移动的移动块(5),移动块(5)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可与支撑板(3)接触的升降杆(6),两个升降杆(6)相背端分别设有左高右低的斜槽,倾斜板(4)插入其对应侧的斜槽内,支撑板(3)上设有左右方向的放置块(7),放置块(7)上设有活塞筒(8),活塞筒(8)内滑动连接有工字形的活塞杆(9),支撑板(3)上设有上下轴向且插入活塞筒(8)内的灌肠器(10),灌肠器(10)上端螺纹连接有盖板(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肠治疗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1)上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丝杠(12),丝杠(12)左端贯穿移动块(5)且与移动块(5)螺纹连接,丝杠(12)右端贯穿主体(1)且设有摇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肠治疗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3)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倒u形的支撑杆(13),支撑杆(13)上端与灌肠器(10)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肠治疗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筒(8)上端开设有进液孔,灌肠器(10)下端插入进液孔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肠治疗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11)上设有开口朝向灌肠器(10)的第一单向阀,灌肠器(10)上设有开口朝向活塞筒(8)的第二单向阀,活塞筒(8)上设有开口朝左的第三单向阀。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肠治疗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1)下端设有多个具有刹车功能的万向轮(14)。
技术总结
一种灌肠治疗固定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高度不便调节的问题;包括左右方向的主体,主体内滑动连接有多个连接板,多个连接板上端设有一个左右方向的支撑板,主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高右低的倾斜板,主体内设有可左右移动的移动块,移动块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可与支撑板接触的升降杆,两个升降杆相背端分别设有左高右低的斜槽,倾斜板插入其对应侧的斜槽内,支撑板上设有左右方向的放置块,放置块上设有活塞筒,活塞筒内滑动连接有工字形的活塞杆,支撑板上设有上下轴向且插入活塞筒内的灌肠器,灌肠器上端螺纹连接有盖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谢雪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12.21
技术公布日:2023/9/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防绕绳放线器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便于抽血的留置针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