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三坐标测量机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03 阅读:80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三坐标测量机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三坐标测量机。


背景技术:

2.三坐标测量机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设备,用于测量复杂零件的形状、尺寸、位置和轮廓等参数,三坐标测量机通常具有三个坐标轴,以x,y,z坐标系测量物体;
3.三坐标测量机由测量机身、测头、控制系统和软件组成,测量机身由底座、支撑架、导轨和测量平台等部件组成,测头通常可以是机械、光学或激光干涉仪,它们可以检测物体的精确位置和形状,控制系统通常包括计算机、电源和扫描器等,以便操纵测量机进行高精度的测量,软件则用于控制计算机,收集和分析测量数据,并生成测量报告;
4.三坐标测量机通常需要工作人员使用控制台来对测量头进行操控,以便完成对工件的精密测量,但是控制台大多数是暴漏在外的,工作人员若发生误触会导致对测量头的破坏,同时测量头不使用时也暴漏在外,无法进行防尘。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三坐标测量机。
7.(二)技术方案
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三坐标测量机,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面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外表面设置有驱动臂,所述驱动臂的测量端设置有测量头,所述支撑座的前侧面安装有控制台,所述控制台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支撑座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驱动臂位于测量头外侧的底面设置有防尘组件;防护组件,包括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支撑座前侧面的两个防护罩,两个所述防护罩位于连接端中的一个的左侧面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球头;防尘组件,包括设置在驱动臂底面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顶面贯通开设有两个螺纹孔,所述固定环通过螺纹孔与固定螺杆固定连接在驱动臂的底面。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三坐标测量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两个所述防护罩位于连接端中另一个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球套,两个所述防护罩中一个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搭接罩。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三坐标测量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球套的内壁与限位球头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限位球套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凸包。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三坐标测量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环的底面侧边处固定连接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防尘罩。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三坐标测量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测量头设置在固定环的中心位置,所述防尘罩的顶面粘接有密封垫。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三坐标测量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装板的顶面设置有多个限位孔,多个所述限位孔在安装板的顶面呈均匀分布。
14.(三)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三坐标测量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两个防护罩可设置在控制台的外表面,在测量机不使用时实现对控制台的防护,避免发生误触,且使用控制台时可快速的对防护罩展开,增加了装置的便捷性;
17.2、测量头不使用时可将防尘罩安装在螺纹套筒的外表面,即可对测量头进行防护与防尘,避免了测量头受到碰撞,同时可减少测量头上灰尘的附着,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护组件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尘组件的示意图。
22.图中,1支撑座、2安装架、3驱动臂、4测量头、5控制台、6防护组件、61防护罩、62限位球头、63限位球套、64搭接罩、7安装板、8防尘组件、81固定环、82螺纹孔、83螺纹套筒、84防尘罩、9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4.实施例1
25.参照图1与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三坐标测量机,包括支撑座1,支撑座1的顶面安装有安装架2,安装架2的外表面设置有驱动臂3,驱动臂3的测量端设置有测量头4,支撑座1的前侧面安装有控制台5,控制台5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护组件6,支撑座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7,安装板7的顶面设置有多个限位孔9,多个限位孔9在安装板7的顶面呈均匀分布;
26.防护组件6,包括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支撑座1前侧面的两个防护罩61,两个防护罩61位于连接端中的一个的左侧面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球头62;
27.具体的,两个防护罩61位于连接端中另一个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球套63,限位球套63的内壁与限位球头62的外表面相贴合,限位球套63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凸包,两个防护罩61中一个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搭接罩64;
28.进一步,将防护罩61沿转动轴进行转动,使得两个防护罩61分离,而两个防护罩61连接端的限位球头62与限位球套63可分离,将控制台5漏出即可进行使用。
29.实施例2
30.参照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上一个实施例,驱动臂3位于测量头4外侧的底面设置有防尘组件8;
31.防尘组件8,包括设置在驱动臂3底面的固定环81,固定环81的顶面贯通开设有两个螺纹孔82,固定环81通过螺纹孔82与固定螺杆固定连接在驱动臂3的底面,测量头4设置在固定环81的中心位置;
32.具体的,固定环81的底面侧边处固定连接有螺纹套筒83,螺纹套筒8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防尘罩84,防尘罩84的顶面粘接有密封垫;
33.进一步,将防尘罩84安装在螺纹套筒83的外表面,即可完成对测量头4的密封,避免测量头4发生碰撞,同时可对测量头4进行防尘。
34.工作原理:闲置状态下两个防护罩61均位于控制台5的外表面,实现对控制台5的防护,避免发生误触,若需要对控制台5进行使用时,可将防护罩61沿转动轴进行转动,使得两个防护罩61分离,而两个防护罩61连接端的限位球头62与限位球套63可分离,将控制台5漏出即可进行使用;
35.将待测量的工件可通过限位孔9安装在安装板7的顶面,再通过控制台5可对驱动臂3进行操控从而通过测量头4对工件进行测量,测量完成后,将测量头4的位置进行复位,使其位于固定环81的中心位置,再将防尘罩84安装在螺纹套筒83的外表面,即可完成对测量头4的密封,避免测量头4发生碰撞,同时可对测量头4进行防尘。
3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三坐标测量机,包括支撑座(1),所述支撑座(1)的顶面安装有安装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的外表面设置有驱动臂(3),所述驱动臂(3)的测量端设置有测量头(4),所述支撑座(1)的前侧面安装有控制台(5),所述控制台(5)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护组件(6),所述支撑座(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7),所述驱动臂(3)位于测量头(4)外侧的底面设置有防尘组件(8);防护组件(6),包括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支撑座(1)前侧面的两个防护罩(61),两个所述防护罩(61)位于连接端中的一个的左侧面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球头(62);防尘组件(8),包括设置在驱动臂(3)底面的固定环(81),所述固定环(81)的顶面贯通开设有两个螺纹孔(82),所述固定环(81)通过螺纹孔(82)与固定螺杆固定连接在驱动臂(3)的底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三坐标测量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防护罩(61)位于连接端中另一个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球套(63),两个所述防护罩(61)中一个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搭接罩(6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三坐标测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球套(63)的内壁与限位球头(62)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限位球套(63)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凸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三坐标测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81)的底面侧边处固定连接有螺纹套筒(83),所述螺纹套筒(8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防尘罩(8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三坐标测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头(4)设置在固定环(81)的中心位置,所述防尘罩(84)的顶面粘接有密封垫。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三坐标测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7)的顶面设置有多个限位孔(9),多个所述限位孔(9)在安装板(7)的顶面呈均匀分布。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三坐标测量机,涉及三坐标测量机防护领域,改善了控制台易于误触且测量头不使用时暴漏在外的问题,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面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外表面设置有驱动臂,所述驱动臂的测量端设置有测量头,所述支撑座的前侧面安装有控制台,所述控制台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护组件。本申请两个防护罩可设置在控制台的外表面,在测量机不使用时实现对控制台的防护,避免发生误触,且使用控制台时可快速的对防护罩展开,增加了装置的便捷性,测量头不使用时可将防尘罩安装在螺纹套筒的外表面,即可对测量头进行防护与防尘,避免了测量头受到碰撞,同时可减少测量头上灰尘的附着,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实用性。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德锐丰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0
技术公布日:2023/9/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