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墙腔体回风口构造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03
阅读:133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 一种双墙腔体回风口构造。
背景技术:
2.高大空间如会议厅、影视厅等因人员较为密集,对空调的制冷效果要求较高,以使人员能够较为舒适。目前常见的空调冷风一般是从吊顶上的风口吹向室内,再从吊顶上的回风口回到制冷终端设备。但是当室内吊顶较高时,如采用上出上回的方式,冷风就会仅仅在顶部空间循环,从而起不到制冷效果,如将空调送风口及回风口设置在较矮处,又会影响室内装修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墙腔体回风口构造,包括墙体和墙体围城的房间,所述墙体由内墙和外墙组成,其中外墙环绕在内墙的外侧且与内墙之间存在间隙,房间的外部伸有穿过墙体并延伸至房间内的送风管,内墙的内侧面开设有靠近房间地面的内墙洞口,外墙的外侧设置有连通内墙外墙之间的间隙和内墙洞口的回风管,通过送风管、内墙洞口和回风管完成冷气在房间内的循环;所述内墙洞口的开口处还设置有回风百叶。
4.优选地,所述内墙靠近房间的一侧安装有装饰面板,所述装饰面板覆盖所述内墙洞口并在装饰面板上开设有将内墙洞口漏出的开孔,所述回风百叶与该开孔的尺寸相同。
5.优选地,所述内墙靠房间侧设置面板基层以供装饰面板安装固定。
6.优选地,所述内墙洞口的开口处设置有百叶加固框,所述回风百叶与百叶加固框之间固定连接,百叶加固框的尺寸和内墙洞口的尺寸相同。
7.优选地,所述回风百叶与百叶加固框之间通过自攻螺丝固定连接。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种双墙腔体回风口构造,使冷风从房间靠近吊顶处下吹出后,再沿着地面至墙面的回风口回到回风管直至末端制冷设备,冷气由高处往低处流动,完成整个房间的制冷。墙面的回风口采用常规的百叶,既能起到较好的使用效果,又能够较好地满足建筑装饰风格。双墙构造还能够有效地隔绝房间内外部噪音,达到很好地静音效果,同时具有简单、实用、美观等特点。
附图说明
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0.图1为墙体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面板基层结构示意图;
12.图3为装饰面板示意图;
13.图4为百叶加固框、回风百叶示意图;
14.图5为百叶加固框和回风百叶连接示意图。
15.图中:1-1、送风管;1-2、回风管;1-3、外墙;1-4、内墙;1-5、内墙洞口;2-1、面板基层;3-1、装饰面板;4-1、百叶加固框;4-2、回风百叶;5-1、自攻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17.参照图1至图5,一种双墙腔体回风口构造,包括墙体和墙体围城的房间,所述墙体由内墙1-4和外墙1-3组成,其中外墙1-3环绕在内墙1-4的外侧且与内墙1-4之间存在间隙,房间的外部伸有穿过墙体并延伸至房间内的送风管1-1,内墙1-4的内侧面开设有靠近房间地面的内墙洞口1-5,外墙1-3的外侧设置有连通内墙1-4外墙1-3之间的间隙和内墙洞口1-5的回风管1-2,通过送风管1-1、内墙洞口1-5和回风管1-2完成冷气在房间内的循环,在本实用新型中,外部冷风源将冷气通过送风管1-1送入到房间中,由于送风管1-1靠近吊顶,内墙洞口1-5靠近房间地面,因此冷气能够从高处流向房间的低处完成整个房间的降温,降温后的气体经过内墙洞口1-5、双墙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回风管1-2中,回风管1-2将气体再次送入制冷设备,双墙的设置能够有效地隔绝房间内外部噪音,达到很好地静音效果,同时双墙之间的间隙还能够填充冷气,使得整个墙体具有很好的保温效果,具有简单实用的功能。
18.另外,在内墙洞口1-5的开口处还设置有回风百叶4-2,回风百叶4-2具有隔音降噪、防水隔尘的作用,内墙1-4靠近房间的一侧安装有装饰面板3-1,所述装饰面板3-1覆盖所述内墙洞口1-5并在装饰面板3-1上开设有将内墙洞口1-5漏出的开孔,装饰面板3-1能够根据墙面的装饰板尺寸与回风百叶4-2进行对中对缝,既能起到较好的使用效果,又能够较好地满足建筑装饰风格,所述回风百叶4-2与该开孔的尺寸相同,确保气体完全通过回风百叶4-2进入到回风管1-2中,不会有噪音的产生。
19.其次,所述内墙1-4靠房间侧设置面板基层2-1以供装饰面板3-1安装固定,这里的面板基层2-1作为装饰面板3-1的定位板,使得装饰面板3-1在安装时,其上的开孔能够将内墙洞口1-5漏出用于排气。
20.最后,所述内墙洞口1-5的开口处设置有百叶加固框4-1,这里的百叶加固框4-1为木质材料,所述回风百叶4-2与百叶加固框4-1之间通过自攻螺丝5-1固定连接,方便回风百叶4-2的拆卸清洗和更换,百叶加固框4-1的尺寸和内墙洞口1-5的尺寸相同,百叶加固框4-1直接插入内墙洞口1-5固定即可。
21.如上,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墙腔体回风口构造,包括墙体和墙体围城的房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由内墙和外墙组成,其中外墙环绕在内墙的外侧且与内墙之间存在间隙,房间的外部伸有穿过墙体并延伸至房间内的送风管,内墙的内侧面开设有靠近房间地面的内墙洞口,外墙的外侧设置有连通内墙外墙之间的间隙和内墙洞口的回风管,通过送风管、内墙洞口和回风管完成冷气在房间内的循环;所述内墙洞口的开口处还设置有回风百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墙腔体回风口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靠近房间的一侧安装有装饰面板,所述装饰面板覆盖所述内墙洞口并在装饰面板上开设有将内墙洞口漏出的开孔,所述回风百叶与该开孔的尺寸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墙腔体回风口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靠房间侧设置面板基层以供装饰面板安装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墙腔体回风口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洞口的开口处设置有百叶加固框,所述回风百叶与百叶加固框之间固定连接,百叶加固框的尺寸和内墙洞口的尺寸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墙腔体回风口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百叶与百叶加固框之间通过自攻螺丝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墙腔体回风口构造,包括墙体和墙体围城的房间,所述墙体由内墙和外墙组成,其中外墙环绕在内墙的外侧且与内墙之间存在间隙,房间的外部伸有穿过墙体并延伸至房间内的送风管,内墙的内侧面开设有靠近房间地面的内墙洞口,外墙的外侧设置有连通内墙外墙之间的间隙和内墙洞口的回风管,通过送风管、内墙洞口和回风管完成冷气在房间内的循环;所述内墙洞口的开口处还设置有回风百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种双墙腔体回风口构造,使冷风从房间靠近吊顶处下吹出后,再沿着地面至墙面的回风口回到回风管直至末端制冷设备,冷气由高处往低处流动,完成整个房间的制冷。完成整个房间的制冷。完成整个房间的制冷。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良 赵志浩 封凯 赵琛 宋旭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4
技术公布日:2023/9/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情绪宣泄装置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多层式烘箱的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