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介入科机械取栓用简易负压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03 阅读:203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介入科机械取栓用简易负压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2.机械取栓是急性大血管闭塞脑梗死有效的特异性治疗方法,机械取栓中常用的方法是导管抽吸取栓或抽吸取栓联合支架取栓,其中导管抽吸在机械取栓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常使用负压吸引泵提供负压进行抽吸,但负压吸引泵价格昂贵,大部分基层医疗单位未配备,部分医院采用卡扣注射器替代负压吸引泵,然而卡扣注射器获取渠道有限,医疗单位常不配备或供货困难。因此,在机械取栓中,对能就地取材、简单有效的进行负压抽吸装置的需求日益迫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介入科机械取栓用简易负压调整装置,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就地取材、简单有效的负压抽吸装置,供缺乏负压吸引泵的医疗单位使用。
4.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神经介入科机械取栓用简易负压调整装置,包括50ml注射器,两个20ml注射器空筒,及固定套;
6.50ml注射器的乳头用于插接y阀侧口;
7.两个20ml注射器空筒并列设置,20ml注射器空筒的乳头插入50ml注射器空筒尾端与活塞杆之间的空隙中;20ml注射器空筒的尾端抵靠50ml注射器活塞柄底面;
8.所述固定套套设于两个20ml注射器空筒上,用于将两个20ml注射器空筒固定至50ml注射器的活塞杆上。
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套包括横截的为弧形的左弧板和右弧板,左弧板和右弧板的内表面上铺设有海绵层,左弧板和右弧板外表面设有用于绑紧固定的松紧带。
10.进一步地,所述松紧带通过魔术贴粘贴固定。
11.进一步地,所述左弧板和右弧板的海绵层上分别设有两道沟槽,两道沟槽对称设置,两道沟槽用于卡设固定两个20ml注射器。
12.本实用新型选用常见的50ml和20ml注射器,将两个20ml注射器固定至50ml注射器两侧,形成负压调整装置;本实用新型取材方便,方便固定,易于使用。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图1的俯视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固定套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17.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18.图中:1-50ml注射器,2-20ml注射器空筒,3-固定套,4-松紧带,5-y阀,6-抽吸导管,7-微导管,8-微导丝;
19.301-左弧板,302-右弧板,303-海绵层,304-沟槽。
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1.如图1和2所示,一种神经介入科机械取栓用简易负压调整装置,包括50ml注射器1(去除针头),两个20ml注射器空筒2(去除针头和活塞),及固定套3。
22.50ml注射器1的乳头用于插接y阀5侧口。
23.两个20ml注射器空筒2并列设置,20ml注射器空筒2的乳头插入50ml注射器1空筒尾端与活塞杆之间的空隙中。20ml注射器空筒2的尾端抵靠50ml注射器1活塞柄底面,用于防止50ml注射器1活塞柄回缩,两个20ml注射器空筒2并列设置可起到平衡受力的作用。
24.为了防止两个20ml注射器空筒2滑脱,需要安装固定套3予以固定。固定套3套设于两个20ml注射器空筒2上,用于将两个20ml注射器空筒2固定至50ml注射器1的活塞杆上。如图3所示,固定套3包括横截的为弧形的左弧板301和右弧板302,左弧板301和右弧板302的内表面上铺设有海绵层303,左弧板301和右弧板302外表面设有用于绑紧固定的松紧带4,松紧带4通过魔术贴粘贴固定。左弧板301和右弧板302的海绵层303上分别设有两道沟槽304,两道沟槽304对称设置,两道沟槽304用于卡设固定两个20ml注射器。
25.使用时,先将左弧板301扣设于两个20ml注射器一侧,两个20ml注射器分别卡设于两道沟槽304中,再将右弧板302扣设于两个20ml注射器另一侧,同样卡设于两道沟槽304中;再缠绕松紧带4绑紧左弧板301和右弧板302。
26.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27.单纯抽吸取栓,参见图4:
28.1.将抽吸导管6与y阀5连接。
29.2.取50ml注射器1(去除针头)1支,20ml注射器(去除针头和活塞,只保留针筒)2支。
30.3.抽吸导管6抵近脑动脉血栓。
31.4.抽吸导管6接触血栓后,以50ml注射器1接y阀5侧口并回抽活塞形成针筒内负压,随后以2支20ml注射器针筒卡嵌于50ml注射器1的针筒与活塞之间,形成持续负压,并以外固定套3将三个针筒形成一个固定的整体。
32.5.维持负压3-5分钟后,将整个抽栓系统(注射器形成的负压装置、y阀5、抽吸导管6)整体撤出,清除抽栓系统内的血栓。
33.支架联合抽吸取栓,参见图5:
34.1.将抽吸导管6与y阀5连接,微导管7与另一y阀5连接,微导丝8经微导管7y阀5尾端进入微导管7,微导管7经抽吸导管6y阀5尾端进入抽吸导管6,微导丝8、微导管7、抽吸导管6形成同轴系统。
35.2.取50ml注射器1(去除针头)1支,20ml注射器(去除针头和活塞,只保留针筒)2支。
36.3.同轴系统接近脑动脉血栓,微导丝8、微导管7越过血栓,此时撤出微导丝8,经微导管7送入取栓支架,将支架释放于血栓处后撤出微导管7。
37.4.抽吸导管6接触血栓后,以50ml注射器1接y阀5侧口并回抽活塞形成针筒内负压,随后以2支20ml注射器针筒卡嵌于50ml注射器1的针筒与活塞之间,形成持续负压,并以外固定装置将三个针筒形成一个固定的整体。
38.5.维持负压3-5分钟后,将整个取栓系统(注射器形成的负压装置、y阀5、抽吸导管6、支架)整体撤出,清除取栓系统内的血栓。


技术特征:
1.一种神经介入科机械取栓用简易负压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50ml注射器(1),两个20ml注射器空筒(2),及固定套(3);50ml注射器(1)的乳头用于插接y阀(5)侧口;两个20ml注射器空筒(2)并列设置,20ml注射器空筒(2)的乳头插入50ml注射器(1)空筒尾端与活塞杆之间的空隙中;20ml注射器空筒(2)的尾端抵靠50ml注射器(1)活塞柄底面;所述固定套(3)套设于两个20ml注射器空筒(2)上,用于将两个20ml注射器空筒(2)固定至50ml注射器(1)的活塞杆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介入科机械取栓用简易负压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3)包括横截的为弧形的左弧板(301)和右弧板(302),左弧板(301)和右弧板(302)的内表面上铺设有海绵层(303),左弧板(301)和右弧板(302)外表面设有用于绑紧固定的松紧带(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神经介入科机械取栓用简易负压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紧带(4)通过魔术贴粘贴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神经介入科机械取栓用简易负压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弧板(301)和右弧板(302)的海绵层(303)上分别设有两道沟槽(304),两道沟槽(304)对称设置,两道沟槽(304)用于卡设固定两个20ml注射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介入科机械取栓用简易负压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50ml注射器,两个20ml注射器空筒,及固定套;50ml注射器的乳头用于插接Y阀侧口;两个20ml注射器空筒并列设置,20ml注射器空筒的乳头插入50ml注射器空筒尾端与活塞杆之间的空隙中;20ml注射器空筒的尾端抵靠50ml注射器活塞柄底面;所述固定套套设于两个20ml注射器空筒上,用于将两个20ml注射器空筒固定至50ml注射器的活塞杆上。本实用新型选用常见的50ml和20ml注射器,将两个20ml注射器固定至50ml注射器两侧,形成负压调整装置;本实用新型取材方便,方便固定,易于使用。易于使用。易于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彭文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彭文宏
技术研发日:2023.04.11
技术公布日:2023/9/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