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软质按键的智能终端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03 阅读:94 评论:0


1.本技术属于软质按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软质按键的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2.心肺复苏机通常也称作心肺复苏仪,是一类以机械代替人力实施人工呼吸(机械通气)和胸外按压等基础生命支持操作的设备。可分为电动式心肺复苏机和气动式心肺复苏机2种,心肺复苏机设计的初衷是增加心脏骤停患者心脏和脑的血流,并为后续的除颤、静脉用药、血管重建等起到桥梁承接作用。
3.便携式心肺复苏机由移动智能终端控制使用,现今心肺复苏机的手持终端大多采用软质按键,软质按键具有良好的回弹性,静音,敲击无声,触感很软很舒适,手感亲切等优点,但现有软质按键,安装拆卸不便,不利于检修,安装后难以保证其密封性,为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软质按键的智能终端,通过在连接部上设置环形卡槽,使按键孔的沿部与所述环形卡槽相卡接,从而使按键孔密封,本技术所提供的软质按键,只需将按键孔的沿部卡入环形卡槽即可完成按键固定,其安装拆卸便捷,利用检修清理,并且通过连接部包裹按键孔的沿部,保证按键孔的密封性,解决了现有的软质按键,安装拆卸不便,不利于检修,安装后难以保证其密封性的问题。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软质按键的智能终端,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软质按键;
6.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主体,所述外壳主体内设有电路板,所述外壳主体上设有与电路板按键触点相对应的按键孔;
7.所述软质按键包括按压部、连接部以及触发部,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外壳主体相贴合,且所述按压部完全遮挡所述按键孔,所述连接部的外端与所述按压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内端贯穿所述按键孔伸入所述外壳主体内,所述连接部上具有与所述按键孔相匹配的环形卡槽,所述按键孔的沿部与所述环形卡槽相卡接,所述连接部的中部设有中孔,所述触发部的部分位于所述中孔内,所述触发部的外端与所述按压部连接,所述触发部的内端贯穿所述中孔伸出所述触发部,并向电路板按键触点延伸。
8.本技术通过在连接部上设置环形卡槽,使按键孔的沿部与所述环形卡槽相卡接,从而使按键孔密封,本技术所提供的软质按键,只需将按键孔的沿部卡入环形卡槽即可完成按键固定,其安装拆卸便捷,利用检修清理,并且通过连接部包裹按键孔的沿部,保证按键孔的密封性。
9.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部包括柱体部和卡环部,所述柱体部的外轮廓与所述按键孔的内轮廓相匹配,所述柱体部的外端与所述按压部连接,所述柱体部的内端贯穿所述按键孔伸入所述外壳主体内,所述中孔位于所述柱体部内;
10.所述卡环部固设于所述柱体部的内端外壁,所述卡环部、所述柱体部以及所述按压部合围呈所述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卡槽的高度与所述外壳主体的按键孔处厚度过盈配合,使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外壳主体相贴合。
11.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触发部为柱状体,所述触发部位于所述中孔的中部,所述中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触发部的直径。
12.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软质按键还包括连接垫,所述连接垫连接一个或多个所述按压部,所述按压部完全嵌入于所述连接垫内,所述外壳主体的外壁设有连接槽,所述按键孔位于所述连接槽内,所述连接垫设置于所述连接槽内,所述连接垫与所述连接槽过盈配合。
13.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槽的外圈设有环形密封槽,所述连接垫的外壁设有环形密封圈,所述环形密封圈与所述环形密封槽相插接,所述环形密封圈与所述环形密封槽过盈配合。
14.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垫的外壁对应所述触发部设有按压标识。
15.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按压标识的外壁设有防滑纹。
16.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软质按键为一体式结构。
1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软质按键的智能终端,通过在外壳主体上设置与电路板按键触点相对应的按键孔,按压部完全遮挡按键孔,连接部的外端连接按压部,内端贯穿按键孔延伸至外壳主体内,通过在连接部上设置环形卡槽,使按键孔的沿部与所述环形卡槽相卡接,从而使按键孔密封,本技术所提供的软质按键,只需将按键孔的沿部卡入环形卡槽即可完成按键固定,其安装拆卸便捷,利用检修清理,并且通过连接部包裹按键孔的沿部,保证按键孔的密封性,解决了现有的软质按键,安装拆卸不便,不利于检修,安装后难以保证其密封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具有软质按键的智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软质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软质按键的剖视图;
22.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连接垫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软质按键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00-壳体;200-软质按键;
27.110-外壳主体;120-按键孔;130-连接槽;140-环形密封槽;210-按压部;220-连接部;230-触发部;240-连接垫;
28.221-环形卡槽;222-中孔;223-柱体部;224-卡环部;241-环形密封圈;242-按压标识。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0.现有的软质按键,安装拆卸不便,不利于检修,安装后难以保证其密封性。
3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软质按键的智能终端,通过在连接部220上设置环形卡槽221,使按键孔120的沿部与环形卡槽221相卡接,从而使按键孔120密封,本技术所提供的软质按键,只需将按键孔120的沿部卡入环形卡槽221即可完成按键固定,其安装拆卸便捷,利用检修清理,并且通过连接部220包裹按键孔120的沿部,保证按键孔120的密封性,解决了现有的软质按键,安装拆卸不便,不利于检修,安装后难以保证其密封性的问题。
3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提供的在线检测系统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33.参照图1-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软质按键的智能终端,包括壳体100以及设置于壳体100上的软质按键200;
34.壳体100包括外壳主体110,外壳主体110内设有电路板,外壳主体110上设有与电路板按键触点相对应的按键孔120,多个按键孔120成排状分布,如图2所示,按键孔120为圆孔,且设有四个,四个按键孔120成一列均匀分布;
35.软质按键200包括按压部210、连接部220以及触发部230;
36.按压部210可为圆形橡胶垫,按压部210与外壳主体110相贴合,且按压部210完全遮挡按键孔120;
37.连接部220可为圆柱形,连接部220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外力作用下,可发生一定形变,连接部220的中部设有中孔222,使连接部220呈圆环状,连接部220的外端与按压部210连接,连接部220的内端贯穿按键孔120伸入外壳主体110内,连接部220上具有与按键孔120相匹配的环形卡槽221,按键孔120的沿部与环形卡槽221相卡接,从而使连接部220完全包裹按键孔120的沿部,使按键孔120密封,因连接部220具有弹性,可任意形变,因此,便于连接部220与按键孔120沿部的连接或分离,进而便于按键安装拆卸,利用检修清理,且环形卡槽221与按键孔120的沿部过盈配合,保证案件安装后按键孔120稳定密封;
38.触发部230的部分位于中孔222内,触发部230的外端与按压部210连接,触发部230的内端贯穿中孔222伸出触发部230,并向电路板按键触点延伸,自然状态时,触发部230的内端与电路板按键触点的距离较短,可为3~5mm,使用时,向下按动按压部210,则触发部230朝向电路板按键触点竖直向下运动,直至与电路板按键触点接触,使触点触发,从而实现向智能终端按键输入指令。
3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软质按键的智能终端,通过在外壳主体110上设置与电路板按键触点相对应的按键孔120,按压部210完全遮挡按键孔120,连接部220的外端连接按压部210,内端贯穿按键孔120延伸至外壳主体110内,通过在连接部220上设置环形卡槽221,使按键孔120的沿部与环形卡槽221相卡接,从而使按键孔120密封,本技术所提供的软质按键,只需将按键孔120的沿部卡入环形卡槽221即可完成按键固定,其安装拆卸便捷,利用检修清理,并且通过连接部220包裹按键孔120的沿部,保证按键孔120的密封性,解
决了现有的软质按键,安装拆卸不便,不利于检修,安装后难以保证其密封性的问题。
40.参照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220包括柱体部223和卡环部224,柱体部223的外轮廓与按键孔120的内轮廓相匹配,均可为圆形,柱体部223的外端与按压部210连接,柱体部223的内端贯穿按键孔120伸入外壳主体110内,中孔222位于柱体部223内,使柱体部223呈环状;
41.卡环部224固设于柱体部223的内端外壁,卡环部224、柱体部223以及按压部210合围呈环形卡槽221,环形卡槽221的高度与外壳主体110的按键孔处厚度过盈配合,使按压部210与外壳主体110相贴合,从而保证按键孔120的密封性。
42.参照图4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触发部230为柱状体,触发部230位于中孔222的中部,中孔222的直径大于触发部230的直径,中孔222的内壁与触发部230的外壁具有一定距离,从而在下压按压部210时,触发部230可相对连接部220产生一定位移,触发电路板触点。
43.参照图2、图4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软质按键200还包括连接垫240,连接垫240连接一个或多个按压部210,按压部210完全嵌入于连接垫240内,如图4所示,连接垫240同时连接三个按压部210,且按压部210可视为连接垫240的一部分;
44.外壳主体110的外壁设有连接槽130,按键孔120位于连接槽130内,连接垫240设置于连接槽130内,连接垫240与连接槽130过盈配合,从而进一步提高按键孔120的密封性。
45.参照图2、图3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槽130的外圈设有环形密封槽140,连接垫240的外壁设有环形密封圈241,环形密封圈241与环形密封槽140相插接,环形密封圈241与环形密封槽140过盈配合,从而进一步提高按键孔120的密封性。
46.参照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垫240的外壁对应触发部230设有按压标识242,按压标识242可为圆形凸起或方形凸起,从而区分不同功能的按键,按压标识242的外壁设有防滑纹。
47.在一些实施例中,软质按键200为一体式结构,可为硅胶等弹性材料注塑成型。
48.由上述技术特征记载,本技术提供的具有软质按键的智能终端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工作原理为:
49.参照图2、图3和图7所示,安装软质按键200时,将连接部220对准相对的按键孔120,向下按压,使连接部220的底端发生形变,进而贯穿按键孔120进入外壳主体110内,使按键孔120的沿部卡入环形卡槽221,连接垫240卡入连接槽130,环形密封圈241卡入环形密封槽140,即可完成软质按键200安装,且保证按键孔120密封性,使用时,向下按动按压部210,则触发部230朝向电路板按键触点竖直向下运动,直至与电路板按键触点接触,使触点触发,从而实现向智能终端按键输入指令。
50.本技术所提供的具有软质按键的智能终端,通过在连接部上设置环形卡槽,使按键孔的沿部与所述环形卡槽相卡接,从而使按键孔密封,本技术所提供的软质按键,只需将按键孔的沿部卡入环形卡槽即可完成按键固定,其安装拆卸便捷,利用检修清理,并且通过连接部包裹按键孔的沿部,保证按键孔的密封性,解决了现有的软质按键,安装拆卸不便,不利于检修,安装后难以保证其密封性的问题。
51.容易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提供的几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以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结合、拆分、重组等得到其他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均没有超出本技术的保
护范围。
52.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软质按键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包括外壳主体(110),所述外壳主体(110)内设有电路板,所述外壳主体(110)上设有与电路板按键触点相对应的按键孔(120);软质按键(200),所述软质按键(200)包括按压部(210)、连接部(220)以及触发部(230);所述按压部(210)与所述外壳主体(110)相贴合,且所述按压部(210)完全遮挡所述按键孔(120);所述连接部(220)的外端与所述按压部(210)连接,所述连接部(220)的内端贯穿所述按键孔(120)伸入所述外壳主体(110)内,所述连接部(220)上具有与所述按键孔(120)相匹配的环形卡槽(221),所述按键孔(120)的沿部与所述环形卡槽(221)相卡接,所述连接部(220)的中部设有中孔(222);所述触发部(230)的部分位于所述中孔(222)内,所述触发部(230)的外端与所述按压部(210)连接,所述触发部(230)的内端贯穿所述中孔(222)伸出所述触发部(230),并向电路板按键触点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软质按键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20)包括柱体部(223)和卡环部(224);所述柱体部(223)的外轮廓与所述按键孔(120)的内轮廓相匹配,所述柱体部(223)的外端与所述按压部(210)连接,所述柱体部(223)的内端贯穿所述按键孔(120)伸入所述外壳主体(110)内,所述中孔(222)位于所述柱体部(223)内;所述卡环部(224)固设于所述柱体部(223)的内端外壁,所述卡环部(224)、所述柱体部(223)以及所述按压部(210)合围呈所述环形卡槽(221),所述环形卡槽(221)的高度与所述外壳主体(110)的按键孔处厚度过盈配合,使所述按压部(210)与所述外壳主体(110)相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软质按键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部(230)为柱状体,所述触发部(230)位于所述中孔(222)的中部,所述中孔(222)的直径大于所述触发部(230)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软质按键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按键(200)还包括连接垫(240);所述连接垫(240)连接一个或多个所述按压部(210),所述按压部(210)完全嵌入于所述连接垫(240)内;所述外壳主体(110)的外壁设有连接槽(130),所述按键孔(120)位于所述连接槽(130)内,所述连接垫(240)设置于所述连接槽(130)内,所述连接垫(240)与所述连接槽(130)过盈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软质按键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130)的外圈设有环形密封槽(140);所述连接垫(240)的外壁设有环形密封圈(241),所述环形密封圈(241)与所述环形密封槽(140)相插接,所述环形密封圈(241)与所述环形密封槽(140)过盈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软质按键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垫(240)的外壁对应所述触发部(230)设有按压标识(24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软质按键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标识(242)的外壁设有防滑纹。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软质按键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按键(200)为一体式结构。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软质按键的智能终端,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软质按键,通过在外壳主体上设置与电路板按键触点相对应的按键孔,按压部完全遮挡按键孔,连接部的外端连接按压部,内端贯穿按键孔延伸至外壳主体内,通过在连接部上设置环形卡槽,使按键孔的沿部与所述环形卡槽相卡接,从而使按键孔密封,本申请所提供的软质按键,只需将按键孔的沿部卡入环形卡槽即可完成按键固定,其安装拆卸便捷,利用检修清理,并且通过连接部包裹按键孔的沿部,保证按键孔的密封性,解决了现有的软质按键,安装拆卸不便,不利于检修,安装后难以保证其密封性的问题。难以保证其密封性的问题。难以保证其密封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孔伟方 章军辉 赵润波 李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尚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1
技术公布日:2023/9/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