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速机保持力测试平台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04 阅读:71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机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转减速机保持力测试平台。


背景技术:

2.回转减速机是一种蜗轮蜗杆的驱动装置,常用于太阳能发电跟踪领域,回转减速机安装于太阳能装置,实现对太阳能装置角度的调节,以便实时跟踪太阳,光伏跟踪系统是在光伏发电过程中,最优化太阳光使用,达到提高光电转换效率的机械及电控单元系统,现有技术中经常采用回转减速机驱动主梁进而推动光伏板转动使得光伏板能够始终正对太阳,提高光伏发电的效率。因此回转减速机对于光伏跟踪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十分重要。在光伏跟踪系统中,目前,针对用于光伏跟踪系统中的回转减速机保持加载的实验还没有统一行之有效的涉及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提供一种简单实用、测量准确的光伏跟踪回转减速机保持加载状态的实验装置。
3.公开日为2021年04月27日,公开号为cn213068192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回转减速机实验装置,用于回转减速机保持加载状态的性能试验,其包括:用于检测回转减速机运转电流的电流检测机构;用于提供加载力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通过吊臂与所述回转减速机的输出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有力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驱动机构、所述力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控制及显示加载力的大小。本实用新型的回转减速机试验装置可实时监测加载力的数据,实现板自动化操作,确保保持加载状态测试的准确性及稳定性。但是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对多种减速机进行多次测试,需要对减速器多次拆卸与安装,该实验装置的安装机构复杂,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速机保持力测试平台,该测试平台结构简单,且能够根据减速机不同类型或者不同大小来调节,方便对减速机进行测试,且能够使减速器的安装更加方便便捷。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减速机保持力测试平台,包括安装在测试平台上的安装底座以及两组力臂,其特征在于
7.所述安装底座上设置第一固定机构,所述测试平台上设置第二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上设有用于固定减速机的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固定设置驱动机构;
8.所述驱动机构与力臂可拆卸连接;
9.所述驱动机构上设置检测机构;
10.所述第一力臂用于连接减速机联轴器输出端,所述第二力臂用于连接减速机壳体。
11.作为优选,力臂为梯形结构,力臂输出端设有方形孔,第一力臂输出端方形孔用于
减速机壳体连接,第二力臂输出端方形孔用于联轴器输出端连接。
12.作为优选,所述两组力臂平行设置,且两个方形孔处于同一轴线。
13.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为液压缸,所述第二固定机构为耳轴座,所述液压杆上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垂直连接液压杆与连接杆。
14.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垂直连接力臂,并与力臂可拆卸连接。
15.作为优选,所述两组力臂上垂直设置有两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力臂之间可拆卸连接。
1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机构以及安装底座上设置有多组调节工位。
17.作为优选,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称重传感器以及拉线编码器,所述称重传感器位于连接套下方,所述拉线编码器连接于连接杆以及耳轴座之间。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本实用新型在力臂输出端上设置方形孔,使用时使一组力臂输出端通过方形孔与减速机壳体连接,一组力臂输出端与减速器连接的联轴器连接,将液压杆与连接杆连接即可测试,安装更加方便,快捷。
20.本实用新型在安装底座设置多组调节工位,在第一固定机构上设置多组调节工位用于调节,使本装置能够根据不同型号以及不同大小的减速机进行调节。
21.本实用新型在力臂之间设置了两组支撑杆,使得力臂可以根据不同型号以及不同大小的减速机进行调节,支撑杆与力臂之间使用螺栓连接固定,使得力臂更加稳定。
22.本实用新型在液压缸总成上设置有称重传感器以及拉线编码器,能够实时准确对液压缸总成对力臂的加载力进行监控。
23.通过连接套是液压杆以及连接杆垂直连接,两组力臂之间设置支撑杆,是两组力臂平行设置,使液压总成的加载力输出更加稳定和准确。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减速机保持测试平台的俯视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减速机保持测试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减速机保持测试平台的局部示意图
27.图中:1.减速机壳体 2.调节工位 3.力臂3.1第一力臂 3.2第二力臂 4.支撑杆 5.连接杆 6.耳轴座 7.测试平台 8.连接套 9.联轴器 10.过渡板 11.安装底座 12.方形孔 13.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29.实施例1
30.在图2中所示的实施例1中,一种减速机保持力测试平台,包括安装在测试平台上的安装底座11以及力臂3,所述安装底座11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设有用于固定减速机的固定座,所述安装底座11上设有过渡板10,所述过渡板10安装不同大小类型减速机,所述第二固定机构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回转减速机
上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轴13,所述输出轴13上连接有联轴器9,所述驱动机构为液压缸,所述液压杆通过连接套8与连接杆5垂直连接固定,所述力臂3为梯形结构,所述力臂3的输出端上设置有方形孔12,所述方形孔12与回转减速机的壳体以及联轴器9连接,所述力臂3的输出端设置有与连接杆5适配的圆形孔,所述力臂3为两组,第一力臂3.1可拆卸连接与减速机壳体1,第二力臂3.2可拆卸连接于减速机联轴器9输出端,两组力臂3平行设置,且力臂3上设置的方形孔12处于同一轴线,两组力臂3之间设置有两组支撑杆4,支撑杆4与力臂3连接,液压机构使用耳轴座6固定在第二固定机构上,所述第一固定机构以及第二固定机构上设置有多组调节工位2,可以通过减速器不同型号和大小调节力臂3的高度,可以通过支撑杆4来调节力臂3之间的宽度,在液压缸上安装有称重传感器以及拉线编码器,可以实时检测液压缸施加的加载力大小以及液压杆的推出速度,在减速机设备安装完成之后,启动液压缸总成,使液压杆给力臂一个垂直向上的加载力,由于蜗轮蜗杆的自锁作用,然后通过检测机构上的检测数据,即可分析减速机整体的强度,在减速机的测试中,需要多次对不同类型与大小的减速机进行测试,拆卸时只需要使拔出力臂即可,简化了拆装速度,有效提高了测试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减速机保持力测试平台,包括安装在测试平台上的安装底座(11)以及两组力臂(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11)上设置第一固定机构,所述测试平台(7)上设置第二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上设有用于固定减速机的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固定设置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力臂(3)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上设置检测机构;第一力臂(3.1)另一端用于连接减速机壳体(1),第二力臂(3.2)另一端用于连接减速机联轴器(9)输出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速机保持力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力臂(3)为梯形结构,力臂(3)输出端设有方形孔(12),第一力臂(3.1)输出端方形孔(12)用于与减速机壳体(1)连接,第二力臂(3.2)输出端方形孔(12)用于与联轴器(10)输出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减速机保持力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力臂(3)平行设置,且两个方形孔(12)处于同一轴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速机保持力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液压缸,所述第二固定机构为耳轴座(6),所述液压缸的液压杆上设置有连接套(8),所述连接套(8)垂直连接液压杆与连接杆(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速机保持力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5)垂直连接力臂(3),并与力臂(3)可拆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减速机保持力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力臂(3)上垂直设置有两组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与力臂(3)之间可拆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速机保持力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机构以及安装底座上设置有多组调节工位(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速机保持力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称重传感器以及拉线编码器,所述称重传感器位于连接套(8)下方,所述拉线编码器连接于连接杆(5)以及耳轴座(6)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减速机保持力测试平台,用于检测回转减速机强度,其包括安装在测试平台上的安装底座以及两组力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上设置第一固定机构,所述测试平台上设置第二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上设有用于固定减速机的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固定设置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力臂可拆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上设置检测机构;所述第一力臂用于连接减速机壳体,所述第二力臂用于连接减速机联轴器输出端,本实用新型的回转减速机保持力测试平台拆卸安装便捷,实现半自动化操作,且可以随时检测加载力数据以及液压杆抬升速度,有效提高了检测效率。检测效率。检测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蒋书豪 祝娜 蒋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恒星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9
技术公布日:2023/9/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