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AI识别的垃圾分类二次分拣设备及督导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9-07 阅读:114 评论:0

一种基于ai识别的垃圾分类二次分拣设备及督导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垃圾分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ai识别的垃圾分类二次分拣设备及督导方法。


背景技术:

2.垃圾分类是把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分为:厨余(易腐)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项分类;小区的垃圾收集站点,按四分类设置垃圾桶。居民住户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按照四分类要求,在家中分别用不同的垃圾袋(桶)分类存放。外出到站点丢垃圾时,在站点督导人员的引导下,厨余垃圾要投放到站点的厨余垃圾桶、其他垃圾要投放到站点的其他垃圾桶,以此类推,不能混投、错投。
3.垃圾分类就是为了避免垃圾混装混投、错投,增加垃圾处置难度和成本。现有的垃圾分类模式,首先在源头上靠居民住户的素质,自觉按分类;其次靠站点的督导人员引导按分类投放到对应的垃圾桶。过程中有三点明显的缺陷,第一是是否分类存放依靠居民的素质和自觉性,无法有效监督;第二是分类是否准确,分类质量是否合格,依靠居民住户对垃圾分类知识掌握程度,并增加了年纪大的居民住户分类难度;第三是垃圾是否投放到站点对应垃圾桶,依靠居民住户自觉性和站点督导人员的引导,以及督导人员是否在岗,督导人员与居民住户是否熟悉等人为因素。
4.因此,往往需要工作人员在站点进行人为督导,以保证用户在投放垃圾时进行分类投放的自觉性以及提高分类投放的准确率,但是,通过人工督导的方式存在以下两个缺点,第一是浪费人力,认为成本高;第二是督导人员需要具备完善的垃圾分类方面的知识,一旦出现认知错误或者不清楚的现象,就很可能造成督导错误,导致用户垃圾分类投放错误。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ai识别的垃圾分类二次分拣设备及督导方法,解决以下技术问题:
6.如何对用户的垃圾投放实现高准确性的自动化督导。
7.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8.一种基于a i识别的垃圾分类二次分拣设备,包括设备箱,所述设备箱包括箱壳以及安装于箱壳顶部的盖门,还包括:
9.垃圾桶一,所述垃圾桶一置于箱壳内部;
10.垃圾桶二,所述垃圾桶二与垃圾桶一并列设置;
11.驱动机构一,驱动机构一与盖门连接,用以带动盖门开关;
12.挡板机构,所述挡板机构置于垃圾桶一上方;
13.驱动机构二,驱动机构二与挡板机构连接,用以带动挡板机构开合;
14.还包括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包括:
15.登陆模块,用以登录用户账号;
16.拍摄模块,用以对垃圾进行拍摄;
17.中控模块,基于拍摄模块输入的拍摄信息进行识别并对驱动机构一和驱动机构二进行命令。
18.显示模块,用以对中控模块的识别结果进行画面呈现。
19.在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方案中:在智能控制系统中:
20.登录模块包括扫码器和刷卡器,所述扫码器用于扫描用户二维码登陆,所述刷卡器用于用户刷卡登陆;
21.拍摄模块包括摄像头,将拍摄画面信息传递至中控模块;
22.中控模块包括算法盒子、控制板和工控机且三者信号相连,其中,拍摄模块与算法盒子电性连接,登录模块与控制板电性连接。
23.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屏,显示屏与工控机信号连接,算法盒子将拍摄画面信息的识别信息通过工控机传递至显示屏上。
24.在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智能控制系统还包括摄像头、照明灯,且摄像头和照明灯均设于摄像头的一侧。
25.在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垃圾桶一与垃圾桶二之间设置有安装于箱壳底面上的安装板,驱动机构一为一根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铰接与安装板上侧,且电动伸缩杆的伸出末端铰接于盖门内侧。
26.在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方案中:挡板机构包括两块可开合式的活动板。
27.在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方案中:驱动机构二包括一个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与控制板电性连接,电动伸缩杆的伸出末端可上下移动,且铰接有两根连接条,两根连接条远离电动伸缩杆伸出末端的一端分别与两块活动板相互靠近的一端连接。
28.在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挡板机构上连接有排污机构,所述排污机构包括污水管和污水盒,所述污水管的一端与挡板机构连接、另一端与污水盒连接。
29.一种通过以上所述的基于ai识别的垃圾分类二次分拣设备进行督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0.s1:用户下载用于分拣设备的手机端app或者微信小程序;
31.s2: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若不清楚垃圾的对应种类,可通过登录手机端app进行查询,将垃圾分类置于垃圾袋中;
32.s3:用户到达投放点后,使用手机端app或微信小程序自行登录验证,或通过分拣设备上的登录模块进行登录验证,验证完成后,工控机下发开门信号至控制板,控制板控制驱动机构一打开盖门;
33.s4:用户将垃圾袋倒在挡板机构上,垃圾袋丢进垃圾桶二,摄像头对垃圾进行拍摄,拍摄影像信息传递至算法盒子,算法盒子通过实时流传输协议对影像信息进行识别,判断有无混投垃圾,将同一种类的垃圾用同一颜色的框圈起来,并将判断的影像信息传递至工控机上,最终通过工控机显示出来;
34.s5:用户根据工控机上的影像信息使用钳子将框内的混投垃圾夹出至垃圾桶二,直至算法盒子将合格结果传递至工控机上,此时工控机将垃圾投放记录上报至云端服务器,并下发关门命令至控制板;
35.s6:控制板控制驱动机构一关闭盖门,同时控制驱动机构二打开挡板机构使垃圾落入垃圾桶一中,即完成垃圾投放。
36.在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方案中:垃圾投放完成后,802上报居民住户完成垃圾分类二次分拣投放记录数据到云端服务器,数据包括:投放人登录方式、账号、投放垃圾类型、重量、时间、投放垃圾照片抓拍、投放人员照片抓拍、混投物名称、数量以及面积。
3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38.1,提供居民住户使用的手机端,在居民信息拿不准某垃圾属于什么分类,可随时随地查询垃圾属于什么分类,避免分错类,增加分类准确率,同时在抠图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将数量比较少的分类大量的融入训练数据库,提高了训练样本的多元性以及复杂度,同时通过通道注意力机制进行分类的抠图算法数据库产生的样本进行特征增强提取训练,大幅度提高了未破袋与空袋子的识别召回率以及识别精度;
39.2,居民住户在站点投放垃圾,以前直接投入桶内,而本设备需将垃圾投放在挡板上,经过ai识别合格后入桶,避免居民住户错误分类的垃圾混投入桶,并且不需要督导人员在现场实时监督查看,降低成本和人为因素干扰分类准确率。
附图说明
4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41.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分拣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42.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43.图3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的督导方法流程图。
44.图中标号代表:100、设备箱;101、箱壳;102、盖门;103、支架一;104、支架二;200、垃圾桶一;300、垃圾桶二;400、驱动机构一;500、挡板机构;600、驱动机构二;700、排污机构;701、污水管;702、污水盒;800、智能控制系统;801、算法盒子;802、控制板;803、摄像头;804、照明灯;805、工控机;806、扫码器;807、刷卡器;808、喇叭;809、光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4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6.请参阅图1-2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基于ai识别的垃圾分类二次分拣设备,包括设备箱100,所述设备箱100包括箱壳101及翻转式安装于箱壳101顶部的盖门102,所述盖门102上连接有驱动机构一400,用以带动盖门102进行翻转,从而驱动盖门102在设备箱100上端打开和关闭,当盖门102打开时,盖门102向上翻转,使箱壳101上端处于开放式状态,当盖门102关闭时,盖门102向下翻转,从而将箱壳101上端盖住。
47.所述箱壳101内部并列式设置有垃圾桶一200和垃圾桶二300,其中,所述垃圾桶一200顶部设有挡板机构500,所述挡板机构500上连接与偶驱动机构二600,用以带动挡板机构500在垃圾桶一200上端打开和关闭,当挡板机构500打开时,垃圾桶一200上端处于开放式状态,当挡板机构500关闭时,则会阻挡在垃圾桶一200上端。
48.所述设备箱100上还设有智能控制系统800,所述智能控制系统800包括登陆模块、拍摄模块、显示模块以及中控模块,其中,登录模块用以登录用户、拍摄模块用以对垃圾进行拍摄,显示模块用以对拍摄的垃圾画面进行分类识别和显示,中控模块用以对智能控制系统800进行智能控制,且中控模块还与驱动机构一400和驱动机构二600电性连接。
49.具体来说,在初始状态下,即用户未进行垃圾投放时,盖门102与挡板机构500均处于关闭状态;用户在使用该设备进行垃圾投放时,首先需要通过登录模块进行账号登陆,待中控模块接收到账号登陆信息之后,会命令驱动机构一400带动垃圾桶一200打开,随后用户将垃圾袋开口式置于挡板机构500上,则拍摄模块对垃圾进行拍摄,并将拍摄画面传递至中控模块,中控模块对拍摄画面进行识别后,将识别信息传递至显示模块,设备箱100旁边提供钳子,用户根据显示模块中的提示信息将垃圾中分类错误的垃圾用夹子夹住转移至垃圾桶二300中,直至中控模块传递至显示模块中的画面为合格画面,此时中控模块命令驱动机构二600打开挡板机构500,同时命令驱动机构一400带动盖门102关闭,使得垃圾落入垃圾桶一200中,挡板机构500随即再关闭,从而实现垃圾的分类投放;在整个垃圾投放过程中,拍摄模块会记录下整个操作过程,并通过中控模块上传至用户账号云端,从而可以对用户起到督导作用。
50.进一步的说,所述登录模块包括扫码器806和刷卡器807,所述扫码器806用于扫描用户二维码登陆,所述刷卡器807用于用户刷卡登陆;该登录模块配还设有相应的手机app以及微信小程序,用户通过在手机app上注册个人信息来绑定账户,因此除了通过扫码器806和刷卡器807进行登录,用户也可以直接通过手机app进行账号登录,所有的登录信息均保存于app的个人账户中;用户还可以通过app与微信小程序进行文字搜索、语音对话、拍图查询任一方式,查询生活中的某垃圾属于什么分类,避免分错,增加分类准确率。。
51.所述拍摄模块包括摄像头803,所述摄像头803有两组,其中一组摄像头803通过支架一103设置于挡板机构500正上方,且登录模块与显示模块均安装于支架一103上;另一组摄像头803通过支架二104设置于垃圾桶二300正上方;两组摄像头803会将拍摄画面传递至中控模块进行识别处理。
52.所述中控模块包括算法盒子801、控制板802和工控机805,三者以及摄像头803均通过网络连接到路由器,实现互联互通。路由器通过4g/5g/有线任一方式连接公网。
53.其中,算法盒子801为了解决ai算法模型相似特征造成的误识别以及采样困难(正样本数量少)的问题,基于抠图算法的思想,将负样本,如机械挡板反光、水渍以及污垢等以及数量较少的正样本(未破袋以及袋子)通过尺寸与坐标回归映射到训练样本数据库提升网络的学习参数数量,同时引入通道注意力进大量特征进行筛选,提升了网络的训练效率以及精度,最终获得高精度垃圾分类模型。
54.ai算法模型的训练是将视觉注意力机制引入yolov5网络,以提升网络搜索能力,具体的实现原理为:在视觉注意力机制模型中,压缩和激活是两个关键的步骤,目的是为了建模通道之间的关系。通过学习获取到每个特征通道对于当前任务的重要程度,然后根据这个程度去增大更重要的特征图的权重以及减小不太重要或者没有用的特征图的权重。
55.首先进行压缩操作,这一步使算法模型可以提取到每个通道的权重,使用了全局平均池化算法来计算出单个通道的统计信息,然后将所有通道计算出的信息统计成通道描述符。每个通道得到1个标量,c个通道就会产生c个标量,称为z,z的第c个元素。由以下公式
计算,其中h和w分别指特征图的纵向与横向像素的个数:
[0056][0057]
为了让压缩操作中得到的通道描述符可以发挥作用,随后进行激活操作,该操作的主要作用就是得到通道对于当前任务的重要程度,并以此来完成对特征图的强调。该操作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第一,是具有灵活性,通过学习可以得到不同通道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二,所得到的关系是非互斥的,可以确保允许对多个通道进行强调。基于这些条件,选择采用带有函数激活的简单门控机制:
[0058]
s=f
ex
(z,w)=σ(g,(z,w))=σ(w2δ(w1z))
[0059]
其中δ表示relu函数,且
[0060]
为了使模型轻量化并且提升模型的鲁棒性,使用两个全连接层建立了一个瓶颈型的结构,前一个全连接层用来降维,其中降维比为r,使用relu激活函数进行激活,后一个全连接层恢复到原始维度。最后将学习到的各个通道的激活值(由sigmoid激活)乘以特征图u上的原始特征:
[0061][0062]
其中:和f
scale
(uc,sc)是指标量sc和特征图uc∈rh×w之间的信道乘法。
[0063]
位于挡板机构500正上方的摄像头803将挡板机构500上方的垃圾拍摄画面视频通过网络实时传递至算法盒子801进行混投物识别,并把识别后的视频流推送至显示模块上,若有混投物则在识别后的视频流中,通过线框标识,相同性质的混投物同一种颜色线框标识,不同性质的混投物线框颜色不同;摄像头像素分辨率设置成固定的1920*1080则总像素是p,成像画面覆盖的范围,人工测量并计算出面积a,存储面积a在ai算法盒子中。ai算法识别出有混投物,获取混投物占画面的像素h,计算混投物面积ha。
[0064]
ha=h/p*a
[0065]
所述控制板802与摄像头803的rs485接口连接,所述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摄像头803电性连接,且登陆模块中的扫码器806和刷卡器807通过usb接口与摄像头803连接,且摄像头803的音频接口还连接有喇叭808;因此,用户通过登陆模块进行登陆后,摄像头803首先将登陆信号传递至控制板802,由控制板802对驱动机构一400进行命令;用户可以通过显示屏观察垃圾是否存在混投现象,若存在混投现象,用户可以根据线框提示进行分拣,当混投现象消除后,也是由摄像头803将信号传递至控制板802,再由控制板802对驱动机构二600进行命令;同时喇叭808进行混投物名称、数量以及督导处置语音播报。
[0066]
进一步的说,所述垃圾桶一200与垃圾桶二300之间设置有安装于箱壳101底面上的安装板,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一400为一根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铰接与安装板上侧,且电动伸缩杆的伸出末端铰接于盖门102内侧。
[0067]
电动伸缩杆即与控制板802电性连接,当电动伸缩杆伸出或收回时,会带动盖门102向上或者向下翻转,从而实现对于盖门102的打开和关闭。
[0068]
进一步的说,所述挡板机构500包括两块活动板,两块活动板在驱动机构二600的
驱动下可以相互靠近或者远离,当两块活动板相互靠近时,则挡板机构处于关闭状态,垃圾可以至于两块活动板上,当两块活动板相互远离时,则垃圾从凉快活动板之间落下至垃圾桶一200中,所述驱动机构二600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制,只需要能满足带动两块活动板进行开合动作即可,例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二600包括一个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与控制板802电性连接,电动伸缩杆的伸出末端可上下移动,且铰接有两根连接条,两根连接条远离电动伸缩杆伸出末端的一端分别与两块活动板相互靠近的一端连接,因此,当电动伸缩杆带动伸出末端上下移动时,即可通过两根连接条带动两个活动板进行开合,从而实现对于垃圾桶二300打开和关闭的控制操作。
[0069]
进一步的说,所述挡板机构500上连接有排污机构700,所述排污机构700包括污水管701和污水盒702,所述污水管701的一端与挡板机构500连接、另一端与污水盒702连接;垃圾中的污水通过活动板流入污水管701中,最终通过污水管701流入污水盒702中进行集中,可以实现对于污水的集中收集。
[0070]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智能控制系统800还包括照明灯804和光感器809,且照明灯804和光感器809均设于摄像头803的一侧;控制板802也会根据连接的光感器809,判断光照强度是否充足,若不足则开启摄像头803旁边的照明灯804,以满足摄像头803拍摄清晰画面需求的光照强度。
[0071]
一种督导方法,通过上述的基于ai识别的垃圾分类二次分拣设备进行督导,请参阅图3,包括以下步骤:
[0072]
s1:用户下载用于分拣设备的手机端app;
[0073]
s2: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若不清楚垃圾的对应种类,可通过登录手机端app进行查询,将垃圾分类置于垃圾袋中;
[0074]
s3:用户到达投放点后,使用手机端app自行登录验证或通过分拣设备上的登录模块进行登录验证,验证完成后,工控机下发开门信号至控制板802,控制板802控制驱动机构一400打开盖门102;同时光感器809进行感光,控制板802读取光感器809的光感值判断光照强度,当光照强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板802控制照明灯804打开;
[0075]
s4:用户将垃圾袋倒在挡板机构500上,摄像头803对垃圾进行拍摄,拍摄影像信息传递至算法盒子801,算法盒子801通过实时流传输协议对影像信息进行识别,判断有无混投垃圾,将同一种类的垃圾用同一颜色的框圈起来,并将判断的影像信息传递至工控机上,最终通过工控机805显示出来;
[0076]
s5:用户根据工控机805上的影像信息使用钳子将框内的混投垃圾夹出至垃圾桶二300,直至算法盒子801将合格结果传递至工控机上,此时工控机将垃圾投放记录上报至云端服务器,并下发关门命令至控制板802。
[0077]
s6:控制板802控制驱动机构一400关闭盖门102,同时控制驱动机构二600打开挡板机构500使垃圾落入垃圾桶一200中,若照明灯804在s3中被打开,则控制板802同时控制照明灯804关闭,最终即完成垃圾投放。
[0078]
控制板802还会上报居民住户完成垃圾分类二次分拣投放记录数据到云端服务器,数据包括:投放人登录方式、账号、投放垃圾类型、重量、时间、投放垃圾照片抓拍、投放人员照片抓拍、混投物数量、面积等。
[0079]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
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仅由于描述目的,且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80]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81]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ai识别的垃圾分类二次分拣设备,包括设备箱(100),所述设备箱(100)包括箱壳(101)以及安装于箱壳(101)顶部的盖门(10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垃圾桶一(200),所述垃圾桶一(200)置于箱壳(101)内部;垃圾桶二(300),所述垃圾桶二(300)与垃圾桶一(200)并列设置;驱动机构一(400),驱动机构一(400)与盖门(102)连接,用以带动盖门(102)开关;挡板机构(500),所述挡板机构(500)置于垃圾桶一(200)上方;驱动机构二(600),所述驱动机构二(600)与挡板机构(500)连接,用以带动挡板机构(500)开合;还包括智能控制系统(800),智能控制系统(800)包括:登陆模块,用以登录用户账号;拍摄模块,用以对垃圾进行拍摄;中控模块,基于拍摄模块输入的拍摄信息进行识别并对驱动机构一(400)和驱动机构二(600)进行命令。显示模块,用以对中控模块的识别结果进行画面呈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i识别的垃圾分类二次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智能控制系统(800)中:登录模块包括扫码器(806)和刷卡器(807),所述扫码器(806)用于扫描用户二维码登陆,所述刷卡器(807)用于用户刷卡登陆;拍摄模块包括摄像头(803),将拍摄画面信息传递至中控模块;中控模块包括算法盒子(801)、控制板(802)和工控机(805)且三者信号相连,其中,拍摄模块与算法盒子(801)电性连接,登录模块与控制板(802)电性连接。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屏,显示屏与工控机(805)信号连接,算法盒子(801)将拍摄画面信息的识别信息通过工控机(805)传递至显示屏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ai识别的垃圾分类二次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系统(800)还包括摄像头(803)、照明灯(804),且摄像头(803)和照明灯(804)均设于摄像头(803)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i识别的垃圾分类二次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桶一(200)与垃圾桶二(300)之间设置有安装于箱壳(101)底面上的安装板,所述驱动机构一(400)为一根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铰接与安装板上侧,且电动伸缩杆的伸出末端铰接于盖门(102)内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i识别的垃圾分类二次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机构(500)包括两块可开合式的活动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ai识别的垃圾分类二次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二(600)包括一个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与控制板(802)电性连接,电动伸缩杆的伸出末端可上下移动,且铰接有两根连接条,两根连接条远离电动伸缩杆伸出末端的一端分别与两块活动板相互靠近的一端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i识别的垃圾分类二次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机构(500)上连接有排污机构(700),所述排污机构(700)包括污水管(701)和污水盒(702),所述污水管(701)的一端与挡板机构(500)连接、另一端与污水盒(702)连接。
8.一种督导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基于ai识别的垃圾分类二次分拣设备进行督导,包括以下步骤:s1:用户下载用于分拣设备的手机端app或者微信小程序;s2: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若不清楚垃圾的对应种类,可通过登录手机端app进行查询,将垃圾分类置于垃圾袋中;s3:用户到达投放点后,使用手机端app或微信小程序自行登录验证,或通过分拣设备上的登录模块进行登录验证,验证完成后,工控机下发开门信号至控制板(802),控制板(802)控制驱动机构一(400)打开盖门(102);s4:用户将垃圾袋倒在挡板机构(500)上,垃圾袋丢进垃圾桶二(300),摄像头(803)对垃圾进行拍摄,拍摄影像信息传递至算法盒子(801),算法盒子(801)通过实时流传输协议对影像信息进行识别,判断有无混投垃圾,将同一种类的垃圾用同一颜色的框圈起来,并将判断的影像信息传递至工控机上,最终通过工控机(805)显示出来;s5:用户根据工控机(805)上的影像信息使用钳子将框内的混投垃圾夹出至垃圾桶二(300),直至算法盒子(801)将合格结果传递至工控机上,此时工控机将垃圾投放记录上报至云端服务器,并下发关门命令至控制板(802);s6:控制板802控制驱动机构一(400)关闭盖门(102),同时控制驱动机构二(600)打开挡板机构(500)使垃圾落入垃圾桶一(200)中,即完成垃圾投放。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督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垃圾投放完成后,802上报居民住户完成垃圾分类二次分拣投放记录数据到云端服务器,数据包括:投放人登录方式、账号、投放垃圾类型、重量、时间、投放垃圾照片抓拍、投放人员照片抓拍、混投物名称、数量以及面积。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I识别的垃圾分类二次分拣设备及督导方法,该设备包括设备箱,所述设备箱包括箱壳以及安装于箱壳顶部的盖门,还包括:垃圾桶一,所述垃圾桶一置于箱壳内部;垃圾桶二,所述垃圾桶二与垃圾桶一并列设置;驱动机构一,驱动机构一与盖门连接,用以带动盖门开关;挡板机构,所述挡板机构置于垃圾桶一上方;驱动机构二,驱动机构二与挡板机构连接,用以带动挡板机构开合;还包括:智能控制系统,用以进行自动化督导;使用该设备可以避免居民住户错误分类的垃圾混投入桶,并且不需要督导人员在现场实时监督查看,降低成本以及人为因素而干扰的分类准确率。人为因素而干扰的分类准确率。人为因素而干扰的分类准确率。


技术研发人员:汪昌福 刁洪强 杜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双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0
技术公布日:2023/9/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