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百香果树栽培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9-08
阅读:157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果树栽培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百香果树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2.百香果又称鸡蛋果,营养丰富,有“果汁之王”的美。属多年生热带藤本植物,它叶形奇特,花色鲜艳,四季常青。果汁可散发出番石榴、菠萝、香蕉、草莓、柠檬、芒果、酸梅等十多种水果的浓郁香味。百香果含果酸、可食纤维,作用于消化系统,对食欲不振、胃胀、便秘的效果都很好。百香果含有维生素e、番茄红素,对生殖系统的作用不可小视,不少夜多小便的中老年人食用后,觉得晚上起床的次数明显减少,故百香果有滋阴补肾之说。百香果果汁中有165种化合物,构成了特殊香味。常食用百香果具有提神醒脑、养颜美容、生津止渴、帮助消化、化痰止咳、缓解便秘、活血强身、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滋阴补肾、消除疲劳、降压降脂、延缓衰老、抗高血压的功效。百香果的根、茎、叶有消炎止痛、降脂降压等效果。百香果适应广、粗壮易长、无病虫害、抗热耐寒。喜欢阳光充足、气候温和的环境,适宜种植于排灌条件良好的坡度较小的坡地或旱地,土壤越肥沃其挂果越多。百香果属于雌雄异花,雌花结果,雄花用于授粉,其授粉媒介主要是蜜蜂和昆虫,也可通过人工授粉。春季种植的百香果,当年6月即可开花,8月可收果。第二年以后,每年4月开始开花,一年可开6~8批,每批花相隔20天,从开花到果实成熟需60~70天,果实收获5个多月。
3.种植百香果,要求具备合适的土壤环境、水分要求、科学施肥、合理灌溉和修剪,如果天气酷热干旱,没有对果树进行及时灌溉,会使百香果果树因干旱死亡;还有就是开花结果出现延后,病虫害侵害等问题都会使百香果产量受到影响。百香果种植技术如果不能做好控制,会导致百香果产量下降,影响经济效益。望谟县桑郎镇百香果以质量好、果大、香气浓、甜度好著名,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生长迅速、产量高的一种百香果高产栽培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百香果树栽培方法,提供可有效抗菌防虫,操作方便,产量高的百香果的种植方法。
5.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百香果树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流程:
6.s1:选择土壤肥沃深厚的缓坡地、台地或平地,在土壤表层撒上草木灰、畜粪和磷肥,将土壤翻耕、整平,挖滴灌道、排水道和定植沟,并在定植沟中挖定植穴,在定植穴底部施加基肥;
7.s2:选取节数目为2~3节的百香果幼苗,去除枝叶,插入苗床,在温室大棚中,培育60~90天至其根长长至3cm~5cm;将生根后的百香果小苗转移至1/4~1/3ms液体培养基中生长60~90天,待株高至10cm~12cm后移植到定植穴中,株距为2m~3m,行距为1.5m~3m;
8.s3:百香果树苗定值后25~35天,向每株百香果树苗施0.2%~0.3%的尿素溶液,以后每隔20~25天施1次肥;直至百香果树苗长至成长期;百香果开花结果期每隔25天施用“田乐施”大量元素水溶肥(15-5-40+te)5-10
㎏
。
9.s4:百香果树苗成长期间,在滴灌道中安装滴灌管道及并配置滴灌装置,在排水道中安装排水装置,每8~10亩地中设置一个蜂棚;
10.s5:待百香果树的主蔓长到1m~1.2m时剪掉其顶芽,让其侧蔓生长,每一侧留2个侧蔓,分向两侧生长,等到侧蔓长到1.5m~1.8m的时候,将侧蔓的顶蔓剪掉,促进侧蔓的次生侧蔓生长,将垂地的枝条修剪到距离地面0.5m~0.75m;
11.s6:在每个蜂棚中饲养蜜蜂,百香果开花后在昆虫授粉的同时采用人工授粉,在百香果开花期间,每隔15~20天在早上或傍晚对百香果树进行浇灌;
12.s7:在百香果生长期间进行病虫害防治。
13.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s1中按照株、行距2m
×
3m或1.5m
×
3m开挖定植沟及定植穴,定植穴的长、深、宽均为0.6~0.8m;所述草木灰、畜粪和磷肥的比重为5:3:2。
1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s1中的基肥按重量计的原料为:尿素20%~40%、硫酸钾10%~35%、过磷酸钙5%~10%、木薯渣5%~10%、糠醛渣10%~15%、海泡石10%~15%、蔗糖渣5%~10%、树叶粉15%~30%、复合微肥15%~25%、复合氨基酸8%~12%、复合菌12%~18%、活性炭5%~10%、生根粉2%~6%和四氟醚唑1%~5%。
15.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s1中的基肥按重量计的原料为:尿素20%、硫酸钾10%、过磷酸钙5%、木薯渣5%、糠醛渣10%、海泡石10%、蔗糖渣5%、树叶粉15%、复合微肥15%、复合氨基酸8%、复合菌12%、活性炭5%、生根粉2%和四氟醚唑1%。
1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s2中将百香果幼苗移植到定植穴后,在百香果幼苗行间距中种植食用菌、中药材或蔬菜,待蔬菜收获时,留取一半蔬菜旋耕至百香果树周边的土壤中。
17.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s6中人工授粉的方法是,观察未授粉的花朵,用镊子将完全开放的花上的雄蕊收集至用干净、干燥的容器内,用干净的毛笔或棉棒沾取收集到的花粉,涂抹于花朵的三叉柱头上。
1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药杀虫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所述步骤s7在百香果生长期间进行药液喷洒用于病虫害防治,所喷洒的药液原料以份数计为:代赭石8~16份、大蒜5~11份、败酱草10~18份、鱼腥草3~9份、石膏12~20份、苦楝皮1~5份、对节叶25~35份、水100~160份。
19.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喷洒的药液原料以份数计为:所喷洒的药液原料以份数计为:代赭石8份、大蒜5份、败酱草10份、鱼腥草3份、石膏12份、苦楝皮1份、对节叶25份、水100份。
20.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使用的杀虫药液,能有效预防百香果蚜虫等的侵害,同时避免化学和农药残留物对食用者的危害;本发明的种植方法不仅保证了百香果的挂果率,提高了百香果的产量,而且品质也得到了有效提高,果农的经济收益也得到提高。通过科学合理的百香果种植方法使百香果就可以和其它蔬菜等进行套种,节约成本同时增加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按照该百香果树栽培种植方法种植的百香果林;
2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对百香果进行人工授粉作业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4.实施例:一种百香果树栽培方法,如图1所示,步骤流程如下:
25.s1:选择土壤肥沃深厚的缓坡地、台地或平地,在土壤表层撒上草木灰、畜粪和磷肥,将土壤翻耕、整平,挖滴灌道、排水道和定植沟,并在定植沟中挖定植穴,在定植穴底部施加基肥;按照株、行距2m
×
3m或1.5m
×
3m开挖定植沟及定植穴,定植穴的长、深、宽均为0.6m;所述草木灰、畜粪和磷肥的比重为5:3:2。基肥按重量计的原料为:尿素20%、硫酸钾10%、过磷酸钙5%、木薯渣5%、糠醛渣10%、海泡石10%、蔗糖渣5%、树叶粉15%、复合微肥15%、复合氨基酸8%、复合菌12%、活性炭5%、生根粉2%和四氟醚唑1%。
26.s2:选取节数目为2~3节的百香果幼苗,去除枝叶,插入苗床,在温室大棚中,培育60~90天至其根长长至3cm~5cm;将生根后的百香果小苗转移至1/4~1/3ms液体培养基中生长60天,待株高至12cm后移植到定植穴中,株、行距2m
×
3m或1.5m
×
3m;将百香果幼苗移植到定植穴后,在百香果幼苗行间距中种植食用菌、中药材或蔬菜,待蔬菜收获时,留取一半蔬菜旋耕至百香果树周边的土壤中。通过套种食用菌、中药材或蔬菜,增加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产出,提高果农的经济效益。
27.s3:百香果树苗定值后25天,向每株百香果树苗施0.2%的尿素溶液,以后每隔20天施1次肥;直至百香果树苗长至成长期;百香果开花结果期每隔25天施用“田乐施”大量元素水溶肥(15-5-40+te)5-10
㎏
。
28.s4:百香果树苗成长期间,在滴灌道中安装滴灌管道及并配置滴灌装置,在排水道中安装排水装置,每8亩地中设置一个蜂棚;
29.s5:待百香果树的主蔓长到1m时剪掉其顶芽,让其侧蔓生长,每一侧留2个侧蔓,分向两侧生长,等到侧蔓长到1.8m的时候,将侧蔓的顶蔓剪掉,促进侧蔓的次生侧蔓生长,将垂地的枝条修剪到距离地面0.75m;
30.s6:在每个蜂棚中饲养蜜蜂,百香果开花后在昆虫进行自然授粉的同时采用人工授粉,在百香果开花期间,每隔17天在早上或傍晚对百香果树进行浇灌。人工授粉前,观察未授粉的花朵,用镊子将完全开放的花上的雄蕊收集至用干净、干燥的容器内,用干净的毛笔或棉棒沾取收集到的花粉,涂抹于花朵的三叉柱头上。提高了花朵的授粉率,保证了百香果的挂果率,有效提高品质,通过蜜蜂生产蜂蜜进行蜂蜜出售,果农的经济收益也得到提高。
31.s7:在百香果生长期间进行药液喷洒用于病虫害防治,所喷洒的药液原料以份数计为:代赭石8份、大蒜5份、败酱草10份、鱼腥草3份、石膏120份、苦楝皮1份、对节叶25份、水100份。在百香果植株的生长过程中,定期采用灌溉喷头喷洒该杀虫药液进行病虫害管理,待百香果成熟后即可采摘收获。本发明使用的杀虫药液,能有效预防百香果蚜虫等的侵害,同时避免化学和农药残留物对食用者的危害。
32.在选择授粉方式过程中,选择9组百香果数进行对照实验,每3组为一个小组,第一小组采用人工授粉,第二小组采用自然授粉,第三小组采用人工授粉+自然授粉。授粉方式对百香果产量的影响见下表1:
33.表1授粉方式及百香果产量表
[0034][0035]
从表1中可见,采取人工授粉后平均坐果率为78%,自然授粉的百香果植株平均坐果率仅为27%,人工授粉+自然授粉的百香果植株平均坐果率高达97%,在其他种植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人工授粉+自然授粉下的坐果率比单独采用自然授粉或人工授粉的坐果率高,产量十分明显。
[0036]
从9个组中每组取出100个果实测定果实大小和出浆率,授粉方式对百香果果实品质的影响见表2。
[0037]
表2授粉方式及百香果品质优质率
[0038][0039]
从表2中可见,百香果植株采取人工授粉后平均单果重为91.3g,自然授粉的百香果植株平均单果重85.4g,人工授粉+自然授粉的百香果植株平均单果重105.9g。在相同管理条件下,人工授粉后百香果比自然授粉后的百香果平均单果重提高了5.9g;人工授粉+自然授粉后百香果比自然授粉后的百香果平均单果重提高了20.5g。单果果重大于100g的为优质果,人工授粉后百香果的优质率为44%,人工授粉+自然授粉后百香果的优质率为73.3%,优质率高了29.3%。
[0040]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
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百香果树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流程:s1:选择土壤肥沃深厚的缓坡地、台地或平地,在土壤表层撒上草木灰、畜粪和磷肥,将土壤翻耕、整平,挖滴灌道、排水道和定植沟,并在定植沟中挖定植穴,在定植穴底部施加基肥;s2:选取节数目为2~3节的百香果幼苗,去除枝叶,插入苗床,在温室大棚中,培育60~90天至其根长长至3cm~5cm;将生根后的百香果小苗转移至1/4~1/3ms液体培养基中生长60~90天,待株高至10cm~12cm后移植到定植穴中,株距为2m~3m,行距为1.5m~3m;s3:百香果树苗定值后25~35天,向每株百香果树苗施0.2%~0.3%的尿素溶液,以后每隔20~25天施1次肥;直至百香果树苗长至成长期;百香果开花结果期每隔25天施用“田乐施”大量元素水溶肥(15-5-40+te)5-10
㎏
;s4:百香果树苗成长期间,在滴灌道中安装滴灌管道及并配置滴灌装置,在排水道中安装排水装置,每8~10亩地中设置一个蜂棚;s5:待百香果树的主蔓长到1m~1.2m时剪掉其顶芽,让其侧蔓生长,每一侧留2个侧蔓,分向两侧生长,等到侧蔓长到1.5m~1.8m的时候,将侧蔓的顶蔓剪掉,促进侧蔓的次生侧蔓生长,将垂地的枝条修剪到距离地面0.5m~0.75m;s6:在每个蜂棚中饲养蜜蜂,百香果开花后在昆虫授粉的同时采用人工授粉,在百香果开花期间,每隔15~20天在早上或傍晚对百香果树进行浇灌;s7:在百香果生长期间进行病虫害防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百香果树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1中按照株、行距2m
×
3m或1.5m
×
3m开挖定植沟及定植穴,定植穴的长、深、宽均为0.6~0.8m;所述草木灰、畜粪和磷肥的比重为5:3: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百香果树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1中的基肥按重量计的原料为:尿素20%~40%、硫酸钾10%~35%、过磷酸钙5%~10%、木薯渣5%~10%、糠醛渣10%~15%、海泡石10%~15%、蔗糖渣5%~10%、树叶粉15%~30%、复合微肥15%~25%、复合氨基酸8%~12%、复合菌12%~18%、活性炭5%~10%、生根粉2%~6%和四氟醚唑1%~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百香果树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1中的基肥按重量计的原料为:尿素20%、硫酸钾10%、过磷酸钙5%、木薯渣5%、糠醛渣10%、海泡石10%、蔗糖渣5%、树叶粉15%、复合微肥15%、复合氨基酸8%、复合菌12%、活性炭5%、生根粉2%和四氟醚唑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百香果树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2中将百香果幼苗移植到定植穴后,在百香果幼苗行间距中种植食用菌、中药材或蔬菜,待蔬菜收获时,留取一半蔬菜旋耕至百香果树周边的土壤中。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百香果树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6中人工授粉的方法是,观察未授粉的花朵,用镊子将完全开放的花上的雄蕊收集至用干净、干燥的容器内,用干净的毛笔或棉棒沾取收集到的花粉,涂抹于花朵的三叉柱头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百香果树栽培方法,其特征是:药杀虫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所述步骤s7在百香果生长期间进行药液喷洒用于病虫害防治,所喷洒的药液原料以份数计为:代赭石8~16份、大蒜5~11份、败酱草10~18份、鱼腥草3~9份、石膏12~20
份、苦楝皮1~5份、对节叶25~35份、水100~160份。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百香果树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喷洒的药液原料以份数计为:代赭石8份、大蒜5份、败酱草10份、鱼腥草3份、石膏12份、苦楝皮1份、对节叶25份、水100份。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百香果树栽培方法,涉及果树栽培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选择土壤肥沃深厚的缓坡地、台地或平地,在土壤表层撒上草木灰、畜粪和磷肥,挖滴灌道、排水道和定植沟,并在定植沟中挖定植穴,在定植穴底部施加基肥;百香果幼苗,去除枝叶,插入苗床,待株高至10cm~12cm后移植到定植穴中;向每株百香果树苗施尿素溶液,直至百香果树苗长至成长期;百香果开花后在昆虫授粉的同时采用人工授粉,在百香果生长期间进行病虫害防治。本发明的种植方法不仅保证了百香果的挂果率,提高了百香果的产量,而且品质也得到了有效提高,果农的经济收益也得到提高。农的经济收益也得到提高。农的经济收益也得到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 韦贵芹 韦奇 韦国长 王仕立 蒋邦念 韦功豪 黄春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望谟县农业农村局
技术研发日:2023.04.17
技术公布日:2023/9/7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药品分装机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手机主板装配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