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运送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未命名 09-09 阅读:92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幽门螺杆菌运送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2.幽门螺杆菌或幽门螺旋菌,英文名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是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的细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形态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长2.5~4.0μm,宽0.5~ 1.0μm。它会引起胃黏膜轻微的慢性感染,进一步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癌,1982由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
·
马歇尔(barryj.marshall)和罗宾
·
沃伦(j.robinwarren)二人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首次分离成功该菌,是目前所知能够在胃酸中繁殖的惟一微生物种类。
3.幽门螺杆菌感染了全球50%以上的人群,感染者中很大部分会发生慢性活动性胃炎,在此基础上部分患者可发生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极少部分患者可发生胃恶性肿瘤(胃癌、胃mall淋巴瘤)。幽门螺杆菌胃炎已被定义为临床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根据临床数据,我国人群中感染胃幽门螺杆菌,使用三联疗法敏感菌株和耐药菌株在疗程为14天的根除率分别为95%和<50%。三联疗法中常用的抗生素——克拉霉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三种抗生素在国外的监测数据中单药耐药率居高不下,其中:克拉霉素耐药率约为20-45%、甲硝唑耐药率约为40-70%、左氧氟沙星耐药率约为20-45%,目前依然缺乏权威机构系统的体外诊断监测数据,只能从治疗失败的案例统计中得出胃幽门螺杆菌的临床耐药率,该数字很高且各地区存在差异。
4.造成上述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幽门螺杆菌需要的样本胃粘膜组织采集需要特殊侵入性技术以及包含弯曲菌在内的微需氧菌的特殊培养技术导致的。首先幽门螺杆菌存在部位特殊导致采样困难,其次由于胃幽门螺杆菌与弯曲菌的特殊营养结构和气体需求比较苛刻,传统培养方法很难让幽门螺杆菌和弯曲菌在离开人体之后还能生长出来,如果培养不到幽门螺杆菌和弯曲菌,药敏试验就无从谈起。没有药敏实验也就无法预测抗生素的临床有效性,也就无法指导临床的合理用药。经验用药由于全球耐药泛滥的现状,尤其是耐药背景的地区差异已经造成了很大的治疗失败和资源浪费,因此幽门螺杆菌与弯曲菌的药敏试验就显得非常迫切了!而药敏试验的前提是培养到幽门螺杆菌,而培养到幽门螺杆菌的前提又是确保标本中幽门螺杆菌是具有活性的,因此,开发能够保持离体后的标本中幽门螺杆菌的活性的运送培养基尤为重要。
5.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幽门螺杆菌运送培养基,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7.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上述幽门螺杆菌运送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8.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上述幽门螺杆菌运送培养基的应用。
9.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幽门螺杆菌运送培养基,包括:基础培养基35~70 g/l、还原剂0.5~3.5g/l、胶体保护剂1%~10%v/v、抗生素16.2~88.6mg/l 和吸附剂1~10g/l,溶剂包括水。
11.进一步的,所述基础培养基包括脑心浸液和酵母粉;
12.优选地,所述脑心浸液的用量为30~40g/l,优选为35g/l;
13.优选地,所述酵母粉的用量为5~30g/l,优选为25g/l。
14.进一步的,所述还原剂包括硫乙醇酸钠和/或亚硫酸钠。
15.优选地,所述硫乙醇酸钠的用量为0.5~3g/l,优选为1.5g/l;
16.优选地,所述亚硫酸钠的用量为0.05~0.3g/l,优选为0.1g/l。
17.进一步的,所述胶体保护剂包括马血清;
18.优选地,所述马血清的用量为5%v/v。
19.进一步的,所述抗生素包括头孢磺啶钠、甲氧苄啶、万古霉素、多粘菌素和两性霉素b中的一种或多种;
20.优选地,所述头孢磺啶钠的用量为5~25mg/l,优选5mg/l;
21.优选地,所述甲氧苄啶的用量为5~25mg/l,优选5mg/l;
22.优选地,所述万古霉素的用量为5~30mg/l,优选10mg/l;
23.优选地,所述多粘菌素的用量为0.2-0.6mg/l,优选0.4mg/l;
24.优选地,所述两性霉素b的用量为1~8mg/l,优选2mg/l。
25.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剂包括活性炭;
26.优选地,所述活性炭的用量为4g/l。
27.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幽门螺杆菌运送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将基础培养基和还原剂在水中溶解后灭菌,45~55℃条件下加入胶体保护剂,混匀后再加入抗生素,得到所述幽门螺杆菌运送培养基。
28.进一步的,加入抗生素后还包括除菌的步骤;
29.优选通过过滤进行除菌。
30.进一步的,所述抗生素包括头孢磺啶钠、甲氧苄啶、万古霉素、多粘菌素和两性霉素b;
31.可选地,所述孢磺啶钠用水溶解;
32.可选地,所述甲氧苄啶用乳酸溶液溶解;
33.可选地,所述两性霉素b用有机溶剂助溶。
34.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幽门螺杆菌运送培养基在运送幽门螺杆菌中的应用。
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6.本发明提供的幽门螺杆菌运送培养基,配方设计科学合理,通过还原剂与基础培养基中的平衡无机盐和缓冲体系相配合,使得该运送培养基具有良好的电解质环境、酸碱度环境及氧化还原电势环境。并且,通过胶体保护剂的加入,能够保护胃粘膜组织标本中的幽门螺杆菌在运送过程中的活性。同时,吸附剂还能够吸附胃镜检查过程采用的麻醉剂、除
蛋白消泡剂等配方中含有的抗生素对幽门螺杆菌的毒性,提升样本阳性率。而抗生素则能防止杂菌的过度繁殖带来对幽门螺杆菌的抑制。通过上述各组分的配合使用,得到的培养基适合长距离运送,可保证72小时内幽门螺杆菌的活性。
具体实施方式
37.除非本文另有定义,连同本发明使用的科学和技术术语应具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术语的含义和范围应当清晰,然而,在任何潜在不明确性的情况下,本文提供的定义优先于任何字典或外来定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说明,“或”的使用意味着“和/或”。此外,术语“包括”及其他形式的使用是非限制性的。
38.一般地,连同本文描述的细胞和组织培养、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微生物学、遗传学以及蛋白和核酸化学和杂交使用的命名法和其技术是本领域众所周知和通常使用的那些。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的方法和技术一般根据本领域众所周知,且如各种一般和更具体的参考文献中所述的常规方法来进行,所述参考文献在本说明书自始至终引用和讨论。酶促反应和纯化技术根据制造商的说明书、如本领域通常实现的或如本文所述来进行。连同本文描述的分析化学、合成有机化学以及医学和药物化学使用的命名法、以及其实验室程序和技术是本领域众所周知和通常使用的那些。
39.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0.根据本发明发明人的研究发现,以往对于微需氧菌的某些观点应用到幽门螺杆菌时存在一些不适用不严格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微需氧气体环境的定义,以及对于营养结构中必须元素的使用上。其中,幽门螺杆菌对氧气的最适范围是3%左右,而非之前认为的5-10%;co2是10-15%,也不是之前认为的5-10%。意味着要保持幽门螺杆菌活性必须降低培养基中氧化还原电势,对h2o2以及游离氧o
2-进行淬灭;其次胃镜检查过程中会采用麻醉剂、除蛋白消泡剂等药物,其中含有的丁卡因、以及链霉素等成份对幽门螺杆菌具有毒性,为了提高阳性率,有必要加入中和剂,如硫酸镁、碳酸钙、sps、氯化锌等或者吸附剂。为了保证细菌所处环境电解质和酸碱度处于最适宜条件,例如哥伦比亚肉汤、胰大豆肉汤、脑心浸液肉汤培养基,以及酵母粉等基础培养基成分中含有的钾钠氯钙镁磷酸盐就是必须的,而蛋白质类提供的胶体渗透压对于维持细菌活性,提供必须的营养也是必不可少的。本发明正是基于这些思想而设计。通过对几组实施案例的研究分析最终确定了本发明的技术路线并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41.一种幽门螺杆菌运送培养基,包括:基础培养基35~70g/l、还原剂 0.5~3.5g/l、胶体保护剂1%~10%v/v、抗生素16.2~88.6mg/l和吸附剂1~10 g/l,溶剂包括水。
42.基础培养基
43.为了保证幽门螺杆菌在运送过程中的活性,本发明在运送培养基中加入了细菌生长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即基础培养基。其用量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35g/l、40g/l、50g/l、60g/l或70g/l。
44.作为优选,所述基础培养基包括脑心浸液和酵母粉。
45.脑心浸液除能够提供必需的氮源和营养物质外,其中作为平衡无机盐的钠离子可维持均衡的渗透压,保证运送培养基的电解质环境,磷酸氢二钠为缓冲剂,为运送培养基提供适宜的酸碱度。酵母粉作为脑心浸液基础培养基的补充,可以提供给细菌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须氨基酸、维生素、核苷酸、钙、镁、铁、锌等微量元素等。
46.优选地,所述脑心浸液的用量为30~40g/l,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30 g/l、32g/l、35g/l、38g/l或40g/l,优选为35g/l;所述酵母粉的用量为5~30g/l,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5g/l、10g/l、15g/l、20g/l、25g/l 或30g/l,优选为25g/l。
47.还原剂
48.还原剂能够协同运送培养基中的基础培养基,为该培养基提供良好的电解质环境、酸碱度环境及氧化还原电势环境,从而创建微需氧气体环境,保证幽门螺杆菌的运送活性。其用量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0.5g/l、1g/l、 2g/l、3g/l或3.5g/l。
49.作为优选,所述还原剂包括硫乙醇酸钠和/或亚硫酸钠,例如可以仅使用硫乙醇酸钠,或者仅使用亚硫酸钠,也可以同时使用硫乙醇酸钠和亚硫酸钠。
50.其中,硫乙醇酸钠的用量为0.5~3g/l,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0.5g/l、 1g/l、2g/l或3g/l;亚硫酸钠的用量为0.05~0.3g/l,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0.05g/l、0.1g/l、0.2g/l或0.3g/l。
51.胶体保护剂
52.通过胶体保护剂的加入,其胶体渗透压对于维持细菌活性能够提供很好的助力,同时也能提供细菌生存所必须的营养,能够保护胃粘膜组织标本中的幽门螺杆菌在运送过程中的活性。其用量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1% v/v、2%v/v、5%v/v、8%v/v或10%v/v。
53.作为优选,可以使用马血清作为本发明的胶体保护剂,其优选用量为 5%v/v。
54.抗生素
55.本发明中的抗生素可以是单一抗生素,也可以是复合抗生素。所使用的抗生素可以为头孢磺啶钠、甲氧苄啶、万古霉素、多粘菌素和两性霉素b 中的一种或多种。为了提升培养基的运送效果,优先选择使用复合抗生素。
56.抗生素的用量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16.2mg/l、18mg/l、20mg/l、 25mg/l、30mg/l、35mg/l、40mg/l、45mg/l、50mg/l、60mg/l、70mg/l、 80mg/l、85mg/l或88.6mg/l。其中,头孢磺啶钠的用量为5~25mg/l,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5mg/l、10mg/l、15mg/l、20mg/l或25mg/l;甲氧苄啶的用量为5~25mg/l,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5mg/l、10mg/l、 15mg/l、20mg/l或25mg/l;万古霉素的用量为5~30mg/l,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5mg/l、10mg/l、15mg/l、20mg/l或30mg/l;多粘菌素的用量为0.2-0.6mg/l,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0.2mg/l、0.3mg/l、0.5mg/l 或0.6mg/l;两性霉素b的用量为1~8mg/l,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1mg/l、 2mg/l、5mg/l、6mg/l或8mg/l。
57.此外,本发明提供的运送培养基中还包括吸附剂,其用量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1g/l、2g/l、5g/l、8g/l或10g/l。考虑到原料的成本及普适性,所述吸附剂优选为活性炭。
58.本发明提供的幽门螺杆菌运送培养基,配方设计科学合理,通过还原剂与基础培养基中的平衡无机盐和缓冲体系相配合,使得该运送培养基具有良好的电解质环境、酸碱度环境及氧化还原电势环境。并且,通过胶体保护剂的加入,能够保护胃粘膜组织标本中的幽门螺杆菌在运送过程中的活性。同时,吸附剂还能够吸附胃镜检查过程采用的麻醉剂、除
蛋白消泡剂等配方中含有的抗生素对幽门螺杆菌的毒性,提升样本阳性率。而抗生素则能防止杂菌的过度繁殖带来对幽门螺杆菌的抑制。通过上述各组分的配合使用,得到的培养基适合长距离运送,可保证72小时内幽门螺杆菌的活性。
59.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了上述幽门螺杆菌运送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将基础培养基和还原剂在水中溶解后灭菌,45~55℃条件下加入胶体保护剂,混匀后再加入抗生素,得到所述幽门螺杆菌运送培养基。
60.该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对设备及人员没有过高要求,适于推广应用。
61.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加入抗生素后还包括除菌的步骤,通过除菌操作能够进一步避免杂菌的干扰。
62.考虑到操作的简便性,优选通过过滤进行除菌。
63.在制备过程中,优选对抗生素进行预处理:
64.例如,将孢磺啶钠用水溶解;将甲氧苄啶用乳酸溶液溶解;将两性霉素b用有机溶剂助溶等。
65.基于本发明提供的幽门螺杆菌运送培养基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还提供了上述运送培养基在运送幽门螺杆菌中的应用。
66.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运送培养基尤其适于长距离运送,可保证72小时内幽门螺杆菌的活性。
67.当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幽门螺杆菌运送培养基运送幽门螺杆菌时,具体使用方法可以为,将采集的胃粘膜组织活检物,投入该培养基中,盖上盖子,72小时内送到微生物室。
68.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无特别说明,实施例中的材料为根据现有方法制备而得,或直接从市场上购得。
69.实施例1
7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幽门螺杆菌运送培养基,包括脑心浸液35g/l、酵母粉25g/l、硫乙醇酸钠1.5g/l、亚硫酸钠0.1g/l、活性炭4g/l、马血清5%v/v、头孢磺啶钠5mg/l、甲氧苄啶5mg/l、万古霉素10mg/l、多粘菌素0.4mg/l和两性霉素b 2mg/l。
71.所述运送培养基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72.按每升比例将基础培养基和还原剂称量并于去离子水中煮沸溶解,调整ph 6.8-7.2后121℃压力蒸汽灭菌,置55℃水浴平衡温度后,加入灭菌马血清,然后再加入抗生素选择剂,配制方法为:按照配方量称量头孢磺啶钠用5ml无菌蒸馏水溶解,0.22μm孔径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同理,甲氧苄啶用5ml乳酸溶液溶解(具体做法:取ar乳酸2滴滴入100ml灭菌蒸馏水中,加入甲氧苄啶100mg,溶解后煮沸杀菌;取该液体5~15ml);万古霉素溶解于5ml灭菌水中,0.22μm孔径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多粘菌素(用效价6000iu/mg的品规),溶解于5ml灭菌水中,0.22μm孔径微孔滤膜过滤除菌;两性霉素b(先用0.5ml二甲基亚砜助溶),为良好溶解两性霉素应在50℃条件下,将上述抗生素逐滴滴入5ml含有卵磷脂、吐温80、以及皂素的无菌蒸馏水助溶液中,0.22μm孔径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后加入。然后分装螺口试管,每支5ml,放2-8℃冷藏,避光保存。
73.实施例2
7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幽门螺杆菌运送培养基,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包括蛋白胨p 20g/l、酵母粉25g/l、硫乙醇酸钠1.5g/l、亚硫酸钠 0.1g/l、氯化钠5g/l、磷酸氢二
钠0.1g/l、琼脂5g/l、活性炭4g/l、马血清 5%v/v、头孢磺啶钠5mg/l、甲氧苄啶5mg/l、万古霉素10mg/l、多粘菌素0.4mg/l和两性霉素b 2mg/l。
75.实施例3
7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幽门螺杆菌运送培养基,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包括脑心浸液35g/l、酵母粉30g/l、硫乙醇酸钠1g/l、亚硫酸钠 0.3g/l、活性炭4g/l、马血清5%v/v、头孢磺啶钠5mg/l、甲氧苄啶5mg/l、万古霉素10mg/l、多粘菌素0.4mg/l和两性霉素b 2mg/l。
77.实施例4
7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幽门螺杆菌运送培养基,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包括脑心浸液40g/l、酵母粉5g/l、硫乙醇酸钠3g/l、亚硫酸钠 0.05g/l、活性炭10g/l、马血清1%v/v、头孢磺啶钠25mg/l、甲氧苄啶5 mg/l、万古霉素30mg/l、多粘菌素0.2mg/l和两性霉素b 8mg/l。
79.实施例5
8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幽门螺杆菌运送培养基,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包括脑心浸液30g/l、酵母粉30g/l、硫乙醇酸钠0.5g/l、亚硫酸钠0.3g/l、活性炭1g/l、马血清10%v/v、头孢磺啶钠5mg/l、甲氧苄啶 25mg/l、万古霉素5mg/l、多粘菌素0.6mg/l和两性霉素b 1mg/l。
81.实施例6
8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幽门螺杆菌运送培养基,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不含有酵母粉。
83.实施例7
8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幽门螺杆菌运送培养基,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不含有亚硫酸钠。
85.实施例8
8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幽门螺杆菌运送培养基,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不含有硫乙醇酸钠。
87.实施例9
8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幽门螺杆菌运送培养基,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将马血清替换为牛白蛋白。
89.对比例1
90.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幽门螺杆菌运送培养基,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包括活性炭4g/l、l-半胱氨酸0.2g/l、牛白蛋白2g/l、磷酸氢二钠 0.1g/l、氯化钠5g/l和甘油20%。
91.对比例2
92.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幽门螺杆菌运送培养基,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包括脑心浸液25g/l、酵母粉35g/l、硫乙醇酸钠0.2g/l、亚硫酸钠0.5g/l、活性炭4g/l、马血清5%v/v、头孢磺啶钠5mg/l、甲氧苄啶5 mg/l、万古霉素10mg/l、多粘菌素0.4mg/l和两性霉素b 2mg/l。
93.对比例3
94.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幽门螺杆菌运送培养基,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不含有硫乙醇酸钠和亚硫酸钠。
95.对比例4
96.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幽门螺杆菌运送培养基,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不含有马血清。
97.对比例5
98.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幽门螺杆菌运送培养基,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不含有活性炭。
99.实验例
100.试验方法:购买市售新鲜猪肚,洗净,切碎成黄豆大小的肉渣,煮沸杀菌后捞出凉冷备用。幽门螺杆菌atcc43526传代哥伦比亚马血培养基复苏,微需氧产气罐(3%o2、10%co2、其余氮气)。具体方法为,在一个体积5l的玻璃干燥器底部加入少量无菌水,放置一根白色普通蜡烛,蜡烛长度位于隔板上方2cm位置。点燃蜡烛后,放入2包2.5l的微需氧产气包或者2包2.5l的厌氧产气包,再放入接种了临床标本或者幽门螺杆菌菌株的培养基。盖上盖子。待蜡烛熄灭后,将烛缸放入35℃培养箱内。培养 3天后,棉签洗脱平板上菌落到灭菌生理盐水中制备2mcf菌悬液(约2
×
10
8 cfu/ml),稀释1000倍(约2
×
105cfu/ml)后无菌试管中备用。无菌镊子取 4块煮沸杀菌的猪肚组织,投入到上述稀释的菌悬液中浸泡5min后取出,制备模拟胃组织活检物,将模拟活检物各投入一块到上述实施例1-9及对比例1-5提供的运送培养基中,20-25℃室温放置12小时后从各组运送培养基中取出模拟组织,用微量组织匀浆器碾磨成匀浆,再用10μl定量接种环或者微量移液器取各组运送培养基保存后的组织的匀浆分三区划线接种到哥伦比亚马血培养基上,微需氧产气罐培养72小时。取出平板观察菌落生长情况。仅第一区有少量生长,记为“+”,二区有生长记为“2+”,三区也有生长,记录为“3+”。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101.抑制(选择性)试验按下面的方法进行:
102.分别用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奇异变形杆菌atcc25933、粪肠球菌 atcc29212、白色念珠菌atcc18804四种细菌/真菌模拟杂菌,去观察5 种抗生素选择剂的抑制效果。具体做法是,将菌株传代固体培养基,经过 1-2天培养(白色念珠菌2天,其他1天)形成菌落后,用无菌盐水配制0.5 mcf浊度菌悬液,白色念珠菌稀释1000倍,其他细菌稀释105倍,取0.1ml 接种到上述各配方培养基中,培养24小时后取出观察培养基的浑浊程度,均匀浑浊为+,透明为-。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103.[0104][0105]
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9提供的运送培养基均能够保持幽门螺杆菌的活性,且对杂菌具有良好的选择抑制效果,其中,以实施例1 提供的运送培养基效果最优。
[0106]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幽门螺杆菌运送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培养基35~70g/l、还原剂0.5~3.5g/l、胶体保护剂1%~10%v/v、抗生素16.2~88.6mg/l和吸附剂1~10g/l,溶剂包括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幽门螺杆菌运送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培养基包括脑心浸液和酵母粉;优选地,所述脑心浸液的用量为30~40g/l,优选为35g/l;优选地,所述酵母粉的用量为5~30g/l,优选为25g/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幽门螺杆菌运送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包括硫乙醇酸钠和/或亚硫酸钠;优选地,所述硫乙醇酸钠的用量为0.5~3g/l,优选为1.5g/l;优选地,所述亚硫酸钠的用量为0.05~0.3g/l,优选为0.1g/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幽门螺杆菌运送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体保护剂包括马血清;优选地,所述马血清的用量为5%v/v。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幽门螺杆菌运送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生素包括头孢磺啶钠、甲氧苄啶、万古霉素、多粘菌素和两性霉素b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头孢磺啶钠的用量为5~25mg/l,优选5mg/l;优选地,所述甲氧苄啶的用量为5~25mg/l,优选5mg/l;优选地,所述万古霉素的用量为5~30mg/l,优选10mg/l;优选地,所述多粘菌素的用量为0.2-0.6mg/l,优选0.4mg/l;优选地,所述两性霉素b的用量为1~8mg/l,优选2mg/l。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幽门螺杆菌运送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包括活性炭;优选地,所述活性炭的用量为4g/l。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幽门螺杆菌运送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基础培养基和还原剂在水中溶解后灭菌,45~55℃条件下加入胶体保护剂,混匀后再加入抗生素,得到所述幽门螺杆菌运送培养基。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抗生素后还包括除菌的步骤;优选通过过滤进行除菌。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生素包括头孢磺啶钠、甲氧苄啶、万古霉素、多粘菌素和两性霉素b;可选地,所述孢磺啶钠用水溶解;可选地,所述甲氧苄啶用乳酸溶液溶解;可选地,所述两性霉素b用有机溶剂助溶。10.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幽门螺杆菌运送培养基在运送幽门螺杆菌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幽门螺杆菌运送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幽门螺杆菌运送培养基,配方设计科学合理,通过还原剂与基础培养基中的平衡无机盐和缓冲体系相配合,使得该运送培养基具有良好的电解质环境、酸碱度环境及氧化还原电势环境。并且,通过胶体保护剂的加入,能够保护胃粘膜组织标本中的幽门螺杆菌在运送过程中的活性。同时,吸附剂还能够吸附胃镜检查过程采用的麻醉剂、除蛋白消泡剂等配方中含有的抗生素对幽门螺杆菌的毒性,提升样本阳性率。而抗生素则能防止杂菌的过度繁殖带来对幽门螺杆菌的抑制。通过上述各组分的配合使用,得到的培养基适合长距离运送,可保证72小时内幽门螺杆菌的活性。门螺杆菌的活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先雷 刘宏 卢恒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曦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24
技术公布日:2023/9/7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