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晶型控油祛痘多功效氨基酸洁面膏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9-11
阅读:88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晶型控油祛痘多功效氨基酸洁面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面部油脂分泌是人体正常代谢的生理过程,油脂和其他皮肤代谢产物堆积过多会引起毛孔堵塞,容易造成黑头、粉刺、痘痘等一系列问题,但脸部油脂通常又能够起到保护皮肤作用,还可以滋润皮肤,使皮肤的屏障功能增强。因此,合理清洁面部油脂和附着污垢,可以有效清洁毛孔,即可清除毛孔堵塞的风险,又可以避免过度清洁皮肤,对皮肤造成额外的伤害。
3.市面上洁面产品大体上可分为皂基体系、硫酸盐体系、氨基酸体系等,皂基体系洁面产品清洁油脂能力过强,极易洗脱皮肤表皮和毛孔深层油脂,使皮脂层受到破坏,使用后肌肤紧绷缺水,容易损伤肌肤。硫酸盐体系清洁油脂能力较强,相比皂基体系,皮肤刺激性有所降低,但仍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且容易残留,不易清洗。氨基酸体系洁面产品由于其温和低刺激性,清洁能力适中,容易清洗,不残留,而受到市场的追捧,但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制作成本高。尤其要获得结晶型氨基酸洁面膏,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使用量较大,膏体稳定性较差,低温容易泛粗,高温不稳定有水样物渗出,往往需要添加大分子增稠体系,但增稠剂的加入,不仅对产品外观和发泡性能有影响,而且不容易清洗,有残留,使用感较差。
4.专利cn107260609a公开了一种纯结晶型祛痘氨基酸洁面膏,主要原料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两种或两种以上,保湿剂甜菜碱,祛痘植物提取物组合物,以及增加稳定性的鲸蜡硬脂醇等,产品品质量稳定、易铺展使用、弱酸性、温和、清洁力强,使用后,干净不干涩不紧绷。然而,该专利为稳定产品,还添加椰油酸、山嵛醇或鲸蜡硬脂醇,为获得弱酸性添加柠檬酸调节ph。
5.专利cn115887316a公开了温和液体甘氨酸表面活性剂结晶型洁面膏,原料主要包含:活性物含量20-30%的液态甘氨酸表面活性剂、辅助表面活性剂、多元醇、乳化剂、增稠稳定剂、外观调节剂、酸性ph调节剂、防腐功效剂、保湿抗刺激剂、去离子水余量。洁面膏ph呈弱酸性,更加亲肤、温和不刺激,清洁效果好,泡沫丰富,易于冲洗,冲洗后不干涩不紧绷,料体稳定,珠光靓丽、膏体细腻、易于推开、起泡迅速。添加了乙二醇二硬脂酸酯增加珠光效果,柠檬酸调节ph使产品呈弱酸性,为改善起泡效果和提高清洁力,添加了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等,使用时有滑腻感,不易冲洗,并添加了大分子增稠剂。
6.专利cn112957302b公开了一种氨基酸洁面乳,原料为:氨基酸表面活性剂7-20份,辅助表面活性剂3-13份,增稠剂2-5份,保湿剂4-16份,珠光剂0.5-2份和水38.5-80.5份。氨基酸洁面乳接近人体皮肤ph值,安全温和,亲肤低刺激;泡沫丰富细腻,高效清洁;润养肌肤,清爽不紧绷。为增加发泡能力使用了辅助表面活性剂,添加了乙二醇二硬脂酸酯增加珠光效果,并添加了大分子增稠剂。
7.上述专利虽然都是以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作为主要表面活性剂,但为了获得外观漂
亮、稠度和稳定性好的洁面膏体,通过添加大分子增稠剂,添加乙二醇二硬脂酸酯增加珠光效果,柠檬酸调节ph使产品呈弱酸性,为改善起泡效果和提高清洁力,添加两性表面活性剂等,这些不仅影响产品最终使用体验感,皮肤容易残留,不易清洗,而且柠檬酸长期使用,对皮肤角质层伤害较大。现有结晶型氨基酸洁面产品尚需进一步创新。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结晶型控油祛痘多功效氨基酸洁面膏及其制备方法。
9.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10.一种结晶型控油祛痘多功效氨基酸洁面膏,该洁面膏的结膏温度不低于40℃,不含有大分子增稠剂和ph调节剂,
11.所述洁面膏含有表面活性剂,所述表面活性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20-25份的氨基酸盐a、4-6份的氨基酸b、0.1-1份的硬脂酰谷氨酸钠;
12.其中,所述氨基酸盐a为椰油酰甘氨酸盐,或者为椰油酰甘氨酸盐与月桂酰谷氨酸盐和/或椰油酰谷氨酸盐的混合;
13.所述氨基酸b为椰油酰谷氨酸和/或月桂酰谷氨酸。
14.优选地,所述洁面膏含有的表面活性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21-23份的氨基酸盐a、5份的氨基酸b、0.4-0.6份的硬脂酰谷氨酸钠;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洁面膏含有的表面活性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22份的氨基酸盐a、5份的氨基酸b、0.5份的硬脂酰谷氨酸钠。
15.优选地,所述椰油酰甘氨酸盐选自椰油酰甘氨酸钾、椰油酰甘氨酸钠;所述月桂酰谷氨酸盐选自月桂酰谷氨酸钾、月桂酰谷氨酸钠;所述椰油酰谷氨酸盐选自椰油酰谷氨酸钾、椰油酰谷氨酸钠。
16.例如,在具体实施过程,作为优选的方式,表面活性剂可以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22份的椰油酰甘氨酸钾、5份的椰油酰谷氨酸、0.5份的硬脂酰谷氨酸钠;或者,22份的椰油酰甘氨酸钠、5份的椰油酰谷氨酸、0.5份的硬脂酰谷氨酸钠;或者,11份的椰油酰甘氨酸钾、11份的椰油酰甘氨酸钠、5份的椰油酰谷氨酸、0.5份的硬脂酰谷氨酸钠;或者,11份的椰油酰甘氨酸钾、11份的月桂酰谷氨酸钠、5份的椰油酰谷氨酸、0.5份的硬脂酰谷氨酸钠;或者,11份的椰油酰谷氨酸钠、11份的月桂酰谷氨酸钠、5份的椰油酰谷氨酸、0.5份的硬脂酰谷氨酸钠;或者,22份的椰油酰甘氨酸钾、5份的月桂酰谷氨酸、0.5份的硬脂酰谷氨酸钠。
17.优选地,所述洁面膏还包括多元醇、螯合剂、皮肤调理剂、防腐功效剂和水,具体组成为:表面活性剂12-40份、多元醇15-55份、螯合剂0.01-0.5份、皮肤调理剂0.1-5份、防腐功效剂0.2-3份、水余量。
18.优选地,洁面膏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氨基酸表面活性剂15-35份、多元醇20-45份、螯合剂0.05-0.2份、皮肤调理剂0.2-4份、防腐功效剂0.3-2份、水余量。
19.优选地,所述多元醇包括山梨糖醇、赤藓糖醇、丁二醇、1,2-己二醇、甘油、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20.优选地,所述多元醇为重量比为10:1的山梨糖醇与丁二醇的混合物,或者是重量比为10:1的甘油与丁二醇的混合物。
21.优选地,所述防腐功效剂包括苯氧乙醇、乙基己基甘油、对羟基苯乙酮、辛酰羟肟酸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22.优选地,所述螯合剂包括edta二钠、edta四钠中的至少一种。
23.优选地,所述皮肤调理剂包括pca钠、氯化钠中的至少一种。
24.结晶型控油祛痘多功效氨基酸洁面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5.(1)按配方组分准备表面活性剂、多元醇、螯合剂、皮肤调理剂、防腐功效剂、水;
26.(2)将表面活性剂、多元醇、螯合剂、皮肤调理剂、水加入主锅内,搅拌20-100rpm并加热至85-90℃,使物料完全混合均匀;
27.(3)冷却主锅温度至63-67℃,将防腐功效剂加入主锅内,搅拌20-100rpm,使物料完全混合均匀;
28.(4)继续冷却主锅温度至38℃以下,搅拌20-100rpm,使物料继续混合均匀,检测出料。
29.现有技术为了获得结晶型氨基酸洁面膏并改善产品稳定性(尤其高温稳定性),需要使用较大量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并不可避免的添加大分子增稠剂以及ph调解剂来改善产品性能,这不仅对产品外观和发泡性能有影响,且使用时不容易清洗,有残留,使用感较差。
30.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发明人偶然发现,通过采用一定配比的氨基酸盐a、氨基酸b及硬脂酰谷氨酸钠复配的氨基酸表面活性剂,能实现自增稠的效果,即在不加增稠剂的情况下,洁面膏能自然结晶并获得带有珠光效果的半流动膏体,结膏温度达到了40℃以上,膏体稳定性好,低温料体不泛粗发硬、不析出颗粒,高温不析出水样溶液,易搓洗发泡,并且产品呈弱酸性,不需要再额外添加ph调节剂。本发明克服了常规技术手段的缺陷,具有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31.发明人推测可能的机理为,椰油酰甘氨酸钾等氨基酸盐a、椰油酰谷氨酸等氨基酸b及硬脂酰谷氨酸盐复配后之所以产生了自增稠效果是基于亲脂性作用、电荷中和作用以及水合、交联作用。其一,椰油酰甘氨酸盐、椰油酰谷氨酸及硬脂酰谷氨酸钠这三种脂肪酸衍生物都具有亲脂性长链脂肪酸残基,一定比例混合后可以相互吸引,产生肉眼可见的凝胶结构,这增强系统的内聚力,从而产生增稠作用;其二,椰油酰甘氨酸盐带正电荷,椰油酰谷氨酸和硬脂酰谷氨酸钠带负电荷,当混合后,产生电荷中和作用,减弱了相互间的斥力,促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并产生网络结构,达到增稠效果;其三,这三种物质都带有亲水基团,如羧基、羟基等,与水分子产生较强的水合作用,吸附较多的水分子,增大系统的体积和黏度,并且椰油酰甘氨酸盐和硬脂酰谷氨酸钠带有多个羧基,与椰油酰谷氨酸的氨基产生交联反应,形成三维网络结构,产生较高的黏度,达到增稠作用。总之,通过三种物质的配合产生协同增稠效果,加入到洁面膏后,与多元醇等其他物质混合后,提高洁面膏的液态黏度和结膏温度,不需要再加增稠剂。
32.本发明提供的结晶型氨基酸洁面膏,通过加入特定的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不需要额外添加其他大分子增稠剂和ph调节剂,自然结晶,膏体自带珠光,易铺展、弱酸性、泡沫丰富绵密、不假滑、易冲洗、温和不紧绷。产品经安全性检验、人体功效评价和消费者使用测试结果证明,使用后对面部皮肤具有显著的祛痘、舒缓、控油的效果,且无任何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敏感肌肤适用。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4.实施例1-7及对比例1-4
35.结晶型控油祛痘多功效氨基酸洁面膏,其具体原料组成及配方含量如表1所示,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36.(1)将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多元醇、螯合剂、皮肤调理剂加入主锅内,搅拌约50rpm并加热至85-90℃,使物料完全混合均匀;
37.(2)冷却主锅温度至63-67℃,将防腐功效剂加入主锅内,搅拌50rpm,使物料完全混合均匀;
38.(3)继续冷却主锅温度至38℃以下,搅拌50rpm,使物料继续混合均匀,检测出料。
39.表1实施例1-11具体配方组分
[0040][0041]
其中,表1中的各原料具体来源如下:
[0042]
椰油酰甘氨酸钾具体来自长沙普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yc03-95,或广州百孚润化工有限公司uck 22和uck 11;
[0043]
椰油酰甘氨酸钠具体来自长沙普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yc02h-95;
[0044]
月桂酰谷氨酸钠具体来自长沙普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ag02-95;
[0045]
椰油酰谷氨酸钠具体来自长沙普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yg02-95;
[0046]
椰油酰谷氨酸具体来自上海肄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cga plus;
[0047]
硬脂酰谷氨酸钠具体来自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
[0048]
spectrastat
tm
phl具体来自inolex,inc.;
[0049]
丁二醇具体来自daicel corporation;
[0050]
其他未作说明的,均为化妆品领域中市售常规组分。
[0051]
表2实施例1-11理化测试结果
[0052][0053][0054]
通过实施例1-7结果可知,实施例1效果最佳。实施例1中椰油酰甘氨酸钾、椰油酰谷氨酸、硬脂酰谷氨酸钠添加量为22份、5份、0.5份,多元醇采用高浓度山梨醇和丁二醇复配,高温溶解后,冷却自然结晶获得带有珠光效果的半流动膏体,结膏温度达到了45℃以上,膏体稳定性好,低温料体不泛粗发硬、不析出颗粒,高温不析出水样溶液,易搓洗发泡,不需要添加大分子增稠剂和调节剂,弱酸性。
[0055]
实施例2是将实施例1中的椰油酰甘氨酸钾换作椰油酰甘氨酸钠,料体发白不带珠光效果,虽然发泡能力较实施例1要差一些,但椰油酰甘氨酸钠仍能获得稳定性较好的结晶型氨基酸洁面膏。
[0056]
对比例1和对比例2中没有采用椰油酰甘氨酸盐,分别通过月桂酰谷氨酸钠和椰油酰谷氨酸钠代替,制备得到的膏体高温稳定性变差。
[0057]
实施例3-5中的椰油酰甘氨酸钾与椰油酰甘氨酸钠或月桂酰谷氨酸钠配合,再与椰油酰谷氨酸复配,料体略带珠光效果,发泡能力虽然较实施例1要差一些,但仍能获得稳定性较好的结晶型氨基酸洁面膏。
[0058]
实施例6相比实施例1,将山梨糖醇替换成甘油,相比实施例1略有清凉感,且高温稳定性较好。
[0059]
实施例7相比实施例1,将椰油酰酰谷氨酸替换成月桂酰谷氨酸,料体外观和稳定性相差不大。
[0060]
对比例3相比实施例1不添加椰油酰谷氨酸,膏体ph升高,且容易出现颗粒。
[0061]
对比例4相比实施例1不添加硬脂酰谷氨酸钠,膏体高温下稳定性下降。
[0062]
本发明以实施例1为测试评价对象,对产品功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
[0063]
产品效果验证
[0064]
受试人群与入选标准:受试者共30人,年龄在25岁-42岁之间女性,平均年龄33.80
±
5.58岁;面部皮肤有一定数量粉刺者,不能是临床制剂难以改善的结节或囊肿等;面部皮肤油性者(志愿者前额皮脂量在8h内超过120μg/cm2);敏感肌问卷筛查(参见表3):皮肤敏感度自评:受试者需在入组当天未涂抹受试品前及每次访视对敏感性皮肤自评调查问卷进行“是”或“否”的回答,≥5题答案为“是”者,视为阳性;<5题答案为“是”者为阴性。
[0065]
表3敏感肌问卷筛查表
[0066][0067]
测试方法:受试者用干纸巾清洁面部,在温度21℃
±
1℃,50%
±
10%rh的实验室中静坐30min,对受试者面部进行测试,测试在使用样品之前、使用4h(表皮皮脂量测定)和使用28天后的表皮皮脂量、黑头面积占比、皮肤血红素erythema值以及皮肤血红素a*值。
[0068]
分别使用皮肤弹性测试仪(自带弹性和油脂探头、colorimeter探头、mexameter探头)、面部图像分析仪visia-cr和皮肤表面纹理分析系统visioscan vc20plus测试受试者脸颊相同区域,取算术平均值。
[0069]
使用本发明产品4小时、28天,受试者的试验样品区域皮肤表面皮脂量差值与空白对照区域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参见表4。
[0070]
表4皮肤表面皮脂量与空白对照组对比
[0071][0072]
使用本发明产品28天,受试者的试验样品区域黑头面积占比值与基础值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0073]
表5黑头面积占比值使用前后对比
[0074][0075]
连续使用本发明产品28天,受试者的试验样品区域皮肤血红素erythema差值、皮肤颜色a*差值与空白对照区域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
[0076]
表6皮肤血红素erythema值使用前后对比
[0077][0078]
表7皮肤血红素a*值与空白对照组对比
[0079][0080]
测试结论:产品适用于敏感肌肤;使用该产品4小时,对皮肤具有控油功效;使用该产品28天,对皮肤具有控油、舒缓、祛痘功效。
[0081]
本次试验设计采用受试者自身前后对照,通过随机、双盲的手段减少或控制偏倚,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受试者产自使用反馈信息收集。本次试验为留置试验。试验的评价结果参见表8。
[0082]
表8受试者使用本发明产品的评价结果
[0083]
评估项目使用后满意人数占比1.产品使用期间皮肤无紧绷90.00%2.产品使用一段时间后,皮肤的清洁效果100.00%3.产品使用一段时间后,有舒缓镇定皮肤的效果96.67%4.产品使用一段时间后,有收缩毛孔的效果83.33%5.产品使用一段时间后,有去黑头的效果76.67%6.产品使用一段时间后,有控油的效果100.00%7.产品使用一段时间后,有祛痘的效果86.67%8.产品使用一段时间后,对产品温和性满意程度评价100.00%9.产品使用一段时间后,整体满意度评价100.00%
[0084]
结果表明,90.00%的受试者在产品使用后,皮肤无紧绷;100.00%的受试者在产品使用后,对产品清洁效果感到满意;96.67%的受试者在产品使用后,对产品舒缓镇定效果感到满意;83.33%的受试者在产品使用后,对产品收敛毛孔效果感到满意;76.97%的受试者在产品使用后,对产品去黑头效果感到满意;100.00%的受试者在产品使用后,对产品
控油效果感到满意;86.67%的受试者在产品使用后,对产品祛痘效果感到满意;100.00%的受试者在产品使用后,对产品温和性效果感到满意;100.00%的受试者在产品使用后,整体感到满意。本发明产品具有清洁、舒缓、控油、温和(无刺激)的功效。
[0085]
产品安全性评价
[0086]
急性眼刺激性试验:试验前动物要在实验动物房环境中适应3d时间,在试验开始前的24h内对试验动物的两只眼晴进行检查(使用荧光素钠检查)。有眼晴刺激症状、角膜缺陷和结膜损伤的动物不能用于试验。轻轻拉开家免一侧眼睛的下眼睑,将受试物0.1ml滴入结膜囊内,使上、下眼睑被动闭合1s,以防止受试物丢失,至第30s时用足量、流速较快但又不会引起动物眼损伤的水流冲洗30s。另一侧眼晴不处理作自身对照。在滴入受试物后1、24、48和72h以及第4d和第7d对动物眼晴进行检查。如果72h未出现刺激反应,即可终止试验。如果7d内仍有眼刺激反应,为确定该损害的可逆性或不可逆性需延长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21d,并提供7d、14d和21d的观察报告。在24h观察和记录结束后,对所有动物的眼晴应用荧光素钠做进一步检查。按《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下简称规范)p494-p495表1进行评分。以给受试物后动物角膜、虹膜或结膜各自在24、48或72h观察时点的刺激反应的最高积分均值和恢复时间评价,按规范p495表3眼刺激反应分级判定受试物对眼的刺激强度。
[0087]
按照上述方法和标准进行的急性眼刺激性试验结果显示,本发明产品对家兔急性眼刺激性:在30s冲洗条件下,为无刺激性。因此,说明本发明结晶型控油祛痘多功效氨基酸洁面膏温和(无刺激)。
[0088]
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试验前动物要在实验动物房环境中适应3d时间,实验前约24h,将实验动物背部脊柱两侧被毛剪掉,不可损伤表皮,去毛范围左、右各为3*3cm。取受试物0.5ml直接涂在一侧皮肤上,涂抹面积2.5*2.5cm,每天涂抹1次,连续涂抹14天。从第二天开始,每次涂抹前应剪毛,用水清除残留受试物,一小时后观察结果,按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p491表1进行皮肤反应评分,对照区和试验区同样处理。结果评价:按下列公式计算每天每只动物平均积分,按照p492表2判定皮肤刺激强度。
[0089]
每天每只动物平均积分=(红斑和水肿积分总和/受试动物数)/14
[0090]
按照上述方法和标准进行的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显示,本发明产品对家兔多次皮肤刺激性为:无刺激性。说明所述结晶型控油祛痘多功效氨基酸洁面膏温和(无刺激)。
[0091]
敏感皮肤适用评价试验:30位受试者随机分组,根据产品使用要求和使用部位指导受试者使用产品,并提供书面产品使用注意事项和产品使用说明,分别于使用前(第0天)、使用14天后和使用28天后对受试者进行电话随访,按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中人体试用试验皮肤反应分级标准记录皮肤反应分级结果。
[0092]
按照上述方法和标准进行的人体试用试验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33位受试者通过本发明产品的试用试验,在使用14天、28天后,0例出现皮肤不良反应,说明本发明结晶型控油祛痘多功效氨基酸洁面膏敏感皮肤适用。
[0093]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结晶型控油祛痘多功效氨基酸洁面膏,其特征在于,该洁面膏的结膏温度不低于40℃,不含有大分子增稠剂和ph调节剂,所述洁面膏含有表面活性剂,所述表面活性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20-25份的氨基酸盐a、4-6份的氨基酸b、0.1-1份的硬脂酰谷氨酸钠;其中,所述氨基酸盐a为椰油酰甘氨酸盐,或者为椰油酰甘氨酸盐与月桂酰谷氨酸盐和/或椰油酰谷氨酸盐的混合;所述氨基酸b为椰油酰谷氨酸和/或月桂酰谷氨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晶型控油祛痘多功效氨基酸洁面膏,其特征在于,所述椰油酰甘氨酸盐选自椰油酰甘氨酸钾、椰油酰甘氨酸钠;所述月桂酰谷氨酸盐选自月桂酰谷氨酸钾、月桂酰谷氨酸钠;所述椰油酰谷氨酸盐选自椰油酰谷氨酸钾、椰油酰谷氨酸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晶型控油祛痘多功效氨基酸洁面膏,其特征在于,所述洁面膏还包括多元醇、螯合剂、皮肤调理剂、防腐功效剂和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晶型控油祛痘多功效氨基酸洁面膏,其特征在于,所述洁面膏的具体组成为:表面活性剂12-40份、多元醇15-55份、螯合剂0.01-0.5份、皮肤调理剂0.1-5份、防腐功效剂0.2-3份、水余量。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结晶型控油祛痘多功效氨基酸洁面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包括山梨糖醇、赤藓糖醇、丁二醇、1,2-己二醇、甘油、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结晶型控油祛痘多功效氨基酸洁面膏,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功效剂包括苯氧乙醇、乙基己基甘油、对羟基苯乙酮、辛酰羟肟酸的一种或两种以上。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结晶型控油祛痘多功效氨基酸洁面膏,其特征在于,所述螯合剂包括edta二钠、edta四钠中的至少一种。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结晶型控油祛痘多功效氨基酸洁面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调理剂包括pca钠、氯化钠中的至少一种。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晶型控油祛痘多功效氨基酸洁面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配方组分准备表面活性剂、多元醇、螯合剂、皮肤调理剂、防腐功效剂、水;(2)将表面活性剂、多元醇、螯合剂、皮肤调理剂、水加入主锅内,搅拌20-100rpm并加热至85-90℃,使物料完全混合均匀;(3)冷却主锅温度至63-67℃,将防腐功效剂加入主锅内,搅拌20-100rpm,使物料完全混合均匀;(4)继续冷却主锅温度至38℃以下,搅拌20-100rpm,使物料继续混合均匀,检测出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晶型控油祛痘多功效氨基酸洁面膏,该洁面膏的结膏温度不低于40℃,不含有大分子增稠剂和pH调节剂,洁面膏含有的表面活性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20-25份的氨基酸盐a、4-6份的氨基酸b、0.1-1份的硬脂酰谷氨酸钠。本发明提供的洁面膏不需要额外添加其他大分子增稠剂和pH调节剂,自然结晶,膏体自带珠光,易铺展、弱酸性、泡沫丰富绵密、不假滑、易冲洗、温和不紧绷。温和不紧绷。
技术研发人员:刘廷强 曹伊昕 何欣雨 艾欣 龚婉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己之悦化妆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6
技术公布日:2023/9/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软磁复合材料有机包覆树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下一篇:一种蝶阀软密封阀座结构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