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短块菌初产年限的块菌种植配方及种植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9-11
阅读:114
评论:0

1.本发明属于块菌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缩短块菌初产年限的块菌种植配方及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2.块菌(tuber),商业名松露,又称块菇、无娘果、猪拱菌等,是一种珍稀的大型食用真菌,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子囊菌门、盘菌纲、盘菌目、块菌科(tuberaceae)、块菌属(tuber)。块菌因特异的香味成为世界公认的顶级食材,与鱼子酱、鹅肝酱并列世界三大珍馐,享有“厨房钻石”的美誉。中国成熟的黑块菌(印度块菌和中华夏块菌)售价600—1000元/kg,攀枝花白块菌售价3000—5000元/kg。近年来由于利用的驱动,块菌被掠夺式采集,野生块菌资源逐年大幅度减少。为实现野生块菌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块菌栽培技术的研发和示范推广迫在眉睫。
3.块菌是一种菌根食用真菌,必须与宿主植物形成共生关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否则无法形成子实体。块菌种植对气候、环境、土壤等要求比较苛刻,即要满足块菌的生长又要满足宿主植物的生长,因此,人工种植技术难度大,块菌初产周期长,块菌产量低,产量稳定性差。国外对黑孢块菌种植历史长,技术相对成熟,但初产年限在5~8年。块菌种植在国内属于一个新兴产业,块菌种植仍处于初级阶段,初产年限为5~10年,产量低,产量稳定性差。因此,如何缩短块菌初产年限,提高和稳定块菌产量,是块菌种植的技术瓶颈。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块菌种植菌根生长发育不良,菌根活力差,菌根数量少,外生菌根杂菌污染率高,块菌初产年限长,产量低,产量不稳定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块菌种植配方及种植方法。其配方能有效促进块菌苗的生长,块菌菌根的发育,降低外生菌根杂菌污染率,加速火烧圈形成,缩短块菌初产限2~5年。
5.第一方面,本发明首先提供块菌种植配方,其包括:土壤改良剂和块菌菌根生长调理剂;
6.其中,按重量份计,所述土壤改良剂组分包括:食用菌菌渣25~28份,牛粪25~28份,甘蔗渣10~15份,酒糟8~10份,草炭5~8份,蚕砂3~5份,蕨类粉碎物5~8份,马桑枝叶粉碎物3~5份,清香木枝叶粉碎物3~5份,枯草芽孢杆菌1~2份;
7.所述块菌菌根生长调理剂组分包括:按重量份计,蛭石25~30份,珍珠岩25~30份,草炭24~28份,石灰石粉8~12份,块菌孢子粉3~5份,赤霉素(ga)0.005~0.015份,萘乙酸(naa)0.005~0.015份,黄腐酸钾1~3份,马桑枝叶提取液1~3份。
8.优选地,所述土壤改良剂成分包括:按重量份计,食用菌菌渣26份,牛粪26份,甘蔗渣12份,酒糟9份,草炭6份,蚕砂4份,蕨类粉碎物7份,马桑枝叶粉碎物4份,清香木枝叶粉碎物4份,枯草芽孢杆菌2份;
9.所述块菌菌根生长调理剂组成包括:按重量份计,蛭石28份,珍珠岩28份,草炭26
份,石灰石粉10份,成熟块菌孢子粉3.98份,ga 0.01份,naa 0.01份,黄腐酸钾2份,马桑枝叶提取液2份。
10.进一步地,所述食用菌菌渣为熟料种植的菌包废弃渣。
11.进一步地,所述牛粪为圈养的牛粪。
12.进一步地,所述酒糟为啤酒酒糟,主要利用啤酒酒糟里的酵母菌。
13.进一步地,所述草炭的有机质含量≥75wt%,腐殖酸含量≥30wt%。
14.进一步地,所述蕨类、马桑枝叶、清香木枝叶粉碎物粒径为0.2~1.0cm。
15.进一步地,所述蛭石粒径3~6mm。
16.进一步地,所述珍珠岩粒径3~6mm。
17.进一步地,所述石灰石粉≤10mm。
18.进一步地,所述块菌菌根生长调理剂中的草炭的有机质含量≥75wt%,腐殖酸含量≥30wt%。
19.进一步地,所述块菌孢子粉成熟度≥90%,粒径≤1mm。
20.进一步地,所述的块菌选果型圆,香味浓,直径≥5cm的成熟印度块菌。
21.进一步地,所述马桑枝叶提取液是将马桑枝叶粉碎至直径≤0.2mm的粉末,按照料水质量比1~2:20常温浸泡24~48h,升高温度>95℃煮1~2h后,冷却至30℃以下,加入占马桑枝叶5~7wt%蜂蜜渣静止48~72h,过滤后得到提取液,置于2~3℃保存,即得。
22.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块菌种植土壤配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3.a、制备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步骤:
24.a、将食用菌菌渣、蕨类、马桑枝叶、清香木枝叶粉碎后与甘蔗渣混匀,常温下加水预湿,盖膜堆放24~48h;
25.b、加入牛粪、草炭、蚕砂、酒糟、枯草芽孢杆菌混匀后,调节水分含量为60~65%;
26.c、建料堆,盖膜发酵,发酵时重复翻堆3次,得土壤改良剂;
27.进一步地,步骤c中,所述料堆宽1.0~1.5m、高0.8~1m、长不限。
28.进一步地,步骤c中,当每次料内温度≥65℃,维持发酵48~72h后进行翻堆;重复翻堆3次,第3次翻堆后再持续发酵48~72h。
29.进一步地,翻堆时里外、上下对翻使堆料均匀发酵。
30.进一步地,步骤c中,所述土壤改良剂含水量为20~30wt%,保存温度20~25℃。
31.b、制备块菌菌根生长调理剂,包括以下步骤:称取块菌菌根生长调理剂组成成分,均匀混合即可。
32.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块菌的种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33.将石灰石粉与土壤混匀,再添加土壤改良剂,种上块菌菌根苗,进行常规浇水、除草管护;种植第2年,于树根根部接种块菌菌根生长调理剂,接种后覆盖表土,即可。
34.进一步地,所述石灰石粉与土壤混匀的方式为:按照所改土壤的面积和改土深度,计算出原土壤的体积,按照比例量取相应体积的石灰石粉,均匀混入土壤中即可。
35.进一步地,按体积份计,土壤85~95份,石灰石粉8~12份。优选地,原土90份,石灰石粉10份。
36.进一步地,所述石灰石粉、土壤改良剂与土壤混匀的混合深度为≥20cm。
37.进一步地,所述块菌菌根生长调理剂接种方法是在树冠滴水线正下方,东南西北
四个方向各打一个孔,露出树根,将菌根生长调理剂接种入孔中,接种后覆盖表土,即可。
38.进一步地,所述土壤改良剂添加量为20~25kg/株。
39.优选地,所述孔直径10~15cm,深20~25cm。
40.优选地,所述块菌菌根生长调理剂添加量为0.8~1.2kg/孔。
41.优选地,所述块菌宿主植物为板栗树。
42.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块菌种植配方和方法,其包括块菌种植土壤改良剂、块菌菌根生长调理剂和改良土壤方法,其块菌种植土壤组合物配方能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肥力和微生物菌群组成,有效促进块菌苗的生长,菌根的生长发育,降低外生菌根杂菌的污染率,加速火烧圈形成,缩短块菌初产年限2~5年。通过实施例可知,本发明实现块菌3年开始初产,4年单个最重650g,5年单株最高产量1054g,6年单株最高产量1066g,刷新国内块菌种植初产年限最短、单个块菌最重、单株产量最高的新纪录,建立了“树上结果,树下产块菌”的双效益种植新模式。本发明的种植土壤改良剂、块菌菌根生长调理剂,配料简单、原料容易获得、成本低、效果显著,能为块菌种植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43.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块菌种植配方包括:土壤改良剂和菌根生长调理剂;其中,按重量份计,所述土壤改良剂组分包括:食用菌菌渣25~28份,牛粪25~28份,甘蔗渣10~15份,酒糟8~10份,草炭5~8份,蚕砂3~5份,蕨类粉碎物5~8份,马桑枝叶粉碎物3~5份,清香木枝叶粉碎物3~5份,枯草芽孢杆菌1~2份;
44.所述块菌菌根生长调理剂组分包括:按重量份计,蛭石25~30份,珍珠岩25~30份,草炭24~28份,石灰石粉8~12份,块菌孢子粉3~5份,赤霉素ga0.005~0.015份,萘乙酸naa0.005~0.015份,黄腐酸钾1~3份,马桑枝叶提取液1~3份。
45.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土壤改良剂成分包括:按重量份计,食用菌菌渣26份,牛粪26份,甘蔗渣12份,酒糟9份,草炭6份,蚕砂4份,蕨类粉碎物7份,马桑枝叶粉碎物4份,清香木枝叶粉碎物4份,枯草芽孢杆菌2份;
46.所述菌根生长调理剂组成包括:按重量份计,蛭石28份,珍珠岩28份,草炭26份,石灰石粉10份,成熟块菌孢子粉3.98份,ga0.01份,naa0.01份,黄腐酸钾2份,马桑枝叶提取液2份。
47.上述所述土壤改良剂食用菌菌渣中主要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氨基酸和生物酶等,能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使块菌苗更容易吸收利用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和矿物质,促进菌根的生长发育;甘蔗渣含有块菌菌丝生长需要的碳源和有机质,能够调节土壤中的碳氮比,利于新菌根的形成;酒糟主要含有酵母菌、蛋白质和糖分,为植物菌根生长发育提供养分;蚕砂含有丰富的酶和维生素,为植物和菌根的生长提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蕨类粉碎物为菌根形成提供活性钙,促进块菌菌根的生长发育;马桑枝叶粉碎物和清香木枝叶粉碎物能抑制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并提供丰富的有机质,改变土壤的疏松度,促进菌根的生长。
48.菌根生长调理剂蛭石和珍珠岩主要调节土壤的含水量,提高土壤基质的持水率,赤霉素ga和萘乙酸naa促进宿主植物新根的萌发和侧根大量形成,草炭里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腐殖酸促进块菌孢子的萌发,黄腐酸钾有利于块菌孢子萌发后块菌菌丝的繁殖,块菌
孢子粉的加入,促进新根快速形成菌根,调节菌根的极性比例,缩短块菌初产年限,马桑枝叶提取液抑制杂菌促进菌根生长发育。
49.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土壤改良剂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而成:按原料成分比例称取原料后,将熟料种植菌包的废弃渣、蕨类、马桑枝叶、清香木枝叶粉碎后与甘蔗渣混匀,常温下加水预湿,盖膜堆放48h;加入牛粪、草炭、蚕砂、酒糟、枯草芽孢杆菌混匀后,调节水分含量为63%;建堆成宽1.0~1.5m、高0.8~1m、长不限的条形料堆,用塑料膜覆盖进行发酵,当料内温度达到65℃以上,维持发酵48小时后进行第一次翻堆,翻堆时里外、上下对翻,当料堆内温度再次超过65℃以上,保持发酵48小时后进行第二次翻堆,第二次翻堆后,料堆内温度再次超过65℃以上,再保持发酵48小时进行第三次翻堆,接着再继续发酵48小时,经过三次翻堆得土壤改良剂,此时土壤改良剂含水量为28wt%,25℃保存备用。
50.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提供块菌的种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按照所改土壤的面积和改土深度,计算出原土壤的体积,按照比例量取相应体积的石灰石粉,将石灰石粉均匀铺在土壤表面,用旋耕机将石灰石与土壤混匀,深度20cm。再以种植苗为中心半径0.5m的范围内均匀铺20kg/株土壤改良剂,再用旋耕机将其混入土壤,深度20cm,种上块菌菌根苗,安装喷灌系统,每年2~6月每半月浇水一次,每年7~9月机器除草2~3次,种植的第二年在树冠滴水线正下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打一个直径10cm,深20cm的孔,露出树根,将菌根生长调理剂接种入孔中,1kg/孔,接种后覆盖表土,即可。
51.上述种植方法中,按照所改土壤的面积和改土深度,计算出原土壤的体积,按照比例量取相应体积的石灰石粉,均匀混入土壤中即可,其中,按体积份计,土壤85~95份,石灰石粉8~12份。优选地,原土90份,石灰石粉10份。
52.本发明在土壤中添加适量的石灰石改土,能提高、调理土壤ph值,提供菌根形成所需要的钙质,增加土壤的透气性,降低外来菌根杂菌的污染率。
53.上述种植方法中,20kg/株土壤改良剂最佳,土壤改良剂过多增加种植成本,改良剂增多根际土壤含量减少,改变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影响根际微生物群落,不利于块菌菌根的生长发育和块菌的产出。添加量过少,土壤的疏松度、有机质等营养缺乏,不利于菌根的繁殖和块菌的产出。
54.同样地,菌根生长调理剂加入过多会增加块菌的种植成本,孔变大会增加根部的损伤,影响菌根形成量,延迟块菌的产出。
55.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案进行解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面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56.实施例1分别制备土壤改良剂、菌根生长调理剂
57.(1)制备土壤改良剂:
58.a、土壤改良剂成分按重量份计,食用菌熟料种植菌包的废弃渣26份,圈养的牛粪26份,甘蔗渣12份,啤酒酒糟9份,草炭6份,蚕砂4份,粒径为0.2~1.0cm的蕨类粉碎物7份,粒径为0.2~1.0cm的马桑枝叶粉碎物4份,粒径为0.2~1.0cm的清香木枝叶粉碎物4份,枯草芽孢杆菌2份。
59.b、按以上土壤改良剂成分比例称取原料后,将食用菌熟料菌包的废弃渣、蕨类、马
桑枝叶、清香木枝叶粉碎后与甘蔗渣混匀,常温下加水预湿,盖膜堆放48h;加入牛粪、草炭、蚕砂、酒糟、枯草芽孢杆菌混匀后,调节水分含量为63%;建堆成宽1.0~1.5m、高0.8~1m、长不限的条形料堆,用塑料膜覆盖进行发酵,当料内温度达到65℃以上,维持发酵48小时后进行第一次翻堆,翻堆时里外、上下对翻,当料堆内温度再次超过65℃以上,保持发酵48小时后进行第二次翻堆,第二次翻堆后,料堆内温度再次超过65℃以上,再保持发酵48小时进行第三次翻堆,接着再继续发酵48小时,经过三次翻堆得土壤改良剂,此时土壤改良剂含水量为28wt%,25℃保存备用。
60.(2)制备菌根生长调理剂:
61.a、菌根生长调理剂组成按重量份计,粒径3~6mm蛭石28份,粒径3~6mm珍珠岩28份,草炭26份,粒径≤10mm石灰石粉10份,孢子粉成熟度≥90%,粒径≤0.2mm的成熟印度块菌孢子粉3.98份,ga0.01份,naa0.01份,黄腐酸钾2份,马桑枝叶提取液2份;
62.其中,所述块菌孢子粉是印度块菌孢子粉,在奥林巴斯显微镜下检测块菌孢子的成熟度,再通过表面无菌处理并粉碎成粒径≤0.2mm的块菌孢子粉;
63.所述马桑枝叶提取液是将马桑枝叶粉碎至直径≤0.2mm的粉末,按照料水质量比1:20常温浸泡24h,升高温度>95℃煮1h后,冷却至30℃以下,加入占马桑枝叶5%蜂蜜渣静止48h,过滤后得到提取液,置于2~3℃保存备用。
64.b、将块菌菌根生长调理剂各个成分按以上配比称取后,混合均匀得到菌根生长调理剂。
65.实施例2采用实施例1的块菌种植配方种植印度块菌
66.第一步按照原土90份,石灰石粉10份的比例计算出2m*2m,深20cm原土的体积,再按照配方比例计算出石灰石粉的体积,将石灰石均匀铺在2m*2m的范围内,用旋耕机将石灰石与土壤混匀,深度20cm。
67.第二步,以种植苗为中心半径0.5m的范围内均匀铺20kg土壤改良剂,再用旋耕机将其混入土壤,深度20cm,种上板栗印度块菌菌根苗,安装喷灌系统,每年2~6月每半月浇水一次,每年7~9月机器除草2~3次,种植的第二年在树冠滴水线正下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打一个直径10cm,深20cm的孔,露出树根,将菌根生长调理剂接种入孔中,1kg/孔,接种后覆盖表土。
68.利用该技术种植板栗块菌苗30株,第3年2株开始初产,单株最重509g,单个块菌最重154g,平均产量331.5g/株,第4年有10株开始产出,单株最重650g,单个块菌最重650g,平均产量276.47g/株,第5年有12株开始产出,单株最重1054g,单个块菌最重183g,平均产量637g/株,第6年有14株开始产出,单株最重1066g,单个块菌最重375g,平均产量529g/株。
69.对比例1传统方法种植印度块菌
70.传统板栗种植:第一步按照种植株行距设计,挖坑,将板栗块菌菌根苗种植于坑中央,安装喷灌系统,每年2~6月每半月浇水一次,每年7~9月机器除草2~3次。
71.采用传统方法种植板栗块菌苗30株,30株板栗块菌苗种植6年均未产出。
72.对比例2只采用石灰石改土种植印度块菌
73.第一步按照原土90份,石灰石粉10份的比例计算出2m*2m,深20cm原土的体积,再按照配方比例计算出石灰石的体积,将石灰石均匀铺在2m*2m的范围内,用旋耕机将石灰石与土壤混匀,深度20cm。
74.第二步按照种植株行距设计,挖坑,种植板栗印度块菌菌根苗,安装喷灌系统,每年2~6月每半月浇水一次,每年7~9月机器除草2~3次。其块菌菌根发育情况,块菌初产年限及产量如表1和表2所示。
75.对比例3只添加土壤改良剂种植印度块菌
76.以种植苗为中心半径0.5m的范围内均匀铺20kg土壤改良剂,再用旋耕机将其混入土壤,深度20cm,按照种植株行距设计,挖坑,种植板栗印度块菌菌根苗,安装喷灌系统,每年2~6月每半月浇水一次,每年7~9月机器除草2~3次。
77.其块菌菌根发育情况,块菌初产年限及产量如表1和表2所示。
78.对比例4只添加菌根生长调理剂种植印度块菌
79.按照种植株行距设计,挖坑,将板栗块菌菌根苗种植于坑中央,安装喷灌系统,每年2~6月每半月浇水一次,每年7~9月机器除草2~3次;种植的第二年在树冠滴水线正下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打一个直径10cm,深20cm的孔,露出树根,将菌根生长调理剂接种入孔中,1kg/孔,接种后覆盖表土。
80.其块菌菌根发育情况,块菌初产年限及产量如表1和表2所示。
81.表1不同改良实施例块菌菌根发育
[0082][0083][0084]
表2不同改良实施案例块菌出菇效果
[0085][0086]
从上述表1和表2可知,采用本发明的技术能诱导块菌菌根向土表生长,有效增加板栗印度块菌菌根量,促进块菌树火烧圈的形成,降低菌根杂菌的污染率,缩短块菌初产年限,提高块菌产量。板栗印度块菌苗种植后3年开始初产,比传统种植5~8年提前2~5年,单株最高产量1066g,单个子实体最重650g,刷新国内印度块菌种植初产年限最早、单株产量最高、单个子实体最重的新纪录。
技术特征:
1.块菌种植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土壤改良剂和块菌菌根生长调理剂;其中,按重量份计,所述土壤改良剂组分包括:食用菌菌渣25~28份,牛粪25~28份,甘蔗渣10~15份,酒糟8~10份,草炭5~8份,蚕砂3~5份,蕨类粉碎物5~8份,马桑枝叶粉碎物3~5份,清香木枝叶粉碎物3~5份,枯草芽孢杆菌1~2份;所述块菌菌根生长调理剂组分包括:按重量份计,蛭石25~30份,珍珠岩25~30份,草炭24~28份,石灰石粉8~12份,块菌孢子粉3~5份,赤霉素0.005~0.015份,萘乙酸0.005~0.015份,黄腐酸钾1~3份,马桑枝叶提取液1~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块菌种植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改良剂成分包括:按重量份计,食用菌菌渣26份,牛粪26份,甘蔗渣12份,酒糟9份,草炭6份,蚕砂4份,蕨类粉碎物7份,马桑枝叶粉碎物4份,清香木枝叶粉碎物4份,枯草芽孢杆菌2份;所述块菌菌根生长调理剂组成包括:按重量份计,蛭石28份,珍珠岩28份,草炭26份,石灰石粉10份,成熟块菌孢子粉3.98份,赤霉素0.01份,萘乙酸0.01份,黄腐酸钾2份,马桑枝叶提取液2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块菌种植配方,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至少一项:所述食用菌菌渣为熟料种植菌包的废弃渣;所述牛粪为圈养的牛粪;所述酒糟为啤酒酒糟;所述草炭的有机质含量≥75wt%,腐殖酸含量≥30wt%;所述蕨类、马桑枝叶、清香木枝叶粉碎物粒径为0.2~1.0cm;所述蛭石粒径3~6mm;所述珍珠岩粒径3~6mm;所述石灰石粉≤10mm;所述块菌孢子粉成熟度≥90%,粒径≤1mm;所述马桑枝叶提取液是将马桑枝叶粉碎至直径≤0.2mm的粉末,按照料水质量比1~2:20常温浸泡24~48h,升高温度>95℃煮1~2h后,冷却至30℃以下,加入占马桑枝叶5~7wt%蜂蜜渣静止48~72h,过滤后得到提取液,置于2~3℃保存。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块菌种植配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步骤:a、将食用菌菌渣、蕨类、马桑枝叶、清香木枝叶粉碎后与甘蔗渣混匀,常温下加水预湿,盖膜堆放24~48h;b、加入牛粪、草炭、蚕砂、酒糟、枯草芽孢杆菌混匀后,调节水分含量为60~65%;c、建料堆,盖膜发酵,发酵时重复翻堆3次后,得土壤改良剂;b、制备块菌菌根生长调理剂,包括以下步骤:称取块菌菌根生长调理剂组成成分,均匀混合即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块菌种植配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土壤改良剂时,步骤c中,满足以下至少一项:所述料堆宽1.0~1.5m、高0.8~1m、长不限;当每次料内温度≥65℃,维持发酵48~72h后进行翻堆,重复翻堆3次,第3次翻堆后再持续发酵48~72h;
翻堆时里外、上下对翻使堆料均匀发酵;所述土壤改良剂含水量为20~30wt%,保存温度20~25℃。6.含有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块菌种植配方的块菌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石灰石粉与土壤混匀,再添加土壤改良剂,种上块菌菌根苗,进行常规浇水、除草管护;种植第2年时,于树根根部接种块菌菌根生长调理剂,接种后覆盖表土,即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块菌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石灰石粉与土壤混匀方式为:按照所改土壤的面积和改土深度,计算出原土壤的体积,按照比例量取相应体积的石灰石粉,均匀混入土壤中即可;进一步地,按体积份计,土壤85~95份,石灰石粉8~12份;优选地,原土90份,石灰石粉10份。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块菌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块菌菌根生长调理剂接种方法是在树冠滴水线正下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打一个孔,露出树根,将菌根生长调理剂接种入孔中,接种后覆盖表土,即可;优选地,所述孔直径10~15cm,深20~25cm。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块菌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改良剂添加量为20~25kg/株。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块菌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块菌菌根生长调理剂添加量为0.8~1.2kg/孔。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块菌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缩短块菌初产年限的块菌种植配方及种植方法。针对块菌种植菌根生长发育不良,菌根活力差,菌根数量少,外生菌根杂菌的污染率高,块菌初产年限长,产量低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块菌种植配方及种植方法。其配方能有效促进块菌苗的生长,块菌菌根的发育,降低外生菌根杂菌的污染率,加速火烧圈形成,缩短块菌初产年限2~5年,提高块菌种植产量。提高块菌种植产量。
技术研发人员:杨梅 柳成益 唐平 孔令加 黄中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15
技术公布日:2023/9/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