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料裁切送料一体化设备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9-12 阅读:96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面套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布料裁切送料一体化设备。


背景技术:

2.汽车座椅一般由表层面套、内部发泡、骨架、调节装置和车身连接件等构成,面套对内部发泡及骨架具有包覆作用,汽车座椅安装后表层面套直接与使用者进行接触,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使用者感受。
3.面套在制作过程中主要包括主料和辅料,其中,主料是构成汽车座椅外部形状结构的各种裁片,辅料是让裁片与裁片形成直接的缝合、连接,并让面套具备其基本的形状,更加挺括,同时便于面套与泡沫及骨架相连接,例如,将扶手槽固定件与无纺布的缝纫、将j型塑料件与松紧带的缝纫、裙边塑料件与松紧带的缝纫等等;在传统的缝纫加工过程中;料片(各种塑料件辅料)与裁片之间的缝合高度依赖人工完成,加工效率较低;例如花式缝纫技术较为成熟后,通过cnc模板进行缝纫,将裁片和料片固定在模板上,机器对进行缝纫操作,然而上述方式由于缝迹短,机器不停回针和剪线,且单次操作完成后,需要由人工操作,进行放料和取料操作,浪费时间且缝纫效率低下。
4.相关技术中,公告号为cn20698646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j型条塑料件的自动缝纫装置,包括工业缝纫机,该工业缝纫机包括平台和缝纫机本体,缝纫机本体设置在平台的台面上,在平台上设有送料机构和缝纫辅助机构,缝纫辅助机构包括旋梭盖板和位于旋梭盖板一侧的辅助组件,送料机构用于向旋梭盖板按组输送j型塑料件和裁片。采用以上结构,通过送料机构能够实现自动送料,通过缝纫辅助机构能够配合缝纫机本体实现对j型塑料件和裁片自动缝合;然而在上述缝纫装置中,需要人工手动将塑胶件和裁片一组一组的并排置于送料导板的第二容置空间内,并随着缝纫的进行,需要随时观察送料情况,以便于对塑料件和裁片进行补充,这要求一套缝纫装置至少配备一名操作工人,导致劳动力成本提高。
5.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布料裁切送料一体化设备,实现裁片和料片的自动裁切、布料、定位、送料和缝纫的自动化,降低生产成本。
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布料裁切送料一体化设备,包括:切带机构,对布卷等距截取,形成裁片;弹料机构,储存并放置料片;送料机构,承接所述裁片和所述料片,且将所述裁片和所述料片按照相对位置对齐而形成片体组件,并依靠摩擦力作用将获得的片体组件依次传送;
缝纫机构,对传送到位的所述片体组件上指定位置进行缝合;牵引机构,依次将所述片体组件牵引至所述缝纫机构的落针位置,并随着缝纫的进行对所述料片和所述裁片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
8.进一步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挡料组件、顶料组件和移料组件;所述机架包括托板、基板和支撑架,所述托板位于所述切带机构和所述弹料机构的出料口之间,依次承接所述裁片和所述料片,所述基板设置在水平面上,所述支撑架对所述基板进行固定和支撑,且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切带机构的输出端的一侧设置有容纳所述托板的空缺;所述顶料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与所述托板对应设置,所述挡料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与所述基板和所述托板形成的间隙对应设置,沿着垂直于所述基板的水平面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移料组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沿着所述片体组件的输送方向往复移动。
9.进一步的,所述顶料组件包括调节板、卡爪、第一顶料气缸、第二顶料气缸、第二中间板和限位块;所述调节板位于所述托板朝向所述支撑架的一侧,所述第一顶料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二中间板上,输出端与所述调节板连接,所述第二顶料气缸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中间板连接,所述第一顶料气缸与所述第二顶料气缸互相垂直设置,所述限位块固定在所述基板上,设置在所述托板与所述切带机构相对的一端,并与所述托板对应设置;所述托板设置有多个垂直于所述片体组件的移动方向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板靠近所述托板的一端设置有卡爪,所述料片掉落至所述托板后,所述卡爪穿过所述调节槽推动所述料片朝向所述限位块一侧移动,直至所述料片抵接在所述限位块上。
10.进一步的,所述顶料组件包括转动座、驱动杆和转接头;所述转动座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转接头与所述托板背离所述弹料机构的一侧固定,所述驱动杆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座上,且输出端与所述转接头转动连接;所述托板与所述切带机构相对的一端弯折形成l型结构,所述驱动杆驱动所述托板,使得所述托板端部与所述切带机构的出料端对接,以承接所述裁片,且在所述驱动杆驱动所述托板回到初始位置的过程中承接来自所述弹料机构的所述料片,并随着所述托板朝向所述l型结构所在一侧倾斜动作抵接在所述l型结构上。
11.进一步的,所述挡料组件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所述托板的两侧,每组所述挡料组件均包括挡料板、第一挡料气缸、第二挡料气缸和第一中间板;所述挡料板与所述基板和所述托板形成的间隙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挡料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一中间板上,输出端与所述挡料板连接,所述第二挡料气缸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中间板连接,且所述第一挡料气缸与所述第二挡料气缸互相垂直设置;所述托板承接所述裁片和所述料片后,所述挡料板上移直至所述挡料板位于所述托板和所述基板的间隙之间,与所述托板的两侧壁贴合设置,限制所述裁片和所述料片与所述托板的相对位置。
12.进一步的,所述移料组件包括滑台和移料气缸,所述滑台固定在所述基板上,长度
方向沿着所述片体组件的传送方向设置,所述移料气缸朝向所述片体组件设置,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台上;所述料片和所述裁片对齐形成所述片体组件后,所述移料气缸的输出端伸出将所述片体组件朝向所述基板压紧并沿着所述滑台的长度方向移动,而所述片体组件与所述移料气缸和所述基板之间产生摩擦力作用,实现对所述片体组件的传送。
13.进一步的,所述弹料机构包括储料盒、安装板、推料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储料盒竖直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朝向所述切带机构的一侧,位于所述送料机构上方,所述料片依次叠摞在所述储料盒中;所述推料组件位于所述储料盒的出口处,包括:推料板和推料气缸,所述推料板对所述储料盒的出口进行封堵,所述推料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推料板连接;所述推料板动作,推动所述储料盒中靠近出料口处的所述料片朝向所述托板方向移动,并沿着抛物线掉落在所述托板的所述裁片上;所述移动组件位于所述安装板背离所述推料盒的一侧,将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包括:移动气缸、移动滑轨、移动滑块、连接板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安装板互相平行设置,所述移动气缸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安装板之间,一端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移动滑轨和所述移动滑块位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固定板之间,分别固定在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固定板上,且所述移动滑轨竖直设置,所述移动滑块与所述移动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气缸驱动所述安装板沿着所述移动滑轨的长度方向运动,改变所述推料盒高度方向位置。
14.进一步的,所述推料板包括朝向所述推料盒的出口处所在一侧形成与所述料片形状相适应的第一台阶部和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一台阶部与所述第二台阶部之间形成高度差,且高度差小于所述料片的厚度设置,所述第一台阶部对所述推料盒的出口处形成封堵;伴随着所述推料气缸动作,所述第一台阶部带动所述料片移动至所述托板上方,所述第二台阶部对所述推料盒的出口处形成封堵作用,且随着所述推料气缸反向移动,所述第一台阶部上的所述料片竖直掉落至所述托板的所述裁片上,并重新实现所述第一台阶部对所述推料盒的出口处的封堵作用。
15.进一步的,所述缝纫机构包括工作台以及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一侧的缝纫机,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共面设置,所述牵引机构位于所述工作台上,包括按压板、第二转接板、按压气缸、牵引电机、牵引滑轨、牵引滑块、感应片和传感器;所述牵引滑轨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平行于所述缝纫机的缝纫方向设置,所述牵引滑块与所述牵引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转接板固定在所述牵引滑块上,所述按压板位于所述牵引滑块朝向所述缝纫机的一侧,所述按压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二转接板上,且输出端与所述按压板连接,所述感应片位于所述牵引滑块背离所述缝纫机的一侧上,所述传感器分别位于所述牵引滑轨两端的极限位置处;所述移料组件将所述片体组件传送至所述工作台的台面后,所述按压气缸驱动所述按压板朝向所述工作台所在平面移动将所述片体组件工作台压紧,所述牵引电机驱动所述第二转接板移动而使得所述片体组件与所述牵引板和所述工作台之间产生摩擦力作用,所述片体组件牵引至所述缝纫机的落针位置的同时所述缝纫机对所述片体组件上指定位
置进行缝合固定。
1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布料裁切送料一体化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切带机构对布卷等距截取,形成裁片并输送至送料机构上;弹料机构释放料片于送料机构的裁片上;送料机构将裁片和料片按照相对位置对齐而形成片体组件,并依靠摩擦力作用获得的片体组件沿着缝纫的方向依次传送;牵引机构牵引最接近的片体组件移动至缝纫机构的落针位置;缝纫机构随着牵引机构的动作对片体组件上指定位置进行缝合固定。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将切带机构、弹料机构、送料机构、缝纫机构、牵引机构集成为一体化设备,不需要人工手动对齐料片和裁片,即能够自动实现裁片和料片的自动裁切布料、定位、送料和缝纫的过程,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布料裁切送料一体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顶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顶料组件另一形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顶料组件的工作过程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挡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a处的放大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弹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弹料机构的俯视图;图11至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推料板的工作过程示意图;图14至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形式推料板的工作过程示意图;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牵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牵引机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缝纫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布料裁切送料一体化设备的使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0.附图标记:01、裁片;02、料片;10、切带机构;20、弹料机构;21、储料盒;22、安装板;23、推料组件;231、推料板;231a、第一台阶部;231b、第二台阶部;232、推料气缸;24、移动组件;24a、移动气缸;24b、移动滑轨;24c、移动滑块;24d、连接板;24e、固定板;30、送料机构;31、挡料组件;311、挡料板;312、第一挡料气缸;313、第二挡料气缸;314、第一中间板;32、顶料组件;321、调节板;321a、卡爪;322、第一顶料气缸;323、第二顶料气缸;324、第二中间板;
325、限位块;326、转动座;327、驱动杆;328、转接头;33、移料组件;331、滑台;332、移料气缸;34、机架;341、托板;341a、调节槽;341b、l型结构;342、基板;343、支撑架;40、缝纫机构;41、工作台;42、缝纫机;50、牵引机构;51、按压板;52、第二转接板;53、按压气缸;54、牵引电机;55、牵引滑轨;56、牵引滑块;57、感应片;58、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4.如图1至图19所示的布料裁切送料一体化设备,包括:切带机构10,对布卷等距截取,形成裁片01;弹料机构20,储存并放置料片02;送料机构30,承接裁片01和料片02,且将裁片01和料片02按照相对位置对齐而形成片体组件,并依靠摩擦力作用将获得的片体组件依次传送;缝纫机构40,对传送到位的片体组件上指定位置进行缝合;牵引机构50,依次将片体组件牵引至缝纫机构40的落针位置,并随着缝纫的进行对料片02和裁片01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
25.本发明通过将切带机构10、弹料机构20、送料机构30、缝纫机构40、牵引机构50集成为一体化设备,不需要人工手动对齐料片02和裁片01,即能够自动实现裁片01和料片02的自动裁切布料、定位、送料和缝纫的过程,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6.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送料机构30包括机架34以及设置在机架34上的挡料组件31、顶料组件32和移料组件33;机架34包括托板341、基板342和支撑架343,托板341位于切带机构10和弹料机构20的出料口之间,依次承接裁片01和料片02,基板342设置在水平面上,支撑架343对基板342进行固定和支撑,且基板342朝向切带机构10的输出端的一侧设置有容纳托板341的空缺;顶料组件32设置在支撑架343上,与托板341对应设置,挡料组件31设置在支撑架343上,与基板342和托板341形成的间隙对应设置,沿着垂直于基板342的水平面方向往复移动,移料组件33设置在基板342上,沿着片体组件的输送方向往复移动。
27.需要说明的是,顶料组件32作用于料片02,限制料片02在垂直于缝纫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使得料片02与裁片01的端部能够对齐;挡料组件31作用于裁片01,限制裁片01和料片02在平行于缝纫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使得料片02与裁片01的两侧边能够对齐,从而实现
了两个方向上料片02与裁片01的对齐过程,形成片体组件,而避免人工手动对齐,大大节省劳动力。
28.送料机构30依靠摩擦力作用将裁片01与料片02形成的片体组件依次传送,由于裁片01和料片02表面相对粗糙而基板342的表面相对光滑,使得裁片01与料片02之间的摩擦力以及移料组件33与片体组件之间的摩擦力大于片体组件与基板342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使得移料组件33能够通过摩擦力作用将形成的片体组件移动至指定位置,而不会使得裁片01和料片02之间出现错位的现象;另外,裁片01和料片02均具有一定的硬度,使得移料组件33在传送过程中裁片01和料片02不会因为摩擦力的作用而出现卷曲、卡死等现象,有效保证送料机构30能够正常工作。
29.其中,缝纫机构40包括工作台41以及安装在工作台41一侧的缝纫机42,工作台41的台面与基板342所在平面共面设置,切带机构10包括切带平台以及至少两台切带机,两台切带机能够同时工作,并朝向两侧的方向额外设置弹料机构20、送料机构30、缝纫机构40和牵引机构50,使得两侧能够同时进行工作,而不需要设置额外的机架34,合理利用工作空间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30.另外,切带机和缝纫机42的结构在此处不进行具体设置,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全自动切带机和缝纫机42,能够实现等距切带和自动缝纫的功能即可。
31.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顶料组件32包括调节板321、卡爪321a、第一顶料气缸322、第二顶料气缸323、第二中间板324和限位块325;调节板321位于托板341朝向支撑架343的一侧,第一顶料气缸322固定在第二中间板324上,输出端与调节板321连接,第二顶料气缸323与机架34滑动连接,输出端与第二中间板324连接,第一顶料气缸322与第二顶料气缸323互相垂直设置,限位块325固定在基板342上,设置在托板341与切带机构10相对的一端,并与托板341对应设置;即第一顶料气缸322控制调节板321沿着高度方向移动,第二顶料气缸323控制调节板321沿着裁片01的送料方向移动,即控制左右方向的移动。
32.托板341设置有多个垂直于片体组件的移动方向的调节槽341a,调节板321靠近托板341的一端设置有卡爪321a,料片02掉落至托板341后,卡爪321a穿过调节槽341a推动料片02朝向限位块325一侧移动,直至料片02抵接在限位块325上。
33.当托板341上的裁片01承接到来自弹料机构20的料片02后,裁片01与料片02之间的相对位置并不准确,通过第二顶料气缸323控制调节板321的卡爪321a移动至调节槽341a中,且卡爪321a的端面略高于托板341的上平面,此时第一顶料气缸322动作,使得卡爪321a能够波动料片02并朝向限位块325的方向移动,直至料片02抵接在限位块325上,完成料片02与裁片01在垂直于缝纫方向上的定位作用,保证两者在该方向上相对位置之间的准确性。
34.需要说明的是,此种方式的托板341虽位于基板342朝向切带机构10的输出端的一侧的空缺中,但为了保证托板341的支撑性能以及托板341与基板342之间的平行度,保证之后能够依靠摩擦力作用顺利实现对片体组件的传送过程,托板341与基板342之间可以通过局部固定的方式连接,即在基板342与托板341两侧留出供挡料组件31移动的间隙即可,其余位置形成固定连接。
35.作为顶料组件32的另一种实施方式,顶料组件32包括转动座326、驱动杆327和转
接头328;转动座326设置在支撑架343上,转接头328与托板341背离弹料机构20的一侧固定,驱动杆327转动设置在转动座326上,且输出端与转接头328转动连接;托板341与切带机构10相对的一端弯折形成l型结构341b,驱动杆327驱动托板341,使得托板341端部与切带机构10的出料端对接,以承接裁片01,且在驱动杆327驱动托板341回到初始位置的过程中承接来自弹料机构20的料片02,并随着托板341朝向l型结构341b所在一侧倾斜动作抵接在l型结构341b上。
36.通过转接头328的连接作用,在驱动杆327伸长时,将带动托板341朝向切带机构10一侧移动,使得托板341能够与切带机构10对接,切带机构10切下的裁片01将直接放置于托板341上,而在驱动杆327收缩的过程中,由于转接头328与驱动杆327之间转动连接,驱动杆327将带动托板341转动,相对于基板342之间形成一定倾角,此时在弹料机构20的作用下,料片02掉落至托板341上的裁片01上,在倾斜角度的作用下,料片02将自然的朝向托板341弯折的一端滑动,抵接在l型结构341b上,完成料片02与裁片01在垂直于缝纫方向上的定位作用,保证两者在该方向上相对位置之间的准确性。
37.需要说明的是,此种设置方式需要依靠托板341的局部移动以及相对转动才能够实现,因此基板342与托板341之间处于完全分离状态,托板341的支撑作用完全依赖顶料组件32来实现,基板342所形成的空缺能够给予托板341移动和转动的空间即可,而在托板341复位过程中,当l型结构341b与基板342形成了完全贴合作用,即此时托板341回复至初始位置,托板341相对于基板342处于平行状态,从而保证后续动作能够正常顺利进行。
38.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挡料组件31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托板341的两侧,每组挡料组件31均包括挡料板311、第一挡料气缸312、第二挡料气缸313和第一中间板314;挡料板311与基板342和托板341形成的间隙对应设置,第一挡料气缸312固定在第一中间板314上,输出端与挡料板311连接,第二挡料气缸313固定在支撑架343上,输出端与第一中间板314连接,且第一挡料气缸312与第二挡料气缸313互相垂直设置;即第一挡料气缸312改变挡料板311在片体组件输送方向上的位置,即前后方向的位置,第二挡料气缸313改变挡料板311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托板341承接裁片01和料片02后,挡料板311上移直至挡料板311位于托板341和基板342的间隙之间,与托板341的两侧壁贴合设置,限制裁片01和料片02与托板341的相对位置。
39.当料片02与裁片01在垂直于缝纫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得到限定后,第二挡料气缸313首先驱动第一中间板314上移,带动第一挡料气缸312和挡料板311整体上移,使得挡料板311位于托板341和基板342的间隙之间,托板341端部高出基板342的上平面设置,此时第一挡料气缸312驱动挡料板311朝向托板341的侧壁移动,使得挡料板311能够推动料片02及裁片01动作,两侧边缘位置与挡料板311的两侧对齐,即实现了在平行于缝纫方向上的位置限定,使得料片02与裁片01能够形成片体组件,保证缝纫时两者之间相对位置的准确性。
40.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移料组件33包括滑台331和移料气缸332,滑台331固定在基板342上,长度方向沿着片体组件的传送方向设置,移料气缸332朝向片体组件设置,滑动设置在滑台331上;料片02和裁片01对齐形成片体组件后,移料气缸332的输出端伸出将片体组件朝
向基板342压紧并沿着滑台331的长度方向移动,而片体组件与移料气缸332和基板342之间产生摩擦力作用,实现对片体组件的传送。
41.当料片02和裁片01对齐形成片体组件后,挡料组件31复位,移动至基板342的下方,此时滑台331控制移动气缸24a移动至托板341对应位置,位于片体组件上方,移动气缸24a伸长,对片体组件施加压力,使得片体组件朝向托板341和基板342压紧,伴随着滑台331带动移动气缸24a复位,移动气缸24a与片体组件之间、料片02与裁片01之间,片体组件与基板342之间将产生摩擦力,而片体组件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以及移料气缸332与片体组件的摩擦力作用将大于片体组件与基板342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使得片体组件能够跟随移料气缸332沿着滑台331的长度方向朝向缝纫机构40所在一侧移动,当移动至指定位置后,移料气缸332收缩并移开,完成片体组件的传送过程;在此过程中,能够有效保证料片02与裁片01之间相对位置的准确性,避免出现料片02与裁片01相对分离和错位的现象,保证后续工序能够顺利进行。
4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弹料机构20包括储料盒21、安装板22、推料组件23和移动组件24;储料盒21竖直固定在安装板22上朝向切带机构10的一侧,位于送料机构30上方,料片02依次叠摞在储料盒21中;推料组件23位于储料盒21的出口处,包括:推料板231和推料气缸232,推料板231对储料盒21的出口进行封堵,推料气缸232的输出端与推料板231连接;推料板231动作,推动储料盒21中靠近出料口处的料片02朝向托板341方向移动,并沿着抛物线掉落在托板341的裁片01上;移动组件24位于安装板22背离推料盒的一侧,将安装板22与机架34滑动连接,包括:移动气缸24a、移动滑轨24b、移动滑块24c、连接板24d和固定板24e,固定板24e设置在机架34上,且与安装板22互相平行设置,移动气缸24a安装在固定板24e上,连接板24d位于固定板24e与安装板22之间,一端与安装板2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移动气缸24a的输出端连接,移动滑轨24b和移动滑块24c位于安装板22和固定板24e之间,分别固定在安装板22和固定板24e上,且移动滑轨24b竖直设置,移动滑块24c与移动滑轨24b滑动连接,移动气缸24a驱动安装板22沿着移动滑轨24b的长度方向运动,改变推料盒高度方向位置。
43.由于储料盒21竖直设置,料片02叠摞在储料盒21中,在储料盒21的出口位置留出供推料气缸232动作的间隙,当推料气缸232驱动推料板231从储料盒21的出料口移出时,最下方的料片02受到推料板231的作用力而从出料口处抛出,刚好掉落在位于托板341的裁片01上,同时,由于推料板231推出后将对储料盒21的出料口处形成封堵作用,避免上方的料片02继续从出料口中掉出,并伴随着推料板231的复位动作,上方的料片02移动至出料口位置,与推料板231的端部抵接,进入下一料片02的推料过程中。
44.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料片02在进入出料口位置后直接掉落在基板342上,需要在出料口位置设置承接板,使得进入出料口的料片02只有在受到推料板231的推力作用时,在重力作用的配合下,改变其掉落的方向,使得料片02推出后能够恰好掉落在位于托板341的裁片01上,保证位置掉落的准确性。
45.而当推料组件23进行工作之前,可以通过移动气缸24a驱动安装板22,使得安装板22带动推料盒以及推料组件23整体沿着移动滑轨24b的长度方向移动,改变推料盒及推料
组件23的整体高度,确保在经过推料板231动作后,料片02能够准确掉落在托板341上,保证料片02落料的准确性;而当储料盒21中料片02消耗完毕后,也可以通过移动组件24将整体储料盒21降低,便于对储料盒21中的进行料片02的补充。
46.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推料板231包括朝向推料盒的出口处所在一侧形成与料片02形状相适应的第一台阶部231a和第二台阶部231b,第一台阶部231a与第二台阶部231b之间形成高度差,且高度差小于料片02的厚度设置,第一台阶部231a对推料盒的出口处形成封堵;伴随着推料气缸232动作,第一台阶部231a带动料片02移动至托板341上方,第二台阶部231b对推料盒的出口处形成封堵作用,且随着推料气缸232反向移动,第一台阶部231a上的料片02竖直掉落至托板341的裁片01上,并重新实现第一台阶部231a对推料盒的出口处的封堵作用。
47.通过将推料板231形成第一台阶部231a和第二台阶部231b,避免在推料盒的底部额外设置承接板来承接料片02,在推料气缸232未进行动作时,第一台阶部231a恰好位于推料盒的出料口位置,对推料盒的出料口形成封堵作用,避免推料盒掉落在基板342上,当推料气缸232推动推料板231朝向托板341所在一侧移动时,由于第一台阶部231a与第二台阶部231b之间存在的高度差,使得第二台阶部231b的端部作用于料片02上,并在第一台阶部231a的承托作用下,带动料片02直接移动至托板341上方,同时第二台阶部231b对下一料片02形成封堵作用,下一料片02与第二台阶部231b形成接触作用,避免下一料片02直接进入出料口位置;此时推料气缸232收缩,第一台阶部231a和第二台阶部231b均回复到初始位置,由于第一台阶部231a的抽离,位移第一台阶部231a上的料片02仅受到重力作用直接掉落在托板341上的裁片01上,简化了料片02落料的路径,在第一台阶部231a和第二台阶部231b之间高度差的作用下,随着第一台阶部231a的复位作用,下一料片02将进入出料口位置与第一台阶部231a接触,且端部与第二台阶部231b发生抵接作用,进入下一料片02的推料过程中;使得推料板231同时具有推料和承托的作用效果,也能够进一步提高料片02落料位置的准确性。
48.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牵引机构50位于工作台41上,包括按压板51、第二转接板52、按压气缸53、牵引电机54、牵引滑轨55、牵引滑块56、感应片57和传感器58;牵引滑轨55固定在工作台41上,平行于缝纫机42的缝纫方向设置,牵引滑块56与牵引滑轨55滑动连接,第二转接板52固定在牵引滑块56上,按压板51位于牵引滑块56朝向缝纫机42的一侧,按压气缸53固定在第二转接板52上,且输出端与按压板51连接,感应片57位于牵引滑块56背离缝纫机42的一侧上,传感器58分别位于牵引滑轨55两端的极限位置处;移料组件33将片体组件传送至工作台41的台面后,按压气缸53驱动按压板51朝向工作台41所在平面移动将片体组件工作台41压紧,牵引电机54驱动第二转接板52移动而使得片体组件与牵引板和工作台41之间产生摩擦力作用,片体组件牵引至缝纫机42的落针位置的同时缝纫机42对片体组件上指定位置进行缝合固定。
49.当移料机构顺利将片体组件传送至指定位置后,牵引气缸驱动按压板51朝向该片体组件所在一端移动,直至感应片57与这一端部的传感器58接触,此时刚好按压板51处于片体组件上方,按压气缸53驱动按压板51与片体组件施加一定压力,从而使得按压板51与片体组件之间形成摩擦力作用,在牵引气缸的动作下,带动按压板51沿着牵引滑轨55的长
度方向移动,逐步将片体组件移动至缝纫机构40的落针处,并随着缝纫的进行,对料片02和裁片01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保证缝纫过程中定位的准确性,当该片体组件缝纫完成后,感应片57刚好位于另一端的传感器58接触,此时牵引气缸返回初始位置,重复上述步骤,形成连续的缝纫过程。
50.如图20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布料裁切送料一体化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切带机构10对布卷等距截取,形成裁片01并输送至送料机构30上;弹料机构20释放料片02于送料机构30的裁片01上;送料机构30将裁片01和料片02按照相对位置对齐而形成片体组件,并依靠摩擦力作用获得的片体组件沿着缝纫的方向依次传送;牵引机构50牵引最接近的片体组件移动至缝纫机构40的落针位置;缝纫机构40随着牵引机构50的动作对片体组件上指定位置进行缝合固定。
51.本使用方法的操作过程所起到的技术效果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此处不进行赘述。
52.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布料裁切送料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切带机构,对布卷等距截取,形成裁片;弹料机构,储存并放置料片;送料机构,承接所述裁片和所述料片,且将所述裁片和所述料片按照相对位置对齐而形成片体组件,并依靠摩擦力作用将获得的片体组件依次传送;缝纫机构,对传送到位的所述片体组件上指定位置进行缝合;牵引机构,依次将所述片体组件牵引至所述缝纫机构的落针位置,并随着缝纫的进行对所述料片和所述裁片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裁切送料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挡料组件、顶料组件和移料组件;所述机架包括托板、基板和支撑架,所述托板位于所述切带机构和所述弹料机构的出料口之间,依次承接所述裁片和所述料片,所述基板设置在水平面上,所述支撑架对所述基板进行固定和支撑,且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切带机构的输出端的一侧设置有容纳所述托板的空缺;所述顶料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与所述托板对应设置,所述挡料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与所述基板和所述托板形成的间隙对应设置,沿着垂直于所述基板的水平面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移料组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沿着所述片体组件的输送方向往复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料裁切送料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料组件包括调节板、卡爪、第一顶料气缸、第二顶料气缸、第二中间板和限位块;所述调节板位于所述托板朝向所述支撑架的一侧,所述第一顶料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二中间板上,输出端与所述调节板连接,所述第二顶料气缸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中间板连接,所述第一顶料气缸与所述第二顶料气缸互相垂直设置,所述限位块固定在所述基板上,设置在所述托板与所述切带机构相对的一端,并与所述托板对应设置;所述托板设置有多个垂直于所述片体组件的移动方向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板靠近所述托板的一端设置有卡爪,所述料片掉落至所述托板后,所述卡爪穿过所述调节槽推动所述料片朝向所述限位块一侧移动,直至所述料片抵接在所述限位块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料裁切送料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料组件包括转动座、驱动杆和转接头;所述转动座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转接头与所述托板背离所述弹料机构的一侧固定,所述驱动杆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座上,且输出端与所述转接头转动连接;所述托板与所述切带机构相对的一端弯折形成l型结构,所述驱动杆驱动所述托板,使得所述托板端部与所述切带机构的出料端对接,以承接所述裁片,且在所述驱动杆驱动所述托板回到初始位置的过程中承接来自所述弹料机构的所述料片,并随着所述托板朝向所述l型结构所在一侧倾斜动作抵接在所述l型结构上。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布料裁切送料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组件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所述托板的两侧,每组所述挡料组件均包括挡料板、第一挡料气缸、第二挡料气缸和第一中间板;所述挡料板与所述基板和所述托板形成的间隙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挡料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一中间板上,输出端与所述挡料板连接,所述第二挡料气缸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输出
端与所述第一中间板连接,且所述第一挡料气缸与所述第二挡料气缸互相垂直设置;所述托板承接所述裁片和所述料片后,所述挡料板上移直至所述挡料板位于所述托板和所述基板的间隙之间,与所述托板的两侧壁贴合设置,限制所述裁片和所述料片与所述托板的相对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布料裁切送料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料组件包括滑台和移料气缸,所述滑台固定在所述基板上,长度方向沿着所述片体组件的传送方向设置,所述移料气缸朝向所述片体组件设置,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台上;所述料片和所述裁片对齐形成所述片体组件后,所述移料气缸的输出端伸出将所述片体组件朝向所述基板压紧并沿着所述滑台的长度方向移动,而所述片体组件与所述移料气缸和所述基板之间产生摩擦力作用,实现对所述片体组件的传送。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料裁切送料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料机构包括储料盒、安装板、推料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储料盒竖直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朝向所述切带机构的一侧,位于所述送料机构上方,所述料片依次叠摞在所述储料盒中;所述推料组件位于所述储料盒的出口处,包括:推料板和推料气缸,所述推料板对所述储料盒的出口进行封堵,所述推料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推料板连接;所述推料板动作,推动所述储料盒中靠近出料口处的所述料片朝向所述托板方向移动,并沿着抛物线掉落在所述托板的所述裁片上;所述移动组件位于所述安装板背离所述推料盒的一侧,将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包括:移动气缸、移动滑轨、移动滑块、连接板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安装板互相平行设置,所述移动气缸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安装板之间,一端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移动滑轨和所述移动滑块位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固定板之间,分别固定在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固定板上,且所述移动滑轨竖直设置,所述移动滑块与所述移动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气缸驱动所述安装板沿着所述移动滑轨的长度方向运动,改变所述推料盒高度方向位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布料裁切送料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板包括朝向所述推料盒的出口处所在一侧形成与所述料片形状相适应的第一台阶部和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一台阶部与所述第二台阶部之间形成高度差,且高度差小于所述料片的厚度设置,所述第一台阶部对所述推料盒的出口处形成封堵;伴随着所述推料气缸动作,所述第一台阶部带动所述料片移动至所述托板上方,所述第二台阶部对所述推料盒的出口处形成封堵作用,且随着所述推料气缸反向移动,所述第一台阶部上的所述料片竖直掉落至所述托板的所述裁片上,并重新实现所述第一台阶部对所述推料盒的出口处的封堵作用。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料裁切送料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机构包括工作台以及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一侧的缝纫机,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共面设置,所述牵引机构位于所述工作台上,包括按压板、第二转接板、按压气缸、牵引电机、牵引滑轨、牵引滑块、感应片和传感器;所述牵引滑轨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平行于所述缝纫机的缝纫方向设置,所述牵引滑块与所述牵引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转接板固定在所述牵引滑块上,所述按压板位于所
述牵引滑块朝向所述缝纫机的一侧,所述按压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二转接板上,且输出端与所述按压板连接,所述感应片位于所述牵引滑块背离所述缝纫机的一侧上,所述传感器分别位于所述牵引滑轨两端的极限位置处;所述移料组件将所述片体组件传送至所述工作台的台面后,所述按压气缸驱动所述按压板朝向所述工作台所在平面移动将所述片体组件工作台压紧,所述牵引电机驱动所述第二转接板移动而使得所述片体组件与所述牵引板和所述工作台之间产生摩擦力作用,所述片体组件牵引至所述缝纫机的落针位置的同时所述缝纫机对所述片体组件上指定位置进行缝合固定。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裁切送料一体化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切带机构对布卷等距截取,形成裁片并输送至送料机构上;弹料机构释放料片于送料机构的裁片上;送料机构将裁片和料片按照相对位置对齐而形成片体组件,并依靠摩擦力作用获得的片体组件沿着缝纫的方向依次传送;牵引机构牵引最接近的片体组件移动至缝纫机构的落针位置;缝纫机构随着牵引机构的动作对片体组件上指定位置进行缝合固定。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面套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布料裁切送料一体化设备及其使用方法,设备包括:切带机构,对布卷等距截取,形成裁片;弹料机构,储存并放置料片;送料机构,承接裁片和料片,且将裁片和料片按照相对位置对齐而形成片体组件,并依靠摩擦力作用将获得的片体组件依次传送;缝纫机构,对传送到位的片体组件上指定位置进行缝合;牵引机构,依次将片体组件牵引至缝纫机构的落针位置,并随着缝纫的进行对料片和裁片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本发明通过将切带机构、弹料机构、送料机构、缝纫机构、牵引机构集成为一体化设备,不需要人工手动对齐料片和裁片,自动实现裁片和料片的自动裁切布料、定位、送料和缝纫,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鲍海鹏 钱勇 何晨 黄健 孙政 王大恺 夏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延锋(南通)座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2
技术公布日:2023/9/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