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间站在线柜前面板以及在线柜操作箱
未命名
07-04
阅读:95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空间站在线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间站在线柜前面板以及在线柜操作箱。
背景技术:
2.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在外太空建立长期有人居住和工作的环境成为人类航天事业的重心。国际空间站的后勤补给相对任何以往人类的自然探索活动来说都是十分昂贵和不易的,未来在月球和火星上建立基地面临的后勤问题更为严峻,尤其是应对突发事件,由地面保障延误带来的损失将无法估量。因此考虑到航天员的主动性,通过给人员提供一系列的工具和技术支持,增强设施的自主维修和保障的能力是解决后勤补给问题的重要措施。
3.在线维修装调操作柜(以下简称“在线柜”)是一种空间站应用系统规划的科学和技术实验平台,主要为空间站有效载荷提供一个进行在轨故障诊断、中继级维修和手工或机械操作的工作场所。在线柜可利用载人空间站提供的舱内空间环境条件,以及航天员在轨操作、维护、更换能力,基于外部机、电、热、信息、测控等资源约束,开展在轨的维修装调操作与实验研究。
4.前面板属于在线柜在线维修操作支持单元(简称“操作箱”)的前部面板,是箱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操作箱提供密封操作和前面板锁紧时的透明观察窗口,确保操作箱在承压环境下具有一定的密封能力,同时,在有效载荷需要入箱操作时,可以实现可靠打开和再次锁紧密封的功能。另外,为了适应载荷在箱体密封条件下进行操作的需求,在前面板适宜位置还增加了手套孔,方便航天员进行操作,因此,在整个前面板的构型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在整柜的基础上符合人机工效学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为了满足操作箱的使用需求,提供了一种空间站在线柜前面板以5及在线柜操作箱。
6.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空间站在线柜前面板,包括盖板架、聚碳酸酯板和底部承载架,所述聚碳酸酯板包括一体连接的圆弧形结构和直板状结构,所述圆弧形结构位于所述直板状结构的上方,所述
7.圆弧形结构向后弯曲,所述直板状结构上开设有操作孔;所述盖板架的弧度0以及底部承载架的弧度均与聚碳酸酯板的弧度适配;所述底部承载架和所述盖板架均呈环形结构,所述聚碳酸酯板后侧壁的周侧边缘适配嵌设在所述底部承载架上,所述盖板架扣设在所述聚碳酸酯板前侧壁的周侧边缘并与底部承载架固定连接;所述聚碳酸酯板分别与所述盖板架以及所述底部承载架密封接触。
8.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空间站在线柜前面板,采用聚碳酸酯板,
9.为在轨的大型操作空间提供可视的观察窗口;而且在聚碳酸酯板的前后分别设置
盖板架和底部承载架,提高前面板的承压能力和密封能力,提高前面板的可操作性和可靠性;还可以使在线实验柜适应更多的有效载荷,增加使用和操作场景。
10.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11.进一步,所述底部承载架内环侧固定有底部镜架,所述盖板架内环侧固定有盖板镜架,所述底部镜架与所述盖板镜架对应设置且结构适配;所述操作孔为并排布置的两个,两个操作孔后侧壁的内侧边缘嵌设在所述底部镜架的两个环形架上,所述盖板镜架的两个环形架分别扣设在两个操作孔前侧壁5的内侧边缘并与底部镜架固定连接;所述聚碳酸酯板分别与所述盖板镜架以及所述底部镜架密封接触。
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底部镜架和盖板镜架可以为聚碳酸酯板的操作孔处提供结构支撑,进一步增加前面板的承压能力和密封能力,还提高了前面板的可操作性和可靠性。
13.进一步,所述盖板镜架与所述操作孔对应的位置沿所述操作孔的孔壁向内延伸并与底部镜架固定连接;所述底部镜架通过第一螺钉固定在所述盖板镜架上。
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对操作孔的内侧壁进行保护,方便手套法兰的装配。
15.进一步,所述盖板镜架的两个环形架上还分别设有手套法兰或手套孔盖
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底部镜架和盖板镜架为在操作孔内安装手套法兰和手套孔盖提供结构支撑。
17.进一步,所述底部承载架的一侧面开设有环形嵌槽,所述聚碳酸酯板后侧壁的周侧边缘适配嵌设在所述环形嵌槽内;所述聚碳酸酯板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分别设有耐磨涂层,所述聚碳酸酯板的四个角处分别设计有倒角结构。
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环形嵌槽,可以为聚碳酸酯板的周侧边缘提供有效的嵌设限位。
19.进一步,所述环形嵌槽的槽底开设有环形的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采用燕尾槽结构,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有第一密封条,所述聚碳酸酯板与通过第一密封条与底部承载架密封接触。
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密封槽采用燕尾槽设计,保证第一密封条前面板频繁开合的过程中不会脱落。
21.进一步,所述盖板架的一侧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采用燕尾槽结构,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有第二密封条,所述聚碳酸酯板与通过第二密封条与盖板架密封接触。
2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密封槽也采用燕尾槽设计,保证第二密封条前面板频繁开合的过程中不会脱落。
23.进一步,所述盖板架包括第一盖板架和第二盖板架,所述第一盖板架和第二盖板架均呈u型结构且合围形成环形结构,所述第一盖板架的弧度与所述圆弧形结构的弧度适配,所述第二盖板架的弧度与所述直板状结构的弧度适配;所述盖板架通过第二螺钉固定在底部承载架上。
2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两个盖板架,方便更好的聚碳酸酯板以及底部承载架进行弧度适配,装配时可以通过微小变形,调整弧形部分的贴合问题。
25.进一步,所述底部承载架的顶端设有扭矩铰链,所述底部承载架上还设有多个带壳松不脱螺钉和手拧松不脱螺钉。
2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扭矩铰链可采用阻尼铰链,受在轨微重力的影响,扭矩铰链的扭矩可以很小,这样既可以保证前面板固定在需要的角度,也可以减小打开前面板的力矩。
27.一种在线柜操作箱,包括上述的空间站在线柜前面板,还包括操作箱体,所述操作箱体的前侧具有弧度与所述底部承载架的弧度适配的箱体进出口,所述底部承载架适配且密封固定在所述箱体进出口处,所述底部承载架的顶部铰接在所述箱体进出口的顶部
2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实验柜,将前面板铰接在操作箱体的装配口并与装配口密封,前面板具有良好的承压能力,并具备良好的密封能力,保证在发射上行过程中前面板与装配口具有足够的锁紧力。具有一定弧度的前面板还能够满足人机功效的需求。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发明空间站在线柜前面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发明空间站在线柜前面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一;
31.图3为图2中a-a剖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本发明空间站在线柜前面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二;
33.图5为图4中a-a剖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4.图6为本发明空间站在线柜前面板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35.图7为本发明实验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6.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37.700、空间站在线柜前面板;701、第一盖板架;702、第二盖板架;703、聚碳酸酯板;704、底部承载架;705、圆弧形结构;706、直板状结构;707、操作孔;708、底部镜架;709、盖板镜架;710、第一螺钉;711、第二螺钉;712、手套法兰;713、手套孔盖;714、环形嵌槽;715、第一密封条;716、第二密封条;717、扭矩铰链;718、带壳松不脱螺钉;721、手拧松不脱螺钉;800、操作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39.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空间站在线柜前面板700,包括盖板架、聚碳酸酯板703和底部承载架704,所述聚碳酸酯板703包括一体连接的圆弧形结构705和直板状结构706,所述圆弧形结构705位于所述直板状结构706的上方,所述圆弧形结构705向后弯曲,所述直板状结构706上开设有操作孔707;所述盖板架的弧度以及底部承载架704的弧度均与聚碳酸酯板703的弧度适配;所述底部承载架704和所述盖板架均呈环形结构,所述聚碳酸酯板703后侧壁的周侧边缘适配嵌设在所述底部承载架704上,所述盖板架扣设在所述聚碳酸酯板703前侧壁的周侧边缘并与底部承载架704固定连接;所述聚碳酸酯板703分别与所述盖板架以及所述底部承载架704密封接触。
40.其中,本实施例所选用聚碳酸酯板703作为观察窗口的透明面板,该材料能够满足
航天医学要求、原材料要求,且具有耐磨性好、强度高、透光性好、重量轻、防紫外线、阻燃、易于成型等优势。所述聚碳酸酯板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分别设有耐磨涂层,耐磨涂层可采用喷涂或粘贴等方式固定在聚碳酸酯板的表面,耐磨涂层的材料可采用现有材料并市售获得。本实施例所用聚碳酸酯板703在原材料成型的时候可添加阻燃剂,添加量以满足医学阻燃要求为宜,透光率高达83%(10mm厚),拉伸强度可达64~69mpa,耐高温、易成型,符合空间站实验柜用箱体强度和承压能力要求,经紫外线辐照分析,聚碳酸酯板达到10mm厚时,紫外线透过率为0,在无遮挡环境下,500mm距离辐照强度会衰减为0.001w/m2以下。同时,可以在聚碳酸酯板内外附着耐磨涂层,满足在轨使用要求。因此,本实施例选用航天级阻燃型聚碳酸酯板材,并在板材外附着耐磨涂层,根据设计进行成型和切割加工,得到最终用于前面板观察窗口的透明面板。
41.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空间站在线柜前面板700的聚碳酸酯板为了兼顾观察和操作作用,上部设计为大直径的弧形结构,便于观察,下部设计为平面式的板型结构,便于操作。为了消除四个顶点的应力集中,提高整个箱体的密封性能和承压能力,增大了前面板和箱体进出口间的接触面积,将四个顶点处设计为大尺寸的倒角结构。同时,在聚碳酸酯板下部适宜位置设计两个对称且圆形的操作孔,方便加装操作组件。
42.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一个进一步方案为,所述底部承载架704内环侧固定有底部镜架708,所述盖板架内环侧固定有盖板镜架709,所述底部镜架708与所述盖板镜架709对应设置且结构适配;所述操作孔707为并排布置的两个,两个操作孔707后侧壁的内侧边缘嵌设在所述底部镜架708的两个环形架上,所述盖板镜架709的两个环形架分别扣设在两个操作孔707前侧壁的内侧边缘并与底部镜架708固定连接;所述聚碳酸酯板703分别与所述盖板镜架709以及所述底部镜架708密封接触。底部镜架和盖板镜架可以为聚碳酸酯板的操作孔处提供结构支撑,进一步增加前面板的承压能力和密封能力,还提高了前面板的可操作性和可靠性。
43.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为,所述盖板镜架709与所述操作孔707对应的位置沿所述操作孔707的孔壁向内延伸并与底部镜架708固定连接;所述底部镜架708通过第一螺钉710固定在所述盖板镜架709上。可以对操作孔的内侧壁进行保护,方便手套法兰的装配。
44.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盖板镜架709的两个环形架上还分别设有手套法兰712和手套孔盖713。底部镜架和盖板镜架为在操作孔内安装手套法兰和手套孔盖提供结构支撑。手套法兰属于空间站在线柜前面板上的操作组件,是操作箱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手套法兰上装有手套组件,使操作箱体能在密封的状态下进行操作,在需要承受压力时,可以换上强度更高的手套孔盖,手套孔盖的安装方式和密封方式与手套法兰一致。手套法兰的大小参考航天员肩部直径,结合配套手套的直径大小设计,手套钻进采用径向静密封方式,箍紧在手套法兰上,手套法兰端面开燕尾槽固定密封圈,整个手套法兰可采用多个细杆松不脱螺钉,固定在前面板的操作孔的法兰面上,拆卸时,螺钉不会脱落,在轨不用单独对螺钉进行收集。手套孔盖是为了解决手套法兰上的手套组件无法承压的问题,在设计时,直接将手套孔的位置进行填补,在填补后的孔盖上加装把手,方面航天员抓握操作,其他密封、锁紧设计均不变,这样可以简化设计和操作。
45.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底部承载架704的一侧面开设有环形嵌槽714,所述聚
碳酸酯板703后侧壁的周侧边缘适配嵌设在所述环形嵌槽714内。通过设置环形嵌槽,可以为聚碳酸酯板的周侧边缘提供有效的嵌设限位。
46.如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环形嵌槽714的槽底开设有环形的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采用燕尾槽结构,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有第一密封条715,所述聚碳酸酯板703与通过第一密封条715与底部承载架704密封接触。第一密封槽采用燕尾槽设计,保证第一密封条前面板频繁开合的过程中不会脱落。
47.如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盖板架的一侧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采用燕尾槽结构,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有第二密封条716,所述聚碳酸酯板703与通过第二密封条716与盖板架密封接触。第二密封槽也采用燕尾槽设计,保证第二密封条前面板频繁开合的过程中不会脱落。
48.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盖板架包括第一盖板架701和第二盖板架702,所述第一盖板架701和第二盖板架702均呈u型结构且合围形成环形结构,所述第一盖板架701的弧度与所述圆弧形结构705的弧度适配,所述第二盖板架702的弧度与所述直板状结构706的弧度适配;所述盖板架通过第二螺钉711固定在底部承载架704上。通过设置两个盖板架,方便更好的聚碳酸酯板以及底部承载架进行弧度适配,装配时可以通过微小变形,调整弧形部分的贴合问题。
49.为了保证透明窗口的聚碳酸酯板具有更好的力学效果,对板材不宜进行过多的切割加工。因此,采用将聚碳酸酯板703夹在中间的结构设计方式,底部有弧度一致的底部承载架704,将整个聚碳酸酯板703嵌入其中,上部再覆盖与板材弧度一致的盖板架,将盖板架与底部承载架704通过螺钉锁紧在一起,考虑后续装配中,弧形零件的尺寸不宜配合,将盖板架拆成两部分,第一盖板架701为弧形段,第二盖板架702为平板段,装配时可通过微小变形,调整弧形部分的贴合问题。另外,底部承载架704的背部设计与箱体进出口进行匹配设计,通过底部承载架704上的松不脱螺钉,将底部承载架704整体固定在操作箱体的箱体进出口平面上。经过力学分析后,操作孔处为力学薄弱点,在底部承载架704和盖板架上,分别设计眼镜框式的加强结构,既保证了后续操作组件的安装和密封,也增强了前面板整体的强度和承压能力。
50.另外,由于空间站在线柜前面板作为需要频繁开合的组件,是整个操作箱体密封能力的薄弱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特别对前面板的整体密封进行了设计,前面板组件的密封主要涉及:底部承载架和箱体进出口处的密封、底部承载架和聚碳酸酯板间的密封、聚碳酸酯板和盖板架间的密封、操作孔处的密封。各部分的密封均采用可靠性较高的端面静密封结构,密封槽横截面设计为燕尾槽形式,保证密封条在频繁开合过程中不会脱落。
5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底部承载架704的顶端设有扭矩铰链717,所述底部承载架704上还设有多个带壳松不脱螺钉718和手拧松不脱螺钉721。为使前面板打开后可以固定住,不需要绑缚固定,开合处选用阻尼铰链,受在轨微重力的影响,铰链的扭矩可以选的很小,这样既可以保证前面板固定在需要的角度,也可以减小打开面板的力矩。
52.本实施例的空间站在线柜前面板需要承受一定的内外压力,具备一定的密封能力,而且需要安全可靠,因此,选用螺钉锁紧方式,可靠有效的将空间站在线柜前面板锁紧在操作箱体上,保证发射上行时有足够的锁紧力。考虑人机工效的需求,螺钉选用18个带壳松不脱螺钉718,解锁时可以单手操作,带壳松不脱螺钉718会留在前面板上,不会飘散,不
需要在轨收集螺钉。在不需要承受过载、承压、密封时,可以利用前面板上设计的两个手拧松不脱螺钉721,将前面板临时固定在操作箱体上,无需再拧紧18个带壳松不脱螺钉718。
53.本实施例的空间站在线柜前面板,采用聚碳酸酯板,为在轨的大型操作空间提供可视的观察窗口;而且在聚碳酸酯板的前后分别设置盖板架和底部承载架,提高前面板的承压能力和密封能力,提高前面板的可操作性和可靠性;还可以使在线实验柜适应更多的有效载荷,增加使用和操作场景。
54.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在线柜操作箱,包括所述的空间站在线柜前面板,还包括操作箱体800,所述操作箱体800的前侧具有弧度与所述底部承载架704的弧度适配的箱体进出口,所述底部承载架704适配且密封固定在所述箱体进出口处,所述底部承载架704的顶部铰接在所述箱体进出口的顶部。
55.其中,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空间站在线柜前面板700为了配合操作箱体800装配口的尺寸,使空间站在线柜前面板700的尺寸尽可能做大,方便更大的有效载荷进入箱体中进行操作,具有更好的载荷适应性。
56.本实施例的实验柜,将前面板铰接在操作箱体的装配口并与装配口密封,前面板具有良好的承压能力,并具备良好的密封能力,保证在发射上行过程中前面板与装配口具有足够的锁紧力。具有一定弧度的前面板还能够满足人机功效的需求。
5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5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9.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60.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6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62.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技术特征:
1.一种空间站在线柜前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架、聚碳酸酯板和底部承载架,所述聚碳酸酯板包括一体连接的圆弧形结构和直板状结构,所述圆弧形结构位于所述直板状结构的上方,所述圆弧形结构向后弯曲,所述直板状结构上开设有操作孔;所述盖板架的弧度以及底部承载架的弧度均与聚碳酸酯板的弧度适配;所述底部承载架和所述盖板架均呈环形结构,所述聚碳酸酯板后侧壁的周侧边缘适配嵌设在所述底部承载架上,所述盖板架扣设在所述聚碳酸酯板前侧壁的周侧边缘并与底部承载架固定连接;所述聚碳酸酯板分别与所述盖板架以及所述底部承载架密封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空间站在线柜前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承载架内环侧固定有底部镜架,所述盖板架内环侧固定有盖板镜架,所述底部镜架与所述盖板镜架对应设置且结构适配;所述操作孔为并排布置的两个,两个操作孔后侧壁的内侧边缘嵌设在所述底部镜架的两个环形架上,所述盖板镜架的两个环形架分别扣设在两个操作孔前侧壁的内侧边缘并与底部镜架固定连接;所述聚碳酸酯板分别与所述盖板镜架以及所述底部镜架密封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空间站在线柜前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镜架与所述操作孔对应的位置沿所述操作孔的孔壁向内延伸并与底部镜架固定连接;所述底部镜架通过第一螺钉固定在所述盖板镜架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空间站在线柜前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镜架的两个环形架上还分别设有手套法兰或手套孔盖。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空间站在线柜前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承载架的一侧面开设有环形嵌槽,所述聚碳酸酯板后侧壁的周侧边缘适配嵌设在所述环形嵌槽内;所述聚碳酸酯板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分别设有耐磨涂层,所述聚碳酸酯板的四个角处分别设计有倒角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空间站在线柜前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嵌槽的槽底开设有环形的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采用燕尾槽结构,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有第一密封条,所述聚碳酸酯板与通过第一密封条与底部承载架密封接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空间站在线柜前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架的一侧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采用燕尾槽结构,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有第二密封条,所述聚碳酸酯板与通过第二密封条与盖板架密封接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空间站在线柜前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架包括第一盖板架和第二盖板架,所述第一盖板架和第二盖板架均呈u型结构且合围形成环形结构,所述第一盖板架的弧度与所述圆弧形结构的弧度适配,所述第二盖板架的弧度与所述直板状结构的弧度适配;所述盖板架通过第二螺钉固定在底部承载架上。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空间站在线柜前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承载架的顶端设有扭矩铰链,所述底部承载架上还设有多个带壳松不脱螺钉和手拧松不脱螺钉。10.一种在线柜操作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空间站在线柜前面板,还包括操作箱体,所述操作箱体的前侧具有弧度与所述底部承载架的弧度适配的箱体进出口,所述底部承载架适配且密封固定在所述箱体进出口处,所述底部承载架的顶部铰接在所述箱体进出口的顶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站在线柜前面板以及在线柜操作箱,空间站在线柜前面板包括盖板架、聚碳酸酯板和底部承载架,聚碳酸酯板包括一体连接的圆弧形结构和直板状结构,圆弧形结构位于直板状结构的上方,圆弧形结构向后弯曲,直板状结构上开设有操作孔;盖板架的弧度以及底部承载架的弧度均与聚碳酸酯板的弧度适配;底部承载架和盖板架均呈环形结构,聚碳酸酯板后侧壁的周侧边缘适配嵌设在底部承载架上,盖板架扣设在聚碳酸酯板前侧壁的周侧边缘并与底部承载架固定连接;聚碳酸酯板分别与盖板架以及底部承载架密封接触。本发明采用聚碳酸酯板,为在轨的大型操作空间提供可视的观察窗口;通过设置盖板架和底部承载架,提高前面板的承压能力和密封能力。面板的承压能力和密封能力。面板的承压能力和密封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许莹 张璐 王辅辅 王珂 乔志宏 田兴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3/6/7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