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叶原料真空高温快速杀虫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9-12 阅读:108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烟草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烟叶原料真空高温快速杀虫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烟叶原料化学熏蒸在安全、环保等方面客观要求的提高,目前国内采用充氮低氧机械调控技术进行原料虫害防治,虽然该技术安全、环保、杀虫彻底,是比较符合当前形势的虫害治理技术。但是由于充氮低氧技术杀虫周期较长,单个货垛的虫害防治周期需约50天以上,若烟叶原料发生紧急调用等情形,充氮低氧机械调控技术无法满足该类原料的虫害防治需求,目前仍依靠磷化氢化学熏蒸进行应急杀虫。
3.因此,需要一种快速、安全、环保彻底杀虫,同时对片烟质量较小的技术方法,以应对烟叶原料紧急调拨使用的问题。
4.其中涉及到采用真空回潮进行片烟害虫防治的为奚家勤《高温、真空回潮及烟叶复烤杀虫工艺研究》,其中,采用单纯复烤干燥高温105℃尚且不能完全杀灭烟虫(缺乏真空快速将高温蒸汽分布到烟叶内部);采用真空回潮能够完全杀灭烟虫,但缺乏对真空潮过程中温度、处理时长的控制具体技术参数,且真空回潮后,也未给出如何恢复片烟箱温、水分的技术措施。
5.在专利《档案高低温杀虫室》(专利号:201120510474.2)中,公开了一种集高温、低温及控制相对湿度等功能为一体,能高效杀死虫害和抑制微生物的档案高低温杀虫室。该专利主要描述了高低温杀虫设备的构建方法,但是未涉及具体如何实现物料整体控温措施。
6.在专利《一种烟草密封降氧杀虫装置》(专利号:202021796320.x)中,公开了一种烟草密封降氧杀虫装置的构建方法,但是缺乏实际操作中如何实现高低温杀虫技术方法,以及对物料升/降温后质量控制措施。
7.目前烟草行业采用真空回潮主要目的在于卷烟生产过程中进行片烟松散、回潮作用,针对片烟杀虫为目的的真空回潮还没有具体的技术参数及具体措施,过高的温度、过长的处理时长以及真空回潮后若不能快速降低片烟温度、水分,均对片烟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8.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叶原料真空高温快速杀虫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9.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烟叶原料真空高温快速杀虫方法,采用以下步骤进行:
10.1)提供烟叶原料,并对其进行密封,进行第一次负压处理;
11.2)对步骤1)负压处理后的烟叶原料进行>70℃的高温处理;
12.3)对步骤2)高温处理后的烟叶原料进行第二次负压处理,使其恢复至室温,完成
杀虫。
13.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前述的方法在制备烟叶原料的用途。
14.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杀虫后的烟叶原料,采用前述的方法对烟叶原料杀虫后得到。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6.1、采用真空+高温纯物理的方式进行杀虫,无毒害风险,整体安全性较高。
17.2、用真空的方式将高温蒸汽快速导入烟叶原料,利用高温蒸汽提升温度杀虫后,再利用真空降温除湿的方法降低烟叶原料中温度和含水率,确保了经过高温高湿处理后的片烟质量快速恢复至原始水平,减小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18.3、杀虫效率高,可以实现2小时内完成一批烟叶原料的快速杀虫,且实现100%杀灭烟虫。
附图说明
19.图1为对比例1试验19h后人工摊凉的烟叶图。
20.图2为对比例3高温真空处理1min的箱温变化趋势图。
21.图3为实施例1高温真空处理及真空降温的箱温变化趋势图。
22.图4为对比例2试验后的烟叶外观照片。
23.图5为对比例3试验后的烟叶外观照片。
24.图6为实施例1试验后的烟叶外观照片。
25.图7为烟叶感官评吸结果图。
26.图8为对比例1虫样情况。
27.图9为对比例2虫样情况。
28.图10为对比例3虫样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技术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晰,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所述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申请的范围。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所揭露的内容容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30.本技术所公开的“范围”以下限和上限的形式来限定,给定范围是通过选定一个下限和一个上限进行限定的,选定的下限和上限限定了特别范围的边界。这种方式进行限定的范围可以是包括端值或不包括端值的,并且可以进行任意地组合,即任何下限可以与任何上限组合形成一个范围。例如,如果针对特定参数列出了60~120和80~110的范围,理解为60~110和80~120的范围也是预料到的。此外,如果列出的最小范围值1和2,和如果列出了最大范围值3,4和5,则下面的范围可全部预料到:1~3、1~4、1~5、2~3、2~4和2~5。在本技术中,除非有其他说明,数值范围“a~b”表示a到b之间的任意实数组合的缩略表示,其中a和b都是实数。例如数值范围“0~5”表示本文中已经全部列出了“0~5”之间的全部实数,“0~5”只是这些数值组合的缩略表示。另外,当表述某个参数为≥2的整数,则相当于公开了该参数为例如整数2、3、4、5、6、7、8、9、10、11、12等。
31.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本技术的所有步骤可以顺序进行,也可以随机进行,优选是顺序进行的。例如,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和2),表示所述方法可包括顺序进行的步骤1)和2),也可以包括顺序进行的步骤2)和1)。
32.本技术的发明人经过大量探索研究,发现了一种烟叶原料真空高温快速杀虫方法,采用真空+高温的方式进行杀虫,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杀虫目的,而且可确保处理后的片烟快速恢复至原始水平,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技术。
33.本技术提供一种烟叶原料真空高温快速杀虫方法,采用以下步骤进行:
34.1)提供烟叶原料,并对其进行密封,进行第一次负压处理;
35.2)对步骤1)负压处理后的烟叶原料进行>70℃的高温处理;
36.3)对步骤2)高温处理后的烟叶原料进行第二次负压处理,使其恢复至室温,完成杀虫。
37.本技术提供的烟叶原料真空高温快速杀虫方法中,步骤1)是指提供烟叶原料,并对其进行密封,进行第一次负压处理。其中,所述烟叶原料为片烟。所述片烟是指经过打叶等方法进行去梗处理,已将直径大于1.5mm的烟梗去除后的烟叶。所述片烟经过脱箱脱袋。所述脱箱是指将复烤片烟外包装的瓦楞纸包装脱除,由于瓦楞纸包装有一定的隔绝温度传递的性能,脱箱的作用是为了更快地升温。所述脱袋是指拆除烟叶原料的内衬塑料袋,内衬塑料袋不耐高温,且由于内衬塑料袋有一定的厚度,会影响高温蒸汽进入片烟深处,对杀虫有影响,脱袋是为了实现更好的杀虫效果。
38.本技术提供的烟叶原料真空高温快速杀虫方法中,步骤1)中,第一次负压处理的真空度≤500pa。第一次真空的作用是处于负压环境中,有利于在步骤2)充入高温蒸汽时可以让高温蒸汽深入烟叶原料内部。
39.本技术提供的烟叶原料真空高温快速杀虫方法中,步骤2)是指对步骤1)负压处理后的烟叶原料进行>70℃的高温处理。其中,高温处理的时间为1~2min。在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中,反应时间可以为1min。由于真空+高温处理时间越长,对烟叶负面影响越大,应尽量控制真空+高温处理时间,因此真空+高温处理时间以1min为宜。高温处理的作用是为了杀虫。烟叶原料中层温度高于70℃维持1min可以实现100%杀灭烟草仓储害虫。其中,中层是每箱烟叶原料的10~20cm深处。在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中,中层是指每箱烟叶原料的15cm深处。每箱烟叶原料的尺寸为常规固定的,为117.5cm*75cm*70cm(长*宽*高),深度具体是指在长宽剖面,沿着长或宽的方向距离外表面15cm深的地方。在实际测量温度时,采用插入式温度传感器进入每箱烟叶原料中层进行测量。
40.本技术提供的烟叶原料真空高温快速杀虫方法中,步骤2)中,高温处理是在蒸汽条件下进行,蒸汽温度为≥120℃。在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中,蒸汽温度可以为120℃。设置蒸汽温度比高温的温度高,是为了利用蒸汽温度提升烟叶原料的温度,更快速地杀虫。
41.本技术提供的烟叶原料真空高温快速杀虫方法中,步骤2)还包括后处理步骤:高温处理后静置5~30min;具体地,可以为5~10min、10~15min、15~20min、或20~30min等。在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中,静置时间例如可以为5min。静置的作用是为了维持一段时间的高温,让高温杀灭烟箱内部仓储害虫,使得杀虫效果更好。
42.本技术提供的烟叶原料真空高温快速杀虫方法中,步骤3)是指对步骤2)高温处理后的烟叶原料进行第二次负压处理,使其恢复至室温,完成杀虫。其中,第二次负压处理的
真空度≤500pa,第二次负压处理的反应时间为30min~60min。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二次负压处理可以重复两次。在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反应时间可以为30min。第二次真空的作用是使烟叶原料的温度更快地降至室温又不损伤烟叶原料的质量。本技术利用真空降温除湿的方法降低烟叶原料中温度和含水率,确保了经过高温高湿处理后的片烟质量快速恢复至原始水平,减小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43.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前述的方法在制备烟叶原料的用途。本技术的方法杀虫效率高,可以实现2小时内完成一批烟叶原料的快速杀虫,且实现100%杀灭烟虫。
44.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杀虫后的烟叶原料,采用前述的方法对烟叶原料杀虫后得到。杀虫后的烟叶原料温度和水分可以恢复至正常水平,烟叶无明显变化,对片烟质量无明显影响。
45.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予以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46.下述实施例的试验方法为:
47.(1)将试验烟箱脱箱、脱袋;每箱烟叶原料的尺寸为常规固定的,为117.5cm*75cm*70cm(长*宽*高)。
48.(2)将虫样预埋进烟箱内15cm处;具体是指在长宽剖面,沿着长或宽的方向距离外表面15cm深的地方。
49.(3)将箱温探杆插入烟箱15cm、35cm、几何中心位置(以下简称中心)。
50.(4)将试验烟箱放入真空回潮机内。
51.(5)关闭真空箱门,并开启真空泵先将箱体内气压抽至-99.5kpa。
52.(6)设置真空箱回潮温度,充入高温蒸汽(120℃)提升温度。
53.(7)温度达到目标温度后,停止充入蒸汽,维持一段时间。
54.(8)打开通气阀,空气进入真空箱,打开真空箱门,取出试验烟箱。
55.(9)取出烟箱后定时监测烟箱温度情况,并根据烟箱温度情况,设定下一步真空回潮时间。
56.(10)自烟箱取出后,根据时间节点取样进行水分检测,取出后立即取样一次,后每天取样,并当天进行烘箱法含水率检测(至箱温恢复正常为止)。
57.(11)烟叶自然摊凉期间,采用防虫纱网将试验烟叶隔离密封。
58.(12)待温度恢复正常后,对试验烟叶、对照烟叶取样,检测外观、组织评吸等。
59.(13)如果烟叶含水率偏高明显,对比试验自然摊晾与真空降温除湿效率。
60.(14)处理完毕,取出虫样观察虫样死亡情况。
61.步骤(7)的维持时间在各实施例和对比例中不同,步骤(9)的真空回潮时间在各实施例和对比例中不同,具体体现在:
62.实施例1
63.第一次真空采用真空度-99.5kpa,温度设定70℃,处理时间1min,后静置5min,再采用第二次真空降温2h(分两次进行,两次各1h),第二次真空的真空度-99.5kpa,使烟叶原料的温度恢复至室温。
64.对比例1
65.采用真空度-99.5kpa,温度设定70℃,时间15min,自然放置19h后,人工摊开烟叶进行自然摊凉直至室温。
66.对比例2
67.第一次真空采用真空度-99.5kpa,温度设定70℃,时间3min45s,自然放置20h后,采用第二次真空降温降湿1h,第二次真空的真空度-99.5kpa,使烟叶原料的温度降至室温。
68.对比例3
69.第一次真空采用真空度≤500pa,温度设定70℃,时间1min,自然放置4h后,采用第二次真空降温降湿0.5h,第二次真空的真空度-99.5kpa,使烟叶原料的温度降至室温。
70.对比例4
71.将烟叶原料常温放置,不进行(4)~(11)步骤。
72.实验结果
73.一、箱温情况
74.1、对比例1箱温检测结果如表1
75.表1对比例1(高温真空处理15min)箱温检测结果
[0076][0077]
1)试验完毕后3小时,箱温数据超过60℃量程,检测不出来数据;
[0078]
2)手感箱温(10cm左右及以里位置)应超过70℃以上;
[0079]
3)试验前引出箱外探杆,在开始加蒸汽读数立即超标(>60℃);
[0080]
4)由于试验19小时后,箱温持续未能大幅度降低(>60℃),烟叶内部呈现烧包状态(图1),人工分层摊开烟叶进行摊凉,1小时后箱温恢复正常状态。
[0081]
2、对比例2箱温检测结果如表2
[0082]
表2对比例2(高温真空处理3min45s)箱温检测结果
[0083][0084]
1)试验完毕后,箱温数据超过60℃量程,检测不出来数据;
[0085]
2)手感箱温(10cm左右及以里位置)应超过70℃以上;
[0086]
3)由于自然放置20小时后,箱温持续未能大幅度降低(>60℃),采用真空降温除湿1小时,真空回温回湿后检测结果见表3:
[0087]
表3对比例2(真空降温除湿1小时后)箱温检测结果
[0088][0089]
4)真空回温1小时后,箱温全部恢复正常(≤32℃)。
[0090]
3、对比例3箱温检测结果
[0091]
对比例3真空回潮处理1min后,箱温检测数据见表4和图2
[0092]
表4对比例3(高温真空处理1min)箱温检测结果
[0093][0094]
1)真空回潮处理结束后,烟箱各部分箱温数据均>80℃,达到了有效杀虫温度;
[0095]
2)由于蒸汽进入量相当,顶部15cm和侧面15cm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0096]
3)由于在真空回潮处理过程中,底部有托盘,因此底部进入的高温蒸汽较少,同时由于真空回潮处理时间较短(1min),中心部位进入高温蒸汽较少,因此底部15cm和中心温度较同深度的侧面和顶面低,底部和中心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0097]
4)底层、中心部位箱温降低速度较快,中心部位箱温降低至70℃时间为12min(降低至60℃时间为31min)、底层箱温降低至70℃时间为19min(降低至60℃时间为46min)
[0098]
5)顶部、侧面温度持续较高,处理4小时温度仍>80℃,因此采用真空降温处理0.5小时,处理后温度检测结果见表5。
[0099]
表5对比例3(真空降温处理0.5小时)箱温检测结果
[0100][0101][0102]
经过真空降温处理0.5小时后,表层15cm、中心部位箱温均下降至30℃左右,符合安全箱温要求。
[0103]
4、实施例1箱温检测结果
[0104]
实施例1箱温检测数据见表6和图3。
[0105]
表6实施例1箱温检测结果
[0106][0107]
1)经过1次真空降温后,箱温呈明显下降趋势,箱温降低至35℃左右;
[0108]
2)第二次真空降温,箱温略有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
[0109]
3)经过自然摊凉8个小时之后,箱温整体下降至32℃左右。
[0110]
二、烟叶情况
[0111]
1、烟叶外观情况
[0112]
1)与对比例4相比,实施例1、对比例1~3采用高温真空处理后,烟箱整体略有下塌,但整体保持箱型;处理时间越长,烟箱下塌越明显;烟叶颜色有明显的加深,处理时间越长、颜色越深;
[0113]
2)对比例3与实施例1相比,烟叶变化较深。
[0114]
2、烟叶水分检测结果
[0115]
每组分别抽取两份烟叶原料进行检测,结果如图7所示。
[0116]
表7烟叶水分检测记录表
[0117][0118][0119]
1)烟叶经过高温真空处理后,水分明显上升(水分≥14%);
[0120]
2)高温真空处理时间越长,烟叶水分越高(由于处理15min处理时间是分两段完成,两次之间有一次真空处理过程,且第二次回潮完成后,高温蒸汽已经停止,但是处理烟叶仍然在负压高温环境留存4min左右,因此推测部分水分在停止高温蒸汽阶段被负压抽走,因此水分较低);
[0121]
3)不经过真空降温除湿过程的烟叶(对比例1),箱温恢复后烟叶水分偏高(>13%);
[0122]
4)经过真空降温除湿的烟叶(对比例2~3和实施例1),箱温恢复后,烟叶水分恢复正常(11%~13%);
[0123]
5)在自然摊凉过程中,由于烟叶处于高温状态,烟叶水分不断蒸发,含水率不断降
低,因此呈现实施例1较对比例3烟叶水分高的现象;
[0124]
6)对比例2较对比例3烟叶水分低(在真空除湿前,对比例2比对比例3烟叶水分高,但对比2例真空除湿时间长),说明真空除湿时间越长,除湿效果越好。
[0125]
3、烟叶质量变化
[0126]
1)经过真空+高温处理15min(对比例1)+自然摊凉10小时后烟叶内部出现严重烟叶碳化现象,烟叶整体出现严重异味,且烟叶自身嗅香完全消失(图1)。
[0127]
2)经过真空回潮处理3min45s(对比例2)+自然摊凉10小时+真空降温除湿,烟箱深度10-25cm处,出现原料碳化,烟叶整体有明显腐败异味,且烟叶自身嗅香基本消失(图4)。
[0128]
3)经过真空回潮处理1min(对比例3)+自然摊凉4小时+真空降温除湿,烟叶内部具有零星碳化现象,烟叶整体具有轻微炭烧味(图5)。
[0129]
4)经过真空回潮处理1min(实施例1)+立即真空降温除湿,烟叶无明显炭化现场,烟叶颜色与对照烟区别不明显,烟叶自身嗅香显著(图6)。
[0130]
4、烟叶质量评析结果
[0131]
(1)理化指标
[0132]
表8烟叶理化指标检测结果
[0133] 总糖还原糖总烟碱总氮钾氯对比例115.6214.593.162.192.40.95对比例27.557.812.932.142.571.34实施例115.7715.263.182.252.421.02对比例415.0614.443.142.332.151.1
[0134]
1)由于对比例2取样部位选择烟箱15cm处烟叶,此部位烟叶炭化严重,理化指标变化异常严重;
[0135]
2)对比例1与实施例1烟叶理化指标变化不显著;
[0136]
3)对比例1虽然在高温真空内高温时间较长,但由于真空回潮机内每次加蒸汽时间总计1min,即对比例1在真空回潮机内加温2min,剩余13min实际处于真空状态,对烟叶降温降湿有一定作用(因此在水分对比中,对比例1比对比例2水分低),对比例2在真空回潮机内加温1min,真空处理2min45s,因此对对比例1烟叶理化指标有一定保护作用,使得对比例1理化指标变化亦不显著。
[0137]
(2)评吸结果
[0138]
对比例1~2、对比例4和实施例1经处理完成后及对照烟叶进行品质评吸,结果如图7。
[0139]
1)对比例1与对比例2由于高温处理时间长、未进行真空快速降温除湿,两组试验评吸结果中各项指标均明现低于对比例4,烟叶品质劣变严重;
[0140]
2)实施例1烟叶评吸结果与对比例4大致相当,可能经过短时高温处理提高了烟叶醇化进程,加快了部分化学反应,致使实施例1香气质、杂气、刺激性及余味稍高于对照;而高温处理及水分蒸发过程中带走了一部分香气物质,导致实施例1香气量下降。
[0141]
5、杀虫效果
[0142]
在对比例1~3中放置有虫样,虫样检查结果如图8~10。
[0143]
1)试验组对比例1-3虫样中虫样全部死亡,达到杀灭效果;
[0144]
2)食物源较潮湿,食物源(面粉)呈现凝胶形态,且随处理时间越短,凝胶态越少。
[0145]
3)对比例1~3和实施例1中的所有虫样经气候箱培养50天未发现活虫,对比例4中的虫样经气候箱培养50天发现活的烟虫。
[0146]
6、分析
[0147]
真空+高温杀虫技术参数分析
[0148]
1)在对比例1-3中虫样均完全死亡,因此真空+高温杀虫技术参数控制在:真空度≤-99.5kpa、温度设置70℃(蒸汽温度120℃)、处理时长≥1min即可达到杀虫效果;
[0149]
2)由于真空+高温处理时间越长,对烟叶负面影响越大,应尽量控制真空+高温处理时间,因此真空+高温处理时间以1min为宜。
[0150]
真空+高温杀虫后降温除湿措施分析
[0151]
1)对比例1采用自然摊凉时,烟叶箱内温度会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极易造成烟叶炭化,因此自然摊凉法不可行;
[0152]
2)对比例3采用真空+高温杀虫后,自然放置一段时间(4小时)再进行真空降温除湿处理,烟叶仍然出现明显颜色变深、微弱异味等现象,仍然有一定负面影响;
[0153]
3)实施例1采用真空+高温后立即进行真空降温除湿,烟叶无显著负面变化,因此,杀虫后,应立即采用真空降温除湿,快速恢复烟叶水分、温度;
[0154]
4)真空降温除湿过程应控制在30min~60min为宜,避免造成烟叶水分过量散失。
[0155]
综上所述,真空+高温杀虫应采取真空度≤-99.5kpa、温度设置70℃(蒸汽温度120℃)、处理时长1min,静置5min,然后采用真空降温除湿30-60min。通过本方法,能够达到片烟快速杀虫目的,总计处理时长控制在2h以内可完成全部杀虫目的;同时,通过采用真空降温除湿的方法,确保了经过高温高湿处理后的片烟质量快速恢复至原始水平。
[0156]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
1.一种烟叶原料真空高温快速杀虫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进行:1)提供烟叶原料,并对其进行密封,进行第一次负压处理;2)对步骤1)负压处理后的烟叶原料进行>70℃的高温处理;3)对步骤2)高温处理后的烟叶原料进行第二次负压处理,使其恢复至室温,完成杀虫。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烟叶原料为片烟。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烟经过脱箱脱袋。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第一次负压处理的真空度≤500pa。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高温处理的时间为1~2min。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高温处理是在蒸汽条件下进行,蒸汽温度≥120℃。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还包括后处理步骤:高温处理后静置5~30min。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第二次负压处理的真空度≤500pa,第二次负压处理的时间为30min~60min;和/或,所述第二次负压处理可以重复两次。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在制备烟叶原料的用途。10.一种杀虫后的烟叶原料,采用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对烟叶原料杀虫后得到。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烟草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烟叶原料真空高温快速杀虫方法。所述方法采用以下步骤进行:1)提供烟叶原料,并对其进行密封,进行第一次负压处理;2)对步骤1)负压处理后的烟叶原料进行>70℃的高温处理;3)对步骤2)高温处理后的烟叶原料进行第二次负压处理,使其恢复至室温,完成杀虫。通过本方法,能够达到片烟快速杀虫目的,总计处理时长控制在2h以内可完成全部杀虫目的;同时,通过采用真空降温除湿的方法,确保了经过高温高湿处理后的片烟质量快速恢复至原始水平。烟质量快速恢复至原始水平。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 徐俊 马盛力 黄慧 徐慧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3
技术公布日:2023/9/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