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家蚕喂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未命名 09-12 阅读:109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家蚕饲料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家蚕喂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蚕的人工饲育是根据桑蚕的食性特点和营养需求,用人工配制的饲料养蚕的技术。其优点是生产不受季节限制、饲料品质均一、喂食和除沙次数减少,可为实现养蚕工厂化和节约桑园面积创造条件。饲料相对于传统桑叶喂养,更能满足家蚕生长过程中的营养需要;饲料物理性状可人工调整,针对于不同龄的家蚕具有更好的适口性;另外人工饲料可根据实际需求添加无毒害防腐剂及其他抗菌药剂,不易腐败变质。为了提高家蚕的产丝量、丝质、抗病性、生长发育速度等特性,在家蚕人工饲料育时会选用添加了微生物菌剂的人工饲料进行阶段喂养,微生物菌剂一般分为粉剂与液体试剂,为达到方便饲料储存、保证微生物菌剂活性等目的,将制成的人工饲料进行二次处理后再进行家蚕饲喂是优选。
3.现有技术中对家蚕人工饲料育过程使用的喂养方式一般为人工泼洒饲料喂养,人工泼洒饲料存在导致饲料不均、喂养速度慢等劣势。偶尔使用专用饲喂装置时,所用装置一般为大型、固定式设备,在饲喂过程中需将饲养盒频繁从饲养架上取出,喂养完毕后再重新放回;优点虽然有喂养速度快、饲料泼洒均匀等,但频繁移动饲养盒会造成磕碰风险、统计有误风险等,对家蚕的生长造成影响。有些移动式饲养装置未考虑到在饲喂过程中添加液态微生物菌剂这一环节,仅从单一饲喂去进行设计,而提前混合的人工饲料容易在储存过程中导致微生物活性减弱失去促进作用。
4.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用于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家蚕喂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现有技术公开的装置在饲喂过程中需要移动饲养盘,在移动过程中可能会导致饲养盘倾倒、大型喂养设备占地面积大的缺陷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家蚕喂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饲喂装置、饲养架两部分;所述饲喂装置包括主箱体、固定套组、下料套组、喷淋套组、供能套组;所述主箱体为具有外壁的空心箱体,左、右侧各开有两个孔洞;所述主箱体右侧设置有控制面板、观察窗;所述控制面板通过内部电路与各被控制组件相连;所述主箱体上端与固定套组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组分为旋转部、限位夹两部分;所述旋转部固定连接在主箱体上端,上端与弯曲的限位夹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夹中间有开口及弯钩,可卡套于饲养架上;所述下料套组包括饲料箱、吸料管、上料泵、下料器、扫料器;所述饲料箱外壁与主箱体内壁紧密连接,左侧有一透过主箱体及饲料箱箱壁的可开关开口,用于外部添加人工饲料;所述吸料管于饲料箱的部分紧贴饲料箱内壁,尾端紧贴底部;所述吸
料管尾部为扁平状吸口,吸口宽度与饲料箱尺寸吻合;所述吸料管中间段通过主箱体右侧孔洞伸出;所述吸料管中间段上侧与上料泵相连;所述吸料管右段与下料器相连;所述扫料器上端粘接于下料器顶端外部一圈,将下料器覆盖;所述吸料管位于主箱体外部的部分选用可伸缩管道;所述喷淋套组包括溶液箱、吸液管、喷淋组件;所述溶液箱外壁与主箱体内壁紧密连接,左侧有一透过主箱体及饲料箱箱壁的可开关开口,用于外部添加微生物菌剂;所述吸液管左端为弯头,置于溶液箱底部;所述吸液管中段与水泵相连;所述吸液管右部通过主箱体右侧孔洞伸出;所述吸液管右段与喷淋组件相连;所述供能套组包括蓄电池、充电口;
7.所述饲养架包括饲养盘、固定架、传动套组;所述固定架四角有柱形支脚,每层有一矩形置物层;所述传动套组包括旋转架、旋转电机;所述旋转架下端与旋转电机连接,在旋转电机的带动下可匀速旋转;所述旋转架由一根实心圆柱及n个与实心圆柱一体成型的旋转件组成,n≥2;所述旋转件侧面为竖纹,纹路使旋转件转动时带动履带移动;所述履带宽度是旋转件高度的一倍以上;
8.进一步地,所述上料泵为市售商品,内部包含过滤层以防饲料粉尘影响泵的工作效率;所述下料器为喇叭状结构,下方有多个出料孔;所述下料器安装有电磁阀,通过控制面板控制出料与否;所述扫料器由多根柔性无毒害胶条组成,长度大于下料器垂直高度;
9.进一步地,所述喷淋组件包括转换阀、喷淋头、防溅盖;所述转换阀位于吸液管右段末端、防溅盖上方;所述喷淋头上方与吸液管右段末端相接;所述防溅盖位于喷淋头上方;所述转换阀为电磁阀,通过控制面板切换喷淋模式;所述喷淋头四周及下方设置多个出液孔;所述防溅盖为圆盘结构,尺寸小于下方饲养盘尺寸;
10.进一步地,所述吸料管、吸液管置于主箱体外的部分,使用时位于可伸缩硬质管套中;
11.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连接为焊接;
12.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固定架每层最少可放置一个饲养盘;
13.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最少为两层;
14.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使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用于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家蚕喂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人工饲料育家蚕过程中的使用方法,
15.包括以下步骤:
16.步骤1、检查饲喂装置电量、饲养架安装情况;配置并填充微生物菌剂溶液、人工饲料;
17.步骤2、将饲喂装置夹于履带上,拉出吸料管、吸液管,调整硬质管套长度;
18.步骤3、调整饲喂装置出料参数后启动,启动旋转电机使履带匀速逆时针旋转,固态饲料均匀撒好后液态微生物菌剂紧跟喷洒;
19.步骤4、一横排全部饲喂完毕后可更换至其他层或其他饲喂架上;
20.步骤5、全部饲喂完毕后将硬质管套收回,吸料管、吸液管收回,饲喂装置向后旋转,悬挂放置于饲养架上,等待下次饲喂;
21.采用以上方案,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家蚕喂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22.(1)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家蚕喂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选用分离
式喂养方式,先均匀饲喂固体人工饲料,后进行液态微生物菌剂喷洒,保证微生物活性,减少因提前混合导致的微生物失活情况出现。
23.(2)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家蚕喂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代替传统人工饲喂及大型固定设备饲喂方式,转变为移动式装置,减少家蚕养殖盒频繁移动导致的磕碰、统计出错风险,使家蚕健康生长。
24.综上所述,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家蚕喂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选用分离式喂养方式,先均匀饲喂固体人工饲料,后进行液态微生物菌剂喷洒,保证微生物活性,减少因提前混合导致的微生物失活情况出现;代替传统人工饲喂及大型固定设备饲喂方式,转变为移动式装置,减少家蚕养殖盒频繁移动导致的磕碰、统计出错风险,使家蚕健康生长。
25.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技术方案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发明的饲养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发明的饲养架安装了履带9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发明的动力套组与履带9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29.图4为本发明的饲喂装置右视图;
30.图5为本发明的饲喂装置右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本发明的喷淋组件结构示意图;
32.图7为本发明的下料器403结构示意图。
33.图中,1、控制面板;2、观察窗;3、限位夹;301、旋转部;4、饲料箱;401、吸料管;402、上料泵;403、下料器;404、扫料器;5、溶液箱;501、吸液管;502、转换阀;503、喷淋头;504、防溅盖;6、饲养盘;7、固定架;8、旋转架;801、旋转电机;9、履带;10、供能套组。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介绍本发明的多个优选实施例,使其技术内容更加清楚和便于理解。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来得以体现,这些实施例为示例性描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
35.如若有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如相关说明书或者手册进行实施。
36.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家蚕喂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结构如图1~7所示,包括饲喂装置、饲养架两部分;所述饲喂装置包括主箱体、固定套组、下料套组、喷淋套组、供能套组10;所述主箱体为具有外壁的空心箱体,左、右侧各开有两个孔洞;所述主箱体右侧设置有控制面板1、观察窗2;所述控制面板1通过内部电路与各被控制组件相连;所述主箱体上端与固定套组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组分为旋转部301、限位夹3两部分;所述旋转部301固定连接在主箱体上端,上端与弯曲的限位夹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夹中间有开口及弯钩,可卡套于饲养架上;所述下料套组包括饲料箱4、吸料管401、上料泵402、下料器403、扫料器404;所述饲料箱4外壁与主箱体内壁紧密连接,左侧有一透过主箱体及饲料箱4
箱壁的可开关开口,用于外部添加人工饲料;所述吸料管401于饲料箱4的部分紧贴饲料箱4内壁,尾端紧贴底部;所述吸料管401尾部为扁平状吸口,吸口宽度与饲料箱4尺寸吻合;所述吸料管401中间段通过主箱体右侧孔洞伸出;所述吸料管401中间段上侧与上料泵402相连;所述吸料管401右段与下料器403相连;所述扫料器404上端粘接于下料器403顶端外部一圈,将下料器403覆盖;所述吸料管401位于主箱体外部的部分选用可伸缩管道;所述喷淋套组包括溶液箱5、吸液管501、喷淋组件;所述溶液箱5外壁与主箱体内壁紧密连接,左侧有一透过主箱体及饲料箱4箱壁的可开关开口,用于外部添加微生物菌剂;所述吸液管501左端为弯头,置于溶液箱5底部;所述吸液管501中段与水泵相连;所述吸液管501右部通过主箱体右侧孔洞伸出;所述吸液管501右段与喷淋组件相连;所述供能套组10包括蓄电池、充电口;
37.所述饲养架包括饲养盘6、固定架7、传动套组;所述固定架7四角有柱形支脚,每层有一矩形置物层;所述传动套组包括旋转架8、旋转电机801;所述旋转架8下端与旋转电机801连接,在旋转电机801的带动下可匀速旋转;所述旋转架8由一根实心圆柱及n个与实心圆柱一体成型的旋转件组成,n≥2;所述旋转件侧面为竖纹,纹路使旋转件转动时带动履带9移动;所述履带9宽度是旋转件高度的一倍以上;
38.所述上料泵402为市售商品,内部包含过滤层以防饲料粉尘影响泵的工作效率;所述下料器403为喇叭状结构,下方有多个出料孔;所述下料器403安装有电磁阀,通过控制面板1控制出料与否;所述扫料器404由多根柔性无毒害胶条组成,长度大于下料器403垂直高度;
39.所述喷淋组件包括转换阀502、喷淋头503、防溅盖504;所述转换阀502位于吸液管501右段末端、防溅盖504上方;所述喷淋头503上方与吸液管501右段末端相接;所述防溅盖504位于喷淋头503上方;所述转换阀502为电磁阀,通过控制面板1切换喷淋模式;所述喷淋头503四周及下方设置多个出液孔;所述防溅盖504为圆盘结构,尺寸小于下方饲养盘6尺寸;
40.所述吸料管401、吸液管501置于主箱体外的部分,使用时位于可伸缩硬质管套中;
41.所述固定连接为焊接;
42.每个所述固定架7每层最少可放置一个饲养盘6;
43.所述固定架7最少为两层;
44.本发明的用于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家蚕喂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的使用:
45.实施例1、使用用于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家蚕喂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对家蚕进行喂养
46.步骤1、检查饲喂装置电量、饲养架安装情况;配置并填充微生物菌剂溶液、人工饲料;本次喂养选用的微生物菌剂为光合营养菌,在原液基础上稀释25倍;人工饲料中桑叶粉含量35%、豆粕粉含量20%、玉米粉20%其他糖类、维生素、无机盐、纤维素等促食、促生物质25%;
47.步骤2、将饲喂装置夹于履带9上,拉出吸料管401、吸液管501,调整硬质管套长度为70cm;
48.步骤3、通过操作控制面板1调整转换阀502喷洒状态、电磁阀开合程度从而调整饲喂装置出料速度、出液速度,参数调整完毕后启动装置,然后启动旋转电机801使履带9匀速
逆时针旋转,固态饲料均匀撒好后液态微生物菌剂紧跟喷洒;防溅盖504减少溶液洒出饲养盒的风险;
49.步骤4、一横排全部饲喂完毕后可更换至其他层或其他饲喂架上;通过观察窗2及时查看喂养装置中各饲料、溶液剩余情况;
50.步骤5、饲喂完毕后将硬质管套收回,吸料管401、吸液管501收回,饲喂装置向后旋转,悬挂放置于饲养架上,等待下次饲喂;
51.对比例2、现有人工泼洒饲料饲喂家蚕
52.步骤1,配置微生物菌剂溶液,将微生物菌剂溶液与人工固体饲料提前混合并分批盛放于桶中;
53.步骤2,将饲料桶中饲料泼洒于饲养盒中并人工铺匀;
54.步骤3,重复步骤2,完成所有饲养盒的喂养工作;
55.对比例3、现有大型固定设备饲喂家蚕
56.步骤1,配置微生物菌剂溶液,将微生物菌剂溶液与人工固体饲料提前混合,将混合饲料放置于装置饲养箱内;
57.步骤2,设置饲料出料参数,将饲养盒轮番放置于设备出料口下方;启动设备进行喂养,履带传送使喂养过的饲养盒送出;
58.步骤3,操作人员回收饲养盒并重新放置于饲养架上,后续喂养重复步骤2;
59.将实施例1与对比例2~3进行对比分析可知,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家蚕喂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选用分离式喂养方式,先均匀饲喂固体人工饲料,后进行液态微生物菌剂喷洒,保证微生物活性,减少因提前混合导致的微生物失活情况出现;代替传统人工饲喂及大型固定设备饲喂方式,转变为移动式装置,减少家蚕养殖盒频繁移动导致的磕碰、统计出错风险,使家蚕健康生长。
60.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家蚕喂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饲喂装置、饲养架两部分;所述饲喂装置包括主箱体、固定套组、下料套组、喷淋套组、供能套组10;所述主箱体为具有外壁的空心箱体,左、右侧各开有两个孔洞;所述主箱体右侧设置有控制面板1、观察窗2;所述控制面板1通过内部电路与各被控制组件相连;所述主箱体上端与固定套组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组分为旋转部301、限位夹3两部分;所述旋转部301固定连接在主箱体上端,上端与弯曲的限位夹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夹中间有开口及弯钩,可卡套于饲养架上;所述下料套组包括饲料箱4、吸料管401、上料泵402、下料器403、扫料器404;所述饲料箱4外壁与主箱体内壁紧密连接,左侧有一透过主箱体及饲料箱4箱壁的可开关开口,用于外部添加人工饲料;所述吸料管401于饲料箱4的部分紧贴饲料箱4内壁,尾端紧贴底部;所述吸料管401尾部为扁平状吸口,吸口宽度与饲料箱4尺寸吻合;所述吸料管401中间段通过主箱体右侧孔洞伸出;所述吸料管401中间段上侧与上料泵402相连;所述吸料管401右段与下料器403相连;所述扫料器404上端粘接于下料器403顶端外部一圈,将下料器403覆盖;所述吸料管401位于主箱体外部的部分选用可伸缩管道;所述喷淋套组包括溶液箱5、吸液管501、喷淋组件;所述溶液箱5外壁与主箱体内壁紧密连接,左侧有一透过主箱体及饲料箱4箱壁的可开关开口,用于外部添加微生物菌剂;所述吸液管501左端为弯头,置于溶液箱5底部;所述吸液管501中段与水泵相连;所述吸液管501右部通过主箱体右侧孔洞伸出;所述吸液管501右段与喷淋组件相连;所述供能套组10包括蓄电池、充电口;所述饲养架包括饲养盘6、固定架7、传动套组;所述固定架7四角有柱形支脚,每层有一矩形置物层;所述传动套组包括旋转架8、旋转电机801;所述旋转架8下端与旋转电机801连接,在旋转电机801的带动下可匀速旋转;所述旋转架8由一根实心圆柱及n个与实心圆柱一体成型的旋转件组成,n≥2;所述旋转件侧面为竖纹,纹路使旋转件转动时带动履带9移动;所述履带9宽度是旋转件高度的一倍以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家蚕喂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泵402为市售商品,内部包含过滤层以防饲料粉尘影响泵的工作效率;所述下料器403为喇叭状结构,下方有多个出料孔;所述下料器403安装有电磁阀,通过控制面板1控制出料与否;所述扫料器404由多根柔性无毒害胶条组成,长度大于下料器403垂直高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家蚕喂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组件包括转换阀502、喷淋头503、防溅盖504;所述转换阀502位于吸液管501右段末端、防溅盖504上方;所述喷淋头503上方与吸液管501右段末端相接;所述防溅盖504位于喷淋头503上方;所述转换阀502为电磁阀,通过控制面板1切换喷淋模式;所述喷淋头503四周及下方设置多个出液孔;所述防溅盖504为圆盘结构,尺寸小于下方饲养盘6尺寸。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家蚕喂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料管401、吸液管501置于主箱体外的部分,使用时位于可伸缩硬质管套中。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家蚕喂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为焊接;
每个所述固定架7每层最少可放置一个饲养盘6;所述固定架7最少为两层。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家蚕喂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装置的使用步骤具体包括:步骤1、检查饲喂装置电量、饲养架安装情况;配置并填充微生物菌剂溶液、人工饲料;步骤2、将饲喂装置夹于履带9上,拉出吸料管401、吸液管501,调整硬质管套长度;步骤3、通过操作控制面板1调整饲喂装置出料速度、出液速度,参数调整完毕后启动装置,启动旋转电机801使履带9匀速逆时针旋转,固态饲料均匀撒好后液态微生物菌剂紧跟喷洒;步骤4、一横排全部饲喂完毕后可更换至其他层或其他饲喂架上;通过观察窗2及时查看喂养装置中各饲料、溶液剩余情况;步骤5、饲喂完毕后将硬质管套收回,吸料管401、吸液管501收回,饲喂装置向后旋转,悬挂放置于饲养架上,等待下次饲喂。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家蚕喂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饲喂装置、饲养架两部分;饲喂装置包括主箱体、固定套组、下料套组、喷淋套组、供能套组;饲养架包括饲养盘、固定架、传动套组;本装置选用分离式喂养方式,先均匀饲喂固体人工饲料,后进行液态微生物菌剂喷洒,保证微生物活性,减少因提前混合导致的微生物失活情况出现;代替传统人工饲喂及大型固定设备饲喂方式,转变为移动式装置,减少家蚕养殖盒频繁移动导致的磕碰、统计出错风险,使家蚕健康生长。使家蚕健康生长。使家蚕健康生长。


技术研发人员:任春久 张升祥 高绘菊 闫银发 宋占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7.03
技术公布日:2023/9/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