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法磷酸净化系统有机溶剂回收工艺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13
阅读:82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湿法磷酸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湿法磷酸净化系统有机溶剂回收工艺。
背景技术:
2.目前,用湿法磷酸加工提纯得到的湿法净化磷酸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磷酸盐、氧化抛光、耐火材料、活性炭、榨糖、医药中间体等行业,市场前景广阔。但利用有机溶剂萃取技术生产过程中,净化系统烟气成分组成复杂,除有机气体外,还存在硫化氢、碳氧化物等,处理难度大。
3.来自湿法磷酸净化系统中的混合烟气汇集进入联箱,经石墨冷凝器预冷却冷凝回收部分有机物和水气,之后进入旋风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防止液体夹带;但是混合烟气中仍然残留有较多的水分以及有机溶剂甲基异丁基酮。
4.依据目前相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相关要求,对湿法净化磷酸烟气中vocs及硫化氢等排放浓度由严格要求。在现有湿法净化磷酸溶剂萃取工艺生产过程中,没有对混合烟气中有机气体深度治理的技术,大部分企业仅通过烟气冷却的技术,尾气中有机物浓度不能达到排放指标范围。同时有机溶剂为易燃易爆物,危险系数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目前没有高效回收有机溶剂且风险系数较低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5.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湿法磷酸净化系统有机溶剂回收工艺,该工艺可以,
6.降低混合烟气中有机气体甲基异丁基酮,提高废气处理效果。
7.一种湿法磷酸净化系统有机溶剂回收工艺,
8.包括如下步骤:
9.s1.将混合烟气从分子筛吸附罐底部进入,经过吸附处理后从分子筛吸附罐顶部排出进入深冷主风机;
10.s2.混合烟气经过深冷主风机形成负压进入四口换热器一次降温,一次降温后混合烟气进入深冷换热器,通过向深冷换热器中通入载冷剂对混合气体进行二次降温;
11.所述载冷剂冰点低于-60℃,无闪点,沸点大于110℃;
12.所述混合烟气和载冷剂的流量比为(500-700):1;
13.s3.二次降温后的混合烟气通过引风机依次进入一级吸附树脂罐以及二级吸附树脂罐,经过二级吸附处理后排出;
14.有机溶剂甲基异丁基酮属于易挥发性危化品,根据饱和蒸汽压原理可知,将含有有机溶剂的空气冷冻可以使空气中的有机溶剂以液态的形式从空气中分离出来;
15.通过设置载冷剂对一次降温后的混合烟气进行二次降温,使混合烟气冷却至-40℃以下,根据溶剂温度对应饱和蒸汽压原理,将含有甲基异丁基酮烟气冷凝是可以将烟气
中的甲基异丁基酮以液态分离回收的,含有甲基异丁基酮烟气冷凝到-40℃时,甲基异丁基酮饱和蒸气压在0.016pa,约0.73mg/m3;经分子筛吸附罐干燥脱水、一次降温、二次降温后,冷凝至-40℃,可得到低含水率的有机溶剂。
16.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载冷剂经过二次降温后,进入载冷剂罐中存储,通过输送泵将载冷剂输入深冷机降温处理后继续进入深冷换热器中对混合烟气进行二次降温;
17.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载冷剂为改性有机酸盐溶液,优选的,所述载冷剂为lm-8型冰河冷媒;
18.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分子筛吸附罐中填充钠型硅铝酸盐,所述钠型硅铝酸盐的平均孔径为0.8-1.0nm。
19.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分子筛吸附罐中,混合烟气流量为0.5-1.5m3/s。
20.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分子筛吸附罐中,通入混合烟气流量与钠型硅铝酸盐的填充量比值为1-2nm3/h:1kg。
21.来自湿法磷酸净化系统的混合烟气经旋风分离器气液分离后仍可能含有水汽成分,为避免后序深冷工艺结霜堵塞和避免含水遇h2s、氟元素形成氢硫酸、氢氟酸等造成对设备的腐蚀,需要对水汽进行干燥除湿处理,以保证深冷机组的连续稳定运行。通过分子筛吸附罐中特定孔径的钠型硅铝酸盐脱水干燥处理,可以使干燥后的混合烟气露点在-40℃—-60℃,满足后续深冷回收工艺要求。
22.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一级吸附树脂罐以及二级吸附树脂罐中分别填充吸附树脂,所述吸附树脂比表面积>1100m2/g,平均孔径200-300a,粒度0.6-1.25mm>95%。
23.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吸附树脂为苯乙烯—二乙烯苯基架吸附树脂,优选的,所述吸附树脂为lxq-10吸附树脂;
24.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一级吸附树脂罐以及二级吸附树脂罐中,混合烟气流量为0.5-1.0m3/s;
25.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一级吸附树脂罐以及二级吸附树脂罐中,通入混合烟气流量与吸附树脂的填充量比值均为1-3nm3/h:1kg;
26.混合烟气经过二次降温后依次进入一级吸附树脂罐以及二级吸附树脂罐中,树脂型号为lxq-10树脂,该吸附树脂通过对苯乙烯—二乙烯苯基架的调整,使该吸附吸附树脂具备了专门针对有机气体的孔径和比表面积,对有机分子具备较强的吸附和分子作用力;即吸附树脂针对非极性或弱极性挥发性有机分子,采用高比表面积(>1100m2/g)、均匀孔道大孔结构(平均孔径200-300a)聚合物吸附树脂,利用吸附树脂内部骨架分子与挥发性有机分子间的非极性吸附与分子间作用力,对混合烟气中的甲基异丁基酮成分进行高选择性吸附,达到精度吸附,达标排放的目的;
27.吸附饱和的树脂填料,采用蒸汽吹扫再生的方式,利用温度约160℃高温蒸汽,破坏分子间吸附,使吸附质分子自由运动并伴随水蒸汽一起逸出吸附树脂,经温度约-5℃冷冻水冷凝降温处理,蒸汽液化后进入废水溶剂回收系统,实现挥发物的高效回收。
28.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一级吸附树脂罐包括第一一级吸附树脂罐以及
第二一级吸附树脂罐,所述二级吸附树脂罐包括第一二级吸附树脂罐以及第二二级吸附树脂罐;
29.所述引风机分别与第一一级吸附树脂罐入口以及第二一级吸附树脂罐入口相接,所述第一一级吸附树脂罐出口以及第二一级吸附树脂罐出口分别与烟气输送管相接,所述第一二级吸附树脂罐入口以及第二二级吸附树脂罐入口分别与烟气输送管相接,所述第一二级吸附树脂罐出口以及第二二级吸附树脂罐出口分别与尾气排放管相接;
30.通过设置第一一级吸附树脂罐以及第二一级吸附树脂罐、第一二级吸附树脂罐以及第二二级吸附树脂罐;正常状态下,一个进行吸附同时另一个进行脱附,从而实现烟气的连续处理。
31.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分子筛吸附罐包括第一分子筛吸附罐以及第二分子筛吸附罐,所述第一分子筛吸附罐以及第二分子筛吸附罐分别与深冷主风机相接;
32.通过设计第一分子筛吸附罐以及第二分子筛吸附罐,一个分子筛吸附罐进行脱水干燥时,另一个则进行再生和冷却,两罐交替切换工作。
3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3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湿法磷酸净化系统有机溶剂回收工艺,
35.采用一次降温和二次降温的双重冷凝技术回收烟气中大部分的有机溶剂甲基异丁基酮,再利用一级吸附树脂罐以及二级吸附树脂罐中的吸附树脂回收小部分有机溶剂甲基异丁基酮,回收的有机溶剂回用作湿法磷酸萃取剂,最终实现达标排放的同时达到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安全环保隐患的目的,可以解决混合烟气中vocs含量偏高的问题,降低了生产系统风险性,保障生产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36.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湿法磷酸净化系统有机溶剂回收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37.附图标记:
38.1、第一分子筛吸附罐;2、第二分子筛吸附罐;3、深冷主风机;4、四口换热器;5、深冷换热器;6、载冷剂罐;7、输送泵;8、深冷机;9、引风机;10、第一一级吸附树脂罐;11、第二一级吸附树脂罐;12、第一二级吸附树脂罐;13、第二二级吸附树脂罐;14、烟气输送管;15、尾气排放管;100、混合烟气。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发明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4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
有可能组合。
41.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
42.本发明所采用的试剂、方法和设备,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技术领域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
43.以下实施例及对比例中采用的原料和设备如下:
44.钠型硅铝酸盐:平均孔径0.9nm,上海恒业微晶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5.载冷剂:lm-8型冰河冷媒,冰点低于-60℃,无闪点,沸点大于110℃,朝阳光达化工有限公司;
46.吸附树脂:lxq-10树脂:比表面积>1100m2/g,平均孔径200a,粒度0.6-1.25mm>95%,西安蓝晓科技新材料;
47.四口换热器:气气板式换热器,换热组件316l,杭州捷瑞空气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48.深冷机:超低温冷水机组,制冷量115kw,麦克维尔空调制冷有限公司;
49.深冷换热器:全焊接板式换热器,换热组件316l,杭州捷瑞空气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50.实施例1
51.s1.将混合烟气从分子筛吸附罐底部进入,经过吸附处理后从分子筛吸附罐顶部排出进入深冷主风机;分子筛吸附罐中,混合烟气流量为1.0m3/s;分子筛吸附罐中填充钠型硅铝酸盐,钠型硅铝酸盐的平均孔径为0.9nm;
52.分子筛吸附罐中,通入混合烟气流量与钠型硅铝酸盐的填充量比值为1.5nm3/h:1kg;
53.s2.混合烟气经过深冷主风机形成负压进入四口换热器一次降温,一次降温后混合烟气进入深冷换热器,通过向深冷换热器中通入载冷剂对混合气体进行二次降温;载冷剂为lm-8型冰河冷媒;混合烟气和载冷剂的流量比为600:1;
54.载冷剂经过二次降温后,进入载冷剂罐中存储,通过输送泵将载冷剂输入深冷机降温处理后继续进入深冷换热器中对混合烟气进行二次降温;
55.s3.二次降温后的混合烟气通过引风机依次进入一级吸附树脂罐以及二级吸附树脂罐,经过二级吸附处理后排出尾气;
56.一级吸附树脂罐以及二级吸附树脂罐中分别填充吸附树脂,吸附树脂为lxq-10吸附树脂,吸附树脂比表面积>1100m2/g,平均孔径200a,粒度0.6-1.25mm>95%;
57.一级吸附树脂罐以及二级吸附树脂罐中,混合烟气流量为0.8m3/s;
58.一级吸附树脂罐以及二级吸附树脂罐中,通入混合烟气流量与吸附树脂的填充量比值均为2nm3/h:1kg。
59.实施例2
60.s1.将混合烟气从分子筛吸附罐底部进入,经过吸附处理后从分子筛吸附罐顶部排出进入深冷主风机;分子筛吸附罐中,混合烟气流量为0.5m3/s;分子筛吸附罐中填充钠型硅铝酸盐,钠型硅铝酸盐的平均孔径为0.9nm;
61.分子筛吸附罐中,通入混合烟气流量与钠型硅铝酸盐的填充量比值为1nm3/h:1kg;
62.s2.混合烟气经过深冷主风机形成负压进入四口换热器一次降温,一次降温后混合烟气进入深冷换热器,通过向深冷换热器中通入载冷剂对混合气体进行二次降温;载冷剂为lm-8型冰河冷媒;混合烟气和载冷剂的流量比为500:1;
63.载冷剂经过二次降温后,进入载冷剂罐中存储,通过输送泵将载冷剂输入深冷机降温处理后继续进入深冷换热器中对混合烟气进行二次降温;
64.s3.二次降温后的混合烟气通过引风机依次进入一级吸附树脂罐以及二级吸附树脂罐,经过二级吸附处理后排出尾气;
65.一级吸附树脂罐以及二级吸附树脂罐中分别填充吸附树脂,吸附树脂为lxq-10吸附树脂,吸附树脂比表面积>1100m2/g,平均孔径200a,粒度0.6-1.25mm>95%;
66.一级吸附树脂罐以及二级吸附树脂罐中,混合烟气流量为0.5m3/s;
67.一级吸附树脂罐以及二级吸附树脂罐中,通入混合烟气流量与吸附树脂的填充量比值均为1nm3/h:1kg。
68.实施例3
69.s1.将混合烟气从分子筛吸附罐底部进入,经过吸附处理后从分子筛吸附罐顶部排出进入深冷主风机;分子筛吸附罐中,混合烟气流量为1.5m3/s;分子筛吸附罐中填充钠型硅铝酸盐,钠型硅铝酸盐的平均孔径为0.9nm;
70.分子筛吸附罐中,通入混合烟气流量与钠型硅铝酸盐的填充量比值为2nm3/h:1kg;
71.s2.混合烟气经过深冷主风机形成负压进入四口换热器一次降温,一次降温后混合烟气进入深冷换热器,通过向深冷换热器中通入载冷剂对混合气体进行二次降温;载冷剂为lm-8型冰河冷媒;混合烟气和载冷剂的流量比为700:1;
72.载冷剂经过二次降温后,进入载冷剂罐中存储,通过输送泵将载冷剂输入深冷机降温处理后继续进入深冷换热器中对混合烟气进行二次降温;
73.s3.二次降温后的混合烟气通过引风机依次进入一级吸附树脂罐以及二级吸附树脂罐,经过二级吸附处理后排出尾气;
74.一级吸附树脂罐以及二级吸附树脂罐中分别填充吸附树脂,吸附树脂为lxq-10吸附树脂,吸附树脂比表面积>1100m2/g,平均孔径200a,粒度0.6-1.25mm>95%;
75.一级吸附树脂罐以及二级吸附树脂罐中,混合烟气流量为1.0m3/s;
76.一级吸附树脂罐以及二级吸附树脂罐中,通入混合烟气流量与吸附树脂的填充量比值均为3nm3/h:1kg。
77.对比例1
78.s1.将混合烟气从分子筛吸附罐底部进入,经过吸附处理后从分子筛吸附罐顶部排出进入深冷主风机;分子筛吸附罐中,混合烟气流量为1.0m3/s;分子筛吸附罐中填充钠型硅铝酸盐,钠型硅铝酸盐的平均孔径为0.9nm;
79.分子筛吸附罐中,通入混合烟气流量与钠型硅铝酸盐的填充量比值为1.5nm3/h:1kg;
80.s2.混合烟气经过深冷主风机形成负压进入四口换热器一次降温;
81.s3.一次降温后的混合烟气通过引风机依次进入一级吸附树脂罐以及二级吸附树脂罐,经过二级吸附处理后排出尾气;
82.一级吸附树脂罐以及二级吸附树脂罐中分别填充吸附树脂,吸附树脂为lxq-10吸附树脂,吸附树脂比表面积>1100m2/g,平均孔径200a,粒度0.6-1.25mm>95%;
83.一级吸附树脂罐以及二级吸附树脂罐中,混合烟气流量为0.8m3/s;一级吸附树脂罐以及二级吸附树脂罐中,通入混合烟气流量与吸附树脂的填充量比值均为2nm3/h:1kg。
84.对比例2
85.s1.将混合烟气从分子筛吸附罐底部进入,经过吸附处理后从分子筛吸附罐顶部排出进入深冷主风机;分子筛吸附罐中,混合烟气流量为1.0m3/s;分子筛吸附罐中填充钠型硅铝酸盐,钠型硅铝酸盐的平均孔径为0.9nm;
86.分子筛吸附罐中,通入混合烟气流量与钠型硅铝酸盐的填充量比值为1.5nm3/h:1kg;
87.s2.混合烟气经过深冷主风机形成负压进入四口换热器一次降温,一次降温后混合烟气进入深冷换热器,通过向深冷换热器中通入载冷剂对混合气体进行二次降温;载冷剂为lm-8型冰河冷媒;混合烟气和载冷剂的流量比为600:1;
88.载冷剂经过二次降温后,进入载冷剂罐中存储,通过输送泵将载冷剂输入深冷机降温处理后继续进入深冷换热器中对混合烟气进行二次降温;
89.s3.二次降温后排出尾气;
90.对比例3
91.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与实施例1的区别点在于:
92.分子筛吸附罐中,混合烟气流速为0.3m3/s;分子筛吸附罐中,通入混合烟气流速与钠型硅铝酸盐的填充量比值为0.5nm3/h:1kg;
93.对比例4
94.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与实施例1的区别点在于:
95.分子筛吸附罐中,混合烟气流速为2.0m3/s;分子筛吸附罐中,通入混合烟气流速与钠型硅铝酸盐的填充量比值为3nm3/h:1kg;
96.对比例5
97.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与实施例1的区别点在于:
98.混合烟气和载冷剂的流量比为200:1;
99.对比例6
100.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与实施例1的区别点在于:
101.混合烟气和载冷剂的流量比为900:1;
102.对比例7
10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与实施例1的区别点在于:
104.一级吸附树脂罐以及二级吸附树脂罐中,混合烟气流速为0.2m3/s;
105.一级吸附树脂罐以及二级吸附树脂罐中,通入混合烟气流速与吸附树脂的填充量比值均为0.5nm3/h:1kg;
106.对比例8
107.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与实施例1的区别点在于:
108.一级吸附树脂罐以及二级吸附树脂罐中,混合烟气流速为1.5m3/s;
109.一级吸附树脂罐以及二级吸附树脂罐中,通入混合烟气流速与吸附树脂的填充量
比值均为4nm3/h:1kg;
110.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均通过下述的性能测试:
111.1.混合烟气露点测试:采用露点仪自动检测(检测仪型号为vai sala dmt143小型露点仪),检测经过分子筛吸附罐处理前后的混合烟气露点;2.vocs浓度测试:按照ks m 1982-2007检测经过上述湿法磷酸净化系统有机溶剂回收工艺处理前混合烟气中的有机气体甲基异丁基酮浓度以及排出的尾气中有机气体甲基异丁基酮浓度;
112.3.温度测试:用温度计检测经过上述湿法磷酸净化系统有机溶剂回收工艺处理前混合烟气的温度以及排出尾气的温度。
113.表2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数据
114.[0115][0116]
对比例3、5、7处理效果也较为不错,但处理效率较低,经济效益不高。
[0117]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以上已经描述了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技术特征:
1.一种湿法磷酸净化系统有机溶剂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混合烟气从分子筛吸附罐底部进入,经过吸附处理后从分子筛吸附罐顶部排出进入深冷主风机;s2.混合烟气经过深冷主风机进入四口换热器一次降温,一次降温后混合烟气进入深冷换热器,通过向深冷换热器中通入载冷剂对混合气体进行二次降温;所述载冷剂冰点低于-60℃,无闪点,沸点大于110℃;所述混合烟气和载冷剂的流量比为(500-700):1;s3.二次降温后的混合烟气通过引风机依次进入一级吸附树脂罐以及二级吸附树脂罐,经过二级吸附处理后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磷酸净化系统有机溶剂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冷剂经过二次降温后,进入载冷剂罐中存储,通过输送泵将载冷剂输入深冷机降温处理后继续进入深冷换热器中对混合烟气进行二次降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磷酸净化系统有机溶剂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筛吸附罐中填充钠型硅铝酸盐,所述钠型硅铝酸盐的平均孔径为0.8-1.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磷酸净化系统有机溶剂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筛吸附罐中,混合烟气流量为0.5-1.5m3/s。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法磷酸净化系统有机溶剂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筛吸附罐中,通入混合烟气流量与钠型硅铝酸盐的填充量比值为1-2nm3/h:1kg。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磷酸净化系统有机溶剂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吸附树脂罐以及二级吸附树脂罐中分别填充吸附树脂,所述吸附树脂比表面积>1100m2/g,平均孔径200-300a,粒度0.6-1.25mm>9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磷酸净化系统有机溶剂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吸附树脂罐以及二级吸附树脂罐中,混合烟气流量为0.5-1.0m3/s。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湿法磷酸净化系统有机溶剂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吸附树脂罐以及二级吸附树脂罐中,通入混合烟气流量与吸附树脂的填充量比值均为1-3nm3/h:1kg。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磷酸净化系统有机溶剂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吸附树脂罐包括第一一级吸附树脂罐以及第二一级吸附树脂罐,所述二级吸附树脂罐包括第一二级吸附树脂罐以及第二二级吸附树脂罐;所述引风机分别与第一一级吸附树脂罐入口以及第二一级吸附树脂罐入口相接,所述第一一级吸附树脂罐出口以及第二一级吸附树脂罐出口分别与烟气输送管相接,所述第一二级吸附树脂罐入口以及第二二级吸附树脂罐入口分别与烟气输送管相接,所述第一二级吸附树脂罐出口以及第二二级吸附树脂罐出口分别与尾气排放管相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磷酸净化系统有机溶剂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筛吸附罐包括第一分子筛吸附罐以及第二分子筛吸附罐,所述第一分子筛吸附罐以及第二分子筛吸附罐分别与深冷主风机相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法磷酸净化系统有机溶剂回收工艺,属于湿法磷酸制备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将混合烟气从分子筛吸附罐底部进入,经过吸附处理后从分子筛吸附罐顶部排出进入深冷主风机;S2.混合烟气经过深冷主风机进入四口换热器一次降温,一次降温后混合烟气进入深冷换热器,通过向深冷换热器中通入载冷剂对混合气体进行二次降温;所述载冷剂冰点低于-60℃,无闪点,沸点大于110℃;所述混合烟气和载冷剂的流量比约为600:1;S3.二次降温后的混合烟气通过引风机依次进入一级吸附树脂罐以及二级吸附树脂罐,经过二级吸附处理后排出。该工艺可以实现达标排放的同时达到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安全环保隐患的目的,可以解决混合烟气中VOCs含量偏高的问题。合烟气中VOCs含量偏高的问题。合烟气中VOCs含量偏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谢敏尧 曾祥昱 吴少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瓮福紫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2
技术公布日:2023/9/1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