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锆基钼酸盐氧化脱硫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未命名 09-13 阅读:92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油品氧化脱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锆基钼酸盐氧化脱硫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2.随着世界各国对燃油中的硫含量的限制日益严格,甚至有些地方明确通知硫含量不应超过10ppm。因此为了适应这一规则各种环保技术层出不穷。但是运输和电力行业依然无法停止对燃油的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燃油脱硫来进一步获取清洁能源。目前,国内外脱硫方法主要有加氢脱硫和非加氢脱硫工技术。加氢脱硫(hds)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项工业脱硫技术。但是该技术反应和操作条件苛刻,并且会造成很高的能耗。非加氢脱硫中,氧化脱硫(ods)不仅可以在对氢气零消耗的情况下实现对难降解含硫化合物的脱除,还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超低硫燃料油。
3.多金属氧酸盐(poms)作为金属氧簇阴离子家族的一员,由多种金属氧阴离子(mo、w、v、p)等缩合而成,在ods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除了keggin poms外,具有c
2v
对称性的lindqvistpoms还具有可逆的多电子氧化还原能力和高催化效率。
4.离子液体(ils)作为一种具有低熔点、高热稳定性的绿色溶剂,是由有机阳离子和有机/无机阴离子组成的熔盐,在氧化脱硫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目前,ils不仅作为溶剂或反应介质,而且作为ods反应的催化剂。金属氧离子液体(pom-il)兼具离子液体和多金属氧酸盐的结构和性质特点,为其在催化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5.负载型催化剂在氧化脱硫中的工业应用仍存在很多挑战。目前,如何设计合成新型的负载型催化剂,既可以增加活性位点的数量还可以提高催化剂的回收能力,调控其结构组成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实现快速脱硫是目前氧化脱硫的重点及难点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锆基钼酸盐氧化脱硫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将载体pcn-777功能化实现其由亲水性到疏水性的转变,其次将有机阳离子和多金属氧酸盐阴离子结合,制备得到活性组分,再将活性组分负载到载体上得到负载型催化剂。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锆基钼酸盐氧化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1)将八水氯氧化锆,2,4,6-三(4-羧基苯基)-1,3,5-三嗪,n,n-二乙基甲酰胺和三氟乙酸混合,发生水热反应,得到pcn-777;
10.(2)将步骤(1)得到的pcn-777,四叔丁基苯甲酸,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反应,得到tbu-pcn-777;
11.(3)将十二烷基氯化吡啶和四水合钼酸铵分别加入水中混合搅拌得到[c
12
py]3(nh4)3mo7o
24

[0012]
(4)将步骤(3)得到的[c
12
py]3(nh4)3mo7o
24
通过湿浸渍法负载到tbu-pcn-777上得到负载型催化剂[c
12
py]3(nh4)3mo7o
24
/tbu-pcn-777。
[0013]
优选的,步骤(1)中八水氯氧化锆,2,4,6-三(4-羧基苯基)-1,3,5-三嗪,n,n-二乙基甲酰胺和三氟乙酸质量体积比为1.3~1.5g:0.3~0.4g:45~50ml:2~3ml,于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20~130℃下反应12~13h。
[0014]
优选的,步骤(1)中,将所得样品通过抽滤,并用dmf和丙酮分别清洗3次后通过干燥处理得到白色粉末pcn-777。
[0015]
优选的,步骤(2)中pcn-777,四叔丁基苯甲酸和n,n-二甲基甲酰胺质量体积比为0.55~0.65g:2.2~2.6g:45~50ml,混合在三颈烧瓶中超声分散,在100~110℃下搅拌14~16h。
[0016]
优选的,步骤(2)中,将所得样品通过抽滤,并用dmf和丙酮分别清洗三次后通过干燥处理得到白色粉末tbu-pcn-777。
[0017]
优选的,步骤(3)中十二烷基氯化吡啶和四水合钼酸铵物质的量之比为1:3,室温下在去离子水中搅拌22~26h。
[0018]
优选的,步骤(3)中原料混合搅拌后通过抽滤,并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后干燥得到白色粉末[c
12
py]3(nh4)3mo7o
24

[0019]
优选的,将步骤(3)中得到的[c
12
py]3(nh4)3mo7o
24
溶解于二甲亚砜溶液中,然后通过湿浸渍法浸渍在tbu-pcn-777中,干燥处理后得到负载型催化剂[c
12
py]3(nh4)3mo7o
24
/tbu-pcn-777。
[0020]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保护一种由上述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锆基钼酸盐氧化脱硫催化剂,所述催化剂具有式(1)所示的分子式:
[0021][0022]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保护一种上述所述的锆基钼酸盐氧化脱硫催化剂在油品氧化脱硫中的应用。
[0023]
应用方法为:将模拟燃油、氧化剂和上述的催化剂混合反应,每隔一段时间取出油品,用乙腈作萃取剂,静置后分层,所得的上层溶液即为脱硫后的油品。
[0024]
优选的,燃油氧化脱硫的方法中,氧化剂与燃油的体积比为0.0055:1,氧化剂与燃油中硫含量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催化剂与燃油的用量比为0.005g:1ml,燃油中硫含量为500ppm。
[0025]
优选的,燃油氧化脱硫方法中氧化剂为含有25%-35%h2o2的过氧化氢溶液,反应温度为40-70℃,混合反应时间为50min。
[002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27]
1、本发明通过载体tbu-pcn-777的强供电子作用,将电子转移至活性组分[c
12
py]3(nh4)3mo7o
24
,导致形成用于电子传输的窄带隙和mo活性位点的高电子密度,从而进一步促
进模型油中的dbt氧化为dbto2。
[0028]
2、本发明疏水性的tbu-pcn-777在油中具有高度分散性,有效避免了因催化剂团聚造成的催化作用不足这一问题,这显著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0029]
3、本发明首先将载体pcn-777功能化实现其由亲水性到疏水性的转变,其次将有机阳离子和多金属氧酸盐阴离子结合,制备得到活性组分,再将活性组分负载到载体上得到负载型催化剂。以乙腈为萃取剂,双氧水为氧化剂,对油品中的噻吩类含硫化合物进行氧化脱除。pcn-777是一种锆基金属有机框架,其比表面积大,孔隙体积大,稳定性好。另外,pcn-777中的zr-o团簇表现出催化活性,有利于ods反应。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在50min内对二苯并噻吩的脱除率能达到100%,循环再生29次后活性没有明显降低并且仍然保持了其稳定性。
[0030]
4、本发明选择的pcn-777是一种基于锆的mof,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稳定性。除此之外,pcn-777中的zr-o团簇具有催化活性,有利于ods反应,而且,pcn-777结构中延长的高度共轭的配体可以有效促进电荷分离,使得pcn-777结构中的电子注入zr簇,使其具备供电子能力从而对催化效率有促进作用。
附图说明
[0031]
图1为本发明不同样品的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图;
[0032]
图2为本发明不同样品的xrd谱图;
[0033]
图3为本发明不同样品的xps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
[0035]
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燃油类型:
[0036]
模型油是分别将噻吩、二苯并噻吩、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加入正辛烷中,配成500ppm的模型油。
[0037]
在装有磁力搅拌的圆底烧瓶中,向模型油中加入催化剂,达到反应温度后,再加入氧化剂,每隔一段时间取出模型油,用乙腈作萃取剂,取上清液,然后通过气相色谱(gc-fid)检测油品中的硫含量,计算脱硫率:
[0038][0039]
实施例1
[0040]
一种锆基钼酸盐氧化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1]
(1)将1.44g八水氯氧化锆,0.36g 2,4,6-三(4-羧基苯基)-1,3,5-三嗪,48ml def,2.4ml三氟乙酸混合在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20℃下水热反应12h,将所得样品通过抽滤,并用dmf和丙酮分别清洗3次后通过干燥处理得到白色粉末pcn-777;
[0042]
(2)将0.6g pcn-777,2.4g四叔丁基苯甲酸和50ml dmf混合在三颈烧瓶中超声分散,在100℃下搅拌15h,将所得样品通过抽滤,并用dmf和丙酮分别清洗3次后通过干燥处理得到白色粉末tbu-pcn-777;
[0043]
(3)将(nh4)6mo7o
24
·
4h2o和[c
12
py]cl按照物质的量之比1:3混合,室温下在去离子水中搅拌24h,将得到的溶液通过抽滤,并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后干燥得到白色粉末[c
12
py]3(nh4)3mo7o
24

[0044]
(4)将[c
12
py]3(nh4)3mo7o
24
完全溶解于dmso溶液中,然后通过湿浸渍法浸渍tbu-pcn-777中,干燥处理后得到负载型催化剂[c
12
py]3(nh4)3mo7o
24
/tbu-pcn-777。
[0045]
实施例2
[0046]
(1)将1.3g八水氯氧化锆,0.3g 2,4,6-三(4-羧基苯基)-1,3,5-三嗪,40ml def,2ml三氟乙酸混合在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25℃下水热反应12.5h,将所得样品通过抽滤,并用dmf和丙酮分别清洗3次后通过干燥处理得到白色粉末pcn-777;
[0047]
(2)将0.55g pcn-777,2.2g四叔丁基苯甲酸和45ml dmf混合在三颈烧瓶中超声分散,在105℃下搅拌14h,将所得样品通过抽滤,并用dmf和丙酮分别清洗3次后通过干燥处理得到白色粉末tbu-pcn-777;
[0048]
(3)将(nh4)6mo7o
24
·
4h2o和[c
12
py]cl按照物质的量之比1:3混合,室温下在去离子水中搅拌22h,将得到的溶液通过抽滤,并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后干燥得到白色粉末[c
12
py]3(nh4)3mo7o
24

[0049]
(4)将[c
12
py]3(nh4)3mo7o
24
完全溶解于dmso溶液中,然后通过湿浸渍法浸渍tbu-pcn-777中,干燥处理后得到负载型催化剂[c
12
py]3(nh4)3mo7o
24
/tbu-pcn-777。
[0050]
实施例3
[0051]
(1)将1.5g八水氯氧化锆,0.4g 2,4,6-三(4-羧基苯基)-1,3,5-三嗪,50ml def,3ml三氟乙酸混合在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30℃下水热反应13h,将所得样品通过抽滤,并用dmf和丙酮分别清洗3次后通过干燥处理得到白色粉末pcn-777;
[0052]
(2)将0.65g pcn-777,2.6g四叔丁基苯甲酸和48ml dmf混合在三颈烧瓶中超声分散,在110℃下搅拌16h,将所得样品通过抽滤,并用dmf和丙酮分别清洗3次后通过干燥处理得到白色粉末tbu-pcn-777;
[0053]
(3)将(nh4)6mo7o
24
·
4h2o和[c
12
py]cl按照物质的量之比1:3混合,室温下在去离子水中搅拌26h,将得到的溶液通过抽滤,并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后干燥得到白色粉末[c
12
py]3(nh4)3mo7o
24

[0054]
(4)将[c
12
py]3(nh4)3mo7o
24
完全溶解于dmso溶液中,然后通过湿浸渍法浸渍tbu-pcn-777中,干燥处理后得到负载型催化剂[c
12
py]3(nh4)3mo7o
24
/tbu-pcn-777。
[0055]
对比例1
[0056]
一种锆基钼酸盐氧化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7]
(1)将1.44g八水氯氧化锆,0.36g 2,4,6-三(4-羧基苯基)-1,3,5-三嗪,48ml def,2.4ml三氟乙酸混合在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20℃下水热反应12h,将所得样品通过抽滤,并用dmf和丙酮分别清洗3次后通过干燥处理得到白色粉末pcn-777;
[0058]
(2)将(nh4)6mo7o
24
·
4h2o和[c
12
py]cl按照物质的量之比1:3混合,室温下在去离子水中搅拌24h,将得到的溶液通过抽滤,并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后干燥得到白色粉末[c
12
py]3(nh4)3mo7o
24

[0059]
(3)将[c
12
py]3(nh4)3mo7o
24
完全溶解于dmso溶液中,然后通过湿浸渍法浸渍pcn-777中,干燥处理后得到负载型催化剂[c
12
py]3(nh4)3mo7o
24
/pcn-777
[0060]
应用实施例
[0061]
模型油的配置:将1g二苯并噻吩(dbt)和0.7g的十四烷加入到500ml的正辛烷中,超声30min,配成500ppm的模拟含硫燃油。将0.046g 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6-dmdbt)和0.0367ml十四烷加入20ml正辛烷中,超声30min,配成500ppm的模拟含硫燃油。将0.0184g噻吩(bt)和0.0367ml十四烷加入20ml正辛烷中,超声30min,配成500ppm的模拟含硫燃油。
[0062]
应用实施例1
[0063]
将模型油加热到40℃后保持20分钟后再加入0.06g实施例1的催化剂和55μl h2o2,反应50min,测得硫含量并计算脱硫率为92.69%。
[0064]
应用实施例2
[0065]
将模型油加热到50℃后保持20分钟后再加入0.06g实施例1的催化剂和55μl h2o2,反应50min,测得硫含量并计算脱硫率为97.66%。
[0066]
应用实施例3
[0067]
将模型油加热到60℃后保持20分钟后再加入0.06g实施例1的催化剂和55μl h2o2,反应50min,测得硫含量并计算脱硫率为100%。
[0068]
应用实施例4
[0069]
将模型油加热到70℃后保持20分钟后再加入0.06g实施例1的催化剂和55μl h2o2,反应50min,测得硫含量并计算脱硫率为97.74%。
[0070]
应用实施例5
[0071]
将模拟油加热到60℃后保持20分钟后再加入0.06g实施例1的催化剂和44μl h2o2,反应50min,测得硫含量并计算脱硫率为89.97%。
[0072]
应用实施例6
[0073]
将模拟油加热到60℃后保持20分钟后再加入0.06g实施例1的催化剂和55μl h2o2,反应50min,测得硫含量并计算脱硫率为100%。
[0074]
应用实施例7
[0075]
将模拟油加热到60℃后保持20分钟后再加入0.06g实施例1的催化剂和66μl h2o2,反应50min,测得硫含量并计算脱硫率为100%。
[0076]
应用实施例8
[0077]
将模拟油加热到60℃后保持20分钟后再加入0.06g实施例1的催化剂和77μl h2o2,反应50min,测得硫含量并计算脱硫率为100%。
[0078]
应用实施例9
[0079]
将模拟油(bt)加热到60℃后保持20分钟后再加入0.06g实施例1的催化剂和55μl h2o2,反应50min,测得硫含量并计算脱硫率为89.24%。
[0080]
应用实施例10
[0081]
将模拟油(4,6-dmdbt)加热到60℃后保持20分钟后再加入0.06g实施例1的催化剂和55μl h2o2,反应50min,测得硫含量并计算脱硫率为89.69%。
[0082]
应用对比例1
[0083]
将模型油加热到60℃后保持20分钟后再加入0.06g对比例1制得的催化剂和55μl h2o2,反应50min,测得硫含量并计算脱硫率为80.82%。
[0084]
表1为应用实施例和应用对比例的试验结果,从表一中可以看出,应用实施例1,2,
3,4选择最佳的反应温度为60℃,结合应用实施例5,6,7,8选择最佳的反应所需的氧化剂用量为55μl,即氧化剂与燃油的硫含量的摩尔比为5,结合应用实施例9,10,对氧化脱硫比较难脱除的bt,4,6-dmdbt也有较高的脱除率,而对比实施例1直接使用pcn-777作为载体制备的催化剂采用与应用实施例3相同的测试条件,其脱硫率仅为80.82%,其脱硫效果远远低于应用实施例1-10,这主要是由于亲水性的pcn-777载体在油中分散性较低,催化剂易发生团聚,使得催化效率降低。
[0085]
表1实施例和对比例试验结果
[0086][0087][0088]
表2模型油为dbt时的循环实验
[0089]
循环次数脱硫率(%)循环次数脱硫率(%)循环次数脱硫率(%)1100101001996.942100111002096.843100121002196.7741001399.162296.3251001498.892396.1961001598.252494.3271001697.942595.3581001797.332695.4291001897.23
ꢀꢀ
[0090]
通过抽滤得到反应后的催化剂,将催化剂进行干燥去除h2o2中带来的水,重新加入
新的油和h2o2。进行循环实验。测得反应26次脱硫率没有明显降低,脱硫率见表二。
[0091]
试验结果分析
[0092]
图1为不同样品的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各个样品的吸收峰,从而证明各个样品均被很好的合成成功,原理分析:mo-o-mo的特征峰位于574和640cm-1
处,885、917和943cm-1
处的特征峰归属于mo=o的拉伸模式。在1486cm-1
处出现的特征峰是由于[c
12
py]3cl的红外光谱中吡啶的存在所致。在782和1583cm-1
处,可以清晰地看到芳香氢平面外弯曲振动和吡啶分子平面内环变形振动引起的特征峰。从复合材料[c
12
py]3(nh4)3mo7o
24
的光谱中可以看出pom和il基团的存在。不同之处在于,属于mo-o-mo的特征峰偏移到557和671cm-1
,原属于mo=o的特征峰在885cm-1
处完全消失,证实了样品的复合成功。pcn-777的光谱结果显示,在659和775cm-1
处的特征峰与zr-o的伸缩振动有关。pcn-777的典型特征峰三嗪的吸收峰在1517cm-1
处可见,1016cm-1
处的特征峰归属于c-o伸缩振动。在[c
12
py]3(nh4)3mo7o
24
/tbu-pcn-777-35%的光谱中,可以看到[c
12
py]3(nh4)3mo7o
24
和tbu-pcn-777的特征峰。
[0093]
图2为不同样品的xrd谱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各个样品的衍射峰,从而证明各个样品均被很好的合成成功,原理分析:(nh4)6mo7o
24
·
4h2o的衍射峰符合标准的(nh4)6mo7o
24
·
4h2o(jcpds:27-1013)。此外,[c
12
py]3(nh4)3mo7o
24
和(nh4)6mo7o
24
·
4h2o单斜相也具有较大的一致性,证明了离子液体的引入对样品的结晶没有影响。tbu-pcn-777的强衍射峰分别出现在5.4
°
、5.6
°
和6.4
°
处,均与模拟的pcn-777的峰位置很好地对应。此外,[c
12
py]3(nh4)3mo7o
24
/tbu-pcn-777-35%催化剂在9.14
°
、10
°
和11.86
°
处的峰位置与[c
12
py]3(nh4)3mo7o
24
相同,类似于[c
12
py]3(nh4)3mo7o
24
的衍射峰值也出现在17.26~33.52
°
的范围内。
[0094]
图3为该催化剂的xps谱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催化剂的元素组成和化学状态。原理分析:[c
12
py]3(nh4)3mo7o
24
/tbu-pcn-777-35%的测量光谱可以找到c、n、o、zr和mo的信号,与预期结果一致。c-c(sp2)、c-n/c=n和c=o键分别代表c1s谱中的三个峰,分别位于284.80ev、286.20ev和288.81ev。位于398.31ev和401.90ev的两个峰归属于c=n-c和c-n键。530.52ev、531.94ev和533.67ev的峰归属于zr-o、c=o和c-o键。结合能为182.75ev和185.10ev分别为zr
4+
氧化态的zr 3d
5/2
和zr 3d
3/2
。mo 3d光谱中在232.56ev和235.72ev处的峰分别为mo
6+
3d
5/2
和mo
6+
3d
3/2

[0095]
综上所述,本发明首先将载体pcn-777功能化实现其由亲水性到疏水性的转变,其次将有机阳离子和多金属氧酸盐阴离子结合,制备得到活性组分,再将活性组分负载到载体上得到负载型催化剂。以乙腈为萃取剂,双氧水为氧化剂,对油品中的噻吩类含硫化合物进行氧化脱除。pcn-777是一种锆基金属有机框架,其比表面积大,孔隙体积大,稳定性好。另外,pcn-777中的zr-o团簇表现出催化活性,有利于ods反应。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在50min内对二苯并噻吩的脱除率能达到100%,循环再生29次后活性没有明显降低并且仍然保持了其稳定性。
[0096]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锆基钼酸盐氧化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八水氯氧化锆,2,4,6-三(4-羧基苯基)-1,3,5-三嗪,n,n-二乙基甲酰胺和三氟乙酸混合,发生水热反应,得到pcn-777;(2)将步骤(1)得到的pcn-777,四叔丁基苯甲酸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反应,得到tbu-pcn-777;(3)将十二烷基氯化吡啶和四水合钼酸铵分别加入水中混合搅拌得到[c
12
py]3(nh4)3mo7o
24
;(4)将步骤(3)得到的[c
12
py]3(nh4)3mo7o
24
通过湿浸渍法负载到tbu-pcn-777上得到负载型催化剂[c
12
py]3(nh4)3mo7o
24
/tbu-pcn-77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锆基钼酸盐氧化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八水氯氧化锆,2,4,6-三(4-羧基苯基)-1,3,5-三嗪,n,n-二乙基甲酰胺和三氟乙酸质量体积比为1.3~1.5g:0.3~0.4g:45~50ml:2~3ml,于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20~130℃下反应12~13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锆基钼酸盐氧化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所得样品通过抽滤,并用dmf和丙酮分别清洗3次后通过干燥处理得到白色粉末pcn-77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锆基钼酸盐氧化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pcn-777,四叔丁基苯甲酸和n,n-二甲基甲酰胺质量体积比为0.55~0.65g:2.2~2.6g:45~50ml,混合在三颈烧瓶中超声分散,在100~110℃下搅拌14~16h。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锆基钼酸盐氧化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所得样品通过抽滤,并用dmf和丙酮分别清洗三次后通过干燥处理得到白色粉末tbu-pcn-77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锆基钼酸盐氧化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十二烷基氯化吡啶和四水合钼酸铵物质的量之比为1:3,室温下在去离子水中搅拌22~26h。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锆基钼酸盐氧化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原料混合搅拌后通过抽滤,并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后干燥得到白色粉末[c
12
py]3(nh4)3mo7o
2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锆基钼酸盐氧化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3)中得到的[c
12
py]3(nh4)3mo7o
24
溶解于二甲亚砜溶液中,然后通过湿浸渍法浸渍在tbu-pcn-777中,干燥处理后得到负载型催化剂[c
12
py]3(nh4)3mo7o
24
/tbu-pcn-777。9.一种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锆基钼酸盐氧化脱硫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具有式(1)所示的分子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锆基钼酸盐氧化脱硫催化剂在油品氧化脱硫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油品氧化脱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锆基钼酸盐氧化脱硫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首先将载体PCN-777功能化实现其由亲水性到疏水性的转变,其次将有机阳离子和多金属氧酸盐阴离子结合,制备得到活性组分,再将活性组分负载到载体上得到负载型催化剂,以乙腈为萃取剂,双氧水为氧化剂,对油品中的噻吩类含硫化合物进行氧化脱除,PCN-777是一种锆基金属有机框架,其比表面积大,孔隙体积大,稳定性好。另外,PCN-777中的Zr-O团簇表现出催化活性,有利于ODS反应,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在50min内对二苯并噻吩的脱除率能达到100%,循环再生29次后活性没有明显降低并且仍然保持了其稳定性。了其稳定性。了其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东 郑苗苗 郭嘉 张林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工程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5.30
技术公布日:2023/9/1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