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博物馆的智能物联网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13 阅读:78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博物馆管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博物馆的智能物联网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2.在博物馆管理工作中,文物保存情况的管理是重中之重。为了使文物能够更为长久的保存,必须要为文物提供合适的保存环境。博物馆内文物一般保存陈列于博物馆展柜中,在博物馆展柜内配置适于文物保存的环境,例如提供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等。然而,在工作过程中,博物馆展柜难以避免的会出现异常损坏,致使文物保存的环境出现波动。尽可能规避文物保存环境的波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致力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博物馆的智能物联网管理系统,其能够指导博物馆内工作人员巡检展柜,以便于保障文物保存的环境,有利于更好的实现文物保存情况的管理。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博物馆的智能物联网管理系统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适用于博物馆的智能物联网管理系统,包括管理平台以及连接所述管理平台的多个展柜管理子系统和多个管理终端;所述展柜管理子系统包括温度采集模块、湿度采集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和展柜监控模块;所述温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展柜内的温度数据,所述湿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展柜内的湿度数据,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展柜内的图像数据,所述展柜监控模块分别连接所述温度采集模块、湿度采集模块和图像采集模块,以接收所述温度数据、湿度数据和图像数据;所述展柜监控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所述温度数据、湿度数据和图像数据;基于图像识别技术,根据所述图像数据分析大型展柜内存放多件文物的文物属性信息;基于预设分析规则,根据每一所述文物属性信息确定一推荐环境信息,所述推荐环境信息包括推荐温度数据和推荐湿度数据;根据推荐环境信息和预获取的设置选定信息确定设置环境信息,所述设置环境信息包括设置温度数据和设置湿度数据;生成异常记录信息,所述异常记录信息包括温度数据与设置温度数据的差值超出预设温度差阈值的记录以及湿度数据与设置湿度数据的差值超出预设湿度差阈值的记录;所述管理平台被配置为:获取每一展柜管理子系统的异常记录信息;基于预设计算规则,根据所述异常记录信息计算每一展柜的异常度数据;
根据所有异常度数据生成巡检策略信息,所述巡检策略信息用于发送至所述管理终端。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博物馆的智能物联网管理系统中,每一展柜管理子系统均能够根据展柜内存放文物的属性来确定适于展柜内文物保存的设置环境,并记录展柜内环境的异常波动,以及将异常波动发送给管理平台,管理平台可根据所有展柜内环境的异常波动频次来确定展柜的巡检需求,自动生成相应巡检策略,并通过管理终端来指导博物馆对展柜的管理,该物联网管理系统有利于博物馆及时发现展柜环境的异常波动、以便应对,从而有利于保障文物的保存环境,有利于更好的实现文物保存情况的管理。
7.进一步地,所述文物属性信息包括文物名称信息、文物材质信息、文物年代信息和文物等级信息;所述展柜监控模块被进一步配置为:链接文物展览大数据库,所述文物展览大数据库包含文物展览历史数据,每一条文物展览历史数据包含文物属性信息和历史设置环境信息;针对展柜内每一文物,以其文物属性信息的文物名称信息在文物展览大数据库中搜索文物展览历史数据,得到包含该文物名称信息的文物展览历史数据;以其文物属性信息的文物材质信息、文物年代信息和文物等级信息在文物展览大数据库中搜索文物展览历史数据,得到包含该文物材质信息、文物年代信息和文物等级信息的文物展览历史数据;对包含该文物名称信息的文物展览历史数据以及包含该文物采集信息、文物年代信息和文物等级信息的文物展览历史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与该文物对应的推荐环境信息。
8.进一步地,所述展柜监控模块被进一步配置为:针对展柜内每一文物,计算包含该文物的文物名称信息的文物展览历史数据中的历史设置环境信息的设置中值数据以及两个设置端值数据、两个设置四分位数据;计算包含该文物的文物材质信息、文物年代信息和文物等级信息的文物展览历史数据的历史设置环境信息的计算中值数据;在设置中值数据以及两个设置端值数据、两个设置四分位数据中选择最接近计算中值数据的一个作为该文物的推荐环境信息。
9.进一步地,所述展柜监控模块被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设置选定信息携带有权限信息,所述权限信息包括参数设置权限、环境选定权限或仅可选择推荐权限;携带有参数设置权限的设置选定信息可修改所述推荐环境信息的参数以得到所述设置环境信息;若展柜内有一件文物,携带有环境选定权限的设置选定信息可在该文物的设置中值数据以及两个设置端值数据、两个设置四分位数据中选择一个作为所述设置环境信息,携带有仅可选择推荐权限的设置选定信息仅可选择该文物的推荐环境信息为所述设置环境信息;若展柜内有至少两件文物,携带有环境选定权限的设置选定信息可在所有文物的推荐环境信息中选择一个作为所述设置环境信息,携带有仅可选择推荐权限的设置
选定信息仅可选择所有推荐温度信息中最低的一个和所有推荐湿度信息中最低的一个为设置环境信息。
10.进一步地,所述管理平台被进一步配置为,展柜管理子系统的异常度数据的计算方式为:z=a*k1+b*k2,式中z为异常度数据,a为展柜预设时间内温度数据与设置温度数据的差值超出预设温度差阈值的次数,b为展柜湿度数据与设置湿度数据的差值超出预设湿度差阈值的次数,k1为第一预设权值,k2为第二预设权值;所述巡检策略信息的生成方法为:预设第一异常度阈值与大于第一异常度阈值的第二异常度阈值,并预设“轻度巡检”、“正常巡检”和“加强巡检”三种巡检需求标签,每种巡检需求标签对应一基于单位时长的预设巡检次数;若异常度数据小于第一异常度阈值,则相应展柜的巡检需求标签为“轻度巡检”,若异常度数据不小于第一异常度数据但小于第二异常度阈值,则相应展柜的巡检需求标签为“正常巡检”,若异常度数据不小于第二异常度阈值,则相应展柜的巡检需求标签为“加强巡检”;所述巡检策略信息包含所有展柜的巡检需求标签。
11.进一步地,所述温度采集模块包括设置于展柜内多个位置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数据为多个温度传感器采集所得的温度值的平均值。
12.进一步地,所述湿度采集模块包括设置于展柜内多个位置的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数据为多个湿度传感器采集所得的湿度值的平均值。
13.进一步地,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包括多个摄像头,多个摄像头分别由不同的角度采集展柜内的图像,以得到所述图像数据。
14.综上所述,本技术具体包含以下有益效果:1. 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博物馆的智能物联网管理系统,其中每个展柜的设置环境确定较为合理,且总体能够根据每个展柜的环境异常波动频次来确定巡检策略,有利于保障展柜内维持文物长久保存的环境;2. 每一展柜中,基于文物展览大数据确定推荐环境的方式有利于为文物提供更为适合的推荐环境;3. 每一展柜中,设置选定信息中携带权限,既能够给更为专业的工作人员提供更大的自主设置或选定参数的操控空间,又能够限制经验和专业度不足的工作人员的自主设计者或选定参数的操作空间,从而使最终的设置环境更为合理且符合博物馆的个性需求。
15.应当理解,发明内容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16.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本技术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其中:
17.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适用于博物馆的智能物联网管理系统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全部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19.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20.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博物馆的智能物联网管理系统100,其有利于博物馆对展柜内适于文物保存的环境的管理。
21.一种适用于博物馆的智能物联网管理系统100,包括管理平台120以及连接所述管理平台120的多个展柜管理子系统110和多个管理终端130;所述展柜管理子系统110包括温度采集模块111、湿度采集模块112、图像采集模块113和展柜监控模块114;所述温度采集模块111用于采集展柜内的温度数据,所述湿度采集模块112用于采集展柜内的湿度数据,所述图像采集模块113用于采集展柜内的图像数据,所述展柜监控模块114分别连接所述温度采集模块111、湿度采集模块112和图像采集模块113,以接收所述温度数据、湿度数据和图像数据;所述展柜监控模块114被配置为:获取所述温度数据、湿度数据和图像数据;基于图像识别技术,根据所述图像数据分析大型展柜内存放多件文物的文物属性信息;基于预设分析规则,根据每一所述文物属性信息确定一推荐环境信息,所述推荐环境信息包括推荐温度数据和推荐湿度数据;根据推荐环境信息和预获取的设置选定信息确定设置环境信息,所述设置环境信息包括设置温度数据和设置湿度数据;生成异常记录信息,所述异常记录信息包括温度数据与设置温度数据的差值超出预设温度差阈值的记录以及湿度数据与设置湿度数据的差值超出预设湿度差阈值的记录;所述管理平台120被配置为:获取每一展柜管理子系统110的异常记录信息;基于预设计算规则,根据所述异常记录信息计算每一展柜的异常度数据;根据所有异常度数据生成巡检策略信息,所述巡检策略信息用于发送至所述管理终端130。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博物馆的智能物联网管理系统100中,每一展柜管理子系统110均能够根据展柜内存放文物的属性来确定适于展柜内文物保存的设置环境,并记录展柜内环境的异常波动,以及将异常波动发送给管理平台120,管理平台120可根据所有展柜内环境的异常波动频次来确定展柜的巡检需求,自动生成相应巡检策略,并通过管理终端130来指导博物馆对展柜的管理,该物联网管理系统100有利于博物馆及时发现展柜环境的异常波动、以便应对,从而有利于保障文物的保存环境,有利于更好的实现文物保存情
况的管理。
23.展柜监控模块114连接文物材料数据库,理论上文物材料数据库包含所有文物的图片和文物属性信息,在展柜管理子系统110应用于博物馆内展柜时,其图像采集模块113可以采集展柜内每一文物的图像数据,展柜监控模块114基于图像识别技术可在文物材料数据库中搜索博物馆展柜内每一文物,并确定每一文物的文物属性信息。
24.进一步地,所述文物属性信息包括文物名称信息、文物材质信息、文物年代信息和文物等级信息;所述展柜监控模块114被进一步配置为:链接文物展览大数据库,所述文物展览大数据库包含大量文物展览历史数据,每一条文物展览历史数据包含文物属性信息和历史设置环境信息;针对展柜内每一文物,以其文物属性信息的文物名称信息在文物展览大数据库中搜索文物展览历史数据,得到包含该文物名称信息的文物展览历史数据;以其文物属性信息的文物材质信息、文物年代信息和文物等级信息在文物展览大数据库中搜索文物展览历史数据,得到包含该文物材质信息、文物年代信息和文物等级信息的文物展览历史数据;对包含该文物名称信息的文物展览历史数据以及包含该文物采集信息、文物年代信息合文物等级信息的文物展览历史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与该文物对应的推荐环境信息。
25.具体来说,文物展览大数据库包含的文物展览历史数据数量多且覆盖的文物种类全面,一条文物展览历史数据记录一件文物在一次历史展览时的设置环境。文物展览大数据库中的每一条文物展览数据均包含文物属性信息的四个标签和历史设置环境信息的两条数据记录。文物属性信息的四个标签分别为文物名称信息、文物材质信息、文物年代信息和文物等级信息,文物名称信息为实体文物唯一确定的标签,多种分类信息如文物材质信息的青铜质、铁质、竹质、岩石质、泥土质、化石质等,再如文物年代信息的石器时代、商代、周代、元代中期、宋末明初等,再如文物等级信息的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等,前述具体分类标准可参考文物行业相关划分标准。历史设置环境的两条数据记录分别为温度数据记录和湿度数据记录,其中,温度数据记录为一个目标温度值,湿度数据记录为一个目标湿度值。即文物展览大数据库中包含大量且类别全面的文物保藏的环境数据历史记录,且文物类别按预定的框架划分。
26.基于前述内容,文物展览大数据库中的文物展览历史数据可被基于标签搜索,针对每一文物,以其文物名称信息在文物展览大数据库中搜索即可得到包含文物名称信息的文物展览历史数据,即该文物名称的文物的历史保藏的环境数据记录,以其文物材质信息、文物年代信息和文物等级信息在文物展览大数据库中搜索即可得到包含文物材质信息、文物年代信息和文物等级信息的文物展览历史数据,若文物材质信息、文物年代信息和文物等级信息均与一文物相同,该搜索结果即体现与该文物类同的文物保藏的环境数据历史记录。本步骤的方法的操作,即可确定展柜中存放每一件文物本身以及其类同文物的保藏的环境历史记录。
27.进一步地,所述展柜监控模块114被进一步配置为:
针对展柜内每一文物,计算包含该文物的文物名称信息的文物展览历史数据中的历史设置环境信息的设置中值数据以及两个设置端值数据、两个设置四分位数据;计算包含该文物的文物材质信息、文物年代信息和文物等级信息的文物展览历史数据的历史设置环境信息的计算中值数据;在设置中值数据以及两个设置端值数据、两个设置四分位数据中选择最接近计算中值数据的一个作为该文物的推荐环境信息。
28.具体来说,针对每一文物,与其文物名称信息相同的文物展览历史数据中,每一文物展览历史数据的历史设置环境信息均包含目标温度值和目标湿度值。
29.此处所说的设置中值数据是指根据历史设置环境信息计算得到的一个适中的数据,设置中值数据包含中值温度数据和中值湿度数据,其中中值温度数据为与其文物名称信息相同的文物展览历史数据中所有目标温度值的中位数,中值湿度数据为与其文物名称信息相同的文物展览历史数据中所有目标湿度值的中位数。
30.在以上计算设置中值数据的原理上,类比可计算两个设置端值数据和两个四分位数据。大端值包含最高温度数据和最高湿度数据,最高温度数据为与其文物名称信息相同的文物展览历史数据中所有目标温度值的最大值,最高湿度数据为与其文物名称信息相同的文物展览历史数据中所有目标湿度值的最大值。小端值包含最低温度数据和最低湿度数据,最低温度数据为与其文物名称信息相同的文物展览历史数据中所有目标温度值的最小值,最低湿度数据为与其文物名称信息相同的文物展览历史数据中所有目标湿度值的最小值。
31.两个四分位数据分别为四分之一位数据和四分之三位数据。四分之一位数据包含四分之一位温度值和四分之一位湿度值,其中四分之一位温度值为与其文物名称信息相同的文物展览历史数据中所有目标温度值从低到高排序处于四分之一位的温度值,四分之一位湿度值为与其文物名称信息相同的文物展览历史数据中所有目标湿度值从低到高排序处于四分之一位的湿度值。四分之三位数据包含四分之三位温度值和四分之三位湿度值,其中四分之三位温度值为与其文物名称信息相同的文物展览历史数据中所有目标温度值从低到高排序处于四分之三位的温度值,四分之三位湿度值为与其文物名称信息相同的文物展览历史数据中所有目标湿度值从低到高排序处于四分之三位的湿度值。
32.针对每一文物,与该文物的文物材质信息、文物年代信息和文物等级信息均相同的文物展览历史数据,以与以上计算设置中值数据相同的方式计算得到计算中值数据,计算中值数据包含计算中值温度和计算中值湿度。
33.最终以设置中值数据以及两个设置端值数据、两个设置四分位数据的计算中最为接近计算中值数据的一个为推荐环境信息,此处所说的接近的计算方式为,接近系数等于温度值的差值绝对值与湿度值的差值绝对值的和,接近系数越小最小表示两个数据越接近。例如设置中值数据与计算中值数据的接近系数=(中值温度数据与计算中值温度的差的绝对值)+(中值湿度数据与计算中值湿度的差的绝对值),而较大的设置端值数据与计算中值数据的接近系数=(所有目标温度值的最大值与计算中值温度的差的绝对值)+(所有目标湿度值的最大值与计算中值湿度的差的绝对值),若设置中值数据与计算中值数据的接近系数小于较大的设置端值数据与计算中值数据的接近系数,则说明设置中值数据较之较大
的设置端值数据更接近计算中值数据。基于此即可确定设置中值数据以及两个设置端值数据、两个设置四分位数据中最为接近计算中值数据的一个,其对应的温度值和湿度值即组成该文物的推荐环境信息,从而能够确定展柜内每件文物的推荐环境信息。应理解,每个推荐环境信息均包含一推荐温度信息和一推荐湿度系信息。
34.进一步地,所述展柜监控模块114被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设置选定信息携带有权限信息,所述权限信息包括参数设置权限、环境选定权限或仅可选择推荐权限;携带有参数设置权限的设置选定信息可修改所述推荐环境信息的参数以得到所述设置环境信息;若展柜内有一件文物,携带有环境选定权限的设置选定信息可在该文物的设置中值数据以及两个设置端值数据、两个设置四分位数据中选择一个作为所述设置环境信息,携带有仅可选择推荐权限的设置选定信息仅可选择该文物的推荐环境信息为所述设置环境信息;若展柜内有至少两件文物,携带有环境选定权限的设置选定信息可在所有文物的推荐环境信息中选择一个作为所述设置环境信息,携带有仅可选择推荐权限的设置选定信息仅可选择所有推荐温度信息中最低的一个和所有推荐湿度信息中最低的一个为设置环境信息。
35.设置选定信息为人为输入的信息,针对每一展柜,一般要求首次设置均会存在人为设置的动作,文物展览过程中也可以输入设置选定信息。设置选定信息与操作人的权限绑定,操作人的权限基于操作人的类别和知识储备预设,简单来说,操作人有三类,第一类为专业经验丰富的大师,其对于设置环境信息具有充分的自主设置权限,故相应的设置选定信息优先级直接高于系统的推荐环境信息,推荐环境信息仅推送出作为设置参考,第二类为普通专业人员,其具备一定的自主选择权限,若展柜内存在多件文物其可在所有文物的推荐环境信息中自由选择一个为设置环境信息,若展柜内存在一件文物其可在该文物的设置中值数据以及两个设置端值数据、两个设置四分位数据中自由选择一个为设置环境信息,即存在一定选择空间,第三类为非专业人员,其无任何权限,必须遵从推荐,故仅可服从推荐,若展柜内存在多件文物仅可将所有推荐环境信息中最低的推荐温度信息和最低的推荐湿度信息设置为设置环境信息,若展柜内存在一件文物则仅可选择该文物的推荐环境信息为设置环境信息。基于前述内容,即可针对每一展柜得到一最终的设置环境信息,即文物存放于展柜的目标环境。此方式得到的设置环境既能够从宏观上降低操作人员的经验和主观因素对展柜设置环境的影响,同时又对一部分可靠人员保留了一定的自主操作权限,从而有利于为文物提供更为合适的保藏环境,有利于文物更为长久的陈列和保存。
36.基于前述内容,博物馆内每一展柜均能够有合适的设置环境信息(即目标环境),基于设置环境信息可进行展柜内环境的控制,该控制方式的目标为恒温恒湿,一般采用恒温恒湿系统调控展柜的温度和湿度。但是恒温恒湿系统在长久的使用过程中也可能存在异常故障导致调控严重迟滞甚至调控失效,故也可能存在博物馆展柜的温度数据与设置温度数据出现严重偏差或湿度数据与设置湿度数据出现严重偏差的情况,此种情况即表明展柜的恒温恒湿系统的异常故障,故本技术实施例的方案中,在展柜监控模块114中预设一温度差阈值和一湿度差阈值(不同展柜监控模块114可分别独立设置这两个阈值),根据实时采集的展柜的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计算温度数据与设置温度数据的差值以及湿度数据与设置湿度数据的差值,得到实际的温度偏差和湿度偏差,可比较温度偏差与温度差阈值的关
系以及湿度偏差与湿度差阈值的关系,继而可记录温度偏差超出温度差阈值的次数以及湿度偏差超出湿度差阈值的次数,应理解,此处次数中所记次数中的一次为持续的一次,而不考虑不同次的持续时长的差别。
37.进一步地,所述管理平台120被进一步配置为,展柜管理子系统110的异常度数据的计算方式为:z=a*k1+b*k2,式中z为异常度数据,a为展柜预设时间内温度数据与设置温度数据的差值超出预设温度差阈值的次数,b为展柜湿度数据与设置湿度数据的差值超出预设湿度差阈值的次数,k1为第一预设权值,k2为第二预设权值;所述巡检策略信息的生成方法为:预设第一异常度阈值与大于第一异常度阈值的第二异常度阈值,并预设“轻度巡检”、“正常巡检”和“加强巡检”三种巡检需求标签,每种巡检需求标签对应一基于单位时长的预设巡检次数;若异常度数据小于第一异常度阈值,则相应展柜的巡检需求标签为“轻度巡检”,若异常度数据不小于第一异常度数据但小于第二异常度阈值,则相应展柜的巡检需求标签为“正常巡检”,若异常度数据不小于第二异常度阈值,则相应展柜的巡检需求标签为“加强巡检”;所述巡检策略信息包含所有展柜的巡检需求标签。
38.第一预设权值、第二预设权值、第一异常度阈值、第二异常度阈值以及每个巡检需求标签对应的巡检次数均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一般“轻度巡检”对应的预设巡检次数小于“正常巡检”对应的预设巡检次数小于“加强巡检”对应的预设巡检次数。
39.预设时长也可以根据实际场景需求设定,单位时长一般为安排巡检任务的最小周期,预设时长一般为单位时长的整数倍,例如博物馆需要每天巡检则单位时长为一天,预设时长可以为一天,也可以为两天、三天、五天、十天等,根据实际需求自行确定即可。
40.进一步地,所述温度采集模块111包括设置于展柜内多个位置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数据为多个温度传感器采集所得的温度值的平均值。
41.进一步地,所述湿度采集模块112包括设置于展柜内多个位置的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数据为多个湿度传感器采集所得的湿度值的平均值。
42.进一步地,所述图像采集模块113包括多个摄像头,多个摄像头分别由不同的角度采集展柜内的图像,以得到所述图像数据。
43.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摄像头的设置方式均可基于具体博物馆展柜的采集需求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经验自行设置,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44.该智能物联网管理系统100工作过程中,每一展柜管理子系统110均可为展柜内的文物提供合适的设置环境,管理平台120可根据每个展柜实际环境过度偏离设置环境的频次来告知管理终端130管理策略,以便实现对博物馆内所有展柜有侧重的巡检管理,继而便于保障展柜内环境适于文物长久保存,有利于博物馆对展柜和展柜内文物的管理。
45.综上所述,本技术具体包含以下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博物馆的智能物联网管理系统100,其中每个展柜的设置环境确定较为合理,且总体能够根据每个展柜的环境异常波动频次来确定巡检策略,有利于保障展柜内维持文物长久保存的环境;每一展柜中,基于文物展览大数据确定推荐环境的方式有利于为文物提供更为适合的推荐环境;
每一展柜中,设置选定信息中携带权限,既能够给更为专业的工作人员提供更大的自主设置或选定参数的操控空间,又能够限制经验和专业度不足的工作人员的自主设计者或选定参数的操作空间,从而使最终的设置环境更为合理且符合博物馆的个性需求。
46.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前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博物馆的智能物联网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理平台(120)以及连接所述管理平台(120)的多个展柜管理子系统(110)和多个管理终端(130);所述展柜管理子系统(110)包括温度采集模块(111)、湿度采集模块(112)、图像采集模块(113)和展柜监控模块(114);所述温度采集模块(111)用于采集展柜内的温度数据,所述湿度采集模块(112)用于采集展柜内的湿度数据,所述图像采集模块(113)用于采集展柜内的图像数据,所述展柜监控模块(114)分别连接所述温度采集模块(111)、湿度采集模块(112)和图像采集模块(113),以接收所述温度数据、湿度数据和图像数据;所述展柜监控模块(114)被配置为:获取所述温度数据、湿度数据和图像数据;基于图像识别技术,根据所述图像数据分析大型展柜内存放多件文物的文物属性信息;基于预设分析规则,根据每一所述文物属性信息确定一推荐环境信息,所述推荐环境信息包括推荐温度数据和推荐湿度数据;根据推荐环境信息和预获取的设置选定信息确定设置环境信息,所述设置环境信息包括设置温度数据和设置湿度数据;生成异常记录信息,所述异常记录信息包括温度数据与设置温度数据的差值超出预设温度差阈值的记录以及湿度数据与设置湿度数据的差值超出预设湿度差阈值的记录;所述管理平台(120)被配置为:获取每一展柜管理子系统(110)的异常记录信息;基于预设计算规则,根据所述异常记录信息计算每一展柜的异常度数据;根据所有异常度数据生成巡检策略信息,所述巡检策略信息用于发送至所述管理终端(1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博物馆的智能物联网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文物属性信息包括文物名称信息、文物材质信息、文物年代信息和文物等级信息;所述展柜监控模块(114)被进一步配置为:链接文物展览大数据库,所述文物展览大数据库包含文物展览历史数据,每一条文物展览历史数据包含文物属性信息和历史设置环境信息;针对展柜内每一文物,以其文物属性信息的文物名称信息在文物展览大数据库中搜索文物展览历史数据,得到包含该文物名称信息的文物展览历史数据;以其文物属性信息的文物材质信息、文物年代信息和文物等级信息在文物展览大数据库中搜索文物展览历史数据,得到包含该文物材质信息、文物年代信息和文物等级信息的文物展览历史数据;对包含该文物名称信息的文物展览历史数据以及包含该文物采集信息、文物年代信息和文物等级信息的文物展览历史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与该文物对应的推荐环境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博物馆的智能物联网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展柜监控模块(114)被进一步配置为:针对展柜内每一文物,
计算包含该文物的文物名称信息的文物展览历史数据中的历史设置环境信息的设置中值数据以及两个设置端值数据、两个设置四分位数据;计算包含该文物的文物材质信息、文物年代信息和文物等级信息的文物展览历史数据的历史设置环境信息的计算中值数据;在设置中值数据以及两个设置端值数据、两个设置四分位数据中选择最接近计算中值数据的一个作为该文物的推荐环境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博物馆的智能物联网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展柜监控模块(114)被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设置选定信息携带有权限信息,所述权限信息包括参数设置权限、环境选定权限或仅可选择推荐权限;携带有参数设置权限的设置选定信息可修改所述推荐环境信息的参数以得到所述设置环境信息;若展柜内有一件文物,携带有环境选定权限的设置选定信息可在该文物的设置中值数据以及两个设置端值数据、两个设置四分位数据中选择一个作为所述设置环境信息,携带有仅可选择推荐权限的设置选定信息仅可选择该文物的推荐环境信息为所述设置环境信息;若展柜内有至少两件文物,携带有环境选定权限的设置选定信息可在所有文物的推荐环境信息中选择一个作为所述设置环境信息,携带有仅可选择推荐权限的设置选定信息仅可选择所有推荐温度信息中最低的一个和所有推荐湿度信息中最低的一个为设置环境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博物馆的智能物联网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平台(120)被进一步配置为,展柜管理子系统(110)的异常度数据的计算方式为:z=a*k1+b*k2,式中z为异常度数据,a为展柜预设时间内温度数据与设置温度数据的差值超出预设温度差阈值的次数,b为展柜湿度数据与设置湿度数据的差值超出预设湿度差阈值的次数,k1为第一预设权值,k2为第二预设权值;所述巡检策略信息的生成方法为:预设第一异常度阈值与大于第一异常度阈值的第二异常度阈值,并预设“轻度巡检”、“正常巡检”和“加强巡检”三种巡检需求标签,每种巡检需求标签对应一基于单位时长的预设巡检次数;若异常度数据小于第一异常度阈值,则相应展柜的巡检需求标签为“轻度巡检”,若异常度数据不小于第一异常度数据但小于第二异常度阈值,则相应展柜的巡检需求标签为“正常巡检”,若异常度数据不小于第二异常度阈值,则相应展柜的巡检需求标签为“加强巡检”;所述巡检策略信息包含所有展柜的巡检需求标签。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博物馆的智能物联网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集模块(111)包括设置于展柜内多个位置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数据为多个温度传感器采集所得的温度值的平均值。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博物馆的智能物联网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采集模块(112)包括设置于展柜内多个位置的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数据为多个湿度传感器采集所得的湿度值的平均值。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博物馆的智能物联网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113)包括多个摄像头,多个摄像头分别由不同的角度采集展
柜内的图像,以得到所述图像数据。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博物馆的智能物联网管理系统,属于博物馆管理的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博物馆管理系统难以较好实现文物保存情况管理的问题,该系统包括管理平台以及连接管理平台的多个展柜管理子系统和多个管理终端,其中展柜管理子系统能够根据展柜内存放的文物提供合适的设置环境,并实时监控展柜内的环境、记录异常数据,管理平台可根据展柜的异常数据来确定展柜的巡检侧重,并根据所有展柜的巡检侧重情况来确定巡检策略,再将巡检策略发送至巡检终端。在该系统中,每个展柜的设置环境确定较为合理,且总体能够根据每个展柜的环境异常波动频次来确定巡检策略,有利于保障展柜内维持文物长久保存的环境。有利于保障展柜内维持文物长久保存的环境。有利于保障展柜内维持文物长久保存的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邰如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旺达文博展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0
技术公布日:2023/9/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