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护眼功能的胶原三肽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14 阅读:92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护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护眼功能的胶原三肽,及其作为特征成分的护眼组合物在护眼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2.现代人们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不断增加,对眼睛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眼睛疲劳、干涩等问题时有发生。因此,需要一种能够缓解眼睛疲劳和保护眼睛健康的新型护眼产品。同时由于年龄增大、用眼过度、空气污染、阳光照射等原因,导致泪液分泌下降,产生眼干、眼涩的不适感。这是由于上述多种不利因素导致的角膜上皮细胞破损,引起角膜上皮屏障功能与完整性被破坏,产生眼部异物感、眼酸、眼痛等不良反应。


技术实现要素:

3.为此,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胶原三肽的护眼功能,所述胶原三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有效促进干损伤及紫外线损伤角膜上皮细胞的活性,将其制成滴眼液、洗眼液或护眼贴,具有保护视网膜上皮细胞及角膜上皮细胞对抗紫外线及干损伤的作用,通过促进角膜上皮细胞分泌胶原蛋白和透明质酸分泌,发挥修复、保湿功能,促进眼部健康。为此,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公共了以下技术方案:
4.(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护眼组合物,其包含有效量的胶原三肽,其中,所述胶原三肽为ctp和/或gph。
5.(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护眼贴,所述护眼贴上负载有有效量的胶原三肽,其中,所述胶原三肽为ctp和/或gph。
6.(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胶原三肽在制备护眼产品中的用途,所述胶原三肽为ctp和/或gph,所述护眼产品为滴眼液、洗眼液或护眼贴中的至少一种。
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护眼组合物、护眼贴及用途的技术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详细阐述。
附图说明
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胶原三肽促进i型胶原蛋白的分泌结果图(n=3)。
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胶原三肽促进透明质酸的分泌结果图(n=3)。
1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胶原三肽促进干损伤角膜上皮细胞的存活结果图(n=5)。
1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胶原三肽可促进光损伤角膜上皮细胞的存活(n=5)。
具体实施方式
1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
限定本技术。本技术中未详细单独说明的试剂均为常规试剂,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未详细特别说明的方法均为常规实验方法,可从现有技术中获知。
1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也不对其后的技术特征起到实质的限定作用。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14.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而不是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中所用的表示用量、百分比的所有数字、以及其他数值,在所有情况下都应理解为以词语“大约”所修饰。因此,除非特别说明,否则在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列出的数字参数都是近似值,其可能会根据试图获得的理想性质的不同而加以改变。各个数字参数至少应被看作是根据所报告的有效数字和通过常规的四舍五入方法而获得的。
1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护眼组合物,其包含有效量的胶原三肽,其中,所述胶原三肽为ctp和/或gph。
16.在本技术中,“有效量”为“胶原三肽”在“护眼组合物”或“护眼贴”中产生具有护眼功能的剂量,例如,产生促进角膜上皮细胞分泌胶原蛋白的功能、产生促进角膜上皮细胞分泌透明质酸的功能或产生促进干损伤角膜上皮细胞的存活或增殖的功能中至少一项功能所需的剂量。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护眼组合物为液体,所述胶原三肽的有效量为不低于1μg/ml;可选地,不高于100mg/ml;可选地,不低于2μg/ml;可选地不低于5μg/ml。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护眼组合物包含:
19.有效量的胶原三肽,所述胶原三肽为ctp和/或gph;以及
20.选自视黄醇、维生素b12、硫酸锌、溶菌酶、聚山梨醇酯80、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丙二醇、薄荷醇、氯化钠、硼酸或硼砂中至少一项的辅料。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护眼组合物包含:
22.1μg/ml~100mg/ml的胶原三肽,所述胶原三肽为ctp和/或gph;以及
23.选自视黄醇、维生素b12、硫酸锌、溶菌酶、聚山梨醇酯80、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丙二醇、薄荷醇、氯化钠、硼酸或硼砂中至少一项的辅料。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护眼组合物包含:
25.1μg/ml~100mg/ml的胶原三肽;
26.1mg/ml~20mg/ml视黄醇;
27.1mg/ml~20mg/ml维生素b12;
28.1mg/ml~20mg/ml硫酸锌;
29.1mg/ml~20mg/ml溶菌酶;
30.1mg/ml~30mg/ml聚山梨醇酯80;
31.1mg/ml~30mg/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
32.500μg/ml~30mg/ml薄荷醇;
33.100μg/ml~20mg/ml氯化钠。
3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护眼组合物包含1μg/ml~100mg/ml的ctp;或者
35.包含1μg/ml~100mg/ml的gph;或者
36.包含1μg/ml~100mg/ml的ctp和1μg/ml~100mg/ml的gph。
3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护眼组合物还包含硼酸缓冲液或磷酸缓冲液,所述护眼组合物的ph为6.5~8.0,所述护眼组合物的渗透压295~309osm/l。
38.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护眼贴,所述护眼贴上负载有有效量的胶原三肽,其中,所述胶原三肽为ctp和/或gph。
3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胶原三肽在所述护眼贴上负载的“有效量”为占所述护眼贴的重量比例不低于0.1

,可选地不高于10%;可选地不低于0.2

,可选地不高于8%。
40.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胶原三肽在制备护眼产品中的用途,所述胶原三肽为ctp和/或gph,所述护眼产品为滴眼液、洗眼液或护眼贴中的至少一种。
41.本技术中,胶原三肽ctp和gph可以采用酶解胶原蛋白合成得到或者直接采用化学合成得到。
42.1、促进角膜上皮细胞分泌胶原蛋白和透明质酸
43.眼角膜是人体中透明的结构之一,由多种成分构成,包括胶原蛋白、透明质酸和角蛋白等。其中,i型胶原是眼角膜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存在于眼角膜前表面的bowman膜和后面的descemet膜中,它具有抗拉伸、抗压缩等作用,同时促进眼角膜损伤的修复。
44.供试品1:配制分别含0μg/ml、10μg/ml、50μg/ml或100μg/ml胶原三肽的水溶液,其中,其中,胶原三肽ctp购自西安天广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纯度:99%hplc。
45.供试品2:配制分别含0μg/ml、10μg/ml、50μg/ml或100μg/ml胶原三肽的水溶液,其中,其中,胶原三肽gph购自漳州未名博欣生物医药有限公司,cas:2239-67-0纯度:99% hplc。
46.供试品3:配制分别含0μg/ml、10μg/ml、50μg/ml或100μg/ml胶原三肽的水溶液,其中,其中,每一浓度的胶原三肽水溶液中包含ctp和gph的质量浓度配比为7:1。
47.实验过程,通过收集对数期人角膜上皮细胞(货号:cp-h128,规格:5
×
105cells/t25培养瓶,普诺赛)接种于6孔细胞培养板,每孔加入2ml细胞悬液,控制细胞密度约1
×
106个/孔。5%co2、37℃培养至细胞单层铺满孔底,吸弃培养基,pbs清洗1遍,换用无酚红rpmi 1640培养液,加入浓度梯度的样品(10μg/ml、50μg/ml、100μg/ml),5%co2,37℃培养72h,每组设3个复孔。72h培养结束后,收集培养基上清,吸取上清加至新的干净的1.5ml离心管中,使用人ⅰ型胶原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晶抗生物,货号:jk-e2940)和使用透明质酸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抚生,型号a097441)分别进行elisa检测。
48.如图1所示,胶原三肽在10~100μg/ml浓度范围内显著提高人角膜上皮细胞外基质中ⅰ型胶原蛋白的含量,说明胶原三肽对角膜上皮细胞分泌胶原蛋白的功能有促进作用。
49.如图2所示,胶原三肽在10~100μg/ml浓度范围内显著提高人角膜上皮细胞外基质中透明质酸的含量,说明胶原三肽对人角膜上皮细胞分泌透明质酸的功能有促进作用。
50.2、促进干损伤角膜上皮细胞的存活
51.供试品1、供试品2和供试品3的浓度相同,用完全培养基配制。
52.收集对数期人角膜上皮细胞接种于96孔板,每孔加入100μl,细胞调密度为8000/孔。5% co2、37℃培养至细胞单层铺满孔底,用1%苯扎氯铵处理角膜上皮细胞24h后,将完全培养基分别替换为含不同浓度供试品1~3,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5%co2,37℃继续培养48h。每孔加入10μl mtt溶液,继续培养4h后终止培养,弃去培养液,用pbs冲2遍后,每孔加入100μl dmso,轻轻振荡,使结晶物充分溶解。用酶标仪(美国bioteck eon)在570nm处测定各孔的吸光度值。同时设置空白调零孔(培养基、mtt、dmso),对照孔(细胞、相同浓度的样品溶剂、培养液、mtt、dmso),每组设定5个复孔。根据公式细胞存活率/%=(实验组吸光度-空白组吸光度)/(对照组吸光度-空白组吸光度)
×
100%进行计算。
53.结果如图3所示,与正常培养条件下的空白对照组相对,1%苯扎氯铵可致角膜上皮细胞存活率下降,表明1%苯扎氯铵处理角膜上皮细胞的干损伤细胞模型造模成功。而与造模组相比,胶原三肽的几个浓度组可显著促进干损伤角膜上皮细胞的存活。
54.3、胶原三肽促进光损伤角膜上皮细胞的存活
55.供试品1、供试品2和供试品3的浓度相同,用完全培养基配制。
56.收集对数期角膜上皮细胞接种于96孔板,每孔加入100μl,细胞调密度为8000/孔。5% co2、37℃培养至细胞单层铺满孔底,将完全培养基分别替换为含不同浓度供试品1~3,培养24h后,用紫外灯(uva,0.68w/m2,340nm或uvb,0.55w/m2,313nm)照射体外培养角膜上皮细胞1h,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每孔加入10μl mtt溶液,继续培养4h后终止培养,弃去培养液,用pbs冲2遍后,每孔加入100μldmso,轻轻振荡,使结晶物充分溶解。用酶标仪(美国bioteck eon)在570nm处测定各孔的吸光度值。同时设置空白调零孔(培养基、mtt、dmso),对照孔(细胞、相同浓度的样品溶剂、培养液、mtt、dmso),每组设定5个复孔。根据公式细胞存活率/%=(实验组吸光度-空白组吸光度)/(对照组吸光度-空白组吸光度)
×
100%进行计算。
57.结果如图4所示,与正常培养条件下的空白对照组相对,uva造模组中的角膜上皮细胞存活率下降,表明光损伤细胞模型造模成功。而与造模组相比,胶原三肽可显著促进光损伤角膜上皮细胞的存活。
5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护眼组合物,其包含有效量的胶原三肽,其中,所述胶原三肽为ctp和/或gph。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眼组合物,所述护眼组合物为液体,所述胶原三肽的有效量为不低于1μg/ml;可选地,不高于100mg/ml;可选地,不低于2μg/ml;可选地不低于5μg/m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眼组合物,其中,所述护眼组合物包含:有效量的胶原三肽,所述胶原三肽为ctp和/或gph;以及选自视黄醇、维生素b12、硫酸锌、溶菌酶、聚山梨醇酯80、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丙二醇、薄荷醇、氯化钠、硼酸或硼砂中至少一项的辅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眼组合物,所述护眼组合物包含:1μg/ml~100mg/ml的胶原三肽,所述胶原三肽为ctp和/或gph;以及选自视黄醇、维生素b12、硫酸锌、溶菌酶、聚山梨醇酯80、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丙二醇、薄荷醇、氯化钠、硼酸或硼砂中至少一项的辅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眼组合物,所述护眼组合物包含:1μg/ml~100mg/ml的胶原三肽;1mg/ml~20mg/ml视黄醇;1mg/ml~20mg/ml维生素b12;1mg/ml~20mg/ml硫酸锌;1mg/ml~20mg/ml溶菌酶;1mg/ml~30mg/ml聚山梨醇酯80;1mg/ml~30mg/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500μg/ml~30mg/ml薄荷醇;100μg/ml~20mg/ml氯化钠。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护眼组合物,所述护眼组合物包含1μg/ml~100mg/ml的ctp;或者包含1μg/ml~100mg/ml的gph;或者包含1μg/ml~100mg/ml的ctp和1μg/ml~100mg/ml的gph。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护眼组合物,其还包含硼酸缓冲液或磷酸缓冲液,所述护眼组合物的ph为6.5~8.0,所述护眼组合物的渗透压为295~309osm/l。8.一种护眼贴,所述护眼贴上负载有有效量的胶原三肽,其中,所述胶原三肽为ctp和/或gph。9.根据权利要5所述的护眼贴,其中,所述胶原三肽在所述护眼贴上负载的“有效量”为占所述护眼贴的重量比例不低于0.1

,可选地不高于10%;可选地不低于0.2

,可选地不高于8%。10.胶原三肽在制备护眼产品中的用途,所述胶原三肽为ctp和/或gph,所述护眼产品为滴眼液、洗眼液或护眼贴中的至少一种。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护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护眼功能的胶原三肽及应用,及其作为特征成分的护眼组合物在护眼方面的应用。其中,所述胶原三肽为CTP和/或GPH。胶原三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有效促进干损伤及紫外线损伤角膜上皮细胞的活性,将其制成滴眼液、洗眼液或护眼贴,具有保护视网膜上皮细胞及角膜上皮细胞对抗紫外线及干损伤的作用,通过促进角膜上皮细胞分泌胶原蛋白和透明质酸分泌,发挥修复、保湿功能,促进眼部健康。促进眼部健康。促进眼部健康。


技术研发人员:凌海军 周光鸿 凌欣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健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2
技术公布日:2023/9/1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