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控制柜湿度自动调节装置

未命名 09-14 阅读:70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网安全措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船舶控制柜湿度自动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力控制柜中安装有众多电子设备,空气湿度对于电子设备运行影响很大。船舶长期航行在海上,海上空气湿度大,电气控制柜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会影响控制柜内电子设备使用寿命。现有的控制柜湿度调节技术大多是仅仅通过加热达到干燥的目的,但是加热后的空气遇冷会析出水分,侵蚀电子设备,同时热空气会提升控制柜的温度,不利于控制柜内电子设备的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舶控制柜湿度自动调节装置,解决了热除湿加热后的空气遇冷会析出水分,侵蚀电子设备,同时热空气会提升控制柜的温度,不利于控制柜内电子设备的运行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舶控制柜湿度自动调节装置,包括控制柜、除湿加热器、冷凝器、湿度传感器、吸气风扇、风扇支架、防尘网、除湿盒和显示屏,所述控制柜包括柜体、控制模块、隔离板和第三安装孔,所述控制模块固定安装在柜体内部侧壁,所述第三安装孔设置在所述隔离板上;所述除湿加热器固定安装在柜体内部下表面,所述除湿加热器用以初步除湿和加热空气;所述冷凝器固定安装在隔离板下表面,用以将加热后的空气冷凝;所述除湿盒尺寸与所述第三安装孔相配合,所述除湿盒圆周表面与所述第三安装孔固定连接,所述除湿盒下表面与所述冷凝器上表面连接,用以将冷凝后的空气二次除湿。
5.控制柜还包括柜门、把手、控制按钮、指示灯、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进气孔、支腿、排水孔和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安装在所述柜体内部,所述把手、所述控制按钮和所述指示灯固定安装在所述柜门上,所述把手用以开关所述柜门,所述控制按钮用以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所述指示灯用以显示所述电子设备运行状态,所述第一安装孔设置在所述柜门上,所述第二安装孔设置在所述柜体顶部,所述进气孔设置在所述柜体底部,用以流通空气,所述排水孔设置在所述柜体侧壁底部,用以排放所述冷凝器的冷凝水,所述支腿固定安装在所述柜体底部。
6.湿度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所述柜体内部侧壁上端,用以检测所述柜体内部空气湿度。
7.吸气风扇尺寸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相配合,所述吸气风扇安装在所述风扇支架上,所述风扇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柜体内部顶端。
8.防尘网尺寸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相配合,所述防尘网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孔上。
9.所述显示屏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上。
10.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过两芯电缆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除湿加热器、所述冷凝器、所述吸气风扇电性连接,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两芯电缆连接。
11.显示屏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过can通讯线连接。
12.所述除湿加热器数量至少为2。
1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空气通过加热后冷凝,将空气中水分析出,冷凝后的空气经过除湿盒之后才能与电子设备接触,除湿效果更加彻底,同时冷凝后的空气温度较低,更有利于电子设备的运行。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船舶控制柜湿度自动调节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柜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船舶控制柜湿度自动调节装置安装示意图;
17.图4为图3所示一种船舶控制柜湿度自动调节装置正面视图;
18.图5为图3所示一种船舶控制柜湿度自动调节装置俯视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空气流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船舶控制柜湿度自动调节装置,包括控制柜1、除湿加热器2、冷凝器3、湿度传感器4、吸气风扇5、风扇支架6、防尘网7、除湿盒8和显示屏9。
22.控制柜1包括柜门11、柜体12、把手13、控制按钮14、指示灯15、第一安装孔16、第二安装孔17、第三安装孔19、进气孔120、隔离板18、支腿121、排水孔123、电子设备124和控制模块122,电子设备124安装在柜体12内部,把手13、控制按钮14、指示灯15和第一安装孔16设置在柜门11上,把手13用以开关柜门11,控制按钮14用以控制控制柜1内部安装的电子设备124,指示灯15用以表示控制柜1内部安装的电子设备124的运行状态,第一安装孔16用以安装显示屏9;第二安装孔17设置在柜体12顶部,用以安装吸气风扇5,进气孔120设置在柜体12底部,排水孔123设置在柜体12侧壁底部,用以排放冷凝器3的冷凝水;隔离板18为水平隔板,第三安装孔19设置在隔离板18上,用以安装除湿盒8;支腿121固定安装在柜体12底部,控制模块122固定安装在柜体12内部侧壁。
23.除湿加热器2固定安装在柜体12内部下表面,除湿加热器2数量至少为2,除湿加热器2用以初步除湿和加热空气;冷凝器3固定安装在隔离板18下表面,用以将加热后的空气冷凝,析出空气中的水分;湿度传感器4固定安装在柜体12内部侧壁上端,用以检测电子设备124附近的空气湿度;吸气风扇5叶片外缘直径与第二安装孔17内缘直径相配合,吸气风扇5安装在风扇支架6上,风扇支架6固定安装在柜体12内部顶端,吸气风扇5将柜体12内部空气排放到外部,带动柜体12内部空气流通;防尘网7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孔17上,防尘网7
外缘直径与第二安装孔17内缘直径相配合,防尘网7用以阻挡外界杂物进入柜体12;除湿盒8外缘直径与第三安装孔19内缘直径相配合,除湿盒8固定安装在第三安装孔19上,除湿盒8下表面与冷凝器3上表面连接,用以吸收冷凝器3冷凝后空气中的水分;显示屏9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孔16上,用以显示电子设备124的实时参数。
24.显示屏9与控制模块122通过can通讯线连接,湿度传感器4与控制模块122通过两芯电缆连接,控制模块122分别与除湿加热器2、冷凝器3、吸气风扇5电性连接,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两芯电缆连接。
25.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湿度传感器4检测到柜体12内部湿度超过标准时,湿度传感器4传递信号至控制模块122,控制模块122控制吸气风扇5运动,吸气风扇5将柜体12内部空气排放至外界,带动外界空气通过进气孔120进入柜体;控制模块122控制除湿加热器2与冷凝器3运动,除湿加热器2对外部空气进行初步除湿并对空气进行加热,冷凝器3对加热后的空气进行冷凝,将空气中的水分进一步析出,冷凝器3将冷凝后的空气通过除湿盒8进行最终除湿,经过除湿盒8最终除湿后的空气为干燥的冷空气,干燥的冷空气流经柜体12内的电子设备124时达到除湿、降温的作用。
2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船舶控制柜湿度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控制柜湿度自动调节装置包括控制柜、除湿加热器、冷凝器、湿度传感器、吸气风扇、风扇支架、防尘网、除湿盒和显示屏,所述控制柜包括柜体、控制模块、隔离板和第三安装孔,所述控制模块固定安装在柜体内部侧壁,所述第三安装孔设置在所述隔离板上;所述除湿加热器固定安装在所述柜体内部下表面,所述除湿加热器用以初步除湿和加热空气;所述冷凝器固定安装在隔离板下表面,用以将加热后的空气冷凝;所述除湿盒尺寸与所述第三安装孔相配合,所述除湿盒圆周表面与所述第三安装孔固定连接,所述除湿盒下表面与所述冷凝器上表面连接,所述除湿盒用以将冷凝后的空气二次除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控制柜湿度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还包括柜门、把手、控制按钮、指示灯、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进气孔、支腿、排水孔和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安装在所述柜体内部,所述把手、所述控制按钮和所述指示灯固定安装在所述柜门上,所述把手用以开关所述柜门,所述控制按钮用以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所述指示灯用以显示所述电子设备运行状态,所述第一安装孔设置在所述柜门上,所述第二安装孔设置在所述柜体顶部,所述进气孔设置在所述柜体底部,用以流通空气,所述排水孔设置在所述柜体侧壁底部,用以排放所述冷凝器的冷凝水,所述支腿固定安装在所述柜体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控制柜湿度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所述柜体内部侧壁上端,用以检测所述柜体内部空气湿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舶控制柜湿度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风扇尺寸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相配合,所述吸气风扇安装在所述风扇支架上,所述风扇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柜体内部顶端。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舶控制柜湿度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网尺寸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相配合,所述防尘网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孔上。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舶控制柜湿度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上。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船舶控制柜湿度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过两芯电缆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除湿加热器、所述冷凝器、所述吸气风扇电性连接,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两芯电缆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船舶控制柜湿度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过can通讯线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控制柜湿度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加热器数量至少为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网安全措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船舶控制柜湿度自动调节装置,包括控制柜、除湿加热器、冷凝器、湿度传感器、吸气风扇、风扇支架、防尘网、除湿盒和显示屏,控制柜包括柜体和控制模块,湿度传感器检测到柜体内湿度超标后将信息传递到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吸气风扇、除湿加热器和冷凝器工作,空气经过加热、冷凝后经过除湿盒进入柜体,最后经过吸气风扇排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空气通过加热后冷凝,将空气中水分析出,冷凝后的空气经过除湿盒之后与电子设备接触,除湿效果更加彻底,同时冷凝后的空气温度较低,更有利于电子设备的运行。电子设备的运行。电子设备的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杨妍旻 饶建波 谭菲 邹晶 张梦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4.15
技术公布日:2023/9/1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