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吊智能化安全诊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14
阅读:95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技术领域,具体是轨道吊智能化安全诊断系统。
背景技术:
2.集装箱是国际物流的主要运输装备,国际货运中有90%是通过集装箱运输来完成的。集装箱箱号是集装箱的唯一标识符,在集装箱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许多集装箱码头的堆场管理和装卸船管理均已实现计算机化,但集装箱码头大门、集装箱起重机、大桥吊等处的集装箱箱号状态还依靠着人眼的观察。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加大了操作员负担,导致搬运集装箱存在安全风险。
3.针对上述的问题,有一些解决的技术方案,例如:中国内公开一份申请号为:cn202122539742.x,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集装箱防误吊集卡安全识别系统,该结构包括主架安装有操作室,主架安装有电动机,电动机与吊具相连接,吊具上设有激光测距传感器,激光测距传感器连接有第二无线透传器,第二无线透传器连接有电源模块,电源模块还分别连接有第一无线透传器和第一plc可编程控制器cp1h,第一plc可编程控制器cp1h与第一无线透传器的公共端连接有称重仪,第一plc可编程控制器cp1h连接有第二plc可编程控制器sc1g,操作室内设有能与第一无线透传器和第二无线透传器相互无线通信的安全监控仪。本该结构方案需对进一步完善,需要提升安全系统监测;另外,火车卡因激光偶尔扫到两端相邻集装箱或扫到木板的缝隙里,出现误报或漏报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而提出一种吊智能化安全诊断系统,能提升安全系统监测和防止误报或漏报等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描述的轨道吊智能化安全诊断系统,包括主架安装有操作室,主架安装有电动机,电动机与吊具相连接,操作室内安装有plc可编程控制器cp1h,吊具的两侧设有用于检测吊具垂直方向位置的激光测距传感器,吊具的顶表面还设有用于检测四周距离的智能测距仪,智能测距仪与plc可编程控制器cp1h相电连接,激光测距传感器和智能测距仪之间通过第二无线透传器相连接,第一plc可编程控制器cp1h与第二无线透传器相连接。
6.具体进一步,所述智能测距仪分为第一智能测距仪、第二智能测距仪、第三智能测距仪和第四智能测距仪,第一智能测距仪、第二智能测距仪、第三智能测距仪和第四智能测距仪分别位于吊具的顶表面。
7.具体进一步,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分为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第三激光测距传感器和第四激光测距传感器,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第三激光测距传感器和第四激光测距传感器分别位于吊具的侧表面。
8.具体进一步,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连接有第二无线透传器,第二无线透传器连接有电源模块,电源模块还分别连接有第一无线透传器,第一plc可编程控制器cp1h与第一无线透传器的公共端连接有称重仪,第一plc可编程控制器cp1h连接有第二plc可编程控制器
sc1g,操作室内设有能与第一无线透传器和第二无线透传器相互无线通信的安全监控仪。
9.具体进一步,所述第一plc可编程控制器cp1h设有第一串口和第二串口,称重仪和第一无线透传器的公共端连接于第一串口上。
10.具体进一步,所述主架上安装有第一摄像头,第一摄像头还依次连接有网络交换机、视频录像机和视频显示器。
11.具体进一步,所述网络交换机还连接有第二摄像头,第二摄像头固定于操作室上。
12.具体进一步,所述网络交换机、视频录像机和视频显示器位于操作室内。
13.具体进一步,所述吊具夹持有集装箱,所述操作室内设有操作杆箱,操作杆箱内设有0点和上升点位,0点和上升点位分别连接于第一plc可编程控制器cp1h上。
14.具体进一步,所述吊具(16)的顶表面设有凹位,凹位内设有电动缸,电动缸与智能测距仪相连接。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结构通过吊具还设有激光测距传感器和智能测距仪,实施扫描集装箱的上下方向和四周的间距,实施安全系统监测运行;另外,智能测距仪通过电动缸实施收纳于凹位内,以防止在堆场作业时被集装箱撞坏,在伸缩过程1秒时间,不会影响起升作业的效率,有效解决火车卡因激光偶尔扫到两端相邻集装箱或扫到木板的缝隙里,出现误报或漏报。
附图说明
1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电源模块、第一无线透传器、第二无线透传器、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第三激光测距传感器、第四激光测距传感器、plc可编程控制器sc1g、plc可编程控制器cp1h和称重仪相连接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架、电动机、第一摄像头、操作室、第二摄像头、吊具和集装箱相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实用新型的吊具、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和吊具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网络传输端口、4g网关和监控后台相连接示意图。
21.图5是第一智能测距仪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在高边卡与吊具之间位置状态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锁钩与吊具之间的位置状态结构示意图。
24.图8是吊具、电动缸和智能测距仪相连接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如下:电源模块1、第一无线透传器2、第二无线透传器3、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4、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5、第三激光测距传感器6、第四激光测距传感器7、称重仪传感器模块8、第一串口9、第二串口10、主架11、电动机12、第一摄像头13、操作室14、第二摄像头15、吊具16、凹位1601、集装箱17、地面18、网络传输端口19、4g网关20、监控后台21、安全监控仪22、第一智能测距仪23、电动缸2301、第二智能测距仪24、第三智能测距仪25、第四智能测距仪26、锁钩27、高边卡28、平板卡29、plc可编程控制器sc1g、plc可编程控制器cp1h。
实施方式
26.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描述的一种集装箱防误吊集卡检测系统,包括主架11安装有操作室14,主架11安装有电动机12,电动机12与吊具16相连接,操作室14内安装有plc可编程控制器cp1h,吊具16的两侧设有用于检测吊具16垂直方向位置的激光测距传感器,吊具16的顶表面还设有用于检测四周距离的智能测距仪,智能测距仪与plc可编程控制器cp1h相电连接,激光测距传感器和智能测距仪之间通过第二无线透传器3相连接,第一plc可编程控制器cp1h与第二无线透传器3相连接。
28.本结构通过吊具16还设有激光测距传感器和智能测距仪,实施扫描集装箱17的上下方向和四周的间距,实施安全系统监测运行。另外,具体进一步,所述吊具16的顶表面设有凹位1601,凹位1601内设有电动缸2301,电动缸2301与智能测距仪相连接。智能测距仪通过电动缸2301实施收纳于凹位1601内,以防止在堆场作业时被集装箱撞坏,在伸缩过程1秒时间,不会影响起升作业的效率,有效解决火车卡因激光偶尔扫到两端相邻集装箱17或扫到木板的缝隙里,出现误报或漏报。第一plc可编程控制器cp1h控制电动缸2301的工作状态,能让智能测距仪置于凹位1601内,凹位1601的空间能容易智能测距仪,凹位1601的内底面与电动缸2301之间通过螺钉相连接而实施固定电动缸2301。电动缸2301的顶端与智能测距仪的底面采用螺接方式连接,即电动缸2301的伸缩杆表面设有螺纹,智能测距仪的底面设有内螺孔,该伸缩杆的上端螺接于该内螺孔内。
29.所述智能测距仪分为第一智能测距仪23、第二智能测距仪24、第三智能测距仪25和第四智能测距仪26,第一智能测距仪23、第二智能测距仪24、第三智能测距仪25和第四智能测距仪26分别位于吊具16的顶表面。
30.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分为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4、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5、第三激光测距传感器6和第四激光测距传感器7,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4、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5、第三激光测距传感器6和第四激光测距传感器7分别位于吊具16的侧表面。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4安装于操作室14的前表面,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4朝向吊具16,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4安装于主架11上。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4、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5、第三激光测距传感器6和第四激光测距传感器7能输出四组数据出,充分反映出吊具16状态。
31.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连接有第二无线透传器3,第二无线透传器3连接有电源模块1,电源模块1还分别连接有第一无线透传器2,第一plc可编程控制器cp1h与第一无线透传器2的公共端连接有称重仪8,第一plc可编程控制器cp1h连接有第二plc可编程控制器sc1g,操作室14内设有能与第一无线透传器2和第二无线透传器3相互无线通信的安全监控仪22。
32.在吊具16侧边安装激光测距传感器,利用数据准确判断出作业中的铁卡是高边卡,则自动屏蔽判断程序,可以安全起升(高边卡没有锁钩),加快了作业效率以及龙门吊的智能化。此功能主要解决:火车高边卡(高边卡28不存在钩锁,不需要启动保护系统)和平板卡29两种情况靠司机甄别切换,操作繁琐或忘记切换,影响吊箱效率。
33.称重仪传感器模块利用重量模块技术,称重仪传感器模块在操作室14内部设置,检测集装箱的重量,检测范围分为空箱(3.5t)和重箱(35t)两个档位。当集装箱是空箱(3.5t)或者重箱(35t)时,称重仪传感器模块检测重量大于3.5t(空箱)或者35t(重箱)时,通过第二无线透传器3发出电信号到安全监控仪22上,并且安全监控仪22发出警示信号,提示操作室14内的操作员,需要重新确认吊具16对集装箱17的夹持状态,确保整体安全性,起到实施反映集装箱的实时、有效的运行状态。
34.所述第一plc可编程控制器cp1h设有第一串口9和第二串口10,称重仪8和第一无线透传器2的公共端连接于第一串口9上。第一串口9和第二串口10用于数据接收,反馈到第一plc可编程控制器cp1h上。
35.所述主架11上安装有第一摄像头13,第一摄像头13还依次连接有网络交换机19、视频录像机20和视频显示器21。所述网络交换机19还连接有第二摄像头15,第二摄像头15固定于操作室14上。所述网络交换机19、视频录像机20和视频显示器21位于操作室14内。所述吊具16夹持有集装箱17,所述操作室14内设有操作杆箱,操作杆箱内设有0点和上升点位,0点和上升点位分别连接于第一plc可编程控制器cp1h上。
36.第一摄像头13和第二摄像头15能支持高清画面输出。第一摄像头13、第二摄像头15、网络传输端口19、4g网关和监控后台组合,能实时监控、记录事件。
37.网络传输端口19(又称“网络交换器”),是一个扩大网络的器材,能为子网络中提供更多的连接端口,应用本结构用于连接新的摄像头,实施多位观察集装箱17的情况。
38.具体进一步,所述网络传输端口19、4g网关20和监控后台21位于操作室14内。具体进一步,所述吊具16夹持有集装箱17。具体进一步,所述操作室14内设有操作杆箱,操作杆箱内设有0点和上升点位,0点和上升点位分别连接于plc可编程控制器cp1h上。操作杆箱内的活动杆在0点或上升点位,输出电信号到plc可编程控制器cp1h上,plc可编程控制器cp1h实施相对应的动作。
39.上述内容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吊智能化安全诊断系统,包括主架(11)安装有操作室(14),主架(11)安装有电动机(12),电动机(12)与吊具(16)相连接,操作室(14)内安装有plc可编程控制器cp1h,其特征在于:吊具(16)的两侧设有用于检测吊具(16)垂直方向位置的激光测距传感器,吊具(16)的顶表面还设有用于检测四周距离的智能测距仪,智能测距仪与plc可编程控制器cp1h相电连接,激光测距传感器和智能测距仪之间通过第二无线透传器(3)相连接,第一plc可编程控制器cp1h与第二无线透传器(3)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轨道吊智能化安全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测距仪分为第一智能测距仪(23)、第二智能测距仪(24)、第三智能测距仪(25)和第四智能测距仪(26),第一智能测距仪(23)、第二智能测距仪(24)、第三智能测距仪(25)和第四智能测距仪(26)分别位于吊具(16)的顶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轨道吊智能化安全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分为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4)、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5)、第三激光测距传感器(6)和第四激光测距传感器(7),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4)、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5)、第三激光测距传感器(6)和第四激光测距传感器(7)分别位于吊具(16)的侧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轨道吊智能化安全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连接有第二无线透传器(3),第二无线透传器(3)连接有电源模块(1),电源模块(1)还分别连接有第一无线透传器(2)和,第一plc可编程控制器cp1h与第一无线透传器(2)的公共端连接有称重仪(8),第一plc可编程控制器cp1h连接有第二plc可编程控制器sc1g,操作室(14)内设有能与第一无线透传器(2)和第二无线透传器(3)相互无线通信的安全监控仪(2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轨道吊智能化安全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lc可编程控制器cp1h设有第一串口(9)和第二串口(10),称重仪(8)和第一无线透传器(2)的公共端连接于第一串口(9)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轨道吊智能化安全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11)上安装有第一摄像头(13),第一摄像头(13)还依次连接有网络交换机(19)、视频录像机(20)和视频显示器(2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轨道吊智能化安全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交换机(19)还连接有第二摄像头(15),第二摄像头(15)固定于操作室(14)上。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轨道吊智能化安全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交换机(19)、视频录像机(20)和视频显示器(21)位于操作室(14)内。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轨道吊智能化安全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16)夹持有集装箱(17),所述操作室(14)内设有操作杆箱,操作杆箱内设有0点和上升点位,0点和上升点位分别连接于第一plc可编程控制器cp1h上。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轨道吊智能化安全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16)的顶表面设有凹位(1601),凹位(1601)内设有电动缸(2301),电动缸(2301)与智能测距仪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轨道吊智能化安全诊断系统,包括主架安装有操作室,主架安装有电动机,电动机与吊具相连接,操作室内安装有PLC可编程控制器CP1H,吊具的两侧设有用于检测吊具垂直方向位置的激光测距传感器,吊具的顶表面还设有用于检测四周距离的智能测距仪,智能测距仪与PLC可编程控制器CP1H相电连接,激光测距传感器和智能测距仪之间通过第二无线透传器相连接,第一PLC可编程控制器CP1H与第二无线透传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吊具还设有激光测距传感器和智能测距仪,实施扫描集装箱上下方向和四周的间距,实施安全系统监测运行。施安全系统监测运行。施安全系统监测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张品 林弈润 彭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部湾港防城港码头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4
技术公布日:2023/9/1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