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侧围结构、白车身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14
阅读:60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身侧围结构、白车身及车辆。
背景技术:
2.在汽车的研发过程中,为降低成本,通常基于一个车辆平台开发多种不同的车辆产品。随着汽车日益向电动化方向演进,出现了油电混合平台,基于该平台既可以开发燃油汽车,又可以开发纯电汽车(ev)、增程式汽车(reev)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phev)等车型。
3.对于燃油车和纯电车而言,其只需要一个加油口或充电口,在进行车辆开发时,只需要在车辆的一侧预留该加油口或充电口位置即可。而对于增程式汽车、插电混合动力汽车来说,其同时需要加油口和充电口,在进行车辆开发时,一般在车辆的两侧分别预留加油口和充电口。
4.在基于纯电汽车的平台基础,开发兼容的增程式汽车或插电混合动力汽车时,需要额外增加加油口,在动力电池高压接口不变的情况下,这样可能导致高压充电线加长,这势必导致成本增加以及整车布置空间的浪费。因此,就亟需一种可在车辆的同侧兼容充电口与加油口的车身侧围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车身侧围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车辆开发时车辆侧围结构不能同时兼容充电口和加油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车身侧围结构的白车身。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白车身的车辆。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车身侧围结构,其包括侧围本体以及可选的第一组件或第二组件;所述侧围本体上设置有油电两用安装孔和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组件包括充电座总成,所述充电座总成上设置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用于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配合以将所述充电座总成固定连接在所述侧围本体的油电两用安装孔内;所述第二组件包括转接板和加油口总成,所述转接板上设置有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三固定部用于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配合以将所述转接板固定连接在所述侧围本体的油电两用安装孔上;所述转接板上设置有加油口安装孔,所述加油口总成与所述转接板固定连接,且安装在所述加油口安装孔内。
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车身侧围结构可选地包括第一组件或第二组件。在包括第一组件时,充电座总成上的第二固定部与侧围本体上的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将充电座总成固定在侧围本体上,且被固定的充电座总成位于油电两用安装孔内,从而在车辆侧围结构上包括了充电座总成,可以满足在纯电汽车、增程式汽车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上的应用需求。在包括第二组件时,加油口总成固定安装在转接板上的加油口安装孔内,同时,转接板上的第三固定部与侧围本体上的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从而就通过转接板将加油口总成连接固定在侧围本体上,且被固定的加油口总成位于油电两用安装孔内,从而在车辆侧围
结构上包括了加油口总成,可以满足在燃油汽车、增程式汽车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上的应用需求。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和第三固定部为通孔,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第三固定部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车身侧围结构包括第一组件时,将分别作为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两个通孔对齐,采用螺栓穿过该两个通孔并螺接固定,可以将充电座总成稳固地固定在侧围本体上。在车身侧围结构包括第二组件时,将分别作为第一固定部和第三固定部的两个通孔对齐,采用螺栓穿过该两个通孔并螺接固定,可以将转接板以及连接在转接板上的加油口总成稳固地固定在侧围本体上。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固定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固定部、第三固定部的数量和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1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可以将充电座总成和侧围本体固定的更加牢固;在第一固定部和第三固定部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可以将转接板与侧围本体固定的更加牢固。
13.进一步地,所述转接板上设置有第四固定部,所述加油口总成上设置有第五固定部,所述第五固定部用于与所述第四固定部相配合,以将所述加油口总成与所述转接板固定连接。
1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四固定部和第五固定部,可以将加油口总成固定在转接板上。
15.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固定部和第五固定部为通孔,所述第四固定部和第五固定部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1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加油口总成与转接板固定连接时,将分别作为第四固定部和第五固定部的两个通孔对齐,采用螺栓穿过该两个通孔并螺接固定,就可以将加油口总成稳固地固定在转接板上。
17.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固定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四固定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五固定部的数量与第四固定部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1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第四固定部和第五固定部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可以将加油口总成与转接板之间固定的更加牢固。
19.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座总成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充电接口。
2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在充电座总成上的充电接口具体可以被设置为不同的类型,以满足对车辆充电的不同的要求。例如,按照充电速度对充电接口的类型进行划分,设置在充电座总成上的充电接口例如可以包括快充接口(高电压、大电流快速充电)、慢充接口(常规市电充电),从而可以满足对车辆进行快速充电和一般正常速度充电的不同需求;按照不同标准对充电接口的类型进行划分,设置在充电座总成上的充电接口可以包括中国标准接口、欧洲标准接口等,从而可以满足在不同的国家中对车辆进行充电的要求。
21.进一步地,所述转接板上设置有加强筋。
2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转接板为板状结构,在设置有加强筋的情况下,可以增强转接板的结构强度,有助于保证安装在转接板上的加油口总成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23.一种白车身,其包括上述的车身侧围结构。
24.一种车辆,其包括上述的白车身。
2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身侧围结构、白车身及车辆,其在车身侧围结构可选地包括第一组件或第二组件。在包括第一组件时,充电座总成上的第二固定部与侧围本体上的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将充电座总成固定在侧围本体上,且被固定的充电座总成位于油电两用安装孔内,从而在车辆侧围结构上包括了充电座总成,可以满足在纯电汽车、增程式汽车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上的应用需求。在包括第二组件时,加油口总成固定安装在转接板上的加油口安装孔内,同时,转接板上的第三固定部与侧围本体上的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从而就通过转接板将加油口总成连接固定在侧围本体上,且被固定的加油口总成位于油电两用安装孔内,从而在车辆侧围结构上包括了加油口总成,可以满足在燃油汽车、增程式汽车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上的应用需求。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辆侧围结构包括第一组件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辆侧围结构包括第二组件的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辆侧围结构的侧围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辆侧围结构的充电座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辆侧围结构的转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辆侧围结构的加油口总成在第一视角方向上的示意图;
3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辆侧围结构的加油口总成在第二视角方向上的示意图。
34.其中:
35.10-侧围本体;11-油电两用安装孔;12-第一固定部;
36.20-第一组件;21-充电座总成;211-第二固定部;
37.30-第二组件;
38.31-转接板;311-第三固定部;312-加油口安装孔;313-第四固定部;
39.32-加油口总成;321-第五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40.以下将参照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中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41.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42.在本实用新型的车身侧围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7所示,车身侧围结构包括侧围本体10以及可选的第一组件20或第二组件30。其中,侧围本体10上设置有油电两用安装孔11和第一固定部12。第一组件20包括充电座总成21,充电座总成21上设置有第二固定部211,第二固定部211用于与第一固定部12相配合以将充电座总成21固定连接在所述侧围本体10上的油电两用安装孔11内。第二组件30包括转接板31和加油口总成32,转接板31上设置有第三固定部311,第三固定部311用于与第一固定部12相配合以将转接板31固定连接在所述侧围本体10的油电两用安装孔11上;转接板31上设置有加油口安装孔312,加油口总成32与转接板31固定连接,且安装在加油口安装孔312内。
43.在该实施例中,在车身侧围结构可选地包括第一组件20或第二组件30。在包括第一组件20时,充电座总成21上的第二固定部211与侧围本体10上的第一固定部12固定连接,将充电座总成21固定在侧围本体10上,且被固定的充电座总成21位于油电两用安装孔11内。在包括第二组件30时,加油口总成32固定安装在转接板31上的加油口安装孔312内,同时,转接板31上的第三固定部311与侧围本体10上的第一固定部12固定连接,从而就通过转接板31将加油口总成32连接固定在侧围本体10上,且被固定的加油口总成32位于油电两用安装孔11内。
44.一般地,充电座总成21的截面尺寸要大于加油口总成32的截面尺寸,也即是,充电座总成21的安装孔会大于加油口总成32的安装孔,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油电两用安装孔11的尺寸被设置为与充电座总成21的截面尺寸相匹配,从而满足安装充电座总成21的要求;在此基础上,通过另外设置的转接板31,并在转接板31上设置相对于油电两用安装孔11较小的加油口安装孔312,满足安装加油口总成32的要求。从而就使侧围本体10上的油电两用安装孔11既可以安装充电座总成21,也可以安装加油口总成32。
45.基于以上描述和分析,该实施例中的车辆侧围结构可以应用于燃油汽车、纯电汽车、增程式汽车、插电混合动力汽车等多种类型的汽车。在用于燃油汽车时,车身侧围结构包括第二组件30,从而能够将加油口总成32安装在车辆侧围结构上,就能够对车辆进行加油。在用于纯电汽车时,车身侧围结构包括第一组件20,从而能够将充电座总成21安装在车辆侧围结构上,就能够对车辆进行充电。在用于增程式汽车时,车身侧围结构可以包括第一组件20或者包括第二组件30,在包括第二组件30时,能够将加油口总成32安装在车辆侧围结构上,就能够对车辆进行加油,而在包括第一组件20时,能够将充电座总成21安装在车辆侧围结构上,就能够对车辆进行充电。在用于插电混合动力汽车时,车身侧围结构可以包括第一组件20或者包括第二组件30,在包括第二组件30时,能够将加油口总成32安装在车辆侧围结构上,就能够对车辆进行加油,而在包括第一组件20时,能够将充电座总成21安装在车辆侧围结构上,就能够对车辆进行充电。
46.具体地,如图1~图5所示,第一固定部12、第二固定部211和第三固定部311为通孔,第一固定部12与第二固定部21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第一固定部12与第三固定部31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47.在车身侧围结构包括第一组件20时,将分别作为第一固定部12和第二固定部211的两个通孔对齐,采用螺栓穿过该两个通孔并螺接固定,可以将充电座总成21稳固地固定在侧围本体10上。在车身侧围结构包括第二组件30时,将分别作为第一固定部12和第三固定部311的两个通孔对齐,采用螺栓穿过该两个通孔并螺接固定,可以将转接板31以及连接
在转接板31上的加油口总成32稳固地固定在侧围本体10上。
48.在实际实施时,第一固定部12、第二固定部211和第三固定部311还可以选择其他的连接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
49.具体地,如图1~图5所示,第一固定部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固定部12间隔设置;第二固定部211、第三固定部311的数量和第一固定部12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50.在第一固定部12和第二固定部211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可以将充电座总成21和侧围本体10固定的更加牢固;在第一固定部12和第三固定部311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可以将转接板31与侧围本体10固定的更加牢固。
51.具体地,如图5所示,转接板31上设置有第四固定部313,加油口总成32上设置有第五固定部321,第五固定部321用于与第四固定部313相配合,以将加油口总成32与转接板31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四固定部313和第五固定部321,可以将加油口总成32固定在转接板31上。
52.具体地,第四固定部313和第五固定部321为通孔,第四固定部313和第五固定部32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53.在将加油口总成32与转接板31固定连接时,将分别作为第四固定部313和第五固定部321的两个通孔对齐,采用螺栓穿过该两个通孔并螺接固定,就可以将加油口总成32稳固地固定在转接板31上。
54.在实际实施时,第四固定部313和第五固定部321还可以选择其他的连接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
55.具体地,如图5~图7所示,第四固定部的313数量为多个,多个第四固定部313间隔设置;第五固定部321的数量与第四固定部313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56.在第四固定部313和第五固定部321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可以将加油口总成32与转接板31之间固定的更加牢固。
57.具体地,充电座总成2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充电接口。设置在充电座总成21上的充电接口具体可以被设置为不同的类型,以满足对车辆充电的不同的要求。例如,按照充电速度对充电接口的类型进行划分,设置在充电座总成21上的充电接口例如可以包括快充接口(高电压、大电流快速充电)、慢充接口(常规市电充电),从而可以满足对车辆进行快速充电和一般正常速度充电的不同需求;按照不同标准对充电接口的类型进行划分,设置在充电座总成21上的充电接口可以包括中国标准接口、欧洲标准接口等,从而可以满足在不同的国家中对车辆进行充电的要求。
58.具体地,转接板31上设置有加强筋(图中未示出)。转接板31为板状结构,在设置有加强筋的情况下,可以增强转接板31的结构强度,有助于保证安装在转接板31上的加油口总成32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59.在本实用新型的白车身的一个实施例中,白车身包括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车身侧围结构。
60.本实施例中的白车身,其包括上述的车辆侧围结构,当然地具有与上述的车辆侧围结构一致的有益效果,不再赘述。
61.在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一个实施例中,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白车身。
62.本实施例中的车辆,其包括上述的白车身,当然地具有与上述的白车身一致的有
益效果,不再赘述。
63.以上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身侧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侧围结构包括侧围本体(10)以及可选的第一组件(20)或第二组件(30);所述侧围本体(10)上设置有油电两用安装孔(11)和第一固定部(12);所述第一组件(20)包括充电座总成(21),所述充电座总成(21)上设置有第二固定部(211),所述第二固定部(211)用于与所述第一固定部(12)相配合以将所述充电座总成(21)固定连接在所述侧围本体(10)的油电两用安装孔(11)内;所述第二组件(30)包括转接板(31)和加油口总成(32),所述转接板(31)上设置有第三固定部(311),所述第三固定部(311)用于与所述第一固定部(12)相配合以将所述转接板(31)固定连接在所述侧围本体(10)的油电两用安装孔(11)上;所述转接板(31)上设置有加油口安装孔(312),所述加油口总成(32)与所述转接板(31)固定连接,且安装在所述加油口安装孔(31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2)、第二固定部(211)和第三固定部(311)为通孔,所述第一固定部(12)与第二固定部(21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一固定部(12)与第三固定部(31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固定部(12)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固定部(211)、第三固定部(311)的数量和所述第一固定部(12)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板(31)上设置有第四固定部(313),所述加油口总成(32)上设置有第五固定部(321),所述第五固定部(321)用于与所述第四固定部(313)相配合,以将所述加油口总成(32)与所述转接板(31)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侧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固定部(313)和第五固定部(321)为通孔,所述第四固定部(313)和第五固定部(32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侧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固定部(31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四固定部(313)间隔设置;所述第五固定部(321)的数量与第四固定部(313)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总成(2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充电接口。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板(31)上设置有加强筋。9.一种白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车身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身侧围结构。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白车身。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侧围结构、白车身及车辆。车辆侧围结构包括侧围本体及可选的第一组件或第二组件;侧围本体上设置有油电两用安装孔和第一固定部;第一组件包括充电座总成,充电座总成上设置有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用于与第一固定部相配合以将充电座总成固定连接在侧围本体的油电两用安装孔内;第二组件包括转接板和加油口总成,转接板上设置有第三固定部,第三固定部用于与第一固定部相配合以将转接板固定连接在侧围本体的油电两用安装孔上;转接板与加油口总成固定连接。上述车身侧围结构可以分别将充电座总成、加油口总成固定到油电两用安装孔内,从而满足在纯电汽车、燃油汽车、增程式汽车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上的应用需求。求。求。
技术研发人员:杨彬 罗国政 夏远刚 张宗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1
技术公布日:2023/9/1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抗高温的防火窗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干选磁滚筒分选矿石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