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式道钉灯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14
阅读:91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模块式道钉灯。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进步和交通事业的发展,公路照明的服务对象也不再局限于机动车辆而被拓宽到行人和非机动车辆。道钉作为一种主要安装在道路的标线中间或双黄线中间的,具有发光或反光功能,对机动车驾驶员起引导或示警作用的交通安全诱导标志,已经广泛用于现有道路。传统的道钉依靠逆反射材料反射来往车辆的灯光而提供反射光,不能摆脱对汽车灯光的依赖,只能对机动车辆起到诱导作用。
3.国家交通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jt/t967—2015公路蓄能型自发光交通标识》,其中详细地规定了长余辉道钉灯的应用标准。这种长余辉道钉灯将长余辉发光材料和传统道钉结合为一体,具有反光和自发光功能,不仅对机动车起到诱导的作用,还能对行人和非机动车起到诱导和指示的作用。
4.由于道钉灯是固定安装在道路上,其安装以及拆装都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动力,因此道钉灯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而其抗压、防水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道钉灯的使用寿命。现有的道钉灯多为发光单元与设备底座套合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容易因密封性不足而发生渗水,进而影响到道钉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模块式道钉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道钉灯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模块式道钉灯,包括:
7.抗压导光模块,其包括抗压上盖、导光件、灯板和控制电路板,所述抗压上盖、导光件、灯板和控制电路板从上往下共同封装成为一个整体;
8.电源模块,其包括中层保护壳和电池,所述电池设在所述中层保护壳中,所述电池和所述中层保护壳共同封装成为一个整体,所述抗压导光模块位于所述电源模块的上方,所述抗压导光模块设有第一接头,所述电源模块设有与所述第一接头进行电性连接的第二接头;
9.下壳体,其密封连接在所述抗压上盖的底部,所述抗压导光模块和所述下壳体共同限定出可容纳所述电源模块的容纳腔。
10.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块式道钉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道钉灯由多个模块装配而成,将原本松散的结构分为抗压导光模块、电源模块、下壳体这三大组成部分,其中所述抗压导光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均进行了涂胶封装,以达到密封保护的作用,其次所述电源模块设置在密封的容纳腔内,以达到双重密封保护的作用,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道钉灯具有更佳的密封性能,以免因涉水而影响使用寿命,而且模块化的设置有利于提升道钉灯的装配效率。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壳体的顶部设有向外凸出的安装围板,所述安装围板设有螺纹孔,所述抗压上盖设有与所述螺纹孔位置相对应的安装孔。通过上述的设置,所述抗压上盖与所述下壳体采用从上往下的螺丝固定方式进行连接。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由于从上往下的螺丝固定方式容易在所述抗压上盖的安装孔中往下进行渗水,因此所述安装围板在所述螺纹孔的外围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上设有第一密封圈。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共同包裹有防水套,以防所述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受潮而发生短路。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由于所述道钉灯主要是安装在行驶道路上,因此为了降低对来往车辆的影响,所述抗压上盖的上表面设置为从四周往中心爬升的行车坡面。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光件设有两个反光板,所述抗压上盖设有与所述反光板位置相对应的两个窗口。在所述灯板启辉之前,所述反光板能够对车辆的车灯进行反射,以进行被动发光,在所述灯板启辉之后,所述灯板所发出的灯光能够通过所述反光板往外进行传播,在此期间所述灯板上的灯珠进行周期性闪烁。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由于所述抗压上盖具有行车坡面,因此为了使不同行驶方向上的群众都能够注意到所述道钉灯的反射光或者闪烁光,两个所述窗口分别位于所述行车坡面的中心的两侧,且从一个窗口往另外一个窗口的直线方向需平行于道路的行驶方向。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为了将所述道钉灯正确地安装在行驶道路上,所述行车坡面的中心设有安装方向标识。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抗压导光模块设置有传输天线,所述控制电路板具有无线控制的功能模组,以实现所述道钉灯的无线控制功能。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道钉灯在安装时,首先需要在道路上钻孔,然后将粘结剂涂上所述道钉灯的外表面并将其置入孔洞中,待粘结剂凝固后即可实现道钉灯的安装。为了提升所述道钉灯的安装固定效果,以免其因固定不牢而影响来往车辆的行驶,所述下壳体的外侧面设有多个打胶槽,所述打胶槽用于储存更多的粘结剂。
20.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1.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块式道钉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图1所示的模块式道钉灯的俯视图;
24.图3是图2所示的模块式道钉灯沿a-a剖面线的剖视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块式道钉灯的一个立体分解图;
26.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块式道钉灯的另一个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30.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模块式道钉灯,其包括抗压导光模块100、电源模块200和下壳体320,其中所述抗压导光模块100集成了抗压上盖310、导光件110、灯板120、控制电路板130和底盖140,所述灯板120设有多个灯珠121,所述导光件110用于灯珠121的光学导光。所述抗压上盖310位于所述导光件110的上方,所述导光件110内设有凹槽112,所述灯板120覆盖安装于所述凹槽112,使得所有灯珠121均设在所述凹槽112中。所述控制电路板130连接在所述底盖140内,而所述底盖140位于所述导光件110的下方并与所述抗压上盖310进行连接,使得所述控制电路板130能够位于所述灯板120的下方,此时所述灯板120与所述控制电路板130通过导线进行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涂胶的方式将所述抗压导光模块100所有外露的间缝均填充有透明的白胶,以保护所述抗压导光模块100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从而实现所述抗压导光模块100的封装。
32.具体地,由于所述抗压上盖310为所述道钉灯的顶盖,该顶盖需外露于道路上,因此其可选为金属构件,优选为不锈钢构件或者铝构件。为了降低对来往车辆的影响,所述抗压上盖310具有从四周往中心爬升的行车坡面311,所述行车坡面311设于所述抗压上盖310的上表面,以供车辆的顺利通行。
33.所述抗压上盖310设有两个窗口312,所有窗口312的位置与所有反光板111的位置分别一一对应设置。由于所述抗压上盖310具有行车坡面311,因此为了使不同行驶方向上的群众都能够注意到所述道钉灯的反射光或者闪烁光,两个所述窗口312分别位于所述行车坡面311的中心的两侧,且从一个窗口312往另外一个窗口312的直线方向需平行于道路的行驶方向。
34.为了实现所述抗压上盖310与所述底盖140的连接,所述底盖140设有向外凸出的连接外缘141,所述连接外缘141和所述抗压上盖310均设有相互对应的孔位,使得所述抗压导光模块100能够通过螺丝连接于所述抗压上盖310。
35.接着,所述导光件110可选为透明pvc构件或者亚克力构件,其设有两个反光板
111,所述反光板111参照现有的结构进行设置,所述灯板120上灯珠121的位置分别对应于两个所述反光板111的位置。在所述灯板120启辉之前,所述反光板111能够对车辆的车灯进行反射,以进行被动发光,在所述灯板120启辉之后,所述灯板120所发出的灯光能够通过所述反光板111往外进行传播,在此期间所述灯珠121进行周期性闪烁。
36.所述导光件110设有向下延伸的多个安装螺孔柱113,每个所述安装螺孔柱113的中上部均设有第一抵接部114,所述控制电路板130设有可供所述安装螺孔柱113穿过的开口槽131。所述底盖140设有与所述安装螺孔柱113相对应的连接孔142,并且所述底盖140设有第二抵接部143,当所述底盖140与所述导光件110通过螺丝进行安装连接时,所述第一抵接部114和所述第二抵接部143分别抵接在所述控制电路板130的上下两侧,从而限定了所述控制电路板130的位置。
37.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电源模块200位于所述抗压导光模块100的下方,所述电源模块200集成了中层保护壳210和电池220,所述中层保护壳210具有水平朝向的内腔212,所述电池220位于所述内腔212中。所述电池220的外表面设有安装槽221,所述中层保护壳210的内腔212设有与所述安装槽221位置相对应的安装棱(附图未示出),使得所述电池220能够卡接在所述内腔212中,以限定所述电池220在所述内腔212中的自由度。本实用新型采用白胶将所述电池220所有外露的部位固定连接在所述中层保护壳210中,以保护所述电池220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从而实现所述电源模块200的封装。
38.由于所述抗压导光模块100和所述电源模块200均封装成为一个整体,因此为了实现对所述抗压导光模块100的供电,所述抗压导光模块100的底盖140设有线孔144,所述控制电路板130的第一接头通过所述线孔144延伸至所述电源模块200,而所述电池220连接有第二接头,两个接头分别可选为公接头和母接头,两者可相互对接形成电通路,并共同包裹有防水套132,以防所述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受潮而发生短路。
39.此外,所述下壳体320用于与所述抗压上盖310进行密封连接,所述下壳体320作为外壳,其可选为金属构件,优选为不锈钢构件或者铝构件。所述下壳体320的顶部设有向外凸出的安装围板321,所述安装围板321设有若干个螺纹孔322,所述抗压上盖310设有若干个安装孔313,所有安装孔313的位置与所有螺纹孔322的位置分别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螺纹孔322和所述安装孔313均从上往下进行延伸,使得所述抗压上盖310与所述下壳体320能够采用从上往下的螺丝固定方式进行连接。
40.进一步地,由于从上往下的螺丝固定方式容易在所述抗压上盖310的安装孔313中往下进行渗水,因此所述安装围板321在所述螺纹孔322的外围设有第一密封槽323,所述第一密封槽323上设有第一密封圈,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密封圈以将下渗的雨水隔绝在所述螺纹孔322中。
41.进一步地,所述抗压上盖310和所述安装围板321分别设有外立壁和内立壁,所述抗压上盖310的外立壁延伸至所述安装围板321的内立壁之内,所述内立壁或者所述外立壁设有可容纳第二密封圈的第二密封槽314,以实现所述抗压上盖310与所述下壳体320的密封连接。
42.所述抗压导光模块100和所述下壳体320共同限定出容纳腔330,所述容纳腔330用于容纳所述电源模块200。而所述电源模块200的中层保护壳210和所述下壳体320均设有相互对应的孔位,使得所述电源模块200能够通过螺丝连接于所述下壳体320,从而限定了所
述电源模块200在所述容纳腔330内的相对位置。
43.采用上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道钉灯由多个模块装配而成,将原本松散的结构分为抗压导光模块100、电源模块200、下壳体320这三大组成部分,其中所述抗压导光模块100和所述电源模块200均进行了涂胶封装,以达到密封保护的作用,其次所述电源模块200设置在密封的容纳腔330内,以达到双重密封保护的作用,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道钉灯具有更佳的密封性能,以免因涉水而影响使用寿命,而且模块化的设置有利于提升道钉灯的装配效率。
4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道钉灯可随其设置的位置不同而选择不同的灯光模式,例如当所述道钉灯设置于道路分隔线时,此时所述道钉灯的两侧灯珠121均需同时进行闪烁,为双向行驶的群众发出诱导以及指示信号;但当所述道钉灯设置于道路路牙时,此时所述道钉灯面向行车方向的一侧灯珠121需进行闪烁,而背向行车方向的一侧灯珠121无需进行闪烁,为单向行驶的群众发出诱导以及指示信号。
45.由于每个所述道钉灯均为独立的个体,因此所述道钉灯的最佳控制方式为远程控制,为了便于远程操控所述道钉灯,所述抗压导光模块100设置有传输天线(附图未示出),对应地,所述控制电路板130具有无线控制的功能模组,以实现所述道钉灯的无线控制功能。当控制中心向某一区域内的所有道钉灯发出启动信号时,此时所述道钉灯通过所述传输天线接收该特定频率的信号并将该特定频率的信号反馈至所述控制电路板130,所述控制电路板130的无线控制模组用于识别该特定频率的信号,并以此向所述控制电路板130输出启动电平,所述控制电路板130在接收到启动电平后导通与所述灯板120的电连接,从而实现某一区域内所有道钉灯的启辉。当控制中心向某一区域内的所有道钉灯发出停止信号时,此时所述道钉灯通过所述传输天线接收该特定频率的信号并将该特定频率的信号反馈至所述控制电路板130,所述控制电路板130的无线控制模组用于识别该特定频率的信号,并以此向所述控制电路板130输出停止电平,所述控制电路板130在接收到停止电平后断开与所述灯板120的电连接,以实现某一区域内所有道钉灯的失辉。
46.进一步地,由于所述道钉灯具有两侧灯珠121,因此为了让施工人员能够清楚地区分出不同控制通道的灯珠121,从而将所述道钉灯正确地安装在行驶道路上,所述行车坡面311的中心设有如图2所示的安装方向标识315。所述安装方向标识315可选为一个单向箭头,此时靠近于所述单向箭头头部的灯珠121为处于控制通道一的灯珠121,而靠近于所述单向箭头尾部的灯珠121为处于控制通道二的灯珠121,以确保当控制中心向处于控制通道一的灯珠121发出启动信号时,所有的道钉灯均能够朝同一个方向进行启辉。
47.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道钉灯在安装时,首先需要在道路上钻孔,然后将粘结剂涂上所述道钉灯的外表面并将其置入孔洞中,待粘结剂凝固后即可实现道钉灯的安装。为了提升所述道钉灯的安装固定效果,以免其因固定不牢而影响来往车辆的行驶,所述下壳体320的外周面设有多个竖向设置的打胶槽324,所述打胶槽324用于储存更多的粘结剂,并增加与路基的接触面积。
48.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模块式道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抗压导光模块,其包括抗压上盖、导光件、灯板和控制电路板,所述抗压上盖、导光件、灯板和控制电路板从上往下共同封装成为一个整体;电源模块,其包括中层保护壳和电池,所述电池设在所述中层保护壳中,所述电池和所述中层保护壳共同封装成为一个整体,所述抗压导光模块位于所述电源模块的上方,所述抗压导光模块设有第一接头,所述电源模块设有与所述第一接头进行电性连接的第二接头;下壳体,其密封连接在所述抗压上盖的底部,所述抗压导光模块和所述下壳体共同限定出可容纳所述电源模块的容纳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道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顶部设有向外凸出的安装围板,所述安装围板设有螺纹孔,所述抗压上盖设有与所述螺纹孔位置相对应的安装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式道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围板在所述螺纹孔的外围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上设有第一密封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道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共同包裹有防水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道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上盖的上表面设置为从四周往中心爬升的行车坡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式道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设有两个反光板,所述抗压上盖设有与所述反光板位置相对应的两个窗口。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式道钉灯,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窗口分别位于所述行车坡面的中心的两侧。8.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模块式道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坡面的中心设有安装方向标识。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道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导光模块设置有传输天线,所述控制电路板具有无线控制的功能模组。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道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外侧面设有多个打胶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模块式道钉灯,其包括:抗压导光模块,其包括抗压上盖、导光件、灯板和控制电路板,抗压上盖、导光件、灯板和控制电路板从上往下共同封装成为一个整体;电源模块,其包括中层保护壳和电池,电池设在中层保护壳中,电池和中层保护壳共同封装成为一个整体,抗压导光模块位于电源模块的上方,抗压导光模块设有第一接头,电源模块设有与第一接头进行电性连接的第二接头;下壳体,其密封连接在抗压上盖的底部,抗压导光模块和下壳体共同限定出可容纳电源模块的容纳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道钉灯由多个模块装配而成,使其具有更佳的密封性能,以免因涉水而影响使用寿命,而且模块化的设置有利于提升道钉灯的装配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谭卓恒 朱奕光 黄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8
技术公布日:2023/9/1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扬尘模拟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下一篇:一种射灯固定电源线结构及射灯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