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补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15 阅读:112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极锅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循环补水装置。


背景技术:

2.电极锅炉一般包括锅炉外壳、电极、接线装置,接线装置包括绝缘套管和穿装在绝缘套管内的导电杆,导电杆的一端伸出锅炉外壳与高压电源电连接,导电杆的另一端伸入锅炉外壳内与电极电连接。由于电极锅炉工作时,大量水蒸发变成水蒸气,为避免锅炉水导电率过高或者过低,需要少量多次向锅炉内加入纯水,控制起来较为不便,同时需要大量的纯水;同时长时间使用后,为避免导电率过高,需要除去锅炉中的一些水,并用纯水代替,而排出的锅炉水往往难以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补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上滤筒、滤网i、下滤筒、下滤筒出水管、软管、水泵i、冷却箱、隔板、电动缸、连板、滤网连接架、滤网ii、安装架、水泵ii、吸水管、混合箱、混合箱出水管、纯水箱;所述下滤筒安装在上滤筒下侧,其顶部设有滤网i,侧面底部设有下滤筒出水管;所述软管一端固定在下滤筒出水管,另一端经水泵i后固定在冷却箱上;所述隔板安装在冷却箱内部;所述电动缸安装在冷却箱左右两侧;所述连板安装在电动缸的电动杆上;所述滤网连接架一端固定在连板上,另一端固定在滤网ii上;所述安装架位于冷却箱后侧;所述水泵ii安装在安装架上表面左前侧所述吸水管固定在安装架上,一端折弯伸入冷却箱中,另一端经过水泵ii连接到混合箱上;所述混合箱安装在安装架上表面后侧,其右端面底板设有混合箱出水管;所述纯水箱安装在安装架上表面右前侧,配装开关管路连接至混合箱。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滤筒与下滤筒为一体,上滤筒直径大于下滤筒,且在上滤筒顶部边缘配装管夹。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却箱内平行设置有两件隔板,将冷却箱分为三个独立腔体,软管连接至中间腔体。
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滤网ii位于中间腔体内,其外壁与腔体四壁贴合;所述滤网连接架为l型,共四件,分别安装在述滤网ii四角。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水管折弯处位于中间腔体,安装时在冷却箱后侧面顶端以及后侧隔板顶端均配装管夹。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定期定量抽取锅炉水注入上滤筒内,经二次滤网过滤,重新通过水泵抽至混合箱内,与纯水混合循环注入锅炉中,将排出的锅炉水循环利用,同时减少了纯水的用量,控制简单方便,同时避免锅炉水长时间使用导致其导电率过高。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13.图中:滤筒1、滤网i2、下滤筒3、下滤筒出水管4、软管5、水泵i6、冷却箱7、隔板8、电动缸9、连板10、滤网连接架11、滤网ii12、安装架13、水泵ii14、吸水管15、混合箱16、混合箱出水管17、纯水箱18。
具体实施方式
14.实施例1
15.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补水装置,包括上滤筒1、滤网i2、下滤筒3、下滤筒出水管4、软管5、水泵i6、冷却箱7、隔板8、电动缸9、连板10、滤网连接架11、滤网ii12、安装架13、水泵ii14、吸水管15、混合箱16、混合箱出水管17、纯水箱18;所述下滤筒3安装在上滤筒1下侧,其顶部设有滤网i2,侧面底部设有下滤筒出水管4;所述软管5一端固定在下滤筒出水管4,另一端经水泵i6后固定在冷却箱7上;所述隔板8安装在冷却箱7内部;所述电动缸9安装在冷却箱7左右两侧;所述连板10安装在电动缸9的电动杆上;所述滤网连接架11一端固定在连板10上,另一端固定在滤网ii12上;所述安装架13位于冷却箱7后侧;所述水泵ii14安装在安装架13上表面左前侧所述吸水管15固定在安装架13上,一端折弯伸入冷却箱7中,另一端经过水泵ii14连接到混合箱16上;所述混合箱16安装在安装架13上表面后侧,其右端面底板设有混合箱出水管17;所述纯水箱18安装在安装架13上表面右前侧,配装开关管路连接至混合箱16。在上滤筒1顶部配装管夹,用于连接锅炉出水管,使排出的锅炉水直接进入上滤筒1内,经滤网i2过滤不溶于水的水垢。在冷却箱7内设置双层隔板8,将冷却箱7分为三个腔体,中间腔体为锅炉水,两侧腔体内放置冰袋;吸水管15折弯后伸入中间腔体内,并垂落在滤网ii12上。
1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预先将部分锅炉水排出,经滤网i2过滤不溶水垢后落入下滤筒3内,然后控制水泵i6将下滤筒3内的锅炉水抽至冷却箱7的中间腔内,然后向冷却箱7两侧腔体内放入冰袋,降温是溶于水的硅酸盐析出,减少锅炉水的含盐量。静置一段时间后,控制电动缸9收回,带动滤网ii12下降,将析出的硅酸盐过滤,再控制水泵ii14通过吸水管15吸取上层清液至混合箱16内,最后控制纯水箱18向混合箱16内加入适量纯水混合,进一步降低其含盐量,最后通过混合箱出水管17送回至锅炉内。
17.在日常的循环过程中,重复上述过程,可根据电极锅炉工作功率确定循环时间,可以更加稳定的控制锅炉水的导电率,同时对排出的锅炉水进行循环利用,大大减少纯水的使用量,控制简单方便,同时可根据混合箱16内的ph值,加入适量硅酸盐,进一步调节锅炉水的导电率。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
个以上。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0.上述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循环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滤筒(1)、滤网i(2)、下滤筒(3)、下滤筒出水管(4)、软管(5)、水泵i(6)、冷却箱(7)、隔板(8)、电动缸(9)、连板(10)、滤网连接架(11)、滤网ii(12)、安装架(13)、水泵ii(14)、吸水管(15)、混合箱(16)、混合箱出水管(17)、纯水箱(18);所述下滤筒(3)安装在上滤筒(1)下侧,其顶部设有滤网i(2),侧面底部设有下滤筒出水管(4);所述软管(5)一端固定在下滤筒出水管(4),另一端经水泵i(6)后固定在冷却箱(7)上;所述隔板(8)安装在冷却箱(7)内部;所述电动缸(9)安装在冷却箱(7)左右两侧;所述连板(10)安装在电动缸(9)的电动杆上;所述滤网连接架(11)一端固定在连板(10)上,另一端固定在滤网ii(12)上;所述安装架(13)位于冷却箱(7)后侧;所述水泵ii(14)安装在安装架(13)上表面左前侧所述吸水管(15)固定在安装架(13)上,一端折弯伸入冷却箱(7)中,另一端经过水泵ii(14)连接到混合箱(16)上;所述混合箱(16)安装在安装架(13)上表面后侧,其右端面底板设有混合箱出水管(17);所述纯水箱(18)安装在安装架(13)上表面右前侧,配装开关管路连接至混合箱(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滤筒(1)与下滤筒(3)为一体,上滤筒(1)直径大于下滤筒(3),且在上滤筒(1)顶部边缘配装管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7)内平行设置有两件隔板(8),将冷却箱(7)分为三个独立腔体,软管(5)连接至中间腔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循环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ii(12)位于中间腔体内,其外壁与腔体四壁贴合;所述滤网连接架(11)为l型,共四件,分别安装在述滤网ii(12)四角。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循环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管(15)折弯处位于中间腔体,安装时在冷却箱(7)后侧面顶端以及后侧隔板(8)顶端均配装管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补水装置,包括上滤筒、滤网I、下滤筒、下滤筒出水管、软管、水泵I、冷却箱、隔板、电动缸、连板、滤网连接架、滤网II、安装架、水泵II、吸水管、混合箱、混合箱出水管、纯水箱。本实用新型通过定期定量抽取锅炉水注入上滤筒内,经二次滤网过滤,重新通过水泵抽至混合箱内,与纯水混合循环注入锅炉中,将排出的锅炉水循环利用,同时减少了纯水的用量,控制简单方便,同时避免锅炉水长时间使用导致其导电率过高。使用导致其导电率过高。使用导致其导电率过高。


技术研发人员:肖磊 汪宗海 刘夏 夏铭辉 吕旭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鑫智汇综合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3/9/1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