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电路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与流程
未命名
09-15
阅读:188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显示模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驱动电路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叠层oled技术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关注的焦点。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功耗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电路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5.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板,包括电压调整模块,用于根据实时感测的环境温度调整第一驱动电压和第二驱动电压,并提供给所述显示面板以驱动所述显示面板的各像素点进行显示。
6.可选地,所述驱动电路板包括时序控制器和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电压调整模块设置在所述时序控制器上,所述电压调整模块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数据查找表;
7.所述电压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实时感测的环境温度从所述数据查找表中获取对应的第一调整电压和第二调整电压、并传输至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其中,所述数据查找表包括不同温度、以及与各温度匹配的第一调整电压和第二调整电压;
8.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调整电压生成所述第一驱动电压、根据所述第二调整电压生成所述第二驱动电压,并将所述第一驱动电压和第二驱动电压传输至所述显示面板以驱动所述显示面板的各像素点进行显示。
9.可选地,所述时序控制器通过i2c总线将所述第一调整电压和第二调整电压传输至所述电源管理模块。
10.可选地,所述驱动电路板还包括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电压调整模块包括分压电路单元和电压调整单元,所述电压调整单元设置在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中,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第一驱动电压生成单元和第二驱动电压生成单元;其中
11.所述分压电路单元,用于根据环境温度输出第三调整电压至所述电压调整单元;
12.所述电压调整单元,用于根据第三调整电压生成参考电压、根据环境温度生成调整电压,将所述参考电压和调整电压传输至所述第一驱动电压生成单元和所述第二驱动电压生成单元;
13.所述第一驱动电压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考电压和调整电压生成所述第一驱动电压;
14.所述第二驱动电压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考电压和调整电压生成所述第二驱动电压。
15.可选地,所述分压电路单元包括第一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和热敏电阻,分别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
16.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一端接入第一电源信号,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节点并输出所述第三调整电压;
17.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二端接入第二电源信号。
18.可选地,所述电压调整单元包括补偿单元和调整单元,其中
19.所述补偿单元,用于根据第三调整电压生成参考电压,并传输至所述第一驱动电压生成单元和所述第二驱动电压生成单元;
20.所述调整单元,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比较单元,所述温度比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实时感测的环境温度与预设置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并生成调整电压;
21.所述调整单元,用于将所述调整电压分别传输至所述第一驱动电压生成单元和所述第二驱动电压生成单元。
22.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以及所述驱动电路板;
23.所述显示面板根据所述驱动电路板输出的第一驱动电压和第二驱动电压进行显示。
24.可选地,所述显示模组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子像素单元,每个子像素单元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个发光单元。
25.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所述显示模组。
26.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所述驱动电路板的驱动方法,包括:
27.根据实时感测的环境温度调整第一驱动电压和第二驱动电压;
28.将所述第一驱动电压和第二驱动电压提供给显示面板以驱动所述显示面板的各像素点进行显示。
2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30.本发明所述方案通过实时感测环境温度,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动态调整施加在电致发光单元的阳极和阴极上的驱动电压,从而在确保显示面板的亮度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有效节省功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2.图1示出相关技术中的叠层oled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33.图2示出相关技术中的oled器件的像素驱动电路示意图。
34.图3示出相关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的电路驱动架构示意图。
35.图4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36.图5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37.图6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38.图7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板在不同温度下oled的加载电压的示意图。
39.图8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板在不同温度下oled的亮度曲线图。
40.图9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板在不同温度下oled的电流效率曲线图。
41.图10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板在不同温度下oled的外量子效率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42.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等可以在此用于描述各种部件、构件、元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部件、构件、元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受到这些术语限制。而是,这些术语用于将一个部件、构件、元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与另一个相区分。因而,例如,下面讨论的第一部件、第一构件、第一元件、第一区域、第一层和/或第一部分可以被称为第二部件、第二构件、第二元件、第二区域、第二层和/或第二部分,而不背离本公开的教导。
43.叠层oled器件(tandem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tandem oled),又称串联式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它是通过中间的电荷生成层(charge generator layer,cgl)将两个或多个独立的发光单元连接起来,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电荷生成层产生空穴和电子分别注入到相邻的发光单元的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分别与来自阴极和阳极的电子和空穴复合发光。tandem oled是基于相关技术oled发展起来的,因此它不仅具有oled所具有的重量轻、超薄、能耗低、可弯曲、透明和环保等优点,还实现了高效率、低电流和高寿命的特性。
44.如图1所示为相关技术中的叠层oled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包含两个发光单元,第一发光单元10和第二发光单元20,第一发光单元10从下而上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p型电荷生成层(positive charge generator layer,pcgl)101、空穴传输层(hole transport layer,htl)102、电子阻挡层(electron block layer,ebl)103、发光层(emission layer,eml)、空穴阻挡层(hole block pcg layer,hbl)107、电子传输层(electron transport layer,etl)108、电子注入层/阴极(electron injection layer,eil/cathode)109;其中,发光层包括红色发光层(red emission layer,reml)104、绿色发光层(green emission layer,geml)105和蓝色发光层(blue emission layer,beml)106。
45.第二发光单元20从下而上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衬底(glass)201、阳极(anode)202、空穴注入层(hole injection layer,hil)203、空穴传输层(hole transport layer,htl)204、电子阻挡层(electron block layer,ebl)205、发光层(emission layer,eml)、空穴阻挡层(hole block layer,hbl)209、电子传输层(electron transport layer,etl)2010、n型电荷生成层(negtive charge generator layer,ncgl)2011;其中发光层包括红色发光层(red emission layer,reml)206、绿色发光层(green emission layer,geml)207和蓝色发光层(blue emission layer,beml)208。
46.进一步的,图1中,中间的cgl分为ncgl2011和pcgl101。ncgl2011材料与电子注入层(electron injection layer,eil)材料相同,通常掺杂浓度比eil高;pcgl101材料与空穴注入层(hole injection layer,hil)材料相同,通常掺杂浓度比hil高。高掺杂浓度是为
了保证在低供电电压时增加电子和空穴的传输速率,进而降低功耗。
47.由载流子的浓度、迁移率和温度的关系可知,半导体主要散射结构分为电离杂质散射和晶格散射。当掺杂浓度较高时,低温时晶格振动较弱,主要是电离杂质散射,所以随温度升高迁移率增大;高温时晶格散射起主导作用,随温度升高,晶格振动的振幅增大,对载流子的运动的散射作用增强,因此迁移率变低。迁移率最大时的温度,取决于电离杂质含量,杂质含量越高,转变温度也越高。
48.发明人经过大量的试验指出:随着温度升高oled迁移率增大,器件两端电压(v_oled)可减小;到达转变温度后继续升温,oled迁移率降低,v_oled可增大。如图2所示为相关技术中的oled器件的像素驱动电路示意图,器件两端电压正比于电致发光器件阳极电压(elvdd)与阴极电压(elvss)的差,即v_oled
∝
elvdd-elvss。因此,elvdd-elvss(δv)随温度也有一变化趋势,即从低温到高温,δv逐渐减小再增大。
49.如图3所示为相关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的电路驱动架构示意图,图3中包括驱动电路板xpcb11、驱动芯片(driver ic)12、显示面板(panel)13。
50.进一步的,xpcb11上包含时序控制器(timing controller,tcon)111和电源管理芯片(power management ic,pmic)112等元器件。
51.tcon111包含接口1111、时序控制模块(timing control)1112和数据重排模块(data mapping)1113等,其中,接口1111用于接收前端图像或视频信息,如edp接口或通过tcon111内自带的测试模式bist(built in self test)传递图像数据至data mapping1113,产生的高速差分信号经p to p协议如isp1114传输给driver ic12。tcon11接收到的行同步(hs)、列同步(vs)和数据使能(de)等同步信号给到timing control1112,此模块主要用于产生panel13需要的阵列基板上栅驱动电路(gate driven on array,goa)1115的时序。
52.pmic112为整个电路的电源产生器件,包括第一降压或升压(buck or boost)单元1121,第二降压或升压(buck or boost)单元1122、升压(boost)单元1123和反向转换器(inverter converter)单元1124,主要提供电压给tcon111、driver ic112和panel13。
53.driver ic12主要作用是将接收到的差分信号转换为panel13需要的模拟电压信号。
54.panel13上包含显示区域(aa)131和goa电路132,上述elvdd和elvss给到panel13上的tandem oled器件。
55.然而,相关技术并未考虑elvdd-elvss(δv)随温度也有一变化趋势,即从低温到高温,δv逐渐减小再增大。发明人指出,由于相关技术中在不同温度下提供的elvdd和elvss的电压相同,因而存在功耗较高的问题。
56.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板,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驱动电路板10000包括电压调整模块10001,用于根据实时感测的环境温度调整第一驱动电压和第二驱动电压,并提供给所述显示面板20000以驱动所述显示面板的各像素点进行显示。
57.本实施例通过实时感测环境温度,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动态调整施加在电致发光单元的阳极和阴极上的驱动电压,从而在确保显示面板的亮度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有效节省功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5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驱动电路板包括时序控制器100和电源管理模块200,所述电压调整模块设置在所述时序控制器100上,所述电压调整模块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1001和数据查找表(look up tabel,lut)1002;所述电压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001实时感测的环境温度从所述数据查找表1002中获取对应的第一调整电压和第二调整电压、并传输至所述电源管理模块200,其中,所述数据查找表1002包括不同温度、以及与各温度匹配的第一调整电压和第二调整电压;所述电源管理模块20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调整电压生成所述第一驱动电压、根据所述第二调整电压生成所述第二驱动电压,并将所述第一驱动电压和第二驱动电压传输至所述显示面板300以驱动所述显示面板300的各像素点进行显示。
59.具体的,本实施例基于叠层oled器件中包含的电荷生成层在不同温度下载流子迁移率不同,进而导致叠层oled器件电流i_oled不同。基于此特性,通过实时感测环境温度,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动态调整施加在电致发光单元器件的阳极和阴极上的驱动电压,可以在保证亮度不变条件下,形成驱动电压随环境温度变化动态调整,从而有效降低显示器件的功耗。
60.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首先,在不同温度下测试elvdd或elvss可设置电压;其次,将测试结果保存在lut1002中,包括不同温度下对应不同elvdd和elvss电压,如表1所示为包括pmos晶体管的像素电路在不同温度下elvdd/elvss设定值,表2所示为包括nmos晶体管的像素电路在不同温度下elvdd/elvss设定值。对于包括pmos晶体管的像素电路,通过查询表1获得不同温度下的elvdd/elvss设定值,即pmos晶体管不同温度下对应不同elvss设定值,而elvdd设定为固定值;对于包括nmos晶体管的像素电路,通过查询表2获得不同温度下的elvdd/elvss设定值,即nmos晶体管不同温度下对应不同elvdd设定值,而elvss设定为固定值;当同时包含pmos晶体管和nmos晶体管的像素电路时,可通过查询表1和表2获得不同温度下的elvdd/elvss设定值。
61.表1包括pmos晶体管的像素电路不同温度下elvdd/elvss设定值
62.t(℃)elvss(v)elvdd(v)0-3.44.65-3.24.610-3.04.615-2.74.620-2.44.625-2.44.630-2.44.635-2.64.640-2.74.645-2.74.650-2.84.655-3.04.660-3.14.6
63.表2包括nmos晶体管的像素电路不同温度下elvdd/elvss设定值
64.t(℃)elvss(v)elvdd(v)0-2.455-2.44.810-2.44.815-2.44.720-2.44.625-2.44.630-2.44.635-2.44.740-2.44.745-2.44.850-2.44.855-2.44.960-2.44.9
6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时序控制器100通过i2c总线将所述第一调整电压和第二调整电压传输至所述电源管理模块200,以便实时调整电压。
66.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tcon100中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001感测显示面板300温度;根据感测的实时温度,tcon100将lut1002中与所述实时温度对应的不同elvdd和elvss电压通过i2c协议写入pmic200;pmic200将调整后的第一驱动电压和第二驱动电压提供给panel300。
6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所述驱动电路板还包括电源管理模块2000,所述电压调整模块包括分压电路单元1000和电压调整单元2006,所述电压调整单元2006设置在所述电源管理模块2000中,所述电源管理模块2000包括第一驱动电压生成单元2004和第二驱动电压生成单元2005;其中所述分压电路单元1000,用于根据环境温度输出第三调整电压至所述电压调整单元2006;所述电压调整单元2006,用于根据第三调整电压生成参考电压、根据环境温度生成调整电压,将所述参考电压和调整电压传输至所述第一驱动电压生成单元2004和所述第二驱动电压生成单元2005;所述第一驱动电压生成单元2004,用于根据所述参考电压和调整电压生成所述第一驱动电压;所述第二驱动电压生成单元2005,用于根据所述参考电压和调整电压生成所述第二驱动电压。
68.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第一驱动电压生成单元2004和第二驱动电压生成单元2005可以分别为升压电路和反向转换器电路。
6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分压电路单元1000包括第一分压电阻1001、第二分压电阻1002和热敏电阻1003,分别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分压电阻1001的第一端接入第一电源信号vdd,所述第一分压电阻100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分压电阻1002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热敏电阻1003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节点并输出所述第三调整电压;所述第二分压电阻1002的第二端和所述热敏电阻1003的第二端接入第二电源信号(即接地)。
70.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所述热敏电阻1003可以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71.进一步的,分压电路单元1000中包括第一分压电阻1001、第二分压电阻1002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003,其中,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003与第二分压电阻1002并联。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003随温度升高(或降低)电阻减小(或增大),从而导致第三调整电压(vtc)下降(或增大)。
72.其中vtc的计算公式为
[0073][0074]
式中,r1为第一分压电阻的阻值;r2为第二分压电阻的阻值;rntc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阻值;vcc为第一电源信号vdd的电压值;rntc//r2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与第二分压电阻并联的阻值。
[0075]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电压调整单元2006包括补偿单元2003和调整单元,其中所述补偿单元2003,用于根据第三调整电压生成参考电压,并传输至所述第一驱动电压生成单元2004和所述第二驱动电压生成单元2005;所述调整单元,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2001和温度比较单元2002,所述温度比较单元2002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001实时感测的环境温度与预设置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并生成调整电压;所述调整单元,用于将所述调整电压分别传输至所述第一驱动电压生成单元2004和所述第二驱动电压生成单元2005。
[0076]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电压调整单元包括温度补偿单元、第二温度传感器、温度比较单元,分压电路单元包括分压电阻和热敏电阻。
[0077]
在本实施例中,补偿单元包括温度补偿单元,调整单元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比较单元,温度补偿单元接入分压电路单元输出的第三调整电压,由于不同温度下分压电路单元输出的第三调整电压不同、则温度补偿单元输出的参考电压不同,将参考电压输出至第一驱动电压生成单元和所述第二驱动电压生成单元;调整单元中,第二温度传感器感测不同温度,通过温度比较单元进行比较确定使用正向补偿或负向补偿作为调整电压,并将所述调整电压分别传输至所述第一驱动电压生成单元和所述第二驱动电压生成单元。
[0078]
具体的,温度补偿单元的输入端口连接分压电路单元的输出端口,分压电路单元用于根据热敏电阻随温度升高(或降低)电阻减小(或增大)输出第三调整电压,其中,第三调整电压(vtc电压)根据热敏电阻下降(或增大)。
[0079]
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环境温度,并将此温度传递给温度比较单元。
[0080]
温度比较单元,用于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感测的实时的环境温度t和预设置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并输出补偿极性(即调整电压)。假如迁移率最大时温度为ttrans,将此温度作为设定温度。
[0081]
当环境温度t≤ttrans时,随温度升高迁移率增大,δv(elvdd-elvss)可减小,即elvdd减小或elvss增大,elvdd为正向补偿,elvss为负向补偿;
[0082]
当环境温度t》ttrans时,随温度升高迁移率减小,δv(elvdd-elvss)可增大,即elvdd增大或elvss减小,elvdd为负向补偿,elvss为正向补偿。
[0083]
温度补偿单元,用于将第三调整电压(vtc电压)转换为参考电压,并结合调整电压控制产生elvdd电压的第一驱动电压生成单元(升压电路)和产生elvss电压的第二驱动电
压生成单元(反向转换器电路)输出对应温度下电压,将上述修正后电压输出给显示面板,实现降功耗。
[0084]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对所述驱动电路板进行测试,测试条件包括电流密度固定为10ma/cm2;1个tandem oled器件,包括2个发光单元;发光区域(即单个子像素的发光面积)3mm*3mm。
[0085]
如表3所示为从室温到100℃不同温度下叠层tandem oled r/g/b的电压、亮度、电流效率和外量子效率测试数据,图7至图10分别对应不同温度下这四个参数的曲线。
[0086]
表3不同温度下测试数据
[0087][0088]
如图7所示,从23℃到100℃,tandem oled r/g/b两端的电压都有约1v的降低,即电致发光器件两端电压v_oled可降低1v,由图2可知elvdd-elvss可降低1v。
[0089]
进一步的,把信赖性最高温度85℃作为可能应用场景最高温度,elvdd-elvss电压按照笔记本(note book,nb)常规电压7v计算,85℃比23℃可节省功耗如下:
[0090]
tandem r:(6.04-5.12)/7=13.14%;
[0091]
tandem g:(6.55-5.56)/7=14.14%;
[0092]
tandem b:(7.52-6.87)/7=9.29%;
[0093]
由此可见,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动态调整施加在电致发光单元的阳极和阴极上的驱动电压,从而在确保显示面板的亮度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有效节省功耗。
[0094]
由图8至图10可以看出,不同温度下电流密度固定为10ma/cm2时,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蓝色子像素b的亮度、电流效率、外量子效率基本不变。r、g亮度有降低趋势,但保持在5%左右;b亮度有上升趋势,约2.5%,均属于可接受波动范围。若优化电流效率,使不同温度下保持一致,功耗降低空间可再提升。
[0095]
本实施例通过实时感测环境温度,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动态调整施加在电致发光单元的阳极和阴极上的驱动电压,从而在确保显示面板的亮度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有效节省功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096]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以及所述的驱动电路板;所述显示面板根据所述驱动电路板输出的第一驱动电压和第二驱动电压进行显示。
[0097]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子像素单元,每个子像素单元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个发光单元。
[0098]
本实施例通过实时感测环境温度,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动态调整施加在电致发光单元的阳极和阴极上的驱动电压,从而在确保显示面板的亮度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有效节省功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099]
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所述的显示模组。
[0100]
本实施例通过实时感测环境温度,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动态调整施加在电致发光单元的阳极和阴极上的驱动电压,从而在确保显示面板的亮度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有效节省功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101]
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所述的驱动电路板的驱动方法,包括:根据实时感测的环境温度调整第一驱动电压和第二驱动电压;将所述第一驱动电压和第二驱动电压提供给显示面板以驱动所述显示面板的各像素点进行显示。
[0102]
本实施例通过实时感测环境温度,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动态调整施加在电致发光单元的阳极和阴极上的驱动电压,从而在确保显示面板的亮度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有效节省功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103]
显然,本公开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公开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列。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调整模块,用于根据实时感测的环境温度调整第一驱动电压和第二驱动电压,并提供给所述显示面板以驱动所述显示面板的各像素点进行显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板包括时序控制器和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电压调整模块设置在所述时序控制器上,所述电压调整模块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数据查找表;所述电压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实时感测的环境温度从所述数据查找表中获取对应的第一调整电压和第二调整电压、并传输至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其中,所述数据查找表包括不同温度、以及与各温度匹配的第一调整电压和第二调整电压;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调整电压生成所述第一驱动电压、根据所述第二调整电压生成所述第二驱动电压,并将所述第一驱动电压和第二驱动电压传输至所述显示面板以驱动所述显示面板的各像素点进行显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序控制器通过i2c总线将所述第一调整电压和第二调整电压传输至所述电源管理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板还包括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电压调整模块包括分压电路单元和电压调整单元,所述电压调整单元设置在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中,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第一驱动电压生成单元和第二驱动电压生成单元;其中所述分压电路单元,用于根据环境温度输出第三调整电压至所述电压调整单元;所述电压调整单元,用于根据第三调整电压生成参考电压、根据环境温度生成调整电压,将所述参考电压和调整电压传输至所述第一驱动电压生成单元和所述第二驱动电压生成单元;所述第一驱动电压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考电压和调整电压生成所述第一驱动电压;所述第二驱动电压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考电压和调整电压生成所述第二驱动电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电路单元包括第一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和热敏电阻,分别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一端接入第一电源信号,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节点并输出所述第三调整电压;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二端接入第二电源信号。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调整单元包括补偿单元和调整单元,其中所述补偿单元,用于根据第三调整电压生成参考电压,并传输至所述第一驱动电压生成单元和所述第二驱动电压生成单元;所述调整单元,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比较单元,所述温度比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实时感测的环境温度与预设置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并生成调整电压;所述调整单元,用于将所述调整电压分别传输至所述第一驱动电压生成单元和所述第
二驱动电压生成单元。7.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驱动电路板;所述显示面板根据所述驱动电路板输出的第一驱动电压和第二驱动电压进行显示。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子像素单元,每个子像素单元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个发光单元。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10.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驱动电路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实时感测的环境温度调整第一驱动电压和第二驱动电压;将所述第一驱动电压和第二驱动电压提供给显示面板以驱动所述显示面板的各像素点进行显示。
技术总结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驱动电路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驱动电路板包括电压调整模块,用于根据实时感测的环境温度调整第一驱动电压和第二驱动电压,并提供给所述显示面板以驱动所述显示面板的各像素点进行显示。该实施方式通过实时感测环境温度,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动态调整施加在电致发光单元的阳极和阴极上的驱动电压,从而在确保显示面板的亮度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有效节省功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谷朝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京东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0
技术公布日:2023/9/1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