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工位气液增压平口钳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15 阅读:64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平口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工位气液增压平口钳。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对工件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要求是越来越高,如何做出理想的产品,不仅要求有高精度的机床,同时还需要成熟的工艺过程,而且对夹具的结构合理性提出高要求。夹具的使用向高效率,低劳动强度的方向发展。平口钳又名机用虎钳,是一种通用夹具,常用于安装小型工件,它是铣床、钻床的随机附件,将其固定在机床工作台上,用来夹持工件进行切削加工。
3.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号 cn20254017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液压平口钳,其包括平口钳主体,所述的平口钳主体上固定连接液压动力装置, 所述的液压动力装置设置在平口钳导轨面上并推动平口钳钳口运动,通过采用液压动力装置推动钳口夹紧工件,但是此平口钳无法配合多工位机床多工位同时加工,同时对工件的固定效果一般且可调节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多工位气液增压平口钳。
5.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多工位气液增压平口钳,其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夹持工位,所述夹持工位包括有挡块、沿x轴方向设置的导轨以及夹具液压缸,所述挡块与夹具液压缸,其一滑动设置于导轨,另一固定于底板;所述夹具液压缸包括有缸体与前压板,所述缸体内设置有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有可伸缩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远离缸体的一端与前压板相连接;执行器,所述执行器用于为夹具液压缸中的活塞组件提供动力将工件夹持在前压板与挡块之间,所述执行器连接有气液增压器;夹具固定组件,其用于将夹具液压缸的缸体在导轨内任意位置固定或者将挡块在导轨内任意位置固定;工件定位组件,其用于在y轴方向上对工件进行定位。
6.所述导轨的横截面为倒t形的导槽,所述夹具固定组件包括有沿z轴方向设置于缸体或者挡块上的固定孔、固定螺栓与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栓的头部或者固定螺母滑动设置于导槽,所述固定螺栓穿过固定孔与固定螺母相连接。
7.所述工件定位组件包括有沿x轴方向设置于挡块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沿y轴方向设置有调节螺孔, 所述调节螺孔内设置有调节螺栓;所述定位板沿y轴方向贯穿设置有松紧通槽,所述松紧通槽将调节螺孔切割开,所述定位板的上端面沿z轴方向设置有锁紧孔,所述锁紧孔贯穿松紧通槽,所述锁紧孔内设置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旋紧时,所述调节螺栓被调节螺孔夹紧固定。
8.所述底板上沿x轴方向设置有第一齿条,滑动设置于所述导轨上的缸体或者挡块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齿条相啮合的第二齿条。
9.所述缸体在所述活塞杆两侧位置均设置有导孔,所述导孔内滑动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远离缸体的一端与前压板相连接,所述导杆远离缸体一端的外壁向外延伸扩大形成承压法兰,所述承压法兰与前压板靠近缸体的表面相抵接,所述前压板朝向缸体的端面设置有与承压法兰相适配的定位支撑槽。
10.所述活塞杆与导杆运动方向和底板非平行设置,两者靠近前压板的一头朝向底板向底板倾斜设置,所述前压板靠近挡块的夹持面与活塞杆和导杆非平行设置,所述前压板靠近挡块的夹持面与挡块抵压工件的端面相平行设置。
11.所述缸体靠近两端口位置与导杆之间均设置有第三调节套,所述缸体上端面朝向其中一个第三调节套设置有第一调节螺孔,所述缸体下端面朝向另一个第三调节套设置有第二调节螺孔,所述第一调节螺孔与第二调节螺孔均与导孔相连通,并且两者均设置有第二调节螺栓,所述第二调节螺栓的末端抵触于第三调节套。
12.所述导孔贯穿缸体,所述导孔与导杆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用于通过在缸体和调节组件分别设置两个锥面相对移动来调节导杆与导孔的间隙且使得两者位于同一轴线。
13.所述导孔的两端口处均设置有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均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套、套盖与平垫,所述连接部沿导孔方向设置有第一锥形面且直径逐渐减小,所述第一调节套的外周面为与第一锥形面相适配的第二锥形面,其远离导孔一端设置有凸肩,所述平垫设置于凸肩与连接部之间,所述套盖与连接部螺纹连接将第一调节套固定于连接部,所述第一调节套沿轴线方向设置有若干开槽。
14.所述活塞组件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缸体内的活塞腔,所述活塞腔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腔朝向前压板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有前盖,所述活塞杆贯穿前盖,其一端设置有凸环且抵接至活塞,其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与前压板连接,所述活塞杆上套设有弹簧且位于凸环与前盖之间,所述活塞腔周向内壁设置有若干密封环槽,所述密封环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15.各所述夹持工位内夹具液压缸的缸体构成一体化缸体,所述一体化缸体上设置有贯穿各活塞组件的油孔且与执行器连接。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中设置多个夹持工位可以与多工位机床配合,提升工件加工效率,同时专门设计夹具液压缸对工件稳定夹持,其中工件定位组件进一步地提升对工件夹持的稳定性,而夹具固定组件提升了平口钳的适用范围以及可调节性。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18.图1为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的局部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中工件定位组件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五与实施例六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七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二中夹具液压缸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二中夹具液压缸的剖面图;图8为本发明中前压板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二中调节组件的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三中夹具液压缸的剖面图;图11为实施例三的局部示意图;图12为实施例三中契形调节件的示意图;图13为实施例四中夹具液压缸剖面图;图14为本发明夹持薄形工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20.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 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
”ꢀ
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 一一说明。
21.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和位置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顶部」、「底部」、「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或位置。因此,使用的方向和位置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22.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多工位气液增压平口钳,其包括有: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夹持工位101,所述夹持工位101包括有挡块2、沿x轴方向设置的导轨3以及夹具液压缸4,所述挡块2与夹具液压缸4,其一滑动设置于导轨3,另一固定于底板1,可以通过螺栓与底板1固定,具体的,一种结构为:夹具液压缸4滑动设置于导轨3,挡块2则固定于导轨3一头的底板1上,此时可以通过先移动夹具液压缸4至合适的夹持位置,再通过夹具液压缸4与挡块2配合夹持工件;另一种结构为:挡块2滑动设置于导轨3,夹具液压缸4则固定于导轨3一头的底板1上,此时可以通过先移动挡块2至合适的夹持位置,再通过夹具液压缸4与挡块2配合夹持工件;本平口钳可以与多工位机床配合,提升工件加工效率;所述夹具液压缸4包括有缸体401与前压板402,所述缸体401内设置有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有可伸缩的活塞杆403,所述活塞杆403远离缸体401的一端与前压板402相连接;其中,在缸体401的底部设置有导轨3适配的滑块,通过专门设计夹具液压缸对工件稳定夹持,其中夹具液压缸采用非常短的行程从而降低了夹具液压缸的长度,提高了对工件的装夹范围,由于大大降低了夹具液压缸4在x轴方向的长度,从而增大了其在x轴方向装夹范围,如本发明的x轴方向对应机床y轴移动行程,y轴移动行程利用率可以达到80-100%,短行程夹具液压缸4在不需要高速运动的情况可以以更快速度夹紧工件,减少了装夹时间,避免高速运动的夹具液压缸4对工件造成撞击。
23.执行器,所述执行器用于为夹具液压缸4中的活塞组件提供动力将工件夹持在前压板402与挡块2之间,所述执行器连接有气液增压器;夹具固定组件5,其用于将夹具液压缸4的缸体401在导轨3内任意位置固定或者将挡块2在导轨3内任意位置固定,提升了平口钳的适用范围以及可调节性;若对夹持力度要求不高的情况,可以将挡块2与夹具液压缸4均做成可沿导轨3调节,都采用夹具固定组件5调节固定。
24.工件定位组件6,其用于在y轴方向上对工件进行定位,进一步地提升对工件夹持的稳定性。
25.具体地,所述导轨3的横截面为倒t形,所述夹具固定组件5包括有沿z轴方向设置于缸体401或者挡块2上的固定孔501、固定螺栓502与固定螺母503,固定孔501为至少两个,提升缸体401固定时的稳定性与牢固性;所述固定螺栓502的头部或者固定螺母503滑动设置于导槽,所述固定螺栓502穿过固定孔501与固定螺母503相连接,而且固定螺栓502的头部与固定螺母503和导槽相适配,即不会在导槽内转动,如此可以从缸体401上端面锁紧固定螺栓502或者固定螺母503,通过旋松两者可以推动缸体401在导轨3上移动,当移动至指定位置后通过工具旋紧两者对锁,将缸体401或者挡块2进行固定。
26.所述工件定位组件6包括有沿x轴方向设置于挡块2的定位板601,所述定位板601沿y轴方向设置有调节螺孔602, 所述调节螺孔602内设置有调节螺栓603,一个夹持工位101有两个定位板601,而且相邻的夹持工位101共用一个定位板601,将工件放置在两个定位板601之间,朝向工件方向旋入调节螺栓603抵压至工件表面,保证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确保每次放置的工件相对加工的位置一致,从而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具体地,可以把多个夹持工位101设置为中心距离相等,只需要把边侧调节螺栓603调节成统一高度,就能够让多个夹持工位101工件在同一直线同一中心距离的装夹位置,从而简化了不同工件的位置调节、编程、分中、对刀等工序。
27.所述定位板601沿y轴方向贯穿设置有松紧通槽604,所述松紧通槽604将调节螺孔602切割开,所述定位板601的上端面沿z轴方向设置有锁紧孔605,所述锁紧孔605贯穿松紧通槽604,所述锁紧孔605内设置有锁紧螺栓606,所述锁紧螺栓606旋紧时,所述调节螺栓603被调节螺孔602夹紧固定,进一步地提升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
28.如图6至图9所示,所述缸体401在所述活塞杆403两侧位置均设置有导孔406,所述导孔406内滑动设置有导杆407,所述导杆407远离缸体401的一端与前压板402相连接,此连接方式可以为导杆407与前压板402一体成型,或者通过紧固件、螺纹连接等方式连接,可以提升前压板402运动的稳定性,而且能提升前压板402的承压能力,所述导杆407远离缸体401一端的外壁向外延伸扩大形成承压法兰408,所述承压法兰408与前压板402靠近缸体401的表面相抵接,承压法兰408的形状不限于图示中的形状,还可以为圆台形、圆柱体、长方体、立方体、棱台形等以及不同形状的结合,增大了前压板402与导杆407的接触面积,避免前压板倾斜或者翘起,进一步地提升了前压板402的承压能力,其通用性能好,适用范围广,并且具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其中,承压法兰408能在工件偏离中心位置时提高精度和强度,特别是装夹薄型工件由于受力在前压板402上方。
29.所述导杆407远离缸体40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前压板402设置有与第一连接孔相适配的第二连接孔,紧固件穿过第二连接孔与第一连接孔相连接,使得前压板
402与导杆407连接牢固可靠,所述承压法兰408由第一连接孔的外壁扩大形成,增大了前压板402与导杆407的接触面积,避免前压板402受力过大发生倾斜而导致导杆407与前压板402连接处断裂,同时防止压力集中于紧固件导致其损坏,提升前压板402的承压能力,前压板402可拆卸连接有贴板,可以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贴板设置于前压板402远离缸体401一侧,不仅可以保护螺栓,还可用来与被夹持物相抵接,避免前压板402磨损。
30.所述承压法兰408沿朝向前压板402方向上的径向横截面面积逐渐增大,在本实施例中,承压法兰408为圆台过渡至圆柱,强度性能好。
31.所述前压板402朝向缸体401的端面设置有与承压法兰408相适配的定位支撑槽409,可以对承压法兰408进行定位,便于装配,还更进一步地提升了前压板402的承压能力。
32.所述活塞组件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缸体401内的活塞腔412,所述活塞腔412内设置有活塞413,所述活塞腔412朝向前压板402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有前盖414,所述活塞杆403贯穿前盖414,两者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活塞杆403一端设置有凸环415且抵接至活塞413,其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与前压板402连接,所述活塞杆403上套设有弹簧416且位于凸环415与前盖414之间,所述活塞腔412周向内壁设置有若干密封环槽417,所述密封环槽417内设置有密封圈,活塞杆403作用于活塞413,可以保护活塞腔412。
33.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上进行改进,具体的,所述导孔406贯穿缸体401,所述导孔406与导杆407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9,所述调节组件9用于通过在缸体401和调节组件9分别设置两个锥面相对移动来调节导杆(407)与导孔406的间隙且使得两者位于同一轴线;调节组件9能改善平口钳的装夹精度,此处锥面可以为锥形面或者斜面,通过调节组件9避免导杆407与缸体对应导孔406的同轴度偏差过大,从而影响导杆407伸缩的顺畅性以及前压板402的承压能力。
3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至图9所示,所述调节组件9包括第一调节套91、套盖92与平垫93,所述导孔406的两端口处均设置有连接部410,两个连接部410处均设置有调节组件9,连接部410可以为如图7所示的设置在导孔406的两端口处的凸起,也可以为向导孔406内的凹陷,所述连接部410沿导孔406方向设置有第一锥形面411且直径逐渐减小,所述第一调节套91的外周面为与第一锥形面411相适配的第二锥形面911,其远离导孔406一端设置有凸肩912,所述平垫93设置于凸肩912与连接部410之间,所述套盖92与连接部410螺纹连接将第一调节套91固定于连接部410,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平垫93就能调整导孔406与对应导杆407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一调节套91沿轴线方向设置有若干开槽913,可以沿轴线方向设置在第一调节套91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径向端面,使得第一调节套91具有更好的形变能力,提升可调节性;实施例三:在本实施例中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二相同,仅在调节组件9有所区别,具体的, 如图10至图12所示,所述导孔406的两端口处均设置有与导孔406相连通的调节槽901,所述调节槽901朝向导杆407设置有第一斜面902,两个所述调节槽901处均设置有调节组件9,所述调节组件9包括第二调节套903、与调节槽901相配合的契形调节件904和第三调节螺栓,所述第二调节套903位于导孔406和导杆407之间,所述调节槽901内沿导孔406轴线方向设置有调节螺孔905,所述契形调节件904包括有与导杆407相适配的弧形面906和与第一斜面902
相配合的第二斜面907,所述契形调节件904设置有与调节螺孔905相适配的锁紧孔908,所述调节螺栓穿过锁紧孔908与调节螺孔905连接,通过调节螺栓调节契形调节件904进入调节槽901的距离来调节导孔406与导杆407的同轴度。
35.实施例四: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上进行改进,如图13所示,所述缸体401靠近两端口位置与导杆407之间均设置有第三调节套914,所述缸体401上端面朝向其中一个第三调节套914设置有第一调节螺孔909,所述缸体401下端面朝向另一个第三调节套914设置有第二调节螺孔915,所述第一调节螺孔909与第二调节螺孔915均与导孔406相连通,并且两者均设置有第二调节螺栓910,所述第二调节螺栓910的末端抵触于第三调节套914,通过此结构可以调节导孔406与导杆407的径向间隙,保证导杆407移动更加平稳且顺畅。
36.实施例五: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如图4所示,所述底板1上沿x轴方向设置有第一齿条7,滑动设置于所述导轨3上的缸体401或者挡块2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齿条7相啮合的第二齿条8,具体的,当缸体401滑动设置于导轨3,则所述缸体底部设置有第二齿条8;当挡块2滑动设置于导轨3,则所述挡块2底部设置有第二齿条8,通过此结构有效提升夹具液压缸4在移动时的稳定性,也能够增加夹具液压缸4的夹持强度,如多个夹具液压缸4移动时,x轴方向短,y轴方向长,左右位置不能精确定位,而齿条设计就能解决左右位置问题即夹具液压缸4前压板和挡块的平行问题。
37.实施例六: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的技术方案进行改进,各所述夹持工位101内夹具液压缸4的缸体401构成一体化缸体10,所述一体化缸体10上设置有贯穿各活塞组件的油孔且与执行器连接,可以实现多工位同时进行位置调整的效果,其中夹具液压缸只需要提供一侧提供动力,单油管供油解决了由于夹具液压缸4移动多油管交涉的问题,以及提升工作台移动的灵活性,并且降低故障率,还可以减少齿条的数量,降低制造成本。
38.实施例七: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活塞杆403与导杆407运动方向和底板非平行设置,两者靠近前压板402的一头朝向底板1向底板1倾斜设置,所述前压板402靠近挡块2的夹持面与活塞杆403和导杆407非平行设置,所述前压板402靠近挡块的夹持面与挡块2抵压工件的端面相平行设置。具体的,将活塞杆403与导杆407靠近前压板402的一头朝向底板1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前压板402的夹持面与挡块2抵压工件的端面相平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缸体401设置有安装斜面404,所述前压板402设置有抵压斜面405,所述安装斜面404配装于导轨3使得活塞杆403朝向底板1斜向伸缩,所述抵压斜面405与挡块2抵压工件的端面相平行,采用此结构的夹具液压缸4在对工件进行夹持时,可以将工件朝向底板斜向下抵压,提升对工件固定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从而彻底解决困扰平口钳装夹薄型工件时向上翘起的难题。
39.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1.多工位气液增压平口钳,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夹持工位(101),所述夹持工位(101)包括有挡块(2)、沿x轴方向设置的导轨(3)以及夹具液压缸(4),所述挡块(2)与夹具液压缸(4)其一滑动设置于导轨(3),另一固定于底板(1);所述夹具液压缸(4)包括有缸体(401)与前压板(402),所述缸体(401)内设置有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有可伸缩的活塞杆(403),所述活塞杆(403)远离缸体(401)的一端与前压板(402)相连接;执行器,所述执行器用于为夹具液压缸(4)中的活塞组件提供动力将工件夹持在前压板(402)与挡块(2)之间,所述执行器连接有气液增压器;夹具固定组件(5),其用于将夹具液压缸(4)的缸体(401)在导轨(3)内任意位置固定或者将挡块(2)在导轨(3)内任意位置固定;工件定位组件(6),其用于在y轴方向上对工件进行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气液增压平口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3)的横截面为倒t形的导槽,所述夹具固定组件(5)包括有沿z轴方向设置于缸体(401)或者挡块(2)上的固定孔(501)、固定螺栓(502)与固定螺母(503),所述固定螺栓(502)的头部或者固定螺母(503)滑动设置于导槽,所述固定螺栓(502)穿过固定孔(501)与固定螺母(503)相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气液增压平口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定位组件(6)包括有沿x轴方向设置于挡块(2)的定位板(601),所述定位板(601)沿y轴方向设置有调节螺孔(602), 所述调节螺孔(602)内设置有调节螺栓(603);所述定位板(601)沿y轴方向贯穿设置有松紧通槽(604),所述松紧通槽(604)将调节螺孔(602)切割开,所述定位板(601)的上端面沿z轴方向设置有锁紧孔(605),所述锁紧孔(605)贯穿松紧通槽(604),所述锁紧孔(605)内设置有锁紧螺栓(606),所述锁紧螺栓(606)旋紧时,所述调节螺栓(603)被调节螺孔(602)夹紧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气液增压平口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沿x轴方向设置有第一齿条(7),滑动设置于所述导轨(3)上的缸体(401)或者挡块(2)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齿条(7)相啮合的第二齿条(8)。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多工位气液增压平口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401)在所述活塞杆(403)两侧位置均设置有导孔(406),所述导孔(406)内滑动设置有导杆(407),所述导杆(407)远离缸体(401)的一端与前压板(402)相连接,所述导杆(407)远离缸体(401)一端的外壁向外延伸扩大形成承压法兰(408),所述承压法兰(408)与前压板(402)靠近缸体(401)的表面相抵接,所述前压板(402)朝向缸体(401)的端面设置有与承压法兰(408)相适配的定位支撑槽(409)。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工位气液增压平口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403)与导杆(407)运动方向和底板非平行设置,两者靠近前压板(402)的一头朝向底板(1)向底板(1)倾斜设置,所述前压板(402)靠近挡块(2)的夹持面与活塞杆(403)和导杆(407)非平行设置,所述前压板(402)靠近挡块的夹持面与挡块(2)抵压工件的端面相平行设置。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工位气液增压平口钳,其特征在于, 所述缸体(401)靠近两端口位置与导杆(407)之间均设置有第三调节套(914),所述缸体(401)上端面朝向其中一个第三调节套(914)设置有第一调节螺孔(909),所述缸体(401)下端面朝向另一个第三
调节套(914)设置有第二调节螺孔(915),所述第一调节螺孔(909)与第二调节螺孔(915)均与导孔(406)相连通,并且两者均设置有第二调节螺栓(910),所述第二调节螺栓(910)的末端抵触于第三调节套(914)。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工位气液增压平口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孔(406)贯穿缸体(401),所述导孔(406)与导杆(407)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9),所述调节组件(9)用于通过在缸体(401)和调节组件(9)分别设置两个锥面相对移动来调节导杆(407)与导孔(406)的间隙且使得两者位于同一轴线。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工位气液增压平口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孔(406)的两端口处均设置有连接部(410),两个所述连接部(410)均设置有调节组件(9),所述调节组件(9)包括第一调节套(91)、套盖(92)与平垫(93),所述连接部(410)沿导孔(406)方向设置有第一锥形面(411)且直径逐渐减小,所述第一调节套(91)的外周面为与第一锥形面(411)相适配的第二锥形面(911),其远离导孔(406)一端设置有凸肩(912),所述平垫(93)设置于凸肩(912)与连接部(410)之间,所述套盖(92)与连接部(410)螺纹连接将第一调节套(91)固定于连接部(410),所述第一调节套(91)沿轴线方向设置有若干开槽(913)。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工位气液增压平口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件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缸体(401)内的活塞腔(412),所述活塞腔(412)内设置有活塞(413),所述活塞腔(412)朝向前压板(402)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有前盖(414),所述活塞杆(403)贯穿前盖(414),其一端设置有凸环(415)且抵接至活塞(413),其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与前压板(402)连接,所述活塞杆(403)上套设有弹簧(416)且位于凸环(415)与前盖(414)之间,所述活塞腔(412)周向内壁设置有若干密封环槽(417),所述密封环槽(417)内设置有密封圈。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工位气液增压平口钳,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夹持工位(101)内夹具液压缸(4)的缸体(401)构成一体化缸体(10),所述一体化缸体(10)上设置有贯穿各活塞组件的油孔且与执行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工位气液增压平口钳,属于平口钳技术领域,其包括有:底板、执行器、夹具固定组件与工件定位组件,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夹持工位,夹持工位包括有挡块、导轨与夹具液压缸,夹具液压缸包括有缸体与前压板,缸体内设置有活塞组件,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杆,活塞杆与前压板连接,执行器连接有气液增压器;夹具固定组件用于将夹具液压缸的缸体在导轨内任意位置固定;工件定位组件用于在对工件进行定位;本发明中设置多个夹持工位可以与多工位机床配合,提升工件加工效率,同时专门设计夹具液压缸对工件稳定夹持,其中工件定位组件进一步地提升对工件夹持的稳定性,而夹具固定组件提升了平口钳的适用范围以及可调节性。组件提升了平口钳的适用范围以及可调节性。组件提升了平口钳的适用范围以及可调节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维斌 金征宇 余冬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乐清市宗久气动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7
技术公布日:2023/9/14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