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屑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16
阅读:95
评论:0

1.本公开涉及切屑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装置,具备:罩,覆盖由工具实施切削加工的工件;吹嘴,通过向工件和工具喷吹气体而使因切削加工而产生的切屑从工件和工具分离;及吸嘴,配置于工件和工具的上方,吸引来自吹嘴的气体和切屑。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3171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7.在上述文献的装置中,通过从吹嘴向工件和工具喷吹气体而使切屑从工件和工具分离,并通过由吸嘴进行的吸引来回收切屑,因此装置的结构复杂。因此,期望能够以更简单的结构回收切屑的装置。
8.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9.本公开能够以如下方式实现。
10.(1)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切屑回收装置。该切屑回收装置具备罩,该罩覆盖工件中的被实施去除加工的加工部分。所述罩具有:工具插入口,供对所述加工部分实施所述去除加工的工具插入;排出口,用于排出因对所述加工部分实施所述去除加工而产生的切屑;及第一喷射口,朝向所述排出口喷射气体,所述加工部分配置在所述第一喷射口与所述排出口之间。
11.根据该方式的切屑回收装置,由于设置有覆盖工件的加工部分的罩,因此能够抑制因对工件实施去除加工而产生的切屑飞散到罩的外部的情况。而且,由于在罩设有朝向排出口喷射气体的第一喷射口,在第一喷射口与排出口之间配置有工件的加工部分,因此通过从第一喷射口喷射的气体,能够使因对工件的去除加工而产生的切屑移动到排出口。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回收切屑。
12.(2)在上述方式的切屑回收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工具一边沿着所述加工部分的表面相对于所述加工部分和所述罩移动,一边对所述加工部分实施所述去除加工,所述工具插入口沿着所述去除加工时的所述工具的移动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喷射口沿着所述工具插入口的缘部设置。
13.根据该方式的切屑回收装置,沿着去除加工时的工具的移动方向设置有工具插入口,因此能够抑制利用工具进行的对工件的去除加工被罩妨碍的情况。
14.(3)在上述方式的切屑回收装置中,也可以是,在所述罩的外壁面形成有凹部,所述工具插入口设置于所述凹部的底面,所述凹部的侧壁面以越接近所述工具插入口则所述
凹部的宽度越窄的方式倾斜。
15.根据该方式的切屑回收装置,由于凹部的侧壁面以越接近工具插入口则凹部的宽度越窄的方式倾斜,因此能够提高伴随着来自第一喷射口的气体的喷射而从工具插入口流入到罩内的空气的流速。因此,能够抑制切屑通过工具插入口飞散到罩的外部的情况。
16.(4)在上述方式的切屑回收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工具一边沿着所述加工部分的表面相对于所述加工部分和所述罩移动,一边对所述加工部分实施所述去除加工,在所述罩的外壁面形成有凹部,所述工具插入口在所述凹部的底面沿着所述去除加工时的所述工具的移动方向设置,所述凹部的侧壁面以越接近所述工具插入口则所述凹部的宽度越窄的方式倾斜,所述第一喷射口沿着所述工具插入口的缘部设置。
17.根据该方式的切屑回收装置,沿着去除加工时的工具的移动方向设置有工具插入口,因此能够抑制利用工具进行的对工件的去除加工被罩妨碍的情况。而且,由于凹部的侧壁面以越接近工具插入口则凹部的宽度越窄的方式倾斜,因此能够提高伴随着来自第一喷射口的气体的喷射而从工具插入口流入到罩内的空气的流速。因此,能够抑制切屑通过工具插入口飞散到罩的外部的情况。
18.(5)在上述方式的切屑回收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排出口相对于所述加工部分配置于铅垂方向上的下侧。
19.根据该方式的切屑回收装置,由于排出口相对于加工部分配置于铅垂方向上的下侧,因此不仅能够利用从第一喷射口喷射的气体,还能够利用重力使切屑移动到排出口。因此,能够容易地使切屑移动到排出口。
20.(6)在上述方式的切屑回收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罩具有朝向所述排出口喷射气体的第二喷射口,所述第二喷射口配置在所述加工部分与所述排出口之间。
21.根据该方式的切屑回收装置,通过从第二喷射口喷射气体,能够容易地使从第一喷射口喷射的气体从第一喷射口朝向排出口流动。
22.(7)上述方式的切屑回收装置也可以具备过滤器,该过滤器与所述罩连结,捕集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所述切屑,并使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所述气体通过。
23.根据该方式的切屑回收装置,能够通过过滤器容易地回收移动到排出口的切屑。
24.本公开也能够以切屑回收装置以外的各种方式来实现。例如,能够以机床或罩等方式来实现。
附图说明
25.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机床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
26.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切屑回收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27.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罩的结构的第一剖视图。
28.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罩的结构的第二剖视图。
29.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罩的结构的第三剖视图。
30.图6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的罩的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a.第一实施方式:
32.图1是表示安装有第一实施方式的切屑回收装置15的机床10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图1中示出了表示相互正交的三个坐标轴即x、y、z轴的箭头。x轴和y轴是与水平面平行的坐标轴。z轴是与铅垂方向平行的坐标轴,表示z轴的箭头所指示的方向是与铅垂方向相反的方向。表示x、y、z轴的箭头在其他图中也以箭头所指示的方向与图1对应的方式适当地图示。
33.本实施方式的机床10是加工中心,具备床身20、立柱30、主轴旋转装置40、滑鞍50、工作台60和未图示的控制装置。床身20设置于机床10的下端部。在床身20的上表面固定有立柱30。立柱30沿着z轴设置。
34.主轴旋转装置40配置于床身20的上方,由立柱30支承。主轴旋转装置40能够一边被设置于立柱30的正面的轨道35引导,一边沿着z轴移动。主轴旋转装置40具有主轴45。在主轴45安装工具tl。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工具tl,使用端铣刀。主轴旋转装置40通过使主轴45以旋转轴rt为中心旋转而使工具tl旋转。主轴旋转装置40通过以与y轴平行的旋转轴rs为中心旋转,由此变更主轴45和工具tl的朝向。
35.滑鞍50配置于床身20的上方。滑鞍50一边被设置于床身20的上表面的轨道25引导,一边沿着x轴移动。在滑鞍50的上方配置有工作台60。工作台60一边被设置于滑鞍50的上表面的轨道55引导,一边沿着y轴移动。在工作台60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将工件wk固定于工作台60的工件固定夹具70。上述的主轴旋转装置40、滑鞍50和工作台60例如由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被驱动的未图示的伺服电动机驱动。
36.在本实施方式中,工件固定夹具70具备基座部73、工件固定部75和工件旋转部78。基座部73沿着z轴设置。基座部73例如通过螺栓而固定于工作台60。工件固定部75由基座部73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在工件固定部75固定工件wk。在本实施方式中,工件wk具有棒状的外观形状。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工件wk是在铜制的导体的表面设置搪瓷制的绝缘被膜而成的扁平铜线。工件旋转部78通过使工件固定部75以与x轴平行的旋转轴rw为中心旋转,由此变更工件wk的朝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工件旋转部78通过组合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被驱动的伺服电动机、带和带轮而构成。
37.机床10通过一边使工具tl相对于工件wk相对旋转,一边使工具tl与工件wk接触,由此对工件wk实施切削加工。在本实施方式中,机床10通过一边利用工件旋转部78变更工件wk的朝向,一边使旋转的工具tl沿着预先确定的路径相对于工件wk相对移动,由此去除工件wk的绝缘被膜,将工件wk的导体加工成所期望的形状。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工件wk中的被实施切削加工等去除加工的部分称为加工部分。
38.在机床10安装有切屑回收装置15。在本实施方式中,切屑回收装置15具备罩100和过滤器200。罩100覆盖工件wk的加工部分。过滤器200与罩100连结,捕集因对工件wk的加工部分实施切削加工而产生的切屑。所谓切屑,意味着因对工件wk实施切削加工等去除加工而产生的工件wk的屑。切屑除了因对工件wk实施切削加工以外,例如还因对工件wk实施磨削加工而产生。
39.罩100经由未图示的配管与气体供给源18连接。气体供给源18向罩100内加压输送气体gs。在本实施方式中,气体供给源18是空气压缩机,气体gs是空气。在罩100内产生的切屑通过来自气体供给源18的气体gs而被输送到过滤器200。另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气体供给源18也可以不是空气压缩机,而是例如贮存经压缩的气体gs的气罐。气体gs也可以不
是空气,而是例如氩气等惰性气体。
40.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切屑回收装置15的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罩100的结构的第一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罩100的结构的第二剖视图。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罩100的结构的第三剖视图。图3中示出了以与y轴垂直的平面切断罩100时的罩100和工件固定夹具70的截面。图4中示出了以与x轴垂直的平面切断罩100时的罩100的截面。图5中示出了以与z轴垂直的平面切断罩100时的罩100的截面。
41.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切屑回收装置15具备罩100和过滤器200。罩100具有主体部110和凸缘部120。在本实施方式中,罩100构成为左右对称。另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罩100也可以构成为左右不对称。
42.主体部110具有前壁部111、左侧壁部112、右侧壁部113、后壁部114、左喷嘴部115和右喷嘴部116。前壁部111和后壁部114配置成彼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前壁部111的沿着z轴的长度比后壁部114的沿着z轴的长度短。前壁部111的上端部设置于比后壁部114的上端部靠下方处,前壁部111的下端部设置于与后壁部114的下端部大致相同的高度处。左侧壁部112和右侧壁部113配置成彼此相对。左侧壁部112连接前壁部111的左端部与后壁部114的左端部,右侧壁部113连接前壁部111的右端部与后壁部114的右端部。
43.左喷嘴部115设置成从左侧壁部112的上端部朝向右侧壁部113突出。左喷嘴部115从左侧壁部112与后壁部114的连接部到左侧壁部112与前壁部111的连接部,沿着左侧壁部112的边缘设置。在左喷嘴部115的前端部设有后述的第一喷射口165l。右喷嘴部116设置成从右侧壁部113的上端部朝向左侧壁部112突出。右喷嘴部116与左喷嘴部115设置成左右对称。在右喷嘴部116的前端部设有后述的第一喷射口165r。
44.凸缘部120构成为平板状,并与后壁部114的左右的端部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凸缘部120具有多个贯通孔125,并通过插入于各贯通孔125的螺栓而固定于工件固定夹具70的基座部73。另外,凸缘部120也可以不通过螺栓而通过例如夹具固定于基座部73。
45.在本实施方式中,罩100由树脂材料形成。罩100例如能够通过注塑成型法、使用3d打印机的附加制造法来制造。另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罩100也可以不由树脂材料,而是由金属材料形成。
46.过滤器200固定于罩100的下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过滤器200由网眼构件构成,具有有底筒状的外观形状。过滤器200使气体gs通过,并捕集切屑。
47.如图3和图4所示,罩100具有由前壁部111、左侧壁部112、右侧壁部113、后壁部114、左喷嘴部115和右喷嘴部116围成的内部空间sp。罩100的面向内部空间sp的内壁面构成为大致圆筒状。
48.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罩100具有工件插入口130、工具插入口140、排出口150、导入口161、共用流路163c、左流路163l、右流路163r、第一喷射口165l、165r和第二喷射口169。
49.如图4所示,工件插入口130设置于后壁部114的中央部。工件插入口130设置成贯通后壁部114,并将罩100的外部与内部空间sp连通。固定于工件固定部75的工件wk通过工件插入口130插入到内部空间sp。
50.在罩100的外壁面通过左喷嘴部115和右喷嘴部116形成有凹部119,工具插入口140设置于凹部119的底面。凹部119的侧壁面、即左喷嘴部115的上表面和右喷嘴部116的上
表面以越接近工具插入口140则凹部119的宽度越窄的方式倾斜。所谓凹部119的宽度,意味着配置成彼此相对的侧壁面彼此之间的间隔。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凹部119的宽度,意味着沿着y轴的方向上的左喷嘴部115的上表面与右喷嘴部116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隔。工具插入口140将罩100的外部与内部空间sp连通。如图3所示,安装于机床10的主轴45的工具tl通过工具插入口140插入到内部空间sp。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机床10通过一边以与y轴平行的旋转轴rs为中心来变更工具tl的前端部相对于工件wk的倾斜角,一边沿着预先确定的路径使工具tl的前端部相对于工件wk沿着x轴和z轴相对移动,由此对工件wk实施切削加工。工具插入口140设置成不与沿着上述路径移动的工具tl接触。更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工具插入口140设置成沿着切削加工时的工具tl的移动方向从后壁部114连续到前壁部111的上端部的狭缝状。
51.排出口150设置于罩100的下端部。排出口150将罩100的外部与内部空间sp连通。从排出口150排出因对工件wk实施切削加工而产生的切屑。
52.如图2所示,导入口161设置于前壁部111的外表面的中央部。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导入口161连接有与上述的气体供给源18连通的配管。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入口161设置于前壁部111的下侧部分,以使工具tl和主轴旋转装置40不与连接于导入口161的配管接触。从气体供给源18供给的气体gs通过导入口161导入到共用流路163c。
53.如图5所示,共用流路163c设置于前壁部111的中央部。共用流路163c的一端与导入口161连通。共用流路163c的另一端与左流路163l和右流路163r连通。如图4和图5所示,左流路163l通过前壁部111的左侧部分、左侧壁部112的内部和左喷嘴部115的内部与第一喷射口165l和第二喷射口169连通。右流路163r通过前壁部111的右侧部分、右侧壁部113的内部和右喷嘴部116的内部与第一喷射口165r和第二喷射口169连通。
54.如图4所示,第一喷射口165l、165r相对于工件wk的加工部分配置于与排出口150相反的一侧。换言之,工件wk的加工部分配置在第一喷射口165l、165r与排出口150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左侧的第一喷射口165l在左喷嘴部115的前端部设置成狭缝状,右侧的第一喷射口165r在右喷嘴部116的前端部设置成狭缝状。第一喷射口165l、165r朝向排出口150喷射气体gs。所谓第一喷射口165l、165r朝向排出口150喷射气体gs,意味着表示来自第一喷射口165l、165r的气体gs的喷射方向的矢量具有从第一喷射口165l、165r朝向排出口150的分量,排出口150可以不配置在表示来自第一喷射口165l、165r的气体gs的喷射方向的矢量的延长线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以通过从第一喷射口165l、165r喷射气体gs而在工具插入口140与工件wk的加工部分之间形成基于气流的帘的方式设置有第一喷射口165l、165r。另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喷射口165l、165r也可以不设置成狭缝状。例如,也可以在左喷嘴部115的前端部排列设置多个第一喷射口165l,在右喷嘴部116的前端部排列设置多个第一喷射口165r。
55.第二喷射口169配置在工件wk的加工部分与排出口150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喷射口169在前壁部111的内壁面沿着y轴设置成狭缝状。第二喷射口169朝向排出口150喷射气体gs。所谓第二喷射口169朝向排出口150喷射气体gs,意味着表示来自第二喷射口169的气体gs的喷射方向的矢量具有从第二喷射口169朝向排出口150的分量,排出口150可以不配置在表示来自第二喷射口169的气体gs的喷射方向的矢量的延长线上。另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喷射口169也可以不设置成狭缝状。例如,多个第二喷射口169也可以沿着
y轴排列设置。
56.如图3所示,通过从第一喷射口165l、165r喷射气体gs,由此在内部空间sp形成从第一喷射口165l、165r朝向排出口150的气体gs的流动。从工件wk的加工部分产生的切屑通过气体gs而被输送到排出口150,并由过滤器200捕集。而且,当产生了从第一喷射口165l、165r朝向排出口150的气体gs的流动时,空气通过工具插入口140从罩100的外部流入到内部空间sp,因此抑制了切屑通过工具插入口140飞散到罩100的外部的情况。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仅从第一喷射口165l、165r,还从第二喷射口169喷射气体gs,因此能够抑制气体gs滞留在排出口150的附近的情况。
57.根据以上所说明的本实施方式中的切屑回收装置15,由于设置有覆盖工件wk的加工部分的罩100,因此能够抑制因对工件wk实施切削加工而产生的切屑飞散到罩100的外部的情况。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罩100设有朝向排出口150喷射气体gs的第一喷射口165l、165r,在第一喷射口165l、165r与排出口150之间配置有工件wk的加工部分。因此,通过从第一喷射口165l、165r喷射的气体gs,能够将因对工件wk的切削加工而产生的切屑输送到排出口150。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回收切屑。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不设置从罩100的内部空间sp吸引切屑的装置,从而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回收切屑。
5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罩100设有供工具tl的前端部插入的工具插入口140,未由罩100覆盖工具tl的整体。因此,与用罩覆盖工具tl的整体的方式相比,能够使罩100小型化。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工具插入口140以不与一边相对于工件wk和罩100相对移动一边对工件wk实施切削加工的工具tl接触的方式设置成狭缝状。因此,通过设置罩100,能够抑制将工件wk加工成所期望的形状受到限制的情况。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着工具插入口140的缘部设有第一喷射口165l、165r,因此通过从第一喷射口165l、165r喷射气体gs,能够在工具插入口140与工件wk的加工部分之间形成基于气流的帘。因此,能够抑制切屑通过工具插入口140飞散到罩100的外部的情况。
59.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工具插入口140设置于在罩100的外壁面所形成的凹部119,凹部119的侧壁面以越接近工具插入口140则凹部119的宽度越窄的方式倾斜,因此能够提高伴随着来自第一喷射口165l、165r的气体gs的喷射而从工具插入口140流入到罩100的内部空间sp的空气的流速。因此,能够抑制切屑通过工具插入口140飞散到罩100的外部的情况。
6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排出口150相对于工件wk的加工部分配置于铅垂方向的下侧,因此不仅能够利用从第一喷射口165l、165r喷射的气体gs,还能够利用重力使切屑移动到排出口150。因此,能够容易地使切屑移动到排出口150。
6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罩100设有第二喷射口169,该第二喷射口169配置在工件wk的加工部分与排出口150之间,并朝向排出口150喷射气体gs。因此,通过从第二喷射口169喷射气体gs,能够容易地使从第一喷射口165l、165r喷射的气体gs从第一喷射口165l、165r朝向排出口150流动。
6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排出口150设有使气体gs通过并捕集切屑的过滤器200。因此,能够通过过滤器200容易地回收切屑。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过滤器200由网眼构件构成,以使气体gs容易通过,因此能够抑制在工件wk的加工部分与排出口150之间气体gs的压力变高而形成从加工部分朝向工具插入口140的气体gs的流动的情况。
63.b.其他实施方式:
64.(b1)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机床10是使用工具tl对工件wk实施切削加工的加工中心。与此相对,机床10也可以不是加工中心,而是例如钻床或车床。在机床10为钻床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钻头作为工具tl。在机床10为车床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车刀作为工具tl。切屑回收装置15的罩100可以根据机床10的种类、工具tl的种类、加工方法等进行设计。例如,在机床10为钻床的情况下,罩100也可以构成为具有沿着工具tl的旋转轴rt的中心轴的圆筒状。在机床10为车床的情况下,罩100也可以构成为具有沿着工件wk的旋转轴rw的中心轴的圆筒状,并且工具插入口140设置于圆筒状的罩100的侧面部。
65.(b2)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机床10是使用工具tl对工件wk实施切削加工的加工中心。与此相对,机床10也可以是使用工具tl对工件wk实施切削加工以外的去除加工的机器。例如,机床10也可以是使用磨削砂轮作为工具tl来对工件wk实施磨削加工的磨床。
66.(b3)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切屑回收装置15中,工具插入口140设置于在罩100的外壁面所形成的凹部119的底面,凹部119的侧壁面以越接近工具插入口140则凹部119的宽度越窄的方式倾斜。与此相对,工具插入口140也可以不设置于凹部119的底面。另外,即使在工具插入口140设置于凹部119的底面的情况下,凹部119的侧壁面也可以不以越接近工具插入口140则凹部119的宽度越窄的方式倾斜。
67.(b4)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切屑回收装置15中,在罩100设有第二喷射口169。与此相对,在罩100也可以未设置第二喷射口169。
68.(b5)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切屑回收装置15中,在罩100设有工件插入口130。与此相对,在罩100也可以未设置工件插入口130。在该情况下,罩100可以设置成覆盖工件固定夹具70和工件wk。
69.(b6)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切屑回收装置15具有过滤器200。与此相对,切屑回收装置15也可以不具备过滤器200。例如,罩100的排出口150也可以经由软管与贮存切屑的回收容器连接。
70.(b7)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切屑回收装置15中,罩100的第一喷射口165l、165r设置成左右对称。与此相对,第一喷射口165l、165r也可以不设置成左右对称。例如,如图6所示,左右的第一喷射口165l、165r也可以使彼此的位置前后不同地配置,并设置成在与圆柱状的内部空间sp的中心轴平行地观察时,沿着罩100的内壁面的切线方向喷射气体gs。在该情况下,由于在内部空间sp形成从第一喷射口165l、165r朝向排出口150的漩涡状的气体gs的流动,因此能够容易地使气体gs从第一喷射口165l、165r朝向排出口150流动。另外,在图6中,示出了第一喷射口165l、165r的周边的结构,但省略了其他结构的图示。
71.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的范围内以各种结构来实现。例如,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为了实现上述效果的一部分或全部,与发明内容一栏所记载的各方式中的技术特征对应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特征可以适当地进行替换、组合。此外,如果该技术特征未被作为本说明书中所必需的技术特征而说明,则可以适当地删除。
72.标号说明
73.10
…
机床、15
…
切屑回收装置、18
…
气体供给源、20
…
床身、30
…
立柱、40
…
主轴旋转装置、45
…
主轴、50
…
滑鞍、60
…
工作台、70
…
工件固定夹具、73
…
基座部、75
…
工件固定
部、78
…
工件旋转部、100
…
罩、110
…
主体部、111
…
前壁部、112
…
左侧壁部、113
…
右侧壁部、114
…
后壁部、115
…
左喷嘴部、116
…
右喷嘴部、119
…
凹部、120
…
凸缘部、125
…
贯通孔、130
…
工件插入口、140
…
工具插入口、150
…
排出口、161
…
导入口、163c
…
共用流路、163l
…
左流路、163r
…
右流路、165l、165r
…
第一喷射口、169
…
第二喷射口、200
…
过滤器、gs
…
气体、sp
…
内部空间、tl
…
工具、wk
…
工件。
技术特征:
1.一种切屑回收装置,其中,所述切屑回收装置具备罩,该罩覆盖工件中的被实施去除加工的加工部分,所述罩具有:工具插入口,供对所述加工部分实施所述去除加工的工具插入;排出口,用于排出因对所述加工部分实施所述去除加工而产生的切屑;及第一喷射口,朝向所述排出口喷射气体,所述加工部分配置在所述第一喷射口与所述排出口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屑回收装置,其中,所述工具一边沿着所述加工部分的表面相对于所述加工部分和所述罩移动,一边对所述加工部分实施所述去除加工,所述工具插入口沿着所述去除加工时的所述工具的移动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喷射口沿着所述工具插入口的缘部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屑回收装置,其中,在所述罩的外壁面形成有凹部,所述工具插入口设置于所述凹部的底面,所述凹部的侧壁面以越接近所述工具插入口则所述凹部的宽度越窄的方式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屑回收装置,其中,所述工具一边沿着所述加工部分的表面相对于所述加工部分和所述罩移动,一边对所述加工部分实施所述去除加工,在所述罩的外壁面形成有凹部,所述工具插入口在所述凹部的底面沿着所述去除加工时的所述工具的移动方向设置,所述凹部的侧壁面以越接近所述工具插入口则所述凹部的宽度越窄的方式倾斜,所述第一喷射口沿着所述工具插入口的缘部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屑回收装置,其中,所述排出口相对于所述加工部分配置于铅垂方向上的下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屑回收装置,其中,所述罩具有朝向所述排出口喷射气体的第二喷射口,所述第二喷射口配置在所述加工部分与所述排出口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屑回收装置,其中,所述切屑回收装置具备过滤器,该过滤器与所述罩连结,捕集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所述切屑,并使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所述气体通过。
技术总结
本发明使切屑回收装置的结构简化。切屑回收装置具备罩,该罩覆盖工件中的被实施去除加工的加工部分。罩具有:工具插入口,供对加工部分实施去除加工的工具插入;排出口,用于排出因对加工部分实施去除加工而产生的切屑;及第一喷射口,朝向排出口喷射气体,加工部分配置在第一喷射口与排出口之间。在第一喷射口与排出口之间。在第一喷射口与排出口之间。
技术研发人员:沼泽武尊 野中博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3.02.20
技术公布日:2023/9/1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