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信息发布方法及平台与流程

未命名 09-16 阅读:108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信息发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急信息发布方法及平台。


背景技术:

2.在信息发布领域,有的采用pub/sub(发布/订阅)通信模式,(发布/订阅)模型定义了如何向一个内容节点发布和订阅信息,这些节点被称作主题,主题可以被认为是信息的传输中介,发布者发布信息到主题,订阅者从主题订阅信息。主题使得信息订阅者和信息发布者保持互相独立,不需要接触即可保证信息的传送。
3.在现有技术中,对于突发事件信息,其主题一般是按照突发事件的类型来设置,譬如“eew”(地震预警信息)、“eew/ack”(地震预警信息反馈)、“eqr”(地震速报信息)、“eqr/ack”(地震速报信息反馈);或者按照业务属性来划分,譬如在“ebm”主题上发布所有的应急广播消息,在“odm”主题上发布所有的终端管理类消息。
4.这种主题设置方式,不仅会使突发事件影响范围外的订阅者也接收到应急信息,需要从应急信息中解析突发事件影响范围,对照自身位置,并最终丢弃此应急信息;而且,还浪费了网络带宽、pub/sub通信服务器的分发能力、以及应急业务软件的处理能力,不利于应急信息发布系统的大规模部署。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提供一种应急信息发布方法及平台,以使应急信息准确发布到相关的订阅者,避免对无关的订阅者产生干扰及对带宽的浪费。
6.为此,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应急信息发布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设置主题;接收订阅者的订阅请求,并记录所述订阅请求中携带的主题信息;接收应急信息;确定与所述应急信息相匹配的主题;将所述应急信息发送到所述相匹配的主题的订阅者。
7.可选地,所述主题至少包括:行政区划编码,所述行政区划编码包括:一个或多个层级。
8.可选地,所述主题还包括:主题前缀,所述主题前缀包括一级或多级目录。
9.可选地,所述订阅者为移动终端;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根据自身的经纬度坐标信息,调用逆地理编码服务,查询行政区划信息,确定需要订阅的主题。
10.可选地,所述订阅者为固定终端;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固定终端通过预置的行政区划编码,确定需要订阅的主题。所述固定终端,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经纬度坐标信息,调用逆地理编码服务,查询行政区划信息,确定需要订阅
的主题。
11.可选地,所述应急信息中携带有事件影响区域信息;所述确定与所述应急信息相匹配的主题包括:根据所述应急信息携带的事件影响区域信息,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行政区划编码标准确定与所述应急信息最大化匹配的行政区划;将所述最大化匹配的行政区划对应的主题作为与所述应急信息相匹配的主题。
12.可选地,所述事件影响区域信息为行政区划编码、或者线形框标识的区域。
1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急信息发布平台,所述平台包括:主题设置模块,用于以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设置主题;订阅接口模块,用于接收订阅者的订阅请求;订阅库,用于记录所述订阅请求中携带的主题信息;信息发布业务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应急信息,确定与所述应急信息相匹配的主题,将所述应急信息发送到所述相匹配的主题的订阅者。
14.可选地,所述订阅者为移动终端或固定终端;所述平台还包括:逆地理编码服务模块,用于向所述移动终端或所述固定终端提供逆地理编码服务;所述移动终端或所述固定终端根据自身的经纬度坐标信息,调用所述逆地理编码服务,查询行政区划信息,确定需要订阅的主题。
15.可选地,所述订阅者为固定终端;所述固定终端通过预置的行政区划编码,确定需要订阅的主题。
16.本发明提供的应急信息发布方法及平台,采用pub/sub通信模式为订阅者提供应急信息,在进行主题设置时,采用以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的方式来设置主题,相应地,订阅者可以根据自己所属的行政区域进行相关主题的订阅,从而在进行应急信息发布时,只会发送到相应事件能够影响到的订阅者,有效避免了对无关的订阅者产生干扰及对带宽的浪费。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急信息发布方法的一种流程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急信息发布平台进行应急信息发布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最大匹配原则确定事件影响区域对应的行政区划的示例;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急信息发布平台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急信息发布平台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9.众所周知,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具备局域性,譬如火灾的潜在影响范围一般是社区(村)到街道(乡镇)级别,气象灾害从县级到省级,地震影响范围是以震中为中心,半径几
十到几百公里。另一种应用场景,公共服务产品遵循“平战结合”的原则,应急广播系统还广泛用于村委会、乡委会对辖区的事务通知,局域性更明确。而现有技术中对于突发事件信息的主题按照突发事件的类型或者按照业务属性来设置,会对突发事件影响范围外的订阅者带来干扰的问题,另外考虑到突发事件,比如洪水、火灾、管道爆裂等突发事件,其影响通常是以区域来划分,即该突发事件所在区域及邻近区域,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应急信息发布方法及平台,以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设置主题,相应地,订阅者基于这样的主题进行消息订阅,使得订阅的主题与其自身所属行政区划相匹配,从而在发布应急信息时,确定与该应急信息相匹配的主题,即可将该应急信息准确发送到相关订阅者,而不会发送到与该应急信息无关的订阅者。
20.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急信息发布方法的一种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以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设置主题。
21.在具体应用中,所述主题至少要包括行政区划编码,所述行政区划编码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层级。不同层级的行政区划编码可以用特殊符号(比如“/”、“|”等)来划分,或者通过编码的位数和位置来划分,或者对于不同层级的行政区划编码均分别列出,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22.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层级的行政区划编码可以采用相同长度或不同长度表示,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也不做限定。
23.另外,为了便于对不同应急信息的分类管理等,在所述主题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主题前缀,所述主题前缀可以包括一级或多级目录。
24.下面举例说明以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设置主题的示例。
25.譬如,北京市某小区的行政区划编码为“110108005035”,则其对应的主题及上级主题为:“xxx/11/01/08/005/035”(注:美丽园社区)、“xxx/11/01/08/005”(注:八里庄街道)、“xxx/11/01/08”(注:海淀区)、“xxx/11/01”(注:市辖区)、“xxx/11”(注:北京市)上述各主题还可以采用以下变形结构:“xxx/110108005035
”ꢀ
、“xxx/110108005”或“xxx/110108005000”、“xxx/110108”或“xxx/110108000”或“xxx/110108000000”、“xxx/1101”或“xxx/110100”或“110100000”或110100000000”、“xxx/11”或“110000”或“110000000”或“110000000000”上述各主题中“xxx”代表所述主题前缀,所述主题前面可以由应急信息发布平台自行定义,当然也可以没有所述主题前缀。
26.步骤102,接收订阅者的订阅请求,并记录所述订阅请求中携带的主题信息。
27.所述订阅者可以是终端设备、下级服务器或下级平台、下级设备等,各订阅者解析出需要详阅的主题,按照自身所在地,订阅相应的主题。
28.订阅者为移动终端时,所述移动终端可以根据自身的经纬度坐标信息,调用逆地理编码服务,查询行政区划信息,确定需要订阅的主题。
29.所述逆地理编码服务,又称地址解析服务,是指从已知的经纬度坐标到对应的地址描述(如行政区划、街区、道路、门址等)的转换。
3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逆地理编码服务可以由应急信息发布平台或其它服务平台提供。
31.所述订阅者为固定终端时,所述固定终端可以通过预置的行政区划编码,确定需要订阅的主题。
32.比如,美丽园社区的固定终端和新进入的移动终端,行政区划编码都是“110108005035”,解析出来的主题都是“xxx/11, xxx/1101, xxx/110108, xxx/110108005, xxx/110108005035”,共5个主题。
33.在接收到订阅者的订阅请求后,需要将该订阅请求中携带的主题信息,也就是说,记录每个订阅者各自的订阅主题。
34.步骤103,接收应急信息。
35.所述应急信息是由权威应急信息发布部门(气象局、地震局、应急管理局等)发送的。所述权威应急信息发布部门将需要对公众发布的突发事件信息(暴雨、地震、火灾等)发送到应急信息发布平台,再由应急信息发布平台发送给相应的订阅者。
36.在具体应用中,所述应急信息中携带有事件影响区域信息,所述事件影响区域信息可以是行政区划编码、或者线形框(比如矩形框、圆形框、不规则多边形框等)标识的区域。
37.步骤104,确定与所述应急信息相匹配的主题。
38.根据所述应急信息携带的事件影响区域信息,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行政区划编码标准(gb/t2260和gb/t10114),确定与所述应急信息最大化匹配的行政区划,将所述最大化匹配的行政区划对应的主题作为与所述应急信息相匹配的主题。
39.所述最大化匹配的行政区划可能对应了一个或一组行政区划编码,每个行政区划编码对应一个主题。
40.步骤105,将所述应急信息发送到所述相匹配的主题的订阅者。
41.本发明实施例的应急信息发布方法可以应用于相应的应急信息发布平台。
42.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急信息发布平台可以包括pub/sub通信服务器,该应急信息发布平台安装有应急信息发布业务软件,运行该软件,可以从权威应急信息发布部门接收突发事件信息(即所述应急信息),对其解析得到相应的主题,然后将应急信息发送给所述主题的订阅者。
43.比如,图2示例中,订阅者及订阅的主题如下:1)美丽园社区内的终端,订阅的主题是xxx/11, xxx/1101, xxx/110108, xxx/110108005, xxx/110108005035;2)魏公村南区社区,部署的终端或进入的终端,订阅的主题是xxx/11, xxx/1101, xxx/110108, xxx/110108006, xxx/110108006002;3)车道沟社区,部署的终端或进入的终端,订阅的主题是xxx/11, xxx/1101, xxx/110108, xxx/110108006, xxx/110108006012;
4)如果上述社区内部署了服务器(代表其可能控制若干台设备,譬如室外led屏),服务器的订阅机制和终端相同。
44.应急信息发布平台接收到应急信息时,在根据事件影响范围匹配行政区划代码时,需要遵循最大匹配原则,减少发布的预警信息数量。
45.如图3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最大匹配原则确定事件影响区域对应的行政区划的示例。
46.在所述应急信息中携带有事件影响区域信息是图3中的虚线框标识的多边形区域。
47.参照图3所示,虚线框标识的多边形区域虽然没有覆盖八里庄街道全域,但是影响了八里庄街道的全部社区,根据最大匹配原则,得到行政区划代码110108005(八里庄街道全部);另外,虚线框标识的多边形区域还涉及了紫竹院街道的车道沟社区和魏公村南区社区,因此,根据最大匹配原则,得到这两个行政区划代码,即:110108006002(魏公村南区社区)和11010806012(车道沟社区)。
48.综上,对应于上述三个行政区划代码,最终得到三个主题:xxx/110108005、xxx/110108006002、xxx/110108006012。
49.应急发布应用软件对最大化匹配后的行政区划所对应的主题,向pub/sub通信服务器发送应急预警信息,具体地,向通信服务器的三个主题,各发送一条应急预警信息。
50.pub/sub通信服务器软件在某个主题上收到应急预警信息后,根据记录的订阅信息,向本主题的全部订阅者,发送应急预警信息。
51.如图2中所示,通信服务器通过xxx/110108005主题,向美丽园社区的一个固定终端,发送了一条应急信息。通信服务器通过xxx/110108005主题,向一个新进入美丽园社区的移动终端,发送了一条应急信息。
52.如图2中所示,如果如果魏公村南区社区内部署有终端设备,将从xxx/110108006002主题收到一条应急预警信息。
53.如图2中所示,如果车道沟社区内部署有终端设备,将从xxx/110108006012主题收到一条应急预警信息。
54.相应地,终端接收到应急信息,解析应急信息内的突发事件影响范围信息,对照自身属性,决定是否进行播发,比如以声、光、电各种方式,警示居民突发事件的影响,指导居民采取减灾避灾行动。
55.比如,移动终端和具备定位能力的固定终端,可以检查自身是否处于图3所示多边形区域内,决定是否播发。
56.再比如,不具备定位能力的固定终端,根据预警信息内的行政区划编码信息,直接进行播发。
57.再比如,移动终端和具备定位能力的固定终端,也可以选择直接播发的策略。
58.利用本发明方案,可以大大提升应急信息发布的精准度,比如可以精准到村(社区)级别,而且也可节约通信服务器分发能力,节省了网络带宽。
59.利用本发明方案,执行图1所示方法的应急信息发布应用软件,只需要维护有限数量的、本系统辖区内的行政区划代码。而且,通过最大化匹配原则确定行政区划所对应的主题,既不需要向每个受影响的终端发送信息,也不需要向每个受影响的村(社区)发送信息,
节约了应急信息发布应用软件的处理能力。
60.相应地,pub/sub通信服务器也只需要维护数量有限的、与本系统辖区行政区划代码同样多的主题。
61.相应地,终端(或下级平台、服务器)虽然订阅了多个主题,但是对于某一个突发事件,只会从一个主题上收到一条应急预警信息,避免了同一信息的重复发送和接收。
62.另外,移动终端移动过程中,调用逆地理编码服务,即可以动态订阅多级主题,支持移动应急播出业务,移动终端譬如手机,移动到任何区域,都可以马上接收到当地的预警信息。
63.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应急信息发布平台,如图4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急信息发布平台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64.该应急信息发布平台40包括以下各模块:主题设置模块41,用于以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设置主题;订阅接口模块42,用于接收订阅者的订阅请求;订阅库43,用于记录所述订阅请求中携带的主题信息;信息发布业务处理模块44,用于接收应急信息,确定与所述应急信息相匹配的主题,将所述应急信息发送到所述相匹配的主题的订阅者。
65.所述应急信息是由权威应急信息发布部门(气象局、地震局、应急管理局等)发送的。所述权威应急信息发布部门将需要对公众发布的突发事件信息(暴雨、地震、火灾等)发送到应急信息发布平台,再由应急信息发布平台发送给相应的订阅者。所述应急信息中携带有事件影响区域信息,所述事件影响区域信息可以是行政行政区划编码、或者线形框(比如矩形框、圆形框、不规则多边形框等)标识的区域。
66.相应地,信息发布业务处理模块44可以根据所述应急信息携带的事件影响区域信息,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行政区划编码标准(gb/t2260和gb/t10114),确定与所述应急信息最大化匹配的最大化匹配的行政区划,将所述最大化匹配的行政区划对应的主题作为与所述应急信息相匹配的主题。
67.为了方便移动终端对主题的订阅,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应急信息发布平台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平台还可进一步地包括:逆地理编码服务模块45,用于向所述移动终端提供逆地理编码服务;相应地,所述移动终端可以根据自身的经纬度坐标信息,调用所述逆地理编码服务,查询行政区划信息,确定需要订阅的主题。
68.如果订阅者为固定终端,则可以通过预置的行政区划编码,确定需要订阅的主题。所述固定终端,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经纬度坐标信息,调用所述逆地理编码服务,查询行政区划信息,确定需要订阅的主题。
69.关于上述本发明应急信息发布平台中各模块的具体功能及实现方式的更多内容,可参照前面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70.本发明提供的应急信息发布平台,采用pub/sub通信模式为订阅者提供应急信息,在进行主题设置时,采用以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的方式来设置主题,相应地,订阅者可以根据自己所属的行政区域进行相关主题的订阅,从而在进行应急信息发布时,只会发送到相应事件能够影响到的订阅者,有效避免了对无关的订阅者产生干扰及对带宽的浪费。
7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急信息发布方法及平台,可以应用在各种区域及场景,比如可以扩展到各类园区,譬如矿山、港口、景区、校园,可以使用自编制的多级区域编码,进行应急信息发布。
7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急信息发布方法及平台,也适用于实时应急疏散领域,使用自编制的多级区域编码,进行实时应急疏散指挥:固定终端类场所,譬如厂区、聚居地、大型商超、体育场馆;移动终端类场所,譬如大型节日集会、越野马拉松类大型体育活动。
7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急信息发布方法及平台,使用pub/sub通信服务器的消息保留功能,即某一主题上,没有新的应急消息到来情况下,上一条应急消息将被保留。如有移动终端进入本区域,移动终端将会收到警告信息,实现一种“疏散电子围栏”。
7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急信息发布方法及平台,可以扩展到各类救灾现场,使用现场编制的区域编码,进行应急指挥调度指令发布。
7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急信息发布方法及平台,可以扩展到各类战斗现场,使用现场编制的区域编码,进行战斗指挥指令发布。
7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急信息发布方法及平台,可以扩展到各类具有地域属性的多级行政单位,开发使用指挥系统。
77.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
ꢀ“
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78.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而且,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和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即可以位于一个网络单元上,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79.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系统,其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应急信息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设置主题;接收订阅者的订阅请求,并记录所述订阅请求中携带的主题信息;接收应急信息;确定与所述应急信息相匹配的主题;将所述应急信息发送到所述相匹配的主题的订阅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题至少包括:行政区划编码,所述行政区划编码包括:一个或多个层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题还包括:主题前缀,所述主题前缀包括一级或多级目录。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订阅者为移动终端;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根据自身的经纬度坐标信息,调用逆地理编码服务,查询行政区划信息,确定需要订阅的主题。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订阅者为固定终端;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固定终端通过预置的行政区划编码,确定需要订阅的主题,所述固定终端,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经纬度坐标信息,调用逆地理编码服务,查询行政区划信息,确定需要订阅的主题。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信息中携带有事件影响区域信息;所述确定与所述应急信息相匹配的主题包括:根据所述应急信息携带的事件影响区域信息,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行政区划编码标准确定与所述应急信息最大化匹配的行政区划;将所述最大化匹配的行政区划对应的主题作为与所述应急信息相匹配的主题。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事件影响区域信息为行政区划编码、或者线形框标识的区域。8.一种应急信息发布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包括:主题设置模块,用于以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设置主题;订阅接口模块,用于接收订阅者的订阅请求;订阅库,用于记录所述订阅请求中携带的主题信息;信息发布业务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应急信息,确定与所述应急信息相匹配的主题,将所述应急信息发送到所述相匹配的主题的订阅者。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订阅者为移动终端或固定终端;所述平台还包括:逆地理编码服务模块,用于向所述移动终端或所述固定终端提供逆地理编码服务;所述移动终端或所述固定终端根据自身的经纬度坐标信息,调用所述逆地理编码服务,查询行政区划信息,确定需要订阅的主题。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订阅者为固定终端;所述固定终端通过预置的行政区划编码,确定需要订阅的主题。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急信息发布方法及平台,该方法包括:以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设置主题;接收订阅者的订阅请求,并记录所述订阅请求中携带的主题信息;接收应急信息;确定与所述应急信息相匹配的主题;将所述应急信息发送到所述相匹配的主题的订阅者。利用本发明方案,可以使应急信息准确发布到相关的订阅者,避免对无关的订阅者产生干扰及对带宽的浪费。避免对无关的订阅者产生干扰及对带宽的浪费。避免对无关的订阅者产生干扰及对带宽的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黄臣 叶开兴 梁文静 冀小平 李建敏 张传升 张腾飞 顾银生 李浩 常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3
技术公布日:2023/9/1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